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0581B - 手锯 - Google Patents

手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0581B
CN113490581B CN201980093504.3A CN201980093504A CN113490581B CN 113490581 B CN113490581 B CN 113490581B CN 201980093504 A CN201980093504 A CN 201980093504A CN 113490581 B CN113490581 B CN 113490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w
blade
saw blade
longitudinal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35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0581A (zh
Inventor
宫胁昌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M KOGYO Inc
Original Assignee
UM KOGY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M KOGYO Inc filed Critical UM KOGY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490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0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61/00Tools for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Clamping devices for these tools
    • B23D61/12Straight saw blades; Strap saw blades
    • B23D61/121Types of set; Variable teeth, e.g. variable in height or gullet depth; Varying pitch; Details of gul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33/00Sawing tools for saw mills,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 B27B33/02Structural design of saw blades or saw teeth
    • B27B33/10Hand saw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ight reciprocating saw blades, e.g. hacksaws
    • B23D49/10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 B23D49/14Pad s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61/00Tools for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Clamping devices for these tools
    • B23D61/12Straight saw blades; Strap saw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21/00Hand saws without power drive; Equipment for hand sawing, e.g. saw horses
    • B27B21/04Cross-cut saws; Pad saw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顺畅的切割作业,能够从锯刃跨度部的近前侧在前端侧的任意位置充分地施加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的锋利度良好的手锯。所述手锯,在相对于锯身的表侧面和背侧面交替、齐平地竖起的锯齿(30)的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上,配备有前纵向锯刃(VE1)和后纵向锯刃(VE2),并且,在各个锯齿(30)的前端部配备有前端倾斜切割面(40),其中,将各个锯齿30的前纵向锯刃(VE1)相对于锯的刃尖线(L)的入射角度(α)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

Description

手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锯。
背景技术
过去一般的手锯大多锯齿以等间距排列配置。
例如,在利用等间距的拉锯切割木材等被切割物的情况下,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与锯刃跨度部的根部侧相比,对被切割物的切割推压力有变弱的倾向。
因此,提供有多种被称作曲线锯的锯的锯刃跨度部弯曲的锯。通过锯身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弯曲,即使在前端侧也可以使施加给被切割物的推压力不降低。
但是,在曲线锯的情况下,存在着不能适用于不希望锯齿的锯刃跨度部弯曲的种类的锯的问题。
因此,还提供了一种通过逐渐改变排列在手锯上的锯齿的间距,使得对被切割物的推压力容易变低的前端侧的锯齿间距比近手侧的锯齿间距大的手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8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锯刃的情况下,通过使排列的多个锯齿间距从锯刃跨度部的近前侧向前端侧逐渐变大,可以防止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降低,保持前端侧的切割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锯刃跨度部的前端侧,锯刃的间距变大,因此,锯齿的间隔相应程度地变大,存在着锯变得容易勾挂到被切割物上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手锯,所述手锯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在切割作业中,锯齿不容易勾挂到被切割物上,能够确保顺畅的切割作业。进而,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锋利的手锯,所述手锯在从锯刃跨度部的近前侧到前端侧的任一位置都能够充分地施加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
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手锯,在锯刃跨度部配备有从锯身的长度方向的侧缘面竖起的多个锯齿,各个锯齿配备有相对于锯身的表侧面和背侧面交替、齐平地竖起的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各个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配备有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前方的前侧边以作为前纵向锯刃、以及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后方的后侧边以作为后纵向锯刃,并且,在各个锯齿的前端部配备有将该前端部倾斜地切割而成的前端倾斜切割面,所述手锯的第一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的所述前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另外,本发明的手锯,在上述第一个特征之外,其第二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各个锯齿的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另外,本发明的手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个特征之外,其第三个特征在于,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将前纵向锯刃的前端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另外,本发明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三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四个特征在于,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从前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前横向锯刃、以及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后横向锯刃,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相对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度。
另外,本发明的手锯,在上述第四个特征之外,其第五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相对于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角。
另外,本发明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五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六个特征在于,所述手锯是刃尖线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另一端侧呈直线地构成的直线锯。
另外,本发明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六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七个特征在于,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的间距。
另外,本发明的手锯,在上述第一~第七个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之外,其第八个特征在于,手锯为拉锯,将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作为锯的根部侧,并且,将锯刃跨度部的去路终端侧作为锯的前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的前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由于锯齿的前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在去路起始端侧小,因此,在去路上的锯的拉锯起始,能够可靠地减轻前纵向锯刃勾挂到被切割物上而不能移动等问题。因而,能够确保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锯的拉锯起始顺畅地进行,则会惯性地移动一直保持到拉锯结束为止都不会勾挂,因此,通过逐渐增大相对于前纵向锯刃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能够逐渐增加由前纵向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通过一次去路拉锯作业,能够相应程度地更深地切入。
因而,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手锯,能够提供一种手锯,所述手锯能够确保顺畅的拉锯作业,并且,能够充分地增加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每一次的拉锯作业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切割量。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结构的作用效果之外,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各个锯齿的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从而,在作为去路终端侧的回路起始端侧,使作成回路上的切入锯刃的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较小。因而,能够预防回路上的拉锯起始时锯刃容易勾挂于被切割物而停止,确保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一旦回路上的拉锯顺畅地开始,则会惯性地拉锯而保持到拉锯结束都不会勾挂。不言而喻,由于在回路的终端侧,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变大,因此,即使在回路的拉锯中,也可以期待后纵向锯刃的切入。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手锯,通过从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增大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可以期待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以及后纵向锯刃的进一步的切入。因而,能够确保在去路和回路这两者上都更为顺畅的锯的切割作业和良好的锋利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将前纵向锯刃的前端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减小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
切割面后纵向锯刃与后纵向锯刃一起构成回路上的切入锯刃。
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向去路终端侧变小,这使得回路起始端侧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较小。
从而,在配备有前端倾斜切割面的手锯中,能够在回路上的拉锯起始时良好地防止锯刃勾挂于被切割物而停止,确保回路上的更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如果一旦锯的拉锯起始顺畅地进行,则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会惯性地移动而直到拉锯结束保持不会勾挂,因此,能够确保在整个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作业。不言而喻,在回路的后半段,通过前端倾斜切割面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变大,还可以期待回路上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进行的进一步的切入。
因而,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手锯,在配备有前端倾斜切割面的手锯中,在去路和回路这两者上都能够确保更顺畅的锯的切割作业,并且,能够十分恰当地施加锯刃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从前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前横向锯刃和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后横向锯刃,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增大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相对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角。
前纵向锯刃是在去路拉锯时在作为锯齿的深度方向的纵向方向上切入被切割物的锯刃,与此相对,切割面前横向锯刃是在去路拉锯时在作为锯身的厚度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切削被切割物的锯刃。
因而,通过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增大地构成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的开角,在去路的拉锯起始的位置,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的开角变小,由切割面前横向锯刃产生的阻力变小。即,能够顺畅地开始去路拉锯。并且,在顺畅地开始去路拉锯之后,通过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的开角逐渐变大,逐渐提高由切割面前横向锯刃产生的对被切割物切削的切入力,由此,能够顺畅地增加横向方向上的切削量。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相对于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角。
切割面后横向锯刃主要起着在回路拉锯时从被切割物的切槽中排出切削粉的功能。不言而喻,在回路拉锯中,也具有在作为锯身的厚度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切削被切割物的功能。
因而,通过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地构成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的开角,在回路的拉锯起始的位置,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的开角变小。因此,回路拉锯的起始时的由切割面后横向锯刃产生的阻力变小,能够顺畅地开始回路拉锯。并且,在一旦回路拉锯顺畅地开始之后,通过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的开角逐渐变大,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切削粉从切割面后横向锯刃产生的被切割物的切槽的排出。不言而喻,还可以期待回路拉锯中的切削量的增加。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是刃尖线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呈直线地构成的直线锯,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尽管刃尖为直线,在拉锯时也不会勾挂于被切割物而停止并且能够以充分的切入量迅速地进行切割的锯。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到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的间距。
通过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增大所排列的多个锯齿的间距,能够防止在锯刃跨度部的去路终端侧对被切割物的切入压力的降低,保持前端侧的切割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去路终端侧,锯齿的间距变大,因此,相应程度地,锯齿的间隔变大,锯变得容易勾挂于被切割物上。
对于由这种间距的变更产生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将其与上述技术方案1~6中所述的前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的开角、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的开角的增减相组合,可以根据被切割物的性状,提供具有更顺畅的拉锯作业和良好的锋利度的手锯。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手锯,在上述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手锯为拉锯,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为锯根部侧,并且,锯刃跨度部的去路终端侧为锯前侧。拉锯是将锯向近前侧牵引时切入被切割物的锯。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手锯,在拉锯中,可以获得具有顺畅的拉锯作业和良好的锋利度,且具有由上述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产生的作用效果的手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锯的主视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锯的要部的图。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锯的锯齿,(A)是部分放大主视图,(B)是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锯。
首先,参照图1,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的手锯1配备有把手部10和锯身20。在锯身20的锯刃跨度部21,配备有多个锯齿30。
不过,图中所示的手锯1虽然没有被表示为折叠锯,但是,也可以是折叠锯。另外,图中所示的手锯1是具有只在锯身20的单侧配备有锯齿30的锯刃跨度部21的单刃锯,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锯身20的两侧具有锯刃跨度部21的双刃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锯1在作为单手锯且为拉锯而构成的锯中,有拉锯和推锯。
拉锯是主要在将锯身向近前牵引而使之做去程运动时切入被切割物的类型的锯。在拉锯的回程运动中,锯身被向前方推。
另一方面,推锯是主要在将锯身向前方推而使之做去程运动时切入被切割物的类型的锯。在推锯的回程运动中,锯身被向近前拉。
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手锯1是拉锯,但是,也可以是推锯。
参照图2~图4,手锯1的配备于所述锯刃跨度部21的多个锯齿30分别从锯身20的长度方向的侧缘面20c竖起地构成。
各个锯齿30配备有相对于锯身20的表侧面20a和背侧面20b交替、齐平地竖起的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
在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的一对侧边31a、31b中的位于手锯1的去程运动方向D1的前方的前侧边31a作为前纵向锯刃VE1,位于去程运动方向D1的后方的后侧边31b作为后纵向锯刃VE2。
在前面所述中手锯1是拉锯的情况下,去程运动方向D1为将锯1向近前拉的方向。从而,参照图1、图2,由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手锯1是拉锯,因此,锯刃跨度部21的锯根部1a侧成为拉锯的去程运动方向D1的前方,锯尖1b侧成为拉锯的去程运动方向D1的后方。换句话说,在拉锯的情况下,锯刃跨度部21的锯根1a侧成为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锯尖1b侧成为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终端侧21b。
另一方面,在推锯的情况下,锯刃跨度部21的锯尖1b侧成为推锯的去程运动方向D2的前方,锯根1a侧成为推锯的去程运动方向D2的后方。换句话说,在推锯的情况下,相反地,锯刃跨度部21的锯尖1b侧成为去路的起始端侧,锯根1a侧成为去路的终端侧。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手锯1中,作为拉锯,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30的前纵向锯刃VE1相对于锯的刃尖线L的入射角度α。更具体地,各个锯齿30的前纵向锯刃VE1的入射角度α从位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处的去路起始端锯齿30s到位于去路终端侧21b处的去路终端锯齿30e逐渐变大地构成。
不言而喻,在推锯的情况下,锯尖1b侧成为去路的起始端侧,锯根1a侧成为去路的终端侧,前纵向锯刃VE1的入射角度α的变化的增加方向与拉锯的情况相反。
在作为拉锯的本实施方式的手锯1中,由于锯齿30的前纵向锯刃VE1的入射角度α在去路起始端侧21a小,因此,在去路上的锯的拉锯起始处,能够确实地减轻前纵向锯刃VE1勾挂于被切割物W而变得不能移动等问题。即,能够确保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只要一旦锯的拉锯起始顺畅地进行,则易于惯性地运动而一直保持到拉锯结束都不会勾挂到被切割物上。并且,通过前纵向锯刃VE1相对于刃尖线L的入射角度α逐渐变大,能够逐渐地增加前纵向锯刃VE1对被切割物W的切入压力,能够在每一次的去路拉锯作业中通过更深的切入来获得良好的切割量。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手锯1中,作为拉锯,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小地构成各个锯齿30的后纵向锯刃VE2相对于锯的刃尖线L的入射角度β1。更具体地,各个锯齿30的后纵向锯刃VE2的入射角度β1从位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的去路起始端锯齿30s到位于去路终端侧21b的去路终端锯齿30e逐渐变大地构成。
从而,在锯刃跨度部21的作为去路终端侧21b的回路起始端侧,使成为回路上的切入锯刃的后纵向锯刃VE2的入射角度β1较小。因而,在回路上的拉锯起始处,能够预防锯刃容易勾挂于被切割物W而停止的情况,能够确保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一旦回路上的拉锯顺畅地开始,则会惯性地运动一直保持到拉锯结束都不会勾挂。不言而喻,由于在锯刃跨度部21的作为去路起始端侧21a的回路终端侧,后纵向锯刃VE2的入射角度β1变大,因此,在回路拉锯的后半段,也可以期待由后纵向锯刃VE2进行的切入。
因而,通过使后纵向锯刃VE2的入射角度β1从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还可以期待在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和由后纵向锯刃VE2进行的进一步的切入。因而,能够在去路和回路这两者中确保更顺畅的锯的切割作业和良好的锋利性。
另外,相对于前纵向锯刃VE1为主要的切入锯刃而言,后纵向锯刃VE2一般地是辅助的纵向锯刃。
在各个锯齿30的前端部,构成将该前端部倾斜地切断而构成的前端倾斜切割面40。
在前端倾斜切割面40,将属于该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三个边缘40a、40b、40c之中的边缘40b作为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所述边缘40b将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的所述前纵向锯刃VE1(前侧边31a)的前端与所述后纵向锯刃VE2(后侧边31b)的前端连接起来的。
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是由后纵向锯刃VE2的前端构成尖部的后纵向锯刃,其前端连接于前纵向锯刃VE1的前端,真正地构成刃尖T。
该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相对于刃尖线L、的入射角度β2,通常在各个锯齿30中,比前纵向锯刃VE1的入射角度α小且比后纵向锯刃VE2的入射角度β1小地构成。
在本发明中,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小地构成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相对于刃尖线L的入射角度β2。
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与后纵向锯刃VE2一起成为回路上的切入锯刃。
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的入射角度β2向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小,即,使回路起始端(21b)处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的入射角度β2较小。
因而,在配备有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手锯1中,在回路上的拉锯起始,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很少会勾挂于被切割物W而停止,能够确保回路上的更顺畅的拉锯起始。并且,在多数情况下,一旦回路上的拉锯起始顺畅地进行,则会惯性地运动而一直保持到回路的拉锯结束都不会勾挂。即,能够确保在整个回路上的顺畅的拉锯作业。不言而喻,在回路的后半段,通过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的入射角度β2变大,还可以期待回路上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VE3进行的进一步的切入,可以获得顺畅的锯的切割动作和锋利度。
将属于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三个边缘40a、40b、40c之中的边缘40a作为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所述边缘40a从所述前纵向锯刃VE1(前侧边31a)的前端向不属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的锯身20的厚度方向延伸。
另外,将属于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三个边缘40a、40b、40c之中的边缘40c作为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所述边缘40c从所述后纵向锯刃VE2(前侧边31b)的前端向不属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的锯身20的厚度方向延伸。
所述纵向锯刃VE1~VE3是对被切割物W在深度方向(纵向)上切入的垂直方向锯刃,与此相对,该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可以说是将被切割物W在锯身20的厚度方向上斜向水平切削的水平方向锯刃,更详细地,可以说是斜向水平方向锯刃。
所述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在锯身20被向拉锯的去程运动方向D1拉时,起着利用锯身20的厚度方向的锯刃宽度在斜向水平方向上切削被切割物W,以便像用凿子錾凿那样切削被切割物W的表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在锯身20被向拉锯的回程运动方向D2拉时,与切削被切割物W相比,总的来说,起着将切削粉从被切割物W的切槽中排出的作用。
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的开角θ1为前端倾斜切割面40与构成前纵向锯刃VE1的锯刃面的侧面32的交叉角度。该交叉角度不到90度。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与所述前纵向锯刃VE1在锯齿30的刃尖T处汇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相对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的开角θ1。
前纵向锯刃VE1是当去路拉锯时将被切割物W向作为锯齿30的深度方向的纵向切入的锯刃,与此相对,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是当去路拉锯时将被切割物W向作为锯身20的厚度方向的横向方向切削的锯刃。
因而,通过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地构成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的开角θ1,在去路的拉锯起始的位置,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的开角θ1变小,被切割物W相对于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的阻力变小。即,可以顺畅地开始去路拉锯。并且,在去路拉锯顺畅地开始之后,通过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的开角θ1逐渐变大,逐渐地提高切割面前横向锯刃HE1对被切割物W的切削压力,由此,能够顺畅地增大横向(锯身20的厚度方向)上的切削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小地构成所述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相对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的开角θ2。
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主要起着在回路拉锯时从被切割物W的切槽中排出切削粉的作用,另外,不言而喻,也起着在作为锯身20的厚度方向的横向上切削被切割物W的作用。
通过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的开角θ2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小,在回路的拉锯起始的位置,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的开角θ2变小。因此,在回路的拉锯起始处由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产生的阻力变小,能够顺畅地开始回路拉锯。并且,一旦回路拉锯顺畅地开始之后,通过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的开角θ2逐渐变大,可以逐渐提高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进行切削的压力,可以顺畅地进行切削粉从被切割物W的切槽中的排出。另外,还可以期待由回路上的切割面后横向锯刃HE2进行的切削。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倾斜切割面40呈三角形。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3个顶点41之中的顶点41a和顶点41b属于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另一方面,顶点41c不属于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也不属于锯身20的表侧面20a,而且也不属于背侧面20b,只存在于锯身20的厚度内。
不言而喻,所述顶点41c也可以属于与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31(锯身20的表侧面20a或者20b)相反的锯身20的侧面(20b或者20a)。在该情况下,前端倾斜切割面40成为从锯身20的表侧面20a直到背侧面20b的三角形。这样的从表侧面20a直到背侧面20b的三角形的前端倾斜切割面40也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一种。
进而,前端倾斜切割面40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该切割面形成为由锯身20的属于表侧面20a的两个顶点和属于背侧面20b的两个顶点构成的梯形。
锯齿30中的前端倾斜切割面40,在每个锯齿30中以所述刃尖T作为顶点,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向斜下方切割而构成。
以刃尖T作为顶点的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倾斜角度可以从锯身20的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化地构成。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可以将具有与上述前端倾斜切割面40的倾斜方向完全相反的倾斜方向的前端倾斜切割面的锯齿30掺杂到锯刃跨度部21的各处来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锯身20的刃尖线L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呈直线地构成。
当将刃尖线L形成直线时,在拉锯的情况下,存在着锯的前端侧的锯齿30对被切割物W的切入力降低的不利倾向。但是,如本发明所述,通过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地构成前纵向锯刃VE1的入射角度α,可以消除所述锯的前端侧的不利倾向。从而,可以不形成刃尖线L弯曲的锯,而能够利用使用用途广泛的直线锯实现被赞誉为具有良好的切割力的锯。当然,本发明并不排除刃尖线L弯曲的锯。另外,将刃尖线L弯曲的结构和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各种特征的结构组合起来的锯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地构成各个锯齿30的间距P。
在利用等间距的拉锯切割木材等被切割物W的情况下,在拉锯中,存在着在锯的前端侧(去路终端侧21b)对被切割物W的切入力变弱的倾向。为了防止这种切入力的降低,当使间距P向去路终端侧21b增大时,在去路终端侧21b,锯齿30之间的间隙变得过大,锯变得容易勾挂于被切割物W。
通过将本发明的结构、也就是从锯刃跨度部21的去路起始端侧21a到去路终端侧21b逐渐变大地构成前纵向锯刃VE1的入射角度α的结构与逐渐增大所述间距P的结构进行组合,可以确保不会勾挂的顺畅的拉锯和对被切割物W的良好的切入力产生的良好的锋利度这两者。即,对间距P的增加情况进行调整,以使得去路终端侧21b处的间距P不会变得过大,并且,另一方面,将前纵向锯刃VE1的入射角度α调整为向着去路终端侧21b适当地增加的情况,由此,能够实现具有顺畅的拉锯和良好的切割能力的手锯1。
在上面所述中,主要以拉锯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排除推锯的情况。
在单手锯的情况下,在拉锯中,作业者把持把手部10,向把手部10的方向(锯根1a的方向)拉(向近前拉拽)为去程运动,在去程运动之后,向锯尖1b的方向推(向前方推)为回程运动。
在单手锯的情况下,在拉锯中,去路起始端侧21a(回路终端侧)成为锯刃跨度部21的把手部10(锯根1a)侧(近前侧),去路终端侧21b(回路起始端侧)成为锯刃跨度部21的锯尖1b侧(手指尖侧)。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手锯,作为手动地切割木材、塑料等被切割物的工具,具有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附图标记说明
1 手锯
1a 锯根
1b 锯尖
10 把手部
20 锯身
20a 锯身的表侧面
20b 锯身的背侧面
20c 锯身的长度方向的侧缘面
21 锯刃跨度部
21a 去路起始端侧
21b 去路终端侧
30 锯齿
30s 去路起始端锯齿
30e 去路终端锯齿
31 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
31a 前侧边
31b 后侧边
32 侧面
33 侧面
40 前端倾斜切割面
40a~40c 边缘
41a~41c 顶点
VE1 前纵向锯刃
VE2 后纵向锯刃
VE3 切割面后纵向锯刃
HE1 切割面前横向锯刃
HE2 切割面后横向锯刃
α 前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
θ1 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
β2 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的入射角度
θ1 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的开角
θ2 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的开角
D1 拉锯的去路方向(推锯的回路方向)
D2 拉锯的回路方向(推锯的去路方向)
L 刃尖线
P 间距
T 刃尖
W 被切割物

Claims (7)

1.一种手锯,其特征在于,在锯刃跨度部配备有从锯身的长度方向的侧缘面竖起的多个锯齿,各个锯齿配备有相对于锯身的表侧面和背侧面交替、齐平地竖起的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各个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配备有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前方的前侧边以作为前纵向锯刃,且配备有位于锯的去程运动方向的后方的后侧边以作为后纵向锯刃,并且,在各个锯齿的前端部,配备有将该前端部倾斜地切断而成的前端倾斜切割面,其中,将各个锯齿的所述前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将各个锯齿的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将前纵向锯刃的前端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之间连接起来的切割面后纵向锯刃,将所述切割面后纵向锯刃相对于锯的刃尖线的入射角度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在前端倾斜切割面,构成从前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前横向锯刃、以及从后纵向锯刃的前端向锯身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面后横向锯刃,将所述切割面前横向锯刃相对于所述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角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将切割面后横向锯刃相对于带纵向锯刃的齐平侧面的开角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锯是刃尖线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呈直线地构成的直线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将各个锯齿的间距构成为从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向去路终端侧逐渐变大。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锯,其特征在于,手锯为拉锯,将锯刃跨度部的去路起始端侧作为锯根侧,并且,将锯刃跨度部的去路终端侧作为锯尖侧。
CN201980093504.3A 2019-04-02 2019-04-02 手锯 Active CN1134905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4609 WO2020202463A1 (ja) 2019-04-02 2019-04-02 手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0581A CN113490581A (zh) 2021-10-08
CN113490581B true CN113490581B (zh) 2022-12-09

Family

ID=6838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504.3A Active CN113490581B (zh) 2019-04-02 2019-04-02 手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97251A1 (zh)
EP (1) EP3950246A4 (zh)
JP (1) JP6598281B1 (zh)
KR (1) KR102645929B1 (zh)
CN (1) CN113490581B (zh)
TW (1) TW202037433A (zh)
WO (1) WO20202024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1963B2 (en) 2019-01-25 2022-10-18 Black & Decker Inc. Reciprocating saw blad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76201A (en) * 1936-10-20 1937-12-03 Robert Arthur Balfou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eeth for saws
JPH0839505A (ja) * 1994-08-03 1996-02-13 Kubota Kogyo Kk
EP1671732A1 (de) * 2004-12-17 2006-06-21 Irwin Industrial Tools GmbH Sägeblatt und Handsäge
CN107921655A (zh) * 2015-08-26 2018-04-17 Um工业株式会社 手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1504A (en) * 1936-10-20 1938-12-27 Balfour Robert Arthur Saw teeth
JPS5914163Y2 (ja) * 1981-09-14 1984-04-26 株式会社木島製鋸所 のこぎり
US4590837A (en) * 1982-12-22 1986-05-27 Taro Nanba Saw teeth for hand saws
US5848473A (en) * 1997-01-29 1998-12-15 Fiskars Inc. Saw blade
JP4980001B2 (ja) 2006-07-21 2012-07-18 株式会社ユーエム工業 鋸刃
US20090293698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Corona Clipper, Inc. Saw blade having teeth with varying depths and alternate tip beveling
US9731365B2 (en) * 2011-12-07 2017-08-15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Saw blade with tooth form proj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76201A (en) * 1936-10-20 1937-12-03 Robert Arthur Balfou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eeth for saws
JPH0839505A (ja) * 1994-08-03 1996-02-13 Kubota Kogyo Kk
EP1671732A1 (de) * 2004-12-17 2006-06-21 Irwin Industrial Tools GmbH Sägeblatt und Handsäge
CN107921655A (zh) * 2015-08-26 2018-04-17 Um工业株式会社 手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0246A1 (en) 2022-02-09
CN113490581A (zh) 2021-10-08
JP6598281B1 (ja) 2019-10-30
KR102645929B1 (ko) 2024-03-08
TW202037433A (zh) 2020-10-16
US20220097251A1 (en) 2022-03-31
JPWO2020202463A1 (ja) 2021-04-30
WO2020202463A1 (ja) 2020-10-08
KR20210144671A (ko) 2021-11-30
EP3950246A4 (en) 2022-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9345B2 (en) Toothform for a cutting tool, such as a hole saw
US9884380B2 (en) Saw blade with multiple tangs
US5918525A (en) Reciprocating saw blade
EP3162484B1 (en) Reciprocating saw blade
EP2602042B1 (en) Saw blade with tooth form projection
US5062338A (en) Hacksaw blade with bi-directional teeth
EP2138282A1 (en) Hair trimmer blade unit
TW201622927A (zh) 用於振動工具之切刀
US20120042765A1 (en) Reciprocating saw blade
GB2503350A (en) Saw blade manufactured by attaching teeth and removing tip
CN113490581B (zh) 手锯
CN107921655B (zh) 手锯
US10245747B2 (en) Handsaw
US20130139394A1 (en) Hand-saw blade, hand-saw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hand-saw blade
JP3185548U (ja) バリカン式剪定装置の可動刃
EP3321019B1 (en) Band saw blade
US20080314223A1 (en) Saw Blade for Cutting Slo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