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2549A -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2549A
CN113542549A CN202110635707.XA CN202110635707A CN113542549A CN 113542549 A CN113542549 A CN 113542549A CN 202110635707 A CN202110635707 A CN 202110635707A CN 113542549 A CN113542549 A CN 113542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imulation
transmission shaft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57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2549B (zh
Inventor
丁竹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on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6357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2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2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2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包括有组合机构、防形变机构、扭合机构和固定架等;组合机构与固定架相连接;固定架与防形变机构相连接;固定架与扭合机构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快速简单有效的将该车载摄像头外壳组合起来的同时,可以确保密封圈和上下盖体紧密结合,并且采用扭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压紧,更好的将其进行组合,组合同时确保线路板不会发生弯折、倾斜和损坏等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头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属闭路电视的一种,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摄像头一般具有视频摄影、传播和静态图像捕捉等基本功能,是借由镜头采集图像后,由摄像头内的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借由并行端口、USB连接,输入到计算机后由软件再进行图像还原,从而形成画面。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推进,对于实现智能化的硬件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空间利用以及外观美化方面,对于装载在汽车上的硬件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车载摄像头来说,在现有的车内可安装空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间里,硬件布板需要足够大的线路板面积,而外围空间又有限,导致上下壳体占用空间过多,难以实现有效的空间利用,现有技术提出一种这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结构,能够在不增大上下壳体厚度的同时,保证密封圈设置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在对其进行组合时,需要耗费较长生产周期,并且在压紧的同时,存在一定难度,并且两组密封圈存在形变和位置偏移的问题,导致该车载摄像头外壳防水功能大大减弱,而且为了防止密封圈向内凹进,需要先将线路板插入到上下盖体之间,但是其插入难度较大,并且插入后的线路板在两组密封圈内凹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折和倾斜的问题,更严重的导致电路板被压坏,不仅浪费生产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良品率。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简单有效的将该车载摄像头外壳组合起来的同时,可以确保密封圈和上下盖体紧密结合,并且在压紧的同时,确保线路板不会发生弯折、倾斜和损坏等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良品率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对其进行组合时,需要耗费较长生产周期,并且在压紧的同时,存在一定难度,并且两组密封圈存在形变和位置偏移的问题,导致该车载摄像头外壳防水功能大大减弱,而且为了防止密封圈向内凹进,需要先将线路板插入到上下盖体之间,但是其插入难度较大,并且插入后的线路板在两组密封圈内凹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折和倾斜的问题,更严重的导致电路板被压坏,不仅浪费生产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良品率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包括有组合机构、防形变机构、扭合机构、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第二模拟密封环、模拟下盖体、模拟上盖体、固定块、固定架和控制器;组合机构与模拟电路板相连接;组合机构与第一模拟密封环相连接;组合机构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连接;组合机构与固定块相连接;组合机构与固定架相连接;固定架与防形变机构相连接;固定架与扭合机构相连接;固定架与固定块相连接;固定架与控制器相连接;防形变机构与模拟下盖体相连接;防形变机构与模拟上盖体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组合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轴、第一滑套、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一半圆放置板、第二半圆放置板、第一光杆、支撑板、第一自动滑块、第四连接板、第一电动滑块、连接架、第二电动推杆、第一压紧板、反推板、第一限位板、挡板、第一弹簧、第二压紧板、第二滑套、第四锥齿轮、第五连接板和第三电动推杆;电机与固定块进行固接;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滑套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滑套相连接;第一滑套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套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进行旋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半圆放置板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一半圆放置板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上表面均与模拟电路板相接触;第一半圆放置板与第二半圆放置板相接触;第一光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模拟电路板侧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架进行固接;支撑板与第一自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自动滑块与第四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同时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两组第一电动滑块均与连接架进行固接;连接架上表面两侧均与一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连接架与反推板进行固接;连接架与第一限位板进行固接;连接架同时与两组第一弹簧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一压紧板进行固接;第一压紧板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板相接触;第一压紧板下表面与反推板相接触;第一压紧板与挡板进行固接;第一压紧板内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反推板上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第一限位板下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两组第一弹簧均与第二压紧板进行固接;第二压紧板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支撑板至第二压紧板在模拟电路板两侧对称均设置有一组;第二滑套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滑套与第五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接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
进一步说明,防形变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限位环、第二弹簧、第二限位板、第一连接柱、第一限位圆盘、第二丝杆、第五锥齿轮、第二支撑架、第二光杆、第三传动轴、齿盘、第六连接板、第二电动滑块、固定器、第二连接柱、连接圆盘、第三弹簧和第二限位圆盘;第一支撑架与限位环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上表面两侧通过连接块均与一组第二弹簧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限位环内表面与模拟下盖体相接触;两组第二弹簧通过连接块均与一组第二限位板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柱与第一限位圆盘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支撑架进行旋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三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光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齿盘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第六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六连接板下表面两侧均与一组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柱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滑块均与一组固定器进行固接;两组固定器均与模拟上盖体相接触;第二连接柱与连接圆盘进行固接;连接圆盘下表面同时与三组第三弹簧进行固接;三组第三弹簧均与第二限位圆盘进行固接。
进一步说明,扭合机构包括有第六锥齿轮、第三滑套、第四传动轴、第七连接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轴、传动圆盘、第三连接柱、齿条、小滑块、L型连接板、平齿轮、第一连接杆、助齿轮和第二连接杆;第六锥齿轮与第三滑套进行固接;第三滑套与第四传动轴相连接;第三滑套与第七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与传动圆盘进行固接;传动圆盘与第三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柱与齿条进行固接;齿条与小滑块进行固接;齿条与平齿轮进行啮合;小滑块与L型连接板进行滑动连接;L型连接板与固定架进行固接;平齿轮与第一连接杆进行固接;平齿轮与助齿轮进行啮合;第一连接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助齿轮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
进一步说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设置为双向反螺纹丝杆。
进一步说明,两组反推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相对应的半圆形凹口。
进一步说明,模拟下盖体与模拟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模拟上盖体与模拟电路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说明,两组第二限位板可以组合成一个圆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为了克服在对其进行组合时,需要耗费较长生产周期,并且在压紧的同时,存在一定难度,并且两组密封圈存在形变和位置偏移的问题,导致该车载摄像头外壳防水功能大大减弱,而且为了防止密封圈向内凹进,需要先将线路板插入到上下盖体之间,但是其插入难度较大,并且插入后的线路板在两组密封圈内凹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折和倾斜的问题,更严重的导致电路板被压坏,不仅浪费生产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良品率的缺点;
2、本发明由于设计了组合机构、防形变机构和扭合机构:准备工作前,通过固定架先将装置固定平稳,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启动装置,事先通过人工将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放置组合机构的指定位置,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则放置在防形变机构的指定位置,然后组合机构开始工作,组合机构先将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进行组合,使得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将模拟电路板固定在两者之间,并且通过组合机构使得三者紧密贴合,然后组合机构和防形变机构一起工作,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下盖体先和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相接触,然后组合机构与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分离,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停留在模拟下盖体上表面,并且通过防形变机构对组合体进行限位,防止其位置发生改变,然后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第二模拟密封环和模拟下盖体向上运动,同时,防形变机构带动模拟上盖体向下运动,当模拟上盖体与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组合体相接触后,组合机构、防形变机构和扭合机构一同工作,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继续做相互靠近的运动,与此同时,通过防形变机构防止模拟电路板发生弯折和倾斜等问题,并且扭合机构通过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上盖体做短程的往复扭动,使得模拟上盖体能够更好的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贴合,当模拟上盖体完全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贴合后,防形变机构继续带动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做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得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微微挤压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从而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组合更加紧密,并且通过模拟电路板防止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向内发生形变,通过防形变机构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向外发生形变,组合完成后,通过人工将其取走,整个过程中,固定块确保装置运行流畅;
3、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快速简单有效的将该车载摄像头外壳组合起来的同时,可以确保密封圈和上下盖体紧密结合,并且采用扭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压紧,更好的将其进行组合,组合同时确保线路板不会发生弯折、倾斜和损坏等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组合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组合机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组合机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组合机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防形变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防形变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防形变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防形变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防形变机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防形变机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扭合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扭合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_组合机构,2_防形变机构,3_扭合机构,4_模拟电路板,5_第一模拟密封环,6_第二模拟密封环,7_模拟下盖体,8_模拟上盖体,9_固定块,10_固定架,11_控制器,101_电机,102_第一传动轴,103_第一锥齿轮,104_第一传动轮,105_第二传动轮,106_第二传动轴,107_第一滑套,108_第二锥齿轮,109_第一连接板,1010_第一电动推杆,1011_第三锥齿轮,1012_第一丝杆,1013_第二连接板,1014_第三连接板,1015_第一半圆放置板,1016_第二半圆放置板,1017_第一光杆,1018_支撑板,1019_第一自动滑块,1020_第四连接板,1021_第一电动滑块,1022_连接架,1023_第二电动推杆,1024_第一压紧板,1025_反推板,1026_第一限位板,1027_挡板,1028_第一弹簧,1029_第二压紧板,1030_第二滑套,1031_第四锥齿轮,1032_第五连接板,1033_第三电动推杆,201_第一支撑架,202_限位环,203_第二弹簧,204_第二限位板,205_第一连接柱,206_第一限位圆盘,207_第二丝杆,208_第五锥齿轮,209_第二支撑架,2010_第二光杆,2011_第三传动轴,2012_齿盘,2013_第六连接板,2014_第二电动滑块,2015_固定器,2016_第二连接柱,2017_连接圆盘,2018_第三弹簧,2019_第二限位圆盘,301_第六锥齿轮,302_第三滑套,303_第四传动轴,304_第七连接板,305_第四电动推杆,306_第三传动轮,307_第四传动轮,308_第五传动轴,309_传动圆盘,3010_第三连接柱,3011_齿条,3012_小滑块,3013_L型连接板,3014_平齿轮,3015_第一连接杆,3016_助齿轮,3017_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如图1-16所示,包括有组合机构、防形变机构、扭合机构、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第二模拟密封环、模拟下盖体、模拟上盖体、固定块、固定架和控制器;组合机构与模拟电路板相连接;组合机构与第一模拟密封环相连接;组合机构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连接;组合机构与固定块相连接;组合机构与固定架相连接;固定架与防形变机构相连接;固定架与扭合机构相连接;固定架与固定块相连接;固定架与控制器相连接;防形变机构与模拟下盖体相连接;防形变机构与模拟上盖体相连接。
工作原理:准备工作前,通过固定架先将装置固定平稳,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启动装置,事先通过人工将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放置组合机构的指定位置,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则放置在防形变机构的指定位置,然后组合机构开始工作,组合机构先将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进行组合,使得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将模拟电路板固定在两者之间,并且通过组合机构使得三者紧密贴合,然后组合机构和防形变机构一起工作,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下盖体先和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相接触,然后组合机构与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分离,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停留在模拟下盖体上表面,并且通过防形变机构对组合体进行限位,防止其位置发生改变,然后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第二模拟密封环和模拟下盖体向上运动,同时,防形变机构带动模拟上盖体向下运动,当模拟上盖体与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组合体相接触后,组合机构、防形变机构和扭合机构一同工作,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继续做相互靠近的运动,与此同时,通过防形变机构防止模拟电路板发生弯折和倾斜等问题,并且扭合机构通过防形变机构使得模拟上盖体做短程的往复扭动,使得模拟上盖体能够更好的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贴合,当模拟上盖体完全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贴合后,防形变机构继续带动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做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得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微微挤压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从而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组合更加紧密,并且通过模拟电路板防止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向内发生形变,通过防形变机构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向外发生形变,组合完成后,通过人工将其取走,整个过程中,固定块确保装置运行流畅;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快速简单有效的将该车载摄像头外壳组合起来的同时,可以确保密封圈和上下盖体紧密结合,并且采用扭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压紧,更好的将其进行组合,组合同时确保线路板不会发生弯折、倾斜和损坏等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良品率。
组合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轴、第一滑套、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一半圆放置板、第二半圆放置板、第一光杆、支撑板、第一自动滑块、第四连接板、第一电动滑块、连接架、第二电动推杆、第一压紧板、反推板、第一限位板、挡板、第一弹簧、第二压紧板、第二滑套、第四锥齿轮、第五连接板和第三电动推杆;电机与固定块进行固接;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滑套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滑套相连接;第一滑套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套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进行旋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半圆放置板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一半圆放置板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上表面均与模拟电路板相接触;第一半圆放置板与第二半圆放置板相接触;第一光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模拟电路板侧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架进行固接;支撑板与第一自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自动滑块与第四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同时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两组第一电动滑块均与连接架进行固接;连接架上表面两侧均与一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连接架与反推板进行固接;连接架与第一限位板进行固接;连接架同时与两组第一弹簧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一压紧板进行固接;第一压紧板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板相接触;第一压紧板下表面与反推板相接触;第一压紧板与挡板进行固接;第一压紧板内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反推板上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第一限位板下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两组第一弹簧均与第二压紧板进行固接;第二压紧板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支撑板至第二压紧板在模拟电路板两侧对称均设置有一组;第二滑套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滑套与第五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接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
开始工作前,事先通过人工将模拟电路板放置在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上,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分别放置在两组反推板上,并且使得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两个外环面分别与两组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相接触,然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带动连接架在第四连接板上向靠近模拟电路板滑动,即通过连接架带动两组第二电动推杆、第一压紧板、反推板、第一限位板、挡板、两组第一弹簧、第二压紧板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向靠近模拟电路板运动,使得反推板与第三连接板相接触,与此同时,另外两组第一电动滑块也带动相关部件做相同运动,使得另一组反推板与第二连接板相接触,然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带动第一压紧板向靠近模拟电路板运动,即通过第一压紧板推动第二模拟密封环向靠近模拟电路板运动,使得第二模拟密封环与模拟电路板贴合,另外两组第二电动推杆也使得第一模拟密封环与模拟电路板贴合,此时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然后电机开始工作,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连接板向靠近第三锥齿轮移动,即带动第一滑套和第二锥齿轮向靠近第三锥齿轮移动,使得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然后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传动第一滑套,第一滑套通过第二锥齿轮传动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带动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在第一光杆上做相互远离的对向运动,即通过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带动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做相互远离的对向运动,当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运动至分别与一组反推板接触后,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继续运动,从而推动两组反推板做相互远离的对向运动,即通过两组反推板带动两组连接架做相互远离的对向运动,从而使得两组连接架带动两组第一自动滑块等相关在两组支撑板上做相互远离的对向运动,使得两组反推板和第一限位板分别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逐渐分离,与此同时,四组第二电动推杆带动两组第一压紧板始终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且对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产生一定的压力,当两组第二压紧板运动至与两组挡板接触后,两组挡板将两组第二压紧板挡住,使两组第二压紧板停止做相互远离的相向运动,而反推板和第一限位板等部件继续运动时,通过拉伸四组第一弹簧确保两组第二压紧板保持稳定,当两组第一限位板和挡板等相关运动至原位后,第一电动推杆使得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断开,此时通过两组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的压力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贴合在一起,而两组第一限位板在人工放入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时,对两者起到一个限位作用,然后第三电动推杆带动第五连接板向靠近第五锥齿轮移动,即带动第二滑套和第四锥齿轮向靠近第五锥齿轮移动,使得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啮合;该机构完成了对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并且对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进行限位。
防形变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限位环、第二弹簧、第二限位板、第一连接柱、第一限位圆盘、第二丝杆、第五锥齿轮、第二支撑架、第二光杆、第三传动轴、齿盘、第六连接板、第二电动滑块、固定器、第二连接柱、连接圆盘、第三弹簧和第二限位圆盘;第一支撑架与限位环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上表面两侧通过连接块均与一组第二弹簧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限位环内表面与模拟下盖体相接触;两组第二弹簧通过连接块均与一组第二限位板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柱与第一限位圆盘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支撑架进行旋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三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光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齿盘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第六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六连接板下表面两侧均与一组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柱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滑块均与一组固定器进行固接;两组固定器均与模拟上盖体相接触;第二连接柱与连接圆盘进行固接;连接圆盘下表面同时与三组第三弹簧进行固接;三组第三弹簧均与第二限位圆盘进行固接。
准备工作前,通过人工将模拟下盖体放置在限位环中,模拟上盖体放置在两组固定器正中间,且使得模拟上盖体下表面与第二限位圆盘底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然后两组第二电动滑块带动两组固定器将模拟上盖体进行固定,即如图所示状态,当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啮合后,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二滑套传动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通过第五锥齿轮传动第二丝杆,第二丝杆带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第二光杆上做相互靠近的对向滑动,即通过第一支撑架带动限位环至第一限位圆盘、模拟下盖体向靠近模拟电路板运动,而第二支撑架则带动第三传动轴至第二限位圆盘、模拟上盖体向靠近模拟电路板运动,当两组第二限位板与两组第一压紧板接触后,四组第二电动推杆带动两组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恢复原位,即使得四组第一弹簧恢复初始状态,而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则自动掉落在两组第二限位板中,即掉落在模拟下盖体和第一限位圆盘上表面,此时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最外侧的外环面分别与两组第二限位板相接触,即通过两组第二限位板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始终贴合在一起,然后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等相关部件继续做相互靠近的对向运动,当模拟上盖体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内侧的外环面接触后,此时齿盘刚好与助齿轮啮合,且第二限位圆盘与模拟电路板上表面相接触,然后助齿轮使得齿盘做短程的往复转动,即带动第三传动轴做短程的往复转动,从而带动第六连接板、两组第二电动滑块、两组固定器动、第二连接柱、连接圆盘、三组第三弹簧、第二限位圆盘和模拟上盖体做短程的往复转动,使得模拟上盖体能够一边下降一边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内侧的外环面扭合,即紧密贴合在一起,在该过程中,第一限位圆盘和第二限位圆盘能够防止模拟电路板发生弯折和倾斜,使其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并且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贴合在一起,同时,为了防止第一限位圆盘和第二限位圆盘对模拟电路板的压力过大,模拟电路板能够通过第二限位圆盘挤压三组第三弹簧,从而对模拟电路板起到一个缓冲效果,防止模拟电路板被损坏;该机构完成了对,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第二模拟密封环、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的组合,并且防止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发生形变,确保模拟电路板保持位置不变的工作。
扭合机构包括有第六锥齿轮、第三滑套、第四传动轴、第七连接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轴、传动圆盘、第三连接柱、齿条、小滑块、L型连接板、平齿轮、第一连接杆、助齿轮和第二连接杆;第六锥齿轮与第三滑套进行固接;第三滑套与第四传动轴相连接;第三滑套与第七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与传动圆盘进行固接;传动圆盘与第三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柱与齿条进行固接;齿条与小滑块进行固接;齿条与平齿轮进行啮合;小滑块与L型连接板进行滑动连接;L型连接板与固定架进行固接;平齿轮与第一连接杆进行固接;平齿轮与助齿轮进行啮合;第一连接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助齿轮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
当齿盘与助齿轮啮合后,第四电动推杆带动第七连接板向上运动,即带动第六锥齿轮和第三滑套向上运动,使得第六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然后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传动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通过第三滑套传动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带动第四传动轮转动,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五传动轴传动圆盘,传动圆盘带动第三连接柱做偏心运动,从而通过第三连接柱带动齿条运动,即通过齿条带动小滑块在L型连接板上左右滑动,从而使得齿条左右往复运动,从而通过齿条带动平齿轮绕着第一连接杆中心点做短程往复转动,即通过平齿轮带动助齿轮绕着第二连接杆中心点做短程往复转动,即助齿轮带动齿盘做短程往复转动,从而使得模拟上盖体在下降的同时,能够在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内侧外表面往复扭动,即更好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贴合;该机构完成了对模拟上盖体与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扭合工作。
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设置为双向反螺纹丝杆。
通过第一丝杆带动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分离,通过第二丝杆带动模拟下盖体和模拟上盖体做相互靠近的对向运动。
两组反推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相对应的半圆形凹口。
使得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能够推动两组反推板做相互远离的相向运动。
模拟下盖体与模拟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模拟上盖体与模拟电路板之间的距离。
使得模拟下盖体先与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接触,使得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停留在模拟下盖体上表面。
两组第二限位板可以组合成一个圆环。
确保对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和第二模拟密封环的组合体进行限位固定。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包括有模拟电路板、第一模拟密封环、第二模拟密封环、模拟下盖体、模拟上盖体、固定块、固定架和控制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组合机构、防形变机构和扭合机构;组合机构与模拟电路板相连接;组合机构与第一模拟密封环相连接;组合机构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连接;组合机构与固定块相连接;组合机构与固定架相连接;固定架与防形变机构相连接;固定架与扭合机构相连接;固定架与固定块相连接;固定架与控制器相连接;防形变机构与模拟下盖体相连接;防形变机构与模拟上盖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其特征是:组合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轴、第一滑套、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一半圆放置板、第二半圆放置板、第一光杆、支撑板、第一自动滑块、第四连接板、第一电动滑块、连接架、第二电动推杆、第一压紧板、反推板、第一限位板、挡板、第一弹簧、第二压紧板、第二滑套、第四锥齿轮、第五连接板和第三电动推杆;电机与固定块进行固接;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滑套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滑套相连接;第一滑套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套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进行旋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半圆放置板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一半圆放置板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上表面均与模拟电路板相接触;第一半圆放置板与第二半圆放置板相接触;第一光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模拟电路板侧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架进行固接;支撑板与第一自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自动滑块与第四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同时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两组第一电动滑块均与连接架进行固接;连接架上表面两侧均与一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连接架与反推板进行固接;连接架与第一限位板进行固接;连接架同时与两组第一弹簧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一压紧板进行固接;第一压紧板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板相接触;第一压紧板下表面与反推板相接触;第一压紧板与挡板进行固接;第一压紧板内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反推板上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第一限位板下表面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两组第一弹簧均与第二压紧板进行固接;第二压紧板与第二模拟密封环相接触;支撑板至第二压紧板在模拟电路板两侧对称均设置有一组;第二滑套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滑套与第五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接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其特征是:防形变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限位环、第二弹簧、第二限位板、第一连接柱、第一限位圆盘、第二丝杆、第五锥齿轮、第二支撑架、第二光杆、第三传动轴、齿盘、第六连接板、第二电动滑块、固定器、第二连接柱、连接圆盘、第三弹簧和第二限位圆盘;第一支撑架与限位环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上表面两侧通过连接块均与一组第二弹簧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限位环内表面与模拟下盖体相接触;两组第二弹簧通过连接块均与一组第二限位板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柱与第一限位圆盘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支撑架进行旋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三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光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齿盘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第六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六连接板下表面两侧均与一组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柱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滑块均与一组固定器进行固接;两组固定器均与模拟上盖体相接触;第二连接柱与连接圆盘进行固接;连接圆盘下表面同时与三组第三弹簧进行固接;三组第三弹簧均与第二限位圆盘进行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扭合机构包括有第六锥齿轮、第三滑套、第四传动轴、第七连接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轴、传动圆盘、第三连接柱、齿条、小滑块、L型连接板、平齿轮、第一连接杆、助齿轮和第二连接杆;第六锥齿轮与第三滑套进行固接;第三滑套与第四传动轴相连接;第三滑套与第七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与传动圆盘进行固接;传动圆盘与第三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柱与齿条进行固接;齿条与小滑块进行固接;齿条与平齿轮进行啮合;小滑块与L型连接板进行滑动连接;L型连接板与固定架进行固接;平齿轮与第一连接杆进行固接;平齿轮与助齿轮进行啮合;第一连接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助齿轮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设置为双向反螺纹丝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其特征是:两组反推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半圆放置板和第二半圆放置板相对应的半圆形凹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模拟下盖体与模拟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模拟上盖体与模拟电路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其特征是:两组第二限位板可以组合成一个圆环。
CN202110635707.XA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Active CN113542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5707.XA CN113542549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5707.XA CN113542549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549A true CN113542549A (zh) 2021-10-22
CN113542549B CN113542549B (zh) 2022-07-05

Family

ID=7809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5707.XA Active CN113542549B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254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8640A (ja) * 2003-02-03 2004-09-16 Pentax Corp レンズ鏡筒の光学要素退避機構
JP2014161945A (ja) * 2013-02-25 2014-09-08 Nissan Motor Co Ltd ワーク組付け装置
CN204731514U (zh) * 2015-06-11 2015-10-28 中山市弘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摄像镜头
CN206389451U (zh) * 2017-01-18 2017-08-08 易思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镜头壳体
CN107443397A (zh) * 2017-09-05 2017-12-08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pcb板机器人生产线贴标机械手
CN109277813A (zh) * 2018-12-07 2019-01-29 苏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圈组装设备
CN208719794U (zh) * 2018-08-24 2019-04-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固定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12804432A (zh) * 2021-02-03 2021-05-14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对接结构和车载摄像头
CN112887456A (zh) * 2018-11-06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8640A (ja) * 2003-02-03 2004-09-16 Pentax Corp レンズ鏡筒の光学要素退避機構
JP2014161945A (ja) * 2013-02-25 2014-09-08 Nissan Motor Co Ltd ワーク組付け装置
CN204731514U (zh) * 2015-06-11 2015-10-28 中山市弘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摄像镜头
CN206389451U (zh) * 2017-01-18 2017-08-08 易思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镜头壳体
CN107443397A (zh) * 2017-09-05 2017-12-08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pcb板机器人生产线贴标机械手
CN208719794U (zh) * 2018-08-24 2019-04-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固定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12887456A (zh) * 2018-11-06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277813A (zh) * 2018-12-07 2019-01-29 苏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圈组装设备
CN112804432A (zh) * 2021-02-03 2021-05-14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对接结构和车载摄像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涛等: "一种整体式矩形密封环的装配工艺研究", 《机械工程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549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87142B1 (en) Camera module and terminal
CN113542549B (zh)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外壳对接组合装置
CN208028984U (zh) 监控摄像机自动调节后焦装置
CN213906771U (zh) 一种具有动补跟踪旋转的摄像头
CN117395487A (zh) 一种实现角度与焦距调节的摄像头及其调节方法
CN203457225U (zh) 一种可变换拍摄方向的镜头
CN215499259U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6556288U (zh) 用于定格拍摄的单机双机位立体影像拍摄装置
CN106254746B (zh) 一种能实现全角度覆盖的眼球型摄像头结构
CN216625849U (zh) 基于高清镜头的人脸识别摄像头
CN103973956B (zh) 图像采集系统和方法
CN214064430U (zh) 一种用于视频采集的多角度拍摄摄像头
CN114114794A (zh) 一种分体式摄像头模组
CN103913813A (zh) 变焦及对焦机构
CN211232106U (zh) 一种家用移动式智能监控摄像头
CN2098450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926862U (zh) 轨道法立体摄影器
CN209562660U (zh)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
CN218634088U (zh) 一种车位信息数据采集装置
CN113077687A (zh) 一种摄影取景演示教学器具
CN214670029U (zh) 一种3d全息投影装置
TWI424245B (zh) 變焦及對焦機構及其影像擷取裝置
CN218473256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摄像头模组
CN220551707U (zh) 一种视觉检测相机的安装结构
CN215186974U (zh) 一种智能人像跟踪全景高清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9

Address after: 518000 east side of the 5th floor of jiaan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ast side of Huafan Road, Tongsh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UNION OPT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41000 store 2, building 19, Golden Garden, east side of Jindong Road, Zhanggong District,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ing Zhuq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hell butt joint combin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mounted camera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5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Ltd. Shenzhen Branch

Pledgor: SHENZHEN UNION OPTICS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767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5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5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Ltd. Shenzhen Branch

Pledgor: SHENZHEN UNION OPTICS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