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8335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08335A CN113508335A CN202080017742.9A CN202080017742A CN113508335A CN 113508335 A CN113508335 A CN 113508335A CN 202080017742 A CN202080017742 A CN 202080017742A CN 113508335 A CN113508335 A CN 1135083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member
- antenna
- electronic device
- dial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nobelium Chemical compound [No]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05 background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5—Means for posi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6—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在具有更简单的构成的同时执行无线通信。该成像设备设置有具有第一金属构件、第二金属构件、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天线。第一金属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面对第一金属构件,其间插入间隙。第一导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处在第二方向上连接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第二导体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位置分离的第二位置处在第二方向上连接第一金属构件和的第二金属构件。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处连接到第一金属构件。第二信号线连接到第二金属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一种配备有执行无线通信的天线的相机(例如,参考PTL 1和2)。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217354
PTL 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7-82261
发明内容
顺便提一下,希望缩小像这种相机这样的电子设备的尺寸。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能够执行无线通信,同时具有更简单的构成。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天线,天线包括第一金属构件、第二金属构件、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第一金属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金属构件相对,其间插入间隙。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第一导电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处在第二方向上将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彼此耦接。第二电导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离开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处将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彼此耦接。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处耦接到第一金属构件。第二信号线耦接到第二金属构件。
在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天线具有上述构成,从而成为包括由第一金属构件、第二金属构件、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包围的缝隙的缝隙天线。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外观的第一透视图。
图1B是从不同方向观看的图1A所示的成像设备的外观的第二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A所示的成像设备的功能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3A是图1A所示的模式盘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模式盘的内部构成的截面图。
图3C是示出图3A中所示的模式盘的构成的概念图。
图3D是图3A所示的模式盘的构成的示意平面图。
图4是图3B所示的第一耦接部件的第一端子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作为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耦接部件的第一端子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示出作为第二修改示例的模式盘的构成的概念图。
图7是作为本公开的修改示例的音频设备的外观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应当注意,按照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实施例
图像拍摄模式选择操作部件兼作缝隙天线的成像设备的示例
2.修改示例
<1.实施例>
[1.1成像设备100的构成]
图1A是从斜前方观看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作为电子设备的成像设备100的外观的透视图。图1B是从斜后方观看的成像设备100的外观的透视图。
如图1A和图1B所示,成像设备100是主要拍摄静止图像的数字静止相机。注意,成像设备100可以拍摄运动图像。成像设备100包括例如主体部件1和透镜部件2(参考图1B),透镜部件2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部件1的前表面1F的基本上中间。透镜部件2包括镜筒内的一个或多个成像透镜。安装在主体部件1上的透镜部件2可以例如通过按下设置在前表面1F上的透镜部件释放按钮2A而从主体部件1移除。
主体部件1包括在具有基本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外壳10内的各种电子组件。主体部件1的外壳10主要包含例如诸如镁合金之类的高刚性金属材料。主体部件1的外壳10除了前表面1F之外还具有右侧表面1R、左侧表面1L、后表面1B和上表面1U。
在前表面1F上在透镜部件2附近设置有供成像设备100的用户用其右手把握的把手3。把手3例如与主体部件1一体地形成。电源操作杆4和释放按钮5设置在把手3的上部。
将要插入存储器卡的卡缝隙设置在外壳10内,并且在右侧表面1R上设置覆盖卡槽的开口的开/关盖6。此外,在右侧表面1R和左侧表面1L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附接肩带的包括金属的带附接部件7(7R和7L)。
主体部件1的后表面1B除了显示面板8之外还设置有控制轮9等。显示面板8是显示设备,除了拍摄图像之外,该显示设备还能够显示例如拍摄图像时的图像拍摄条件、成像设备100的设定条件、操作菜单等。作为显示面板8,例如,液晶面板、有机EL(电致发光)面板等是适用的。控制轮9例如是用于选择显示面板8上显示的设定条件或操作菜单的操作部件。
例如,主体部件1的上表面1U设置有模式盘11、曝光补偿盘12、驱动模式盘13、光学取景器14等。
光学取景器14包括光学棱镜,该光学棱镜使通过了透镜部件2的光能够被镜子反射,以将被摄对象投射在取景器屏幕上,从而允许用户直接看到和检查被摄对象。
模式盘11是用于从成像设备100中的多个图像拍摄模式中选择一个图像拍摄模式的操作部件,并且相对于主体部件1可旋转地被保持。图像拍摄模式的示例包括全自动设定模式、部分自动设定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手动曝光设定模式等。全自动设定模式是这样的图像拍摄模式:其中,与图像拍摄有关的所有条件设定由成像设备100自动执行,而不是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来执行。部分自动设定模式例如是这样的图像拍摄模式:其中,曝光设定(即快门速度设定和孔径设定)由成像设备100自动执行,并且除曝光设定之外的设定由用户手动执行。光圈优先模式是这样的图像拍摄模式:其中,用户手动设定孔径并且成像设备100自动设定快门速度。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是这样的图像拍摄模式:其中,用户手动设定快门速度并且成像设备100自动设定孔径。手动曝光设定模式是用户手动执行曝光设定的图像拍摄模式。在成像设备100中,模式盘11兼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天线110(稍后描述)。模式盘11的详细构成将在后面描述。
曝光补偿盘12是校正在成像设备100中进行图像拍摄时的曝光的调整机构。曝光补偿盘12相对于主体部件1可旋转地被保持。旋转曝光补偿盘12使得能够相对于由自动曝光设定的曝光基准值将曝光补偿到曝光过度侧以使图像整体更亮,或补偿到曝光不足侧以使图像整体更暗。
驱动模式盘13是设定在按下释放按钮5一次的情况下如何执行图像拍摄操作的操作部件。在成像设备100中,驱动模式盘13使得能够在正常图像拍摄模式、连续图像拍摄模式和自拍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正常图像拍摄模式是每次按下释放按钮5一次获取一个静止图像的驱动模式。连续图像拍摄模式是在保持按下释放按钮5时连续获取静止图像的驱动模式。自拍图像拍摄模式是在自按下释放按钮5以来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获取静止图像的驱动模式。
[1.2主体部件1的内部构成]
图2是示出成像设备100中的内部构成示例的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器101、成像元件102、图像信号处理器103、编码器/解码器104、图像存储器105、显示部件106、记录/再现部件107、输入部件108、无线通信电路109和天线110被设置在主体部件1的外壳10内。此外,成像透镜单元201、成像透镜驱动部件202、光圈203和光圈驱动部件204被设置在透镜部件2内。
控制器101包括例如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等。ROM存储由CPU读取和操作的程序。RAM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CPU通过根据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并发出命令来控制整个成像设备100。
成像元件102通过成像透镜单元201在光接收表面上形成被摄对象的图像,并且执行光电转换以产生电信号。作为成像元件102,例如,使用CCD(电荷耦合器件)、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
图像信号处理器103对由成像元件102获取的拍摄图像数据执行各种类型的图像信号处理,例如,等级校正处理、阴影校正处理、高频校正(轮廓校正)处理、图像稳定化处理等。
编码器/解码器104对经过图像信号处理器103的图像信号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执行压缩处理,并对压缩的拍摄图像数据执行解压缩处理。对于静止图像,例如,执行根据诸如JPEG(联合摄影专家组)格式的预定静止图像格式的压缩处理和解压缩处理。同时,对于运动图像,执行根据诸如MPEG(运动图片专家组)格式之类的预定运动图像格式的压缩处理和解压缩处理。
图像存储器105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缓冲存储器,并且是临时存储经过图像信号处理器103和编码器/解码器104的预定处理的图像数据的设备。
显示部件106是显示基于拍摄图像数据的图像和通过成像透镜单元201在成像元件102的受光面上形成的被摄对象的图像的显示设备,并且对应于上述的显示面板8。
记录/再现部件107包括记录介质107A和媒体驱动器107B。记录介质107A的示例包括包含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存)的存储器卡,或者磁盘、光盘、磁光盘等。媒体驱动器107B在记录介质107A中执行由编码器/解码器104获取的静止图像格式或运动图像格式的压缩拍摄图像数据的记录,以及基于控制器101的控制执行对记录在记录介质107A中的压缩拍摄图像数据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再现(读取)。
输入部件108是执行由用户对成像设备100执行的各种操作输入的部分。例如,包括在显示面板8中的触摸面板部件,以及设置在主体部件1中的电源操作杆4、释放按钮5、控制轮9、模式盘11、曝光补偿盘12、驱动模式盘13等对应于输入部件108。输入部件108检测用户的输入操作,并将与输入操作相对应的信息(操作输入信息)发送到控制器101。
无线通信电路109耦接到控制器101,并且对诸如从控制器101输入的拍摄图像数据之类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执行无线发送所需的各种类型的处理,例如调制处理。
天线110耦接到无线通信电路109,并且是发送器-接收器,该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向外部设备无线发送在无线通信电路109中进行了调制处理等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从外部设备无线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在成像设备100中,模式盘11用作天线110。即,模式盘11用作用于选择成像设备100中的图像拍摄模式的操作部件和向除成像设备100以外的另一电子设备发送和从其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天线110。
[1.3透镜部件2的内部构成]
主体部件1中的成像元件102、图像信号处理器103和控制器101以及透镜部件2中的成像透镜单元201、成像透镜驱动部件202、光圈203以及光圈驱动部件204的组合是与本公开的成像部件对应的具体示例。
成像透镜单元201包括镜筒中的一个或多个透镜,并且被构成为使得能够通过成像透镜驱动部件202进行聚焦和变焦。成像透镜驱动部件202基于控制器101的控制在成像透镜单元201中执行聚焦、变焦等。
光圈203例如设置在成像透镜单元201中的镜筒内,并且被构成为使得能够通过光圈驱动部件204调整孔径。光圈驱动部件204基于控制器101的控制通过驱动光圈203来执行孔径的调整。
[1.4模式盘11的详细构成]
接下来,参考图3A到3D给出模式盘11的详细构成的描述。图3A是模式盘11的外观的放大透视图。图3B是模式盘11的内部构成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C是示出在平面上展开的模式盘11的构成的概念图。此外,图3D是从上方看的模式盘11的示意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模式盘11包括包含各种类型的电子组件的支柱30、覆盖支柱30的转盘31、固定于主体部件1的上表面1U的基座32以及锁定按钮33。如上所述,模式盘11兼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天线110。因此,转盘31和基座32设置在外壳10中以暴露在外壳10的外部。
转盘31是相对于支柱30、基座32等被设置成可绕作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轴11J在旋转方向R31+和旋转方向R31-两者上旋转的旋转体。应注意,在以下描述中,旋转方向R31+和旋转方向R31-可统称为旋转方向R31。用户能够通过旋转转盘31来选择任何图像拍摄模式。此外,用户能够通过按下锁定按钮33将转盘31锁定在预定位置处。
转盘31主要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镁合金,并包括覆盖支柱30的上表面并在与旋转轴11J正交的平面内延伸的水平部分31H,以及以旋转轴11J为中心轴的基本圆柱形垂直部分31V。可选择的图像拍摄模式显示在水平部分31H上。垂直部分31V沿着旋转方向R31延伸以围绕旋转轴11J。如果在垂直部分31V的外表面上设置粗糙部分以增加相对于用户的手指表面的摩擦阻力,则是足够的。
类似于转盘31,基座32主要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镁合金。需要注意的是,基座32可以与主体部件1的外部构件一体地构成。即,基座32可构成主体部件1的外壳10的一部分。基座32是沿旋转方向R31延伸以围绕旋转轴11J的环形金属构件。转盘31和基座32彼此相对,并且在沿与旋转方向R31正交的旋转轴11J的方向(称为旋转轴方向Y11J)上具有预定宽度G的间隙11G被插入其间。转盘31在保持间隙11G的宽度G的同时向旋转方向R31旋转。应注意,环形绝缘构件34插入间隙11G中以防止水等进入转盘31的内部。绝缘构件34包括树脂材料,例如具有高防潮性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或聚碳酸酯。
如图3B至3D所示,模式盘11还包括第一耦接部件35和第二耦接部件36。第一耦接部件35是导电构件,其在旋转方向R31上的第一位置P1处沿旋转轴方向Y11J将转盘31和基座32彼此耦接。第二耦接部件36是导电构件,其在旋转方向R31上的第二位置P2处沿旋转轴方向Y11J将转盘31和基座32彼此耦接。第二位置P2是在旋转方向R31上远离第一位置P1的位置。这里,旋转方向R31上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距离为等于在天线110中所用波长λ的一半的λ/2(参考图3C和图3D)。
如图3B所示,第一耦接部件35包括基板350,以及均以站立的方式设置在基板350上的转盘接触端子351和基座接触端子352。类似地,第二耦接部件36包括基板360,以及均以站立的方式设置在基板360上的转盘接触端子361和基座接触端子362。基板350和360例如是柔性布线印刷板。转盘接触端子351和361以及基座接触端子352和362每个包含导电材料。
图4是第一耦接部件35中的转盘接触端子351的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如图4所示,转盘接触端子351包括例如弹簧构件41和钩42。弹簧构件41包括:固定到基板350的固定部分411;突出部分412,突出部分412位于与基板相反的一侧,固定部分411插入其间;以及前端部分413。弹簧构件41产生沿固定部分411和前端部分413彼此分离的方向上的偏置力。因此,通过弹簧构件41的偏置力,突出部分412与转盘31的垂直部分31V的内表面31VS持续接触。应当注意,钩42锁定固定部分411和前端部分413以防止它们之间的距离过度加宽。在转盘31的旋转运动期间,突出部分412在内表面31VS上滑动。弹簧构件41使突出部分412与内表面31VS接触,并向内表面31VS施加由箭头Y41所示的偏置力;因此,即使在由于转盘31的旋转运动而发生内表面31VS或突出部分412的磨损的情况下,也确保转盘接触端子351和转盘31之间的电连续性。应当注意,第二耦接部件36中的转盘接触端子361具有类似于转盘接触端子351的构成的构成。
如图3C和图3D所示,模式盘11还包括作为第一信号线的馈线37和作为第二信号线的接地线38。馈线37在旋转方向R31上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第三位置P3处耦接到转盘31,并且被构成为向转盘31提供RF信号。馈线37包括例如具有约50欧姆的特性阻抗的同轴缆线等,并且具有耦接到转盘31的第一端和耦接到无线通信电路109的第二端(参考图2)。接地线38具有耦接到基座32的第一端和接地的第二端。需要注意的是,在模式盘11中,接地线38可以耦接到第三位置P3处的转盘31,并且馈线37可以耦接到基座32以向基座32提供RF信号。此外,在图3A和图3B中,没有示出馈线37和接地线38。
模式盘11还用作具有上述构成的所谓缝隙天线。具体地,如图3C所示,模式盘11具有矩形缝隙11C,由四个导电构件(即,转盘31、基座32、第一耦接部件35和第二耦接部件36)形成的矩形缝隙11C具有长度λ/2和宽度G。在作为缝隙天线的模式盘11中,上述缝隙11S用作辐射元件。应当注意,作为馈线37耦接到转盘31的第三位置P3,选择其中在限定缝隙11S的长度λ/2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实现阻抗匹配的适当位置。
[1.5成像设备100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模式盘11用作选择图像拍摄模式的操作部件,并且也用作天线110。这使得与将天线设置为不同于诸如模式盘11之类的操作部件的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更简单的构成,并且有利于缩小尺寸。特别地,在模式盘11中,转盘31相对于基座32可旋转地设置;因此,在转盘31和基座32之间存在具有固定宽度G的间隙11G。在成像设备100中,间隙11G用于形成具有高度精确尺寸的缝隙11S,从而实现能够执行期望的无线通信的缝隙天线。
另外,在成像设备100中,根据期望使用的波长λ,分别设置第一耦接部件35和第二耦接部件36以使得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圆周距离成为长度λ/2。也就是说,调整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使得能够选择要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所使用的波长λ。改变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不需要外观上的设计改变。因此,不必针对所用波长λ改变模式盘11的设计,提高了模式盘11的设计灵活性。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位于主体部件1的最外面部分处的模式盘11被用作天线,这使得可以通过使用金属材料形成外部部分,例如除外壳10和模式盘11之外的操作部件。与此相对照,在天线被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情况下,难以针对外壳、外部组件等使用屏蔽无线电波的金属材料,并且期望外壳和外部组件包含树脂材料。因此,与通过使用树脂材料等形成外部部分的情况相比,根据成像设备100,可以通过使用高刚性金属材料来形成外部部分,这使得可以实现纹理的改进和耐久性的改进。
应当注意,在上述PTL 1中描述的数字相机1中,如图2等所示,天线构件5a和5b布置在选择盘3a和4a内部。然而,在选择盘3a和4a包含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到天线构件5a和5b的无线电波被屏蔽,因此选择盘3a和4a实际上不可能包含金属材料。
此外,在上述PTL 2中描述的电子相机10中,原本存在于外部部分中的金属组件也被用作天线。然而,在PTL 2中的电子相机10中,在没有具有与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波长对应的尺寸的金属组件的情况下,不可能将金属组件用作天线。在金属组件的尺寸根据要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波长而改变的情况下,难以选择优化的设计以获得金属组件的原始功能。也就是说,为了表现作为天线的功能,除了牺牲金属组件的设计之外别无选择。
在这方面,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可以使用模式盘11作为天线而不限制设计模式盘11的灵活性。除此之外,通过使用具有优异的质地和优异的耐久性的金属材料,可以形成诸如外壳10之类的外部部分。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转盘接触端子351和361均被偏置以与转盘31的内表面31VS接触。因此,确保转盘接触端子351和361中的每个与转盘31之间的电连续性,以及确保作为天线110的稳定工作。
<2.修改示例>
尽管已经参考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多种方式被修改。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耦接部件包括包含板簧构件41的转盘接触端子351;然而,本公开的第一耦接部件和第二耦接部件不限于此。本公开的第一耦接部件和第二耦接部件可以包括例如包含螺旋弹簧45的转盘接触端子351A,如作为图5所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耦接部件35A那样。转盘接触端子351A包括例如直立地设置在基板350上的管状构件43、沿管状构件43的内表面43S可移动地设置的前端构件44以及向前端构件44施加朝向垂直部分31V的内表面31VS的偏置力的螺旋弹簧45。在转盘31的旋转运动期间,前端构件44在内表面31VS上滑动。因此,在作为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耦接部件35中,螺旋弹簧45使前端构件44与内表面31VS接触,并且向内表面31VS施加由箭头Y44所示的偏置力。因此,即使在内表面31VS或前端构件44由于转盘31的旋转运动而发生磨损的情况下,也确保转盘接触端子351A和转盘31之间的电连续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选择图像拍摄模式的操作部件的模式盘11也被用作天线110。然而,在本公开的成像设备100中,例如,诸如曝光补偿盘12和驱动模式盘13之类的任何其他组件都可以用作天线110。此外,没有旋转体的组件(例如释放按钮5)可以用作天线110。即,包括两个彼此相对且在其间插入预定间隙的金属构件的组件具有被用作天线110的可能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举例说明了成像设备100是包括光学取景器等的单透镜反光相机的情况;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此,并且适用于无镜相机。无镜相机不包括镜、光学棱镜和光学取景器,并且具有这样的构成,其中已经通过透镜部件的光原样进入成像元件。因此,在无镜相机中,电子取景器代替光学取景器被包含,并且用户能够视觉地识别显示在电子取景器上的数字化图像数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在模式盘11用作天线110的情况下,向作为第一金属构件的转盘31提供RF信号并且作为第二金属构件的基座32被接地的不平衡电力馈送状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如在作为图6所示的第二修改示例的模式盘11A中那样,可以采用其中执行平衡电力馈送的构成。在平衡电力馈送中,第一RF信号(RF+)通过馈送线37A被提供给转盘31,并且第二RF信号(RF-)通过馈送线38A被提供给基座32。
此外,本公开的电子设备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成像设备。本公开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音频设备300。音频设备300例如包括主体部件301和一对扬声器部件302L和302R。在主体部件301的外部设置电源按钮303、显示部件304、音量控制盘305、操作模式选择按钮306等。在此,例如,音量控制盘305具有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的模式盘11的构成相似的构成。也就是说,音量控制盘305用作调整音量的操作部件和向外部设备发送信号和从外部设备接收信号的天线两者。
如上所述,根据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诸如外壳之类的结构被用作第二金属构件,诸如附接到外壳的部件之类的附件被用作第一金属构件,这使得能够在具有更简单的构成的同时执行无线通信。
应当注意,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下面描述的任何效果。另外,本技术可以具有以下构成。
(1)一种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金属构件;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金属构件,并且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金属构件相对,其间插入间隙,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
第一导电体,第一导电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处将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彼此耦接;
第二导电体,第二电导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离开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处将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彼此耦接;
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处耦接到第一金属构件;以及
耦接到第二金属构件的第二信号线。
(2)根据(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壳,其中
所述天线被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以使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暴露于所述外壳的外侧。
(3)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二金属构件构成外壳的一部分。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方向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等于天线中的使用波长的一半的长度。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金属构件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在保持所述间隙的同时以沿着第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向第一方向旋转,以及
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分别包括与第一金属构件的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
(6)根据(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中的每一个被偏置以与第一金属构件的表面接触。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天线还包括被设置来填充所述间隙的绝缘构件。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拍摄图像的成像部件,其中
第一金属构件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通过在保持所述间隙的同时以沿第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向第一方向旋转来选择所述成像部件的图像拍摄模式。
本申请要求2019年3月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9-41491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设想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8)
1.一种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金属构件;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金属构件,并且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金属构件相对,其间插入间隙,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
第一导电体,第一导电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处将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彼此耦接;
第二导电体,第二电导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离开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处将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彼此耦接;
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处耦接到第一金属构件;以及
耦接到第二金属构件的第二信号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壳,其中
所述天线被设置于所述外壳,以使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暴露于所述外壳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二金属构件构成外壳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方向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等于天线中的使用波长的一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金属构件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在保持所述间隙的同时以沿着第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向第一方向旋转,以及
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分别包括与第一金属构件的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中的每一个被偏置以与第一金属构件的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天线还包括被设置来填充所述间隙的绝缘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拍摄图像的成像部件,其中
第一金属构件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通过在保持所述间隙的同时以沿第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向第一方向旋转来选择所述成像部件的图像拍摄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41491 | 2019-03-07 | ||
JP2019041491 | 2019-03-07 | ||
PCT/JP2020/006202 WO2020179431A1 (ja) | 2019-03-07 | 2020-02-18 | 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08335A true CN113508335A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2338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17742.9A Withdrawn CN113508335A (zh) | 2019-03-07 | 2020-02-18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49532A1 (zh) |
JP (1) | JP7491299B2 (zh) |
CN (1) | CN113508335A (zh) |
WO (1) | WO2020179431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4725A (ja) * | 1990-04-20 | 1992-01-09 | Nissin Electric Co Ltd | 絶縁監視用アンテナ装置 |
US6975273B1 (en) * | 2003-06-17 | 2005-12-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ntenna with camera lens assembly for portable radiotelephone |
CN200953378Y (zh) * | 2006-06-30 | 2007-09-26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单轴向旋转天线的携带式电子装置 |
US20140340576A1 (en) * | 2013-05-14 | 2014-11-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gital camera |
CN105009362A (zh) * | 2013-03-15 | 2015-10-2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用途天线 |
-
2020
- 2020-02-18 JP JP2021503520A patent/JP749129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2-18 WO PCT/JP2020/006202 patent/WO202017943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2-18 US US17/433,464 patent/US202201495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02-18 CN CN202080017742.9A patent/CN11350833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4725A (ja) * | 1990-04-20 | 1992-01-09 | Nissin Electric Co Ltd | 絶縁監視用アンテナ装置 |
US6975273B1 (en) * | 2003-06-17 | 2005-12-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ntenna with camera lens assembly for portable radiotelephone |
CN200953378Y (zh) * | 2006-06-30 | 2007-09-26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单轴向旋转天线的携带式电子装置 |
CN105009362A (zh) * | 2013-03-15 | 2015-10-2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用途天线 |
US20140340576A1 (en) * | 2013-05-14 | 2014-11-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gital camera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91299B2 (ja) | 2024-05-28 |
JPWO2020179431A1 (zh) | 2020-09-10 |
US20220149532A1 (en) | 2022-05-12 |
WO2020179431A1 (ja) | 2020-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77091B2 (en) | Imaging unit and installation device to attach to another device | |
US10297906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US20060285006A1 (en) | Camera lens assembly for portable terminals | |
KR101659395B1 (ko) | 카메라 모듈에 사용되는 필터전환 장치 및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모바일 기기 | |
JP2007312014A (ja) | 撮像装置 | |
US20090109331A1 (en) | Portable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 |
JP2006294929A (ja) |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US20220149532A1 (en) | Imaging device | |
US6721014B1 (en) | Internal arrangement and body of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 |
JP2005223634A (ja) | カメラ付き携帯通信端末 | |
JP2007194951A (ja) | カメラ | |
JPH11261858A (ja) | 撮像装置 | |
JP6448332B2 (ja) | 撮像装置 | |
JP5084334B2 (ja) | 撮像装置 | |
US854231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with sound emitting device | |
JP6143565B2 (ja) | 電子機器 | |
KR101474440B1 (ko) | 휴대 단말기 | |
KR20160148418A (ko) | 전자 장치 | |
JP4566432B2 (ja) | 電子機器 | |
JP7532050B2 (ja) | 撮像装置 | |
CN108683767A (zh) | 电子装置 | |
EP1689166A1 (en) | A camera apparatus | |
CN221351914U (zh) |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08833747A (zh) | 摄像组件、电子设备和拍摄方法 | |
JP6935296B2 (ja) | 撮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