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8159A -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8159A
CN113538159A CN202010316207.5A CN202010316207A CN113538159A CN 113538159 A CN113538159 A CN 113538159A CN 202010316207 A CN202010316207 A CN 202010316207A CN 113538159 A CN113538159 A CN 113538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tact
asking
information
ac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62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金源
余仪呈
张讵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Group Health Peil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Group Health Pei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Group Health Pei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Group Health Peil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62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81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00091 priority patent/WO20212129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8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815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包含一资源规划主机、一第一应用程序及一第二应用程序。该第一应用程序供多个使用者使用并设有一第一联络人单元及一服务请托单元,第二应用程序供多个服务者使用并设有一请托事件单元。其中,该第一应用程序及该第二应用程序为独立存在且功能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利用该第一应用程序及该第二应用程序能够相互触发信息传送并将信息传送更新内容以区块链记账方式同步储存于该资源规划主机。如此,方便社照组织成员间彼此利用一移动装置通过双向信息传递进行互动而实现社区人道关怀的提升,且该些信息以区块链记账方式同步储存于资源规划主机。

Description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网络社交平台有关,尤其是一种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并可通过区块链储存技术的信息不可篡改性而将各移动装置、社区系统及对应的主管机关在信息传递上予以串接,而使各使用者得以有效建立周身人际网络,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强度,以此达到提升人道关怀的普及性及深入性的效果,有益于建立良善的整体社会。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存续建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若将社会关系比喻为一张巨网,那么每一个社会成员即犹如网上的纽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社会历史不断地前进、完善与提高,同时,个人亦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身的社会性质与社会特征而维持生存延续并丰富自身素质。由于人无法脱离社会成为孤立存在的个体,故早期的有线电话、手机通话、ICQ通讯至现今的LINE即时消息,皆为提供人与人之间一种更贴切需求的沟通渠道,以便利于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纵然无线技术促进了实时通讯的发展而使人与人间的沟通更显快速与直接,只是对于人脉的建立、累积及维持若仅依赖现行周知的实时通讯程序却仍显杂乱、缺乏机制且难有效率与优势。
以社照机构为例,社工或办事员等服务者一般通过亲自拜访或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关怀服务,有时可能会利用即时消息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不过往往并非用于处理社照服务的请托事件上。即时消息虽可侧面协助服务者个人对服务对象进行关怀、了解及开导等行为,但时下的通讯程序并未直接提供一般使用者系统化的事件历程统计及数据汇总机制,致使服务者虽耗费时间和精神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却仍无法快速地全面了解其实际问题、真实想法或需求而难以完善处理请托,更谈不上提供服务对象全面且深入的关怀。并且,社工、办事员,甚至是志工等服务者,亦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若直接提供私人通讯程序的账号予服务对象,无疑是增加额外工作量而造成庞大的生活压力,且于协助请托也未必有实质帮助。再者,于生活步调紧凑的现代,服务对象除被动接受照顾外,亦需主动地多多学习新知,如此,若仅依赖服务者个人发送文宣、推广新知,或依赖机构举办课程、活动,实难以应付所有服务对象的需求,倘能有效地组织起服务对象的亲友而通过互动的方式教育新知,将可形成高效益的信息巨网,避免因信息传播的不同步与不实时而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同时,进一步降低社照需求问题而大幅提升整体社会利益。
另外,对以商务为性质导向的企业或组织而言,所行业务所需的人际关系并非表现爱的公开集会,而是为符合双方持续需要所形成的一种关系:企业组织提供产品或服务外,亦需要消费者反馈个人忠诚度并乐于推荐分享予周遭亲友,使通过人脉的交互影响快速提升企业或组织的规模与营运状态。然而时下普遍通用的通讯程序或分享平台虽可大量且无时间差地传播私人动态,却因没有一套供予使用者免费使用的统计分析机制,而无法快速且有效地去协助一般使用者准确地理解另一个人的个人偏好与需求趋向,导致许多商务从业人员虽耗费大量的精力与人进行交流,却仍难见实值收获。其关键就在于,从业人员欲推广一项产品或服务时,往往片面提供被动信息予客户参考,如此,在未能准确拿掐客户背景与心态的状况下,业务的执行事倍功半即为常态而影响绩效。
总地来说,传统的社区照护或关怀若为单一社区的独立运作,其服务规模无法有效惠泽于多数人;再者,纵由主管机关协力各社区而为的照护行为,其信息一致性与不可篡改性常沦为令人诟病之处。例如,各社区的活动举办如何有效通知各民众有待改进,且对于实践参与行为后的记录正确性以利于主管机关经费上的补助或核销更常存有虚伪不明情事,是以到头来仍无法将照护服务资源有效提供于需该服务的人。有感于此,如何系统化地提供一种涵盖有直接对应式的服务请托、群组对话、知识分享、活动汇总、行为统计、资料双向交流与识别载具等功能的通讯程序,以协助企业、组织、团体或村里社区等成员进行有效的人脉累积成果,以于传播信息的同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脉络延伸进行强有力的交流影响而提升业务执行效益,而于各移动装置、社区系统及主管机关间建立信息串接,并坚守信息的不可篡改性以利于主管机关协力实施,据此实现人脉即资源的极致社会关系,即为本发明所欲探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供满足程序使用者一辈子人际网络管理需求的系统,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效率而实现人脉即金矿的强大社交力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以方便多个使用者及多个服务者分别利用一移动装置进行互动而实现社区人道关怀的提升。该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包含一资源规划主机、一第一应用程序及一第二应用程序,该第一应用程序供该多个使用者使用并电性连接该资源规划主机,该第二应用程序供该多个服务者使用并电性连接该资源规划主机,且该第一应用程序及该第二应用程序为独立存在且功能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利用该第一应用程序及该第二应用程序可相互触发信息传送并将信息传送更新内容同步储存于该资源规划主机。该第一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一联络人单元及一服务请托单元,各该使用者利用该第一联络人单元编辑至少一第一联络人信息,且当各该使用者利用该服务请托单元形成一请托请求后传送予各该服务者。该第二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二联络人单元及一请托事件单元,各该服务者利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编辑至少一第二联络人信息,当该请托事件单元接收该请托请求时形成一请托事件并通知各该服务者进行处理,且该请托请求内含有至少一该第一联络人信息时,该请托事件单元驱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储存该第一联络人信息成该第二联络人信息并形成该请托事件。
其中,服务者处理该请托事件并记录一处理回报时,该请托事件单元反馈该处理回报予使用者,同时储存该处理回报至对应的该第二联络人信息中,且该请托事件单元上传该请托事件、该处理回报及该第二联络人信息至该资源规划主机,以供该资源规划主机统计分析而获知使用者的请托行为趋向。该资源规划主机设有一沟通模块、该第一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一对话单元、该第二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二对话单元,该沟通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一对话单元与该第二对话单元,当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对话单元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的一即时消息与服务者进行沟通时,该沟通模块传送该即时消息至该第二对话单元。该服务请托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对话单元,使用者利用该服务请托单元检视该处理回报时,通过该第一对话单元传送一确认通知或一想法意见至该第二对话单元。
并且,该第一联络人单元与该第二联络人单元皆具有文字编辑、图照扫描辨识与语音录制分析的功能,以分别允许使用者与服务者扫描一名片后编辑或更新该第一联络人信息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该第一联络人信息及该第二联络人信息分别包含生日、毕业纪念日或结婚纪念日的活动信息,且该第一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一活动单元,该第一活动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联络人单元,以读取并显示该第一联络人信息的活动信息;该第二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二活动单元,该第二活动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联络人单元,以读取并显示该第二联络人信息的活动信息。该资源规划主机设有一联络人模块,该联络人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一联络人单元及该第二联络人单元,以供使用者传送该第一联络人信息或该服务者传送该第二联络人信息至该联络人模块储存。该资源规划主机设有一活动模块,该活动模块电性连接该联络人模块、该第一活动单元及该第二活动单元,当该多个服务者的其中之一利用该第二活动单元建立一活动信息并传送至该活动模块时,该活动模块转送予该第一活动单元及该第二活动单元而通知该多个使用者及该多个服务者。该沟通模块设有一定位器,该第一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一定位单元,且该第一定位单元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及第一联络人单元,以供使用者搜寻该第一联络人信息的定位;该第二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二定位单元,且该第二定位单元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及该第二联络人单元,以供服务者搜寻该第二联络人信息的定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通过该第一应用程序与该第二应用程序间进行双向数据的互汇与整合,而于各移动装置、社区系统及主管机关间建立信息串接,从而适用于任何组织、团体或企业,并可进一步利用区块链的信息不可篡改等安全性技术使各该使用者与各该服务者皆得以放心使用,并可据此提供正确的活动举办及参与信息于主管机关以方便其协力或补助实施各类照护行为。如此,除方便各该使用者与各该使用者、各该服务者间进行脉络式的沟通互动外,亦方便该多个服务者处理业务、推播信息及举办活动等,进一步完善任何形态的业务推展,达强化经营优势之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
图2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
图5A、图5B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程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程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程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10-资源规划主机;100-联络人模块;1000-身份属性;101-活动模块;1010-报名人员名单;102-沟通模块;1020-定位器;103-服务模块;11-第一应用程序;110-第一联络人单元;1100-第一联络人信息;111-服务请托单元;1110-请托请求;112-第一活动单元;113-第一对话单元;114-第一定位单元;115-第一设定单元;12-第二应用程序;120-第二联络人单元;1200-第二联络人信息;121-请托事件单元;1210-请托事件;1211-处理回报;122-第二活动单元;1220-公开活动;123-第二对话单元;124-第二定位单元;125-记录单元;126-第二设定单元;2-使用者;3-服务者;S10~S2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图3,其分别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架构图及流程图。该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1包含一资源规划主机10、一第一应用程序11及一第二应用程序12,以方便多个使用者(图未示)及多个服务者(图未示)分别利用一移动装置装设程序后进行互动而实现社区人道关怀的提升。该第一应用程序11供该多个使用者使用并电性连接该资源规划主机10,且设有一第一联络人单元110及一服务请托单元111。该第二应用程序12供该多个服务者使用并电性连接该资源规划主机10,且设有一第二联络人单元120及一请托事件单元121。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为独立存在且功能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利用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可相互触发信息传送并将信息传送更新内容同步储存于该资源规划主机10。各该使用者于步骤S10中,利用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编辑至少一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及各该服务者利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编辑至少一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步骤S11,利用该服务请托单元111形成一请托请求1110后传送予各该服务者。该请托请求1110可为各该使用者代亲友委托而内含至少一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故该请托事件单元接收该请托请求时,步骤S12,检测该请托请求1110是否含有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若没有,步骤S13,形成一请托事件1210并通知各该服务者进行处理。反之,步骤S14,该请托事件单元121驱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储存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成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并形成该请托事件1210,通知各该服务者进行处理。其中,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为独立存在且功能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利用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可相互触发信息传送并将信息传送更新内容以区块链记账方式同步储存于该资源规划主机10。如此,在人手一机的现代,通过该服务请托单元111与该请托事件单元121间的信息交流,将有助该多个服务者直接且准确地切入各该使用者的真实问题而得以实效处理委托,达完善双向互动状态的成效。据此,于各移动装置、社区系统及主管机关间建立信息串接,并可进一步利用区块链的信息不可篡改等安全性技术使各该使用者与各该该服务者皆得以放心使用,进而提供正确的活动举办及参与信息于主管机关以方便其协力或补助实施各类照护行为。
请参阅图4~图6,其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流程图及程序示意图。可供企业、团体组织、社区协会或村里办事处等用的该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1包含有一资源规划主机10、一第一应用程序11及一第二应用程序12。该第一应用程序11供多个使用者2,诸如企业员工、社服对象、组织会员、社区成员或村里居民等使用,而该第二应用程序12则供多个服务者3,诸如企业主管、社工、组织干部、社区委员或村里长等使用,且该第一应用程序11与该第二应用程序12皆供装设于一移动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中而电性连接该资源规划主机10。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为独立存在且功能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利用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可相互触发信息传送并将信息传送更新内容同步储存于该资源规划主机10。其中,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为独立存在且功能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利用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可相互触发信息传送并将信息传送更新内容以区块链记账方式同步储存于该资源规划主机10。如此,通过该第一应用程序11及该第二应用程序12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将大幅改善该多个使用者2与该多个服务者3的互动状态,以实现科技化的人脉管理策略,并进一步促进人道关怀的发展。据此,于各移动装置、社区系统及主管机关间建立信息串接,并可进一步利用区块链的信息不可篡改等安全性技术使各该使用者与各该服务者皆得以放心使用,进而提供正确的活动举办及参与信息于主管机关以方便其协力或补助实施各类照护行为。
该资源规划主机10设有一联络人模块100、一活动模块101、一沟通模块102及一服务模块103,该联络人模块100电性连接该活动模块101、该沟通模块102及该服务模块103,该活动模块101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102及该服务模块103,该沟通模块102设有一定位器1020并电性连接该服务模块103。该第一应用程序11设有一第一联络人单元110、一服务请托单元111、一第一活动单元112、一第一对话单元113、一第一定位单元114及一第一设定单元115,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电性连接该联络人模块100、该服务请托单元111、该第一活动单元112、该第一对话单元113、该第一定位单元114与该第一设定单元115,且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具有文字编辑、图照扫描辨识、语音录制存盘及分析与影像截取辨识等功能,特别说明地,前述该些功能的相关信息可于单机操作系统或通过云端服务等信息分段予以分析及处理,皆属通过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界面实施的态样;该服务请托单元111电性连接该服务模块103、该第一对话单元110、该第一定位单元114及该第一设定单元115;该第一活动单元112电性连接该活动模块101、该第一定位单元114与该第一设定单元115;该第一对话单元110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102、该第一定位单元114及该第一设定单元115;该第一定位单元114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102及该第一设定单元115。该第二应用程序12设有一第二联络人单元120、一请托事件单元121、一第二活动单元122、一第二对话单元123、一第二定位单元124、一记录单元125及一第二设定单元126,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电性连接该联络人模块100、该请托事件单元121、该第二活动单元122、该第二对话单元123、该第二定位单元124、该记录单元125与该第二设定单元126,且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具有文字编辑、图照扫描辨识、语音录制分析与影像截取辨识等功能;该请托事件单元121电性连接该服务模块103、该第二对话单元123、该第二定位单元124、该记录单元125与该第二设定单元126;该第二活动单元122电性连接该活动模块101、该第二定位单元124、该记录单元125与该第二设定单元126;该第二对话单元123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102、该第二定位单元124及该第二设定单元126;该第二定位单元124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102及该第二设定单元126;该记录单元125电性连接该第二设定单元126。举一关怀社区银发族的社照服务机构为例,该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1可包含下列运作步骤:
于各该使用者2,即符合年龄资格的民众将该第一应用程序11安装并设置完成于其该移动装置内后,步骤S20,可利用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的新增联系人程序进行文字输入、图照上传或语音录制等方式编辑亲友数据后形成至少一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或者直接汇入该移动装置内建或网络信箱现存的联络数据后形成或更新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再者,该使用者2亦可通过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的名片扫描程序扫描亲友的名片后编辑或更新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同样地,各该服务者3,即该社照服务机构的社工、志工或员工亦可利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的新增联系人程序或名片扫描程序进行手动输入、数据汇转或扫描该名片后,编辑或更新形成至少一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并且,该使用者2可利用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的联系人管理程序随时编辑更新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该服务者3则利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的联系人管理程序编辑更新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与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分别具有一群组管理程序,以供各该使用者2及各该服务者3分别自行分类而群组管理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轻易可知地,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除可本地储存于各该移动装置内外,亦可通过网络传输至该联络人模块100中储备或成为公开数据,以供机构成员任意搜寻后进行联络。并且,各该使用者2及各该服务者3可分别利用该第一设定单元115及该第二设定单元126设置程序使用偏好与消息通知态样等。
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可分别含有生日、初次见面日、毕业纪念日、加入会员日、结婚纪念日、第一个小孩诞生日或退休日等的活动信息,故步骤S200,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驱动该第一活动单元112读取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的活动信息,并显示于该第一活动单元112的行事历程序内;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驱动该第二活动单元122读取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的活动信息,并显示于该第二活动单元122的行事历程序内,以方便该使用者2及该服务者3浏览该行事历后不错过任何可为亲友提供祝贺并共享同乐时光的机会。当然,该使用者2及该服务者3可随时于各该行事历中新增待办的活动信息,例如人脉拜访、会议行程、课程活动与红白帖礼仪往来等于各该行事历中,且于日程将近时各该行事历将主动提醒各该使用者2及各该服务者3,以促进人际间的温馨互动的发生率,进而达成人脉金矿的目的。又,步骤S201,各该使用者2可随时利用该第一定位单元114的谁在附近程序搜寻各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的定位;各该服务者3可随时利用该第二定位单元124的谁在附近程序搜寻各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的定位,以方便随时检视周遭亲友而增加彼此间的交集性,使进一步创造共同话题而提升互动几率。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单元114及该第二定位单元124亦可针对定位联络人的居家或公司地址等静态位置信息予以读取后,再依该所处位置扫描预设的邻近范围而将扫描后对应于该邻近范围内的静态联络人信息予以呈现。
当各该使用者2碰上困难而欲请求协助时,步骤S21,各该使用者2可利用该服务请托单元111的请托服务程序填写一请托窗口而形成一请托请求1110,且该服务请托单元111通过该服务模块103传送该请托请求1110至对应的各该该服务者3。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及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中皆可标注联络人身份,比如一般会员、志工、社工或工作人员等,使各该使用者2于填写该请托窗口时可于一地址栏内填上社工或志工等字样后,该服务请托单元111即驱动该第一联络人单元110反馈相应的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以供各该使用者2全部或部分选取欲请托的该服务者3。如此,该使用者2即使未分群管理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仍可直觉式地轻易实施该请托请求1110,使本发明确达到贴心为银发族考虑及通过科技运用而实现温馨互动的成果。
若各该使用者2见其亲友有所状况发生而代为提出该请托请求1110,以协请该服务者3代为帮忙时,该请托请求1110中将可能附有其亲友的至少一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故步骤S22,该请托事件单元121于接收该请托请求1110时,检测是否附有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若无,步骤S220,该请托事件单元121的请托服务程序形成一请托事件1210,并通知各该服务者3进行处理,此时该服务者3可检视该请托事件1210内容是否有请托对象的联络数据,有则自行输入形成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并记录该请托事件1210于其中。反之,若该请托请求1110内含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则步骤S221,该请托事件单元121驱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比对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是否已内建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内?若是,步骤S2210,该请托事件单元121利用对应的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形成该请托事件1210,并记录该请托事件1210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中。反之,步骤S2211,该请托事件单元121驱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储存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成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并形成该请托事件1210,记录该请托事件1210于新建的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中。顺带一提的是,该使用者2倘为初次加入系统的成员,则各该服务者3可能尚未实时编辑新增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或尚未使该第二联络人单元120同步该联络人模块100而更新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因此,该请托事件单元121于接收该请托请求1110时亦同步检测请求传送人的数据是否已存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中,若无,则于该请托事件1210形成时警示该服务者3储存新联络人数据。
步骤S23,该服务者3处理该请托事件1210并记录一处理回报1211时,该请托事件单元121储存该处理回报1211于对应的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中,并通过该服务模块103传送该处理回报1211予对应的该使用者2,且步骤S230,该请托事件单元121上传对应的该请托事件1210、该处理回报1211及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至该服务模块103中,以供该服务模块103统计分析而获得一区域内银发族的服务需求趋向,使该社照服务机构得以更清楚知晓未来应规划的活动类型与服务项目等。并且,步骤S24,该使用者2利用该服务请托单元111检视该处理回报1211而得知请托结果后,可通过该第一对话单元113的短信程序随时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的一即时消息传送一确认通知或反映一意见想法予该服务者3,且该服务者3通过该第二对话单元123的短信程序自该沟通模块102接收该即时消息后与该使用者2进行实时沟通,以期进一步完善请托的处理成效。如此,受该使用者2的人际脉络延伸及其对周遭亲友的关怀影响,该请托事件1210的服务需求更加实时且符合实际需求,不仅提升该服务者3的作业准确性与效率、改善该社照服务机构的资源实用率外,更进一步推广社会照顾服务的涵盖范围及落实程度。又一提的是,该使用者2或该服务者3皆可随时选择联络或依群组选择联络人后通过该短信程序任意与该使用者2及该服务者3传送信息或对话。
并且,步骤S25,当一该服务者3利用该第二活动单元122的行事历建立一公开活动1220,例如银发共餐餐会、健康讲座、老幼共学活动或知识分享文章等并传送至该活动模块101时,该活动模块101传送该公开活动1220予所有连结的该第一活动单元112与该第二活动单元122。如此,通过该活动模块101的实时批次推播功能,各该使用者2及各该服务者3皆可分别通过该第一活动单元112的最新消息程序及该第二活动单元122的最新消息程序得知相关活动及知识等,使该社照服务机构可于无须耗费巨额的文宣、短信或短片等广告费的情况下即轻易营销其理念、分享智识新知与号召活动参与等。
步骤S26,该第一活动单元112的最新消息程序接收该公开活动1220后通知该使用者2,且于该公开活动1220为讲座、课程或活动事件时,该使用者2可点选该公开活动1220上的报名键而通过该活动模块101反馈一报名信息予该服务者3完成报名,同时,该第一活动单元112记录该活动信息1220至该行事历中并形成一报到标识符,以供该使用者2直接利用该移动装置展示该报到标识符而作为完成活动点名的载具;该第二活动单元122的最新消息程序亦同。该记录单元125记录该服务者3发送过的信息历程,同时,也统整历史信息的后续反馈数据,因此,当各该使用者2反馈该报名信息时,该服务者3除可利用该行事历管理该公开活动外,亦可通过该记录单元125查看该公开活动1220的报名人员名单1010,以直接作为活动点名机制而统计实际出席率。具通常知识者可知,本发明的该第二活动单元122及该记录单元125皆可随时上传数据至该活动模块101存储文件,且该活动模块101亦可电性连接卫福部或政府单位的伺服主机,以上传该活动信息而申请相关社照补助。
承上实施例所述,该使用者2可通过该第一应用程序11自主选择传送联络人数据、行事历数据、请托数据、对话数据或定位数据等予其他各该使用者2或各该服务者3,以进行双向的数据交流而使该使用者2或该服务者3于拜访行前即可快速掌握探视对象的背景与活动状态,以此优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态而实现人间处处有温暖的大同世界。由于该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1可用于商务企业、医疗组织、联谊团体、社区管委会或邻里互助会等,故为进一步述明其运作效益,在此举一推广健康乐活的养生组织为例。
为达到健康老化、快乐生活、营造幸福美满的人生为宗旨,该养生组织除设有一总部,例如乐活交流中心、健康商城或奇林乐活体验转化馆外,亦可于各地社区设置服务据点,例如乐活社团或118联谊会等而使该资源规划主机10为多个使用形态且各受一管理者,即该多个服务者3之一监管。其余该多个服务者3可为该养生组织的基层员工或业务,该管理者可直接于该联络人模块100中建立该多个服务者3的数据并指定其身份等级。而各该使用者2则可为主动或受邀参与该养生组织的会员,且使用该第一应用程序11而注册该联络人模块100将获取一身份属性1000,如图6所示,且当各该使用者2欲介绍亲友加入该养生组织时,可通过该第一对话单元113传送建置的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予该服务者3,且该服务者3协助其亲友加入会员时,可驱动该联络人模块100记录一分享点数至该使用者2的数据中。该养生组织可依据该分享点数提供福利制度,而诱使各该使用者2分享经验并介绍新成员加入,实现强势推广组织之效,且通过社区式的服务据点设置形态,亦便利各该使用者2及各该服务者3深入另一该使用者2或其他潜在会员的生活中提供关怀与协助,以加强人与人间的交往连结强度并可第一线地掌握各该使用者2,甚至是各该服务者3对组织的参与热络度、积极度及贡献度。
该管理者除通过该活动模块101对该多个使用者2及该多个服务者3批次推播健康常识、分享养生新知及营销Back to Original的乐活理念外,亦可利用该活动模块101告知课程、举办活动及号召志工活动等,如图7所示,而各该使用者2利用该第一活动单元112或各该服务者3利用该第二活动单元122报名课程或活动后,该管理者即可于该活动模块101中检视与管理该报名人员名单1010。又,于课程或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与记录皆会回馈至该联络人模块100中,以更新对应的各该第一联络人信息1100或各该第二联络人信息1200,使各该服务者3,甚至是各该使者用2皆可检视每一会员的课程进修状态、活动参与状态或志工服务状态等。并且,该活动模块101可自动累计每一会员的课程进修时数、活动参与时数或志工服务时数等,以于时数到达一指标时即触动该联络人模块100自动调整对应此会员的该身份属性1000或该身份等级,使达到促进会员热切投入学习与服务付出。以此,各移动装置、社区系统及主管机关间将有效建立信息串接,并利用区块链记账方式的信息不可篡改特性而使各该使用者与各该服务者皆得以放心使用,并依此提供正确的活动举办及参与信息供主管机关查核以方便其协力或补助实施各类照护行为。最终使该养生组织通过各该服务者3及各该使用者2的人际脉络间彼此关怀、督促与分享,即可完成坚强的人脉巨网,以彻底阐扬Back to Original的健康理念及实现活到118岁的乐活精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以方便多个使用者及多个服务者分别利用一移动装置进行互动,实现社区人道关怀的提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资源规划主机;
一第一应用程序,供该多个使用者使用并电性连接该资源规划主机,其设有一第一联络人单元及一服务请托单元,各使用者利用该第一联络人单元编辑至少一第一联络人信息,且当各使用者利用该服务请托单元形成一请托请求后,传送予各服务者;及
一第二应用程序,供该多个服务者使用并电性连接该资源规划主机,其设有一第二联络人单元及一请托事件单元,各服务者利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编辑至少一第二联络人信息,当该请托事件单元接收该请托请求时形成一请托事件并通知各服务者进行处理,且该请托请求内含有至少一该第一联络人信息时,该请托事件单元驱动该第二联络人单元储存该第一联络人信息成该第二联络人信息并形成该请托事件;
其中,该第一应用程序及该第二应用程序为独立存在且功能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利用该第一应用程序及该第二应用程序能够相互触发信息传送并将信息传送更新内容以区块链记账方式同步储存于该资源规划主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服务者处理该请托事件并记录一处理回报时,该请托事件单元反馈该处理回报予使用者,同时储存该处理回报至对应的该第二联络人信息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请托事件单元上传该请托事件、该处理回报及该第二联络人信息至该资源规划主机,且该资源规划主机统计分析而获知使用者的请托行为趋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资源规划主机设有一沟通模块、该第一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一对话单元、该第二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二对话单元,该沟通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一对话单元与该第二对话单元,当使用者利用该第一对话单元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的一即时消息与服务者进行沟通时,该沟通模块传送该即时消息至该第二对话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服务请托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对话单元,使用者利用该服务请托单元检视该处理回报时,通过该第一对话单元传送一确认通知或一想法意见至该第二对话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络人单元与该第二联络人单元皆具有文字编辑、图照扫描辨识与语音录制分析的功能,以分别允许使用者与服务者扫描一名片后编辑或更新该第一联络人信息与该第二联络人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联络人信息及该第二联络人信息分别包含生日、毕业纪念日或结婚纪念日的活动信息,且该第一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一活动单元,该第一活动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联络人单元,以读取并显示该第一联络人信息的活动信息;该第二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二活动单元,该第二活动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联络人单元,以读取并显示该第二联络人信息的活动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资源规划主机设有一联络人模块,该联络人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一联络人单元及该第二联络人单元,以供使用者传送该第一联络人信息或服务者传送该第二联络人信息至该联络人模块储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资源规划主机设有一活动模块,该活动模块电性连接该联络人模块、该第一活动单元及该第二活动单元,当该多个服务者的其中之一利用该第二活动单元建立一活动信息并传送至该活动模块时,该活动模块转送予该第一活动单元及该第二活动单元而通知该多个使用者及该多个服务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沟通模块设有一定位器,该第一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一定位单元,且该第一定位单元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及第一联络人单元,以供使用者搜寻该第一联络人信息的定位;该第二应用程序设有一第二定位单元,且该第二定位单元电性连接该沟通模块及该第二联络人单元,以供服务者搜寻该第二联络人信息的定位。
CN202010316207.5A 2020-04-21 2020-04-21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Withdrawn CN113538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207.5A CN113538159A (zh) 2020-04-21 2020-04-21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PCT/CN2021/000091 WO2021212924A1 (zh) 2020-04-21 2021-04-19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6207.5A CN113538159A (zh) 2020-04-21 2020-04-21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8159A true CN113538159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2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6207.5A Withdrawn CN113538159A (zh) 2020-04-21 2020-04-21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8159A (zh)
WO (1) WO2021212924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2167A (zh) * 2011-12-23 2014-08-27 微软公司 客户端签到
CN110084721A (zh) * 2018-01-25 2019-08-02 陈实 托育服务授权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5764B2 (en) * 2016-08-16 2021-03-30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8766540A (zh) * 2018-05-15 2018-11-06 李招兵 一种智慧医疗系统
CN110970120B (zh) * 2018-09-29 2023-04-18 浙江悦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家庭医生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851876A (zh) * 2019-09-20 2020-02-28 苏州青春银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养老服务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2167A (zh) * 2011-12-23 2014-08-27 微软公司 客户端签到
CN110084721A (zh) * 2018-01-25 2019-08-02 陈实 托育服务授权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2924A1 (zh)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7263B2 (en) Collaborative, contextual enterprise networ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928752B2 (en) Social choice engine
US10467593B2 (en) Providing contextual collaboration within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US20180165656A1 (en) Dynamic invitee-driven customization and supplementation of meeting sessions
US20090006608A1 (en) Dynamically enhancing meeting participation through compilation of data
WO2006060700A2 (en) Corporate intro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220351142A1 (en)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interaction graphing
US10769243B2 (en) System for onboarding participants of health services programs
US201503638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nline information by a community manager
US20190392400A1 (en) Social Meeting System
US20090106434A1 (en) Community network
Lee ICT use, internal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and engagement of working-from-home employe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ffiliative tendency
US20190074093A1 (e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aregiver Support Platform
US200902044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enable in-context pre-meeting 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invitees
Kralik et al. Issues in data generation using email group conversations for nursing research
Ardèvol-Abreu et al.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uses and technostre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KR20070069395A (ko) 온라인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회의 관리 시스템
KR20090095097A (ko) 특정주제에 대한 사용자 집단여론 사전측정 운영 시스템
CN113536749A (zh) 提供表单服务辅助
Chan et al. Extending IM beyond the reference desk: a case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at reference and library-wide instant messaging network
CN113538159A (zh) 供建立人际网络的社区照护系统
Ramirez Jr The effect of interactivity on initial interactions: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seeking role o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RU102125U1 (ru) Система межкорпоративных 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варианты)
Xiao et al. Between-team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cultural context
TWI768325B (zh) 供建立人際網絡之社區照護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