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2010A -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2010A
CN113522010A CN202010280961.8A CN202010280961A CN113522010A CN 113522010 A CN113522010 A CN 113522010A CN 202010280961 A CN202010280961 A CN 202010280961A CN 113522010 A CN113522010 A CN 11352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hydrocarbon gas
gas
housing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09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松
姜杰
赵磊
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2809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2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2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71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B01D53/8603 - B01D53/8668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7/00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7/148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treatment giving rise to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t least one compound
    • C07C7/14875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treatment giving rise to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t least one compoun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07C7/14883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treatment giving rise to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t least one compoun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hydrocar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6/00Main component in the product gas stream after treatment
    • B01D2256/24Hydrocarb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脱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包括壳体(12)和反应单元,所述壳体(12)上设置有分别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主进料口(120)和供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排出的排料口(122);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单元,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能够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的第一催化剂层(142)该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能够将不饱和烃气中的氧气除去。该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能够将不饱和烃气中的氧气除去。

Description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背景技术
含氧有机烃类气体是目前化工生产与储运过程中的常见气体,以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体为例,常常由于氧气含量高而带来燃爆风险。因此,为降低燃爆风险、回收利用含氧有机烃类气体以及保证含氧有机烃类气体满足排放要求,需要对含氧的有机烃类气体进行脱氧处理以降低氧含量。
目前,脱氧技术主要有物理变压吸附脱氧、化学吸附脱氧、活性炭燃烧除氧、催化燃烧脱氧和催化氧化脱氧。其中:物理变压吸附脱氧和化学吸附脱氧负荷较小,脱氧效果较差;活性炭燃烧除氧温度高,能耗高;催化燃烧脱氧技术绝大部分需要加入还原性气体如H2。而当前催化氧化脱氧技术主要针对煤层气、垃圾填埋气等含甲烷气体中的氧气的脱除,因此将用于脱除甲烷气体中的氧气的脱氧装置应用于不饱和烃气的脱氧尤其是不饱和烃气中的含氧量较高如含氧量在0.2%-12wt%时,脱氧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该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能够将不饱和烃气中的氧气除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主进料口和供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排出的排料口;以及
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单元,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能够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的第一催化剂层。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容纳腔室内设置第一催化剂层,可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从而达到脱除不饱和烃气中的氧气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所述主进料口和所述排料口之间;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催化剂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反应床体,所述反应床体具有能够分别容纳相应的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具有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进口和供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排出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个数为2-20个,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个数为3-10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厚度为相应的所述容纳腔室的高度的0.05-0.7。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隔板,相邻的所述分隔板限定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所述第一催化剂层设置在相应的相邻的所述分隔板之间,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开口,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分隔板的所述开口形成为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的所述进口,位于下方的所述分隔板的所述开口形成为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的所述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下方且位于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内的间隔板,所述间隔板的外周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第一间隙,并且所述间隔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中的位于下方的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的供气体通过的第一通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间隙的沿所述壳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所述壳体的径向尺寸的0.01-0.22。
优选地,所述主进料口与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容纳腔室的所述进口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容纳腔室相连通的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副进料口;
所述反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单元下方的第二反应单元,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能够供气体通过的第二催化剂层,所述第二催化剂层能够促进气体中的不饱和烃气和所述氧气进行反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高度为相应的所述容纳腔室的高度的0.05-0.40。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的第一分布体,所述第一分布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的第一瓷球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瓷球层的外周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二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间隔板且与所述间隔板成角度连接的翻折板,所述翻折板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以阻碍气体直接进入所述第一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间隙的沿所述壳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所述壳体的径向尺寸的0.01-0.28。
优选地,所述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包括与所述排料口相连通的氧气检测器,所述氧气检测器设置为能够检测由所述排料口排出的气体的含氧量。
优选地,所述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副进料口处且与相应的所述副进料口相连通的多个导气管以及与所述导气管相连的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设置为能够控制进入相应的所述副进料口中的气体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外周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三间隙。
优选地,所述壳体呈圆柱体,所述第三间隙的沿所述壳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所述壳体的径向尺寸的0.02-0.48。
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上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催化剂层中的能够与所述第三催化剂层换热的换热器。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烃气包括碳原子为2-5的不饱和烃气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脱氧之前的不饱和烃气中氧含量为0.2%-12wt%,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中的氧含量为2000ppm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2-壳体;120-主进料口;122-排料口;124-副进料口;130-翻折板;132-进口;134-出口;140-容纳腔室;141-第一通道;142-第一催化剂层;143-第二通道;144-分隔板;145-第二间隙;146-间隔板;147-第三间隙;148-第一间隙;16-第一瓷球层;18-氧气检测器;20-第二催化剂层;22-第三催化剂层;24-第二瓷球层;260-换热器进口;262-换热器出口;28-压力检测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0包括壳体12,壳体12上设置有分别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主进料口120和供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排出的排料口122,可以理解的是,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可由排料口122排出,其中,主进料口120位于排料口122的上方,具体来讲,主进料口120可设置于壳体12的顶部,排料口122可设置于壳体12的底部;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0还包括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壳体12内,并且所述反应单元可设置在主进料口120和排料口122之间,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单元,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能够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的第一催化剂层142,也就是说,在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作用下,可使得不饱和烃气和氧气进行反应以除去不饱和烃所含有的氧气,其中,第一催化剂层142中的催化剂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即可,例如可选用钼系、铜系、镍系、锰系、铂系、钯系还原性脱氧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在容纳腔室140内设置第一催化剂层142,可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从而达到脱除不饱和烃气中的氧气的目的。其中,所述不饱和烃气包括碳原子为2-5的不饱和烃气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不饱和烃气可包括乙烯、丙烯、丁烯以及乙炔中的一种或多种。该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0尤其适用于脱除含氧量为12wt%以下的不饱和烃气。
为了更好的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第一催化剂层142的厚度为相应的容纳腔室140的高度的0.05-0.7倍,这样,在保证反应充分进行的前提下,还降低了成本,优选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厚度为相应的容纳腔室140的高度的0.1-0.6倍。
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可包括沿壳体12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催化剂层142,以进一步提高除氧效果和除氧效率。优选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个数可为2-20个,优选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个数为3-10个。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氧效果和除氧效率,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可包括沿壳体12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反应床体14,反应床体14的个数可与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个数相配合。反应床体14具有能够分别容纳相应的第一催化剂层142的容纳腔室140,容纳腔室140具有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进口132和供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排出的出口134,需要指出的是,由主进料口120进入的含有氧气的不饱和烃气通过进口132进入到容纳腔室140内,在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作用下进行反应以除氧。
优选地,多个反应床体14彼此相互串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相邻的两个反应床体14中,位于上层的反应床体14的出口134与位于下层的反应床体14的进口132相连接,为了使得整体结构简单,位于上层的反应床体14的出口134与位于下层的反应床体14的进口132可为同一个口,另外,位于最顶部的反应床体14的进口132与主进料口120相连接。以三个反应床体14为例,从上倒下依次为第一反应床体、第二反应床体和第三反应床体,由此,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由主进料口120进入第一反应床体的进口132后,在第一反应床体内反应得到脱氧的不饱和烃气,之后,脱氧后的第一不饱和烃气可由第一反应床体的出口134排出;脱氧后的第一不饱和烃气由第二反应床体的进口132进入到第二反应床体内进行反应,得到脱氧后的第二不饱和烃气,之后,脱氧后的第二不饱和烃气由第二反应床体的出口134排出;脱氧后的第二不饱和烃气由第三反应床体的进口132进入到第三反应床体内进行反应,得到脱氧后的第三不饱和烃气,之后,脱氧后的第三不饱和烃气由第三反应床体的出口134排出。
如图1中所示,沿壳体12的高度方向可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分隔板144,相邻的分隔板144限定相应的反应床体14,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室140限定在相应的相邻的分隔板144之间,分隔板144上设置有开口,其中:相邻的两个分隔板144中,位于上方的分隔板144的所述开口形成为相应的反应床体14的进口132,位于下方的分隔板144的开口形成为相应的反应床体14的出口134。其中,优选地,分隔板144的外周缘与壳体12的内壁相接触。第一催化剂层142可设置在相应的相邻的分隔板144之间。
可在相应的反应床体142内设置间隔板146,间隔板146优选能够支撑第一催化剂层142,如图1中所示,间隔板146可位于相应的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下方,间隔板146的外周缘可与壳体12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也就是不饱和烃气通过的第一间隙148,并且间隔板146可与相邻的两个分隔板144中的位于下方的分隔板144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间隙148相连通的供气体通过的第一通道141,这样,在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作用下进行脱氧反应得到的不饱和烃气流经第一催化剂层142后,通过第一间隙148进入第一通道141内,最终不饱和烃气由位于下方的分隔板144的开口即相应的容纳腔室140的出口134排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催化剂层142限定在相应的相邻的两个分隔板144中的位于上方的分隔板144和间隔板146之间。
其中,壳体12优选呈圆柱体,第一间隙148的沿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可为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01-0.22倍,由此,保证了气体的滞留时间以使得反应充分进行,同时保证了气体的通过,优选地,第一间隙148的沿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可为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1-0.18倍。
另外,可在第一催化剂层142的外周缘和壳体12的内壁之间设置供气体即不饱和烃气通过的第三间隙147,不饱和烃气流经第一催化剂层142反应后,经过第三间隙147,然后经过第一间隙148进入第一通道141内。通过设置第三间隙147,可对气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气体能够更好更便利的进入到第一通道141内。
其中,壳体12可呈圆柱体,第三间隙147的沿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可为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02-0.48倍,这样,保证了第一催化剂142在壳体12内的填充度,而且能够使得气体流动通畅,优选地,第三间隙147的沿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可为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15-0.30倍。
为了使得不饱和烃气与氧气进行更好的反应,可在第一催化剂层142上设置供气体通过的第二通道143,优选地,第二通道143可设置在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中心处,这样,不饱和烃气可与第一催化剂层142内的催化剂进行更好的接触,从而能够使得不饱和烃气与不饱和烃气中所含的氧气进行更好的反应。
可以理解的是,气体可通过第二通道143沿着水平方向流动例如沿着壳体12的径向流动,之后,进入到相应的第三间隙147中,并通过相应的第一间隙148进入第一通道141内。
优选地,主进料口120可与位于最顶部的容纳腔室140的进口132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含氧气的不饱和烃可由主进料口120进入最顶部的容纳腔室140中,可在壳体12上设置与相应的容纳腔室140相连通的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副进料口124,优选地,副进料口124可设置在壳体12的靠近第一通道141的端部的位置,这样,由副进料口124进入的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可更便利的进入到第一通道141内;所述反应单元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单元下方的第二反应单元,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能够供气体即不饱和烃气通过的第二催化剂层20,第二催化剂层20能够促进气体中的不饱和烃气和所述氧气进行反应。通过设置副进料口124以及第二催化剂层20可提高除氧效率,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除氧效果。其中,第二催化剂层20中的催化剂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即可,例如可选用钼系、铜系、镍系、锰系、铂系、钯系还原性脱氧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同一个容纳腔室140的位置上,可在壳体12上设置分别与相应的同一个容纳腔室140相连通的且沿壳体12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副进料口124。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中所示,例如可将待除氧的不饱和烃气分成几部分,其中一部分由主进料口120进入最顶部的容纳腔室140即第一容纳腔室中,而其余的部分可分别由相应的副进料口120进入到相应的容纳腔室140内,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在最顶部的容纳腔室140内进行反应得到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其中可含有未除去的氧气),该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由最顶部的第一间隙148进入最顶部的第一通道141内,并与由相应的副进料口120即最顶部的副进料口120进入的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气;第一混合气进入与最顶部的容纳腔室140相邻的容纳腔室140即第二容纳腔室中,共同进行脱氧反应得到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并与由与第二容纳腔室相连通的副进料口120进入的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气;第二混合气进入与第二容纳腔室相邻的第三容纳腔室中,共同进行脱氧反应得到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并与由与第三容纳腔室相连通的副进料口120进入的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气,第三混合气流经第二催化剂层20得到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由此,不仅提高了除氧效率,而且还大大提高了除氧效果。还需要指出的是,多级进料,可更好的控制相应的反应床体14的温度,使得催化剂不易积碳,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如图1中所示,第二催化剂层20内可设置供气体通过的流动通道,这样,通过流动通道的不饱和烃气可进入到第二催化剂层20内,与第二催化剂层20内的催化剂充分接触,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催化效果。另外,可使得第二催化剂层20的外周缘与壳体12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间以供气体即不饱和烃气通过。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氧效果,可在第二催化剂层20的下方设置第三催化剂层22。其中,第三催化剂层22中的催化剂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即可,例如可选用钼系、铜系、镍系、锰系、铂系、钯系还原性脱氧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以钼系还原性脱氧催化剂为例,具有载体和负载着于载体上的活性成分钼,其余催化剂相同,均为具有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相应的活性成分金属,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可在第二催化剂层20和第三催化剂层22之间设置第二气体分布体,由此,可使得气体分布均匀,进一步提高了除氧效果和除氧效率。其中,所述气体分布器可包括第二瓷球层24,不饱和烃气通过第二瓷球层24后可均匀分布。其中,第二瓷球层24的材质可优选为氧化铝。为了提高除氧效果,可设置沿壳体12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瓷球层24,同时可设置分别支撑相应的第二瓷球层24的多个支撑网,最终,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由排料口122排出。
如图1中所示,可在第一通道141内设置第一分布体以使得气体即不饱和烃气均匀分布,由此可大大提高除氧效率和除氧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分布体可包括设置在第一通道141内的第一瓷球层16。通过设置第一瓷球层16,第一瓷球层16的材质可优选为氧化铝。
可在第一瓷球层16的外周缘与壳体12的内壁之间设置供气体通过的第二间隙145,这样,在相应的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作用下脱氧得到的不饱和烃气可基本通过相应的第一瓷球层16,从而能够与由相应的副进料口124进入的含氧的不饱和烃气更好的混合。
其中,壳体12可呈圆柱体,第二间隙145的沿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为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01-0.28倍,优选地,第二间隙145的沿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为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10-0.20倍。
另外,可在间隔板146上设置与间隔板146成角度连接的翻折板130,例如二者可垂直设置,翻折板130可位于第二间隙145内以阻碍气体直接进入第一通道141内,这样,可使得不饱和烃气能够稳定的流经第一瓷球层16,从而使得反应床体14的温度不易快速升温,由此使得催化剂上不易积碳,同时也提高了除氧效果。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0可包括与排料口122相连通的氧气检测器18,氧气检测器18设置为能够检测由排料口122排出的气体的含氧量。
另外,可在副进料口124处设置与相应的副进料口124相连通的多个导气管以及与所述导气管相连的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设置为能够控制进入相应的副进料口124中的气体的流量,通过控制由副进料口124进入的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的量,从而能够将相应的第一催化剂层142控制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从而能够使得脱氧反应稳定的进行,同时大大减少了在催化剂上积碳的现象。此外,通过设置所述流量控制器,从而能够实现动态分配,能够及时的调节各催化剂层的温度,同时也提高了作业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可使得氧气检测器18和所述流量控制器相互配合,所述流量控制器可根据氧气检测器18检测出的气体的含氧量即不饱和烃气中的含氧量控制进入相应的副进料口124中的气体的流量。例如排料口122所排出的气体中的氧含量高于预设值如2000ppm时,所述流量控制器需适应性的调整进入相应的副进料口124中的气体的流量以促进脱氧反应的进行。
为了更加准确的控制第一催化剂层142的温度,可在容纳腔室140内设置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相连的一对温度感应器,一对温度感应器分别检测同一个容纳腔室140内的第一催化剂层142和第一瓷球层16的温度,若温度感应器检测到第一催化剂层142或者第一瓷球层16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所述流量控制器控制由相应的副进料口124进入的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的量。
如图1中所示,可在第三催化剂层22中设置能够与第三催化剂层22换热的换热器,这样,可有效对第三催化剂层22进行降温,使得第三催化剂层22的催化剂上不易积碳,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换热器具有供冷却介质进入的换热器进口260和供换热后的冷却介质排出的换热器出口262。
可在壳体12上设置压力检测报警器28,压力检测报警器28能够检测壳体28内的压力,压力检测报警器28设置为当检测到壳体14内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进行报警。
含氧量为0.2-12wt%的不饱和烃气通过上述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0时,能够将不饱和烃气中的氧含量降低到2000ppm以下。为了将壳体12内的气体及时排出,可在壳体12的顶部设置安全阀。
为了便于清理和维护每个反应床体14,可在壳体12上设置与相应的容纳腔室140相连通的人孔26。
需要指出的是,脱氧反应是指不饱和烃气和不饱和烃气中所含的氧气进行反应以脱除不饱和烃气中的氧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2),所述壳体(12)上设置有分别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主进料口(120)和供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排出的排料口(122);以及
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单元,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能够促进不饱和烃气和氧气反应的第一催化剂层(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所述主进料口(120)和所述排料口(122)之间;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沿所述壳体(12)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沿所述壳体(12)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反应床体(142),所述反应床体(142)具有能够分别容纳相应的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容纳腔室(140),所述容纳腔室(140)具有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进口(132)和供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排出的出口(1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个数为2-20个,优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个数为3-10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厚度为相应的所述容纳腔室(140)的高度的0.05-0.7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沿所述壳体(12)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隔板(144),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44)限定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14),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设置在相应的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44)之间,所述分隔板(144)上设置有开口,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144)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分隔板(144)的所述开口形成为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14)的所述进口(132),位于下方的所述分隔板(144)的所述开口形成为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14)的所述出口(13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下方且位于相应的所述反应床体(142)内的间隔板(146),所述间隔板(146)的外周缘与所述壳体(12)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第一间隙(148),并且所述间隔板(146)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144)中的位于下方的所述分隔板(14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间隙(148)相连通的供气体通过的第一通道(1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间隙(148)的沿所述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为所述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01-0.22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料口(120)与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容纳腔室(140)的所述进口(132)相连接,所述壳体(12)上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容纳腔室(140)相连通的供含氧气的不饱和烃气进入的副进料口(124);
所述反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单元下方的第二反应单元,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能够供气体通过的第二催化剂层(20),所述第二催化剂层(20)能够促进气体中的不饱和烃气和所述氧气进行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41)的高度为相应的所述容纳腔室(140)的高度的0.05-0.40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141)内的第一分布体,所述第一分布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141)内的第一瓷球层(1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瓷球层(16)的外周缘与所述壳体(1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二间隙(14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间隔板(146)且与所述间隔板(146)成角度连接的翻折板(130),所述翻折板(130)位于所述第二间隙(145)内以阻碍气体直接进入所述第一通道(141)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间隙(145)的沿所述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为所述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01-0.28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0)包括与所述排料口(122)相连通的氧气检测器(18),所述氧气检测器(18)设置为能够检测由所述排料口(122)排出的气体的含氧量。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1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副进料口(124)处且与相应的所述副进料口(124)相连通的多个导气管以及与所述导气管相连的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设置为能够控制进入相应的所述副进料口(124)中的气体的流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的外周缘与所述壳体(1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三间隙(147)。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三间隙(147)的沿所述壳体(12)的径向上的尺寸为所述壳体(12)的径向尺寸的0.02-0.48倍。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142)上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二通道(143)。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催化剂层(22)中的能够与所述第三催化剂层(22)换热的换热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烃气包括碳原子为2-5的不饱和烃气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脱氧之前的不饱和烃气中氧含量为0.2%-12wt%,脱氧后的不饱和烃气中的氧含量为2000ppm以下。
CN202010280961.8A 2020-04-10 2020-04-10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Pending CN113522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0961.8A CN113522010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0961.8A CN113522010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2010A true CN113522010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8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0961.8A Pending CN113522010A (zh) 2020-04-10 2020-04-10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201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7618A (ja) * 1996-02-09 1997-08-19 Isuzu Ceramics Kenkyusho:Kk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02555258U (zh) * 2012-04-27 2012-11-28 南通扬子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芳构化装置的反应器
CN203214137U (zh) * 2013-03-29 2013-09-25 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 折流多接触面催化转化器
CN206996524U (zh) * 2017-05-24 2018-02-13 武汉金中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固定床反应器
CN110563538A (zh) * 2018-06-06 2019-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气体催化脱氧反应装置及脱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7618A (ja) * 1996-02-09 1997-08-19 Isuzu Ceramics Kenkyusho:Kk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02555258U (zh) * 2012-04-27 2012-11-28 南通扬子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芳构化装置的反应器
CN203214137U (zh) * 2013-03-29 2013-09-25 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 折流多接触面催化转化器
CN206996524U (zh) * 2017-05-24 2018-02-13 武汉金中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固定床反应器
CN110563538A (zh) * 2018-06-06 2019-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气体催化脱氧反应装置及脱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钱颂文,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134 - 13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71117B1 (en) Quench box assembly
US6190624B1 (en) Simplified plate channel reactor arrangement
US8181942B2 (en) Liquid redistribution device for multibed reactors
ES2901775T3 (es) Método de uso de un dispositivo de contacto de flujo dividido
CN101155631B (zh) 平板型流化床反应器
US9504979B2 (en) Radial-parallel catalytic reactor
PL209104B1 (pl) Sposób prowadzenia reakcji i urządzenie do prowadzenia reakcji
CN111511464A (zh) 冷却轴向流动转化器
KR101608988B1 (ko) 입상 베드를 구비하고 이 베드를 통해 본질적 액상 및 본질적 기상이 흐르는 처리 또는 수소화 처리용 반응기
CN103657539A (zh) 一种沸腾床反应器
US7195742B2 (en) Preferential oxidation reactor and process
US20080152551A1 (en) Screenless moving bed reactor
CN113522010A (zh) 不饱和烃气用的脱氧装置
KR20100031671A (ko) 과립 베드를 포함하는 엔클로져 및 이 엔클로져에서 상승류로 순환하는 기상 및 액상 분배 방법
CN108531214B (zh) 一种连续脱除燃油中溶解氧的装置及脱除方法
CN112275224A (zh) 一种移动床反应系统和催化反应的方法
CN113511951A (zh) 不饱和烃气的脱氧方法
CN111013497B (zh) 一种列管式反应器
JP2015509830A (ja) オゾン化連続反応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14602414B (zh) 一种在线氨解分离装置
CN107519823B (zh) 一种分区径向反应器
CN109382050B (zh)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及烷基化反应方法
BR0315333B1 (pt) Método para realizar reações de oxidação fortemente exotérmicas em condições pseudo-isotérmicas
KR101672601B1 (ko) 탈수소화 반응기
CN109382049B (zh) 烷基化多级反应器及烷基化反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