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8429A -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8429A
CN113518429A CN202010273421.7A CN202010273421A CN113518429A CN 113518429 A CN113518429 A CN 113518429A CN 202010273421 A CN202010273421 A CN 202010273421A CN 113518429 A CN113518429 A CN 113518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resource
terminal
control
resource
s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34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8429B (zh
Inventor
张永平
纪刘榴
李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34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8429B/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37805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62748A/ko
Priority to JP2022561394A priority patent/JP7493614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240 priority patent/WO2021204263A1/zh
Priority to EP21784046.1A priority patent/EP4120766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518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8429A/zh
Priority to US17/960,65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2937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8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8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用以提升多TRP架构下HRAQ重传的性能。该方法为: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Description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下行链路性能,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引入了多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传输技术。多TRP传输技术是指,可以由多个TRP为同一个终端提供服务。
在NR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采用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终端在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初传数据没有接收成功时,可以向TRP发送错误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指令,TRP根据NACK指令会向终端重传该TB。
那么在多TRP架构下,如何提升HARQ重传的性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以期提升多TRP架构下HRAQ重传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网络设备在第一控制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终端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通过设计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者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能够使得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通过同一个TRP发送,终端接收到的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同一个TRP。这样,终端在对下行数据的重传版本进行校验时,采用该下行数据上一次的传输版本的校验结果,由于两个传输版本来自同一个TRP,所以不需要涉及不同TRP的硬件之间的信令交互,降低了终端的复杂度,也不会出现两个不同TRP的硬件资源强弱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HARQ重传的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还会向终端发送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该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属于同一个资源组的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标识相同。例如,多个控制资源可以包括第一控制资源和第二控制资源,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或指示第一控制资源和第二控制资源的资源位置。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则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标识相同。通过标识,终端可以确定第一控制资源和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是控制资源集CORESET,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多个CORESET,CORESET用于指示一组时频资源,CORESET还包括标识。例如,第一控制资源为第一CORESET指示的一组时频资源,类似地,第二控制资源为第二CORESET指示的一组时频资源。第一CORESET中包括的标识和第二CORESET包括的标识相同。
可选的,上述标识为控制资源集资源池索引(CORESETPoolIndex),第一CORESET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和第二CORESET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是相同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组与TRP关联。例如,可以一个资源组关联一个TRP,由于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那么终端可以确定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调度的第一传输版本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调度的第二传输版本是来自相同的TRP。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还可以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能力信息,网络设备接受来自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网络设备根据能力信息,控制同一个TRP传输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不同传输版本,保证HARQ重传的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一传输版本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用于判断所述下行数据是否接收成功。通过利用第二传输版本的检测结果,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性能。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终端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处理模块用于调用通信模块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进一步地,通信模块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示例性地:
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接收模块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调用接收模块接收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属于同一个资源组的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标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调用发送模块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一传输版本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用于判断所述下行数据是否接收成功。通过利用第二传输版本的检测结果,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性能。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处理模块用于调用通信模块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进一步地,通信模块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示例性地:
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接收模块在第一控制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
处理模块用于调用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调用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属于同一个资源组的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包含的标识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调用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收发点TRP。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以下提供一些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可能的设计。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是控制资源集CORESET,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多个CORESET,CORESET用于指示一组时频资源,CORESET还包括标识。例如,第一控制资源为第一CORESET指示的一组时频资源,类似地,第二控制资源为第二CORESET指示的一组时频资源。第一CORESET中包括的标识和第二CORESET包括的标识相同。
可选的,上述标识为控制资源集资源池索引(CORESETPoolIndex),第一CORESET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和第二CORESET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是相同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组与TRP关联。例如,可以一个资源组关联一个TRP,由于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那么终端可以确定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调度的第一传输版本和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调度的第二传输版本是来自相同的TRP。
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描述,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指令或数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调用的程序、指令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或数据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终端执行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终端。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指令或数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调用的程序、指令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或数据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执行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执行的方法,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TRP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DCI的方式调度下行数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示例性的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以期在多TRP架构下提升HARQ重传的性能。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相同或相似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考信号的指示方法可以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5G新空口(new radio,NR),也可以应用于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以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20。其中:
网络设备110,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接入网设备,节点,还可以称为RAN节点(或设备)。目前,一些节点101的举例为: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下一代演进的基站(next generation evolvednodeB,Ng-e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5G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或者未来可能的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110,还可以是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中担任基站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网络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
终端设备120,又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也可以是物联网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20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终端设备120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车载设备(例如,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飞机、船舶、火车、高铁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冰箱、电视、空调、电表等)、智能机器人、车间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medical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飞行设备(例如,智能机器人、热气球、无人机、飞机)等。终端设备120还可以是D2D通信中担任终端功能的设备。
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也可以通过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纤等传输媒介来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实现终端设备120的功能的设备称为终端为例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具有单个或多个发送接收装置的场景,以及它们任何一种衍生的场景。发送接收装置可以是传输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也可以是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等等。在多个TRP场景下,多个TRP可以连接同一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以连接不同的BBU。这里多个TRP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小区。
如图2所示,一个gNB下存在多个TRP,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任一TRP来完成。
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终端设备可以与多个节点通信。例如,多传输接收点(multiple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Multi-TRP)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与多个TRP进行通信。
为了更好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的理解,下面先介绍一个多TRP结构下的下行调度。
网络设备会向终端发送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该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终端根据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确定接收DCI的资源位置。DCI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传输。例如DCI可以用于调度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的传输。终端根据接收到的DCI,可以确定接收下行数据的资源位置,从而正确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
在多TRP结构下,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多DCI的方式调度下行数据。具体来说,每个TRP可以单独地向终端发送DCI。终端可以根据来自每个TRP的DCI,接收相应的TRP的下行数据。如图3所示,以两个TRP为例,分别用TRP1和TRP2表示该两个TRP。TRP1可以向终端发送DCI1,DCI1用于调度终端接收PDSCH1。TRP2向终端发送DCI2,DCI2用于调度终端接收PDSCH2。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以使用HARQ重传技术。针对多个TRP的传输场景,终端的同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初传和重传可能会发生在不同的TRP上。例如,TRP1向终端发送一个TB的初传数据,TRP2向该终端发送该TB的重传数据。
终端在进行重传数据的检测时,会使用初传数据的检测结果,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如果终端的同一个TB的初传和重传发生在不同的TRP上,终端处理不同TRP的数据时可能使用不同的硬件资源。例如,终端处理TRP1的数据和处理TRP2的数据使用的硬件资源不同,而不同的硬件资源的处理能力存在差异。例如NR中规定在基于多DCI调度PDSCH的多TRP传输模式下,终端处理某一个TRP发送的DCI所需的盲检测次数可以超过协议规定的最大盲检测次数,这意味着,终端会用具有较高处理能力的硬件资源来处理来自这个TRP的信号。若处理初传数据的硬件资源的处理能力较强,由于初传数据和重传数据对于硬件资源的处理能力是相似的,因此可能出现硬件资源无法满足处理重传数据的复杂度要求。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以期提高多TRP架构的HARQ重传性能。
S401、网络设备在第一控制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DCI。
S402、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终端根据第一DCI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
在HARQ重传技术中,一个下行数据可能有多个传输版本,初传和重传使用不同的传输版本,重传可以有一次或多次,每次重传使用的传输版本不同。终端可以根据每次接收的传输版本进行校验,从而正确解析下行数据。例如,同一个下行数据在完成纠错编码后获得多个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每一个冗余版本对应下行数据的一个传输版本。
其中,下行数据可以是以TB为传输单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为该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版本或重传数据。即在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之前,终端还从网络设备接收了该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第二传输版本可能是该下行数据的初传数据或某一次重传数据。终端可以在接收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并通过校验确定第二传输版本错误时,向网络设备发送NACK,用于指示接收失败。网络设备根据NACK指令,向终端发送该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
网络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之前,需要发送该第一传输版本的调度信息,即第一DCI。第一DCI与第一控制资源关联,即第一DCI在第一控制资源上传输,终端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检测第一DCI。类似地,用于调度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DCI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者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资源组与TRP具有关联关系。
使用同一个资源组发送DCI的TRP是相同的,例如,第一资源组关联第一TRP。则该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和第二传输版本均是通过第一TRP发送的。
通过设计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者设计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能够保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重传版本和上一次传输版本是来自相同的TRP的。
可选的,在S401之前,还包括S403。
S403、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该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
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标识,属于同一个资源组的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标识相同。
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在同一个消息中携带,也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携带。
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控制资源的第一配置信息以及第二控制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
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接收第一DCI所需接收参数,其中,接收第一DCI所需的接收参数可以包括接收第一DCI的时频资源范围。终端可以根据该接收参数接收第一DCI,进而根据第一DCI确定第一传输版本的下行调度的相关信息。
终端也可以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接收第二DCI的所需接收参数,其中,接收第二DCI所需的接收参数可以包括接收第二DCI的时频资源范围,终端可以根据该接收参数接收第二DCI,进而根据第二DCI确定第二传输版本的下行调度的相关信息。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含的标识和第二配置信息包含的标识相同。该标识用于指示控制资源所属的资源组。
一般情况下,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为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CORESET可以指示一组时频资源,例如,CORESET可以指示控制资源占用的时频资源范围。终端可以按照CORESET确定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范围。例如,第一控制资源的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CORESET,第一控制资源为第一CORESET所指示的时频资源。第二控制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为第二CORESET,第二控制资源为第二CORESET所指示的时频资源。
第一CORESET所指示的时频资源和第二CORESET所指示的时频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资源组可以是控制资源集资源池(CORESETPool)。第一CORESET所指示的时频资源和第二CORESET所指示的时频资源属于同一个CORESETPool。控制资源集资源池(CORESETPool)可以通过控制资源集资源池索引(CORESETPoolIndex)来区分。
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的标识可以是CORESETPoolIndex。第一CORESET包含的标识和第二CORESET包含的标识相同,即第一CORESET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和第二CORESET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相同。
网络设备在给终端配置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配置信息(PDCCH-Config)中会通过多个CORESET为终端配置时频资源,每个CORESET对应一组时频资源,且每个CORESET包含一个标识,该标识可以是CORESETPoolIndex。终端会在这些CORESET所指示的时频资源中接收DCI,当接收到的DCI所在资源对应的CORESET中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不同时,说明这两个DCI来自于不同的TRP。一般而言,为了避免性能损失,PDSCH会与调度这个PDSCH的DCI来自同一个TRP。这样,当接收到的DCI所在资源对应的CORESET中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不同时,这两个DCI调度的PDSCH也是来自于不同TRP。相反,通过设计上述第一CORESET和第二CORESET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相同,就意味着,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同一个TRP。
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包含的标识可以是CORESETPoolIndex。第一控制资源的第一配置信息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和第二控制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是相同的。
可选的,在S401之前,还包括S400。
S400、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该能力信息。
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
或者,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不支持通过不同的TRP接收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
该能力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例如,比特值为1时指示该终端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比特值为0时指示该终端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的能力信息,在该终端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时,使用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不同传输版本通过相同的TRP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400与S403两者的执行先后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计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者第一控制资源与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能够使得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通过同一个TRP发送,终端接收到的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同一个TRP。这样,终端在对下行数据的重传版本进行校验时,采用该下行数据上一次的传输版本的校验结果,由于两个传输版本来自同一个TRP,所以不需要涉及不同TRP的硬件之间的信令交互,降低了终端的复杂度,也不会出现两个不同TRP的硬件资源强弱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HARQ重传的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5所示,下面通过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一步详细说明。
S501、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该能力信息。
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
S502、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DCI_1的配置信息,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DCI_1的配置信息。
该DCI_1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DCI_1的资源。该DCI_1的配置信息中包含参数CORESETPoolIndex。
S503、TRP_1向终端发送DCI_1以及PDSCH_1,终端根据DCI_1的配置信息接收来自TRP_1的DCI_1和PDSCH_1。DCI_1是用于调度PDSCH_1的。
终端从DCI_1中得到PDSCH_1所对应的HARQ进程号(HARQ process number)以及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or,NDI)。
S504、终端确定PDSCH_1接收错误。
终端可以通过校验确定PDSCH_1是否接收成功。
S505、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NACK指令,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NACK指令。
NACK指令用于指示PDSCH_1接收错误。
S506、网络设备根据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使用相同的TRP发送PDSCH_1的重传数据。
S507、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DCI_2的配置信息,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DCI_2的配置信息。
该DCI_2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DCI_2的资源,该DCI_2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与DCI_1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CORESETPoolIndex相同。
S508、TRP_1向终端发送DCI_2以及PDSCH_2,终端接收来自TRP_1的DCI_2和PDSCH_2。DCI_2是用于调度PDSCH_2的。
S509、终端根据DCI_2确定PDSCH_2是PDSCH_1的重传版本。
终端从DCI_2中得到PDSCH_2所对应的HARQ进程号以及NDI。终端确定DCI_2中指示的PDSCH_2所对应的HARQ进程号与PDSCH_1所对应的HARQ进程号相同,且DCI_2中包含的NDI与DCI_1中包含的NDI相比较没有发生翻转,则确定PDSCH_2是PDSCH_1的重传版本。
其中,NDI可以通过一个比特指示,DCI_2中用于指示NDI的比特值与DCI_1中用于指示NDI的比特值均为1,或均为0,则表示NDI没有发生翻转。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向终端发送信息时,可以通过任一TRP来传输。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网络设备、终端、以及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如图6所示,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600,该通信装置600可以是终端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或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或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01和通信模块602。处理模块601用于调用通信模块602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通信模块6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模块602-1和发送模块602-2。
当用于执行终端执行的方法时:
处理模块601用于调用接收模块602-1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当用于执行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时:
处理模块601用于调用接收模块602-1在第一控制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
处理模块601用于调用发送模块602-2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通信模块602还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接收或发送信号相关的操作,处理模块601还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除收发信号之外的其它操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当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时,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当实现终端的功能时,该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通信装置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2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或网络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710用于通信装置7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装置700是网络设备时,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通信装置700是终端设备时,该其它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处理器720利用通信接口7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示例性地,当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器720用于利用通信接口在第一控制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以及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当实现终端的功能时,处理器720用于利用通信接口710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处理器720和通信接口710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其它对应的步骤或操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7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730和处理器7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720可能和存储器730协同操作。处理器720可能执行存储器7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710、处理器720以及存储器7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以存储器730、处理器720以及通信接口710之间通过总线740连接,总线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装置600和装置700具体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通信模块602和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基带信号。装置600和装置700具体是设备时,通信模块602和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射频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73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上述方法实施例描述的终端所执行的操作和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或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和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用芯片或集成电路来完成。
为了实现上述图6或图7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或网络设备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与存储器连接或者该芯片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被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控制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属于同一个资源组的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标识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ESET。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控制资源集资源池索引。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组与收发点TRP关联。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TRP。
7.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控制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
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版本;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版本为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二传输版本的重传数据,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传输版本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资源关联,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为同一个控制资源,或所述第一控制资源与所述第二控制资源属于同一个资源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属于同一个资源组的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标识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ESET。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控制资源集资源池索引。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组与收发点TRP关联。
12.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不支持同一个下行数据的两个传输版本来自不同的收发点TRP。
13.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各步骤的模块。
14.一种通信装置,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各步骤的模块。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010273421.7A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518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3421.7A CN113518429B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KR1020227037805A KR20220162748A (ko) 2020-04-09 2021-04-09 다중 송수신 지점 아키텍처에서의 재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22561394A JP7493614B2 (ja) 2020-04-09 2021-04-09 マルチ送受信ポイントアーキテクチャにおける再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PCT/CN2021/086240 WO2021204263A1 (zh) 2020-04-09 2021-04-09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EP21784046.1A EP4120766A4 (en) 2020-04-09 2021-04-09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TRANSMISSION UNDER AN ARCHITECTURE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US17/960,656 US20230029373A1 (en) 2020-04-09 2022-10-05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ulti-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3421.7A CN113518429B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8429A true CN113518429A (zh) 2021-10-19
CN113518429B CN113518429B (zh) 2024-05-03

Family

ID=78022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3421.7A Active CN113518429B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9373A1 (zh)
EP (1) EP4120766A4 (zh)
KR (1) KR20220162748A (zh)
CN (1) CN113518429B (zh)
WO (1) WO2021204263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840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78492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029806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21969A1 (en) * 2011-07-19 2013-01-2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Performing Retransmissions via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oint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567110B2 (en) * 2016-03-17 2020-02-18 Ofinno, Llc Modulation, coding and redundancy ver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0022615B (zh) * 2018-01-08 2021-04-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11171B2 (en) * 2018-01-11 2023-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over network resources
US10880895B2 (en) * 2018-05-27 2020-12-29 Brian Gordaychik Variable length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s for next generation radio technologies
US11050525B2 (en) * 2018-09-27 2021-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using multiple diversity domai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840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78492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029806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21114A (ja) 2023-05-23
WO2021204263A1 (zh) 2021-10-14
KR20220162748A (ko) 2022-12-08
EP4120766A1 (en) 2023-01-18
EP4120766A4 (en) 2023-08-23
US20230029373A1 (en) 2023-01-26
CN113518429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0871B (zh) 接收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768849B (zh) 信息配置以及数据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JP2021533616A (ja)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2398592B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1037800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472489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11501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087281B (zh) 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818714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1032003A1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6595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5G migration in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ombination band
US20220368505A1 (en) Data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02765B (zh) 一种应答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518429B (zh)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EP414574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493614B2 (ja) マルチ送受信ポイントアーキテクチャにおける再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0194264A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downlink intra-ue pre-emption
KR20220137962A (ko) 채널 수신 시점 및 통신 장치 결정 방법
US20230345490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HARQ-ACK Codebook and Apparatus
WO2024032732A1 (zh) Harq-ack码本反馈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7802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071463A1 (en) REQUEST FOR AUTOMATIC HYBRID REPEAT WITHOUT GRANT
US202203863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151073A1 (zh) 上行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400320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