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2131A -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 Google Patents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2131A
CN113532131A CN202110778576.0A CN202110778576A CN113532131A CN 113532131 A CN113532131 A CN 113532131A CN 202110778576 A CN202110778576 A CN 202110778576A CN 113532131 A CN113532131 A CN 113532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movable
petticoat pipe
smoke
bottom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85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坤程
李鸿飞
杨志勇
刘占彬
贾源
邱杰敏
张楷
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7785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2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2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1Extraction of waste gases, collection of fumes and hoods used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5/00Obtaining copper
    • C22B15/0026Pyrometallurgy
    • C22B15/006Pyrometallurgy working up of molten copper, e.g. refi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M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OF THE CHARGES OR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 F27M2001/00Composition, conformation or state of the charge
    • F27M2001/01Charges containing mainly non-ferrous metals
    • F27M2001/015Cop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所述底吹精炼炉烟罩包括固定烟罩、活动烟罩和驱动机构,固定烟罩具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用于与炉体的上部配合。活动烟罩具有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活动烟罩用于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炉体上,活动烟罩位于固定烟罩的前侧,其中第四配合部用于与炉体的前部配合,位于封闭位置的活动烟罩的第三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便固定烟罩、活动烟罩和炉体限定出集烟腔,位于开放位置的活动烟罩与位于扒渣位置的炉体的炉口间隔开以便暴露炉口。所述底吹精炼炉烟罩可以同时满足底吹精炼炉的烟气收集、加料和扒渣等需求。

Description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背景技术
在铜冶炼技术领域,粗铜火法精炼大多采用回转式阳极炉。相关技术中的回转式阳极炉通常设有出烟口和炉口,出烟口处设置出烟口罩,用于收集工艺烟气;炉口处设置环保烟罩,用于收集环境烟气。
而对于底吹精炼炉,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09877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底吹精炼炉,该底吹精炼炉上仅设有一个炉口,而取消了出烟口,该炉口不仅作为出烟口使用,还需要满足加料和排渣操作需求,相关技术中的烟罩难以满足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以同时满足烟气收集、加料和扒渣等需求底吹精炼炉烟罩;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底吹精炼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包括:
固定烟罩,所述固定烟罩具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固定烟罩用于罩设在所述底吹精炼炉的炉体的上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炉体的上部配合,所述固定烟罩具有排烟口和进风口;和
活动烟罩,所述活动烟罩具有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所述活动烟罩用于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炉体上,所述活动烟罩位于所述固定烟罩的前侧,所述第四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炉体的前部配合,位于所述封闭位置的所述活动烟罩的所述第三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便所述固定烟罩、所述活动烟罩和所述炉体限定出集烟腔,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中的每一者用于与所述集烟腔连通,位于精炼位置的所述炉体的炉口与所述集烟腔连通,位于所述开放位置的所述活动烟罩与位于扒渣位置的所述炉体的所述炉口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烟罩可以同时满足底吹精炼炉的烟气收集、未参与反应的还原气体燃烧、加料和扒渣等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烟罩包括右活动烟罩和左活动烟罩,所述右活动烟罩具有第一子配合部和第二子配合部,所述左活动烟罩具有第三子配合部和第四子配合部,所述第一子配合部和所述第三子配合部构成所述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二子配合部和所述第四子配合部构成所述第四配合部,所述右活动烟罩用于在第一开放位置与第一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炉体上,所述左活动烟罩用于在第二开放位置与第二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炉体上;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封闭位置的所述右活动烟罩的所述第一子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位于所述第二封闭位置的所述左活动烟罩的所述第三子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便所述固定烟罩、所述右活动烟罩、所述左活动烟罩和所述炉体限定出集烟腔,位于所述第一开放位置的所述右活动烟罩位于所述炉体的所述炉口的右侧、位于所述第二开放位置的所述左活动烟罩位于所述炉体的所述炉口的左侧,以便暴露所述炉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活动烟罩和所述左活动烟罩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动烟罩相连,以便驱动所述活动烟罩在所述封闭位置和所述开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右驱动机构和左驱动机构;
所述右驱动机构包括:
右行走小车,所述右行走小车设在所述右活动烟罩的前侧,所述右行走小车包括右车架和右行走轮,所述右车架与所述右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右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右车架上;
右驱动装置,所述右驱动装置与所述右行走轮相连以便驱动所述右行走小车移动;
所述左驱动机构包括:
左行走小车,所述左行走小车设在所述左活动烟罩的前侧,所述左行走小车包括左车架和左行走轮,所述左车架与所述左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左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左车架上;
左驱动装置,所述左驱动装置与所述左行走轮相连以便驱动所述左行走小车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第一导轨,做主第一导轨用于安装在安装基体上,所述第一导轨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右行走轮和所述左行走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以便所述右行走轮和所述左行走轮中的每一者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右防偏轮,所述右防偏轮安装在所述右车架上,所述右防偏轮在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成对的两个所述右防偏轮之间;和
左防偏轮,所述左防偏轮安装在所述左车架上,所述左防偏轮在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成对的两个所述左防偏轮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固定烟罩相连,所述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延伸;
右防倾轮,所述右防倾轮与所述右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右防倾轮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所述右防倾轮位于所述右行走轮的上方;和
左防倾轮,所述左防倾轮与所述左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左防倾轮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所述左防倾轮位于所述左行走轮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烟罩包括第一支架和多块第一水冷板,多块所述第一水冷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所述第一水冷板上设有第一冷却水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连通的第一冷却水进口和第一冷却水出,所述固定烟罩的后侧壁的底端部上具有豁口,其中至少一块第一水冷板构成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在第一封堵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豁口处,位于所述第一封堵位置的所述第一活动板封堵所述豁口,位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的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豁口间隔开以便开放所述豁口;
所述活动烟罩包括第二支架和多块第二水冷板,所述第二水冷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所述第二水冷板上设有第二冷却水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水冷道连通的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二水冷板的前侧,所述活动烟罩的下端部上具有开口,所述活动烟罩进一步包括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在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开口处,位于所述第二封堵位置的所述第二活动板封堵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避让位置的所述第二活动板与所述开口间隔开以便开放所述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豁口处,所述第一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转动在所述第一封堵位置和所述第一避让位置之间活动;
所述第二活动板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二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活动板通过转动在所述第二封堵位置和所述第二避让位置之间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在精炼位置与扒渣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炉体上具有炉口;
烟罩,所述烟罩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底吹精炼炉烟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烟罩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烟罩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水冷板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B-B向视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底吹精炼炉烟罩100;
固定烟罩1;排烟口101;进风口102;第一支架103;第一水冷板104;第一冷却水道1041;第一冷却水进口1042;第一冷却水出口1043;第一板体1044;第二板体1045;槽钢1046;连接耳1047;第一支座105;第一活动板107;第一配合部108;第二配合部109;
活动烟罩2;右活动烟罩201;左活动烟罩202;第二支架203;第二水冷板204;第二冷却水进口2042;第二冷却水出口2043;第二支座205;第二活动板207;第三配合部208;第四配合部209;
驱动机构3;右驱动机构301;左驱动机构302;右行走轮3011;右防倾轮3012;右防偏轮3013;右驱动电机3014;右车架3015;左行走轮3021;左防倾轮3022;左防偏轮3023;左驱动电机3024;左车架3025;
第一导轨4;
第二导轨5;
底吹精炼炉200;
炉体6;炉口601;进铜口602;出铜口603;
安装基体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图1-图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200包括炉体6和底吹精炼炉烟罩100,炉体6在精炼位置与扒渣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置,炉体6上具有炉口601,底吹精炼炉烟罩100设在炉体6上。
其中,炉体6在精炼位置与扒渣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是指:炉体6可以从精炼位置转动到扒渣位置,也可以从扒渣位置转动到精炼位置。炉体6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例如,炉口601朝上时炉体6位于精炼位置,炉口601朝前时炉体6位于扒渣位置。
炉体6上还具有进铜口602和出铜口603。
下面参看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即底吹精炼炉烟罩100。
参考图1-图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烟罩100包括固定烟罩1、活动烟罩2和驱动机构3。
固定烟罩1具有第一配合部108和第二配合部109,固定烟罩1罩设在底吹精炼炉200的炉体6的上部,第一配合部108与炉体6的上部配合,其中,固定烟罩1具有排烟口101和进风口102。优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排烟口101设在进风口102的上方。
活动烟罩2具有第三配合部208和第四配合部209,活动烟罩2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炉体6上,活动烟罩2位于固定烟罩1的前侧。活动烟罩2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炉体6上是指:活动烟罩2可以从开放位置移动到封闭位置,也可以从封闭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
其中,第四配合部209与炉体6的前部配合,位于封闭位置的活动烟罩2的第三配合部208与第二配合部109配合,以便固定烟罩1、活动烟罩2和炉体6限定出集烟腔,排烟口101和进风口102中的每一者与集烟腔连通,位于精炼位置的炉体6的炉口601与集烟腔连通。位于开放位置的活动烟罩2与位于扒渣位置的炉体6的炉口601间隔开以便暴露炉口601。
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200对粗铜进行精炼时,炉体6处于精炼位置、活动烟罩2处于封闭位置,此时固定烟罩1、活动烟罩2和炉体6限定出集烟腔,在精炼工段的氧化阶段,利用集烟腔收集工艺烟气,并通过排烟口101排出;在精炼工段的还原阶段,利用集烟腔的排烟口101将底吹精炼炉200内未参与反应的还原气体抽走,并利用进风口102向集烟腔内通助燃气体,将未参与反应的还原气体在集烟腔内燃烧掉,消除后续收尘系统的安全风险。在需要进行扒渣或通过炉口601加料时,转动炉体6使炉体6处于扒渣位置、活动烟罩2从封闭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此时活动烟罩2与炉体6的炉口601间隔开,使得炉口601暴露出来,可以通过炉口601进行扒渣或加料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200只需在炉口601处设置底吹精炼炉烟罩100,与相关技术中需要在出烟口处设置出烟口罩、以及在炉口处设置环保烟罩的回转式阳极炉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200的结构简单。并且,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200进行粗铜精炼过程中,只需转动炉体6使炉体6位于相应位置,以及移动活动烟罩2使活动烟罩2位于相应位置,便可方便地实现精炼过程的各操作,整体操作简单、方便。
由此,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烟罩100可以实现底吹精炼炉200精炼时的烟气收集和未参与反应的还原气体的燃烧,并且可以实现加料和扒渣操作。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烟罩100可以同时满足底吹精炼炉200的烟气收集、未参与反应的还原气体燃烧、加料和扒渣等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200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当活动烟罩2位于封闭位置时,炉体6、固定烟罩1与活动烟罩2之间保留很小的间隙,以提高烟气收集和导出效果。优选地,固定烟罩1和活动烟罩2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可以是耐火纤维布等,由此,在满足炉体6膨胀要求的同时,使得炉体6与底吹精炼炉烟罩100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烟罩1包括第一支架103和多块第一水冷板104,多块第一水冷板104中的每一者与第一支架103相连,第一水冷板104上设有第一冷却水道1041以及与第一冷却水道1041连通的第一冷却水进口1042和第一冷却水出1043,固定烟罩1的后侧壁的底端部上具有豁口,其中至少一块第一水冷板104构成第一活动板107,第一活动板107在第一封堵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豁口处,位于第一封堵位置的第一活动板107封堵豁口,位于第一避让位置的第一活动板107与豁口间隔开以便开放豁口。
第一活动板107在第一封堵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豁口处是指:第一活动板107可以从第一封堵位置活动到第一避让位置,也可以从第一避让位置活动到第一封堵位置。
例如,如图1-图5所示,第一水冷板104包括两个第一板体1044、两个第二板体1045、两个封板、多个槽钢1046和连接耳1047。其中,两个第一板体1044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板体1045相对设置,第一板体1044与相邻的第二板体1045相连而构成两端开口筒体,两个封板封堵在筒体的两端开口处而构成具有封闭腔室的第一水冷板104,多个槽钢1046设在两个第一板体1044之间而形成相连通的多个第一水冷通道。
其中一块第一板体1044上设有两个第一冷却水进口1042和两个第一冷却水出1043,两个第一冷却水进口1042和两个第一冷却水出1043中的每一者与第一冷却水道1041连通。具体使用时,两个第一冷却水进口1042和两个第一冷却水出1043中的每一者朝外设置,以便通过第一冷却水进口1042向第一冷却水道1041通冷却水。
连接耳1047设在第一板体1044上,第一板体1044上还设有第一支座105。具体使用时,相邻两个第一水冷板104通过连接耳1047相连,第一支座105与第一支架103相连,而实现第一水冷板104与第一支架103的连接。
活动烟罩2包括第二支架203和多块第二水冷板204,第二水冷板204中的每一者与第二支架203相连,第二水冷板204上设有第二冷却水道以及与第二水冷道连通的第二冷却水进口2042和第二冷却水出2043,底吹精炼炉烟罩100进一步包括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与活动烟罩2相连,以便驱动活动烟罩2在封闭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机构3设在第二水冷板204的前侧,活动烟罩2的下端部上具有开口,活动烟罩2进一步包括第二活动板207,第二活动板207在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开口处,位于第二封堵位置的第二活动板207封堵开口,位于第二避让位置的第二活动板207与开口间隔开以便开放开口。
第二活动板207在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开口处是指:第二活动板207可以从第二封堵位置活动到第二避让位置,也可以从第二避让位置活动到第二封堵位置。
第二水冷板204的结构与第一水冷板104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水冷板204上设有第二支座205,相邻两个第二水冷板204通过设置在第二水冷板204上的连接耳相连,第二支座205与第二支架203相连,而实现第二水冷板204与第二支架203的连接。
由此,可以利用第一水冷板104和第二水冷板204内的冷却水对底吹精炼炉烟罩100内的烟气进行冷却降温,避免从排烟口101流出的烟气温度过高。而驱动机构3设在第二水冷板204的前侧,可以有效隔绝炉体6内的熔体对驱动机构3上的部件产生的辐射热,有利于提高驱动机构的运行可靠性。此外,利用第一活动板107可以方便清理第一活动板107内侧炉体6处的积灰;利用第二活动板207不仅可以减少底吹精炼炉烟罩100的漏风量,还可以方便清理第二活动板207上的积灰。
优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活动板107在前后方向上与炉体6的炉口601相对。由此,在需要转动炉体6时,可以将第一活动板107活动到第一避让位置,以免炉口601影响炉体6转动。
优选地,在相邻两块第一水冷板104之间设置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可以是耐火纤维布;在相邻两块第二水冷板204之间设置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可以是耐火纤维布。由此,在满足固定烟罩1和活动烟罩2膨胀要求的同时,使得固定烟罩1和活动烟罩2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优选地,第一活动板107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在豁口处,第一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活动板107通过转动在第一封堵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活动。
第二活动板207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在开口处,第二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活动板207通过转动在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之间活动。
例如,第一活动板107的上端部与第一支架103铰接,第一活动板107通过前后摆动在第一封堵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活动。第二活动板207的前端部与第二支架203铰接,第二活动板207通过上下摆动在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之间活动。
优选地,第一活动板107位于第一封堵位置时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支架103相连,以便第一活动板107保持在第一封堵位置;第二活动板207位于第二封堵位置时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支架203相连,以便第二活动板207保持在第二封堵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烟罩2包括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右活动烟罩201具有第一子配合部和第二子配合部,左活动烟罩202具有第三子配合部和第四子配合部,第一子配合部和第三子配合部构成第三配合部208,第二子配合部和第四子配合部构成第四配合部209。右活动烟罩201在第一开放位置与第一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炉体6上,左活动烟罩202在第二开放位置与第二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炉体6上。
其中,位于第一封闭位置的右活动烟罩201的第一子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109配合、位于第二封闭位置的左活动烟罩202的第三子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109配合,以便固定烟罩1、右活动烟罩201、左活动烟罩202和炉体6限定出集烟腔。位于第一开放位置的右活动烟罩201位于炉体6的炉口601的右侧、位于第二开放位置的左活动烟罩202位于炉体6的炉口601的左侧,以便暴露炉口601。
右活动烟罩201在第一开放位置与第一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炉体6上是指:右活动烟罩201可以从第一开放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到第一封闭位置,也可从第一封闭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到第一开放位置。
左活动烟罩202在第二开放位置与第二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炉体6上是指:左活动烟罩202可以从第一开放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到第一封闭位置,也可从第一封闭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到第一开放位置。
例如,如图1、图2、图5-图7所示,右活动烟罩201设在左活动烟罩202的右侧,第一开放位置位于第一封闭位置的右侧,第二开放位置位于第二封闭位置的左侧。图5-图6所示的右活动烟罩201位于第一封闭位置、左活动烟罩202位于第二开放位置。
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200对粗铜进行精炼时,右活动烟罩201位于第一封闭位置、左活动烟罩202位于第二封闭位置,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对合,使得固定烟罩1、右活动烟罩201、左活动烟罩202和炉体6限定出集烟腔。需要通过炉口601进行扒渣或加料操作时,右活动烟罩201位于第一开放位置、左活动烟罩202位于第二开放位置,例如右活动烟罩201位于炉口601的右侧、左活动烟罩202位于炉口601的左侧,使得炉口601暴露出来。
由此,一方面,右活动烟罩201通过左右移动实现在第一开放位置与第一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左活动烟罩202通过左右移动实现在第二开放位置与第二封闭位置之间移动,与活动烟罩通过转动实现在开放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的移动、需要在炉体前侧预留供活动烟罩前后活动的空间相比,炉体6前侧只需预留容纳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的空间即可,而不需要预留供活动烟罩前后活动的空间,有利于缩小底吹精炼炉200的占地空间,提高厂房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对合,使得固定烟罩1、右活动烟罩201、左活动烟罩202和炉体6限定出集烟腔,因此,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的尺寸可以设计的较小,从而炉体6的左右方向上只需预留较小的空间便可满足右活动烟罩201在第一开放位置和第一封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左活动烟罩202在第二开放位置和第二封闭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底吹精炼炉200的结构更紧凑,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底吹精炼炉200的占地空间,提高厂房利用率。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烟罩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此时活动烟罩可以在开放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炉体上,由此,活动烟罩的整体结构简单,但是需要在炉体的左右方向上预留足够的供活动烟罩活动的空间;当然,活动烟罩也可以在开放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炉体上,由此,活动烟罩的整体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在炉体的前后方向上预留足够的供活动烟罩活动的空间。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对称设置。
由此,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的整体结构类似,方便右活动烟罩201和左活动烟罩202的设计、加工及安装。
优选地,固定烟罩1的左边沿、右边沿和后边沿上均设有所述的第一配合部108,固定烟罩1的前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二配合部109,且固定烟罩1的前边沿在炉体6的径向上与炉体6间隔开;右活动烟罩201的上边沿上设有所述的第一子配合部,右活动烟罩201的右边沿和下边沿上均设有所述的第二子配合部,右活动烟罩的左边沿在在炉体6的径向上与炉体6间隔开,左活动烟罩202的上边沿上设有所述的第三子配合部,左活动烟罩202的左边沿和下边沿上均设有第四子配合部,左活动烟罩202的右边沿在在炉体6的径向上与炉体6间隔开。
由此,当炉口601在使用过程中粘有炉渣时,靠近炉体6的炉口601的固定烟罩1的前边沿、右活动烟罩的左边沿以及左活动烟罩202的右边沿不会与炉渣干涉,以免影响炉体601、右活动烟罩和左活动烟罩202的运动,有利于提高底吹精炼炉200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0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右驱动机构301和左驱动机构302。
右驱动机构301包括右行走小车和右驱动装置,右行走小车设在右活动烟罩201的前侧,右行走小车包括右车架3015和右行走轮3011,右车架3015与右活动烟罩2相连,右行走轮3011安装在右车架3015上。例如,右车架3015与右活动烟罩201的第二支架203相连。
右驱动装置与右行走轮3011相连以便驱动右行走小车移动。优选地,右驱动装置为右驱动电机3014。
左驱动机构302包括左行走小车和左驱动装置,左行走小车设在左活动烟罩202的前侧,左行走小车包括左车架3025和左行走轮3021,左车架3025与左活动烟罩202相连,左行走轮3021安装在左车架3025上。例如,左车架3025与左活动烟罩202的第二支架203相连。
左驱动装置与左行走轮3021相连以便驱动左行走小车移动。优选地,左驱动装置为左驱动电机3024。
由此,利用右行走小车可以方便的驱动右活动烟罩201沿左右方向移动,利用左行走小车可以方便的驱动左活动烟罩202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方便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活动烟罩2移动。
优选地,右驱动机构301还包括右行程开关,以便控制右行走小车的移动距离;左驱动机构302还包括左行程开关,以便控制左行走小车的移动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吹精炼炉烟罩100进一步包括第一导轨4,做主第一导轨4用于安装在安装基体300上,第一导轨4沿左右方向延伸,右行走轮3011和左行走轮3021中的每一者与第一导轨4配合,以便右行走轮3011和左行走轮3021中的每一者沿第一导轨4的延伸方向移动。
该安装基体300可以是厂房的楼板。在安装底吹精炼炉烟罩100时,固定烟罩1的第一支架103可以直接与安装基体300相连。
由此,右驱动机构301和左驱动机构302共用同一第一导轨4,有利于简化底吹精炼炉烟罩100的整体结构,方便底吹精炼炉烟罩100安装在炉体5上。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也可以设置两个,两个第一导轨中的每一者沿左右方向延伸,右行走轮与其中一个第一导轨配合,左行走轮与另一个第一导轨配合。
优选地,如图9所示,右行走轮3011和左行走轮3021中的每一者的截面为包括水平部分和两个竖直部分的H型,其中水平部分设在两个竖直部分之间,水平部分与第一导轨4上下贴合,第一导轨4夹持在两个竖直部分之间。
优选地,右行走轮3011和左行走轮3021中的每一者为单轮。由此,有利于使底吹精炼炉200的结构更紧凑,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底吹精炼炉200的占地空间。
优选地,如图9所示,第一导轨4为由工字型钢构成的单轨。由此,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底吹精炼炉200的占地空间。
优选地,如图5-图7所示,右行走轮3011和左行走轮3021中的每一者设有两个,其中,两个右行走轮3011在左右方向间隔开,两个左行走轮3021在左右方向间隔开。右驱动装置驱动位于右侧的右行走轮3011移动,位于左侧的右行走轮3011为右从动轮,左驱动装置驱动位于左侧的左行走轮3021移动,位于右侧的左行走轮3021为左从动轮。
由此,在活动烟罩2处于开放位置时,右驱动装置和左驱动装置距离炉口601均较远,可以有效避免炉体6的熔体右驱动装置和左驱动装置产生热辐射,提高右驱动装置和左驱动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导轨4上设有挡块,以防止右行走轮3011和左行走轮3021在左右方向上脱离第一导轨4。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吹精炼炉烟罩100进一步包括右防偏轮3013和左防偏轮3023,右防偏轮3013安装在右车架3015上,右防偏轮3013在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第一导轨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成对的两个右防偏轮3013之间,换言之,成对的两个右防偏轮3013在前后方向上夹持第一导轨4。
左防偏轮3023安装在左车架3025上,左防偏轮3023在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第一导轨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成对的两个左防偏轮3023之间,换言之,成对的两个左防偏轮3023在前后方向上夹持第一导轨4。
由此,利用成对的两个右防偏轮3013夹持第一导轨4,可以有效避免右行走轮3011在前后方向上偏离第一导轨4,从而可以使右行走轮3011沿设定路径移动,进而使右活动烟罩201沿设定路径移动,效避免右行走轮3011在右活动烟罩201移动过程中发生啃边现象;利用成对的两个左防偏轮3023夹持第一导轨4,可以有效避免左行走轮3021在前后方向上偏离第一导轨4,从而可以使左行走轮3021沿设定路径移动,进而使左活动烟罩202沿设定路径移动,有效避免左行走轮3021在左活动烟罩202移动过程中发生啃边现象。
底吹精炼炉烟罩100进一步包括第二导轨5、右防倾轮3012和左防倾轮3022。第二导轨5与固定烟罩1相连,第二导轨5沿左右方向延伸。例如,第二导轨5与固定烟罩1的第一支架103相连。
右防倾轮3012与右活动烟罩201相连,右防倾轮3012与第二导轨5配合,右防倾轮3012位于右行走轮3011的上方。左防倾轮3022与左活动烟罩202相连,左防倾轮3022与第二导轨5配合,左防倾轮3022位于左行走轮3021的上方。
由此,利用右行走轮3011可以对右活动烟罩201的下端进行前后方向的限位,利用设置在右行走轮3011上方的右防倾轮3012可以对右活动烟罩201的上端进行前后方向的限位,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右活动烟罩201在前后方向上发生倾翻;利用左行走轮3021可以对左活动烟罩202的下端进行前后方向的限位,利用设置在左行走轮3021上方的左防倾轮3022可以对左活动烟罩202的上端进行前后方向的限位,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左左活动烟罩202在前后方向上发生倾翻,从而有利于提高底吹精炼炉烟罩100的使用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0所示,第二导轨5为由H型钢构成的单导轨。由此利用H型钢限定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槽,右防倾轮3012和左防倾轮3022可以沿导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吹精炼炉烟罩100利用固定烟罩1和活动烟罩2配合,可有效防止工艺烟气外漏,减少烟气污染,保护车间环境,且可满足底吹精炼炉200加料和扒渣需求。活动烟罩2设计成单轨双开门的形式,占用空间小。需要转动炉体6的时候可以将第一活动板107打开,避免第一活动板107与炉口601干涉,同时可利用第一活动板107定期清理积灰。第二活动板207可在一定的角度内翻转,保证底吹精炼炉烟罩100密封性的同时具有卸灰功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烟罩,所述固定烟罩具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固定烟罩用于罩设在所述底吹精炼炉的炉体的上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炉体的上部配合,所述固定烟罩具有排烟口和进风口;和
活动烟罩,所述活动烟罩具有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所述活动烟罩用于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炉体上,所述活动烟罩位于所述固定烟罩的前侧,所述第四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炉体的前部配合,位于所述封闭位置的所述活动烟罩的所述第三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便所述固定烟罩、所述活动烟罩和所述炉体限定出集烟腔,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风口中的每一者用于与所述集烟腔连通,位于精炼位置的所述炉体的炉口与所述集烟腔连通,位于所述开放位置的所述活动烟罩与位于扒渣位置的所述炉体的所述炉口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烟罩包括右活动烟罩和左活动烟罩,所述右活动烟罩具有第一子配合部和第二子配合部,所述左活动烟罩具有第三子配合部和第四子配合部,所述第一子配合部和所述第三子配合部构成所述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二子配合部和所述第四子配合部构成所述第四配合部,所述右活动烟罩用于在第一开放位置与第一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炉体上,所述左活动烟罩用于在第二开放位置与第二封闭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炉体上;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封闭位置的所述右活动烟罩的所述第一子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位于所述第二封闭位置的所述左活动烟罩的所述第三子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便所述固定烟罩、所述右活动烟罩、所述左活动烟罩和所述炉体限定出集烟腔,位于所述第一开放位置的所述右活动烟罩位于所述炉体的所述炉口的右侧、位于所述第二开放位置的所述左活动烟罩位于所述炉体的所述炉口的左侧,以便暴露所述炉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活动烟罩和所述左活动烟罩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动烟罩相连,以便驱动所述活动烟罩在所述封闭位置和所述开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右驱动机构和左驱动机构;
所述右驱动机构包括:
右行走小车,所述右行走小车设在所述右活动烟罩的前侧,所述右行走小车包括右车架和右行走轮,所述右车架与所述右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右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右车架上;
右驱动装置,所述右驱动装置与所述右行走轮相连以便驱动所述右行走小车移动;
所述左驱动机构包括:
左行走小车,所述左行走小车设在所述左活动烟罩的前侧,所述左行走小车包括左车架和左行走轮,所述左车架与所述左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左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左车架上;
左驱动装置,所述左驱动装置与所述左行走轮相连以便驱动所述左行走小车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导轨,做主第一导轨用于安装在安装基体上,所述第一导轨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右行走轮和所述左行走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以便所述右行走轮和所述左行走轮中的每一者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右防偏轮,所述右防偏轮安装在所述右车架上,所述右防偏轮在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成对的两个所述右防偏轮之间;和
左防偏轮,所述左防偏轮安装在所述左车架上,所述左防偏轮在前后方向上成对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成对的两个所述左防偏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固定烟罩相连,所述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延伸;
右防倾轮,所述右防倾轮与所述右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右防倾轮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所述右防倾轮位于所述右行走轮的上方;和
左防倾轮,所述左防倾轮与所述左活动烟罩相连,所述左防倾轮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所述左防倾轮位于所述左行走轮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烟罩包括第一支架和多块第一水冷板,多块所述第一水冷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所述第一水冷板上设有第一冷却水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连通的第一冷却水进口和第一冷却水出,所述固定烟罩的后侧壁的底端部上具有豁口,其中至少一块第一水冷板构成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在第一封堵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豁口处,位于所述第一封堵位置的所述第一活动板封堵所述豁口,位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的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豁口间隔开以便开放所述豁口;
所述活动烟罩包括第二支架和多块第二水冷板,所述第二水冷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所述第二水冷板上设有第二冷却水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水冷道连通的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二水冷板的前侧,所述活动烟罩的下端部上具有开口,所述活动烟罩进一步包括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在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开口处,位于所述第二封堵位置的所述第二活动板封堵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避让位置的所述第二活动板与所述开口间隔开以便开放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豁口处,所述第一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转动在所述第一封堵位置和所述第一避让位置之间活动;
所述第二活动板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二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活动板通过转动在所述第二封堵位置和所述第二避让位置之间活动。
10.底吹精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在精炼位置与扒渣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炉体上具有炉口;
烟罩,所述烟罩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吹精炼炉烟罩。
CN202110778576.0A 2021-07-09 2021-07-09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Pending CN113532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576.0A CN113532131A (zh) 2021-07-09 2021-07-09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576.0A CN113532131A (zh) 2021-07-09 2021-07-09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2131A true CN113532131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98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8576.0A Pending CN113532131A (zh) 2021-07-09 2021-07-09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213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35423U (zh) * 2015-09-28 2016-02-17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卧式转炉逸散烟气的集烟装置
CN105865214A (zh) * 2016-05-27 2016-08-1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回转式阳极炉的烟气处理装置
EP3421619A1 (en) * 2017-06-28 2019-01-02 Obschestvo S. Ogranichennoi Otvetstvennostyu "Mednogorsky Medno-Serny Kombinat" Aspiration cover of converter dust cap
CN109579549A (zh) * 2018-11-30 2019-04-0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冶金炉的集烟罩
CN209098770U (zh) * 2018-10-26 2019-07-12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底吹精炼炉
CN110306006A (zh) * 2019-07-29 2019-10-0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转炉和用于转炉的环保烟罩
CN211689140U (zh) * 2019-12-31 2020-10-16 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环集烟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35423U (zh) * 2015-09-28 2016-02-17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卧式转炉逸散烟气的集烟装置
CN105865214A (zh) * 2016-05-27 2016-08-1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回转式阳极炉的烟气处理装置
EP3421619A1 (en) * 2017-06-28 2019-01-02 Obschestvo S. Ogranichennoi Otvetstvennostyu "Mednogorsky Medno-Serny Kombinat" Aspiration cover of converter dust cap
CN209098770U (zh) * 2018-10-26 2019-07-12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底吹精炼炉
CN109579549A (zh) * 2018-11-30 2019-04-0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冶金炉的集烟罩
CN110306006A (zh) * 2019-07-29 2019-10-0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转炉和用于转炉的环保烟罩
CN211689140U (zh) * 2019-12-31 2020-10-16 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环集烟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06264U (zh)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CN113532131A (zh) 底吹精炼炉烟罩和底吹精炼炉
CN115900329B (zh) 隧道窑及输送方法
CA1173481A (en) Shroud for steel making electric-arc furnace
CN110923384A (zh) 一种高炉出铁口防止溢尘的封堵装置
US3604376A (en) Electric furnace ventilation and gas cooling cleaning system
WO2018101530A1 (ko) 소결광 제조 설비
CN115751950B (zh) 滚轮式隧道窑及输送方法
US4097029A (en) Enclosure for steel converting apparatus
KR20200132982A (ko) 전로 배기 가스 처리 장치
CN111879134A (zh) 一种新型水冷烟罩
US4312713A (en) Coke oven gas extraction equipment
CN113462905A (zh) 一种卧式侧吹转炉的水冷活动烟罩
US4168824A (en) Enclosure for metallurgical vessels
JP3260138B2 (ja) 銅の精製炉
JP4872590B2 (ja) コークス炉のガイド車の集塵方法及び集塵装置
CN216324062U (zh) 硫化炉集烟罩密封装置及硫化系统
CN220609822U (zh) 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耦合脱除装置
CN214946436U (zh) 自动切换阀
CN101348722B (zh) 焦炉机侧炉门消烟除尘装置
US4198275A (en) Equipment for extracting and purifying dirty gases arising on the coke side of a battery of chamber coke ovens with vertical flues
JP5869891B2 (ja) 転炉ガス回収装置
CN219944039U (zh) 浇注和砂箱冷却烟气一体化捕集装置
CN201261763Y (zh) 焦炉机侧炉门消烟除尘装置
CN214830751U (zh) 电解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