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9648A -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 Google Patents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9648A
CN113469648A CN202110711838.1A CN202110711838A CN113469648A CN 113469648 A CN113469648 A CN 113469648A CN 202110711838 A CN202110711838 A CN 202110711838A CN 113469648 A CN113469648 A CN 113469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roduct
process station
target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18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承清
罗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18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9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9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9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输出对应于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可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快速查询并确定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进行检测,避免人工查询所导致的低效和不确定性,以提高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准确性。

Description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产品的检测流水线来说,待测产品需要通过多道检测流程站进行不同性能的检测,检测人员可根据流程卡在当前检测流程站选择待测产品,并在待测产品检测完成后对检测数据进行保存和记录。其中,对于检测数据为合格的待测产品可由检测人员更新流程卡以指示进入下一检测流程站,对于检测数据为不合格的待测产品可标记为不良产品。
在实际检测产品的过程中,对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数据记录是由人工完成,该记录方式容易因人工疏忽造成测试流程的错误。其次,检测人员在检测流程站中对于待测产品需先判断是否执行检测,该方式由人工查询待测产品的测试记录,而查询记录前还需进行多步骤确认费时费力,进而影响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可有效判断待测产品在检测流程韩是否需要检测,相较于人工提高了查询数据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输出对应于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在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未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合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
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在历史检测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包括: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未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和/或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
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包括:
输出用于表征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包括:
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目标检测产品的产品信息,展示与目标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数据;
其中,检测数据包括目标检测产品的测试设备名称、产品编码、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中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检测模块,用于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于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未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处理单元中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用于: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合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
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处理单元中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用于:
在历史检测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处理单元中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具体用于: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未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和/或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
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处理单元中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用于:
输出用于表征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系统还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用于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系统还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目标检测产品的产品信息,展示与目标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数据;
其中,检测数据包括目标检测产品的测试设备名称、产品编码、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中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测试流程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测试流程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并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输出对应于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可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快速查询并确定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进行检测,避免人工查询所导致的低效和不确定性,以提高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数据的查询交互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测试流程控制系统可以包括控制终端101和多个检测流程站102,其中:
控制终端101可接收并存储由多个检测流程站102经网络发送的包含用于区分不同检测流程站102的标识信息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检测人员根据目标检测产品在控制终端101确定检测流程站之后,可由控制终端101自动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确定的检测流程站中进行检测,并在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确定的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确定的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得到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以由检测人员判断该目标检测产品是否满足性能要求。其中,控制终端101在对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确定的检测流程站中进行检测的判断过程中,可基于当前确定的检测流程站通过多种检测方式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判断,该检测方式可以但不局限于为按照回测检测、跳站检测以及重测检测顺序排列的三种类型的检测方式,且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在控制终端101中可存储有对应的测试软件,该测试软件可根据检测方式所对应的检测步骤利用控制终端已存储的多个检测流程站以及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筛选出相应的目标检测数据。
可以理解地,控制终端101在接收由多个检测流程站102经网络发送的包含用于区分不同检测流程站102的标识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之后,可根据不同的检测流程站102与各自检测流程站102中检测产品的对应关系生成检测流程站102与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的映射列表,其中不同的检测流程站102可由对应的机种和/或站位标识,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测试设备名称、产品编码、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中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控制终端101在建立检测流程站102与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的映射列表之后,还可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对映射列表操作细节部分进行封装,根据检测产品的业务逻辑,建立与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关联的应用程序编程(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接口,以实现映射列表操作和业务逻辑之间的解耦,可便于开发人员将与检测流程站102以及对应于检测流程站102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关联的API接口应用在其他业务开发中,方便开发人员在不了解映射列表细节的情况下也可随时调用映射列表中关联的检测数据。
对于上述提到的对应不同类型检测方式的测试软件,可向将多个API接口打包的动态库进行数据的调用,即可通过动态加载动态库的方式导出API接口以及对应的数据信息。其中,API接口的类型可与但不局限于包括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接口、测试数据查询接口、测试数据录入接口、数据库连接状态断开接口等。可以理解地,这里提到的数据库可以为包括检测流程站与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的映射列表。
还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检测流程站102可先通过网络将各自对应的检测流程站标识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102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在服务器接送到控制终端101获取检测数据的请求的情况下,由服务器经网络将检测流程站标识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102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101,可有效减轻控制终端101的运行压力以及存储压力。
多个检测流程站102可包括检测流程站102a、检测流程站102b以及检测流程站102c等,每一个检测流程站102可用于检测目标检测产品的不同性能,可通过对应的机种和/或流程站站位进行标识和区分。其中,每一个检测流程站102的流程站站位各不相同,对应的机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例如以一个检测产品对应有五个检测的性能为例,分别可对应为A、B、C、D、E五个流程站站位的检测流程站,该检测产品可依次按顺序经过A、B、C、D、E五个流程站以完成不同性能的检测。可能的,A、B、C、D、E五个流程站对应的机种可完全一致,也可能的A、B、C、D、E五个流程站完全不一致或部分一致。
对于每一个检测流程站102,可能的,可对应有用于执行产品检测操作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可根据流程卡来选择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102进行检测的产品,并对于检测结果为成功的产品可手动更新流程卡并将其作为下一流程待检测产品,对于检测结果为失败的产品可手动标记该产品的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保存在当前检测流程站102中。
可能的,每一个检测流程站102还可自动执行产品检测操作,例如检测流程站102可自动识别出待检测产品的流程卡信息并筛选出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102进行检测的产品,并对于检测结果为成功的产品可自动更新流程卡并将其作为下一流程待检测产品,对于检测结果为失败的产品可自动标记该产品的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保存在当前检测流程站102中。
本申请中涉及的控制终端10可以是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路由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
本申请中涉及的网络可以是在检测流程站102中任意一个检测流程站和控制终端10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可以是检测流程站20中任意一个检测流程站和服务器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可以是服务器和控制终端10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也可以是包含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的互联网,不限于此。传输介质可以是有线链路(例如但不限于,同轴电缆、光纤和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等)或无线链路(例如但不限于,无线上网(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和移动设备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不局限于由一个控制终端控制多个检测流程站,具体的可参阅图2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测试流程控制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控制终端201和多个检测流程站,其中多个控制终端201可包括控制终端201a、控制终端201b以及控制终端201c,多个检测流程站202可包括检测流程站202a、检测流程站202b以及检测流程站202c,且控制终端201a可接收并存储检测流程站202a经网络发送的包含检测流程站202a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检测流程站202a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控制终端201b可接收并存储检测流程站202b经网络发送的包含检测流程站202b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检测流程站202b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控制终端201c可接收并存储检测流程站202c经网络发送的包含检测流程站202c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检测流程站202c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具体的,以控制终端201a可接收并存储检测流程站202a经网络发送的包含检测流程站202a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检测流程站202a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为例,检测人员根据目标检测产品确定检测流程站202a之后,可由控制终端201a自动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检测流程站202a中进行检测,并在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检测流程站202a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检测流程站202a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得到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以由检测人员判断该目标检测产品是否满足性能要求。其中,控制终端201a在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检测流程站202a中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通过网络获取控制终端201b或控制终端201c的检测数据。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测试流程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01、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具体地,可由控制终端获取检测人员根据目标检测产品选择的当前检测流程站,其中,控制终端可接收并存储由多个检测流程站经网络发送的包含用于区分不同检测流程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可能的,控制终端还可通过不类型的API接口调用不同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可能的,控制终端还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获取检测数据的请求以通过服务器获取检测流程站发送包含用于区分不同检测流程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具体的,检测人员可先根据目标检测产品在控制终端的交互展示界面输入当前检测流程站的站位和/或机种,由控制终端根据输入的当前检测流程站的站位和/或机种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并可在输入当前检测流程站的站位和/或机种之后由检测人员选择查询控件以跳转至用于选择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目标检测产品的展示界面,通过在该展示界面以勾选目标检测产品名称或输入目标检测产品名称的方式确定控制终端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要进行检测的目标检测产品。
可以理解地,控制终端在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之后,若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获取检测人员选择的目标检测产品,则可按照预设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排列顺序确定目标检测产品或默认当前检测流程站中所有检测产品为目标检测产品。其中,按照预设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排列顺序确定目标检测产品的方式可为取当前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排列顺序排列第一位的检测产品作为目标检测产品。
步骤302、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具体地,控制终端在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目标检测产品之后,可判断该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可能的,控制终端可设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测试方式,以根据目标检测产品在不同类型的测试方式下的测试结果判断该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的,以多个不同的测试方式包括回测检测、跳站检测以及重测检测为例,控制终端可先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回测检测,若回测检测的检测结果满足条件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跳站检测;若跳站检测的检测结果满足条件则继续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重测检测,若重测检测的检测结果也满足条件则可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其中,当任意一个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不满足条件时则停止测试,表明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可能的,控制终端可在当前展示界面展示目标检测产品需要进行检测的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检测人员可通过勾选检测方式的方式,以使控制终端按照检测人员勾选的检测方式的顺序依次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且目标检测产品在每一个检测方式下的检测结果可在检测完后显示在当前展示界面,便于检测人员快速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进一步的,若检测人员在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时,可通过在控制终端的当前展示界面选择检测控件以完成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检测方式的类型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回测检测、跳站检测以及重测检测,且控制终端对于不同检测方式也可不局限于上述提到的按照回测检测、跳站检测以及重测检测的检测顺序。
步骤303、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具体地,控制终端在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可控制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并接收当前检测流程站发送的目标检测产品的最新检测数据。
其中,可由检测人员控制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控制终端。也可以理解地,可由控制终端远程控制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获取检测数据。
步骤304、输出对应于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具体地,控制终端在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发送的目标检测产品的最新检测数据之后,可根据最新检测数据中的检测结果生成用于表征该检测结果的代码或字符串,并将该用于表征该检测结果的代码或字符串展示给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可根据代码或字符串确定对应的检测结果。
具体的,控制终端可输出“PASS”或“FAIL”至当前展示界面,当检测人员看到当前展示界面呈现“PASS”时,可确定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结果为合格。当检测人员看到当前展示界面呈现“FAIL”时,可确定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其中,“PASS”与检测结果为合格属于对应关系,“FAIL”与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属于对应关系,且上述对应关系可存储在对应关系列表中,便于控制终端以及检测人员查询。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终端输出的检测结果可不局限于上述提到的“PASS”或“FAIL”,且检测人员确定的对应于控制终端输出的检测结果也不局限于为合格或不合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快速查询并确定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进行检测,避免人工查询所导致的低效和不确定性,以提高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准确性。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测试流程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401、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具体地,步骤401与步骤301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具体地,控制终端在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目标检测产品之后,可通过回测检测的检测方式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其中回测检测为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也即控制终端可在数据库中查询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该数据库可存储有由多个检测流程站经网络发送的包含用于区分不同检测流程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具体的,以检测产品的检测工序包括五个检测流程站为例,其站位分别可用A、B、C、D、E进行标识,且检测流程站排序按照站位排序为A-B-C-D-E。站位用A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作为检测产品的第一个检测流程站,站位用E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作为检测产品的最后一个检测流程站。若控制终端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为站位用C标识的检测流程站,则控制终端根据回测检测的检测方式可先确定站位用D标识的检测流程站,再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站位用D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终端在通过回测检测的检测方式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之前,目标检测产品可在部分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过或者在全部检测流程站检测过。可能的,在当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为站位用C标识的检测流程站时,目标检测产品仅在站位用A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以及站位用B标识的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过,控制终端无法获取到目标检测产品在站位用D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可能的,在当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为站位用C标识的检测流程站时,目标检测产品在站位用A标识的检测流程站、站位用B标识的检测流程站、站位用C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以及站位用D标识的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过,则控制终端可获取到目标检测产品在站位用D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步骤403、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具体地,控制终端可根据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获取情况来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通过其他类型的检测方式来继续判断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其中,其他类型的检测方式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跳站检测以及重测检测,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局限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顺序,也即上述提到的回测检测可以在其他类型的检测方式之后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步骤404、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具体地,步骤404与步骤303一致,此处不在赘述。
步骤405、输出对应于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具体地,步骤405与步骤304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先利用回测检测的检测方式来初步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并结合回测检测的检测结果来再次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可使判断目标检测产品的流程更加严谨,降低产品检测的出错率,从而提高产品检测的效率。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测试流程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501、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具体地,步骤501与步骤401、步骤301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2、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具体地,步骤502与步骤402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3、在未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具体地,控制终端若未获取到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则表明目标检测产品还未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之后的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但无法确定目标检测产品是否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之前的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则可由控制终端根据跳站检测的检测方式继续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也即获取目标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其中,最新检测数据可用于表征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最可靠的检测数据,可基于该最新检测数据来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之前的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过。
具体的,以检测产品的检测工序包括五个检测流程站为例,其站位分别可用A、B、C、D、E进行标识,且检测流程站排序按照站位排序为A-B-C-D-E。站位用A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作为检测产品的第一个检测流程站,站位用E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作为检测产品的最后一个检测流程站。若控制终端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为站位用C标识的检测流程站,控制终端可根据跳站检测的检测方式先确定站位用B标识的检测流程站,再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站位用B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其中,控制终端在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站位用B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的过程中,可优先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站位用B标识的检测流程站中的全部检测数据,并通过检测时间筛选出最新的检测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检测产品可在检测流程站中检测多次,以得到多个不同检测时间下的检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终端若获取到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则表明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之后的检测流程站已进行检测,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继续进行检测,也即控制终端在获取到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步骤504、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具体地,控制终端可根据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的获取情况来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再通过其他类型的检测方式来继续判断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其中,其他类型的检测方式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重测检测,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局限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顺序,也即上述提到的按照先回测检测再跳站检测的检测顺序可以在其他类型的检测方式之后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也可以为按照先跳站检测再回测检测的检测顺序对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判断。
步骤505、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具体地,步骤505与步骤404、步骤303一致,此处不在赘述。
步骤506、输出对应于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具体地,步骤506与步骤405、步骤304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回测检测的基础上先利用跳站检测的检测方式来初步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并结合跳站检测的检测结果来再次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可使判断目标检测产品的流程更加严谨,降低产品检测的出错率,从而提高产品检测的效率。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测试流程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601、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具体地,步骤601与步骤501、步骤401、步骤301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2、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具体地,步骤602与步骤502、步骤402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3、在未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具体地,步骤603与步骤503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4、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合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
具体地,控制终端若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的最新检测数据中确定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结果为合格时,表明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之前的检测流程站中已进行检测且检测结果为合格,可进入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但无法表明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进行检测,例如但不局限于无法确定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的检测次数。进一步的,控制终端可根据重测检测的检测方式继续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也即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历史检测数据。
具体的,控制终端可在数据库中查询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历史检测数据,该数据库可存储有由多个检测流程站经网络发送的包含用于区分不同检测流程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终端若检测到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所述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则表明该目标检测产品不满足生产需求,无需再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也即控制终端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步骤605、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具体地,控制终端若检测到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则表明目标检测产品可继续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进行检测。其中,预设条件可以但不局限于为允许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次数,优选的预设条件可为允许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最大检测次数减一所对应的检测次数。
可以理解地,当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之后,可由控制终端对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更新,并根据更新后的历史检测数据再次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以便于判断目标检测产品下一次是否需要继续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步骤606、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具体地,步骤606与步骤505、步骤404、步骤303一致,此处不在赘述。
步骤606、输出对应于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具体地,步骤606与步骤506、步骤405、步骤304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回测检测以及跳站检测的基础上,先利用重测检测的检测方式来初步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并结合重测检测的检测结果来再次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可使判断目标检测产品的流程更加严谨,降低产品检测的出错率,从而提高产品检测的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包括: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未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和/或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
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具体地,控制终端判断历史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可为判断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以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次数为五次为例,若控制终端检测到目标检测产品在五次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结果为四次合格一次不合格,且设定的第一预设阈值为三次,则可确定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次数未超过设定的第一预设阈值。若控制终端检测到目标检测产品在五次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为四次不合格一次合格,且设定的第一预设阈值为三次,则可确定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次数超过设定的第一预设阈值。
可能的,控制终端判断历史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还可为判断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是否超过设定的第二预设阈值。以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为五次为例,设定的第二预设阈值为三次,则可确定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超过设定的第二预设阈值。若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标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为二次,设定的第二预设阈值为三次,则可确定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未超过设定的第二预设阈值。
可能的,控制终端判断历史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还可为同时判断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以及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是否超过设定的第二预设阈值。
作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包括:
输出用于表征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结果。
具体地,控制终端在根据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对应的检测结果确定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可在当前展示界面向检测人员展示用于表征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结果,例如但不局限于“检测产品不需要进行检测”的文字提示信息。其中,对于该检测结果还可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例如上述提到的文字提示信息可用红色标识,以便于提醒检测人员。
可以理解地,控制终端在展示该第二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还可将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的原因展示给检测人员,其中原因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对应的检测结果确定,也即控制终端还可展示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对应的检测结果,以便于检测人员及时了解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信息。
作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包括:
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具体地,控制终端在控制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可将最新的检测数据上传至存储有不同检测流程站标识以及各自对应于检测流程站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的数据库中,用于更新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便于下次对目标检测产品检测时获取最新最有效的检测数据,进而提供给用户最新的检测结果,提升用户的检测体验。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库可存储在控制终端内置的存储器也可存储在对应于控制终端的服务器中。
作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测试流程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目标检测产品的产品信息,展示与目标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数据;
其中,检测数据包括目标检测产品的测试设备名称、产品编码、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中至少一种。
具体地,为便于用户更方便、快速的查询不同检测流程站和/或不同检测产品所对应的检测数据,控制终端还可根据用户输入的检测流程站的站位和/或机种信息以及检测产品的相关检测数据,向用户展示所输入的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数据。
具体的,可在控制终端建立用于快速查询数据的人机交互查询界面,例如但不局限于微软基础类库界面(MFC界面),在利用该MFC界面查询检测数据的过程中控制终端可根据用户输入的待查询数据在包含多个API接口的测试软件中加载可调用对应于待查询数据的检测数据的API接口,并将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展示给用户。可参阅图7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数据的查询交互界面示意图,该检测数据的查询交互界面示意图700可通过用户在控制终端输入设定的网址跳转进入,也可固定存储在控制终端预设的读取路径中。如图7所示,该检测数据的查询交互界面示意图700可包括第一查询区域701、第二查询区域702、第三查询区域703以及检测数据展示区域704,其中:
第一查询区域701可包括检测流程站的站位选择框、检测流程站的机种选择框、产品序列号的输入框以及查询类型的选择框,检测流程站的站位选择框可用于用户选择要查询的目标检测流程站的站位,检测流程站的机种选择框可用于用户选择要查询的目标检测流程站的机种,产品序列号的输入框可用于用户输入目标检测流程站中目标检测产品的序列号或条形码字符。查询类型的选择框可向用户提供用于查询所有记录的选择框以及用于查询最新记录的选择框,其中查询所有记录的选择框可用于查询历史检测记录,查询最新记录的选择框可用于查询最新检测记录。当用户在第一查询区域701输入目标数据后,可选择设置在该第一查询区域701下方的查询控件完成对目标数据的检测记录的获取,并将该检测记录展示在检测数据展示区域704。
第二查询区域702可包括传感器名称的输入框,该传感器名称的输入框可输入检测产品内置的传感器ID,用于根据输入的传感器ID获取要查询检测产品的芯片名称。当用户在第二查询区域702输入目标传感器ID后,可选择设置在该第二查询区域702下方的查询控件完成对应于目标传感器ID的芯片名称的获取,并将该芯片名称展示在检测数据展示区域704。
第三查询区域703可包括检测流程站的站位选择框、检测流程站的机种选择框以及二进制码输入框,检测流程站的站位选择框可用于用户选择要查询的目标检测流程站的站位,检测流程站的机种选择框可用于用户选择要查询的目标检测流程站的机种,二进制码输入框可输入用于获取合格的检测产品的二进制代码或输入用于获取不合格的检测产品的二进制代码。当用户在第三查询区域703输入目标数据后,可选择设置在该第三查询区域703下方的查询控件完成对目标检测流程站中不合格检测产品的检测记录的获取或合格检测产品的检测记录的获取,并将该检测记录展示在检测数据展示区域704。
检测数据展示区域704为可用于展示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的数据列表,其中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可包括检测产品的测试设备名称、芯片名称、产品GFC_LOT编码、产品LOT编码、产品config编码、产品编码、检测时间、检测结果以及检测次数等。
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如图8所示,该整体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步骤802、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步骤803、确定是否检测到检测数据,若是则进入步骤810,若否则进入步骤804。
步骤804、获取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步骤805、确定最新检测数据是否为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若是则进入步骤810,若否则进入步骤806。
步骤806、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
步骤807、检测历史检测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810,若否则进入步骤808。
步骤808、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步骤809、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步骤810、停止检测。
具体地,在根据站位和/或机种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之后,可根据回测检测的检测方式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若检测到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则再根据跳站检测的检测方式获取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若未检测到则停止检测。进一步的,若确定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不为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则再根据重测检测的检测方式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若为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则停止检测。进一步的,若检测到历史检测数据不满足预设条件,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若满足预设条件则停止检测。进一步的,还可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请参阅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测试流程控制系统至少可以包括获取模块901、处理模块902、检测模块903以及输出模块904,其中:
获取模块901,用于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处理模块902,用于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检测模块903,用于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输出模块904,用于输出对应于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未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中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用于: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合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
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中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用于:
在历史检测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中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具体用于: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未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和/或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
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中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用于:
输出用于表征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结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903用于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目标检测产品的产品信息,展示与目标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数据;
其中,检测数据包括目标检测产品的测试设备名称、产品编码、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中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该控制终端10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显示屏1006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
其中,通信总线1002可用于实现上述各个组件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按键,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蓝牙模块、NFC模块、Wi-Fi模块等。
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数据,执行路由设备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以采用DSP、FPGA、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01可集成CPU、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RAM,也可以包括ROM。可选的,该存储器10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器10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0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测试流程控制应用程序。
具体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测试流程控制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输出对应于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执行:
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执行:
在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未检测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检测产品在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执行: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目标检测产品合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
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具体执行:
在历史检测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在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具体执行: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未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和/或
目标检测产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
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停止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用于执行:
输出用于表征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结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在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检测流程站对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用于执行:
对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还用于执行:
根据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目标检测产品的产品信息,展示与目标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数据;
其中,检测数据包括目标检测产品的测试设备名称、产品编码、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中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图3或图4或图5或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移动终端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和实施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及改进,均应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测试流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在所述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输出对应于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检测产品在与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未检测到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后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检测产品在与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所述目标检测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应的前一个检测流程站中的最新检测数据为所述目标检测产品合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历史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检测数据判断所述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包括:
在所述历史检测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或
在所述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历史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包括:
所述目标检测产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不合格次数未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和/或
所述目标检测产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中的总检测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包括:
输出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检测产品不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检测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以及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产品信息,展示与所述目标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测试设备名称、产品编码、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中至少一种。
10.一种测试流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检测流程站;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目标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检测产品需要在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当前检测流程站对所述目标检测产品进行检测;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于所述目标检测产品的第一检测结果。
11.一种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11838.1A 2021-06-25 2021-06-25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Pending CN113469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1838.1A CN113469648A (zh) 2021-06-25 2021-06-25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1838.1A CN113469648A (zh) 2021-06-25 2021-06-25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9648A true CN113469648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1838.1A Pending CN113469648A (zh) 2021-06-25 2021-06-25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96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3652A (zh) * 2022-09-26 2022-11-04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线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3867A1 (en) * 2003-08-21 2005-02-24 Shinya Kudo Driv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US20170128730A1 (en) * 2015-10-20 2017-05-11 Pacesette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pace and sense configurations for an implantable device
CN106910004A (zh) * 2017-01-16 2017-06-30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流程流转的全过程风机制造质量监控系统
CN108628277A (zh) * 2018-08-16 2018-10-09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工作站的分配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1782451A (zh) * 2020-07-03 2020-10-16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3867A1 (en) * 2003-08-21 2005-02-24 Shinya Kudo Driv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US20170128730A1 (en) * 2015-10-20 2017-05-11 Pacesette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pace and sense configurations for an implantable device
CN106910004A (zh) * 2017-01-16 2017-06-30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流程流转的全过程风机制造质量监控系统
CN108628277A (zh) * 2018-08-16 2018-10-09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工作站的分配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1782451A (zh) * 2020-07-03 2020-10-16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3652A (zh) * 2022-09-26 2022-11-04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线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2522B (zh) 测试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CN105094783B (zh) 安卓应用稳定性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61562B (zh) 一种基于关联网络设备接入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US8683449B2 (en) Automated parallel software code impact analysis
WO2017000424A1 (zh) 协议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064208A (zh) 检测应用服务状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00119A (zh) 一种产品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469648A (zh) 测试流程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CN111736951A (zh) 自动驾驶的仿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0670A (zh) 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28240A (zh) 电子设备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0649A (zh) 一种质检结果验证方法、系统、测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78771A (zh) 一种终端测试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080195906A1 (en) Test pattern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test pattern generation method
CN114356769A (zh) 软件的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97754A (zh) 一种测试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13760768A (zh) 一种测试方法、监控平台、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6753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79974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851254A (zh) 基于微服务的设备生产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679402B (zh) 一种医疗机器人上下位机间通信协议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778507B (zh) 一种托管式上线方法和系统
CN116953418B (zh) 射频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16631A (zh) 一种电梯外呼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14090414A (zh) 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数据测试系统、数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