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9356A -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9356A
CN113529356A CN202110871237.7A CN202110871237A CN113529356A CN 113529356 A CN113529356 A CN 113529356A CN 202110871237 A CN202110871237 A CN 202110871237A CN 113529356 A CN113529356 A CN 113529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ole
bottom wall
side wall
t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12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复生
葛艳红
周海运
潘正伟
吴昕宇
王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12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93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9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1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4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0Filter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该桶体组件包括外桶、内桶和波轮;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内可相对所述外桶转动;所述内桶和所述外桶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内桶内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空腔;波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且与所述内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内桶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侧壁开设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过水孔;底壁连接在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开设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横截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洁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可应用于洗涤衣物,为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清洁强度,衣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网来收集桶体内的毛屑等杂物,以达到过滤的作用。但长期使用的过滤网内会沉积大量脏污,需要人工拆卸清洁,用户操作不方便,且相关的过滤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以解决如何简化桶体组件中的过滤结构并提高用户的操作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桶体组件,包括:外桶;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内可相对所述外桶转动;所述内桶和所述外桶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内桶内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空腔;波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且与所述内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内桶包括:侧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侧壁开设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过水孔;底壁,连接在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开设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横截面积。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壁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且设置所述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开设所述过滤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壁的延伸方向垂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孔包括: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侧壁;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底壁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积为0~6400mm2;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积为0~4000mm2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过滤孔沿所述内桶的周向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所述过滤孔的横截面积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积之比为0.35-0.5。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水孔从所述内桶的内侧向所述内桶的外侧逐渐收缩。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水孔在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第二空腔一侧的截面直径为小于5mm。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波轮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二子腔靠近所述底壁;所述波轮开设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第二过水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波轮与所述第二子腔相邻的一侧设有拨筋,所述拨筋沿所述波轮的径向延伸。
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底壁上正对所述拨筋的区域内,所述底壁不设置过水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的桶体组件,所述外桶开设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排水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桶体组件包括外桶和内桶,内桶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开设第一过水孔,侧壁与底壁的连接处开设连通内桶外部的第一空腔和内桶内部的第二空腔的过滤孔,并且过滤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过水孔的横截面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内桶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开设横截面积较大的过滤孔,那么内桶内的杂物能够通过过滤孔流入到第一空腔,然后随着桶体组件的脱水,杂物随第一空腔内的液体流出桶体组件,从而实现对内桶中存在杂物的过滤。并且,过滤孔设置在内桶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进入到第一空腔的液体在波轮驱动的作用和外桶底部的阻力作用下,容易被直接导流至第一空腔的上部,液体通过第一过水孔流回第二空腔,而杂物不能通过第一过水孔,减小了杂物从过滤孔回流至第二空腔的风险,从而无需在过滤孔处设置单向阀,简化了过滤结构并便于用户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桶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桶底壁和侧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桶底壁和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过水孔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桶;11、第一空腔;2、内桶;21、第二空腔;211、第一子腔;212、第二子腔;22、过滤孔;221、第一通孔;222、第二通孔;23、侧壁;232、第一侧壁;233、第二侧壁;231、第一过水孔;24、底壁;3、波轮;31、第二过水孔;4、拨筋;5、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XYZ坐标系是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绝对坐标。所涉及的方位描述“正向”为图示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负向”为图示中箭头所示相反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发明提供一种桶体组件,该桶体组件可应用于洗衣机、洗干一体机等衣物处理装置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发明的桶体组件产生限定。
以下对桶体组件应用在洗衣机为例对洗涤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洗涤状态下,衣物放置在桶体组件内,驱动装置带动设置在桶体组件内的波轮相对桶体组件转动,从而带动衣物及桶体组件内的液体波动,使得衣物跟随液体旋转及翻滚,流动的液体与衣物产生冲击,从而清除衣物上的脏物。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体包括但不限于纯净水、自来水、带有洗涤物质的混合液体及可能带有线屑等杂质的液体。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桶体组件,该桶体组件包括外桶1、内桶2和波轮3。其中,外桶1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可设在外桶1的底壁且位于外桶1的底壁的外周缘处,以贯通外桶1的内外两侧将外桶1内的液体排出到外界。内桶2可旋转地设于外桶1内,内桶2与外桶1之间设有第一空腔11,需要说明的是,内桶2与外桶1之间在洗涤状态下可以是相对静止而没有旋转的,在脱水状态下,内桶2相对外桶1旋转。其中,第一空腔11可形成在内桶2的外周面与外桶1的内周面之间以及内桶2的外底面与外桶1的内底面之间。第一空腔11与排水孔连通,内桶2内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图1所示z方向)延伸的第二空腔21,在桶体组件为类似于柱体的情况下,第一方向可以是柱体的轴向。内桶2设有过滤孔22,过滤孔22将内桶2的内部的第二空腔21与第一空腔11连通。
如图1所示,内桶2包括侧壁23和底壁24。侧壁23围绕底壁24的周向设置,即侧壁23环绕底壁24的边缘设置。
如图1所示,侧壁23沿第一方向(图1所示z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并不限定是某一条直线的方向,而可以是一组平行线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是上下方向而并不限定是某一条上下延伸的直线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内桶2的轴线方向。侧壁23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2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水孔231其功能用于水流等液体通过,而阻挡或者减少线屑等杂物通过的几率,对应的,第一过水孔231的直径可以设置得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孔231可按设定间距排布在侧壁23上,例如,第一过水孔231绕内桶2周向形成排,沿内桶轴向形成列。第一过水孔231连通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21并用于将液体在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21之间导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波轮3设置第二空腔21的底部。其中,波轮3可以是挨着底壁24设置,波轮3也可以是与底壁24间隔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波轮3与底壁24的具体位置关系,只要波轮3到底部的距离在预设区域范围内即可,具体的预设区域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波轮3与内桶2可转动地连接,在洗涤过程中,波轮3能够转动以带动第二空腔21内的洗涤物和液体转动,从而达到洗涤的效果,波轮3还可以将第二空腔21内的液体导流至过滤孔22处,使得第二空腔21内的液体从过滤孔22处流至第一空腔11内,并且第一空腔11内的液体经外桶1的阻力作用流向第一过水孔231,并从第一过水孔231回到第二空腔21。
如图1所示,底壁24的长度延伸方向可视为与第一方向垂直,其中,在底壁为规则结构的情况下,底壁的延伸方向即为底壁的长度方向;在底壁为不规则结构的情况下,底壁的延伸方向为底壁外部轮廓尺寸的最大延伸方向,比方说,底壁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最大,那么第一方向可以认为是底壁的延伸方向。底壁24连接在侧壁23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图1所述z方向的下端)。底壁24可以近似看成平板件,底壁24与第二空腔21相邻的表面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当然,底壁24也可以是弧面板,底壁24与第二空腔21相邻的表面的切线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底壁24可以位于正常使用状态下波轮下方的位置。其中,底壁24上除过滤孔22以外,没有其他的能够用于导通水流的通孔。即,在底壁24上正对拨筋4的区域内,底壁24不设置过水孔。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第二空腔21的液体通过过滤孔22进入到第一空腔11内时,液体不会从内桶2的底部进入到第一空腔11内,从而增加了从内桶2的侧壁23回流至第二空腔21内的液体流量,提高了内桶2的侧壁23的过滤效率。
底壁24正对拨筋4的区域即在垂直底壁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底壁24与拨筋4交叠的区域。当然,底壁24上可以设置有用于穿设驱动装置的孔,使得驱动装置能够深入到第二空腔21以带动波轮3转动。驱动装置穿设在第二空腔21的状态下,驱动装置能够封闭第二空腔21的底部,。第二空腔21相对远离底壁24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该敞口的一端可用于取放洗涤物。其中,底壁24延伸方向与侧壁23的延伸方向可呈设定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24延伸方向与侧壁23的延伸方向可基本垂直,基本垂直包括底壁24的延伸方向与侧壁23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并不是严格的90度的情况,可以认为两个方向的夹角大于80度即属于基本垂直,从而可以涵盖到加工和安装误差的情形。
如图1所示,侧壁23与底壁24的连接处开设有过滤孔22,侧壁23与底壁24的连接处表示侧壁23与底壁24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所相交的区域范围,也就是说,该连接处不但包括侧壁23与底壁24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相交的边界位置,还包括与边界位置的距离小于等于设定值的区域范围,该设定值可以是侧壁23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过滤孔22既设置在侧壁23也设置在底壁24。过滤孔22连通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21,以将第二空腔21中的液体导流至内桶2与外桶1之间的第一空腔11。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过水孔231的横截面积。参照图2-4所示,过滤孔22包括开设在侧壁23上的第一通孔221和开设在底壁24上的第二通孔222,第一通孔221与第二通孔222连通,以第一通孔221的截面cdef和第二通孔222的截面abef作为三棱柱的其中两侧面,该三棱柱中的另一侧面可看做过滤孔22的截面abcd,那么,过滤孔22的截面积也就是三棱柱中另一侧面abcd的截面面积。结合图1,在第一过水孔231为规则柱状孔的情况下,第一过水孔231从侧壁23的内表面到侧壁23的外表面的方向上截面大小相同,第一过水孔231的截面积可以是从侧壁23的内表面到侧壁23的外表面的方向上任意位置处的截面积;在第一过水孔231为不规则孔的情况下,第一过水孔231从侧壁23的内表面到侧壁23的外表面的方向上截面面积可以不一致,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第一过水孔231在侧壁23的外表面上的横截面积。本发明实施例将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设置为大于第一过水孔231的横截面积,可以理解,第一过水孔231的横截面积相对过滤孔的横截面积是较小的,那么第二空腔21内的线屑可以随着液体从过滤孔22流至第一空腔11,而难以随着液体从第一空腔11经过第一过水孔231流至第二空腔21,即降低了第一空腔11内的线屑穿过第一过水孔231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桶体组件的过滤性能。
以下对过滤孔22的过滤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在桶体组件处于洗涤的状态下,洗涤物从第二空腔21敞口的一端放入到第二空腔21内,波轮相对内桶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空腔21内的洗涤物及液体的运动,洗涤物与液体之间产生冲击和摩擦以模拟洗涤物的搓揉;在液体流动的过程中,波轮的转动带动第二空腔底部的液体流动,从而带动第二空腔21中的液体从侧壁23和底壁24连接处的过滤孔22流至第一空腔11,在此过程中,线屑随着液体一起流动至第一空腔11内;第二空腔21内由于液体的减少而产生较大的负压,促使第一空腔11内的液体从侧壁23的第一过水孔231流向第二空腔21,以补充第二空腔21中减少的液体,从而实现整个桶体组件内的水流循环,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过水孔231的横截面积小于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故由过滤孔22进入第二空腔21的线屑再从第一过水孔231进入第二空腔21的难度较大,从而在第二空腔21中的液体流入第一空腔11的过程中,大量的线屑留置在了第一空腔11内;在桶体组件处于脱水的状态下,第一空腔11内的线屑会随液体从外桶1的排水孔自动排出至桶体组件外。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过滤孔设置在侧壁与底壁的连接处,波轮的转动带动液体从过滤孔进入到第一空腔,进入到第一空腔的液体在波轮的驱动力和外桶底部的阻力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导流至第一空腔的上部,减小了液体从过滤孔回流至第二空腔的风险,从而无需在过滤孔处设置多余的单向阀门,简化了过滤孔的结构,降低了桶体组件生产制造的难度和成本;设置在侧壁与底壁的连接处的过滤孔,相比仅在侧壁或底壁一处设置开口的方式,在满足内桶强度的条件下,能够增大过滤孔开设的横截面积,从而提高了过滤孔导流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桶体组件过滤的效率。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非脱水状态下,第二空腔中的液体在波轮带动下经过过滤孔进入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的液体经过第一过水孔流入第二空腔,从而进行流体在桶体组件内的循环流动,可以看出,这个循环流动的流动轨迹是基本固定的,按照第二空腔-过滤孔-第一空腔-第一过水孔-第二空腔的流动轨迹进行,该基本固定的流动轨迹有助于水流通过第一过水孔向第二空腔内进行导流而对第二空腔内的衣物进行冲击,从而加强洗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侧壁23包括第一侧壁232和第二侧壁233。第一侧壁232和第二侧壁233可拆卸的连接,其中,第一侧壁232和第二侧壁233可通过连接件的方式固定连接,还可以在第一侧壁232和第二侧壁233上设置卡接结构,以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第一侧壁232与第二侧壁233的具体连接形式,第一侧壁232和第二侧壁233所连接的位置处不能导通液体即可。其中,第一侧壁232和第二侧壁233均沿第一方向(图1所示z方向)延伸,第一侧壁232可与第二侧壁233平滑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侧壁232与第二侧壁233连接的位置处不存在突变的曲率值。第二侧壁233的一端与底壁24连接,第二侧壁233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232连接。第一过水孔231贯穿第一侧壁232的内外两侧,过滤孔22设置在第二侧壁233与底壁24的连接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3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壁232在第一方向上长度的0.3倍,将第二侧壁233设置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既能降低过滤孔22处导出的液体回流至第二空腔21的风险,又能提高第一空腔11内液体从第一过水孔231导流至第二空腔21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侧壁23的延伸方向与底壁24的延伸方向垂直,例如,在侧壁23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情况下,底壁2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其中,底壁24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底壁24外轮廓最大尺寸的方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侧壁23的延伸方向与底壁24的延伸方向垂直,使得侧壁23上第一通孔221的截面与底壁24上第二通孔222的截面相互垂直,在提高过滤孔22截面积的同时,增加了内桶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4所示,过滤孔2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中第一通孔221在第二侧壁233的截面cdef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第二通孔222在底壁24上的截面abef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以第一通孔221的截面cdef和第二通孔222的截面abef作为三棱柱的其中两侧面,该三棱柱中的另一侧面abcd可看做过滤孔22的截面,那么,过滤孔22的截面abcd对应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过滤孔22的截面abcd设置在长方形,在满足内桶2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提升了过滤孔22的导通量,从而提高了桶体组件的过滤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通孔221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图3所示x方向)上的截面积为0~6400mm2,也就是截面cdef的截面积。其中,在第一通孔221设置为矩形结构的情况下,第一通孔221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可以看做是第一矩形cdef,第一矩形cdef中与第一方向平行的两条边的长度可以小于80mm,第一矩形cdef中与第一方向垂直的两条边可以小于80mm。第二通孔222在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积为0~4000mm2。其中,在第二通孔222设置为矩形结构的情况下,第二通孔222在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可以看做是第二矩形abef,第二矩形abef中的边长边可以小于80mm,也可以小于50mm。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通孔221和第二通孔222的截面积设置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内桶2结构的可靠度,并使得第二空腔21中的线屑等杂物能够流通至第一空腔11内;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因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过大,造成衣服中残留的硬币和纽扣等异物落入过滤孔22并进入第一空腔11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过滤孔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过滤孔22沿内桶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的过滤孔22数量可设置为1-12个。其中,过滤孔22沿第二侧壁233和底壁24的连接处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增加过滤孔22的数量,进而提高单位时间内从第二空腔21可导流至第一空腔11的液体流量,进而提高了桶体组件的过滤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4,多个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与底壁24的外表面积之比为0.35-0.5。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解释,以第一通孔221的截面和第二通孔222的截面作为三棱柱的其中两侧面,该三棱柱中的另一侧面可看做过滤孔22的截面,那么,过滤孔22的截面积也就是三棱柱中另一侧面的截面面积。底壁24的外表面积表示底壁24靠近第一空腔11一侧面的表面积。多个过滤孔22横截面积的总和,能够表示桶体组件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导通的液体流量,多个过滤孔22横截面积的总和与底壁24的外表面积之比表示了过滤孔22开口的程度,将多个过滤孔22横截面积的总和与底壁24的外表面积之比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既能够满足内桶2具有较强的导流效率,又能够降低内桶2底部因强度不足而造成疲劳失效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过水孔231从内桶2的内侧(图5所示的左侧)向内桶2的外侧(图5所示x方向的右侧)逐渐收缩。也就是说,第一过水孔231的孔径从左往右逐渐减小,逐渐收缩还表示第一过水孔231的孔径变化可以是较为平缓变化,没有尺寸的突变。在第一过水孔231的截面为圆形的情况下,第一过水孔231的截面可以看做是由左往右逐渐收缩的锥形。通过设置第一过水孔231靠近第一空腔11一侧的截面积小于靠近第二空腔21一侧的截面积,使得容置在第一空腔11内的线屑等杂物不容易从第一过水孔231进入到第二空腔21内,从而提高了桶体组件的过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过水孔231在侧壁23靠近第一空腔11一侧(图5所示右侧)的截面直径为小于5mm。第一过水孔231靠近第一空腔11一侧的直径范围既能够导通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21之间的液体,也能够将之间较大的线屑等杂物阻挡在第一空腔11内。其中,在第一过水孔231的截面为规则圆形的情况下,第一过水孔231的截面直径表示圆的直径;在第一过水孔231的截面为不规则形状的情况下,第一过水孔231的截面直径表示截面轮廓的最大尺寸方向上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波轮3将第二空腔21分隔为第一子腔211和第二子腔212,也就是说,第一子腔211和第二子腔212之间通过波轮3相互隔开,波轮3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子腔211和第二子腔212的第二过水孔31,第一子腔211和第二子腔212通过第二过水孔31流通。其中第一子腔211靠近内桶2敞口的一侧(图1所示z方向上侧),第二子腔212靠近底壁24(图1所示z方向下侧)。本发明实施例通将第二空腔21分隔为第一子腔211和第二子腔212,使得第一子腔211的液体只能通过第二过水孔31进入到第二子腔212,从而筛选掉一部分直径较大的杂物,例如硬币、纽扣等,可以降低大直径杂物进入到第一空腔11内的风险,从而提高了衣物处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波轮3与第二子腔212相邻的一侧(图1所示z方向下侧)设有拨筋4,拨筋4可设置为多个,多个拨筋4绕波轮3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拨筋4本身沿波轮3的径向延伸。在洗涤状态下,驱动装置5带动波轮3相对内桶2转动,拨筋4随波轮3绕中心轴线转动,转动的波轮3能够带动第二子腔212内的水波动,内桶2上的过滤孔22处的水压较小,拨筋4的转动能够提高第二子腔212内液体导流至过滤孔22的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桶体组件。外桶1开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排水孔连通第一空腔11和外桶1的外部,用于将第一空腔11内的液体排出外桶1外侧,以达到脱水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留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线屑在脱水状态下能够自动排出衣物处理装置外,不需要人为的对过滤的结构进行拆卸和清洁,提高了衣物处理装置中过滤的操作便捷性。
参照图1,以下对衣物处理装置的过滤过程进行说明:
衣物处理装置在洗涤过程中,波轮3相对内桶2转动,波轮3底部的拨筋4随波轮3转动,第二子腔212内的液体受到拨筋4的排挤而做离心运动,从而推挤液体从过滤孔22进入第一空腔11,并带动着液体中的线屑等杂物一同进入第一空腔11。在此过程中,第二空腔21内产生较大的负压,促使第一空腔11内的液体由第一过水孔231向第二空腔21流动,以补充第二空腔21内减少的水,从而维持整个衣物处理装置的水流循环,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过水孔231的横截面积小于过滤孔22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一空腔11中的线屑等杂物无法跟随液体从第一过水孔231回到第二空腔21,从而在整个洗涤过程中,第一空腔11不断堆积线屑等杂物。在波轮3停止转动的状态下,第一空腔11中的线屑会逐渐沉降到第一空腔11的底部;在衣物处理装置处于脱水的状态下,第一空腔11内的线屑会随液体从外桶1的排水孔处自动排出,既不需新增过滤网,又不残留赃污,还免去了用户清理滤网的不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桶;
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内可相对所述外桶转动;所述内桶和所述外桶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内桶内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空腔;
波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且与所述内桶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内桶包括:
侧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侧壁开设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过水孔;
底壁,连接在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
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开设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且设置所述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开设所述过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壁的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包括:
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侧壁;
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底壁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其中,
所述第一通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积为0~6400mm2
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积为0~4000m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过滤孔沿所述内桶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孔的横截面积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积之比为0.35-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孔从所述内桶的内侧向所述内桶的外侧逐渐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孔在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第一空腔一侧的截面直径为小于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二子腔靠近所述底壁;所述波轮开设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第二过水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与所述第二子腔相邻的一侧设有拨筋,所述拨筋沿所述波轮的径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上正对所述拨筋的区域内,所述底壁不设置过水孔。
13.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桶体组件,所述外桶开设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排水孔。
CN202110871237.7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35293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1237.7A CN113529356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1237.7A CN113529356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9356A true CN113529356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2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1237.7A Pending CN113529356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93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85555B1 (ko) 드럼식 세탁기
CN106958127B (zh) 一种波轮洗衣机的排水方法及其装置
JP2018514307A (ja) 洗濯機および制御方法
CN216006342U (zh)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3529356A (zh) 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JP2021517023A (ja) 洗濯機の洗濯槽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洗濯機
CN109763292B (zh) 波轮洗衣机
KR20060097216A (ko) 세탁기
CN214458932U (zh) 清洗设备
CN109487499A (zh) 一种复合式多桶洗衣机
CN112796078B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降噪的挡环
JPS6321271Y2 (zh)
CN114606720B (zh) 一种洗衣机平衡环及包括其的洗衣机
KR100364533B1 (ko) 전자동 세탁기의 실밥 채집장치
CN213507642U (zh) 一种洗涤组件、洗涤筒组件及洗衣机
CN215051408U (zh) 一种免污式波轮洗衣机
WO2016078283A1 (zh) 波轮洗衣机及其盛水桶盖
KR0160415B1 (ko) 세탁수 순환로를 구비한 탈수 겸 세탁기
JPH0316633Y2 (zh)
JPH0316632Y2 (zh)
CN101003937A (zh) 立体水流搓洗式洗衣机
KR200299954Y1 (ko) 세탁기용 세탁조
KR0132547Y1 (ko) 여과기능을 갖는 탈수내커버가 취부된 2조식세탁기
KR0172882B1 (ko) 세탁기의 세탁날개
KR100269464B1 (ko) 세탁기의 배수호스 연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