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166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166B
CN113539166B CN202111077898.9A CN202111077898A CN113539166B CN 113539166 B CN113539166 B CN 113539166B CN 202111077898 A CN202111077898 A CN 202111077898A CN 113539166 B CN113539166 B CN 113539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slip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78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9166A (zh
Inventor
李筠连
郑浩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78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9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9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66B/zh
Priority to US17/945,081 priority patent/US2023008007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8Spacer materials; Spacer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1Blocking layers, e.g. against migration of ion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所述隔垫物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和位于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的遮挡区;所述隔垫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遮挡区内;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置在所述遮挡区内,且位于所述像素区与所述隔垫物之间;所述防滑结构的两端朝所述遮挡区的方向延伸形成导向部。本申请通过以上方式,引导隔垫物避开像素区,有效防止隔垫物划伤像素区的配向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分辨率、高透过率、良好的画质、良好的抗压性以及低成本是液晶显示面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为了控制液晶盒厚的均一性及使液晶显示面板受力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两基板之间通常会设置隔垫物,但是,在搬运液晶显示面板及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压力测试时,隔垫物受力将发生偏移划伤到有效显示区域的取向膜层,导致液晶分子不能正确配向,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通常会在阵列基板上额外设置限位结构防止隔垫物移动,但是这样往往会影响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因此,如何在隔垫物发生位移时,避免隔垫物划伤配向膜,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受到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当隔垫物发生滑动时,引导隔垫物避开像素区,有效防止隔垫物划伤像素区的配向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所述隔垫物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和位于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的遮挡区;所述隔垫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遮挡区内;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置在所述遮挡区内,且位于所述像素区与所述隔垫物之间;所述防滑结构的两端朝所述遮挡区的方向延伸形成导向部。
可选的,所述隔垫物位于在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区之间;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隔垫物靠近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区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的两端朝所述遮挡区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均为所述第二基板朝所述第一基板凸出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凸起连续排列形成所述第一防滑部,多个所述第二凸起连续排列形成所述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连续排列形成弧形型或折线型;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的方向逐渐减小;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依次排列组成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有多排,多排所述第一挡墙间隔设置在所述隔垫物与所述像素区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挡墙的高度由所述隔垫物向所述像素区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依次排列组成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有多排,多排所述第二挡墙间隔设置在所述隔垫物与所述像素区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二挡墙的高度由所述隔垫物向所述像素区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凸条;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均为所述第二基板向所述第一基板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起;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为弧线形或折线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所述第二基板朝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内凹形成;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为弧线形或折线形;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槽底,所述第一槽底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槽底的倾斜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槽底,所述第二槽底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槽底的倾斜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隔垫物抵接所述第二基板一端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第三防滑部、第四防滑部、第五防滑部和第六防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隔垫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四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区之间;所述第三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六防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隔垫物与四个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所述第三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六防滑部的两端均朝所述遮挡区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三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六防滑部,以所述隔垫物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设置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横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竖向排布的数据线和钝化层,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垂直相交划分出多个所述像素区;所述钝化层覆盖在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上方形成所述遮挡区;所述防滑结构由所述钝化层形成,且对应在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扫描线设置,所述隔垫物抵接在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区之间的所述遮挡区;所述防滑结构的两端沿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扫描线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设置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向黑矩阵、以及与所述横向黑矩阵垂直相交的多个纵向黑矩阵,多个所述横向黑矩阵与多个所述纵向黑矩阵形成所述遮挡区,且相交划分出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所述横向黑矩阵与所述阵列基板的扫描线位置对应;所述纵向黑矩阵与所述阵列基板的数据线位置对应;所述隔垫物一端固定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横向黑矩阵或所述纵向黑矩阵上,所述防滑结构设置在所述横向黑矩阵或所述纵向黑矩阵上,所述防滑结构的两端沿所述横向黑矩阵或所述纵向黑矩阵的方向延伸。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
相对于在基板上额外设置限位结构防止隔垫物移动的方案来说,本申请并不对隔垫物进行限位,而是在第二基板上的隔垫物靠近像素区的一侧设置防滑结构,并且防滑结构的延伸方向不与像素区相交,这使得在隔垫物受到压力作用发生移动时,如果朝向像素区进行移动,隔垫物移动到防滑结构上时,会首先受到防滑结构的阻挡,阻止隔垫物滑向像素区,同时,隔垫物在进一步移动的过程中,会沿着防滑结构延伸方向移动,防滑结构引导隔垫物向远离像素区的方向移动,有效避免了隔垫物划伤像素区的配向膜,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地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六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七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俯视图。
其中,10、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110、第一基板;120、第二基板;130、彩膜基板;131、黑矩阵;132、横向黑矩阵;133、纵向黑矩阵;140、阵列基板;141、钝化层;142、扫描线;143、数据线;150、隔垫物;160、配向膜;170、防滑结构;171、第一防滑部;172、第二防滑部;173、第一凸起;174、第二凸起;175、第一凸条;176、第二凸条;177、第一凹槽;178、第二凹槽;179、第一槽底;180、第二槽底;181、第一挡墙;182、第二挡墙;183、导向部;186、像素区;187、第一像素区;188、遮挡区;189、引导区;190液晶层;191、第三防滑部;192、第四防滑部;193、第五防滑部;194、第六防滑部;195、第一导向部;200、背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背光模组200和显示面板100,背光模组20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入光面的一侧。
通常的显示面板100本身不发光,需要有背光模组200为显示面板100提供光源,使显示面板100正常显示,而显示面板100上下两个基板之间放置有液晶层190,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200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在显示面板100的中段成盒制程中,通常会先在两个基板上制作一层配向膜160,配向膜160的材料通常为聚酰亚胺材料,然后再涂布框胶并滴入液晶;为了两个基板对盒后,能够对两层基板之间进行有效的支撑,会在两个基板之间放置隔垫物150,再在真空状态下将两个基板贴合,最后经过紫外线照射将框胶固化,完成对盒封装。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10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不做具体限制,本申请仅以液晶显示装置10进行举例说明。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10在受到外力挤压或进行压力测试时,隔垫物150受到压力作用下弯曲形成位移,可以引导隔垫物150朝远离有效显示区的方向移动,有效的防止隔垫物150划伤有效显示区的配向膜160,保证了显示装置10的良品率和使用寿命。
本申请具体在于对显示装置10中的显示面板100进行了改进:
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和隔垫物150,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对盒设置,隔垫物150设置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第二基板12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186和位于相邻像素区186之间的遮挡区188;隔垫物15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基板110,另一端抵接在遮挡区188内;第二基板120还包括防滑结构170,防滑结构170设置在遮挡区188内,且位于像素区186与隔垫物150之间;防滑结构170的两端朝遮挡区188的方向延伸形成导向部183。
本申请并不对隔垫物150进行限位,而是在第二基板120上的隔垫物150靠近像素区186的一侧设置防滑结构170,并且防滑结构170的延伸方向不与像素区186相交,这使得在隔垫物150受到压力作用发生移动时,如果朝向像素区186进行移动,隔垫物150移动到防滑结构170上时,会首先受到防滑结构170的阻挡,阻止隔垫物150滑向像素区186,同时,隔垫物150在进一步移动的过程中,会沿着防滑结构170延伸方向移动,防滑结构170引导隔垫物150向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有效避免了隔垫物150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如图2所示,当隔垫物150周围至少有两个相邻像素区186时,隔垫物150位于在相邻两个像素区186之间;防滑结构170包括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分别设置在隔垫物150靠近相邻两个像素区186的一侧;与遮挡区188对应设置;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的两端朝遮挡区188的方向延伸形成导向部183。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之间夹持形成的区域为引导区189,引导区189对应遮挡区188设置。
通过在站在相邻两个像素区186之间的隔垫物150,靠近像素区186的两侧设置由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组成的防滑结构170,并且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之间夹持形成的引导区189,引导区189是对应遮挡区188设置的,使得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的延伸方向不与像素区186相交,这使得在隔垫物150受到压力作用发生移动时,如果朝向像素区186进行移动,隔垫物150移动到第一防滑部171或第二防滑部172上时,会首先受到第一防滑部171或第二防滑部172的阻挡,阻止隔垫物150滑向像素区186,同时,隔垫物150在进一步移动的过程中,会沿着第一防滑部171或第二防滑部172的延伸方向移动,利用防滑结构170引导隔垫物150向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有效避免了隔垫物150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当隔垫物150处于靠显示面板100的边缘时,可能仅在隔垫物150的一侧存在像素区186,因此可以仅在隔垫物150与像素区186之间设置第一防滑部171,即可实现上述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2所示,第一防滑部171包括多个第一凸起173,第二防滑部172包括多个第二凸起174,多个第一凸起173和多个第二凸起174均为第二基板120朝第一基板110凸出形成;多个第一凸起173连续排列形成第一防滑部171,多个第二凸起174连续排列形成第二防滑部172,第一凸起173和第二凸起174连续排列形成弧形型或折线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73和第二凸起174均为连续排列的小凸起,当第二基板120是阵列基板140时,第一凸起173和第二凸起174为阵列基板140的钝化层141上朝彩膜基板130方向凸出形成的连续小凸起;当第二基板120是彩膜基板130时,第一凸起173和第二凸起174为彩膜基板130的黑矩阵131上朝阵列基板140方向凸出的连续小凸起。
通过连续的多个第一凸起173组成的第一防滑部171,和连续的多个第二凸起174组成的第二防滑部172,使得在显示面板100受到外力作用时,隔垫物150受力弯曲发生位移,会受到多个第一凸起173或多个第二凸起174的阻挡,在隔垫物150继续位移的情况下,多个连续的第一凸起173和多个连续的第二凸起174所形成的类似轨道的结构,使得隔垫物150会沿着多个连续的第一凸起173和多个连续的第二凸起174的延伸方向移动,由于多个第一凸起173和多个第二凸起174的延伸方向都不与像素区186相交,这样隔垫物150在沿着第一凸起173和第二凸起174所形成的轨道移动时,会朝着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避免了隔垫物150在移动的过程中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中的第一凸起173和第二凸起174可以是圆柱形凸起,也可以是长方体凸起,相邻两个第一凸起173或相邻两个第二凸起174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缝隙,这使得隔垫物150在移动的过程中,在移动到相邻两个第一凸起173或相邻两个第二凸起174之间时,都会产生较强的摩擦力,有效的缓解了隔垫物150位移的速度,使得隔垫物150能够尽快的停止位移,进一步减小隔垫物150滑向像素区186,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的风险。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凸起173的高度由靠近隔垫物150向远离隔垫物150的方向逐渐减小;多个第二凸起174的高度由靠近隔垫物150向远离隔垫物150的方向逐渐减小。
由于本申请设置防滑结构170的目的,不是在于完全限制隔垫物150的移动,而是在于实现对隔垫物150移动的引导,通过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形成的轨道引导隔垫物150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避免隔垫物150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在这个前提下,本实施例的第一凸起173和第二凸起174的高度不需要很高,也就是说,不需要完全阻挡隔垫物150,当隔垫物150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站上第一凸起173或第二凸起174的情况,因此,将多个第一凸起173和多个第二凸起174的高度,均设置成由靠近隔垫物150向远离隔垫物150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隔垫物150在移动的过程中,即使隔垫物150部分站上第一凸起173或第二凸起174,也会由于连续的多个第一凸起173和连续的多个第二凸起174形成的高度差,被多个第一凸起173或多个第二凸起174由高往低处进行引导,而多个第一凸起173或第二凸起174延伸的方向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越来越低,因此,隔垫物150会顺着多个第一凸起173或多个第二凸起174形成的斜线方向更容易的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避免了隔垫物150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品质。
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所示实施例是在图2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多个第一凸起173依次排列组成第一挡墙181,第一挡墙181有多排,多排第一挡墙181间隔设置在隔垫物150与像素区186之间,且多个第一挡墙181的高度由隔垫物150向像素区186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第二凸起174依次排列组成第二挡墙182,第二挡墙182有多排,多排第二挡墙182间隔设置在隔垫物150与像素区186之间,且多个第二挡墙182的高度由隔垫物150向像素区186的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起173依次排列形成第一挡墙181,多个第二凸起174依次排列形成第二挡墙182,第一挡墙181和第二挡墙182分别在隔垫物150与相连两个像素区186之间设置多排,也就是说,多排第一挡墙181位于隔垫物150与其中一个相邻的像素区186之间,多排第二挡墙182位于隔垫物150与另一个相邻的像素区186之间,并且越靠近隔垫物150的第一挡墙181或第二挡墙182的高度,越低于远离隔垫物150的第一挡墙181或第二挡墙182的高度,这样,多个第一挡墙181和多个第二挡墙182将隔垫物150的两侧围成了一个盆地式结构。
当隔垫物150受力弯曲发生位移时,如果受到的压力过大,位移过猛,可能会冲上靠近隔垫物150的第一挡墙181或第二挡墙182,而在隔垫物150持续上冲的过程中,由于靠近像素区186的第一挡墙181或第二挡墙182比靠近隔垫物150的第一挡墙181或第二挡墙182的高度高,使得围绕隔垫物150的第一挡墙181和第二挡墙182形成盆地式结构,越高的第一挡墙181或第二挡墙182就会首先对隔垫物150进行阻挡,防止隔垫物150朝像素区186移动,同时利用多个第一挡墙181或多个第二挡墙182之间形成的高度差,使得隔垫物150在上冲过程中不断受到阻力而最后再由高往低滑回第一挡墙181和第二挡墙182形成的轨道中,进一步防止了隔垫物150滑向像素区186,保证了第一挡墙181和第二挡墙182形成的轨道使隔垫物150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这样多排的第一挡墙181和第二挡墙182形成高度差的盆地式设计,也使得隔垫物150结构不容易滑出第一挡墙181或第二挡墙182,更容易顺着高度差的方向朝远离像素区186移动,对引导隔垫物150移动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图4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5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2的改进,第一防滑部171包括第一凸条175;第二防滑部172包括第二凸条176,第一凸条175和第二凸条176均为第二基板120向第一基板110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起;第一凸条175和第二凸条176为弧线形或折线形。
当第一基板110为彩膜基板130,第二基板120为阵列基板140时,第一凸条175和第二凸条176为阵列基板140的钝化层141上向彩膜基板130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起,并且长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不与相邻的像素区186相交,同样的,当第一基板110为阵列基板140,第二基板120为彩膜基板130时,第一凸条175和第二凸条176为彩膜基板130的黑矩阵131上向阵列基板140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均为一整条的长条凸起,长条形凸起的形状为弧线形或折线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保证长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不与相邻两个像素区186相交即可。
当隔垫物150受到压力弯曲发生位移时,会首先接触到第一凸条175或第二凸条176,被第一凸条175或第二凸条176进行阻挡,在隔垫物150进一步位移时,隔垫物150会沿着长条形的第一凸条175或第二凸条176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这样第一凸条175和第二凸起174形成的类似轨道的结构就可以将隔垫物150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避免隔垫物150朝向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同时,由于第一凸条175和第二凸条176是一整条弧线形或折线形的凸条,在隔垫物150沿着第一凸条175或第二凸条176移动时会更顺畅,使得显示面板100在受压进行一定程度形变的更自然,整体稳定性更好。
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4的变形,第一防滑部171包括第一凹槽177,第二防滑部172包括第二凹槽178,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均为第二基板120朝远离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内凹形成;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的延伸方向为弧线形或折线形。
当第一基板110为彩膜基板130,第二基板120为阵列基板140时,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均为阵列基板140的钝化层141上朝远离彩膜基板130的方向内凹形成的长条形凹槽;当第一基板110为阵列基板140,第二基板120为彩膜基板130时,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均为彩膜基板130的黑矩阵131上朝远离阵列基板140的方向内凹形成的长条形凹槽。
当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的宽度大于隔垫物150抵接在第二基板120一端的宽度时,在隔垫物150受到压力作用弯曲发生位移时,隔垫物150可能会通过移动落入到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中,使隔垫物150只能在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所形成的长条形空间内移动,即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都能对隔垫物150进行导向作用,落入到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的隔垫物150只能沿着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而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的延伸方向均不与相邻两个像素区186之间相交,这样使得隔垫物150只能沿着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避免了隔垫物150朝像素区186移动,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进而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当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的宽度小于隔垫物150抵接在第二基板120一端的宽度时,在隔垫物150受到压力作用弯曲发生位移时,隔垫物150可能会通过移动一部分落入到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中,使隔垫物150整体倾斜,即使隔垫物150继续位移,也只能沿着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而第一凹槽177和第二凹槽178的延伸方向均不与相邻两个像素区186之间相交,这样使得隔垫物150只能沿着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避免了隔垫物150朝像素区186移动,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进而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并且由于隔垫物150仅有部分落入到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内,在隔垫物150恢复受力时,隔垫物150更容易发生回弹恢复原状。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177包括第一槽底179,第一槽底179相对于第二基板120倾斜设置,第一槽底179的倾斜度由靠近隔垫物150向远离隔垫物150逐渐减小;第二凹槽178包括第二槽底180,第二槽底180相对于第二基板120倾斜设置,第二槽底180的倾斜度由靠近隔垫物150向远离隔垫物150逐渐减小;且第一凹槽177的宽度和第二凹槽178的宽度,大于隔垫物150抵接第二基板120一端的宽度。
当隔垫物150受到压力弯曲发生位移时,尤其是朝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区186方向移动时,会首先落入到第一凹槽177或者第二凹槽178内,第一凹槽177或第二凹槽178先对隔垫物150进行限位,使得隔垫物150不能够向像素区186的方向进一步移动,而此时,隔垫物150抵接在第二基板120的一端与第一槽底179或第二槽底180接触,第一槽底179和第二槽底180由于高度差的原因形成一个斜坡,当隔垫物150继续位移时,会顺着斜坡的方向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这样倾斜的第一槽底179和第二槽底180都能对隔垫物150起到引导作用,更容易使隔垫物150朝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滑动,防止隔垫物150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进而改善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图6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防滑结构170还包括第三防滑部191、第四防滑部192、第五防滑部193和第六防滑部194,导向部183包括第一导向部195;隔垫物150的一端与第一基板110固定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四个相邻的像素区186之间;第三防滑部191、第四防滑部192、第五防滑部193和第六防滑部194分别设置在隔垫物150与四个相邻像素区186之间;第三防滑部191、第四防滑部192、第五防滑部193和第六防滑部194的两端均朝遮挡区188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导向部195;第三防滑部191、第四防滑部192、第五防滑部193和第六防滑部194,以隔垫物150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中,本申请隔垫物150的位置不仅仅限于设置在相邻两个像素区186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四个像素区186形成的中心位置。
当第一基板110为彩膜基板130,第二基板120为阵列基板140时,防滑结构170可以沿数据线143的方向设置,也可以沿扫描线142的方向设置。
图7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基板110为彩膜基板130,第二基板120为阵列基板140,阵列基板140设置在靠近显示面板100入光面的一侧;阵列基板140包括多条横向排布的扫描线142、多条竖向排布的数据线143和钝化层141,钝化层覆盖在扫描线142和数据线143上方,防滑结构170设置在扫描线142或数据线143对应的钝化层141上;多条扫描线142和多条数据线143垂直相交划分出多个像素区186;隔垫物150抵接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像素区186之间的遮挡区188;防滑结构170的两端沿数据线143或扫描线142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基板110为彩膜基板130,第二基板120为阵列基板140,阵列基板140位于彩膜基板130的下方,更靠近背光模组200的一侧,在阵列基板140上排布有多条横向的扫描线142和多条竖向的数据线143,阵列基板140上阵列排布的像素区186是由多条扫描线142和多条数据线143垂直相交划分来的;隔垫物150一端固定在彩膜基板130上,另一端抵接在阵列基板140的钝化层141上,并且位于相邻两个像素区186之间,在阵列基板140的钝化层141上设置防滑结构170,其中,防滑结构170的第一防滑部171位于隔垫物150与其中一个相邻像素区186之间,防滑结构170的第二防滑部172位于隔垫物150与另一个相邻像素区186之间,也就是说,在隔垫物150与像素区186之间都设置有将二者间隔开来的第一防滑部171或第二防滑部172。
当显示面板100受到外力压力作用时,隔垫物150会受到压力弯曲而在钝化层141上发生位移,在移动的过程中,会首先接触到防滑结构170的第一防滑部171或第二防滑部172,隔垫物150受到第一防滑部171或第二防滑部172的阻挡,同时在隔垫物150继续位移的过程中,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形成的类似轨道的结构,使得隔垫物150沿着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的延伸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的延伸方向都不与数据线143和扫描线142相交,也就是说,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将隔垫物150引导进行移动时,隔垫物150都不会朝数据线143和扫描线142所划分的像素区186方向移动;隔垫物150沿着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形成的轨道往远离像素区186的方向移动,这样就保证了即使隔垫物150移动,也不会划伤像素区186的配向膜160,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还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防滑结构17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防滑结构170的所有方案,本实施例为了避免重复赘述,仅记载与上述实施例区别的部分。
图8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基板110为阵列基板140,第二基板120为彩膜基板130,彩膜基板130设置在靠近显示面板100的入光面的一侧;彩膜基板130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向黑矩阵132、以及与横向黑矩阵132垂直相交的多个纵向黑矩阵133,多个横向黑矩阵132与多个纵向黑矩阵133相交划分出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187;横向黑矩阵132与阵列基板140的扫描线142位置对应;纵向黑矩阵133与阵列基板140的数据线143位置对应;隔垫物150一端固定在阵列基板140上,另一端抵接在横向黑矩阵132或纵向黑矩阵133上,防滑结构170设置在横向黑矩阵132或纵向黑矩阵133上,防滑结构170的两端沿横向黑矩阵132或纵向黑矩阵133的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40和彩膜基板130可以是倒置的,即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彩膜基板130位于显示面板100入光面的一侧,阵列基板140位于显示面板100出光面的一侧,彩膜基板130位于阵列基板140下方更靠近背光模组200。
当第一基板110为阵列基板140,第二基板120为彩膜基板130时,隔垫物150的一端是固定在阵列基板140的钝化层141上,另一端是抵接在彩膜基板130上,彩膜基板130上设置有多条横纵分布的黑矩阵131,多条横向黑矩阵132互相平行设置,并且多条横向黑矩阵132对应在阵列基板140的扫描线142的位置,多条纵向黑矩阵133互相平行设置,并且多条纵向黑矩阵133对应在阵列基板140的数据线143的位置,这样设置使得多条横向黑矩阵132和多条纵向黑矩阵133垂直相交,将彩膜基板130划分为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187正好与阵列基板140由多条数据线143和多条扫描线142划分形成的像素区186一一对应;隔垫物150抵接在横向黑矩阵132或纵向黑矩阵133上,当然,通常显示面板100中的隔垫物150有多个,多个隔垫物150仅仅排布在横向黑矩阵132上,也可以仅仅排布在纵向黑矩阵133上,这样可以对显示面板100具有一定支撑效果的同时,还节省了材料,减少隔垫物150数量还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此外,横向黑矩阵132和纵向黑矩阵133都排布有隔垫物150,这样对彩膜基板130和阵列基板140的支撑效果更好,显示面板100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由于隔垫物150横向纵向均排布扩大了支撑面积,使得显示面板100不容易发生形变和塌陷。
在横向黑矩阵132或纵向黑矩阵133上设置防滑结构170,以横向黑矩阵132为例,防滑结构170的第一防滑部171位于隔垫物150与横向黑矩阵132相邻的其中一个第一像素区187之间,第二防滑部172位于隔垫物150与横向黑矩阵132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像素区187之间,且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的延伸方向,不与相邻两个第一像素区187相交,即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在横向黑矩阵132上形成的类似轨道的结构,引导抵接在横向黑矩阵132上的隔垫物150移动的方向朝向远离黑矩阵131所划分的第一像素区187的方向;当显示面板100受到压力作用时,隔垫物150抵接在横向黑矩阵132的一端会由于受力弯曲而发生移动,隔垫物150移动时首先会碰到第一防滑部171或第二防滑部172,受到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的阻挡使得隔垫物150不能够朝向第一像素区187的方向滑动,同时,第一防滑部171和第二防滑部172形成的类似轨道的结构会将隔垫物150往远离第一像素区187的方向滑动,避免隔垫物150划伤第一像素区187的配向膜160,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当然,隔垫物150也可以抵接在纵向黑矩阵133上,当隔垫物150抵接在纵向黑矩阵133上时,防滑结构170设置在纵向黑矩阵133上,用于引导隔垫物150朝远离第一像素区187的方向滑动,避免隔垫物150划伤第一像素区187的配向膜160。
当多个隔垫物150分别抵接在横向黑矩阵132和纵向黑矩阵133上时,可以在横向黑矩阵132和纵向黑矩阵133都设置防滑结构170,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防滑结构170同样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方案,为了不过多赘述,本实施例仅以与上述实施例中区别的部分进行阐述。
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地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所述隔垫物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和位于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的遮挡区;所述隔垫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遮挡区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置在所述遮挡区内,且位于所述像素区与所述隔垫物之间;
所述防滑结构的两端朝所述遮挡区的方向延伸形成导向部;
所述防滑结构的延伸方向不与所述像素区相交,所述防滑结构引导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像素区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物位于在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区之间;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隔垫物靠近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区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的两端朝所述遮挡区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均为所述第二基板朝所述第一基板凸出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凸起连续排列形成所述第一防滑部,多个所述第二凸起连续排列形成所述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连续排列形成弧形型或折线型;
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的方向逐渐减小;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依次排列组成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有多排,多排所述第一挡墙间隔设置在所述隔垫物与所述像素区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挡墙的高度由所述隔垫物向所述像素区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依次排列组成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有多排,多排所述第二挡墙间隔设置在所述隔垫物与所述像素区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二挡墙的高度由所述隔垫物向所述像素区的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凸条;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均为所述第二基板向所述第一基板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起;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为弧线形或折线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所述第二基板朝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内凹形成;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为弧线形或折线形;
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槽底,所述第一槽底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槽底的倾斜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槽底,所述第二槽底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槽底的倾斜度由靠近所述隔垫物向远离所述隔垫物逐渐减小;
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隔垫物抵接所述第二基板一端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第三防滑部、第四防滑部、第五防滑部和第六防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部;
所述隔垫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四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区之间;
所述第三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六防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隔垫物与四个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所述第三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六防滑部的两端均朝所述遮挡区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
所述第三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六防滑部,以所述隔垫物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设置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横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竖向排布的数据线和钝化层,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垂直相交划分出多个所述像素区;所述钝化层覆盖在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上方形成所述遮挡区;所述防滑结构由所述钝化层形成,且对应在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扫描线设置,所述隔垫物抵接在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区之间的所述遮挡区;所述防滑结构的两端沿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扫描线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设置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一侧;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向黑矩阵、以及与所述横向黑矩阵垂直相交的多个纵向黑矩阵,多个所述横向黑矩阵与多个所述纵向黑矩阵形成所述遮挡区,且相交划分出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
所述横向黑矩阵与所述阵列基板的扫描线位置对应;
所述纵向黑矩阵与所述阵列基板的数据线位置对应;
所述隔垫物一端固定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横向黑矩阵或所述纵向黑矩阵上,所述防滑结构设置在所述横向黑矩阵或所述纵向黑矩阵上,所述防滑结构的两端沿所述横向黑矩阵或所述纵向黑矩阵的方向延伸。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
CN202111077898.9A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39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7898.9A CN113539166B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7/945,081 US20230080074A1 (en) 2021-09-15 2022-09-14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7898.9A CN113539166B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166A CN113539166A (zh) 2021-10-22
CN113539166B true CN113539166B (zh) 2021-12-24

Family

ID=7809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7898.9A Active CN113539166B (zh) 2021-09-15 2021-09-1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0074A1 (zh)
CN (1) CN113539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145B (zh) * 2022-03-21 2023-03-24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895496B (zh) * 2022-04-28 2024-03-22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40648A (ko) * 2013-10-07 2015-04-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5827023U (zh) * 2016-07-05 2016-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02517A (zh) * 2017-04-12 2017-06-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6479745U (zh) * 2017-01-03 2017-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03683A (zh) * 2017-09-26 2018-02-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38412A (zh) * 2021-04-22 2021-08-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40648A (ko) * 2013-10-07 2015-04-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5827023U (zh) * 2016-07-05 2016-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6479745U (zh) * 2017-01-03 2017-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02517A (zh) * 2017-04-12 2017-06-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03683A (zh) * 2017-09-26 2018-02-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38412A (zh) * 2021-04-22 2021-08-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166A (zh) 2021-10-22
US20230080074A1 (en)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3916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026C (zh) 具有弹性粘贴隔离层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656403B (zh)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KR101168255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123213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370322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48809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10079488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982989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32478B (zh) 曲面液晶显示面板
US1143563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48871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195246A1 (en) Mva lcd
CN114038329A (zh) 曲面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637145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6310486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4110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75446A (zh) 曲面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5657377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071301A (ko) 곡면 액정표시장치
CN21631048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08021867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dielectric spacers
CN22023218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321253B (en) Spacing architectur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pacing method thereof
CN1301436C (zh) 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及其像素电极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