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6993A -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6993A
CN113486993A CN202110765227.5A CN202110765227A CN113486993A CN 113486993 A CN113486993 A CN 113486993A CN 202110765227 A CN202110765227 A CN 202110765227A CN 113486993 A CN113486993 A CN 113486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de
bill
information
barcod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52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6993B (zh
Inventor
王梦然
汪敏青
项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52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6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6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6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6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6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6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ncluding quality enhancement ste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基于本发明,可以获取条码检测组件从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检测出的条码信息、根据读码图像确定的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以及条码检测组件从读码图像中识别得到该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其中,条码识别位置能够体现条码在读码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真实位置;利用读码耗时时长确定的条码拍摄时刻,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条码检测组件识别条码信息所产生的延时。从而,通过将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有助于提高条码信息与其归属的目标物体的匹配准确性。

Description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匹配方法、一种信息匹配装置、一种物流系统、以及一种物流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流系统中,常常需要检测附着于例如包裹等目标物体表面的条码信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分拣。
为了提高分拣的工作效率,同一传送通道中往往会同时存在多个被传送的目标物体,因此,如何使检测到的条码信息能够准确地与其归属的目标物体匹配,成为相关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分别提供了一种信息匹配方法、一种信息匹配装置、一种物流系统、以及一种物流管理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匹配方法,包括:
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条码信息、以及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其中,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
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确定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其中,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可选地,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包括: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若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同一物流面单,并且,在面单列表中择一保留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或已记录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若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在面单列表中添加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列表中的面单识别位置在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分别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可选地,条码检测组件包括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任意一个读码相机在当前定位完成时刻输出的面单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可选地,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可选地,条码检测组件包括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获取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测量到的目标轮廓位置,其中,该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的检测视野,位于条码检测组件在传送通道中的成像视野的上游侧;记录目标轮廓位置及获取到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可选地,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任一记录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则,确定该条码信息与该目标轮廓位置对应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每个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其中,任一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该目标轮廓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的时间差确定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匹配装置,包括:
条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条码信息、以及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其中,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
拍摄时刻推算模块,用于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确定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其中,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位置匹配判决模块,用于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面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测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测量到的目标轮廓位置,其中,该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的检测视野,位于条码检测组件在传送通道中的成像视野的上游侧;记录目标轮廓位置及获取到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流系统,该物流系统包括沿传送通道部署的传送带、条码检测组件以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条码检测组件的输出,执行如前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流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前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引发所述处理器执行前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
基于上述实施例,除了获取条码检测组件从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检测出的条码信息、以及根据读码图像确定的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之外,还可以获取条码检测组件从读码图像中识别得到该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其中,条码识别位置是根据识别出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确定的,其能够体现条码在该读码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真实位置;利用读码耗时时长确定的条码拍摄时刻,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条码检测组件识别条码信息所产生的延时。从而,通过将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有助于提高条码信息与其归属的目标物体的匹配准确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使用的测试方案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使用的信息匹配改进方案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基于如图3所示改进方案的第一实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适用于如图4所示第一实例结构的面单融合机制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6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基于如图3所示改进方案的第二实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
图8为适用于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的目标物体识别方案的第一实例流程示意图;
图9为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例流程引入面单融合机制的扩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如图7所示信息匹配方法引入条码去重机制的扩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适用于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的目标物体识别方案的第二实例流程示意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物流管理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如图13所示的信息匹配装置的第一实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如图13所示的信息匹配装置的第二实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流系统可以包括沿传送通道部署的传送带100、条码检测组件120以及处理器200。
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可以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在该实施例中,被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所覆盖的指定区域可以称作条码识别区Sc。
其中,条码检测组件120可以包括具有图像拍摄功能的工业相机以及解码装置,该解码装置能够从工业相机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检测条码信息、并根据读码图像确定的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
或者,条码检测组件120也可以包括一体集成图像拍摄以及解码功能的智能相机,即,该智能相机能够从其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检测条码信息、并根据读码图像确定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
无论是解码设备还是智能相机,其确定的条码识别位置可以是条码在读码图像中的图像坐标(条码在相机视野中的相对位置),或者,确定的条码识别位置也可以是根据工业相机或读码相机相对于传送带100的布设位置,将条码在读码图像中的图像坐标转换得到的条码在传送通道内(传送带100的承载平面上)的平面坐标(条码在传送通道中的空间位置)。
而且,对于在传送通道中被成功识别的每个已识别目标物体(例如包裹),处理器200可以基于该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对该已识别目标物体的位置跟踪,通过位置跟踪,可以确定该已识别目标物体从其目标识别位置开始,随时间传送进程的持续而实时变化的位置,该变化位置可以被称为目标推算位置。
图2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使用的测试方案的原理性示意图。请参见图2,在该测试方案中,处理器200'可以用于:
条码检测组件120'可以对时刻ta拍摄到的读码图像进行条码检测,并且,在时刻tb检测出第一条码210和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以及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和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即,时刻ta为条码拍摄时刻,时刻tb为读码完成时刻;
分别将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和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目标推算位置P_obj_est(tb),可以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例如传送带100的传送速率)V0、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读码完成时刻tb到达之前的识别时间t_obj、以及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被识别的目标识别位置P_obj_det、以及确定的;
例如,P_obj_est(tb)=P_obj_det+(tb-t_obj)×V0;
利用条码识别位置与目标推算位置的位置匹配结果,确定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
在图2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包括贴附有第一条码210的第一目标物体310、以及贴附有第二条码220的第二目标物体320,其中:
在条码拍摄时刻ta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条码识别位置P21(ta)是第一条码210在第一目标物体310处于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1(ta)时的条码实际位置,条码识别位置P22(ta)是第二条码220在第二目标物体320处于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2(ta)时的条码实际位置;
然而,第一目标物体310处于读码完成时刻tb的传送位置P31(tb)已相对于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1(ta)发生了位置偏移ΔP,并且,第二目标物体320处于读码完成时刻tb的传送位置P32(tb)已相对于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2(ta)也发生了位置偏移ΔP。
相应地,由于第一目标物体310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目标推算位置P31'(tb)无限接近其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传送位置P31(tb),因此,第一目标物体310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目标推算位置P31'(tb)相对于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1(ta)也会存在近似于该位置偏移ΔP的位置偏差,同理,第二目标物体320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目标推算位置P32'(tb)相对于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2(ta)也会存在近似于该位置偏移ΔP的位置偏差。
从而,将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和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则会得到错误的匹配结果,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匹配失败,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错误地匹配到了第一目标物体310处于读码完成时刻tb的传送位置P31(tb),由此导致条码信息与目标物体之间的信息匹配的正确率下降。
图3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的信息匹配改进方案的原理性示意图。请参见图3,在意图改进上述缺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0除了获取条码检测组件120从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检测出的条码信息(例如第一条码210和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以及根据读码图像确定的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例如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和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之外,还获取该条码检测组件120从读码图像中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该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可以由条码检测组件120提供,或者,也可以预先配置在可被处理器200读取的存储介质中。
并且,处理器200还可以利用条码检测组件120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tb、以及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确定条码拍摄时刻ta(例如ta=tb-Δt_dec),其中,条码拍摄时刻ta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真实拍摄时间。
相应地,处理器200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目标推算位置P_obj_est(ta)进行位置匹配,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P_obj_est(ta),可以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V0(例如传送带100的传送速率)、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读码完成时刻tb到达之前传送通道中被识别的目标识别位置P_obj_det、以及条码拍摄时刻ta相对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t_obj的时间差确定的,例如:
P_obj_est(ta)=P_obj_det+(ta-t_obj)×V0;
即,P_obj_est(ta)=P_obj_det+(tb-Δt_dec-t_obj)×V0。
从而,利用条码识别位置与目标推算位置P_obj_est(ta)的位置匹配度,可以确定条码信息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
在图3中,仍以已识别目标物体包括贴附有第一条码210的第一目标物体310、以及贴附有第二条码220的第二目标物体320为例,其中:
条码识别位置P21(ta)是第一条码210在第一目标物体310处于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1(ta),条码识别位置P22(ta)表示第二条码220在第二目标物体320处于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2(ta);
虽然第一目标物体310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传送位置P31(tb)相对于读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1(ta)存在位置偏差,并且,第二目标物体320在读码完成时刻tb的传送位置P32(tb)相对于读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2(ta)存在位置偏差,但通过利用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确定条码拍摄时刻时刻ta,可以获得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目标推算位置P_obj_est(ta),即,P31’(ta)和P32’(ta),该目标推算位置P31’(ta)和P32’(ta)更为接近甚至完全等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传送位置P31(ta)和P32(ta),由此可以消除前文所述的位置偏差。
从而,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可以正确地匹配到第一目标物体310在时刻ta的目标推算位置P31'(ta),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可以正确地匹配到第二目标物体320在时刻ta的目标推算位置P32'(ta),由此可以成功确定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成功匹配到第一目标物体310、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成功匹配到第二目标物体320。
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条码识别位置能够体现条码在读码图像的拍摄时刻ta的真实位置,因此,利用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确定的条码拍摄时刻(例如ta=tb-Δt_dec),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条码检测组件120识别条码信息所产生的延时,从而,通过将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有助于提高条码信息与其归属的目标物体的匹配准确性,并且可以避免如图2所示方案中的误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识别目标物体的目标识别位置,可以是在读码完成时刻tb到达之前的任意时刻,即,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可以是早于读码完成时刻tb的任意时刻。
下文中,将结合两个实例结构,分别说明在早于时刻tb的任意时刻识别到已识别目标物体的不同识别方式。
图4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基于如图3所示改进方案的第一实例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4,在该实施例中,条码检测组件120可以进一步具有面单识别功能,并且,利用条码检测组件120对目标物体表面贴附的面单的识别来替代性表示对目标物体的识别,相应地,利用面单识别位置来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实施例种的物流系统还可以架设有补光模组140,该补光模组140的照射范围可以覆盖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
如前文所述,条码检测组件120可以包括具有图像拍摄功能的工业相机以及解码装置,该解码装置能够从工业相机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识别物流面单、并根据读码图像确定该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或者,条码检测组件120也可以包括一体集成图像拍摄以及解码功能的智能相机,即,该智能相机能够从其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识别物流面单、并根据读码图像确定该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与条码识别位置同理,无论是解码设备还是智能相机,其确定的面单识别位置可以是物流面单在读码图像中的图像坐标(物流面单在相机视野中的相对位置),或者,确定的面单识别位置也可以是根据工业相机或读码相机相对于传送带100的布设位置,将物流面单在读码图像中的图像坐标转换得到的物流面单在传送通道内(传送带100的承载平面上)的平面坐标(物流面单在传送通道中的空间位置)。
具体地,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用于:
获取条码检测组件120从面单拍摄时刻t_prv(早于读码完成时刻tb)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识别出的物流面单(例如贴附于第一目标物体310的表面的第一面单410或贴附于第二目标物体320的表面的第二面单420)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例如第一面单410在时刻t_prv的面单识别位置P41(t_prv)或第二面单420在时刻t_prv的面单识别位置P42(t_prv);
利用条码检测组件120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t_pst、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120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Δt_fs,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prv(即t_obj=t_prv=t_pst-Δt_fs),该面单拍摄时刻t_prv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即,面单拍摄时刻t_prv。
其中,识别耗时时长Δt_fs可以与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并且,识别耗时时长Δt_fs可以由条码检测组件120提供,或者,也可以预先配置在可被处理器200读取的存储介质中。
处理器200可以记录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prv,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prv)或P42(t_prv)、以及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prv,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例如第一目标物体310或第二目标物体320)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P_obj_det以及该目标识别位置P_obj_det对应的目标识别时间。
相应地,处理器200可以将在读码完成时刻tb获取到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位置匹配,即,将该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a)进行位置匹配,其中,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a),可以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V0(例如传送带100的传送速率)、已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以及条码拍摄时刻ta相对于该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prv的时间差来确定,例如:
P_fs_est(ta)=P_fs_det(t_prv)+(ta-t_prv)×V0;
即,P_fs_est(ta)=P_fs_det(t_prv)+[(tb-Δt_dec)-(t_pst-Δt_fs)]×V0。
从而,在图4中,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可以正确地匹配到第一面单410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41'(ta),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可以正确地匹配到第二面单420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32'(ta),由此可以使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成功匹配到第一面单410所属的第一目标物体310、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成功匹配到第二面单420所属的第二目标物体320。
在该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同一物流面单在正常情况下将会完整出现在连续多帧的读码图像中并被重复识别,为此,该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面单融合机制,以确保针对同一物流面单,只记录一次识别的面单识别位置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从而避免同一物流面单由于多次记录面单识别位置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而引发混淆。
图5为适用于如图4所示第一实例结构的面单融合机制的原理性示意图。请参见图5,处理器200可以维护面单列表500,用于记录识别到的每个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prv,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prv)或P42(t_prv)、以及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prv,并且,在面单拍摄时刻t_prv之后重复识别同一物流面单的另一面单拍摄时刻t_fo(该面单拍摄时刻t_fo也是利用识别耗时时长Δt_fs确定的),处理器200可以将当前面单拍摄时刻t_fo的面单识别位置(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fo)或P42(t_fo))与面单列表500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遍历匹配,即:
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fo)或P42(t_fo)),与,面单列表500中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fo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_fo)(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fo)或P42'(t_fo))进行位置匹配;
其中,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的该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_fo),可以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V0(例如传送带100的传送速率)、已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prv)或P42(t_prv))、以及当前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fo与面单列表500中记录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prv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例如,P_fs_est(t_fo)=P_fs_det(t_prv)+(t_fo-t_prv)×V0。
若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与面单列表500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fo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表示新出现的物流面单,并且可以在面单列表500中添加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fo;
若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fo)或P42(t_fo)),匹配面单列表500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prv)或P42(t_prv))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fo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_fo)(例如面单识别位置P41'(t_fo)或P42'(t_fo)),则,确定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与面单列表500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归属同一已识别的物流面单,并且,在面单列表500中择一保留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或已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prv)、以及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fo或t_prv,即,执行一次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融合。
例如,对于第一面单410,在面单列表500中保留已为其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P41(t_prv)和面单拍摄时刻t_prv,或者,将为其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P41(t_prv)和面单拍摄时刻t_prv分别更新为P41(t_fo)和时刻t_fo;同理,对于第二面单420,在面单列表500中保留已为其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P42(t_prv)和面单拍摄时刻t_prv,或者,将为其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P42(t_prv)和面单拍摄时刻t_prv更新为P42(t_fo)和时刻t_fo。
基于如图5所示的方式,为了将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处理器200可以具体用于:
将当前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500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遍历匹配,即,将当前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500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a)进行位置匹配,该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a)的确定方式如前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若当前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500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a),例如,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匹配第一面单410在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41'(ta),或者,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匹配第二面单420在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32'(ta),则,确定当前的条码信息与面单列表500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500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由于同一物流面单在正常情况下将会完整出现在连续多帧的读码图像中并被重复识别,该物流面单的每一次重复识别都意味着其面单识别位置的一次面单融合,因此,为了表示所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是否具备物流面单被重复识别的正常属性,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在面单列表中记录每个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融合次数,面单融合次数未达预设阈值(经验值)的面单识别位置可以认为是误识别的位置、或者认为是真实性尚待核实的位置,若如此,则,参与到与条码识别位置的遍历匹配的面单识别位置中,可以不包括面单融合次数未达预设阈值的面单识别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同一条码在正常情况下会完整出现在连续多帧的读码图像中并被重复检测的情况,但同一条码信息与面单识别位置在匹配后的关联(即条码信息与已识别目标物体的关联)只需要一次,因此,可以进一步在面单列表500中记录与面单识别位置匹配的条码信息,以实现条码信息与面单识别位置在匹配后的关联(即条码信息与已识别目标物体的关联),并且,每当确定了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时,处理器200都可以在面单列表500中查询当前的该条码信息是否已经通过在面单列表500中的记录而完成了匹配后的关联,若是,则可以丢弃该条码信息。
另外,条码信息的匹配失败有可能是由于如下的两种原因:
1、条码所在的物流面单由于破损或污染而导致无法被识别;
2、由于条码具有比物流面单更小的尺寸,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在物流面单尚未被识别时就检测到了贴附在该物流面单的区域内的条码,对于这种情况,会发生由于缺失面单识别位置而引发的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为了避免条码信息由于匹配失败而丢失,在该实施例中,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维护待匹配条码列表,其中:
当有条码信息匹配失败时,可以将匹配失败的该条码信息记录在待匹配条码列表中;
当有条码信息成功匹配到已识别目标物体时,在待匹配条码列表中查询该条码信息,其中,若在待匹配条码列表中查询到该条码信息,则,表示该条码信息此前的匹配失败是由于上述的第2种原因所导致,因此,将该条码信息从待匹配条码列表中删除。
由此,待匹配条码列表中最终保留的条码信息,大部分都可能是由于上述第1种原因所导致。
在该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的第一实例结构中,条码检测组件120可以包括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并且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这是因为,单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不足以在清晰对焦条码读的情况下覆盖传送通道(传送带100)的宽度范围。
相应地,若确定的面单识别位置是物流面单在传送通道内(传送带100的承载平面上)的平面坐标(物流面单在传送通道中的通道坐标位置),并且,确定的条码识别位置是条码在传送通道内(传送带100的承载平面上)的平面坐标(条码在传送通道中的通道坐标位置),则,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用于将面单识别位置和条码识别位置从读码相机的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中的通道坐标位置,即:
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与,面单列表500中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面单识别位置P_fs_det(t_fo)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t_fo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_fo)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将任意一个读码相机在当前定位完成时刻输出的面单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将当前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500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_fs_est(ta)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为了使上述的匹配过程更加直观,处理器200可以在为条码检测组件120设置的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渲染从条码检测组件120获取到的读码图像,并且,处理器200可以持续推算面单列表500中记录的各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推算位置,以根据持续推算的面单推算位置,在为条码检测组件120设置的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进一步渲染表示面单外框(例如面单推算位置的边界轮廓)的移动面单线框。
并且,与条码信息同步获取的读码图像会存在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的延迟,则,处理器200优选地以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为延迟补偿,在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渲染从条码检测组件120获取到的读码图像。
移动面单线框在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呈现颜色,第一颜色(例如绿色)表示被移动面单线框圈定的物流面单处于已匹配状态(面单列表500中已针对其面单识别位置记录有匹配的条码信息),第二颜色(例如黄色)表示被移动面单线框圈定的物流面单处于待匹配状态(面单列表500中尚未针对其面单识别位置记录匹配的条码信息、并且面单推算位置仍处在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中),以及,第三颜色(例如红色)表示被移动面单线框圈定的物流面单匹配失败(面单列表500中尚未针对其面单识别位置记录匹配的条码信息、并且面单推算位置即将完全移出条码检测组件120的视野范围)。
请在回看图4,在该实施例的物流系统的第一实例结构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全景相机130,该全景相机130可以选用工业相机,并且,该全景相机130的成像视野在传送通道中与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邻接交叠、并且覆盖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的下游侧的区域。
全景相机130可以拍摄到从条码检测组件120的视野范围离开的目标物体,并且,处理器200可以在为全景相机130设置的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渲染全景相机130拍摄到的全景图像。即,物流条码即将从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消失的目标物体,将在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出现。
处理器200还可以根据面单列表500中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进一步持续推算已识别目标物体在离开条码检测组件120的视野范围之后的面单推算位置,并且,可以根据持续推算的面单推算位置,在为全景相机130设置的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进一步渲染表示面单外框(例如面单推算位置的边界轮廓)的移动面单线框。
其中,移动面单线框在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呈现颜色,即,与在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相同的第一颜色(例如绿色)和第二颜色(例如黄色)以及第三颜色(例如红色)。
也就是,可以认为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的渲染呈现所表示的过程,是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的渲染呈现所表示的过程的延续,为了使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和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的渲染呈现能够实现更平稳的延续对接,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获取全景相机130持续的输出帧号用作时间计量刻度,即,以全景相机130的帧号单位间隔为计时单位。
相应地,前文提及的条码拍摄时刻ta、读码完成时刻tb、定位完成时刻t_pst、面单拍摄时刻t_fo或t_prv等各时刻,都可以由处理器200识别确定、并使用全景相机130的对应帧号表示,当由处理器200确定的这些时刻位于全景相机130的两个相邻帧号之间时,可以选择相对于该时刻最近的一个帧号来表示该时刻。
为了更完整地呈现通过不同可视化界面窗口所展示的上述延续对接的过程,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在独立于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和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的虚拟可视化呈现窗口中创建虚拟传送带,并且,根据持续推算的面单推算位置在该虚拟传送带中虚拟呈现各已识别目标物体的位置,并利用前述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以及第三颜色。
图6为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基于如图3所示改进方案的第二实例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6,在该实施例的物流系统的第二实例结构中,条码检测组件120可以不需要具有面单识别功能,并且,物流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体积测量相机110,该体积测量相机110在传送通道中的检测视野,位于条码检测组件120在传送通道中的成像视野的上游侧。在该实施例中,体积测量相机110的成像视野所覆盖的区域可以称作体积测量区Sv。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还可以假设有补光模组140,该补光模组140的照射范围可以覆盖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
体积测量相机110可以测量得到被其识别的目标物体的体积信息和位置信息,通过体积信息和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在传送通道中传送的目标物体的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例如,如图6所示的在目标测量时刻t_msr(早于读码完成时刻tb)测量得到的第一目标物体310的目标轮廓位置P71(t_msr)、以及在体积测量时刻t_msr测量得到的第二目标物体320的目标轮廓位置P72(t_msr)。并且,体积测量相机110测量得到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的消耗时长可以忽略不计。
相应地,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获取体积测量相机110在传送通道中测量到的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记录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及获取到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t_msr,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t_obj=t_msr)。并且,处理器200可以基于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持续推算已识别目标物的目标推算位置,即,将在读码完成时刻tb获取到的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ta的面单推算位置P_con_est(ta)进行位置匹配。
其中,任一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ta的轮廓推算位置P_con_est(ta),可以是根据传送通道100的传送速率V0(例如传送带100的传送速率)、该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ta相对于该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的目标测量时刻t_msr的时间差确定的,例如:
P_con_est(ta)=P_con_det(t_msr)+(ta-t_msr)×V0;
即,P_con_est(ta)=P_con_det(t_msr)+(tb-Δt_dec-t_msr)×V0。
若当前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任一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轮廓推算位置P_con_est(ta),例如,第一条码21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1(ta)位于第一目标物体310在时刻ta的轮廓推算位置P71'(ta)所限定的位置范围内,或者,第二条码220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P22(ta)位于第二目标物体320在时刻ta的轮廓推算位置P72'(ta)所限定的位置范围内,则,确定当前的条码信息与该目标轮廓位置P_con_det(t_msr)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每一个目标轮廓位置在条码拍摄时刻ta的轮廓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当前的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与第一实例结构同理,在该实施例中的物流系统的第二实例结构中,条码检测组件120也可以包括沿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并且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
由于体积测量相机110的测量范围足以覆盖传送通道(传送带100)的宽度范围,因此,无论是传送经过哪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内的目标物体,都能够被该体积测量相机110测量到目标轮廓位置。
与第一实例结构类似,为了使基于第二实例结构的匹配过程更加直观,处理器200以读码耗时时长Δt_dec为延迟补偿,在为条码检测组件120设置的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渲染从条码检测组件120获取到的读码图像。并且,处理器200进一步根据持续推算的轮廓推算位置,在为条码检测组件120设置的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进一步渲染表示目标物体轮廓的移动目标线框(可以被选择性地渲染为前文所述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或第三颜色)。
请在回看图6,在该实施例的物流系统的第二实例结构中,同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第一实例结构中类似的全景相机130,其成像视野在传送通道中与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邻接交叠、并且覆盖条码检测组件120的成像视野的下游侧的区域。
同理,全景相机130可以拍摄到从条码检测组件120的视野范围离开的目标物体,并且,处理器200可以在为全景相机130设置的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渲染全景相机130拍摄到的全景图像。即,物流条码即将从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消失的目标物体,将在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出现。
处理器200还可以根据目标轮廓位置,进一步持续推算已识别目标物体在离开条码检测组件120的视野范围之后的轮廓推算位置,并且,根据持续推算的轮廓推算位置,在为全景相机130设置的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进一步渲染表示目标物体外轮廓的移动目标线框。
即,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的渲染呈现所表示的过程,可以认为是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的渲染呈现所表示的过程的延续,由于轮廓推算位置的推算基准是体积测量相机110测量得到的,因此,若希望使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和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的渲染呈现能够实现更平稳的延续对接,处理器200可以进一步获取体积测量相机110持续的输出帧号用作时间计量刻度,即,以体积测量相机110的帧号单位间隔为计时单位。
相应地,前文提及的条码拍摄时刻ta、读码完成时刻tb、目标测量时刻t_msr等各时刻,都可以由处理器200识别确定、并且可以使用体积测量相机110的对应帧号表示,,当由处理器200确定的这些时刻位于体积测量相机110的两个相邻帧号之间时,可以选择相对于该时刻最近的一个帧号来表示该时刻。
为了更完整地呈现通过不同可视化界面窗口所展示的上述延续对接的过程,处理器200可以像在描述第一实例结构时所提及的那样,进一步在独立于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和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的虚拟可视化呈现窗口中创建虚拟传送带,并且,根据持续推算的轮廓推算位置在该虚拟传送带中虚拟呈现各已识别目标物体的位置,并利用前述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以及第三颜色中表示各已识别目标物体与条码信息的匹配状态。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的示例性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7,在该实施例中,信息匹配方法可以包括:
S810: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条码信息、以及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其中,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
S830: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确定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其中,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S850: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至此,对获取到的条码信息的一次匹配过程结束。
基于上述流程,除了获取条码检测组件从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检测出的条码信息、以及根据读码图像确定的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之外,还可以获取条码检测组件从读码图像中识别得到该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其中,条码识别位置是根据识别出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确定的,其能够体现条码在该读码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真实位置;利用读码耗时时长确定的条码拍摄时刻,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条码检测组件识别条码信息所产生的延时。从而,通过将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有助于提高条码信息与其归属的目标物体的匹配准确性。
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可以基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来推算,对于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的确定方式,该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实例方案、并将在下文中逐一说明。
图8为适用于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的目标物体识别方案的第一实例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8,该第一实例流程可以是独立于如图7所示流程的并行流程,并且,该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可以通过进一步执行该第一实例流程的如下步骤来确定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S910: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
S930: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S950: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至此,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的一次确定过程结束。
在信息匹配方法进一步执行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例流程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流程中的S850可以将获取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位置匹配,即,将该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在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其中,面单识别位置在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可以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已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以及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时间差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同一物流面单正常情况下会完整出现在连续多帧的读码图像中并被重复识别,为此,该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面单融合机制,以确保针对同一物流面单,只记录一次识别的面单识别位置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
图9为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例流程引入面单融合机制的扩展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9,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例流程可以被优化为包括如下步骤:
S1010: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
S1030: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S1050:将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姿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姿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遍历匹配,即,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其中:
若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同一物流面单,并且,若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姿,与,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姿在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姿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姿重叠,即,匹配成功,则,确定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姿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姿归属同一物流面单,并且,通过执行S1051,在面单列表中择一保留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或已记录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即,执行一次面单识别位姿的面单融合;
若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即,匹配失败,则,通过执行S1053,在面单列表中添加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
其中,面单列表中的面单识别位置在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分别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在信息匹配方法进一步执行的第一实例流程被优化为如图9所示流程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流程中的S850可以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其中: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在实际应用中,条码检测组件可以使用读码相机,若单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不足以覆盖传送通道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则,条码检测组件包括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
在此情况下,如图9所示流程中的S1050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任意一个读码相机在当前定位完成时刻输出的面单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类似地,如图7所示流程中的S850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由于同一物流面单在正常情况下将会完整出现在连续多帧的读码图像中并被重复识别,该物流面单的每一次重复识别都意味着其面单识别位置的一次面单融合,因此,为了表示所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是否具备物流面单被重复识别的正常属性,S1051可以进一步在面单列表中累加每个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融合次数,面单融合次数未达预设阈值(经验值)的面单识别位置可以认为是误识别的位置、或者认为是真实性尚待核实的位置,若如此,则,如图7所示流程中的S850所选取的用于与条码识别位置的遍历匹配的面单识别位置中,可以不包括面单融合次数未达预设阈值的面单识别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条码也存在被重复检测的情况,但同一条码信息与面单识别位置在匹配后的关联(即条码信息与已识别目标物体的关联)只需要一次。因此,该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引入条码去重机制。
图10为如图7所示信息匹配方法引入条码去重机制的扩展流程示意图。当该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进一步执行的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例流程被扩展为引入面单融合机制如图9所示的优化流程时,请参见图10,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可以通过引入条码去重机制而进一步执行如下步骤:
S1210: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条码信息、以及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其中,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
S1230: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确定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其中,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S1250:将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姿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遍历匹配。即,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并且:
通过执行S1251,查询当前获取的该条码信息是否已记录在面单列表中,即,当前获取的该条码信息是否已经通过在面单列表中的记录而完成了匹配后的关联,若是,则丢弃该条码信息、并结束本流程,否则,通过执行S1253,在面单列表中记录与面单识别位置匹配的条码信息;
还通过执行S1271,在待匹配条码列表中查询该条码信息,其中,若在待匹配条码列表中查询到该条码信息,则,通过执行S1273,将该条码信息从待匹配条码列表中删除,否则结束本流程。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并且,通过执行S1275,将匹配失败的该条码信息记录在待匹配条码列表中。
图11为适用于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的目标物体识别方案的第二实例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11,该第二实例流程可以是独立于如图7所示流程的并行流程,并且,该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可以通过进一步执行该第二实例流程的如下步骤来确定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S1310:获取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测量到的目标轮廓位置,其中,该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的检测视野,位于条码检测组件在传送通道中的成像视野的上游侧;
S1330:记录目标轮廓位置及获取到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至此,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的一次确定过程结束。
在信息匹配方法进一步执行如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流程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流程中的S850可以将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各目标轮廓位置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遍历匹配,即:
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任一记录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则,确定该条码信息与该目标轮廓位置对应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每个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其中,任一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该目标轮廓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的时间差确定的。
另外,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可以进一步在为条码检测组件设置的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以读码耗时时长为延迟补偿,渲染从条码检测组件获取到的读码图像。并且,若应用该信息匹配方法的场景中进一步部署有全景相机,并且该全景相机的成像视野在传送通道中与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邻接、并且覆盖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的下游侧的区域,则,在为全景相机设置的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渲染从全景相机获取到的全景图像。
在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进一步通过执行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例流程来确定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的情况下,若应用该信息匹配方法的场景中进一步部署有全景相机,并且该全景相机的成像视野在传送通道中与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邻接、并且覆盖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的下游侧的区域,则,该信息匹配方法可以进一步获取全景相机持续的输出帧号用作时间计量刻度。
在如图7所示的信息匹配方法进一步通过执行如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流程来确定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的情况下,该信息匹配方法可以进一步获取体积测量相机持续的输出帧号用作时间计量刻度。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物流管理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2,该物流管理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400,该处理器1400用于执行如前所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
从图12中还可以看出,该物流管理装置可以包括与如图1所示物流系统中的条码检测组件120、如图4和图6所示的全景摄像机130、以及如图6所示的体积测量相机110对接的接口组件1410。
并且,为了该处理器1400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在可视化界面窗口渲染的相关步骤,该物流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可视化呈现被该处理器1400渲染的可视化界面窗口。
另外,该物流管理装置还可以具有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50,其中,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50可以存储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1400执行时可以使得处理器1400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该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50也可以作为独立于如图12所示物流管理装置的器件,并且其中存储的指令可以由任一处理器执行、并引发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方法。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3,该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装置可以包括:
条码信息获取模块1510,用于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条码信息、以及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其中,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
拍摄时刻推算模块1530,用于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确定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其中,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用于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另外,该实施例中的信息匹配装置还可以包括目标跟踪预测模块1500,用于确定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
基于上述装置,除了获取条码检测组件从拍摄到的读码图像中检测出的条码信息、以及根据读码图像确定的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之外,还可以获取条码检测组件从读码图像中识别得到该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其中,条码识别位置是根据识别出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确定的,其能够体现条码在该读码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真实位置;利用读码耗时时长确定的条码拍摄时刻,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条码检测组件识别条码信息所产生的延时。从而,通过将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有助于提高条码信息与其归属的目标物体的匹配准确性。
已识别目标物体在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可以基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来推算,对于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的确定方式,该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实例方案、并将在下文中逐一说明。
图14为如图13所示的信息匹配装置的第一实例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4,该信息匹配装置的第一实例结构可以在如图13所示逻辑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面单信息获取模块1570,用于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对于同一物流面单可能在连续多帧读码图像中被重复识别的应用场景,为了实现为每个已识别目标物体仅记录一个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面单信息获取模块1570可以维护面单列表,并且,面单信息获取模块1570可以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遍历匹配,即:
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
若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同一物流面单,并且,在面单列表中择一保留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或已记录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
若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在面单列表中添加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
其中,面单列表中的面单识别位置在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分别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相应地,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可以可以将当前的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进行基于位置推算的遍历匹配,即,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其中: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由于同一物流面单在正常情况下将会完整出现在连续多帧的读码图像中并被重复识别,该物流面单的每一次重复识别都意味着其面单识别位置的一次面单融合,因此,为了表示所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是否具备物流面单被重复识别的正常属性,面单信息获取模块1570可以进一步在面单列表中记录每个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融合次数,面单融合次数未达预设阈值(经验值)的面单识别位置可以认为是误识别的位置、或者认为是真实性尚待核实的位置,若如此,则,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所选取的用于与条码识别位置的遍历匹配的面单识别位置中,可以不包括面单融合次数未达预设阈值的面单识别位置。
在条码信息匹配成功的情况下,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可以进一步查询当前获取的该条码信息是否已记录在面单列表中,即,当前获取的该条码信息是否已经通过在面单列表中的记录而完成了匹配后的关联,若是,则丢弃该条码信息,否则,将在面单列表中记录与面单识别位置匹配的条码信息;同时,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还可以进一步在其维护的待匹配条码列表中查询该条码信息,其中,若在待匹配条码列表中查询到该条码信息,则,可以将该条码信息从待匹配条码列表中删除。
在条码信息匹配失败的情况下,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可以进一步将匹配失败的该条码信息记录在其维护的待匹配条码列表中。
对于条码检测组件中包含的单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不足以覆盖传送通道的宽度范围的情况,条码检测组件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
在此情况下,面单信息获取模块1570在维护面单列表时,可以进一步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任意一个读码相机在当前定位完成时刻输出的面单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在匹配条码识别位置时,可以进一步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图15为如图13所示的信息匹配装置的第二实例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5,该信息匹配装置的第二实例结构可以在如图13所示逻辑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测量信息获取模块1590,用于获取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测量到的目标轮廓位置,其中,该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的检测视野,位于条码检测组件在传送通道中的成像视野的上游侧;记录目标轮廓位置及获取到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相应地,位置匹配判决模块1550可以进一步用于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其中: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任一记录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则,确定该条码信息与该目标轮廓位置对应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每个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其中,任一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该目标轮廓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的时间差确定的。
另外,如图14所示的第一实例结构或如图15所示的第二实例结构中都可以进一步包括图形界面渲染模块1600,用于在为条码检测组件设置的读码可视化界面窗口中,基于目标跟踪预测模块1500的预测结果,以读码耗时时长为延迟补偿,渲染从条码检测组件获取到的读码图像。
若运行该信息匹配装置的场景中进一步部署有全景相机,并且该全景相机的成像视野在传送通道中与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邻接、并且覆盖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的下游侧的区域,则,图形界面渲染模块1600可以进一步在为全景相机设置的全景可视化界面窗口中,渲染从全景相机获取到的全景图像。
对于如图14所示的第一实例结构,若运行该信息匹配装置的场景中进一步部署有全景相机,并且该全景相机的成像视野在传送通道中与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邻接、并且覆盖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的下游侧的区域,则,各功能模块可以进一步以全景相机持续的输出帧号作为时间计量刻度。
对于如图15所示的第二实例结构,各功能模块可以进一步以体积测量相机持续的输出帧号作为时间计量刻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条码信息、以及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其中,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
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确定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其中,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
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包括:
将当前定位完成时刻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
若当前定位完成时刻的面单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定位完成时刻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定位完成时刻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同一物流面单,并且,在面单列表中择一保留当前定位完成时刻的面单识别位置或已记录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
若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在面单列表中添加当前定位完成时刻的面单识别位置及其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
其中,面单列表中的面单识别位置在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以及当前获取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记录的面单识别位置分别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条码检测组件包括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
将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当前的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任意一个读码相机在当前定位完成时刻输出的面单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包括:
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面单列表中的任一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则,确定当前获取的条码信息与面单列表中的该面单识别位置归属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每个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条码检测组件包括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横置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读码相机,至少两个读码相机的成像视野在横置方向上邻接交叠;
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面单列表中的各面单识别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从相机视野内的视野坐标位置转换为传送通道内的通道坐标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获取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测量到的目标轮廓位置,其中,该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的检测视野,位于条码检测组件在传送通道中的成像视野的上游侧;
记录目标轮廓位置及获取到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包括:
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面单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匹配任一记录的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则,确定该条码信息与该目标轮廓位置对应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匹配;
若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记录的每个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均不匹配,则,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失败;
其中,任一目标轮廓位置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轮廓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该目标轮廓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的时间差确定的。
9.一种信息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条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条码信息、以及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其中,条码检测组件的成像视野覆盖传送通道的指定区域;
拍摄时刻推算模块,用于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条码信息时的读码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条码信息所消耗的读码耗时时长,确定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其中,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条码信息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
位置匹配判决模块,用于通过将该条码信息的条码识别位置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进行位置匹配,确定该条码信息匹配的已识别目标物体,其中,已识别目标物体在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的目标推算位置,是根据传送通道的传送速率、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以及该条码信息对应的条码拍摄时刻相对于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时间的时间差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面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条码检测组件输出的物流面单的面单识别位置;利用条码检测组件输出该面单识别位置时的定位完成时刻、以及该条码检测组件识别一次物流面单所消耗的识别耗时时长,确定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其中,面单拍摄时刻表示包含该物流面单的读码图像的拍摄时间;记录该面单识别位置及该面单识别位置对应的面单拍摄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或者,进一步包括测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测量到的目标轮廓位置,其中,该体积测量相机在传送通道中的检测视野,位于条码检测组件在传送通道中的成像视野的上游侧;记录目标轮廓位置及获取到该目标轮廓位置的目标测量时刻,用于表示已识别目标物体在传送通道中的目标识别位置和目标识别时间。
11.一种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物流系统包括沿传送通道部署的传送带、条码检测组件以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条码检测组件的输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
12.一种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匹配方法。
CN202110765227.5A 2021-07-07 2021-07-07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Active CN113486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5227.5A CN113486993B (zh) 2021-07-07 2021-07-07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5227.5A CN113486993B (zh) 2021-07-07 2021-07-07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6993A true CN113486993A (zh) 2021-10-08
CN113486993B CN113486993B (zh) 2024-07-12

Family

ID=7794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5227.5A Active CN113486993B (zh) 2021-07-07 2021-07-07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69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4594A (zh) * 2024-01-18 2024-04-09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测序定位匹配方法及装置、空间组学测序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7445A (zh) * 2018-06-04 2019-01-04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条码读取方法及条码读取系统
CN112215022A (zh) * 2019-07-12 2021-01-12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物流读码方法和物流读码装置以及物流系统
CN112686064A (zh) * 2020-12-21 2021-04-20 苏州摩比信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运动条码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7445A (zh) * 2018-06-04 2019-01-04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条码读取方法及条码读取系统
CN112215022A (zh) * 2019-07-12 2021-01-12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物流读码方法和物流读码装置以及物流系统
CN112686064A (zh) * 2020-12-21 2021-04-20 苏州摩比信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运动条码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4594A (zh) * 2024-01-18 2024-04-09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测序定位匹配方法及装置、空间组学测序设备及介质
CN117854594B (zh) * 2024-01-18 2024-06-04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组学的测序定位匹配方法及装置、空间组学测序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6993B (zh) 2024-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92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 identification,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assifying and sorting
US10839227B2 (en) Queue group leader identification
US11080559B2 (en) Product onboarding machine
US20120281874A1 (en) Method, material,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acquisition of human frontal face images using image template
JP7272365B2 (ja) 移動体追跡システム、移動体追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019036B1 (ko) 위치 센서를 이용한 컨테이너 영상 인식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2096230B1 (ko) 도착 레인으로 합병되는 이동 아이템의 출발 레인을 결정
CN111178161A (zh) 一种基于fcos的车辆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10490217A (zh) 用于改进对象检测和对象分类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27275A (zh) 目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4091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17083980A (ja) 行動分析装置及び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3486993B (zh) 信息匹配方法和信息匹配装置
Wanchaitanawong et al. Multi-modal pedestrian detection with large misalignment based on modal-wise regression and multi-modal IoU
KR20170006356A (ko) 이차원 영상 기반 고객 분석 방법 및 장치
Haseeb et al. Long-range obstacle detection from a monocular camera
EP3647233B1 (en) Parcel determination device, parcel sorting system, and parcel determination method
US202401772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scan of moving objects longer than the field of view
JP2009266155A (ja) 移動体追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666517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域控制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1373411A (zh) 用于确定与对象的间距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KR102196114B1 (ko) 철강 제품 결함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Beleznai et al. Reliable left luggage detection using stereo depth and intensity cues
JP7129614B2 (ja) 荷物認識装置、荷物仕分けシステムおよび荷物認識方法
JP2020114778A (ja) 投影指示装置、荷物仕分けシステムおよび投影指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304, B / F, building 2, 399 Danfe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Hikvision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room 304, B / F, building 2, 399 Danfe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HIKROBOT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