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9507A -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9507A
CN113469507A CN202110673425.9A CN202110673425A CN113469507A CN 113469507 A CN113469507 A CN 113469507A CN 202110673425 A CN202110673425 A CN 202110673425A CN 113469507 A CN113469507 A CN 113469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people
personnel
resource management
ac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34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亮
祁欢
杨晶
胡宁宁
汤中生
董国贤
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734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9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9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9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客户端、监控模块、衡量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以及部门操作端等,其中客户端获取整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最优人数分配情况即理论人员配比值以及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当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发生偏差的时候,经过监控模块和衡量模块的判定,由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向各个部门操作端发送与本部门相关的岗位所需人数,通过每个岗位所需人数以及部门内现有工作量的多少能够看出部门中的人数分配是否处于均衡的状态,以此解决现在的大多数企业中,人才招聘滞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作用主要包括: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以及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等。通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设计的内容分为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较为简洁全面的诠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做到这些就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及核心价值发挥出来。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中,有两个作用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与之对应的模块是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与配置,在现在的多数企业中,这两方面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施行。
在现在的大多数企业中,只有当需要人才的时候才进行人才的招聘,例如当企业的部门经理或者领导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工作饱和甚至是超负荷工作的时候,才开始进行人员的招聘,此时已经是滞后招聘,除去招聘所耗费的时间,还要加上人才培养的时间,使得部门或者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疲劳工作,工作节奏被打乱,就会容易出错,这种情况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做到预测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现在的大多数企业中,人才招聘滞后,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做到预测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
客户端,用于获取完成组织内工作所需的理论人员配比值,还用于获取组织内现有的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并将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发送给监控模块;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中的每个分项均与其代表的岗位实际人数相对应,在获取所述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的同时,为每个岗位实际人数添加岗位标识信息;
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是否相等;当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不相等的时候,向衡量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衡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发送的异常信号,并同时拾取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是否大于浮动值;当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大于浮动值时,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预警信号;所述预警信号至少包括出现异常变化的岗位标识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衡量模块发送的预警信号,根据预警信号向部门操作端发送岗位所需人数;
部门操作端,用于接收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的本部门涉及到的岗位所需人数,并根据岗位所需人数和实际工作量判断是否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
优选地,当需要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时候,所述部门操作端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
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的人员增减申请信息后,向外部发布招聘信息。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反馈计时模块,当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向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岗位所需人数之后开始对反馈时长进行计时,当所述反馈时长大于规定时长时,向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提醒信息;
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提醒信息之后,向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询问信息。
优选地,所述询问信息包括相关部门未能就岗位所需人数反馈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原因以及提交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最终截止时间。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包括:
配比值录入单元,用于获取完成组织内工作所需的理论人员配比值;
实际比例录入单元,用于获取组织内现有的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并且在获取所述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的同时,为每个岗位实际人数添加岗位标识信息;所述岗位标识信息可以在存储单元内搜索获得;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多种岗位标识信息;
所述配比值录入模块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代表相同岗位的数值相互关联对应。
优选地,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一级判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是否相等;
异常传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不相等的时候,向所述衡量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优选地,所述衡量模块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发送的异常信号,并同时拾取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
二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是否大于浮动值;
预警单元,用于在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大于浮动值时,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预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衡量模块发送的预警信号,并将不同岗位所需人数分别发送给对应部门的部门操作端;
询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反馈计时模块发送的所述提醒信息,并在接收提醒信息之后向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询问信息。
优选地,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还包括:
审核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的人员增减申请信息,并判断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是否大于岗位所需人数;
上报单元:当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大于岗位所需人数的时候,向上一级部门领导发送审批请求;
发布单元,当审批请求通过后或者当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小于岗位所需人数的时候,向外部发布与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相应的招聘信息。
优选地,所述部门操作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分配单元发送的本部门的岗位所需人数;
申请单元,当需要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时候,向所述审核单元发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
回复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询问单元发送的询问信息,并就所述询问信息的内容发送回复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客户端、监控模块、衡量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以及部门操作端等,其中客户端获取整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最优人数分配情况即理论人员配比值以及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当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发生偏差的时候,经过监控模块和衡量模块的判定,由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向各个部门操作端发送与本部门相关的岗位所需人数,通过每个岗位所需人数以及部门内现有工作量的多少能够看出部门中的人数分配是否处于均衡的状态,以此及时调配、补充甚至是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以此解决现在的大多数企业中,人才招聘滞后的问题,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预测组织中人力资源需求以及作出相应的人力需求计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示意图;
图2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客户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监控模块及衡量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部门操作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通过设置客户端100、监控模块200、衡量模块300、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以及部门操作端500等,其中客户端100获取整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最优人数分配情况即理论人员配比值以及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当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发生偏差的时候,经过监控模块200和衡量模块300的判定,由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向各个部门操作端500发送与本部门相关的岗位所需人数,通过每个岗位所需人数以及部门内现有工作量的多少能够看出部门中的人数分配是否处于均衡的状态,判断岗位所需人数是否为正值,当岗位所需人数为正值时,说明需要招人,将各岗位所需人数分别发送到对应部门的部门操作端500上;当岗位所需人数为负值时,说明部门人数富余或者该部门人员扩充较快,从侧面反映,公司局部业绩增长较快,说明其余部门的人数可能也要随之增长,可以提前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做好人才的储备,提前进行人才布局,将人才培训到成熟阶段,以便应对可能到来的发展高峰期。以此及时调配、补充甚至是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以此解决现在的大多数企业中,人才招聘滞后的问题,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预测组织中人力资源需求以及作出相应的人力需求计划的作用。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示意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平台与云端人才资源数据库通信连接,人才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各种人才资料信息,同时也可以向数据库中传输各种人才的信息,形成良性的循环,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量逐渐增多,扩展器覆盖面;另外,人才资源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在云端网络平台上的各种招聘平台及其他招聘渠道上发布相关的招聘信息,使得外界能够及时了解到组织内部人才需求的情况,为各种人才提供岗位信息和投递简历的通道,除此之外,人才资源管理系统还可以在各大网络招聘平台上主动向所需人才发送岗位信息,主动出击,以求获得优质合适的人才。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
客户端100,用于获取完成组织内工作所需的理论人员配比值,还用于获取组织内现有的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并将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发送给监控模块200;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中的每个分项均与其代表的岗位实际人数相对应,在获取所述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的同时,为每个岗位实际人数添加岗位标识信息。举例来说,完成一套机器的产销,从无到有,需要采购1名,质检员1名,制造人员5名,销售人员1名,此时该条产销线上的人才配比值为1:1:5:1,但是这只是组织内一条生产线或者一个工作项目的人员配比,组织内可能有8条生产这套机器的产销线,还会有其他10条别的产销线等,除此之外,有了生产车间之后,一定数量的成员之后还需要配置相关的服务人员,比如50配置一个清洁员,300人以后配置一个食堂,甚至食堂内的人员配比等等,由此可见各个配比值之间也是互有关联的,由此可以得出整个公司内部各个岗位所需人员之间的配比值。
监控模块200,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100发送的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是否相等;当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不相等的时候,向衡量模块300发送异常信号。当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相等的时候,说明公司运转良好,人才布局均衡,暂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人才招聘以及人才培养和储备上。先监控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是否相等一方面是为了提醒客户端100操作者,初始理论人员配比值是否设置准确,如果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接下来所有的数据出现错误,从而导致预测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不准确,当客户端100核验准确,还出现异常信号的时候,说明整个公司内的人才配置出现失衡的状况。
衡量模块300,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200发送的异常信号,并同时拾取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是否大于浮动值;当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大于浮动值时,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发送预警信号;所述预警信号至少包括出现异常变化的岗位标识信息;当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小于浮动值时,向所述监控模块200发送异常信号解除信息。其中浮动值是提前设置好的,在计算偏差率的时候,允许岗位实际人数导出的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在理论人员配比值的上下浮动,但是该浮动保持在浮动值以内才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一旦偏差率超过浮动值,说明人员配置出现较大的失衡,说明在公司内部的业务链条中有其中一环出现人员较多,侧面反映该环节业务增长或者某一环出现人员萎缩,侧面反映该环节业绩下滑或者管理不善等问题,当出现预警信号的时候,说明公司内部出现危险因素,此时可以及时预测查找,及时应对,将这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用于接收所述衡量模块300发送的预警信号,并根据岗位实际人数和岗位理论人数的大小关系,向部门操作端500发送岗位所需人数。
用各部门人员配比值乘以公司总人数得到各岗位理论人数,用各岗位理论人数减去各岗位实际人数,得到各岗位所需人数,各部门人员配比值实际上是一个小于1的数值,并且是以公司总人数为基数换算得到的,比如产销线上的人才配比值为1:1:5:1,该组织内共有14人,其中本应该为2个人的销售员,现在有1个人,说明销售员少1人,此时销售岗位所需人数就是1。从图2中还可以看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还与外部进行信息的交互,比如与网络平台或者数据库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部门操作端500,用于接收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发送的本部门涉及到的岗位所需人数,并根据岗位所需人数和实际工作量判断是否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也就是说,当岗位所需人数为2人的时候,此时实际部门人数有5个人,3人工作能力一般,处于正常水平,能够负荷其自身工作,闲暇时候还有余力处理其他工作,另外两人能力较强,实力突出,能够胜任1.5个人的工作量,闲暇时候还可以处理其他事务,部门经理在日常安排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感到任务太多人手太少的情况,此时部门经理觉得没必要进行招聘,可以不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但是部门经理看到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发来的岗位所需人数为2人的时候,可能警觉到公司业务增加,其余各部门人数在增长,此时本部门人数偏少,虽然工作能够完成,但是未来工作量会持续增加,因此可以提前引进1-2名人员进行储备和提前培养,以应对将来的突增业务。
进一步的,当需要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时候,所述部门操作端500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发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
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接收到所述部门操作端500发送的人员增减申请信息后,向外部发布招聘信息。经过判断后,部门管理人员提出增加人员的申请,人力资源专员接到申请后开始对外进行招聘事宜。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还包括:
反馈计时模块600,当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向所述部门操作端500发送岗位所需人数之后开始对反馈时长进行计时,当所述反馈时长大于规定时长时,向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发送提醒信息;
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接收到所述提醒信息之后,向所述部门操作端500发送询问信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即使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将岗位所需人数发送给各个部门,但是由于部门管理人员事务较忙,看到的时候没时间回复或者忘记回复等情况均可能发生,过长时间不回复可能会错过最佳招聘时期,例如每年的3-5月份的春招或者10月份左右的秋招为最佳招聘时期,能够招聘到合适的应届毕业生。当超过一定时间,人力资源管理专员没有收到部门反馈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可以主动向部门管理人员询问未反馈的事由,其中,所述询问信息包括相关部门未能就部门人员配比值反馈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原因以及提交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最终截止时间,以便于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及时有效合理的安排招聘事宜。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客户端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客户端100包括:
配比值录入单元110,用于获取完成组织内工作所需的理论人员配比值。
实际比例录入单元120,用于获取组织内现有的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并且在获取所述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的同时,为每个岗位实际人数添加岗位标识信息;所述岗位标识信息可以在存储单元130内搜索获得。使用时,可以由人事资源管理专员或者相关技术人员将每个生产线或者其他项目工作相关工种的人员配置输入其中,输入各个岗位人员实际数值的时候,需要选择该岗位的名称。
存储单元130,用于存储多种岗位标识信息;
所述配比值录入模块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代表相同岗位的数值相互关联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公司内工作的种类和工作的项目不止一种,还可以将工作项的数量与单项人员配比值相乘得到显性部门人员配比值。人力资源管理专员或者相关技术人员将组织内部所有的生产线或者项目的数量均输入进去。所述显性部门人员配比值实际就是指理论上计算出来的,数字上显示出来的数值,但是由于现实生产过程中还掺杂着多种隐性的影响因素,单单从数字上显示出来的显性部门人员配比值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是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意义。
另外,一组配套人员能够同时兼顾好几个项目,并将显性部门人员配比值除以兼顾数量得到实际的部门人员配比值。比如上述产销线上的人才配比值为1:1:5:1,由于生产过程中各工种的作业是交替进行的,并不是按照单向的流水线工作的,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或者一段时间内,这一套人员配置能够兼顾两套或者三套设备的生产工作即一套人员配置可以兼顾两到三条产销线,此时显性部门人员配比值就不能指示各个部门岗位的人员配置,需要将显性部门人员配比值除以兼顾数量得到实际的部门人员配比值,该实际的部门人员配比值才是直接表示各个部门岗位的人员标准配置。在实际实施的时候还可以将上述因素加入到配比值的考虑因素中。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监控模块200及衡量模块3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监控模块200包括:
一级判断单元210,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100发送的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是否相等。
异常传送单元220,用于在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不相等的时候,向所述衡量模块300发送异常信号。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监控模块200及衡量模块3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衡量模块300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310,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200发送的异常信号,并同时拾取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
二级判断单元320,用于判断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是否大于浮动值。比如销售人员实际有8或者12名,整个部门共80人,其中理论人员配比值为2:5:1,其中销售对应的是最后一个1,得出销售人员的理论值为10人,此时偏差率为20%,而设定的浮动值为10%,因此偏差率大于浮动值。说明销售人员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预警单元330,用于在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大于浮动值时,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发送预警信号。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包括:
分配单元410,用于接收所述衡量模块300发送的预警信号,并将不同岗位所需人数分别发送给对应部门的部门操作端500。
询问单元420,用于接收所述反馈计时模块600发送的所述提醒信息,并在接收提醒信息之后向所述部门操作端500发送询问信息。
除此之外,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还包括:
审核单元430,用于接收所述部门操作端500发送的人员增减申请信息,并判断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是否大于岗位所需人数;
上报单元440:当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大于岗位所需人数的时候,向上一级部门领导发送审批请求。上述在说明部门操作端500时有提到,岗位所需人数为2人时,部门5人中,3人能力处于平均水平,另外2人能力较强,但是当另外两人较弱的时候,部门需要补充的人数可能比2个大,由于人力支出也有预算和限制,因此当部门申请人数大于岗位所需人数时,人力资源管理专员需要取得上级领导的同意才能按照部门申请人数对外招聘。
发布单元450,当审批请求通过后或者当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小于岗位所需人数的时候,向外部发布与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相应的招聘信息。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部门操作端5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部门操作端500包括:
接收单元510,用于接收所述分配单元410发送的本部门的岗位所需人数。其中接收单元510接收来自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中分配单元410发送的信息。
申请单元520,当需要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时候,向所述审核单元430发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所述申请单元520将信息发送给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中的审核单元430。
回复单元530,用于接收所述询问单元420发送的询问信息,并就所述询问信息的内容发送回复信息。所述回复单元530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00中的询问单元420进行信息交互,并且询问单元420只有受到反馈计时模块600的触发后才会向回复单元530发送信息。
为了能够使上述各个模块或者单元能够顺利运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还应该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等辅助软硬件。
本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用于获取完成组织内工作所需的理论人员配比值,还用于获取组织内现有的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并将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发送给监控模块;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中的每个分项均与其代表的岗位实际人数相对应,在获取所述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的同时,为每个岗位实际人数添加岗位标识信息;
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是否相等;当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不相等的时候,向衡量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衡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发送的异常信号,并同时拾取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是否大于浮动值;当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大于浮动值时,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预警信号;所述预警信号至少包括出现异常变化的岗位标识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衡量模块发送的预警信号,根据预警信号向部门操作端发送岗位所需人数;
部门操作端,用于接收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的本部门涉及到的岗位所需人数,并根据岗位所需人数和实际工作量判断是否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需要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时候,所述部门操作端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
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的人员增减申请信息后,向外部发布招聘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反馈计时模块,当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向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岗位所需人数之后开始对反馈时长进行计时,当所述反馈时长大于规定时长时,向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提醒信息;
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提醒信息之后,向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询问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询问信息包括相关部门未能就岗位所需人数反馈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原因以及提交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最终截止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
配比值录入单元,用于获取完成组织内工作所需的理论人员配比值;
实际比例录入单元,用于获取组织内现有的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并且在获取所述岗位实际人数比例的同时,为每个岗位实际人数添加岗位标识信息;所述岗位标识信息可以在存储单元内搜索获得;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多种岗位标识信息;
所述配比值录入模块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代表相同岗位的数值相互关联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一级判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判断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是否相等;
异常传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不相等的时候,向所述衡量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衡量模块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发送的异常信号,并同时拾取所述理论人员配比值和岗位实际人数比例;
二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是否大于浮动值;
预警单元,用于在岗位实际人数比例中异常岗位人数值相对于理论人员配比值的偏差率大于浮动值时,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发送预警信号。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衡量模块发送的预警信号,并将不同岗位所需人数分别发送给对应部门的部门操作端;
询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反馈计时模块发送的所述提醒信息,并在接收提醒信息之后向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询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还包括:
审核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部门操作端发送的人员增减申请信息,并判断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是否大于岗位所需人数;
上报单元:当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大于岗位所需人数的时候,向上一级部门领导发送审批请求;
发布单元,当审批请求通过后或者当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小于岗位所需人数的时候,向外部发布与人员增减申请信息中的各项人数相应的招聘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门操作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分配单元发送的本部门的岗位所需人数;
申请单元,当需要提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的时候,向所述审核单元发出人员增减申请信息;
回复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询问单元发送的询问信息,并就所述询问信息的内容发送回复信息。
CN202110673425.9A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3469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3425.9A CN113469507A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3425.9A CN113469507A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9507A true CN113469507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0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3425.9A Pending CN113469507A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95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9906A (zh) * 2021-11-08 2022-03-25 壹药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需求预测方法及人员调度系统
CN115310766A (zh) * 2022-07-06 2022-11-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168A (zh) * 2011-05-18 2011-09-21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项目绩效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需求评估方法及系统
US20160342947A1 (en) * 2015-05-18 2016-11-24 Manikanth Dornadula System and method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9559810A (zh) * 2018-11-27 2019-04-02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医院科室定岗定编数量的优化配置系统
CN110310095A (zh) * 2019-07-03 2019-10-08 广东倍智测聘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数据的管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168A (zh) * 2011-05-18 2011-09-21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项目绩效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需求评估方法及系统
US20160342947A1 (en) * 2015-05-18 2016-11-24 Manikanth Dornadula System and method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9559810A (zh) * 2018-11-27 2019-04-02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医院科室定岗定编数量的优化配置系统
CN110310095A (zh) * 2019-07-03 2019-10-08 广东倍智测聘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数据的管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晓展: "M通信公司员工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
黄弘毅: "《卓越医药销售管理者的五堂课》", 30 September 201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9906A (zh) * 2021-11-08 2022-03-25 壹药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需求预测方法及人员调度系统
CN115310766A (zh) * 2022-07-06 2022-11-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4762B (zh) 一种电力客服业务工单识别与分配系统及方法
FI111196B (fi) Käytettävyysprosessori ja -menetelmä
CN113469507A (zh) 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CN112766780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及方法
JP5938481B2 (ja) 保守計画立案支援システム、保守計画立案支援方法、保守計画立案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7016449B (zh) 一种基于跨企业动态计划排程的智能制造方法
CN113177761B (zh) 一种考虑时效性的电商仓储智能排产预警系统
US20060031840A1 (en) Real time monitoring manufacturing scheduling and control
CN116579590B (zh) 一种虚拟电厂中的需求响应评估方法和系统
JPWO2014061604A6 (ja) 保守計画立案支援システム、保守計画立案支援方法、保守計画立案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4782030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239223A (zh) 分拨中心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69118A (zh) 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050021433A1 (en) Diagnostics for agile infrastructure
Kolińska et al. Comparison of logistics indicators as a way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supply chains
CN116307433B (zh) 一种物资保障供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81302A (zh) 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辅助决策系统
WO2006082808A1 (ja) 納期回答プログラム、納期回答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システム
Hassan et al.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bjective forecasting of new product sales
CN112508390B (zh) 一种协同制造支撑系统及方法
Al‐Muhaisen et al. Auditing of the maintenance system of Fuhais plant/Jordan Cement Factories Co.
JP2006244470A (ja) 納期回答システム、納期回答方法、及び納期回答プログラム
Almström et al. Why is there a mismatch between operation times in the planning systems and the times in reality
CN112085412A (zh) 一种资源优化分配系统及分配方法
Marie et al. Production System Disturbances of Heavy Equipment Component Indus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