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0590A -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0590A
CN113530590A CN202110872591.1A CN202110872591A CN113530590A CN 113530590 A CN113530590 A CN 113530590A CN 202110872591 A CN202110872591 A CN 202110872591A CN 113530590 A CN113530590 A CN 113530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ventilation
shaft
water area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25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
车轮飞
肖明清
蔡崇庆
陈玉远
孙文昊
刘俊
姜学鹏
甘甜
刘健
冯腾
刘宇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U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21108725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05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0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0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003Ventilation of traffic tu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14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ortals, day-light attenuation at tunnel open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1/00Rescue devices or other safety devices, e.g. safety chambers or escape 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两条主线隧道之间的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主线隧道在水域两岸处分别设有与两条主线隧道相连通第一岸边通风井、第二岸边通风井;第一岸边通风井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一送风井、第一排风井;第二岸边通风井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二送风井、第二排风井;主线隧道断面设有行车道,行车道顶部空间为排烟道,行车道顶部悬挂有多处射流风机,主线隧道与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之间设有水域送风机房,第一送风井、第二送风井、水域送风机房内设有送风机,送风阀;排烟道与主线隧道之间设有水域排风阀;还公开对应通风方法;具有通风效果好、运营安全、费用低、土建结构利用高效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公路隧道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技术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公路隧道的建设为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隧道安全绿色运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在隧道内通行时,会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尾气,同时会释放余热,并带来一定的粉尘污染,对于封闭区段长、交通流量大的长大隧道来说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来保障隧道内环境的洁净度,使之满足人员工作、车辆运行的卫生和安全要求。隧道通风是隧道总体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对机电系统设备和土建初投资、后期运营费用有重大影响。
现阶段,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营费用,长度超过5km的公路隧道普遍采用如图1所示的竖井分段式纵向通风方式,即:设置通风竖井,将整个隧道划分为多个区段,分段进行送排风。
在水下公路隧道领域,受制于江河湖海等水域地理环境的限制,既有竖井分段式纵向通风方式在应用时存在四大制约性难题:
1)隧道内需风量与隧道长度成正相关,根据《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规定隧道内最大设计风速不宜大于8.0m/s”,因此单个通风区段长度存在一定限制。
2)运营能耗高。随着通风区段的加长,需风量不断增加,通风设备装机功率也随之增加,运营能耗也将大幅度上升。
3)水域竖井施工难度大、投资高。部分工程由于竖井分段的限制,对于超长水下隧道需间隔一定公里数在水域设置人工岛,再设置通风竖井,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土建投资高的问题。
4)水域竖井使用和审批困难。水域竖井的设置会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存在影响通航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的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技术与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两条主线隧道之间的导洞隧道,导洞隧道两端埋入岸边且其出、入口与大气相通,两条主线隧道在水域两岸处分别设有第一岸边通风井、第二岸边通风井,第一岸边通风井、第二岸边通风井均与两条主线隧道相连通;
第一岸边通风井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一送风井、第一排风井;
第二岸边通风井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二送风井、第二排风井;
主线隧道断面设有行车道,行车道顶部空间为排烟道,行车道顶部悬挂有多处射流风机,排烟道两端分别与第一排风井、第二排风井连接;
主线隧道与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之间设有水域送风机房,第一送风井、第二送风井、水域送风机房内设有送风机,送风阀;排烟道与主线隧道之间设有水域排风阀。
进一步的,所述导洞隧道与两条主线隧道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根据主线隧道通风分段需求,水域送风机房、水域排风阀可一处或多处设置。
进一步的,还涉及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射流风机诱导作用从行车入口向主线隧道送入新鲜空气,然后开启水域排风阀沿着排烟道通过第二排风井(第一排风井)内排风机排出废气;
再通过水域送风机房内送风机从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取风,向主线隧道送入新鲜空气,然后开启陆域排风装置通过第二排风井(第一排风井) 内排风机排出废气,
然后利用第二送风井(第一送风井)内送风机从室外大气取风向主线隧道送入新鲜空气,最后利用射流风机诱导作用从行车出口排出剩余废气;
根据隧道穿越水域长度,以隧道断面风速作为控制因素,水域送风机房、水域排风阀可设置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水域送风机房与主线隧道之间设有局部送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风井、第二排风井内设有排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陆域排风装置为陆域排风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
(1)本发明的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方法;取消水域段通风竖井,具有通风效果好、运营安全可靠、运营费用低、土建结构利用高效的优点,为解决特长公路水下隧道通风难题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将水域段作为一个大的通风区段,除利用车行道做为通风道外,还利用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排烟道做为辅助通风道,对车行道进行补充送排风。
(2)本发明中仅需在岸边设置连通大气的岸边竖井,水域段利用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排烟道辅助送排风,在不设置水域段通风竖井的前提下,保证了超长隧道通风分段送排风效果,避免了单个通风区段过长、隧道断面通风风速过高、运营能耗高问题的出现;
(3)水域段利用既有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作为辅助送风,送风清洁有效,土建造价低;
(4)水域段利用既有排烟道辅助排风,接入岸边通风井内排风机、排风井,可有效排出水域段污染废气,保证了隧道内空气的洁净度和能见度,为司乘人员呼吸安全和视野清晰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5)本发明具有施工便捷、结构简单的优点,无需设置水域段通风竖井,可有效避免设置人工岛,节省了土建工程造价,降低了施工风险,减少了对水域生态环境、通航的影响,为长大公路隧道长距离穿越水域提供新的通风技术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竖井分段纵向通风方式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的通风技术及方法示意图(两条主线隧道设备和结构的布局方式呈中心对称);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A-A横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B-B横断面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C-C横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D-D横断面图;
图中:1-主线隧道、101-行车入口、102-行车出口、103-行车道、104- 排烟道、105-局部送风道、2-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201-洞口、3-第一岸边通风井、301-第一送风井、302-第一排风井、4-第二岸边通风井、401- 第二送风井、402-第二排风井、5-水域送风机房、51-水域送风机、52-水域送风阀、6-射流风机、7-送风机、8-排风机、9-送风阀、10-水域排风阀、11-陆域排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2~图4,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两条主线隧道之间的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的直径优选为主线隧道的1/3~2/3,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两端埋入岸边且其出、入口与大气相通,两条主线隧道在水域两岸处分别设有第一岸边通风井3、第二岸边通风井4,第一岸边通风井3、第二岸边通风井 4均与两条主线隧道相连通;第一岸边通风井3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一送风井301、第一排风井302;第二岸边通风井4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二送风井401、第二排风井402;第一送风井301、第一排风井302、第二送风井401、第二排风井402在布置上均优选为与主线隧道垂直布置。
主线隧道1断面设有行车道103,行车道103顶部空间为排烟道104,行车道103顶部悬挂有多处射流风机6及利用主线隧道1上部空间做成的排烟道104,两端分别与第一排风井302、第二排风井402连接;,所述水域送风机房5与主线隧道1之间设有呈L型结构布局的局部送风道105,作为优选的设计,局部送风道105在结构上可设计为排烟道104的一部分(如图4)。
主线隧道1与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之间设有水域送风机房5,第一送风井301、第二送风井401内设有送风机7及送风阀9;水域送风机房5内设有水域送风机51及水域送风阀52;排烟道104与主线隧道1之间设有水域排风阀10,排风机8与主线隧道1之间设有陆域排风阀11。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洞隧道2与两条主线隧道1平行布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根据主线隧道1通风分段需求,水域送风机房5、水域排风阀10可一处或多处设置。
请参考图2~图6,该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首先利用射流风机6诱导作用从行车入口101向主线隧道1送入新鲜空气,然后开启水域排风阀10沿着排烟道104通过第二排风井402(或第一排风井302)内排风机8排出废气;
再通过水域送风机房5内送风机从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2取风,向主线隧道1送入新鲜空气,然后开启陆域排风装置11通过第二排风井402(或第一排风井302)内排风机排出废气,
然后利用第二送风井401(或第一送风井301)内送风机从室外大气取风向主线隧道1送入新鲜空气,最后利用射流风机6诱导作用从行车出口 102排出剩余废气;
根据隧道穿越水域长度,以隧道断面风速作为控制因素,水域送风机房、水域排风阀可设置一个或多个。
作为优选的方案,为增强排风能力,所述第一排风井302、第二排风井 402内设有排风机8。
还涉及一种通用型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方法,利用岸边通风井满足长距离穿越水域的长大公路隧道分段通风需求,通过岸边竖井将主线隧道划分为长度长的水域通风区段和长度短的陆域通风区段,其中水域段为一个大的通风区段,除利用行车道做为通风道外,还利用排烟道、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做为辅助通风道,通过排烟道进行补充排风、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补充送风,取消水域竖井的设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关系及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两条主线隧道之间的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两端埋入岸边且其出、入口与大气相通,两条主线隧道在水域两岸处分别设有第一岸边通风井(3)、第二岸边通风井(4);第一岸边通风井(3)、第二岸边通风井(4)均与两条主线隧道相连通;
第一岸边通风井(3)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一送风井(301)、第一排风井(302);
第二岸边通风井(4)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二送风井(401)、第二排风井(402);
主线隧道(1)断面设有行车道(103),行车道(103)顶部空间为排烟道(104),行车道(103)顶部悬挂有多处射流风机(6),排烟道(104)两端分别与第一排风井(302)、第二排风井(402)连接;
主线隧道(1)与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之间设有水域送风机房(5),第一送风井(301)、第二送风井(401)内设有送风机(7)及送风阀(9);水域送风机房(5)内设有水域送风机(51)及水域送风阀(52);排烟道(104)与主线隧道(1)之间设有水域排风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与两条主线隧道(1)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主线隧道(1)通风分段需求,水域送风机房(5)、水域排风阀(10)可一处或多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射流风机(6)诱导作用从行车入口(101)向主线隧道(1)送入新鲜空气,然后开启水域排风阀(10)沿着排烟道(104)通过第二排风井402内排风机(8)排出废气;
再通过水域送风机房(5)内送风机从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2)取风,向主线隧道(1)送入新鲜空气,然后开启陆域排风装置通过第二排风井(402)内排风机排出废气;
然后利用第二送风井(401)内送风机从室外大气取风向主线隧道(1)送入新鲜空气,最后利用射流风机(6)诱导作用从行车出口(102)排出剩余废气;
根据隧道穿越水域长度,以隧道断面风速作为控制因素,水域送风机房、水域排风阀可设置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域送风机房(5)与主线隧道(1)之间设有局部送风道(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井(302)、第二排风井(402)内设有排风机(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域排风装置为陆域排风阀(11)。
8.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岸边通风井满足长距离穿越水域的长大公路隧道分段通风需求,通过岸边竖井将主线隧道划分为长度长的水域通风区段和长度短的陆域通风区段,其中水域段为一个大的通风区段,除利用行车道做为通风道外,还利用排烟道、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做为辅助通风道,通过排烟道进行补充排风、服务隧道或导洞隧道补充送风,取消水域竖井的设置。
CN202110872591.1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Pending CN113530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2591.1A CN113530590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2591.1A CN113530590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0590A true CN113530590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89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2591.1A Pending CN113530590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059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662A (zh) * 2006-06-20 2006-11-22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
CN104675424A (zh) * 2015-02-10 2015-06-03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隧道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CN105781603A (zh) * 2016-05-20 2016-07-20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竖井送排结合互补通风的双线隧道
CN106121707A (zh) * 2016-08-19 2016-11-16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水下双管市政及公路长大盾构隧道的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RU2648137C1 (ru) * 2017-04-07 2018-03-22 Глеб Иванович Ажнов Способ вентиляции двухпутных тоннеле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075490A (zh) * 2019-12-30 2020-04-2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穿江海地铁长大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662A (zh) * 2006-06-20 2006-11-22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
CN104675424A (zh) * 2015-02-10 2015-06-03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隧道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CN105781603A (zh) * 2016-05-20 2016-07-20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竖井送排结合互补通风的双线隧道
CN106121707A (zh) * 2016-08-19 2016-11-16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水下双管市政及公路长大盾构隧道的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RU2648137C1 (ru) * 2017-04-07 2018-03-22 Глеб Иванович Ажнов Способ вентиляции двухпутных тоннеле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075490A (zh) * 2019-12-30 2020-04-2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穿江海地铁长大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逸敏 等: "特长跨海公路隧道排烟道辅助通风下排风口设计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以青岛第二海底隧道为例", 《隧道建设(中英文)》 *
车轮飞 等: "青岛第二海底隧道新型海中送排通风方案探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191C (zh) 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
CN105350996B (zh) 高原长隧道独头多巷道通风施工方法
CN104675424B (zh) 一种水下隧道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CN104405430A (zh) 一种单洞大断面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CN104294717B (zh) 一种城市道路空气净化兼排水系统及方法
KR101239365B1 (ko) 상호 보완적 터널환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널환기방법
CN105781603A (zh) 一种竖井送排结合互补通风的双线隧道
CN202300459U (zh) 一种城市交通隧道回旋式通风系统
CN105971626A (zh) 一种具有竖井排烟结合互补通风系统的双线隧道
CN111075490B (zh) 穿江海地铁长大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KR101191592B1 (ko) 능동제어형 선택집중배기 환기 방법
CN107388466A (zh) 地下交通通风排烟系统
CN113530590A (zh)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CN208845206U (zh) 长距离小断面独头隧道通风系统
CN108756989B (zh) 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
CN107355249A (zh) 交通隧道、地铁或地下施工隧道的自然通风系统及方法
CN208057144U (zh) 一种长大交通隧道区域耦合式防排烟系统
CN205063958U (zh) 高原长隧道独头多巷道通风施工结构
CN210163939U (zh) 一种综合管廊内压力流污水管道的排、进气系统
CN210289818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的通风装置
CN108397222A (zh) 一种长大交通隧道区域耦合式防排烟系统
CN214303898U (zh)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全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CN110905577A (zh) 一种特长隧道高效节能自动通风与多作业条件下通风技术
CN110454210A (zh) 地铁长大出入场段线隧道防排烟系统
CN204436433U (zh) 一种水下隧道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