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9834B -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9834B
CN113469834B CN202110850023.1A CN202110850023A CN113469834B CN 113469834 B CN113469834 B CN 113469834B CN 202110850023 A CN202110850023 A CN 202110850023A CN 113469834 B CN113469834 B CN 113469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oxygen
obtaining
noise
reduction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00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69834A (zh
Inventor
强卫军
王学良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olian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olian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olian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olian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00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9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9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9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69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9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制氧设备的噪音控制不够智能化,导致制氧设备安装存在室内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氧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制氧是利用空气分离或水分解的方法大量制取氧气,目前的成套装置(即第一代产品)是室内、小规模、散装式及人员值班式的一种产品。室内条件原因是防潮隔噪;小规模是指100~1000Nm3/h的产品;散装式指设备管道、电气自控等专业均为现场逐个安装。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制氧设备的噪音控制不够智能化,导致制氧设备安装存在室内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制氧设备的噪音控制不够智能化,导致制氧设备安装存在室内局限性的技术问题,达到智能化调整设备的降噪方案,避免制氧设备的安装室内局限性,根据环境需求智能降噪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设备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第一应用单元,所述第一应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位置处的第一环境信息,通过所述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通过智能化根据噪声污染的控制需求对制氧设备的噪声控制方案制定,避免制氧设备的安装室内局限性,根据环境需求智能降噪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热量预估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对特征遍历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预警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动态降噪方案获得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阶梯降噪方案选择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模型构建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一发送单元15,第五获得单元16,第六获得单元17,第一应用单元18,电子设备50,处理器51,存储器52,输入装置53,输出装置54。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制氧设备的噪音控制不够智能化,导致制氧设备安装存在室内局限性的技术问题,达到智能化调整设备的降噪方案,避免制氧设备的安装室内局限性,根据环境需求智能降噪的技术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申请概述
工业制氧是利用空气分离或水分解的方法大量制取氧气,目前的成套装置(即第一代产品)是室内、小规模、散装式及人员值班式的一种产品。室内条件原因是防潮隔噪;小规模是指100~1000Nm3/h的产品;散装式指设备管道、电气自控等专业均为现场逐个安装。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设备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设备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设备管理系统为对制氧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系统,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可对制氧设备进行制氧功率控制、噪声控制、噪声监督、智能报警,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为当前时段的制氧需求量,一般为单位时间的需求制氧量。通过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获得,为后续进智能化的噪声控制夯实了基础。
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
具体而言,所述制氧设备为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进行制氧操作的设备,通过对所述制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采集和调用,对所述制氧设备在产生当前制氧量下的制氧噪音数据进行获取,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获得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
步骤S300: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
步骤S400: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环境信息为根据所述制氧需求,对制氧的时间段、制氧的位置信息进行综合考量获得的环境信息。所述位置信息为对制氧的位置处的噪音控制的环境要求,所述时间段是指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下对环境噪音的控制需求。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下的噪声污染的控制需求信息,即获得在所述位置处、制氧时间下的噪声的要求标准。
步骤S500: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
具体而言,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所述当前噪音的降噪方案。进一步来说,所述降噪方案一般通过消音棉和小孔板组合成复合消音器进行消音处理。根据需要控制的噪声的大小,对消音棉的材质、内部孔隙率、小孔板的孔径、穿孔率进行控制组合,生成消音降噪方案。一般而言,消音棉厚度60~120mm,压紧后用纱布或者纤维布防护脱落然后在设置孔板固定。孔径均匀细小为宜,通常选用1~3mm,正三角布局。消音棉属于阻性消音,小孔板属于抗性消音。二者结合就是阻抗性复合消音器。阻性消音效果取决于消音棉材质与内部构造。内部孔隙率越高,材料吸声系数越高,厚度越大,则效果越好。通常材料岩棉、硅酸盐、微孔泡沫等。一般消除噪音10~20dB。抗性消音是通过噪音对小孔进行来回摩擦消耗声能,用孔后的腔室来控制吸声峰值的共振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孔径越小,穿孔率越高,效果越好。根据需要控制的噪声的大小,对消音棉的材质、内部孔隙率、小孔板的孔径、穿孔率进行控制组合,生成消音降噪方案。
步骤S600: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对所述制氧设备在进行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下的设备的历史数据进行采集,获得所述制氧设备的历史发热的数据信息。由于动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与噪音,那么集装箱内必须及时散热,且不能把噪音带出室外。那么集装箱上开窗开孔显得有且必要,因此,需要对散热和噪音控制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下的第一热量产生的预估值。
步骤S700: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
步骤S800: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
具体而言,通过所述第一热量产生的预估值,对所述制氧设备的单位时间的散热情况进行预估,根据所述制氧设备的单位时间的散热需求,对所述制氧设备的第一降噪方案中的孔隙大小、数量、面积等信息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降噪方案在满足降噪的同时,可完成所述设备的散热。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获得第二降噪方案。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达到智能化调整设备的降噪方案,避免制氧设备的安装室内局限性,根据环境需求智能降噪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制氧历史数据集合;
步骤S620: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通过所述制氧历史数据集合获得包括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第一数据集合;
步骤S630: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对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下的制氧设备发热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第一数据分析结果;
步骤S640: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
具体而言,所述制氧历史数据集合为所述制氧设备在进行制氧操作的设备操作的参数集合,所述参数包括制氧参数、操作参数、热量参数和噪音参数等,根据所述参数集合,对所述制氧设备在进行相同制氧需求时的参数集合进行获取,根据所述参数集合的获取结果,对在第一制氧需求信息下的制氧设备的热量产生的信息进行预估,根据所述热量产生信息的预估结果,对发热是否存在异常进行评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热量产生预估值,通过所述热量产生预估值的获取,使得后续对降噪方案调整更加准确,进而为获得既能满足噪声控制,又能进行热量的及时散发的降噪方案夯实了基础。
进一步而言,所述设备管理系统与第一摄像装置通信连接,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900还包括:
步骤S910:通过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图像集合;
步骤S920:获得所述制氧设备的破损特征集合;
步骤S930:通过所述破损特征集合构建第一卷积特征集合;
步骤S940:通过所述第一卷积特征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进行特征遍历,获得特征遍历结果;
步骤S950:根据所述特征遍历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制氧设备进行表面处理。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摄像装置为可进行图像捕捉的摄像设备,进一步来说,将所述制氧设备进行模块化处理,即将所述制氧设备分为制氧模块、降噪模块、预警模块、表面处理模块等。通过设备的模块化处理,方便对设备进行管理。通过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对所述制氧设备的各个模块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集合,通过制氧设备的破损信息收集,获得所述制氧设备的破损特征集合,通过所述破损特征集合构建第一卷积特征集合。通过所述第一卷积特征中的各个特征对采集的图像集合进行特征遍历,基于特征的遍历结果判断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破损特征的部位,当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存在满足所述卷积特征集合的特征时,表明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的制氧设备存在腐蚀、生锈的情况,此时根据特征的匹配情况,对不同的生锈、腐蚀情况进行对应处理,一般而言,进行防腐和防锈处理底漆、面漆各两道,每道厚度0.2um。涂敷前保证设备外表面除锈,除锈质量等级至少达到Sa2.5。在进行涂覆前进行表面处理,要求工件表面不得存在铁锈、焊渣、氧化皮。机械清理标准要求达到的Sa2.5级。表面粗糙度要达到防锈涂层厚度的1/3。如用喷、抛丸,则所用钢丸要达到GB6484要求。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设备管理系统与第一预警模块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960还包括:
步骤S961:获得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
步骤S962:当所述特征遍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值时,此时获得第一预警指令;
步骤S963:通过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预警模块对表面处理过程进行预警。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为预先设定的特征的匹配数值,进一步来说,在进行特征的遍历时,根据所述遍历的结果的匹配程度,对遍历时的结果进行实时的匹配赋值,当所述特征遍历的过程中的赋值结果存在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的特征时,表明此时的制氧设备存在不满足预定要求的生锈、腐蚀的部位,即生锈腐蚀严重,此时获得第一预警指令,所述第一预警指令为对所述制氧设备的不满足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的部分特征进行预警的指令,通过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预警模块对表面处理过程进行预警,以分析出现异常腐蚀生锈的原因,并针对性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000还包括:
步骤S1010: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
步骤S1020: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获得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
步骤S1030:通过所述第一环境动态因子对所述第二降噪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根据调整结果获得第一动态降噪方案。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为所述制氧设备在进行制氧位置处的环境的温度信息。通过天气的变化情况,结合实时监测的温度信息,对设备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预估,基于所述环境的监测和预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所述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为反映了温度的变化信息的因子,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制氧设备的热量排放,因此,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对所述第二降噪方案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即对孔径,穿孔率等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制氧设备的温度控制更加符合需求。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获得第一动态降噪方案。通过对环境温度的动态影响因子的参考,使得对设备的散热处理更加合理,进而达到使得设备的降噪和散热进行合理的分配控制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030还包括:
步骤S1031:构建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其中,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为依据温度由低到高进行阶梯式降噪的方案构建而成;
步骤S1032:当所述第一动态降噪方案满足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时,则选择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作为第一动态降噪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为所述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在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中的相邻方案,且所述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的温度控制高于所述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
具体而言,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为根据温度由低到高的梯度进行降噪方案排序的集合,在相同的降噪等级下,获得n个降噪的方案,其中,所述的n个降噪方案的适配的环境温度不同,根据适配的环境温度由低到高进行阶梯式排序,根据所述排序的结果获得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为了避免室外温度进行频繁变化,导致动态降噪方案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问题,构建以温度作为梯度式的方案库,当环境温度在1梯度和2梯度之间时,则选用温度更高的2梯度作为降噪方案,直至环境温度达到2梯度的环境温度,才开始对所述2梯度对应的降噪方案进行替换。同样,根据所述第一动态降噪方案中的环境温度信息,对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进行匹配,获得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区间,根据对应温度区间获得相邻阶梯式降噪方案,选择相邻降噪方案中环境温度控制更高的方案作为所述第一动态降噪方案。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100还包括:
步骤S1110: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方案评估模型,其中,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和标识方案生成结果的标识信息;
步骤S1120: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降噪方案。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为智能化进行方案评估生成的模型,所述模型为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所述模型可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进而获得处理类似数据的“经验”,完成方案的评估。所述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和标识方案生成结果的标识信息,进一步来说,所述训练的过程实质为监督学习的过程,通过所述多组数据中的每一组数据对模型进行监督学习,直至模型的输出结果与标识信息一致,才结束当前组数据的学习,直至模型的输出结果趋于稳定,则监督学习结束,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降噪方案。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位置处的第一环境信息,通过所述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通过智能化根据噪声污染的控制需求对制氧设备的噪声控制方案制定,避免制氧设备的安装室内局限性,根据环境需求智能降噪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通过对环境温度的动态影响因子的参考的方式,使得对设备的散热处理更加合理,进而达到使得设备的降噪和散热进行合理的分配控制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
第四获得单元14,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
第一发送单元15,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5用于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
第五获得单元16,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
第六获得单元17,所述第六获得单元17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
第一应用单元18,所述第一应用单元18用于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制氧历史数据集合;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通过所述制氧历史数据集合获得包括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第一数据集合;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对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下的制氧设备发热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第一数据分析结果;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图像集合;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制氧设备的破损特征集合;
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破损特征集合构建第一卷积特征集合;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卷积特征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进行特征遍历,获得特征遍历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遍历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制氧设备进行表面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特征遍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值时,此时获得第一预警指令;
第一预警单元,所述第一预警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预警模块对表面处理过程进行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获得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环境动态因子对所述第二降噪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根据调整结果获得第一动态降噪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构建单元,所述第二构建单元用于构建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其中,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为依据温度由低到高进行阶梯式降噪的方案构建而成;
第一选择单元,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动态降噪方案满足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时,则选择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作为第一动态降噪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为所述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在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中的相邻方案,且所述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的温度控制高于所述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训练单元,所述第一训练单元用于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方案评估模型,其中,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和标识方案生成结果的标识信息;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降噪方案。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9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下面,参考图9来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可移动设备本身,或与其独立的单机设备,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5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
处理器5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5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5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5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3和输出装置5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设备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制氧设备的噪音控制不够智能化,导致制氧设备安装存在室内局限性的技术问题,达到智能化调整设备的降噪方案,避免制氧设备的安装室内局限性,根据环境需求智能降噪的技术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申请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设备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
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
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
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
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
其中,所述设备管理系统与第一摄像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图像集合;
获得所述制氧设备的破损特征集合;
通过所述破损特征集合构建第一卷积特征集合;
通过所述第一卷积特征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进行特征遍历,获得特征遍历结果;
根据所述特征遍历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制氧设备进行表面处理;
所述设备管理系统与第一预警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
当所述特征遍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时,此时获得第一预警指令;
通过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预警模块对表面处理过程进行预警;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获得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
通过所述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对所述第二降噪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根据调整结果获得第一动态降噪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制氧历史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通过所述制氧历史数据集合获得包括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第一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对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下的制氧设备发热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第一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其中,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为依据温度由低到高进行阶梯式降噪的方案构建而成;
当所述第一动态降噪方案满足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时,则选择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作为第一动态降噪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为所述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在所述阶梯式降噪方案集合中的相邻方案,且所述第二阶梯式降噪方案的温度控制高于所述第一阶梯式降噪方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还包括:
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方案评估模型,其中,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和标识方案生成结果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方案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降噪方案。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应用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制氧需求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噪音预估数据;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位置处第一环境信息;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噪声污染控制需求和所述第一噪音预估数据发送至所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获得第一降噪方案;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热量产生预估值对所述第一降噪方案进行调整,获得第二降噪方案;
第一应用单元,所述第一应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降噪方案应用于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的制氧过程;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获得制氧设备的第一图像集合;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制氧设备的破损特征集合;
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破损特征集合构建第一卷积特征集合;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卷积特征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集合进行特征遍历,获得特征遍历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遍历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制氧设备进行表面处理;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特征遍历满足所述第一预设特征匹配数值时,此时获得第一预警指令;
第一预警单元,所述第一预警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预警模块对表面处理过程进行预警;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氧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变化信息获得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环境动态影响因子对所述第二降噪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根据调整结果获得第一动态降噪方案。
6.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50023.1A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469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0023.1A CN113469834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0023.1A CN113469834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9834A CN113469834A (zh) 2021-10-01
CN113469834B true CN113469834B (zh) 2023-11-03

Family

ID=7788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0023.1A Active CN113469834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98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8763B (zh) * 2022-02-18 2022-12-13 江苏金友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非晶合金立体卷铁芯变压器噪声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7707A (zh) * 2014-07-30 2014-10-08 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化渣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5645359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惠州市美亚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噪音功能的制氧机及降噪音方法
CN106200494A (zh) * 2016-08-27 2016-12-07 知产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化办公节能控制系统
CN106289404A (zh) * 2016-08-27 2017-01-04 薛晓辉 一种节省楼宇配电设施功耗的装置
CN107229807A (zh) * 2017-06-28 2017-10-03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噪声治理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JP2017191332A (ja) * 2017-06-22 2017-10-19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雑音検出装置、雑音検出方法、雑音低減装置、雑音低減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330051A (zh) * 2017-06-28 2017-11-07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数据库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2954524A (zh) * 2021-01-29 2021-06-11 上海仙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系统、车载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6596B2 (en) * 2013-01-28 2017-05-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ctive noise reduction device, instrument using same, and active noise reduction method
US20170337932A1 (en) * 2016-05-19 2017-11-23 Apple Inc. Beam selection for noise suppression based on separation
US20190314540A1 (en) * 2018-04-13 2019-10-17 Scentlok Technologies, Inc. Odor neutralizing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noise cance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7707A (zh) * 2014-07-30 2014-10-08 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化渣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5645359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惠州市美亚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噪音功能的制氧机及降噪音方法
CN106200494A (zh) * 2016-08-27 2016-12-07 知产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化办公节能控制系统
CN106289404A (zh) * 2016-08-27 2017-01-04 薛晓辉 一种节省楼宇配电设施功耗的装置
JP2017191332A (ja) * 2017-06-22 2017-10-19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雑音検出装置、雑音検出方法、雑音低減装置、雑音低減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229807A (zh) * 2017-06-28 2017-10-03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噪声治理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7330051A (zh) * 2017-06-28 2017-11-07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数据库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2954524A (zh) * 2021-01-29 2021-06-11 上海仙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系统、车载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9834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69834B (zh) 一种户外设计撬装式现场制氧方法及系统
CN109375994B (zh)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中心任务温度预测及调度方法
US20150227447A1 (en) Failure predictive system, and failure predictive apparatus
JP2006146928A (ja) 保守計画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支援システム
US89908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nalysis requests and configuring analytics systems
CN109120463A (zh) 流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JP2015518593A (ja) 自動的な技術監督操作を実行して製造システムの性能を向上するための、半自動製造構成における各運転者特有のトライバルナレッジの特定、取込み、分類、及び展開のための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CN111160755B (zh) 一种基于dqn的飞机大修车间实时调度方法
CN111126777A (zh) 一种工单智能化处理方法
EP40975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urce analysis, optimization, or visualization
CN113570277A (zh) 一种电力容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23532492A (ja) 空調制御方法及び装置、電気機器、媒体
Hamzadayi et al. Hybrid strategy based complete rescheduling approaches for dynamic m identical parallel machines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a common server
JP5562216B2 (ja) 連続システムをマルコフ決定過程に変換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5656709B (zh) 分组域网络容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WO2021105292A1 (de) Herstellung eines gewünschten metallwerkstücks aus einem metallflachprodukt
CN117252383A (zh) 一种泄洪闸门运行状态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5086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protecting radio network equipment in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12866425A (zh) 一种网络设备地址池分配方法及装置
Ratava et al. Fuzzy feed rate and cutting speed optimization in turning
CN110762739A (zh) 数据中心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0708A (zh) 一种多制程生产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49216A (zh) 一种噪声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42502A (zh) 工单处理方法和工单处理装置
CN112015140A (zh) 多台机床的切割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