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0203A -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0203A
CN113490203A CN202110739895.0A CN202110739895A CN113490203A CN 113490203 A CN113490203 A CN 113490203A CN 202110739895 A CN202110739895 A CN 202110739895A CN 113490203 A CN113490203 A CN 113490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erver
state
information
query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98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0203B (zh
Inventor
聂玉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Fibocom Wireless Software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n Fibocom Wireless Softwar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Fibocom Wireless Software Inc filed Critical Xian Fibocom Wireless Software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7398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0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0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0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查询请求给服务器获取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同时,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查询请求给服务器获取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本申请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无需依靠移动网络,不仅能够提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状态,还能够提醒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实现双重提醒,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手机通过开通未接来电提醒服务,等待电子设备开机恢复网络后,运营商发送短信提醒用户有未接来电。但是,若电子设备处于无网络状态,则无法获取未接来电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无需依靠移动网络,不仅能够提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状态,还能够提醒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实现双重提醒,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应用于具有SIM卡的第一设备,包括:
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一查询请求将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且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信息,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可选地,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建立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包括:
获取与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统一标志位;
将获取的统一标志位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地,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上报SIM卡信息和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至服务器。
可选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正常状态、无网络状态、飞行状态、关机状态;
正常状态表示第一设备的网络信号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无网络状态表示第一设备的网络信号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值。
可选地,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包括:
检测第一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移动网络;
确定接入移动网络,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
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一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第一查询请求将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且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可选地,根据第一查询请求将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且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的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将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反馈给第一设备。
可选地,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建立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统一标志位;
获取与统一标志位具有对应关系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如上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中,第一设备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第二设备通过发送第一查询请求给服务器,即可从该服务器获取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使得第二设备用户知道第一设备当前处于何种状态,达到提醒第二设备用户的目的。同时,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查询请求给服务器,即可从该服务器获取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使得第一设备用户知道状态信息被哪个第二设备获取过。在手机通话场景下,第一设备无需等到第一设备恢复移动网络时才能收到运营商下发的未接来电提醒。本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无需依靠移动网络,不仅能够提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状态,还能够提醒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实现双重提醒,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或无网络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处于飞行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处于关机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访问服务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无需依靠移动网络,不仅能够提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状态,还能够提醒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实现双重提醒,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虽然采用了诸如S100、S200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并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例如在由第一场景切换至第二场景时,可能会先执行S300后执行S100等,但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SN:series number,系列号。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一查询请求将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且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应用于具有SIM卡的第一设备。如图2所示,第一设备A和第二设备B都可以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上报SIM卡信息和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至服务器。
具体地,第一设备A开机注网后,SIM卡与第一设备A绑定,第一设备A上报SIM卡信息(例如:运营商、SIM卡号码,IMSI)信息和第一设备A的设备信息(例如:SN、IMEI、MAC地址)到服务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第一设备A(实时或定时)上传第一设备A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第二设备B发送第一查询请求给服务器,第一查询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一设备A的SIM卡号码、IMSI、SN、IMEI等可以唯一标识第一设备A的信息。服务器根据第一查询请求将对应的第一设备A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B,使得第二设备用户知道第一设备A当前处于何种状态,达到提醒第二设备用户的目的。同时,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B的查询记录。
步骤S200: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设备A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包括:
步骤S210:检测第一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移动网络;
步骤S220:确定接入移动网络,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第一设备A是否成功接入移动网络,当确定第一设备A接入移动网络,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服务器保存的第二设备B的查询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话场景下,即第一设备A作为被呼叫设备,第二设备B作为呼叫设备,则需要确定第一设备A成功接入移动网络时才能成功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在其他无需移动网络的场景下,第一设备A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步骤S300: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A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一设备A的SIM卡号码、IMSI、SN、IMEI等可以唯一标识第一设备A的信息。服务器根据这些信息返回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给第一设备A,使得第一设备用户知道状态信息被哪个第二设备获取过,无需等到第一设备A恢复移动网络(例如3G网络、4G网络、5G网络等)时才能收到运营商下发的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可以包括第二设备B的SIM卡号码、IMSI、SN、IMEI等可以唯一标识第二设备B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查询时间、第二设备用户输入的留言信息等。
本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无需依靠移动网络,不仅能够提醒第二设备B第一设备A的状态,还能够提醒第一设备A第二设备B的查询记录,实现双重提醒,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对于未接来电的提醒通常集中于如何使得第一设备A如何及时获取未接来电信息,侧重于第一设备A在恢复通信功能时通过哪些方式来及时获取未接来电信息,因此现有技术比较偏向于服务器和第二设备B的操作,而本申请中,第一设备A是通过发送第二查询请求这种主动操作的方式来获取未接来电,用户体验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100之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建立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则步骤S100包括:
步骤S110:获取与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统一标志位;
步骤S120:将获取的统一标志位上传至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正常状态、无网络状态、飞行状态、关机状态。其中,正常状态表示第一设备的网络信号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无网络状态表示第一设备的网络信号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值大于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值。例如:第一预设范围为-60至-100dbm,第二预设范围为小于-100dbm。
第一设备A建立统一标志位flag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flag为0对应正常状态,flag为1对应无网络状态,flag为2对应飞行状态,flag为3对应关机状态。第一设备A根据自身当前的状态信息确定对应的统一标志位,将该统一标志位上传(实时或定时)至服务器。服务器保存有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统一标志位转化为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A确定对应的统一标志位后,也可以根据统一标志位确定所要上传至服务器的文字信息。例如,确定flag为0时,上传的文字信息为:设备网络连接正常;确定flag为1时,上传的文字信息为:设备处于无网络状态;确定flag为2时,上传的文字信息为:设备已开启飞行模式;确定flag为3时,上传的文字信息为:设备已关机。则服务器无需保存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将上述文字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B。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为第一设备A处于正常状态或无网络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为第一设备A处于飞行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为第一设备A处于关机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8所示,为第一设备A和第二设备B访问服务器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5,第一设备A开机,正常联网状态下,SIM卡与第一设备A绑定,上报SIM卡信息(例如运营商、SIM卡号码,IMSI)和设备信息(例如:SN、IMEI、MAC地址)到服务器。判断网络信号值,若网络信号值在-60至-100dbm,设置flag值为0,上传文字信息“设备网络连接正常”至服务器。若网络信号值小于-100dbm,设置flag值为1,上传文字信息“设备处于弱信号或无网络状态”至服务器。第一设备A上传文字信息是在判断信号值在一定门限值,则立即上传,此时网络信号值满足数据业务工作。
参照图6,第一设备A开机,正常联网状态下,SIM卡与第一设备A绑定,上报SIM卡信息(例如运营商、SIM卡号码,IMSI)和设备信息(例如:SN、IMEI、MAC地址)到服务器。第一设备A设置进入飞行模式。给出提示:请稍等,60s后进入飞行模式。此时设置flag值为2,上传文字信息“设备已开启飞行模式”至服务器。
参照图7,第一设备A开机,正常联网状态下,SIM卡与第一设备A绑定,上报SIM卡信息(例如运营商、SIM卡号码,IMSI)和设备信息(例如:SN、IMEI、MAC地址)到服务器。第一设备A设置关机。给出提示:请稍等,60s后关机。此时设置flag值为3,上传文字信息“设备已关机”至服务器。
参照图8,第一设备A和第二设备B登录服务器地址。在服务器登录界面输入SIM卡信息和设备信息(例如:SIM卡号码、IMSI、SN、IMEI)。第二设备B成功登录进入服务器,搜索查询第一设备A的信息(例如:第一设备A的SIM卡号码、IMSI、SN、IMEI),即可获取第一设备A当前的状态信息。同时,服务器会保存第二设备B的查询记录(例如:查询时间、第二设备B的SIM卡号码、IMSI、SN、IMEI等)。第一设备A成功登录进入服务器,在本设备查询记录表中可以查询有什么设备查询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如图9所示,该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S400: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
步骤S500: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一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
步骤S600:根据第一查询请求将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且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参照图2,第一设备A和第二设备B都可以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服务器接收第一设备A上传的第一设备A的状态信息并保存。服务器接收第二设备B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一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第一设备A的状态信息,根据第一查询请求将第一设备A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B。同时,服务器保存第二设备B的查询记录。具体的实现过程请参照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以服务器作为中介,能够提醒第二设备B第一设备A的状态,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步骤S600之后,还包括:
步骤S700:接收第一设备的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步骤S800:将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反馈给第一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第一设备A的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第二设备B的查询记录,将第二设备B的查询记录反馈给第一设备A。具体的实现过程请参照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0之前,还包括:
建立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则如图11所示,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10: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统一标志位;
步骤S420:获取与统一标志位具有对应关系的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自己建立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接收第一设备A上传的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服务器接收第一设备A上传的统一标志位,获取与统一标志位具有对应关系的状态信息。具体的实现过程请参照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正常状态、无网络状态、飞行状态、关机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步骤。
在实际场景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的第一设备。电子设备的具体表现形式,本申请不予以限制,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等手持式电子设备;车载导航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相应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包含了上述方法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特征,说明书拓展和解释内容与上述定位方法的各实施例适应性相同,在此不做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实施例的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定位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设备(例如手机、计算机、服务器、被控电子设备、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每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SIM卡的第一设备,包括:
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一查询请求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且所述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建立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统一标志位;
将获取的所述统一标志位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至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上报SIM卡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至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正常状态、无网络状态、飞行状态、关机状态;
所述正常状态表示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信号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所述无网络状态表示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信号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查询请求,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移动网络;
确定接入移动网络,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查询请求。
6.一种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
当第二设备无法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网络连接,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查询请求,所述第一查询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且所述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且所述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查询请求,所述第二查询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
将所述第二设备的查询记录反馈给所述第一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建立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统一标志位与状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第一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上传的统一标志位;
获取与所述统一标志位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状态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39895.0A 2021-06-30 2021-06-30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90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9895.0A CN113490203B (zh) 2021-06-30 2021-06-30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9895.0A CN113490203B (zh) 2021-06-30 2021-06-30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0203A true CN113490203A (zh) 2021-10-08
CN113490203B CN113490203B (zh) 2024-04-05

Family

ID=7793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9895.0A Active CN113490203B (zh) 2021-06-30 2021-06-30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020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0279A (zh) * 2005-12-10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漏话业务的一种实现方法
CN101170604A (zh) * 2007-11-1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242449A (zh) * 2007-02-06 2008-08-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用户状态呈现业务系统和方法
CN101959157A (zh) * 2009-07-16 2011-01-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呼叫应答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0279A (zh) * 2005-12-10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漏话业务的一种实现方法
CN101242449A (zh) * 2007-02-06 2008-08-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用户状态呈现业务系统和方法
CN101170604A (zh) * 2007-11-13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来电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959157A (zh) * 2009-07-16 2011-01-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呼叫应答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0203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5666B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用于紧急呼叫的装置和方法
US20070124393A1 (en) Presence based notifications
EP3197213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561153B (zh) 随身定位设备的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EP2214428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mote control terminal
CN103716230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2340539A (zh)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6304030B (zh) 一种基于虚拟身份信息的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57306A (zh) 在通信终端共享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46280B (zh) 通讯录云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0543B (zh) 短信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1314555B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5450867A (zh) 基于图片信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316386A (zh) 监控被盗手机地理位置的系统及方法
CN113490203A (zh) 设备状态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11054B (zh) 查找联系人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01860821A (zh) 一种获取多个即时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67850B (zh) 移动通信业务费用查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50662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91722A (zh) 一种呼叫等待状态的设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027736B (zh) 通讯录的标记方法和装置
CN106341316B (zh) 一种转接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50B (zh) Gsm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375993A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搜寻系统及方法
CN104780252A (zh) 一种通讯录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