CN113545955A -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5955A
CN113545955A CN202110608901.9A CN202110608901A CN113545955A CN 113545955 A CN113545955 A CN 113545955A CN 202110608901 A CN202110608901 A CN 202110608901A CN 113545955 A CN113545955 A CN 113545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eat
muscle
linkage
muscl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89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依如
张怀
陈臻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6089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5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5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5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8Pelvis
    • A61H2201/1633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61H2201/1642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71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30/00Measuring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H2230/60Muscle strain, i.e. measured on the user, e.g. Electromyography [EMG]
    • A61H2230/605Muscle strain, i.e. measured on the user, e.g. Electromyography [EMG] used as a control parameter for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座、脚踏滑动结构、联动结构以及肌群管理机构;通过脚踏和肌群管理机构的联动设置,保证使用者在肌肉张紧状态下,肌群管理机构实现检测、康复执行按摩等动作,一来,患者在坐着的状态就可以使用,通过小腿施力带动大腿肌群张紧,无需看护就可以实现康复锻炼,二来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必然要对大腿肌群进行微小破坏,然后才能通过超量生长解决萎缩的问题,通过患者施力加上被动物理影响,从而使小强度的练习可以产生较快的肌群锻炼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肌肉萎缩(myatrophy;myophagism)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压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而废用性肌肉萎缩由于是因为患者固定石膏或者移动不便等情况,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而这种萎缩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康复得到治疗的,而对于腿部肌肉萎缩症状,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都是对患者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辅助训练,而且训练强度对于患者而言较大,而也有强度较轻的训练器械,但是对患者而言,这类训练器械无法有效调度肌肉群,肌肉群处于放松状态,康复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座、脚踏滑动结构、联动结构以及肌群管理机构;
所述脚踏滑动结构设置于训练座上,所述脚踏滑动结构包括脚踏板、延伸定位组件以及复位组件,所述脚踏板通过延伸定位组件与所述训练座活动连接,所述延伸定位组件为所述脚踏板提供具有第一轨迹的活动空间,所述复位组件连接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自然状态下通过延伸定位件保持所述脚踏板于第一位置,所述脚踏板受外力作用时克服保持力沿第一轨迹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第一轨迹的两个端点;
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联动座、滑动定位组件以及连接联动组件,所述联动座通过滑动定位组件与所述训练座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定位组件为所述联动座提供具有第二轨迹的活动空间,所述连接联动组件用于连接延伸定位组件和滑动定位组件,以使所述联动座能够在脚踏板的带动下移动,所述脚踏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联动座处于第三位置,所述脚踏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联动座处于第四位置;
所述肌群管理机构设置于所述联动座上,当使用者位于所述训练座上且所述联动座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肌群管理机构与所述使用者的大腿接触;所述肌群管理机构包括肌群检测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以及康复执行模块,所述肌群检测模块包括若干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肌群状态以获得肌群检测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肌群检测信息生成康复执行指令,所述康复执行模块包括若干执行单元,所述康复执行模块响应于康复执行指令以控制所述执行单元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定位组件包括柔性延伸件、定位惰轮组以及换向轮盘,所述柔性延伸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向轮盘,所述换向轮盘转动连接于所述训练座上,所述定位惰轮组包括若干惰轮,所述惰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训练座上,所述惰轮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延伸件的定位通道以使所述脚踏板具有所述第一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定位组件包括磁性固定件,所述磁性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换向轮盘上的若干磁性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柔性延伸件的磁性固定端,所述磁性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磁性固定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可选择地与任一所述固定杆配合固定时所述磁性固定端和所述磁性固定部磁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训练座固定,另一端与换向轮盘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滑槽、定位滑块、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定位滑块和所述定位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联动座设置于所述定位滑块上,所述定位滑槽设置于所述训练座上,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块和训练座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自然状态下带动所述定位滑块保持于所述定位滑槽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齿条和定位齿轮,所述定位齿条和定位齿轮啮合,所述定位齿条固定在所述训练座上,所述定位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联动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连接绳体、摇摆推杆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所述连接绳体一端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摇摆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摇摆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训练座,所述摇摆推杆听过所述连接绳体在延伸定位组件的带动下转动以推动所述定位滑块向下移动;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于训练座,另一端连接在摇摆推杆上,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自然状态下保持所述摇摆推杆和所述定位滑块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摇摆推杆上设置有第一电桥,所述定位滑块设置有两个电触点区,当所述摇摆推杆和定位滑块接触时,所述电触点区导通向信息处理模块输出接触保持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座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底座,所述训练座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训练座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安装移动轮,所述安装口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单向齿轮组件和所述换向轮盘配合,所述换向轮盘通过转动部单向带动所述移动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硬度检测单元和脂度检测单元,所述硬度检测单元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接触区域的硬度得到肌松数据,所述脂度检测单元通过导电率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接触区域的肌含量数据,所述肌群检测信息根据所述肌松数据和肌含量数据生成,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连接于外部数据库,所述外部数据库存储有患者状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接收肌群检测信息时调用对应的患者状态信息以生成对应的康复执行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按摩头以及驱动件,所述康复执行模块配置有执行解析表,所述执行表存储有预设的康复执行指令以及康复执行指令对应的动作拆分子指令,所述康复执行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康复执行指令调用对应的动作拆分子指令控制驱动件工作,所述驱动件包括位移驱动件以及加热驱动件,所述位移驱动件用于带动按摩头移动,所述加热驱动件用于加热所述按摩头。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脚踏和肌群管理机构的联动设置,保证使用者在肌肉张紧状态下,肌群管理机构实现检测、康复执行按摩等动作,一来,患者在坐着的状态就可以使用,通过小腿施力带动大腿肌群张紧,无需看护就可以实现康复锻炼,二来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必然要对大腿肌群进行微小破坏,然后才能通过超量生长解决萎缩的问题,通过患者施力加上被动物理影响,从而使小强度的练习可以产生较快的肌群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轴侧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轴侧结构示意图二;
图3: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移动轮安装变化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转动部和换向轮盘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图2中B部放大图;
图7: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肌群管理机构结构图;
图8:本发明的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的肌群管理机构控制逻辑拓扑图。
附图标记:100、训练座;110、固定底座;120、转动部;130、单向齿轮组;131、单向齿轮;200、脚踏滑动结构;210、脚踏板;220、延伸定位组件;211、柔性延伸件;2111、固定孔;212、定位惰轮组;213、换向轮盘;2131、固定杆;230、复位组件;231、第一复位弹性件;232、第一固定片;233、第二固定片;300、联动结构;310、联动座;320、滑动定位组件;321、定位滑槽;322、定位滑块;323、第二复位弹性件;324、定位齿条;325、定位齿轮;330、连接联动组件;331、连接绳体;332、摇摆推杆;333、第三弹性复位件;400、肌群管理结构;410、外包覆柔性层;401、肌群检测模块;411、硬度检测单元;412、脂度检测单元;420、位移驱动件;421、微型电机;422、微型电动执行器;423、按摩底座;402、信息处理模块;403、康复执行模块;431、按摩杆;430、加热驱动件;2、移动轮;3、外部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座100、脚踏滑动结构200、联动结构300以及肌群管理机构;训练座100如图1所示,用于提供患者坐姿状态下的支撑,不同于患者需要直立的康复装置,而同时保证了患者可以在坐姿状态下发力,具体通过脚踏滑动结构200、联动结构300以及肌群管理机构实现对患者的肌群检测和设置康复方案。
首先先对脚踏滑动结构200做出介绍:所述脚踏滑动结构200设置于训练座100上,所述脚踏滑动结构200包括脚踏板210、延伸定位组件220以及复位组件230,所述脚踏板210通过延伸定位组件220与所述训练座100活动连接,所述延伸定位组件220为所述脚踏板210提供具有第一轨迹的活动空间,所述复位组件230连接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220,所述复位组件230自然状态下通过延伸定位件保持所述脚踏板210于第一位置,所述脚踏板210受外力作用时克服保持力沿第一轨迹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第一轨迹的两个端点;如图1-3所示,脚踏板210设置在训练座100的两侧,从训练座100的壳体伸出(训练座100的两侧盖板由于会遮挡内部结构所以在图中不做示出),患者处于坐姿状态时,就可以将双腿放在脚踏板210位置,如果患者发力,则通过延伸定位组件220可以将脚踏板210向下带动,而如果患者没有持续发力或者放松,那么由于复位组件230的作用,脚踏板210就会向上移动回到原位,具体的,延伸定位件至少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是是连接部分用于和复位组件230连接,第二个部分是对连接部分进行定位的部分,保证脚踏板210的运动轨迹,所以延伸定位件可以通过滑槽滑块、定位槽加弹性绳的方式等等实施,本发明提供优选的实施例为所述延伸定位组件220包括柔性延伸件211、定位惰轮组212以及换向轮盘213,所述柔性延伸件2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2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向轮盘213,所述换向轮盘213转动连接于所述训练座100上,所述定位惰轮组212包括若干惰轮,所述惰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训练座100上,所述惰轮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延伸件211的定位通道以使所述脚踏板210具有所述第一轨迹。柔性延伸件211是通过橡胶带体,一端直接固定在脚踏板210的位置,另一端绕设在换向轮盘213上,换向轮盘213就是直接转动连接在训练座100的一侧,通过踩脚踏板210就能带动换向轮盘213转动,定位惰轮组212和训练座100的两侧外壳组合成定位通道,防止柔性延伸件211错位导致传动失灵,而换向轮盘213主要起到换向以及固定柔性延伸件211的作用,同时,换向轮盘213可以带动外接的移动轮2动作,可以起到通过脚踏结构患者可以自主移动的效果,原理如图4-5所示,所述训练座100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底座110,所述训练座100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底座110,所述训练座100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安装移动轮2,所述安装口包括转动部120,所述转动部120通过单向齿轮131组130件和所述换向轮盘213配合,所述换向轮盘213通过转动部120单向带动所述移动轮2转动。使用时将固定底座110拆卸,然后两侧安装移动轮2,移动轮2的转轴通过安装口进行连接,转动部120可以具体设置为具有六角形凹槽(与移动轮2的转轴配合),然后转动部120外侧设置齿轮齿圈,而通过和单向齿轮131组130啮合,单向齿轮131组130至少具有一个单向齿轮131,这样患者施踩踏力时,保证移动轮2是向一个固定方向转动,而患者释放时,移动轮2则不会受影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两侧的移动轮2安装接口对应的单向齿轮131组130件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通过两个脚踏结构分别控制前进和后退,辅助患者移动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康复效果,而换向轮盘213是和单向齿轮131组130通过履带传动实现配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定位组件220包括磁性固定件,所述磁性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换向轮盘213上的若干磁性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柔性延伸件211的磁性固定端,所述磁性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杆2131,所述磁性固定端设置有固定孔2111,所述固定孔2111可选择地与任一所述固定杆2131配合固定时所述磁性固定端和所述磁性固定部磁性连接。通过磁性固定件和若干固定杆2131的设置,就可以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方便调整行程,因为柔性延伸件211的长度有限,所以调整固定位置,可以调整施力强度,也起到了调整康复训练的效果。所述复位组件230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231,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31一端与所述训练座100固定,另一端与换向轮盘213固定。而弹性复位件具体是通过设置在换向轮盘213上的第一固定片232,以及设置在训练座100上的第二固定片233形成复位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设计的复位件中,第一复位弹性件231是主要起到复位作用,其提供的弹性力较大,所以对应弹簧的尺寸较大。
参照图1-3所示,所述联动结构300包括联动座310、滑动定位组件320以及连接联动组件330,所述联动座310通过滑动定位组件320与所述训练座100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定位组件320为所述联动座310提供具有第二轨迹的活动空间,所述连接联动组件330用于连接延伸定位组件220和滑动定位组件320,以使所述联动座310能够在脚踏板210的带动下移动,所述脚踏板21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联动座310处于第三位置,所述脚踏板21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联动座310处于第四位置;首先联动座310的作用是带动肌群管理机构与大腿上的肌群接触或者与肌群分离,而滑动定位组件320提供了第二轨迹的活动空间,这样第二轨迹与第一轨迹对应,响应于脚踏板210动作而动作,这样就可以保证患者无法施力时,肌群管理机构暂停工作,患者自己可以控制康复节奏和时间,而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所述滑动定位组件320包括定位滑槽321、定位滑块322、第二复位弹性件323,所述定位滑块322和所述定位滑槽321滑动连接,所述联动座310设置于所述定位滑块322上,所述定位滑槽321设置于所述训练座100上,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323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块322和训练座100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323自然状态下带动所述定位滑块322保持于所述定位滑槽321的顶部。通过第二弹性复位件的设置,可以起到一个辅助定位滑块322复位的效果,保证部件之间传动脱离时(例如连接联动组件330的部分断开),定位滑块322仍然可以复位,而且第二弹性复位件的设置,可以使得复位力被分担,增加复位组件230的使用寿命,因为施力方向不同,所以受力作用方向不一致导致的需要增加成倍的弹性力的情况减少,节约了设计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定位组件320还包括定位齿条324和定位齿轮325,所述定位齿条324和定位齿轮325啮合,所述定位齿条324固定在所述训练座100上,所述定位齿轮325转动连接于所述联动座310。滑动定位组件320通过定位齿轮325和定位齿条324辅助固定联动座310,有以下作用,第一是由于联动座310体积较大,且容易发生震动,所以通过齿轮辅助定位可以抵消部分微小震动,减少噪音,第二联动座310上的肌群管理机构工作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时对联动座310整体的,所以会对滑动槽和滑块之间会产生作用力,滑块或者滑槽被磨损出现摆动,而设置的齿轮和齿条辅助定位,受力会作用在齿轮和齿条上,分摊反作用力的刚性分量,提高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联动组件330包括连接绳体331、摇摆推杆332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333,所述连接绳体331一端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2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摇摆推杆332固定连接,所述摇摆推杆332转动连接于所述训练座100,所述摇摆推杆332听过所述连接绳体331在延伸定位组件220的带动下转动以推动所述定位滑块322向下移动;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333一端连接于训练座100,另一端连接在摇摆推杆332上,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333自然状态下保持所述摇摆推杆332和所述定位滑块322分离。通过连接绳体331带动摇摆推杆332带动定向滑块滑动,而连接绳体331一端可以设置在换向轮盘213的固定板上,而另一端穿过训练座100上的固定板(预开设有让位孔),训练座100还设置形成绕线窄隙,避免连接绳体331过分张紧或放松,同时可以调整连接绳体331的施力方向,而连接绳体331是穿过第一弹性复位件中空部分,这样可以同时对连接绳体331起到一个保护和定位作用,而连接绳体331连接在摇摆推杆332的上端,摇摆推杆332的下部具形成推动面,如图所示,可以和图中的滑块上的弧形面配合,这样摇摆推杆332就可以带动定位滑块322向下移动,而第三弹性复位件333作用和第二弹性复位件大致相同,起到提供辅助复位力的作用,保证摇摆推杆332可以与完成复位动作。而优选的,所述摇摆推杆332上设置有第一电桥,所述定位滑块322设置有两个电触点区,当所述摇摆推杆332和定位滑块322接触时,所述电触点区导通向信息处理模块402输出接触保持信号。这样就可以保证摇摆推杆332和定位滑块322接触时可以实现电导通,肌群管理机构就可以根据这个接触保持信号判断是否暂停策略,例如检测过程中或者按摩过程中,使用者因为失去力量而脱离,此时肌群管理机构就可以暂停目前执行的指令,等到使用者回复力量,完成一个训练流程,就从头开始造成重复的检测或者训练。
如图7-8所示,所述肌群管理机构设置于所述联动座310上,当使用者位于所述训练座100上且所述联动座310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肌群管理机构与所述使用者的大腿接触;所述肌群管理机构包括肌群检测模块401、信息处理模块402以及康复执行模块403,所述肌群检测模块401包括若干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肌群状态以获得肌群检测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肌群检测信息生成康复执行指令,所述康复执行模块403包括若干执行单元,所述康复执行模块403响应于康复执行指令以控制所述执行单元工作。先对肌群管理机构的硬件部分进行说明,首先是数据采集部分,也就是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硬度检测单元411和脂度检测单元412,所述硬度检测单元411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接触区域的硬度得到肌松数据,所述脂度检测单元412通过导电率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接触区域的肌含量数据,所述肌群检测信息根据所述肌松数据和肌含量数据生成,所述信息处理模块402还连接于外部数据库3,所述外部数据库3存储有患者状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402接收肌群检测信息时调用对应的患者状态信息以生成对应的康复执行指令。检测单元的硬度检测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双头肌群管理结构400,具体是通过外包覆柔性层410,然后内设微型执行结构,例如微型电机421和微型电动执行器422,微信电机带动按摩底座423转动,按摩底座423上设置若干具有微型执行器的按摩杆431,按摩杆431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转动以及按摩杆431的伸缩,检测压力创按期的反馈力,也就是可以检测到对应位置的肌肉硬度,同时通过按摩杆431可以执行按摩的指令,而脂度检测单元412是通过双头结构分别设置的接触点,通过检测导电率的方式获取肌群位置的导电率,从而得到肌群检测信息,本发明的检测部不做局限,只要能够实现硬度检测和肌含量检测即可,而信息处理模块402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获取到对应患者的信息,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到患者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例如患者的身高、体重信息、历史情况、诊断信息都可以通过外部数据库3获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按摩头以及驱动件,所述康复执行模块403配置有执行解析表,所述执行表存储有预设的康复执行指令以及康复执行指令对应的动作拆分子指令,所述康复执行模块403根据接收到的康复执行指令调用对应的动作拆分子指令控制驱动件工作,所述驱动件包括位移驱动件420以及加热驱动件430,所述位移驱动件420用于带动按摩头移动,所述加热驱动件430用于加热所述按摩头。而具体加热驱动件430可以设置为电热丝,而设置在按摩杆431的端部,而位移驱动件420包括位移电机和执行件。本发明的肌群管理机构的控制逻辑部分参照图8,首先通过肌群检测模块401获取到肌群情况,例如硬度、脂含量,通过量化参数的方式对应到预先构建的数据库中,就可以获得到对应的按摩策略,例如对强度较高的,脂肪含量也较高的,身体状况较好的,施加的按摩策略强度较大,而相反,就可以设置较小的强度,且对应不同位置按摩力度也可以进行通过按摩策略控制,康复执行指令即按摩策略的执行指令转化,然后通过拆解动作的方式控制不同的驱动件动作,就可以实现力度温度的控制。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座、脚踏滑动结构、联动结构以及肌群管理机构;
所述脚踏滑动结构设置于训练座上,所述脚踏滑动结构包括脚踏板、延伸定位组件以及复位组件,所述脚踏板通过延伸定位组件与所述训练座活动连接,所述延伸定位组件为所述脚踏板提供具有第一轨迹的活动空间,所述复位组件连接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自然状态下通过延伸定位件保持所述脚踏板于第一位置,所述脚踏板受外力作用时克服保持力沿第一轨迹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第一轨迹的两个端点;
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联动座、滑动定位组件以及连接联动组件,所述联动座通过滑动定位组件与所述训练座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定位组件为所述联动座提供具有第二轨迹的活动空间,所述连接联动组件用于连接延伸定位组件和滑动定位组件,以使所述联动座能够在脚踏板的带动下移动,所述脚踏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联动座处于第三位置,所述脚踏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联动座处于第四位置;
所述肌群管理机构设置于所述联动座上,当使用者位于所述训练座上且所述联动座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肌群管理机构与所述使用者的大腿接触;所述肌群管理机构包括肌群检测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以及康复执行模块,所述肌群检测模块包括若干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肌群状态以获得肌群检测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肌群检测信息生成康复执行指令,所述康复执行模块包括若干执行单元,所述康复执行模块响应于康复执行指令以控制所述执行单元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包括柔性延伸件、定位惰轮组以及换向轮盘,所述柔性延伸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向轮盘,所述换向轮盘转动连接于所述训练座上,所述定位惰轮组包括若干惰轮,所述惰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训练座上,所述惰轮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延伸件的定位通道以使所述脚踏板具有所述第一轨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包括磁性固定件,所述磁性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换向轮盘上的若干磁性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柔性延伸件的磁性固定端,所述磁性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磁性固定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可选择地与任一所述固定杆配合固定时所述磁性固定端和所述磁性固定部磁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训练座固定,另一端与换向轮盘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滑槽、定位滑块、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定位滑块和所述定位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联动座设置于所述定位滑块上,所述定位滑槽设置于所述训练座上,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块和训练座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自然状态下带动所述定位滑块保持于所述定位滑槽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齿条和定位齿轮,所述定位齿条和定位齿轮啮合,所述定位齿条固定在所述训练座上,所述定位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联动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联动组件包括连接绳体、摇摆推杆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所述连接绳体一端与所述延伸定位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摇摆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摇摆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训练座,所述摇摆推杆听过所述连接绳体在延伸定位组件的带动下转动以推动所述定位滑块向下移动;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于训练座,另一端连接在摇摆推杆上,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自然状态下保持所述摇摆推杆和所述定位滑块分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推杆上设置有第一电桥,所述定位滑块设置有两个电触点区,当所述摇摆推杆和定位滑块接触时,所述电触点区导通向信息处理模块输出接触保持信号。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座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底座,所述训练座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训练座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安装移动轮,所述安装口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单向齿轮组件和所述换向轮盘配合,所述换向轮盘通过转动部单向带动所述移动轮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硬度检测单元和脂度检测单元,所述硬度检测单元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接触区域的硬度得到肌松数据,所述脂度检测单元通过导电率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接触区域的肌含量数据,所述肌群检测信息根据所述肌松数据和肌含量数据生成,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连接于外部数据库,所述外部数据库存储有患者状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接收肌群检测信息时调用对应的患者状态信息以生成对应的康复执行指令。
CN202110608901.9A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Pending CN113545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8901.9A CN113545955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8901.9A CN113545955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5955A true CN113545955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30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8901.9A Pending CN113545955A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5955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0464A (ja) * 1995-08-21 1997-05-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支援装置
WO2000035539A1 (fr) * 1998-12-17 2000-06-22 Shigeo Takizawa Exerciseur pour les membres inferieurs
JP2014018535A (ja) * 2012-07-20 2014-02-03 Family Inada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N104840332A (zh) * 2015-04-24 2015-08-19 郭蓉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
US20150297934A1 (en) * 2014-04-21 2015-10-22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ctive movement training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6214419A (zh) * 2016-07-14 2016-12-14 大连理工大学 自适应前臂肌群康复装置
JP2017035241A (ja) * 2015-08-07 2017-02-16 オージー技研株式会社 筋力増強システム
CN109091351A (zh) * 2018-08-24 2018-12-28 东莞海特帕沃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腿部康复训练器
KR101953236B1 (ko) * 2017-08-29 2019-02-28 신광의료기산업(주) 편마비 하지용 재활장치
CN110522581A (zh) * 2019-09-23 2019-12-0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转移辅助装置
CN212067135U (zh) * 2020-02-28 2020-12-04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
CN213099269U (zh) * 2020-08-05 2021-05-04 滕州市信诚阳光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用振动理疗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0464A (ja) * 1995-08-21 1997-05-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支援装置
WO2000035539A1 (fr) * 1998-12-17 2000-06-22 Shigeo Takizawa Exerciseur pour les membres inferieurs
JP2014018535A (ja) * 2012-07-20 2014-02-03 Family Inada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US20150297934A1 (en) * 2014-04-21 2015-10-22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ctive movement training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4840332A (zh) * 2015-04-24 2015-08-19 郭蓉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
JP2017035241A (ja) * 2015-08-07 2017-02-16 オージー技研株式会社 筋力増強システム
CN106214419A (zh) * 2016-07-14 2016-12-14 大连理工大学 自适应前臂肌群康复装置
KR101953236B1 (ko) * 2017-08-29 2019-02-28 신광의료기산업(주) 편마비 하지용 재활장치
CN109091351A (zh) * 2018-08-24 2018-12-28 东莞海特帕沃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腿部康复训练器
CN110522581A (zh) * 2019-09-23 2019-12-0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转移辅助装置
CN212067135U (zh) * 2020-02-28 2020-12-04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
CN213099269U (zh) * 2020-08-05 2021-05-04 滕州市信诚阳光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用振动理疗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5785A (zh) 用于训练人的下肢和/或上肢的设备
KR101207614B1 (ko) 와이어 구동방식 외골격 로봇
WO2008001476A1 (fr) Dispositif d'exercice
US20020177796A1 (en) Back-mountable massage device
AU2010221959A1 (en) Rowing machine exercise-assisting device
WO2006070521A1 (ja) 下肢運動補助装置
CN111282210A (zh) 一种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
CN111803324A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用辅助锻炼装置
CN110624206B (zh) 一种重症病人康复装置
CN112472520A (zh) 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3545955A (zh) 一种废用性肌萎缩康复训练装置
JP5309743B2 (ja) 歩行補助装置
CN215741640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康复训练装置
CN113317959B (zh) 一种卧床锻炼下肢康复器材
CN201030017Y (zh) 中风患者康复矫正诊疗仪
CN113274249B (zh) 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屈肌痉挛恢复装置
KR200419079Y1 (ko) 고정식 자전거 운동기구
CN213373220U (zh) 起立床上的驱动机构
CN211584122U (zh) 一种骨科关节肌力锻炼恢复器
CN213373255U (zh)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四肢支撑装置
CN213373221U (zh) 起立床上的驱动装置
CN215536259U (zh) 一种医疗康复过程中使用的助力臂
CN213964230U (zh) 一种训练机构及床边下肢肌力量化训练装置
CN217186892U (zh) 一种踝足康复训练仪
CN101745200A (zh) 一种具有振动功用的运动机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Yuanyuan

Inventor after: Hao Xia

Inventor after: Li Wei

Inventor after: Wang Yiru

Inventor after: Zhang Huai

Inventor after: Chen Zhenyi

Inventor before: Wang Yiru

Inventor before: Zhang Huai

Inventor before: Chen Z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