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9420B -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9420B
CN113519420B CN202110857084.0A CN202110857084A CN113519420B CN 113519420 B CN113519420 B CN 113519420B CN 202110857084 A CN202110857084 A CN 202110857084A CN 113519420 B CN113519420 B CN 113519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block
frame
dr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70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9420A (zh
Inventor
刘威
伊剑锋
徐海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to CN2021108570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9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9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9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9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9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70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 A01K61/78Arrangements for sinking or mooring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暂养箱、安装在暂养箱外侧的第一支撑架,暂养箱下端前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底板,暂养箱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支撑块,第一支撑架左右两端内侧都开有支撑槽,支撑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槽内,支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暂养箱后端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后端都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齿轮下端都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第二支撑架内侧开有移动槽,连接板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连接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滑环,滑环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位于底板下端。

Description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作为常用的水体生态修复治理生物,可降低水体中颗粒有机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的浓度,间接控制氮磷营养盐浓度,耦合水层-底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营造生物生境。目前人工贝类生态修复通用方式是将苗种打包后,由运输船运至放流海域,再由人工操作,将苗种播撒在某一处海域。由于贝类苗种在投放到海底后大致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够实现附着,这使得贝类苗种投放到海底到实现附着的期间很容易被海流带走,随机分布到海底各处,而很多的海底并不适合贝类苗种附着生长(例如底泥性底质海区),使得很大一部分类贝类苗种无法成活,导致目前的人工贝类生态修复方式的贝类苗种的成活率不佳,影响贝类生态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不仅可以避免贝类苗种在实现附着之前被海流带走,而且能够提高贝类苗种的成活率,保证贝类生态修复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暂养箱、安装在暂养箱外侧的第一支撑架,所述暂养箱下端前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底板,暂养箱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架左右两端内侧都开有支撑槽,支撑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槽内,支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暂养箱后端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后端都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齿轮下端都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第二支撑架内侧开有移动槽,连接板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连接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滑环,滑环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位于底板下端,挡板下端设有支撑板,第二支撑架内侧开有滑移槽,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滑移槽内,支撑板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内侧的固定板,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当暂养箱内的贝类苗种逐渐长大、增重,暂养箱下沉带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向后移动,第二齿条带动挡板向后移动,挡板远离底板,底板由于扭簧的作用弹开,使得暂养箱底部开启,贝类移动到暂养箱外侧,可以分布到海底的岩礁上,可有效避免贝类苗种在实现附着之前被海流带走,分布到不适合贝类苗种附着生长的海底区域,从而降低贝类苗种的成活率。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暂养箱前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框架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第一活塞块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穿出框架,第一筒体上方设有固定连接在框架内侧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支架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二筒体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块,第二活塞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上端设有密封桶,密封桶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袋,密封桶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块,密封桶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密封块,上密封块和下密封块通过固定轴连接,密封桶左右两端都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远离密封桶一端开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滑动连接有滑轴,框架左右两端设有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圆孔,滑轴滑动连接在圆孔内,滑轴远离框架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靠近框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框架外侧,第二活塞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框架左右两端都开有滑动槽,固定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固定杆左右两端都固定连接有推块,底板弹开时推动第一活塞杆向前移动,将第一筒体内的气体推到第二筒体内使得第二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二活塞杆推动下密封块上移,将上密封块和下密封块内的压缩气体释放到密封袋内,密封袋向上浮起,提示贝类附着完成。
进一步完善,所述上密封块横截面的大小比下密封块小,避免密封块掉入密封袋内,使得密封袋不密封。
进一步完善,所述密封桶下端固定连接有绳子的一端,绳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框架上,使得密封袋上浮时可以提示暂养箱所在的位置。
进一步完善,所述框架上端前侧在的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盖板,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一活塞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第四齿条下端和第三齿轮啮合,盖板避免密封袋没有充气时,跑到框架外侧,造成密封袋的损伤。
进一步完善,所述框架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框,第三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滑框内,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活塞杆后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增加接触面积,避免底板的损伤。
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支撑架外侧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左右两端下侧都固定连接有滑块,第二支撑架左右两端内侧开有滑槽,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块上方都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三齿条,第三齿条远离第一支撑架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前后两端都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第二支撑架前后两端都连接有腔体,第一连接轴穿入腔体内,第一连接轴远离第二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腔体上,第二连接轴下端开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滑孔外侧设有开在第二连接轴上的卡槽,第三连接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滑动连接在卡槽内,第三连接轴下端固定连接有螺钉,螺钉与腔体下端螺纹连接,螺钉可以将第二支撑架更好的固定。
进一步完善,所述滑块远离第一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槽远离第一支撑架一端设有开在第二支撑架上的限位槽,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贝类苗种放入暂养箱内,固定住第一支撑架进行下降,第二支撑架先接触海底,第一支撑架由于重力作用继续下沉,第三齿条下移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 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三连接轴转动,第三连接轴带动螺钉转动,由于螺钉和框架下端为螺纹连接,使得螺钉在转动过程中会下降,将螺钉钉入海底进行固定;
步骤二:贝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增重,使得暂养箱下沉,暂养箱带动第一齿条下移,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后移,第二齿条带动连接板后移,连接板带动滑环后移,滑环带动滑杆后移,滑杆带动挡板后移,使得挡板远离底板,底板通过扭簧的作用弹开,使得暂养箱底部开启,贝类依附到海底;
步骤三:底板弹开推动圆盘前移,圆盘带动第一活塞杆前移,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块前移,第一活塞块将第一筒体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输送到第二筒体内,使得第二活塞块上移,第二活塞块带动第二活塞杆上移,第二活塞杆带动下密封块上移,下密封块通过固定轴带动上密封块上移,当上密封块远离密封桶时,上密封块和下密封块之间的压缩气体释放的密封袋内,使得密封袋体积变大;
步骤四:第二活塞杆带动固定杆上移,固定杆带动推块上移,推块将定位块向远离框架方向推动,定位块带动滑轴移动,使得滑轴远离凸块,使得密封桶解除固定;
步骤五: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连接杆前移,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杆前移,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三连接杆前移,第三连接杆带动第四齿条前移,第一齿条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盖板转动,使得框架上端开启,密封袋浮起进行提示。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不仅可以避免贝类苗种在实现附着之前被海流带走,而且能够提高贝类苗种的成活率,保证贝类生态修复效果,当暂养箱内的贝类苗种逐渐长大、增重,暂养箱下沉带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向后移动,第二齿条带动挡板向后移动,挡板远离底板,底板由于扭簧的作用弹开,使得暂养箱底部开启,贝类移动到暂养箱外侧,可以分布到海底的岩礁上,可有效避免贝类苗种在实现附着之前被海流带走,分布到不适合贝类苗种附着生长的海底区域,从而降低贝类苗种的成活率,底板弹开时推动第一活塞杆向前移动,将第一筒体内的气体推到第二筒体内使得第二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二活塞杆推动下密封块上移,将上密封块和下密封块内的压缩气体释放到密封袋内,密封袋向上浮起,提示贝类附着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到达海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暂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框架右剖图;
图8为本发明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腔体右剖图。
附图标记说明:1、暂养箱;11、底板;12、扭簧;13、支撑块;14、第一齿条;2、第一支撑架;21、支撑槽;211、第一弹簧;22、第一齿轮;23、移动槽;231、第二齿条;232、连接板;233、滑环;24、滑杆;241、挡板;25、滑移槽;251、支撑板;252、第二弹簧;253、固定板;26、第三齿条;27、滑块;271、限位块;3、第二支撑架;31、滑槽;311、限位槽;32、第二齿轮;321、第一连接轴;322、第一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4、第二连接轴;341、滑孔;342、卡槽;343、固定块;35、第三连接轴;351、卡块;352、螺钉;36、腔体;4、框架;41、第一筒体;411、第一活塞块;412、第一活塞杆;413、圆盘;414、第一连接杆;415、第二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7、第四齿条;42、第二筒体;421、第二活塞块;422、第二活塞杆;423、连接管;424、固定杆;425、推块;43、密封桶;431、上密封块;432、下密封块;433、凸块;434、定位孔;435、密封袋;436、固定轴;437、绳子;44、滑动槽;45、圆孔;451、滑轴;452、第三弹簧;453、定位块;46、盖板;461、转轴;462、第三齿轮;47、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暂养箱1、安装在暂养箱1外侧的第一支撑架2,暂养箱1下端前侧通过扭簧12转动连接有底板11,暂养箱1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所述第一支撑架2左右两端内侧都开有支撑槽21,支撑块13滑动连接在支撑槽21内,支撑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1的一端,第一弹簧2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暂养箱1后端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4,第一齿条14后端都啮合有第一齿轮22,第一齿轮22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第一齿轮22下端都啮合有第二齿条231,第二齿条23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2,第二支撑架3内侧开有移动槽23,连接板232滑动连接在移动槽23内,连接板232下端固定连接有滑环233,滑环23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4,滑杆24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41,挡板241位于底板11下端,挡板241下端设有支撑板251,第二支撑架3内侧开有滑移槽25,支撑板251滑动连接在滑移槽25内,支撑板251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3内侧的固定板253,支撑板25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52的一端,第二弹簧2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53上。
如图1和图5-8所示:暂养箱1前端固定连接有框架4,框架4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41,第一筒体41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411,第一活塞块41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412,第一活塞杆412穿出框架4,第一活塞杆412后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13,第一筒体41上方设有固定连接在框架4内侧的第二筒体42,第二筒体42与第一筒体41支架通过连接管423连接,第二筒体42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块421,第二活塞块42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422,第二活塞杆422上端设有密封桶43,密封桶43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袋435,密封桶43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块431,密封桶43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密封块432,上密封块431和下密封块432通过固定轴436连接,上密封块431横截面的大小比下密封块432小,密封桶43左右两端都固定连接有凸块433,凸块433远离密封桶43一端开有定位孔434,定位孔434内滑动连接有滑轴451,框架4左右两端设有与定位孔434相适配的圆孔45,滑轴451滑动连接在圆孔45内,滑轴451远离框架4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53,定位块453靠近框架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52的一端,第三弹簧4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框架4外侧,第二活塞杆422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24,框架4左右两端都开有滑动槽44,固定杆424滑动连接在滑动槽44内,固定杆424左右两端都固定连接有推块425,密封桶43下端固定连接有绳子437的一端,绳子4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框架4上,框架4上端前侧在的转动连接有转轴461,转轴461外侧固定连接有盖板46,转轴461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462,第一活塞杆412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14,第一连接杆414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15,第二连接杆41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417,第四齿条417下端和第三齿轮462啮合,框架4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框47,第三连接杆416滑动连接在滑框47内。
如图1和图9-10所示:第一支撑架2外侧设有第二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2左右两端下侧都固定连接有滑块27,第二支撑架3左右两端内侧开有滑槽31,滑块27滑动连接在滑槽31内,滑块27远离第一支撑架2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71,滑槽31远离第一支撑架2一端设有开在第二支撑架3上的限位槽311,限位块27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311内,滑块27上方都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的第三齿条26,第三齿条26远离第一支撑架2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前后两端都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321,第二支撑架3前后两端都连接有腔体36,第一连接轴321穿入腔体36内,第一连接轴321远离第二齿轮3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22,第一锥齿轮322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3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34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343,固定块343固定连接在腔体36上,第二连接轴34下端开有滑孔341,滑孔341内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35,滑孔341外侧设有开在第二连接轴34上的卡槽342,第三连接轴35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351,卡块351滑动连接在卡槽342内,第三连接轴35下端固定连接有螺钉352,螺钉352与腔体36下端螺纹连接。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贝类苗种放入暂养箱1内,固定住第一支撑架2进行下降,第二支撑架3先接触海底,第一支撑架2由于重力作用继续下沉,第三齿条26下移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带动第一连接轴321转动,第一连接轴321带动第一锥齿轮322转动,第一锥齿轮322带动第二锥齿轮33转动,第二锥齿轮33带动第二连接轴34转动, 第二连接轴34带动第三连接轴35转动,第三连接轴35带动螺钉352转动,由于螺钉352和框架4下端为螺纹连接,使得螺钉352在转动过程中会下降,将螺钉352钉入海底进行固定;
步骤二:贝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增重,使得暂养箱1下沉,暂养箱1带动第一齿条14下移,第一齿条14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第一齿轮22带动第二齿条231后移,第二齿条231带动连接板232后移,连接板232带动滑环233后移,滑环233带动滑杆24后移,滑杆24带动挡板241后移,使得挡板241远离底板11,底板11通过扭簧12的作用弹开,使得暂养箱1底部开启,贝类依附到海底;
步骤三:底板11弹开推动圆盘413前移,圆盘413带动第一活塞杆412前移,第一活塞杆412带动第一活塞块411前移,第一活塞块411将第一筒体41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423输送到第二筒体42内,使得第二活塞块421上移,第二活塞块421带动第二活塞杆422上移,第二活塞杆422带动下密封块432上移,下密封块432通过固定轴436带动上密封块431上移,当上密封块431远离密封桶43时,上密封块431和下密封块432之间的压缩气体释放的密封袋435内,使得密封袋435体积变大;
步骤四:第二活塞杆422带动固定杆424上移,固定杆424带动推块425上移,推块425将定位块453向远离框架4方向推动,定位块453带动滑轴451移动,使得滑轴451远离凸块433,使得密封桶43解除固定;
步骤五:第一活塞杆412带动第一连接杆414前移,第一连接杆414带动第二连接杆415前移,第二连接杆415带动第三连接杆416前移,第三连接杆416带动第四齿条417前移,第一齿条14带动第三齿轮462转动,第三齿轮462带动盖板46转动,使得框架4上端开启,密封袋435浮起进行提示。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9)

1.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暂养箱(1)、安装在暂养箱(1)外侧的第一支撑架(2),其特征是:所述暂养箱(1)下端前侧通过扭簧(12)转动连接有底板(11),暂养箱(1)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所述第一支撑架(2)左右两端内侧都开有支撑槽(21),支撑块(13)滑动连接在支撑槽(21)内,支撑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1)的一端,第一弹簧(2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暂养箱(1)后端左右两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4),第一齿条(14)后端都啮合有第一齿轮(22),第一齿轮(22)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第一齿轮(22)下端都啮合有第二齿条(231),第二齿条(23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2),第二支撑架(3)内侧开有移动槽(23),连接板(232)滑动连接在移动槽(23)内,连接板(232)下端固定连接有滑环(233),滑环(23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4),滑杆(24)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41),挡板(241)位于底板(11)下端,挡板(241)下端设有支撑板(251),第二支撑架(3)内侧开有滑移槽(25),支撑板(251)滑动连接在滑移槽(25)内,支撑板(251)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3)内侧的固定板(253),支撑板(25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52)的一端,第二弹簧(2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53)上;
所述暂养箱(1)前端固定连接有框架(4),框架(4)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41),第一筒体(41)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411),第一活塞块(41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412),第一活塞杆(412)穿出框架(4),第一筒体(41)上方设有固定连接在框架(4)内侧的第二筒体(42),第二筒体(42)与第一筒体(41)支架通过连接管(423)连接,第二筒体(42)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块(421),第二活塞块(42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422),第二活塞杆(422)上端设有密封桶(43),密封桶(43)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袋(435),密封桶(43)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块(431),密封桶(43)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密封块(432),上密封块(431)和下密封块(432)通过固定轴(436)连接,密封桶(43)左右两端都固定连接有凸块(433),凸块(433)远离密封桶(43)一端开有定位孔(434),定位孔(434)内滑动连接有滑轴(451),框架(4)左右两端设有与定位孔(434)相适配的圆孔(45),滑轴(451)滑动连接在圆孔(45)内,滑轴(451)远离框架(4)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53),定位块(453)靠近框架(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52)的一端,第三弹簧(4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框架(4)外侧,第二活塞杆(422)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24),框架(4)左右两端都开有滑动槽(44),固定杆(424)滑动连接在滑动槽(44)内,固定杆(424)左右两端都固定连接有推块(4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密封块(431)横截面的大小比下密封块(432)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桶(43)下端固定连接有绳子(437)的一端,绳子(4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框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架(4)上端前侧在的转动连接有转轴(461),转轴(461)外侧固定连接有盖板(46),转轴(461)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462),第一活塞杆(412)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14),第一连接杆(414)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15),第二连接杆(415)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417),第四齿条(417)下端和第三齿轮(46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架(4)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框(47),第三连接杆(416)滑动连接在滑框(4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活塞杆(412)后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架(2)外侧设有第二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2)左右两端下侧都固定连接有滑块(27),第二支撑架(3)左右两端内侧开有滑槽(31),滑块(27)滑动连接在滑槽(31)内,滑块(27)上方都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的第三齿条(26),第三齿条(26)远离第一支撑架(2)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前后两端都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321),第二支撑架(3)前后两端都连接有腔体(36),第一连接轴(321)穿入腔体(36)内,第一连接轴(321)远离第二齿轮(3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22),第一锥齿轮(322)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3)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34)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343),固定块(343)固定连接在腔体(36)上,第二连接轴(34)下端开有滑孔(341),滑孔(341)内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35),滑孔(341)外侧设有开在第二连接轴(34)上的卡槽(342),第三连接轴(35)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351),卡块(351)滑动连接在卡槽(342)内,第三连接轴(35)下端固定连接有螺钉(352),螺钉(352)与腔体(36)下端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块(27)远离第一支撑架(2)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71),所述滑槽(31)远离第一支撑架(2)一端设有开在第二支撑架(3)上的限位槽(311),限位块(27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3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贝类苗种放入暂养箱(1)内,固定住第一支撑架(2)进行下降,第二支撑架(3)先接触海底,第一支撑架(2)由于重力作用继续下沉,第三齿条(26)下移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带动第一连接轴(321)转动,第一连接轴(321)带动第一锥齿轮(322)转动,第一锥齿轮(322)带动第二锥齿轮(33)转动,第二锥齿轮(33)带动第二连接轴(34)转动,第二连接轴(34)带动第三连接轴(35)转动,第三连接轴(35)带动螺钉(352)转动,由于螺钉(352)和框架(4)下端为螺纹连接,使得螺钉(352)在转动过程中会下降,将螺钉(352)钉入海底进行固定;
步骤二:贝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增重,使得暂养箱(1)下沉,暂养箱(1)带动第一齿条(14)下移,第一齿条(14)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第一齿轮(22)带动第二齿条(231)后移,第二齿条(231)带动连接板(232)后移,连接板(232)带动滑环(233)后移,滑环(233)带动滑杆(24)后移,滑杆(24)带动挡板(241)后移,使得挡板(241)远离底板(11),底板(11)通过扭簧(12)的作用弹开,使得暂养箱(1)底部开启,贝类依附到海底;
步骤三:底板(11)弹开推动圆盘(413)前移,圆盘(413)带动第一活塞杆(412)前移,第一活塞杆(412)带动第一活塞块(411)前移,第一活塞块(411)将第一筒体(41)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423)输送到第二筒体(42)内,使得第二活塞块(421)上移,第二活塞块(421)带动第二活塞杆(422)上移,第二活塞杆(422)带动下密封块(432)上移,下密封块(432)通过固定轴(436)带动上密封块(431)上移,当上密封块(431)远离密封桶(43)时,上密封块(431)和下密封块(432)之间的压缩气体释放的密封袋(435)内,使得密封袋(435)体积变大;
步骤四:第二活塞杆(422)带动固定杆(424)上移,固定杆(424)带动推块(425)上移,推块(425)将定位块(453)向远离框架(4)方向推动,定位块(453)带动滑轴(451)移动,使得滑轴(451)远离凸块(433),使得密封桶(43)解除固定;
步骤五:第一活塞杆(412)带动第一连接杆(414)前移,第一连接杆(414)带动第二连接杆(415)前移,第二连接杆(415)带动第三连接杆(416)前移,第三连接杆(416)带动第四齿条(417)前移,第一齿条(14)带动第三齿轮(462)转动,第三齿轮(462)带动盖板(46)转动,使得框架(4)上端开启,密封袋(435)浮起进行提示。
CN202110857084.0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519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7084.0A CN113519420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7084.0A CN113519420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9420A CN113519420A (zh) 2021-10-22
CN113519420B true CN113519420B (zh) 2022-04-22

Family

ID=7812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7084.0A Active CN113519420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942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38811B1 (ko) * 2008-01-03 2014-09-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432549B (zh) * 2016-01-05 2018-07-06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兼具净化养殖排放水和养殖功能的陆基化池塘系统
CN106962244B (zh) * 2017-03-06 2019-06-25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沉底式贝类生态修复装置
CN107751059B (zh) * 2017-09-04 2019-07-2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基于重力变化的自触发式放养装置
CN107864774A (zh) * 2017-11-16 2018-04-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
CN213246396U (zh) * 2020-08-11 2021-05-25 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沉底式贝类生态修复装置
CN213639330U (zh) * 2021-04-28 2021-07-09 民乐县姚氏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养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9420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4085B (zh) 一种基于聚氨酯生物膜的凡纳滨对虾高密度标苗方法
JP2014204709A (ja) 浮沈型回転式養殖生簀
CN105075946A (zh) 贝类工程化养殖方法和贝类多层流水养殖设备
KR101724819B1 (ko) 홍해삼 해중 양식틀
CN113519420B (zh) 一种沉底贝类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833598B1 (ko) 해상용 수하식 개체굴 양성장치
CN110306508B (zh) 一种用于水面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
CN208768735U (zh) 滩涂贝类播苗机
CN206024485U (zh) 一种浅水区沉水植物种植设备
CN205018089U (zh) 一种贝类多层流水养殖设备
CN104255590A (zh) 一种海参快速投苗装置及海参快速投苗方法
CN113907027B (zh) 一种能够保护苗种的暂养式放流装置及放流方法
CN215905939U (zh) 一种改善城市静态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处理装置
CN101297633A (zh) 海草移植装置
CN216567793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清底除污设备
JP5264644B2 (ja) 海藻ブロック、海藻ブロックを設置する台座、海藻ブロックを組み込んだ構造体および藻場造成方法
CN104412919A (zh) 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生态暂养的装置
US201002162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rowing algae by ionizing radiation
CN203505318U (zh) 一种利用同一浮筏立体式同养贝类和海参幼苗的装置
CN108623022B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系统
CN106962245A (zh) 对虾的淡水养殖技术
CN105075924A (zh) 一种可伸展的浮礁
CN212174305U (zh) 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
CN113925006B (zh) 沉底式螺类增殖放流装置
CN104542362A (zh) 一种利用同一浮筏立体式同养贝类和海参幼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