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7508B -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7508B
CN113507508B CN202110710586.0A CN202110710586A CN113507508B CN 113507508 B CN113507508 B CN 113507508B CN 202110710586 A CN202110710586 A CN 202110710586A CN 113507508 B CN113507508 B CN 113507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obile terminal
magnetic control
indu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05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7508A (zh
Inventor
兰雨晴
余丹
王丹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05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7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7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7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6/00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其通过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相互之间发生磁感应,并利用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进行磁互感验证,以此使不同磁控开关分别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并以不同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作为验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与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不同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结果控制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这样通过磁互感验证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分配不同的数据获取权限,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从而改善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数据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数据传输与处理的场合。通过将物联网将用户的移动终端与云端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物联网与云端的同步数据传输。由于物联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接入不同的移动终端,但是这些移动终端在接入到物联网之前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权限验证,才能被分配到不同的数据获取权限。现有技术通常是利用登录密码验证的方式来实现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数据连接权限验证的,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移动终端在物联网中的数据获取权限,并且还很容易发生登录密码被破解等情况,从而大大降低物联网的数据安全性和无法实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步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其通过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再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该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该指示预警信号,控制该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可见,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相互之间发生磁感应,并利用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进行磁互感验证,以此使不同磁控开关分别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并以不同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作为验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与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不同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结果控制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这样通过磁互感验证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分配不同的数据获取权限,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从而改善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
步骤S2,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
步骤S3,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具体包括:
步骤S101,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在靠近所述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并利用所述磁场构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磁互感连接;
步骤S102,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并利用下面公式(1),确定每个磁控开关各自的开闭状态,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31
在上述公式(1)中,C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的开闭状态判断值,当Ci=1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当Ci=0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μ0表示真空磁导率,μs表示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包含的磁芯的相对磁导率,N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线圈圈数,s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面积,R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半径,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长度,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的电感值,μ表示阶跃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大于或等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小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0;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具体包括:
步骤S201,根据所有磁控开关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的开关状态,确定所有磁控开关相互之间的打开顺序和打开次数;
步骤S202,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所述打开次数,确定从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的初始时刻起,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W=(ω1,ω2,ω3,ω4,ω5,ω6),其中ωt表示在所述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ωt=i;再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M=(m1,m2,m3,m4,m5,m6),其中mt表示在所述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mt=i,并且将第二向量M包含的所有元素依次组成的序列m1m2m3m4m5m6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的验证密码;
步骤S203,利用下面公式(2),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1
在上述公式(2)中,P表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当P=1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成功,当P=0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不成功,当P=-1时,表示所述验证密码为111111、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进入数据只读模式的连接权限,ωa,t表示所述云端存储的第a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编码向量是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为具有1*6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ωa,t是指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列顺序值为t的元素,且t=1、2、3、4、5、6,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2
表示云端存储的第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3
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为具有1*3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第t个元素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4
是指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列顺序值为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5
的元素,即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6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7
A表示云端存储的用户编号总数,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48
表示异或逻辑运算符号,δ表示单位冲激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不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0;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以及利用下面公式(3),确定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
D=δ(P)×R+δ(P+1)×Y+δ(P-1)×G (3)
在上述公式(3)中,D表示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判定值,当D=R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红光形式的第一指示预警信号,当D=Y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黄光形式的第二指示预警信号,当D=G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蓝光形式的第三指示预警信号,R、Y、G分别表示生成第一指示预警信号、第二指示预警信号、第三指示预警信号对应的触发指令;
步骤S302,当形成所述第一指示预警信号时,切断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当形成所述第二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成只允许通过所述物联网从所述云端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当形成所述第三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两者设置成通过所述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磁感应连接模块、磁互感验证模块、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磁感应连接模块用于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
所述磁互感验证模块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
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
所述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进一步,所述磁感应连接模块用于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在靠近所述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并利用所述磁场构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磁互感连接;
以及,
所述磁互感验证模块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并利用下面公式(1),确定每个磁控开关各自的开闭状态,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61
在上述公式(1)中,C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的开闭状态判断值,当Ci=1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当Ci=0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μ0表示真空磁导率,μs表示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包含的磁芯的相对磁导率,N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线圈圈数,s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面积,R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半径,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长度,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的电感值,μ表示阶跃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大于或等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小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0;
进一步,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具体包括:
根据所有磁控开关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的开关状态,确定所有磁控开关相互之间的打开顺序和打开次数;
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所述打开次数,确定从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的初始时刻起,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W=(ω123456),其中ωt表示在所述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ωt=i;再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M=(m1,m2,m3,m4,m5,m6),其中mt表示在所述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mt=i,并且将第二向量M包含的所有元素依次组成的序列m1m2m3m4m5m6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的验证密码;
最后利用下面公式(2),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71
在上述公式(2)中,P表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当P=1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成功,当P=0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不成功,当P=-1时,表示所述验证密码为111111、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进入数据只读模式的连接权限,ωa,t表示所述云端存储的第a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编码向量是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为具有1*6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ωa,t是指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列顺序值为t的元素,且t=1、2、3、4、5、6,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81
表示云端存储的第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82
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为具有1*3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第t个元素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83
是指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列顺序值为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84
的元素,即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85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86
A表示云端存储的用户编号总数,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087
表示异或逻辑运算符号,δ表示单位冲激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不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0;
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以及利用下面公式(3),确定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
D=δ(P)×R+δ(P+1)×Y+δ(P-1)×G (3)
在上述公式(3)中,D表示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判定值,当D=R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红光形式的第一指示预警信号,当D=Y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黄光形式的第二指示预警信号,当D=G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蓝光形式的第三指示预警信号,R、Y、G分别表示生成第一指示预警信号、第二指示预警信号、第三指示预警信号对应的触发指令;
当形成所述第一指示预警信号时,切断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当形成所述第二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成只允许通过所述物联网从所述云端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当形成所述第三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两者设置成通过所述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再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该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该指示预警信号,控制该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可见,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相互之间发生磁感应,并利用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进行磁互感验证,以此使不同磁控开关分别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并以不同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作为验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与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不同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结果控制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这样通过磁互感验证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分配不同的数据获取权限,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从而改善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
步骤S2,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该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
步骤S3,根据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该指示预警信号,控制该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通过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相互之间发生磁感应,并利用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进行磁互感验证,以此使不同磁控开关分别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并以不同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作为验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与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不同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结果控制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这样通过磁互感验证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分配不同的数据获取权限,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从而改善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具体包括:
步骤S101,指示该移动终端在靠近该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并利用该磁场构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磁互感连接;
步骤S102,在该磁互感连接过程中,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并利用下面公式(1),确定每个磁控开关各自的开闭状态,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11
在上述公式(1)中,C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该磁感应连接过程中的开闭状态判断值,当Ci=1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该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当Ci=0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该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μ0表示真空磁导率,μs表示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包含的磁芯的相对磁导率,N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线圈圈数,s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面积,R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半径,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长度,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的电感值,μ表示阶跃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大于或等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小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物联网的感应终端是用于与移动终端发生磁互感的硬件设备,该感应终端包括若干磁控开关,当该移动终端在靠近该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该磁场会与每个磁控开关发生磁互感,这样每个磁控开关会被该磁场触发而打开或者关闭。利用上述公式(3),能够准确地和快速地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从而为后续以所有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作为动态形式的验证密码提供可靠的依据。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该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具体包括:
步骤S201,根据所有磁控开关在该磁互感连接过程中的开关状态,确定所有磁控开关相互之间的打开顺序和打开次数;
步骤S202,根据该打开顺序和该打开次数,确定从该磁互感连接过程的初始时刻起,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根据该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W=(ω123456),其中ωt表示在该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ωt=i;再根据该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M=(m1,m2,m3,m4,m5,m6),其中mt表示在该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mt=i,并且将第二向量M包含的所有元素依次组成的序列m1m2m3m4m5m6作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的验证密码;
步骤S203,利用下面公式(2),确定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1
在上述公式(2)中,P表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当P=1时,表示基于该验证密码、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成功,当P=0时,表示基于该验证密码、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不成功,当P=-1时,表示该验证密码为111111、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进入数据只读模式的连接权限,ωa,t表示该云端存储的第a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该用户编码向量是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该用户编号向量为具有1*6矩阵形式的向量,该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ωa,t是指该用户编号向量中列顺序值为t的元素,且t=1、2、3、4、5、6,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2
表示云端存储的第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3
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该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该用户密码向量为具有1*3矩阵形式的向量,该用户密码向量中第t个元素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4
是指该用户密码向量中列顺序值为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5
的元素,即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6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7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8
A表示云端存储的用户编号总数,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39
表示异或逻辑运算符号,δ表示单位冲激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不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0。
可以理解的是,该用户编号向量是指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物联网时在物联网中进行注册而生成的,其中在注册构成中可以生成(0,0,0,0,0,0)-(6,6,6,6,6,6)之间任意形式的向量作为用户编号向量,比如若该用户编号向量(ωa,1a,2a,3a,4a,5a,6)为(1,2,3,4,5,6),则该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1个元素和第4个元素分别为1和4。同时,该用户密码向量是指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物联网时在物联网中进行注册而生成的,该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登录进入物联网进行验证的,其中该用户密码向量可以具有(0,0,0,0,0,0)-(6,6,6,6,6,6)之间任意形式的向量,比如若该用户密码向量(m1,m2,m3,m4,m5,m6)为(1,2,3,4,5,6),则该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1个元素和第4个元素分别为1和4。此外,该用户密码向量也可以具有的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41
形式,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42
为该用户密码向量的元素mt的下标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磁互感过程中不同磁控开关会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这与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的磁互感过程有关,这样通过对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变化情况进行确定可以作为衡量移动终端与物联网连接权限的标准。而记录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根据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和根据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该第一向量和该第二向量能够作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进行磁互感的唯一身份凭证。利用上述公式(2),对该第一向量和该第二向量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确定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情况,从而便于后续有针对性地为移动终端分配合适的数据连接权限。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根据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该指示预警信号,控制该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步骤S301,根据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以及利用下面公式(3),确定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
D=δ(P)×R+δ(P+1)×Y+δ(P-1)×G (3)
在上述公式(3)中,D表示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判定值,当D=R时,指示该移动终端形成具有红光形式的第一指示预警信号,当D=Y时,指示该移动终端形成具有黄光形式的第二指示预警信号,当D=G时,指示该移动终端形成具有蓝光形式的第三指示预警信号,R、Y、G分别表示生成第一指示预警信号、第二指示预警信号、第三指示预警信号对应的触发指令;
步骤S302,当形成该第一指示预警信号时,切断该物联网与云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当形成该第二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该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该移动终端设置成只允许通过该物联网从该云端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当形成该第三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该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该移动终端和该云端两者设置成通过该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利用上述公式(3),能够在不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P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和准确地指示移动终端生成合适的指示预警信号,这样能够便于在不同情况下指示物联网与云端进行不同形式的数据连接模式,从而保证移动终端通过物联网进行与其自身权限相匹配的数据连接,从而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和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
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包括磁感应连接模块、磁互感验证模块、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其中,
该磁感应连接模块用于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
该磁互感验证模块用于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
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该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
该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该指示预警信号,控制该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系统通过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相互之间发生磁感应,并利用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进行磁互感验证,以此使不同磁控开关分别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并以不同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作为验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与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不同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结果控制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这样通过磁互感验证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分配不同的数据获取权限,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从而改善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该磁感应连接模块用于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具体包括:
指示该移动终端在靠近该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并利用该磁场构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磁互感连接;
以及,
该磁互感验证模块用于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具体包括:
在该磁互感连接过程中,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并利用下面公式(1),确定每个磁控开关各自的开闭状态,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71
在上述公式(1)中,C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该磁感应连接过程中的开闭状态判断值,当Ci=1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该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当Ci=0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该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μ0表示真空磁导率,μs表示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包含的磁芯的相对磁导率,N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线圈圈数,s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面积,R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半径,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长度,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的电感值,μ表示阶跃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大于或等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小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物联网的感应终端是用于与移动终端发生磁互感的硬件设备,该感应终端包括若干磁控开关,当该移动终端在靠近该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该磁场会与每个磁控开关发生磁互感,这样每个磁控开关会被该磁场触发而打开或者关闭。利用上述公式(3),能够准确地和快速地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从而为后续以所有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作为动态形式的验证密码提供可靠的依据。
优选地,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该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具体包括:
根据所有磁控开关在该磁互感连接过程中的开关状态,确定所有磁控开关相互之间的打开顺序和打开次数;
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该打开次数,确定从该磁互感连接过程的初始时刻起,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根据该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W=(ω1,ω2,ω3,ω4,ω5,ω6),其中ωt表示在该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ωt=i;再根据该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M=(m1,m2,m3,m4,m5,m6),其中mt表示在该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mt=i,并且将第二向量M包含的所有元素依次组成的序列m1m2m3m4m5m6作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的验证密码;
最后利用下面公式(2),确定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81
在上述公式(2)中,P表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当P=1时,表示基于该验证密码、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成功,当P=0时,表示基于该验证密码、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不成功,当P=-1时,表示该验证密码为111111、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进入数据只读模式的连接权限,ωa,t表示该云端存储的第a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该用户编码向量是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该用户编号向量为具有1*6矩阵形式的向量,该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ωa,t是指该用户编号向量中列顺序值为t的元素,且t=1、2、3、4、5、6,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82
表示云端存储的第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83
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该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该用户密码向量为具有1*3矩阵形式的向量,该用户密码向量中第t个元素值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1
是指该用户密码向量中列顺序值为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2
的元素,即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3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4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5
A表示云端存储的用户编号总数,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6
表示异或逻辑运算符号,δ表示单位冲激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不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0。
可以理解的是,该用户编号向量是指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物联网时在物联网中进行注册而生成的,其中在注册构成中可以生成(0,0,0,0,0,0)-(6,6,6,6,6,6)之间任意形式的向量作为用户编号向量,比如若该用户编号向量(ωa,1a,2a,3a,4a,5a,6)为(1,2,3,4,5,6),则该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1个元素和第4个元素分别为1和4。同时,该用户密码向量是指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物联网时在物联网中进行注册而生成的,该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登录进入物联网进行验证的,其中该用户密码向量可以具有(0,0,0,0,0,0)-(6,6,6,6,6,6)之间任意形式的向量,比如若该用户密码向量(m1,m2,m3,m4,m5,m6)为(1,2,3,4,5,6),则该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1个元素和第4个元素分别为1和4。此外,该用户密码向量也可以具有的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7
形式,
Figure GDA0003811876800000198
为该用户密码向量的元素mt的下标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磁互感过程中不同磁控开关会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这与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的磁互感过程有关,这样通过对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变化情况进行确定可以作为衡量移动终端与物联网连接权限的标准。而记录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根据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和根据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该第一向量和该第二向量能够作为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进行磁互感的唯一身份凭证。利用上述公式(2),对该第一向量和该第二向量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确定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情况,从而便于后续有针对性地为移动终端分配合适的数据连接权限。
优选地,该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该指示预警信号,控制该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根据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以及利用下面公式(3),确定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
D=δ(P)×R+δ(P+1)×Y+δ(P-1)×G (3)
在上述公式(3)中,D表示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判定值,当D=R时,指示该移动终端形成具有红光形式的第一指示预警信号,当D=Y时,指示该移动终端形成具有黄光形式的第二指示预警信号,当D=G时,指示该移动终端形成具有蓝光形式的第三指示预警信号,R、Y、G分别表示生成第一指示预警信号、第二指示预警信号、第三指示预警信号对应的触发指令;
当形成该第一指示预警信号时,切断该物联网与云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当形成该第二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该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该移动终端设置成只允许通过该物联网从该云端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当形成该第三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该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该移动终端和该云端两者设置成通过该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利用上述公式(3),能够在不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P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和准确地指示移动终端生成合适的指示预警信号,这样能够便于在不同情况下指示物联网与云端进行不同形式的数据连接模式,从而保证移动终端通过物联网进行与其自身权限相匹配的数据连接,从而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和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
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该移动终端对该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再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该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该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该移动终端与该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该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该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该指示预警信号,控制该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可见,该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相互之间发生磁感应,并利用移动终端对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进行磁互感验证,以此使不同磁控开关分别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并以不同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作为验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与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最后根据不同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结果控制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这样通过磁互感验证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分配不同的数据获取权限,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物联网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同步的数据传输,从而改善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

1.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
步骤S2,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
步骤S3,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具体包括:
步骤S101,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在靠近所述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并利用所述磁场构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磁互感连接;
步骤S102,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并利用下面公式(1),确定每个磁控开关各自的开闭状态,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11
在上述公式(1)中,C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的开闭状态判断值,当Ci=1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当Ci=0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μ0表示真空磁导率,μs表示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包含的磁芯的相对磁导率,N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线圈圈数,s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面积,R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半径,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长度,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的电感值,μ表示阶跃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大于或等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小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0;
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具体包括:
步骤S201,根据所有磁控开关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的开关状态,确定所有磁控开关相互之间的打开顺序和打开次数;
步骤S202,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所述打开次数,确定从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的初始时刻起,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
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W=(ω123456),其中ωt表示在所述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ωt=i;再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M=(m1,m2,m3,m4,m5,m6),其中mt表示在所述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mt=i,并且将第二向量M包含的所有元素依次组成的序列m1m2m3m4m5m6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的验证密码;
步骤S203,利用下面公式(2),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1
在上述公式(2)中,P表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当P=1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成功,当P=0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不成功,当P=-1时,表示所述验证密码为111111、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进入数据只读模式的连接权限,ωa,t表示所述云端存储的第a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编码向量是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为具有1*6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ωa,t是指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列顺序值为t的元素,且t=1、2、3、4、5、6,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2
表示云端存储的第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3
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为具有1*3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第t个元素值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4
是指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列顺序值为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5
的元素,即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6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7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8
A表示云端存储的用户编号总数,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39
表示异或逻辑运算符号,δ表示单位冲激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不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0;
其中,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以及利用下面公式(3),确定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
D=δ(P)×R+δ(P+1)×Y+δ(P-1)×G (3)
在上述公式(3)中,D表示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判定值,当D=R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红光形式的第一指示预警信号,当D=Y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黄光形式的第二指示预警信号,当D=G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蓝光形式的第三指示预警信号,R、Y、G分别表示生成第一指示预警信号、第二指示预警信号、第三指示预警信号对应的触发指令;
步骤S302,当形成所述第一指示预警信号时,切断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当形成所述第二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成只允许通过所述物联网从所述云端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当形成所述第三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两者设置成通过所述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
2.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磁感应连接模块、磁互感验证模块、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磁感应连接模块用于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
所述磁互感验证模块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
所述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
其中,所述磁感应连接模块用于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与物联网的感应终端之间的磁感应连接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在靠近所述感应终端的过程中发出磁场,并利用所述磁场构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磁互感连接;
以及,
所述磁互感验证模块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从而确定每个磁控开关的开闭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感应终端包含的若干磁控开关分别进行磁互感验证,并利用下面公式(1),确定每个磁控开关各自的开闭状态,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51
在上述公式(1)中,C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的开闭状态判断值,当Ci=1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当Ci=0时,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在所述磁感应连接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μ0表示真空磁导率,μs表示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包含的磁芯的相对磁导率,N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线圈圈数,s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面积,R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横截面半径,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内部的永久磁场线圈的长度,Li表示第i个磁控开关的电感值,μ表示阶跃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大于或等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小于0时,阶跃函数的函数值为0;
其中,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磁控开关的打开顺序和次数;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次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具体包括:根据所有磁控开关在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中的开关状态,确定所有磁控开关相互之间的打开顺序和打开次数;
再根据所述打开顺序和所述打开次数,确定从所述磁互感连接过程的初始时刻起,最开始出现的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并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一向量W=(ω123456),其中ωt表示在所述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前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ωt=i;再根据所述前12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的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的顺序,生成第二向量M=(m1,m2,m3,m4,m5,m6),其中mt表示在所述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对应每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值i、且t=1、2、3、4、5、6,即当后6次磁控开关打开中第t次打开的磁控开关的编号为i,则mt=i,并且将第二向量M包含的所有元素依次组成的序列m1m2m3m4m5m6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的验证密码;
最后利用下面公式(2),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61
在上述公式(2)中,P表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当P=1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成功,当P=0时,表示基于所述验证密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不成功,当P=-1时,表示所述验证密码为111111、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进入数据只读模式的连接权限,ωa,t表示所述云端存储的第a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编码向量是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为具有1*6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ωa,t是指所述用户编号向量中列顺序值为t的元素,且t=1、2、3、4、5、6,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1
表示云端存储的第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2
个用户编号所对应的用户密码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值,所述用户密码向量是用户在用户在物联网进行注册时预先形成的,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为具有1*3矩阵形式的向量,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第t个元素值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3
是指所述用户密码向量中列顺序值为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4
的元素,即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5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6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7
A表示云端存储的用户编号总数,
Figure FDA0003811876790000078
表示异或逻辑运算符号,δ表示单位冲激函数,当括号内的数值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1,当括号内的数值不等于0时,单位冲激函数的函数值为0;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连接权限匹配的结果,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预警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感应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权限匹配与否的判定值以及利用下面公式(3),确定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
D=δ(P)×R+δ(P+1)×Y+δ(P-1)×G (3)
在上述公式(3)中,D表示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相应的指示预警信号的类型判定值,当D=R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红光形式的第一指示预警信号,当D=Y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黄光形式的第二指示预警信号,当D=G时,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形成具有蓝光形式的第三指示预警信号,R、Y、G分别表示生成第一指示预警信号、第二指示预警信号、第三指示预警信号对应的触发指令;
当形成所述第一指示预警信号时,切断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当形成所述第二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成只允许通过所述物联网从所述云端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当形成所述第三指示预警信号时,指示所述物联网与云端之间进行数据连接,并且将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两者设置成通过所述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
CN202110710586.0A 2021-06-25 2021-06-25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3507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0586.0A CN113507508B (zh) 2021-06-25 2021-06-25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0586.0A CN113507508B (zh) 2021-06-25 2021-06-25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508A CN113507508A (zh) 2021-10-15
CN113507508B true CN113507508B (zh) 2022-11-15

Family

ID=78010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0586.0A Active CN113507508B (zh) 2021-06-25 2021-06-25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750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355A (zh) * 2019-05-22 2019-08-09 北京安护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云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0784491A (zh) * 2019-11-13 2020-02-11 深圳前海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14604B1 (ko) * 2018-09-11 2018-11-02 (주)위즈네트 클라우드 플랫폼을 이용한 iot 디바이스 제어 방법 및 제어 시스템
CN112671909B (zh) * 2020-12-25 2022-10-21 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规则链的应用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355A (zh) * 2019-05-22 2019-08-09 北京安护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云端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0784491A (zh) * 2019-11-13 2020-02-11 深圳前海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508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4094B2 (en) On-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838211B2 (ja) 自律運転制御装置、自律移動車及び自律移動車制御システム
CN110831004B (zh) 适用于车联网的节点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9075977A (zh) 运算装置、认证系统、认证方法
CN110008690A (zh) 终端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872433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其设备
CN103825745B (zh) 基于Home‑IOT云关对用户进行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13645590B (zh) 基于加密算法的远程控制车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8173732A1 (ja) 車載通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メッセージ判定方法
CN109902475B (zh) 验证码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2291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cognitive information
CN108282453A (zh) 物联网读取装置、安全存取方法以及控制中心设备
CN107222306A (zh) 一种密钥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07947A (zh) 界面交互及其验证方法、登录请求生成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9862006A (zh) 一种区块链系统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07508B (zh) 物联网与云端同步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9407663A (zh) 基于区块链的无人驾驶信息安全保障方法和系统
CN115688174A (zh) 车辆数据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3916271B (zh) 用于pon系统中切换多种onu认证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JP2022178229A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車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50857A (zh) 信息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08404A (zh) 盖印人身份验证方法、终端及印章系统
CN110942537A (zh) 一种智能门锁开锁系统、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0213270A (zh) 车联网中的验证请求方法和系统
CN113905376B (zh) 充电鉴权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