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2155A -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2155A
CN113542155A CN202110633624.7A CN202110633624A CN113542155A CN 113542155 A CN113542155 A CN 113542155A CN 202110633624 A CN202110633624 A CN 202110633624A CN 113542155 A CN113542155 A CN 113542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time
node
identifier
servic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36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2155B (zh
Inventor
蔡圣明
查毅勇
朱恒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36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2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2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2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6Queue scheduling implementing delay-aware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6Queue scheduling implementing delay-aware scheduling
    • H04L47/564Attaching a deadline to packets, e.g. earliest due date fi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满足业务流的时延要求。该方法的控制器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于2017年4月1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CN 201710233674.X、发明名称为“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延作为网络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运营商和设备商的重视。网络中存在一种对时延敏感的业务流,该业务流要求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时延小于或等于预设值。预设值可以是毫秒级或微秒级。该业务流也可称为低时延业务流。为了满足业务流的时延要求,通过对业务流配置较高的优先级,实现节点内优先转发业务流。具体地,差别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DiffServ)技术可在接收到的不同类型的报文添加相应的优先级标识,以便不同类型的报文被调度至相应的优先级队列。比如: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均为时延业务,第一业务的时延要求为10ms,第二业务的时延要求为5ms,第一业务的报文和第二业务的报文通过DiffServ技术被标记为相同的优先级,第一业务的报文和第二业务的报文被调度至同一个高优先级队列。在转发过程中发生拥塞的情况下,高优先级队列中的第一业务的报文和第二业务的报文均能够被转发,但第一业务的时延要求容易得到满足,而第二业务的时延要求不易得到满足。
目前的处理业务流的方法中,将所有业务流划归为同一优先级进行转发,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每一个业务流的时延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满足业务流的时延要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器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在网络中的入口节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
上述方法中,所述控制器在为所述第一节点生成所述第一表项的过程中,考虑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在处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排队时长能够满足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业务流;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表项,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
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二业务流晚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到达所述第一节点,即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满足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后,所述第二业务流需要经所述第一节点处理。所述控制器在为所述第二节点生成所述第二表项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时延要求之外,还考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在处理所述第二业务流的过程中,既能满足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又能满足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时延要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三时延,所述第三时延为第二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二节点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路径上所述第一节点的下一跳;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第二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表项,所述第三表项包括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为所述第二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
上述方法中,所述控制器在为所述第三节点生成所述第三表项的过程中,考虑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以便所述第三节点在处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排队时长能够满足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允许突发尺寸(committed burst size,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承诺信息速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21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22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23
所述控制器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1×t-A1(t-d1)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二时延表示为d2,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31
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2,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2,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32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33
m表示业务流的数量;所述控制器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34
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第二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三时延表示为d3,所述第二节点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2,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35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节点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36
所述控制器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2×t-A1(t-d3)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二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从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获取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表项,获取第一时延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延、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报文;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端口对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调度。
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节点可根据所述控制器下发的所述第一表项,对与所述第一表项对应的所述第一业务流进行调度,以保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在所述第一节点能够得到满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端口对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调度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流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获取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报文;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端口对未发送报文进行调度,所述未发送报文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中未发送的报文。
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流后,接收到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可根据所述第二表项,获得所述第二业务流包括的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一节点在调度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的过程中,可根据待发送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来进行调度,以便满足不同业务流的的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端口对未发送报文进行调度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与未发送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一节点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在网络中的入口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表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业务流在所述网络中的入口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二表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在网络中的入口节点,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节点可在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满足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时延,以便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延确定可满足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的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二标识。
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节点在确定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时延要求时,还要考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要求,这样,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满足不同业务流的时延要求。所述第一节点还将所述第二时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以便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时延确定可满足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时延要求的时延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51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52
所述第一节点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1×t-A1(t-d1)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二时延表示为d2,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53
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2,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2,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54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55
m表示业务流的数量;所述第一节点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56
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一表项用于指导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第二表项,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二表项用于指导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
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第一节点,可根据所述第一表项和/或所述第二表项,采用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对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或所述第二业务流进行处理。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在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和上述第五方面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即集中式和分布式。所述集中式为控制器在确定用于转发业务流的路径上的任一节点满足时延要求后,为所述任一节点配置用于转发业务流的表项。即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在网络中的入口节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节点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
所述分布式为用于转发业务流的路径上的任一节点确定其满足时延要求后,所述任一节点配置用于转发业务流的表项,并将其配置所述用于转发业务流的表项所需的信息发送给下一跳。即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在网络中的入口节点,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排队时长指代的是任一业务流在发送前等待的时间长度。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络场景示意图。图1所示的网络场景中,CE1沿第一路径,向CE2发送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路径为图1中虚线所示的路径,即所述第一路径包括:CE1->PE1->P->PE2->CE2。CE1沿第二路径,向CE3发送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路径为图1中实线所示的路径,即所述第二路径包括:CE1->PE1->P->PE3->CE3。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存在重合的节点,即PE1和P。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存在重合的起始节点,即CE1。控制器(controller)可与PE1、P、PE2和PE3进行通信。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201,CE1向PE1发送第一请求和第二请求。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对第一路径进行配置,所述第一路径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请求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源节点为CE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目的节点为CE2。CE1在发送所述第一请求之前、同时或之后不知道所述第一业务流所经过的路径,即CE1可不获知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的节点。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对第二路径进行配置,所述第二路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请求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源节点为CE2,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目的节点为CE3。CE1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之前、同时或之后不知道所述第二业务流所经过的路径,即CE1可不获知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的节点。CE1可同时向PE1发送所述第一请求和所述第二请求,或者CE1可先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或者CE1可先发送所述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的第一和第二请求中的第二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请求,不用来限定请求的发送顺序。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可以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报文所携带的五元组或标签,还可以是其他能够用来唯一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信息。所述第二标识可以是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报文所携带的五元组或标签,还可以是其他能够用来唯一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对业务流的标识所采用的具体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202,PE1向controller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举例说明,PE1可通过向controller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标识的请求和携带所述第二标识的请求,或者PE1可通过向controller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请求,实现向controller发送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PE1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在网络中的入口节点,PE1还为所述第二业务流在网络中的入口节点。
203,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第一业务流后,向PE1下发第一表项。
举例说明,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第一业务流包括:controller接收PE1发送的所述第一标识;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PE1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PE1的出口带宽为PE1的端口的物理带宽,即PE1中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的物理带宽。
其中,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PE1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允许突发尺寸(committed burst size,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承诺信息速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81
controller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PE1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82
controller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1×t-A1(t-d1)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举例说明,R1=1Gbps,d1=1ms,第一流量特征信息中的(b1,r1)=(2Mbits,100Mbps),在所述第一业务流到达前不存在其他业务流。controller将上述参数带入下述公式中,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83
controller确定0≤t<d1的情况下满足R1×t≥0。controller确定d1≤t的情况下,R1×t-(b1+r1(t-d1))是关于t的一次函数。关于t的一次函数的最小值在t的定义域最左端或者最右端,即t=d1或者t=无穷。t=d1用于判断突发部分能否满足。t=无穷用于判断平均带宽部分能否满足。由于一次项系数(R1-r1)=1Gbps-100Mbps>0,所以关于t的一次函数的最小值在t的定义域最小值的地方,即t=d1。controller将t=d1带入如下公式,
R1×d1-(b1+r1(d1-d1))=R1×d1-b1=1Gbps*1ms-2Mbits=-1Mbis<0
controller根据上述计算确定PE1无法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可选地,controller可重新确定所述第一时延的数值或者通过上报网管来调整所述第一时延的数值。
举例说明,R1=1Gbps,d1=1ms,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中的(b1,r1)=(500kbits,500Mbps),在所述第一业务流到达前不存在其他业务流。controller将上述参数带入下述公式中,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091
controller确定0≤t<d1的情况下满足R1×t≥0。controller确定d1≤t的情况下,一次项系数(R1-r1)=1Gbps-500Mbps>0,t=d1时R1×t-(b1+r1(t-d1))的结果为最小值,即
R1×d1-(b1+r1(d1-d1))=R1×d1-b1=1Gbps*1ms-500kbits=500kbits>0
controller根据上述计算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举例说明,controller在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生成所述第一表项。所述第一端口为PE1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controller可通过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的端口,向PE1发送所述第一表项。或者controller可根据携带所述第一标识的请求中的源地址,向PE1发送所述第一表项。所述携带所述第一标识的请求中的源地址可以是PE1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还可以是PE1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可选地,203之前,controller可通过静态配置或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时延。controller可根据PE1内的总时延和PE1的处理时延,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时延用于表示PE1内能够允许的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时延为PE1内的总时延和PE1的处理时延的差值。其中,PE1的处理时延由PE1的产品实现和芯片相关,PE1的处理时延可在出厂时获得,其数值为固定值。PE1内的总时延可通过静态配置或测试获得。可通过发送带有时间戳的检测报文,来确定PE1内的总时延,比如PE1的端口发送的检测报文中的时间戳与PE1的入端口接收的检测报文中的时间戳的差值,即为PE1内的总时延。为了提高业务流的时延要求被满足的成功率,controller可将PE1内的总时延、PE1的处理时延和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时延,即所述第一时延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第一时延=PE1内的总时延-PE1的处理时延-传输时延。所述传输时延为最大报文长度与R的商,所述最大报文长度可表示为L。L可以为除了所述第一业务流以为的其他业务流的最大报文长度,L的取值可以为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的值。
可选地,controller还可获得排队总时长后,进一步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时延。controller可根据下述公式,所述排队总时长=端到端总时延-各节点处理时延之和-端到端链路传播时延,计算获得所述排队总时长。所述端到端总时延为PE1到PE2的总时延。各节点处理时延之和可以是各节点的出厂时延值的总和。所述端到端链路传播时延可通过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或回波(echo)测试获得。controller可根据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的节点数目和所述排队总时长,计算获得每个节点的排队时长,即每个节点的排队时长相同,均为所述排队总时长和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的节点数目的商。为了提高业务流的时延要求被满足的成功率,controller可将所述排队总时长和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的节点数目的商值与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时延。
204,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P能够按照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向P下发第二表项。
举例说明,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第一业务流包括: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P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P的出口带宽,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在所述第二时延与所述第一时延的数值相同的情况下,controller可采用203的方法来判断P是否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对于所述第二时延的数值与所述第一时延的数值不同的情况下,controller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说明。
举例说明,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P的出口带宽,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二时延表示为d2,P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2,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01
controller将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02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03
controller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2×t-A1(t-d2)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其中,controller可采用203中的方法,根据R2、b1和r1的具体数值来确定P能否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时延的获取方法也可采用203中的方法。在此不再对上述内容进行赘述。
举例说明,controller在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根据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端口,生成所述第二表项。所述第二端口为P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controller可根据P的IP地址或P的MAC地址,向P发送所述第二表项。上述方法中,P的出口带宽为P的端口的物理带宽,即P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的物理带宽。
205,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PE2能够按照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向PE2下发第三表项。
其中,controller确定PE2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与controller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采用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三时延的获取方法与203中第一时延的获取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controller在确定PE2能够按照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PE2的出口带宽为PE2的端口的物理带宽,即PE2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的物理带宽。
举例说明,controller在确定PE2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根据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三端口,生成所述第三表项。所述第三端口为PE2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三表项包括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三端口。controller可根据PE2的IP地址或PE2的MAC地址,向PE2发送所述第三表项。
206,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向PE1下发第四表项。
举例说明,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包括:controller接收PE1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四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四时延为PE1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四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其中,PE1的出口带宽为所述第一端口的物理带宽。
其中,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四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包括:所述第四时延表示为d4,PE1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2,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2,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11
controller将所述第四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PE1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12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13
m表示业务流的数量,在该步骤中m的取值为2;controller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14
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这样,对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经过同一节点转发,即PE1为相同的节点,controller在判断PE1能否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过程中,会考虑所述第一业务流在PE1占用的带宽资源对于第二业务流的影响,以保证不同的业务流在相同的节点均能满足各自的时延要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式中,bj表示第j业务流的CBS,rj表示第j业务流的CIR。
举例说明,R1=1Gbps,d1=1ms,d4=1.5ms,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中的(b1,r1)=(500kbits,500Mbps),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中的(b2,r2)=(800kbits,200Mbps)。所述第一业务流被接纳,所述第二业务流晚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到达。controller将上述参数带入下述公式中,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21
如203中的内容,controller确定0≤t<d1的情况下满足R×t≥0,且d1≤t≤d4的情况下满足R1×t-(b1+r1(t-d1))≥0。因为一次项系数(R1-r1-r2)=300Mbps>0,则R1×t-(b1+b2+r1(t-d1)+r2(t-d4))的最小值为t=d4时的计算结果,即R1×d4-(b1+b2+r1(d4-d1)+r2(d4-d4))
=1Gbps*1.5ms-(500kbits+800kbits+500Mbps*(1.5ms-1ms))<0
controller根据上述计算确定PE1无法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可选地,controller在确定PE1无法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controllex可重新确定所述第四时延的数值或者通过上报网管来调整所述第四时延的数值。
举例说明,R1=1Gbps,d1=1ms,d4=1.5ms,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中的(b1,r1)=(500kbits,500Mbps),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中的(b2,r2)=(500kbits,200Mbps)。所述第一业务流被接纳,所述第二业务流晚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到达。controller将上述参数带入下述公式中,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22
如203中的内容,controller确定0≤t<d1的情况下满足R×t≥0,且d1≤t≤d4的情况下满足R1×t-(b1+r1(t-d1))≥0。因为一次项系数(R1-r1-r2)=300Mbps>0,则R1×t-(b1+b2+r1(t-d1)+r2(t-d4))的最小值为t=d4时的计算结果,即R1×d4-(b1+b2+r1(d4-d1)+r2(d4-d4))
=1Gbps*1.5ms-(500kbits+500kbits+500Mbps*(1.5ms-1ms))>0
controller根据上述计算确定PE1无法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即controller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在PE1均能够满足各自的时延要求。
举例说明,controller在确定PE1无法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根据所述第四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生成所述第四表项。所述第一端口为PE1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二业务流和所述第一业务流在PE1上通过同一个端口发送。所述第四表项包括所述第四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controller可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标识的端口,向PE1发送所述第四表项。或者controller可根据携带所述第二标识的请求中的源地址,向PE1发送所述第四表项。所述携带所述第二标识的请求中的源地址可以是PE1的IP地址,还可以是PE1的MAC地址。
其中,controller可采用203中获得所述第一时延的方法,获得所述第四时延,在此不再赘述。
207,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P能够按照第五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向P下发第五表项。
举例说明,controller在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五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所述第一业务流所占用的带宽资源对所述第二业务流的影响。具体方法可参见206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说明,controller在确定P能够按照所述第五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根据所述第五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第二端口,生成所述第五表项。所述第二端口为P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二业务流和所述第一业务流在P上通过同一个端口,即所述第二端口发送。所述第五表项包括所述第五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controller可根据P的IP地址或P的MAC地址,向P发送所述第五表项。
208,controller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PE3能够按照第六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向PE3下发第六表项。
由于PE3不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流,controller无需考虑所述第一业务流在PE3占用的带宽资源,只考虑所述第二业务流在PE3占用的带宽资源即可。controller在确定PE3能否按照第六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方法与203中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说明,controller在确定PE3能够按照第六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根据所述第六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端口,生成所述第六表项。所述第四端口为PE3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六表项包括所述第六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四端口。controller可根据PE3的IP地址或PE3的MAC地址,向PE3发送所述第六表项。
203至208中,只要保证203先于204执行,204先于205执行,206先于207执行,207先于208执行即可,对于其他步骤间的执行顺序,不进行限定。201至208用于实现对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的规划,以使得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路径上满足时延要求,所述第二业务流在所述第二路径上满足时延要求。
209,PE1根据所述第一表项和第一业务流包括的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报文分配至第一时延分片。
举例说明,PE1根据所述第一表项和第一业务流包括的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报文分配至第一时延分片包括:PE1从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获取所述第一标识;PE1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controller发送的所述第一表项,获取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PE1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业务流,获得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的每个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PE1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的每个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报文分配至所述第一时延分片。其中,所述每个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为所述每个报文的实际到达时刻加上所述每个报文对应的时延值计算后获得的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来自于CE1。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属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报文先于所述第二报文到达PE1。PE1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报文到达PE1的时刻,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PE1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二报文到达PE1的时刻,计算获得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PE1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需要先于所述第二报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分片是与所述第一时延对应的时延分片,所述第一时延分片为所述第一端口上设置的时延分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延分片可包括N个时延子分片,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可处于不同的时延子分片中。PE1可对所述N个时延子分片中的报文,按照最迟发送时刻进行调度。
210,PE1根据所述第二表项和第二业务流包括的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报文分配至第二时延分片。
其中,所述第二业务流来自于CE1。PE1可采用209的方法,将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报文分配至所述第二时延分片。第三报文和第四报文为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报文,所述第三报文早于所述第四报文到达PE1。PE1计算获得的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早于所述第四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即PE1优先发送所述第二时延分片中的所述第三报文。所述第二时延分片为所述第一端口上设置的时延分片。
举例说明,在所述第三报文晚于所述第一报文到达PE1,且所述第四时延的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延的情况下,PE1计算获得的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PE1需要对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PE1发送所述第一报文后再发送所述第三报文。
211,PE1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分片和所述第二时延分片进行调度。
举例说明,PE1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分片中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延分片中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优先发送最迟发送时刻早到达的报文。所述第一时延分片与所述第一表项包括的第一端口对应,所述第二时延分片与所述第四表项包括的第一端口对应。PE1选择所述第一时延分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发送,即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一端口为PE1上与所述第一路径的下一跳节点通信的接口,即所述第一报文被发送至作为所述第一路径的下一跳节点的P。PE1选择所述第二时延分片中的所述第三报文进行发送,即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发送所述第三报文。所述第一端口为PE1上与所述第二路径的下一跳节点通信的端口,即所述第三报文被发送至作为所述第二路径的下一跳节点的P。
209至211公开了PE1对接收到的一条或多条业务流进行调度的方法。P、PE2和PE3可根据从controller获得的表项,采用相同的方法对接收到的一条或多条业务流进行调度,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controller采用了集中式配置方式,根据每个节点的排队时长,确定所述每个节点能够满足自身的排队时长的要求后,为所述每个节点生成与排队时长相关的表项并下发。controller在为每个节点生成表项的过程中考虑了一条或多条业务流的时延要求,比如第一业务流和/或第二业务流的时延要求,使得每个节点在处理业务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排队时长能满足时延要求。
实施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场景示意图。图3所示的网络场景中,CE1沿第一路径,向CE2发送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路径为图3中虚线所示的路径,即所述第一路径包括:CE1->PE1->P->PE2->CE2。CE1沿第二路径,向CE3发送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路径为图3中实线所示的路径,即所述第二路径包括:CE1->PE1->P->PE3->CE3。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存在重合的节点,即PE1和P。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存在重合的起始节点,即CE1。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场景适用于分布式的处理业务流的方法。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流程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401,CE1向PE1发送第一请求和第二请求。
CE1发送所述第一请求和所述第二请求的方法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201,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一请求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请求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业务流。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还可包括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请求还可包括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CE1向PE1发送所述第一请求和所述第二请求之前或之后,PE1通过静态配置的方式获得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PE1上可保存有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还可保存有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
402,PE1根据第一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第一业务流后,向P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其中,PE1可采用实施例一的203中controller采用的方法,获得所述第一时延,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一时延为PE1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或者,PE1在采用实施例一的方法获得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PE1可从所述第一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中确定所述第一时延的取值,所述第一时延的取值小于所述排队总时长。如果所述第一时延能够满足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则PE1确定所述第一时延的取值是合适的。如果所述第一时延无法满足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则PE1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重新确定所述第一时延的取值。
举例说明,PE1根据第一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PE1接收CE1发送的所述第一标识;PE1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PE1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流在PE1满足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PE1的出口带宽为端口的物理带宽,PE1的出口带宽与实施例一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PE1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包括: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PE1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61
PE1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PE1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62
PE1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1×t-A1(t-d1)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流在PE1满足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具体地,PE1可采用实施例一中的203的方法来判断所述PE1能否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第一业务流,在此不再举例说明。
可选地,PE1在确定PE1无法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可重新确定所述第一时延的数值。
可选地,PE1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生成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PE1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PE1上可以静态配置有对应于第一路径的端口,即所述第一端口。
举例说明,PE1可通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报文,实现向P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上述报文格式和可能采用的协议进行举例说明。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PE1可用第一剩余排队时长替代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时延,以便P根据所述第一剩余排队时长来选择第二时延。所述第一剩余排队时长的值为所述排队总时长减去所述第一时延后的差值。
403,P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P能够按照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向PE2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时延。
其中,P确定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方法与402中PE1采用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P可采用402中PE1获取所述第一时延的方法,获取所述第二时延,即P可通过判断所述第二时延的数值是否符合402中的公式来确定所述第二时延的取值是否合适,所述第二时延与所述第一时延的和小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所述第二时延为P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可选地,P确定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生成第二表项。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为P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P上可以静态配置有对应于第一路径的端口,即所述第二端口。
举例说明,P可通过发送包括所述第二信息的报文,实现向PE2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上述报文格式和可能采用的协议进行举例说明。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P可用第二剩余排队时长替代所述第二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二时延,以便PE2根据所述第二剩余排队时长来选择第三时延。所述第二剩余排队时长的值为所述第一剩余排队时长减去所述第二时延后的差值。
404,PE2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PE2能够按照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其中,PE2确定PE2能否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方法与402中PE1采用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PE2可采用402中PE1获取所述第一时延的方法,获取所述第三时延,即PE2可通过判断所述第三时延的数值是否符合402中的公式来确定所述第三时延的取值是否合适,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时延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所述第三时延为PE2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可选地,PE2确定PE2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后,生成第三表项。所述第三表项包括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为PE2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PE2上可以静态配置有对应于第一路径的端口,即所述第三端口。
405,PE1根据第二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第二业务流后,向P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四时延。
举例说明,PE1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包括:PE1接收CE1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PE1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四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四时延为PE1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PE1根据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四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其中,PE1可采用402中的方法获得所述第四时延。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PE1可根据与所述第二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确定所述第四时延。在确定所述第四时延不能满足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时延要求后,即不能满足下述公式的要求后,PE1可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重新确定所述第四时延的取值。
其中,PE1根据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四时延和PE1的出口带宽,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包括:所述第四时延表示为d4,PE1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2,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2,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71
PE1将所述第四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PE1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72
m表示业务流的数量,在该步骤中m的取值为2;PE1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173
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二业务流在PE1满足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这样,对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经过同一节点转发,即PEl为相同的节点,PE1在判断所述第二业务流在PE1是否满足第四时延的要求的过程中,会考虑所述第一业务流在PE1占用的带宽资源对于第二业务流的影响,以保证不同的业务流在相同的节点均能满足各自的时延要求。
其中,PE1可采用203中controller获得所述第一时延的方法,获得所述第四时延,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PE1可在确定PE1能够按照所述第四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生成第四表项。所述第四表项包括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四时延。所述第一端口为PE1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即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在PE1上通过同一端口,即所述第一端口,发送。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PE1可用第三剩余排队时长替代所述第三信息中的所述第四时延,以便P根据所述第三剩余排队时长来选择第五时延。所述第三剩余排队时长的值为所述第二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减去所述第四时延后的差值。
406,P根据第二标识,确定P能够按照第五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向PE3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四时延和所述第五时延。
其中,P确定能否按照所述第五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方法与402中PE1采用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P可采用402中PE1获取所述第一时延的方法,获取所述第五时延。所述第五时延为P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P可通过判断所述第五时延的数值是否符合406中的公式来确定所述第五时延的取值是否合适,所述第五时延与所述第四时延的和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
可选地,P确定能够按照所述第五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生成第五表项。所述第五表项包括所述第五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为P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P上可以静态配置有对应于第二路径的端口,即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在P上通过同一端口,即所述第二端口,发送。
举例说明,P可通过发送包括所述第四信息的报文,实现向PE3发送所述第四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上述报文格式和可能采用的协议进行举例说明。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P可用第四剩余排队时长替代所述第四信息中的所述第五时延,以便PE3根据所述第四剩余排队时长来选择第六时延。所述第四剩余排队时长的值为所述第三剩余排队时长减去所述第五时延后的差值。
407,PE3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PE3能够按照第六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
其中,PE3确定能否按照所述第六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方法与402中PE1采用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PE3可采用402中PE1获取所述第一时延的方法,获取所述第六时延。所述第六时延为PE3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PE3可通过判断所述第六时延的数值是否符合406中的公式来确定所述第六时延的取值是否合适,所述第六时延、所述第五时延与所述第四时延的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业务流对应的排队总时长。
可选地,PE3确定能够按照所述第六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后,生成第六表项。所述第六表项包括所述第六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为PE3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PE3上可以静态配置有对应于第二路径的端口,即所述第四端口。
402至407中,只要保证402先于403执行,403先于404执行,405先于406执行,406先于407执行即可,对于其他步骤间的执行顺序,不进行限定。401至407用于实现对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的规划,以使得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路径上满足时延要求,所述第二业务流在所述第二路径上满足时延要求。
407之后,该方法还包括:PE1、P、PE2和PE3对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的处理。PE1、P、PE2和PE3对于所述第一业务流和所述第二业务流的处理方法可参见实施例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PE1、P、PE2和PE3可针对不同的业务流的时延要求,生成与时延要求匹配的表项,以便接收到相应的业务流时,能够满足该业务流的时延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节点可以为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的转发设备。
实施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中controller所采用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01、第一获得单元502、第一确定单元503和第一发送单元504。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第一转发设备发送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入口转发设备。
所述第一获得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504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第二获得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所述第二发送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第二表项,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第三获得单元、第三确定单元和第三发送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三时延,所述第三时延为第二转发设备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路径上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下一跳;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第二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二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第三表项,所述第三表项包括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为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503具体用于: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1
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R1×t-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2
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1×t-A1(t-d1)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二时延表示为d2,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3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4
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2,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2,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5
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6
m表示业务流的数量;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7
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第三时延表示为d3,所述第二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2,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08
将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二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和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代入公式R2×t-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11
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2×t-A1(t-d3)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二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三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PE1、P、PE2或PE3。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包括:第一获得单元601、第二获得单元602、第三获得单元603和第一调度单元604。
所述第一获得单元601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获取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二获得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表项,获取第一时延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
所述第三获得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报文。
所述第一调度单元6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端口对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调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度单元604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第四获得单元、第五获得单元、第六获得单元和第二调度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流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表项,获取第二时延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报文;所述第二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对未发送报文进行调度,所述未发送报文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中未发送的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与未发送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未发送报文为所述第一报文或所述第二报文;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PE1时,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获得单元602还用于从所述控制设备获得所述第一表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PE1时,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五获得单元还用于从所述控制设备获得所述第二表项。
实施例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与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设备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四是从硬件实现来对所述控制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通信接口703。所述处理器701、所述存储器702和所述通信接口703通过通信总线704连接。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701根据从所述存储器702中读取的程序所包括的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controller所执行的方法步骤。所述处理器701可通过通信接口703收发第一业务流和/或第二业务流。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可以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四是从硬件实现来对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通信接口803。所述处理器801、所述存储器802和所述通信接口803通过通信总线804连接。所述存储器8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801根据从所述存储器802中读取的程序所包括的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PE1、P、PE2或PE3所执行的方法步骤。所述处理器801可通过通信接口803收发第一业务流和/或第二业务流。
实施例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PE1、P、PE2或PE3。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包括:第一获得单元901、第一确定单元902和第一发送单元903。
所述第一获得单元901用于根据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入口转发设备,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9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903用于向第二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第二获得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902具体用于: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31
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R1×t-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32
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R1×t-A1(t-d1)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一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第一时延表示为d1,所述第二时延表示为d2,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表示为R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1,所述第一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1,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33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34
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BS表示为b2,所述第二业务流的CIR表示为r2,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35
将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出口带宽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36
m表示业务流的数量;在任意时刻t计算获得的
Figure BDA0003104703450000237
的结果大于或等于0,确定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能够按照所述第二时延的要求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一表项用于指导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二表项,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标识和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的端口,所述第二表项用于指导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第三获得单元、第四获得单元、第五获得单元和第一调度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获取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表项,获取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报文;所述第一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端口对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调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第六获得单元、第七获得单元、第八获得单元和第二调度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流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表项,获取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所述第三报文为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报文;所述第二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端口对未发送报文进行调度,所述未发送报文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中未发送的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与未发送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实施例六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第一设备可以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六是从硬件实现来对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发设备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所述处理器1001、所述存储器1002和所述通信接口1003通过通信总线1004连接。所述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001根据从所述存储器1002中读取的程序所包括的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二中PE1、P、PE2或PE3所执行的方法步骤。所述处理器1001可通过通信接口1003收发第一业务流和/或第二业务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实现上述功能的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为random-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为RAM)、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为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为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EEPROM)、只读光盘(英文全称为compactdisk 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压缩碟(英文全称为compact disk,英文缩写为CD)、激光碟、数字视频光碟(英文全称为digital video disk,英文缩写为DVD)、软盘或者蓝光碟。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器接收作为入口节点的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延,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业务流;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时延,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表项,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二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三时延,所述第三时延为作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一跳的第二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三时延,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表项,所述第三表项包括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4.一种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从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获取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表项,获取第一时延,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延、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对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调度,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延、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对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调度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
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
所述第一节点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从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流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获取第二时延,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对未发送报文进行调度,所述未发送报文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中未发送的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对未发送报文进行调度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所述第三报文的最差发送时刻;
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与未发送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并发送。
8.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作为入口节点的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流;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延,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表项,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业务流;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得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时延,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表项,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二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获得第三时延,所述第三时延为作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一跳的第二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量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三时延,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表项,所述第三表项包括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第一标识。
11.一种第一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获取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流;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表项,获取第一时延,所述第一表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一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第一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对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调度,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报文的到达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
从所述第一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二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
优先发送所述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第一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流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
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获取第二时延,所述第二表项包括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第一节点上所述第二业务流允许的排队时长;
第二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对未发送报文进行调度,所述未发送报文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中未发送的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度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三报文的到达时刻,获得所述第三报文的最差发送时刻;
从所述第三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与未发送报文的最迟发送时刻中,选择较早到达的最迟发送时刻对应的报文并发送。
CN202110633624.7A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542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3624.7A CN113542155B (zh)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3674.XA CN108696455B (zh)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CN202110633624.7A CN113542155B (zh)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3674.XA Division CN108696455B (zh)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155A true CN113542155A (zh) 2021-10-22
CN113542155B CN113542155B (zh) 2023-06-20

Family

ID=6384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3674.XA Active CN108696455B (zh)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CN202110633624.7A Active CN113542155B (zh)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3674.XA Active CN108696455B (zh) 2017-04-11 2017-04-11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6964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3175A1 (zh) * 2021-11-11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2553A (zh) * 2018-10-24 2019-03-1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延的动态队列管理芯片实现方法
CN113783754B (zh) * 2021-09-13 2023-09-26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系统、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1848A (zh) * 2004-05-18 2005-02-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保障“确保转发业务”汇聚流公平性的流量调节方法
CN1642131A (zh) * 2004-01-08 2005-07-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分布式自组网动态路由方法
CN104322023A (zh) * 2013-05-24 2015-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50029847A1 (en) * 2012-02-16 2015-0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acket network traffic flow effective bandwidth esti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60087905A1 (en) * 2013-05-24 2016-03-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ow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5471764A (zh) * 2015-11-16 2016-04-06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SDN网络中端到端QoS保障的方法
CN105791153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调度方法和系统及流量控制器和网络边缘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737A (zh) * 2005-09-30 2007-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预测节点时延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时延保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58828B (zh) * 2009-07-17 2014-12-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业务复用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432278A1 (en) * 2010-09-21 2012-03-2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Traffic management scheme
CN103109501B (zh) * 2012-09-29 2016-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时延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28310B (zh) * 2013-11-29 201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发现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131A (zh) * 2004-01-08 2005-07-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分布式自组网动态路由方法
CN1581848A (zh) * 2004-05-18 2005-02-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保障“确保转发业务”汇聚流公平性的流量调节方法
US20150029847A1 (en) * 2012-02-16 2015-0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acket network traffic flow effective bandwidth esti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4322023A (zh) * 2013-05-24 2015-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60087905A1 (en) * 2013-05-24 2016-03-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ow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5791153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调度方法和系统及流量控制器和网络边缘设备
CN105471764A (zh) * 2015-11-16 2016-04-06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SDN网络中端到端QoS保障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3175A1 (zh) * 2021-11-11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155B (zh) 2023-06-20
CN108696455A (zh) 2018-10-23
CN108696455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0754B (zh) 一种面向tsn和非tsn互联的工业异构网络调度方法
US9185047B2 (en) Hierarchical profiled scheduling and shaping
WO2020103834A1 (zh) 时延敏感网络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US20150229561A1 (en) Prioritizing Local and Network Traffic
JP2004140604A (ja) 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8696455B (zh)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57318A (zh) 用于不同数据分组流之间的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23125A (zh) 工业异构网络中多业务流融合通信的容限分析方法及装置
WO2017091941A1 (zh) 一种处理业务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52933B (zh) 一种发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98787B (zh) 调度规则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Shah et al. A QoS mode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i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JP2001197110A (ja) トラヒック制御方法
JP2005268872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イッチおよびリアルタイムストリームパケット送信装置
CN112995056B (zh)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585934B1 (ko) 라우터에서의 트래픽 조절기의 파라미터 및 서비스 클래스정의 규칙 테이블의 동적 관리 방법
JP2013046389A (ja) パケット送信装置、パケット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22960A (ja) 管理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1703739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tu size reduction in a packet network
WO2021174236A2 (en) In-band signaling for latency guarantee service (lgs)
JP2004343462A (ja) ネットワーク計測制御システム
KR101681613B1 (ko) 분산 병렬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에서 자원들을 스케줄링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1953598B (zh) 一种分布式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68577B (zh) 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850353B1 (ko) 주소체계 및 주소해석 통신규약을 이용한 서비스 품질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