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9040B -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9040B
CN113499040B CN202111065992.2A CN202111065992A CN113499040B CN 113499040 B CN113499040 B CN 113499040B CN 202111065992 A CN202111065992 A CN 202111065992A CN 113499040 B CN113499040 B CN 113499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human body
fixing device
power mechanism
body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59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9040A (zh
Inventor
杨旭
屈寅弘
欧阳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ehni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ehni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ehni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ehni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59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9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9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9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9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9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眩晕症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依次安装有动力系统、平衡复位装置、人体固定装置;当收到停机信号时,动力系统配合平衡复位装置使人体固定装置快速回正;动力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和动力机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人体固定装置转动。本发明通过患者按动停止开关后,控制柜控制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进行减速,并通过测压装置以及快速复位的方法,实现对人体固定装置的快速复位,实现了突发情况下快速复位、稳定停止,解决了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无法快速复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眩晕症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背景技术
眩晕有别于头昏与晕厥,是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自体或外物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70%以上的眩晕为外周性,即外周前庭病变所致。一般表现为睁眼时周围物体旋转,闭眼时自身旋转。眩晕可以是自发性的,也就是没有明确诱发因素导致的,也可以是有诱发因素导致的,比如位置原因诱发的眩晕、视觉诱发的眩晕、体位诱发的眩晕,眩晕的患者一般不敢睁眼,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有的患者可以伴有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
在眩晕症诊断时,需要借助眩晕症诊断测试仪进行辅助诊断,但在诊断的过程中,由于晕眩症患者发病时,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昏厥,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感受和身体的状况进行诊断,必要时,需要停止诊断,使患者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医学事故。而目前的眩晕症测试仪中,患者若发生突发状况,无法快速的进行复位,使患者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姿态。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具备快速复位、稳定停止等优点,解决了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无法快速复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无法快速复位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依次安装有动力系统、平衡复位装置、人体固定装置;当收到停机信号时,所述动力系统配合所述平衡复位装置使人体固定装置快速回正;
动力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和动力机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人体固定装置转动;
平衡复位装置,包括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用于控制动力机构减速,所述减速装置内设置有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用于检测减速状态下减速装置对所述动力机构所施加的制动力。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传输组件、速度调节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经速度调节组件的速率调节带动连接组件及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的人体固定装置转动;
所述速度调节组件,包括动力外齿和内齿盘,所述动力外齿与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相连,所述动力外齿啮合所述内齿盘;
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内齿盘连接,其包括制动盘、连接柱一、连接柱二,所述连接柱二与内齿盘相连,所述连接柱二连接有所述制动盘,所述制动盘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内,所述制动盘另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柱一,所述连接柱一与所述人体固定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制动底座、电机、双向螺杆、涡轮、涡杆、制动板,所述电机通过涡轮和涡杆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带动制动板与制动盘相接触摩擦实现减速。
所述减速装置还包括所述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包括弹簧槽,所述制动板的上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与所述弹簧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内开设有盘槽,所述盘槽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相切设置有所述制动盘,所述限位轮用于对所述制动盘的位置限定;
所述限位轮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制动盘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人体固定装置包括座椅盘和固定组件,所述座椅盘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的动力轴贯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束缚带和防护固定架,所述座椅的上部转动连接有防护固定架,所述防护固定架上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上设置有停止开关,座椅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相互卡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靠近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机箱均所述控制柜电控连接。
优选地,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控制柜接收到停止信号时,控制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进行减速,并通过测压装置获取最大制动力,通过脉冲信号获取人体固定装置的角度,通过伺服电机的转速及动力系统的传动速率比获取人体固定装置转速;
通过人体固定装置的角度和转速以及减速装置的最大制动力,计算人体固定装置的预估停止点;
通过所述预估停止点与回正点进行比较,调整减速装置的制动力。
优选地,通过判断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最大时,动力机构停止转动后,人体固定装置的停止点是否与回正点相同,若相同则完成快速复位,若否则判断停止点是否超过回正点;
若停止点未超过回正点,则减小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使动力机构带动人体固定装置旋转至回正点后停止运动;
若停止点超过回正点,则判断停止点超过回正点的角度是否大于设定值。
优选地,若停止点超过回正点的角度大于设定值,减小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使动力机构继续旋转至回正点后停止运动;
若停止点未超过回正点的角度大于设定值,则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以最大制动力使动力机构停止运动后,控制伺服电机反转,使人体固定装置移动至回正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患者按动停止开关后,控制柜控制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进行减速,并通过测压装置以及快速复位的方法,实现对人体固定装置的快速复位,实现了突发情况下快速复位、稳定停止,解决了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无法快速复位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动力外齿和内齿盘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速率的调节,降低了座椅旋转时的突然性,使座椅旋转和停止均平缓进行,提高了诊断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间接的提高了患者的就诊环境。
3、本发明通过防护固定架将患者固定在座椅上,避免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发生或者掉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固定时,患者通过握把可降低诊断过程中的紧张感,同时在握把上设置停止开关,使患者根据个人的实际感受自行停止诊断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椅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制动底座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制动板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8位本发明的控制原理结构图。
图中:1、支撑组件;2、盘槽;3、支撑柱;4、限位轮;5、制动盘;6、连接柱一;7、连接柱二;8、座椅盘;9、内齿盘;10、制动槽;11、制动底座;12、双向螺杆;13、涡轮;14、涡杆;15、电机;16、制动板;17、导向杆;18、弹簧槽;19、压力传感器;20、弹簧;21、制动片;22、支撑板;23、伺服电机;24、齿轮一;25、链条;26、齿轮二;27、齿轮轴;28、动力外齿;29、顶板;30、底板;31、机箱;32、座椅;33、防护固定架;34、握把;35、停止开关;36、束缚带;37、控制柜;38、机壳;39、防尘壳;4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请参阅图1-8,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包括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上依次安装有动力系统、平衡复位装置、人体固定装置;当收到停机信号时,所述动力系统配合所述平衡复位装置使人体固定装置快速回正;
动力系统,包括伺服电机23和动力机构,所述伺服电机23通过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人体固定装置转动;
平衡复位装置,包括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用于控制动力机构减速,所述减速装置内设置有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用于检测减速状态下减速装置对所述动力机构所施加的制动力。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动力结构来说,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传输组件、速度调节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伺服电机23通过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经速度调节组件的速率调节带动连接组件及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的人体固定装置转动;
所述速度调节组件,包括动力外齿28和内齿盘9,所述动力外齿28与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相连,所述动力外齿28啮合所述内齿盘9;
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内齿盘9连接,其包括制动盘5、连接柱一6、连接柱二7,所述连接柱二7与内齿盘9相连,所述连接柱二7连接有所述制动盘5,所述制动盘5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1内,所述制动盘5另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柱一6,所述连接柱一6与所述人体固定装置相连;
从而通过伺服电机23的旋转轴带动齿轮一24转动,进而通过链条25带动齿轮二26转动,从而通过齿轮轴27带动动力外齿28转动,进而通过动力外齿28与内齿盘9的啮合,带动内齿盘9进行转动,最终实现为座椅盘8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持,其中支撑板22为动力源的支撑构件,为伺服电机23的正常运作提供安全结构化保障。此外,具体应用时,伺服电机23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采用的伺服电机23选择直流无刷伺服电机,其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减速装置来说,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制动底座11、电机15、双向螺杆12、涡轮13、涡杆14、制动板16,所述电机15通过涡轮13和涡杆14带动双向螺杆12转动,双向螺杆12带动制动板16与制动盘5相接触摩擦实现减速,其中在支撑组件1上开设盘槽2,盘槽2的底部开设有制动槽10,制动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制动底座11,制动底座11的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2,双向螺杆12的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涡轮13,涡轮13啮合有涡杆14,涡杆14贯穿并转动连接制动底座11,涡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5,双向螺杆12的两端贯穿并螺纹连接有制动板16,制动板16的下部两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7,导向杆17固定连接在制动底座11的内壁两侧。
所述减速装置还包括所述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包括弹簧槽18,所述制动板16的上部开设有弹簧槽18,所述弹簧槽1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9,所述压力传感器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片21,所述制动片21与所述弹簧槽18滑动连接,从而在通过制动板16带动制动片21对制动盘5进行制动减速时,制动片21压缩弹簧20使压缩弹簧20具有弹力,进而使压力传感器19检测到对制动盘5的制动力。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支撑组件1来说,所述支撑组件1内开设有盘槽2,所述盘槽2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限位轮4,所述限位轮4相切设置有所述制动盘5,所述限位轮4用于对所述制动盘5的位置限定;
所述限位轮4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0,所述限位槽40与所述制动盘5相贴合,从而通过支撑柱3、限位轮4及其上开设的限位槽40的配合使用实现对制动盘5的位置限定和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人体固定装置来说,所述人体固定装置包括座椅盘8和固定组件,所述座椅盘8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板29和底板30,所述底板30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31,所述机箱31内的动力轴贯穿所述底板30固定连接有座椅32,所述座椅32与所述顶板29转动连接,所述座椅32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从而通过机箱31内的旋转电机带动座椅32在顶板29与底板30的配合作用下进行转动。此外,具体应用时,座椅32的上表面下表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滚珠轴承实现与顶板29、底板30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固定组件来说,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束缚带36和防护固定架33,所述座椅32的上部转动连接有防护固定架33,所述防护固定架33上设置有握把34,所述握把34上设置有停止开关35,座椅3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束缚带36,所述束缚带36相互卡接;
从而通过防护固定架33将患者固定在座椅32上,避免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发生或者掉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固定时,患者通过握把34可降低诊断过程中的紧张感,同时在握把34上设置停止开关35,使患者根据个人的实际感受自行停止诊断的过程。此外,具体应用时,在握把34上设置棉圈,提高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舒适感;通过束缚带36将患者进一步的固定在座椅32上,提高了患者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具体应用时,束缚带36相接触的两端采用卡扣和卡套相卡接,并在腿部进一步的进行固定,避免在旋转变换的过程中,腿部脱离座椅32,造成旋转对腿部的擦伤、磕碰。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支撑组件1来说,所述支撑组件1的上表面靠近所述伺服电机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柜37,所述压力传感器19、伺服电机23、机箱31均所述控制柜37电控连接,从而通过停止开关35将信号传输到控制柜37,有控制柜37内的控制器进一步与压力传感器19、伺服电机23、机箱31进行信号交换,从而起到控制对应动力元件启动和停止等。此外,具体应用时,停止开关35与控制柜37采用电控连接。
进一步地,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控制柜接收到停止信号时,控制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进行减速,并通过测压装置获取最大制动力,通过脉冲信号获取人体固定装置的角度,通过伺服电机的转速及动力系统的传动速率比获取人体固定装置转速;
通过人体固定装置的角度和转速以及减速装置的最大制动力,计算人体固定装置的预估停止点;通过最大制动力下制动片对制动盘形成摩擦力,而制动盘在初始速度下减速至零时,所停止的位置则为停止点;同理,后续的判断停止点位置后,均通过该方式进行计算实际停止点,即制动片对制动盘形成摩擦力为阻力,阻力形成加速度,在该加速度下,制动盘停止时人体固定装置所处的位置,即为实际停止点
通过所述预估停止点与回正点进行比较,调整减速装置的制动力。
优选地,通过判断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最大时,动力机构停止转动后,人体固定装置的停止点是否与回正点相同,若相同则完成快速复位,若否则判断停止点是否超过回正点;
若停止点未超过回正点,则减小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使动力机构带动人体固定装置旋转至回正点后停止运动;
若停止点超过回正点,则判断停止点超过回正点的角度是否大于设定值。
优选地,若停止点超过回正点的角度大于设定值,减小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使动力机构继续旋转至回正点后停止运动;
若停止点未超过回正点的角度大于设定值,则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以最大制动力使动力机构停止运动后,控制伺服电机反转,使人体固定装置移动至回正点。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32上,将防护固定架33盖合,实现对患者上半身的固定,同时通过握把34可降低诊断过程中的紧张感,在握把34上设置停止开关35,使患者根据个人的实际感受自行停止诊断的过程,然后通过束缚带36相互卡接,从而通过束缚带36将患者进一步的固定在座椅32上,提高了患者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发生或者掉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固定完成后,将诊断仪所配套的眼部采集口罩佩戴在头部,使采集系统对眼部的变化进行实时拍摄记录,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终端经控制柜37控制伺服电机23、机箱31进行正转和反转,从而根据不同以为状态下,患者眼部的情况,并通过外接的采集系统进行影像的拍摄,医生通过客户眼部的变化情况控制系统的运作;
当患者身体不适或者呕吐时,患者可及时按下停止开关35,进而使控制柜37内的控制器接收到停止运作的信号,进而控制电机15启动,使电机15带动涡杆14转动,从而带动与涡杆14相互啮合的涡轮13转动,进而带动双向螺杆12转动,由于双向螺杆12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因此带动两个制动板16靠近制动盘5,使制动片21与制动盘5向靠近,当制动片21对制动盘5施加挤压力使,制动片挤压弹簧20,弹簧20受力压缩而发生形变,从而导致弹簧20具有弹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20对压力传感器19施加弹力,压力传感器19感受到压力信号,从而控制伺服电机23减速,并根据伺服电机23的旋转脉冲信号记录当前患者所处旋转的角度,同时通过控制柜37内的控制器判断制动盘完全停止所需要的旋转角度,便选择合适的途径使患者快速处于复位状态,其中,通过控制柜37内控制器控制电机15转动,使制动片21对制动盘5的减速制动效果最大时,制动盘5停止时,判断患者的头部是否位于回正点(即患者的头部竖直朝上),若超过回正点,且沿着转动方向超过设定角度度时,则通过控制柜37内的控制器控制电机15反向转动,使制动片21向远离制动盘5的方向移动,从而降低弹簧20的弹力,通过压力传感器19所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控制制动的力度,使制动盘停止时,患者的头部恰好位于回正点,若未超过设定角度,则使控制柜37内的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23反转,使患者快速返回复位点;若未超过回正点,则同样通过压力传感器19所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控制制动的力度,使制动盘停止时,患者的头部恰好位于回正点,从而通过控制柜37内的控制器与伺服电机23的控制系统以及压力传感器、电机15的相互配合使用,使患者在启动停止开关35时,能够使诊断治疗测试仪快速的复位,使患者的头部快速移动至回正点,降低患者突发情况的概率,同时提高了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通过伺服电机23的旋转轴带动齿轮一24转动,进而通过链条25带动齿轮二26转动,从而通过齿轮轴27带动动力外齿28转动,进而通过动力外齿28与内齿盘9的啮合,带动内齿盘9进行转动,最终实现为座椅盘8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持,其中支撑板22为动力源的支撑构件,为伺服电机23的正常运作提供安全结构化保障;
通过防护固定架33将患者固定在座椅32上,避免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发生或者掉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固定时,患者通过握把34可降低诊断过程中的紧张感,同时在握把34上设置停止开关35,使患者根据个人的实际感受自行停止诊断的过程;
通过滑槽实现机壳38与主体1的滑动连接,进而实现机壳38的便于拆卸,此外,具体应用时,在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条,机壳38的下表面开设与卡条相匹配的卡槽,实现两者的滑动连接,从而使该装置整体的美观性有一定的提高,限位轮4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0,限位槽40与所述制动盘5相贴合,从而通过限位槽40的位置限定,以及限位轮4对制动盘5的支撑作用,为制动盘5的转动提供支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上依次安装有动力系统、平衡复位装置、人体固定装置;当收到停机信号时,所述动力系统配合所述平衡复位装置使人体固定装置快速回正;
动力系统,包括伺服电机(23)和动力机构,所述伺服电机(23)通过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人体固定装置转动;
平衡复位装置,包括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用于控制动力机构减速,所述减速装置内设置有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用于检测减速状态下减速机构对所述动力机构所施加的制动力;
所述支撑组件(1)的上表面靠近所述伺服电机(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柜(37),所述压力测定装置的压力传感器(19)、伺服电机23、机箱(31)均与所述控制柜(37)电控连接;
控制柜接收到停止信号时,控制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进行减速,并通过测压装置获取最大制动力,通过脉冲信号获取人体固定装置的角度,通过伺服电机的转速及动力系统的传动速率比获取人体固定装置转速;
通过人体固定装置的角度和转速以及减速装置的最大制动力,计算人体固定装置的预估停止点;
通过所述预估停止点与回正点进行比较,调整减速装置的制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传输组件、速度调节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伺服电机(23)通过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经速度调节组件的速率调节带动连接组件及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的人体固定装置转动;
所述速度调节组件,包括动力外齿(28)和内齿盘(9),所述动力外齿(28)与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相连,所述动力外齿(28)啮合所述内齿盘(9);
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内齿盘(9)连接,其包括制动盘(5)、连接柱一(6)、连接柱二(7),所述连接柱二(7)与内齿盘(9)相连,所述连接柱二(7)连接有所述制动盘(5),所述制动盘(5)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1)内,所述制动盘(5)另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柱一(6),所述连接柱一(6)与所述人体固定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制动底座(11)、电机(15)、双向螺杆(12)、涡轮(13)、涡杆(14)、制动板(16),所述电机(15)通过涡轮(13)和涡杆(14)带动双向螺杆(12)转动,双向螺杆(12)带动制动板(16)与制动盘(5)相接触摩擦实现减速;
所述减速装置还包括所述压力测定装置,所述压力测定装置包括弹簧槽(18),所述制动板(16)的上部开设有弹簧槽(18),所述弹簧槽(1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9),所述压力传感器(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片(21),所述制动片(21)与所述弹簧槽(18)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内开设有盘槽(2),所述盘槽(2)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限位轮(4),所述限位轮(4)相切设置有所述制动盘(5),所述限位轮(4)用于对所述制动盘(5)的位置限定;
所述限位轮(4)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0),所述限位槽(40)与所述制动盘(5)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固定装置包括座椅盘(8)和固定组件,所述座椅盘(8)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板(29)和底板(30),所述底板(30)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31),所述机箱(31)内的动力轴贯穿所述底板(30)固定连接有座椅(32),所述座椅(32)与所述顶板(29)转动连接,所述座椅(32)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束缚带(36)和防护固定架(33),所述座椅(32)的上部转动连接有防护固定架(33),所述防护固定架(33)上设置有握把(34),所述握把(34)上设置有停止开关(35),座椅(3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束缚带(36),所述束缚带(36)相互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其特征在于:
通过判断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最大时,动力机构停止转动后,人体固定装置的停止点是否与回正点相同,若相同则完成快速复位,若否则判断停止点是否超过回正点;
若停止点未超过回正点,则减小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使动力机构带动人体固定装置旋转至回正点后停止运动;
若停止点超过回正点,则判断停止点超过回正点的角度是否大于设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特征在于:
若停止点超过回正点的角度大于设定值,减小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的制动力,使动力机构继续旋转至回正点后停止运动;
若停止点未超过回正点的角度大于设定值,则减速装置对动力机构以最大制动力使动力机构停止运动后,控制伺服电机反转,使人体固定装置移动至回正点。
CN202111065992.2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Active CN113499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5992.2A CN113499040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5992.2A CN113499040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9040A CN113499040A (zh) 2021-10-15
CN113499040B true CN113499040B (zh) 2021-11-30

Family

ID=7801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5992.2A Active CN113499040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904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039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电动三维滚轮
CN205234454U (zh) * 2015-09-24 2016-05-18 屈寅弘 一种齿轮式眩晕症诊疗系统自转装置
CN207640387U (zh) * 2018-04-10 2018-07-24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诊疗系统用压轮降速结构
CN108742523A (zh) * 2018-04-10 2018-11-06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齿带式眩晕症诊疗系统
CN211356531U (zh) * 2019-07-15 2020-08-28 斯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
CN112790939A (zh) * 2021-04-12 2021-05-14 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诊疗检测的体位变换椅
CN112891128A (zh) * 2021-01-18 2021-06-0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眩晕诊疗装置
CN112971719A (zh) * 2021-02-06 2021-06-18 深圳市医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训练综合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3169B2 (en) * 2015-01-22 2018-04-17 Ovard, Llc Three-axis ro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039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电动三维滚轮
CN205234454U (zh) * 2015-09-24 2016-05-18 屈寅弘 一种齿轮式眩晕症诊疗系统自转装置
CN207640387U (zh) * 2018-04-10 2018-07-24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诊疗系统用压轮降速结构
CN108742523A (zh) * 2018-04-10 2018-11-06 国医华科(天津)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齿带式眩晕症诊疗系统
CN211356531U (zh) * 2019-07-15 2020-08-28 斯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前庭功能诊断治疗训练装置
CN112891128A (zh) * 2021-01-18 2021-06-0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眩晕诊疗装置
CN112971719A (zh) * 2021-02-06 2021-06-18 深圳市医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训练综合仪
CN112790939A (zh) * 2021-04-12 2021-05-14 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眩晕症诊疗检测的体位变换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9040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2676B2 (en) Phoropte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refraction using a phoroptor of said type
US10980468B2 (en) Vertig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EP3534862B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xercise or analysis of the neck region
CN106859922A (zh) 一种基于可变柔性关节的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CN109966706A (zh) 一种平衡训练及全身肌肉强化装置
CN113499040B (zh) 一种眩晕症治疗诊断测试仪
CN110801360A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产前诊断检查辅助装置
CN112060052A (zh) 一种可自动验光和检测角膜曲率的机器人设备
CN112603767A (zh) 一种柔性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器
CN112754685A (zh) 一种妇产科医师临床用检查座椅及其方法
CN112472543A (zh) 一种助于眼部康复的医用按摩装置
CN111110199A (zh) 一种临床内科用多功能监护仪
CN112790939B (zh) 一种眩晕症诊疗检测的体位变换椅
CN108742523B (zh) 一种齿带式眩晕症诊疗系统
CN106859874B (zh) 一种能保持自平衡的智能轮椅
CN109288648B (zh) 一种多行程往复式同频疗养床
CN113520713A (zh) 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弹性成像系统的视网膜手术辅助装置
CN111973146A (zh) 斜视检测装置
CN112379457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慧型安检机器人
CN217772734U (zh)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头部托举装置
CN111659075A (zh) 一种卧式心肺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143659A (zh) 一种床体调节结构及眼科手术床
CN208640671U (zh) 一种近视眼验光专用座椅
CN110181486A (zh) 人体上半身外骨骼的手臂活动支架及人体上半身外骨骼
CN217525087U (zh) 一种家用头戴式同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