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9345B -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9345B
CN113489345B CN202110536356.7A CN202110536356A CN113489345B CN 113489345 B CN113489345 B CN 113489345B CN 202110536356 A CN202110536356 A CN 202110536356A CN 113489345 B CN113489345 B CN 113489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frequency
controllable rectifier
frequency
rectifi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63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9345A (zh
Inventor
王亮平
李武君
金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tep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tep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tep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tep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5363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9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9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9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9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9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4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4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4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 H02M5/45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45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5/458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 rectifier with control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7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7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79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整流控制器,整流控制器连接于可控整流器,且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电压;当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目标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容值较大电解电容,仅通过电解电容的较大容值来提高处于过调制状态的可控整流器输出的调制电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本申请通过降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来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无需限制于电解电容的属性,更好地保证了变频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四象限变频器是一种电能可以双向传递的新型变频器,可以应用在电梯等领域,它既可以将电网电能转变为频率可变的电能,再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处于电动状态),也可以将电动机制动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回送电网(处于发电状态),其特点是运行高效率、对电网谐波污染很小。相比于仅能处于电动状态、不能处于发电状态的二象限变频器,四象限变频器中设置有连接在电网和电动机之间的可控整流器,其中,可控整流器的主要功能器件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在输入的电网电压较高的工况下,可控整流器很容易进入过调制状态,进入过调制状态会导致可控整流器对输出的直流电压的稳定能力变弱,使得输出的直流电压波动较大,进而使得四象限变频器系统的稳定性不高,严重情况下,四象限变频器甚至会出现故障停机的情况。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会在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电解电容,以利用电解电容的较大容值来稳定可控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电解电容的容值越大,其稳定直流电压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电解电容的体积会急剧增大,成本也会急剧上涨,这都限制了电解电容稳定直流电压的能力,在考虑变频器体积及成本的情况下,变频器的稳定性往往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通过降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来提高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进而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整流控制器,整流控制器连接于可控整流器,且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网电压;当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其中,目标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其中,在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的情况下,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越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越小,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越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整流控制器,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当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其中,目标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其中,在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的情况下,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越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越小,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越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可控整流器,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变频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整流控制器连接于可控整流器;以及,与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能够执行上述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相关技术而言,整流控制器获取电网电压,在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很高,此时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很可能会受到限制;此时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并且,目标开关频率需高于预设频率。由于可控整流器输出的调制电压等于电网电压、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和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的矢量和,在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的情况下,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会增大电感的集肤深度,以降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进而降低调制电压,使得电网电压与调制电压的比值(直流母线利用率)增大,即,电网电压占调制电压的比例会增大,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增强,进而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若降低开关频率至预设频率之下,则变频器的稳定性非但不会增强,甚至还会减弱,故在降低开关频率时,需在高于预设频率的范围内设置,以保证变频器的稳定性。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容值较大电解电容,仅通过电解电容的较大容值来提高处于过调制状态的可控整流器输出的调制电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本申请通过降低电感的高频电压来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无需限制于电解电容的属性,更好地保证了变频器的稳定性。
另外,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包括:将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一步进值,得到第一开关频率;根据可控整流器在第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整流控制器是否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整流控制器处于过调制状态,则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在第一开关频率的基础上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得到目标开关频率;若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则以第一开关频率作为目标开关频率。本实施例中,将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一步进值得到第一开关频率,并根据可控整流器在第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整流控制器是否已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整流控制器已处于过调制状态,则通过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来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若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则将第一开关频率作为目标开关频率即可,由于降低开关频率在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的同时,可能会导致变频器的一些其他性能下降,例如噪音更大、谐波更多,故在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时,将第一开关频率作为目标开关频率,不再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可以在保证变频器稳定性的基础上,使得变频器的其他性能尽可能不受影响。
另外,第一步进值等于第二步进值。
另外,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电网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后,若不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控制达到额定开关频率;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本实施例中,在电网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为整流控制器不会处于过调制状态,此时,若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不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控制其恢复至额定开关频率,由于可控整流器在开关频率达到额定频率时的各工作性能都较佳,故在整流控制器不会处于过调制状态时,控制可控整流器工作在额定开关频率下,在保证变频器稳定性的同时,也尽可能保证变频器的一些其他性能不受影响。
另外,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有薄膜电容。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四象限变频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可控整流器与电网连接侧的电压矢量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感导线截面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四象限变频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整流控制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9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变频器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整流控制器,请参考图1,整流控制器连接于可控整流器,整流控制器和可控整流器均设置在四象限变频器中,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整流控制器用于控制可控整流器,具体地,整流控制器可以控制可控整流器中包含的各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四象限变频器还包括逆变器以及逆变控制器等器件,整流控制器还与逆变控制器相连,逆变控制器与逆变器相连,具体用于控制逆变器,变频器通过逆变器与电机相连。
本实施方式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101,获取电网电压。
步骤102,当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
本实施例中,整流控制器获取电网电压,在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很高,此时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很可能会受到限制;此时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并且,目标开关频率需高于预设频率,这里的预设频率是通过对变频器进行多次实验,并根据多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得到的。由于可控整流器输出的调制电压等于电网电压、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和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的矢量和,在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的情况下,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会增大电感的集肤深度,以降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进而降低调制电压,使得电网电压与调制电压的比值(直流母线利用率)增大,即,电网电压占调制电压的比例会增大,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增强,进而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若降低开关频率至预设频率之下,则变频器的稳定性非但不会增强,甚至还会减弱,故在降低开关频率时,需在高于预设频率的范围内进行设置,以保证变频器的稳定性。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容值较大电解电容,仅通过电解电容的较大容值来提高处于过调制状态的可控整流器输出的调制电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本申请通过降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来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无需限制于电解电容的属性,更好地保证了变频器的稳定性。
在步骤101中,整流控制器可以实时获取电网电压,具体地,可以通过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电压采样电路对电网电压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到的电压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电网电压可以被整流控制器有效采集到。该电路板可以设置在电网与整流控制器之间,也可以集成在整流控制器内部。
在步骤102中,请参考图3的可控整流器与电网连接侧的电压矢量图,根据该回路中电压矢量和为0可以得到,可控整流器输出的调制电压Ui等于电网电压Ug、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Ub和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Uf的矢量和,即,Ui=Ug+Ub+Uf,其中,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是电感由于受到电网电压频率(在我国电网电压频率通常为50Hz)的影响,使得电感的导线中的电流不是沿着整个导线横截面传输,而是趋向沿导线表面传输,导线横截面中心区域没有电流流过,即,电感的导线产生了集肤效应,这会导致电感的导线存在工频等效电阻Rb,在Rb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是电感由于受到可控整流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的影响,使得电感的导线中的电流不是沿着整个导线横截面传输,而是趋向沿导线表面传输,导线横截面中心区域没有电流流过,即,电感的导线产生了集肤效应,进而导致电感的导线存在高频等效电阻Rf,在Rf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集肤效应的程度具体可以用集肤深度Δ来表示,集肤深度是指从导线截面表层算起,到导线中电流密度减小到导线截面表层电流密度的1/e(e为自然底数e=2.71828183)处的深度,请参考图4的导线截面图,集肤深度Δ越小,代表导线可流过电流的横截面积就越小,则导线的等效电阻就越大。具体地,集肤深度Δ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69984380000051
其中,f为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γ为电感的导线的电导率,μ为电感的导线的磁导率。可以看出,当f=0时,集肤深度Δ为无穷大,此时电感的导线不会产生集肤效应,当f≠0时,电感的导线会产生集肤效应。
可控整流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往往较高,额定开关频率一般可达10kHz,电网电压的频率往往只有50Hz,而根据集肤深度Δ的计算公式可知,开关频率影响电感的导线的集肤深度相较于电网电压的频率影响电感的导线的集肤深度小得多,即,开关频率影响电感产生的集肤效应比电网电压的频率影响电感产生的集肤效应强得多,故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比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大得多,由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的基数较大,故降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相较于降低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更容易,此外,电感两端的工频电压的大小是由电网电压的频率决定的,而电网电压的频率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因此,本申请可以通过降低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来提高电网电压与调制电压的比值,即,提高了可控整流器的调制能力,进而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
具体地,整流控制器在判定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很可能会受到限制,此时可以在当前开关频率的基础上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以通过降低电感的高频电压,来增强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进而提高了变频器的稳定性,但降低开关频率后得到的目标开关频率需高于预设频率,因为一旦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低于预设频率,就会导致变频器的稳定性急剧下降,因此,需要控制降低后得到的目标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才可以保证变频器的稳定性不会急剧下降。
在一个例子中,还可以在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电容C,具体请参考图5,电容C具体可以为电解电容以及薄膜电容等类型,电容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调制电压的大小,进而使得变频器更稳定,而设置薄膜电容相较于设置电解电容,不仅不会使变频器的体积过大,还能降低变频器的成本。
在一个例子中,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步骤201,在电网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是否等于额定开关频率,若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进入步骤201;若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不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进入步骤202。
步骤202,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达到额定开关频率。
具体地,在电网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为整流控制器不会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此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不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达到额定开关频率,由于可控整流器在开关频率达到额定频率时的各工作性能都较佳,故在整流控制器不会处于过调制状态时,控制可控整流器工作在额定开关频率下,在保证变频器稳定性的同时,也尽可能保证变频器的一些其他性能不受影响。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举例来说,以AS390四象限变频器为平台,实现该控制方法,设置第一预设阈值为460V,第二预设阈值为430V,额定开关频率为10kHz,预设频率为5kHz。
当电网电压高于460V时,假定此时开关频率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从10kHz的基础上,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目标开关频率的设置需高于预设频率5kHz;当电网电压低于430V时,认为整流控制器不会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此时开关频率为8kHz,并不等于10kHz,则整流控制器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至10kHz,以在保证变频器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变频器的其他性能不受较大影响。
本发明还涉及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步骤301与步骤10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区别之处在于,步骤302包括以下子步骤:
本实施方式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子步骤3021,将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一步进值,得到第一开关频率;
子步骤3022,根据可控整流器在第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整流控制器是否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整流控制器处于过调制状态,则进入步骤3023;若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则进入步骤3024。
子步骤3023,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在第一开关频率的基础上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得到目标开关频率。
子步骤3024,将第一开关频率作为目标开关频率。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设置第一步进值等于第二步进值。
以上一实施方式中的AS390四象限变频器为平台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设置第一步进值为2kHz,第二步进值为3kHz。
当电网电压高于460V时,从额定开关频率,即从10kHz的基础上,将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第一步进值为2kHz,得到第一开关频率8kHz;根据可控整流器在8kHz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整流控制器是否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整流控制器处于过调制状态,则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在8kHz的基础上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3kHz,得到目标开关频率5kHz。
或者,设置第一步进值与第二步进值均为2kHz。
当电网电压高于460V时,从额定开关频率,即从10kHz的基础上,将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第一步进值为2kHz,得到第一开关频率8kHz;根据可控整流器在8kHz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整流控制器是否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整流控制器处于过调制状态,则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在8kHz的基础上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2kHz,得到目标开关频率6kHz。
也可以一次性设置开关频率至5kHz。
在本实施例中,将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一步进值得到第一开关频率,并根据可控整流器在第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整流控制器是否已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整流控制器已处于过调制状态,则通过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来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若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则将第一开关频率作为目标开关频率即可,由于降低开关频率在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的同时,会降低变频器的其他性能,例如噪音更大、谐波更多,故在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时,将第一开关频率作为目标开关频率,不再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可以在保证变频器稳定性的基础上,使得变频器的其他性能尽可能不受影响。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还涉及整流控制器的实施方式,请参考图8,包括获取模块1和控制模块2,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电网电压,控制模块2用于当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降低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其中,目标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目标开关频率越低,电感上的高频电压越小,可控整流器对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越强。
在一个例子中,当电网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若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不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达到额定开关频率,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有电容,具体可为薄膜电容,也可以为电解电容等。
由于本实施方式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还涉及整流控制器的另一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具体用于将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一步进值,得到第一开关频率;再根据可控整流器在第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整流控制器是否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整流控制器处于过调制状态,则控制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在第一开关频率的基础上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得到目标开关频率;若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则以第一开关频率作为所述目标开关频率,其中,第一步进值可以等于第二步进值。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变频器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可控整流器,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请参考图9,变频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401,整流控制器401连接于可控整流器,用于控制可控整流器;以及,与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4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02;其中,存储器4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4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4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401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方式。
其中,存储器和整流控制器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整流控制器和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
整流控制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整流控制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方式,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整流控制器,所述整流控制器连接于可控整流器,且所述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网电压;
当所述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其中,所述目标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
其中,在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高于所述预设频率的情况下,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越低,所述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越小,所述可控整流器对所述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越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包括:
将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一步进值,得到第一开关频率;
根据所述可控整流器在所述第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所述整流控制器是否处于过调制状态;
若所述整流控制器处于过调制状态,则控制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在所述第一开关频率的基础上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得到所述目标开关频率;
若所述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则将所述第一开关频率作为所述目标开关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进值等于所述第二步进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电网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若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不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控制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达到所述额定开关频率;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有薄膜电容。
6.一种整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控制器连接于可控整流器;所述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其中所述整流控制器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网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网电压高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得到目标开关频率;其中,所述目标开关频率高于预设频率;
其中,在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高于所述预设频率的情况下,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越低,所述电感两端的高频电压越小,所述可控整流器对所述电网电压的调制能力越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降低预设的第一步进值,得到第一开关频率;再根据所述可控整流器在所述第一开关频率下输出的调制电压,判断所述整流控制器是否处于过调制状态;若所述整流控制器处于过调制状态,则控制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在所述第一开关频率的基础上降低预设的第二步进值,得到所述目标开关频率;若所述整流控制器未处于过调制状态,则以所述第一开关频率作为所述目标开关频率;
其中,所述第一步进值等于所述第二步进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整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网电压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若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不等于额定开关频率,则控制所述可控整流器的开关频率达到所述额定开关频率;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可控整流器的直流侧设置有薄膜电容。
9.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整流器,所述可控整流器通过电感连接于电网;所述变频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所述整流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可控整流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整流控制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CN202110536356.7A 2021-05-17 2021-05-17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89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6356.7A CN113489345B (zh) 2021-05-17 2021-05-17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6356.7A CN113489345B (zh) 2021-05-17 2021-05-17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9345A CN113489345A (zh) 2021-10-08
CN113489345B true CN113489345B (zh) 2022-11-25

Family

ID=7793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6356.7A Active CN113489345B (zh) 2021-05-17 2021-05-17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934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9356A (zh) * 2016-06-02 2016-10-26 燕山大学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无电解电容型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34306A (zh) * 2020-10-29 2020-12-25 华中科技大学 提高三相电压支撑型并网逆变器高频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543A (zh) * 2007-12-06 2008-06-11 丁鹏坤 一种采用新颖调节变换方法的可控绿色电源
CN201750612U (zh) * 2010-07-13 2011-02-16 朱保礼 无极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CN102684535A (zh) * 2012-04-22 2012-09-19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一种固定调制比的pwm调制方法
JP2015192535A (ja) * 2014-03-28 2015-11-02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208337420U (zh) * 2016-11-25 2019-01-04 广东百事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智能升压转换装置
CN108574307B (zh) * 2017-03-14 2022-01-21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供主电路的igbt软开关控制方法
JP2019115156A (ja) * 2017-12-22 2019-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11405449U (zh) * 2020-01-19 2020-09-01 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四象限电梯变频器抗电网电压波动装置
CN111555301B (zh) * 2020-05-26 2021-11-09 上海广吉电气有限公司 智能有源滤波器及无功电力移相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9356A (zh) * 2016-06-02 2016-10-26 燕山大学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无电解电容型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34306A (zh) * 2020-10-29 2020-12-25 华中科技大学 提高三相电压支撑型并网逆变器高频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9345A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58233B1 (en) High dynam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 background
CN109802442B (zh) 用于使用功率同步控制来控制电压源变流器的方法和控制系统
US20120320647A1 (en) Switching branch for three-level rectifier, and three-phase three-level rectifier
US11159099B2 (en) Method for pulse-width modulation of a power converter and a power converter
WO2015067771A1 (en) Control of dc transmission lines
Liu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Si IGBT and SiC MOSFET power devices based LCL three‐phase inverter with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
CN113489345B (zh) 可控整流器的控制方法、整流控制器、变频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33670B (zh) 控制dc系统中的电压源变流器
CN106357132B (zh) 一种三相三线整流电路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JP2015186281A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11894786B2 (en)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control system
CN114679037A (zh) 有源整流系统及其降噪方法、控制器和变流器
EP3329584B1 (en) Arran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imiting circulating currents
CN114285050A (zh)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振荡抑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36312B (zh) 一种vsc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157887A (zh) 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电力电子装置及干扰抑制方法
EP3787142A1 (en) Compensato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2821399B (zh) 一种谐波消除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EP4250527A1 (en)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estimation apparatus
CN109962488A (zh)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Berra et al. Virtual flux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 of three-level multi-terminal VSC-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4915198A (zh) 逆变器的电流控制系统、电流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CN115021305A (zh) 直流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5406698A (zh) 一种三电平交直交变频器直流母线过压保护方法
CN116418025A (zh) 直流电压受端mmc换流站过载能力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