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3746B -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63746B CN113463746B CN202110530555.7A CN202110530555A CN113463746B CN 113463746 B CN113463746 B CN 113463746B CN 202110530555 A CN202110530555 A CN 202110530555A CN 113463746 B CN113463746 B CN 1134637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water
- hole
- rainwater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 E03F5/0403—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with a sediment trap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 E03F5/0404—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with a permanent or temporary filtering device; Filte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6—Gully grat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排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包括排水基座,排水基座内设有圆槽,圆槽顶部设有封盖,圆槽中心设有竖直的排水井,排水井底部连通市政雨水管,所述圆槽内设有雨水沉淀池、垃圾拦截池及清水池,封盖包括同轴的环形圈和圆顶,环形圈位于圆顶下方,环形圈侧壁上设有通向垃圾拦截池的第一漏水孔,圆顶上表面设有通向雨水沉淀池的第二漏水孔、通向排水井的第三漏水孔,圆顶上表面从边缘至中央逐渐升高,第三漏水孔高于第二漏水孔,雨水沉淀池的围壁顶部设有通向清水池的溢流孔。本申请解决了固体杂物容易随风或雨水进入竖井内,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排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中,会设置排水系统用于雨水的排出,排水系统对于地势较低路段尤为重要。目前,排水系统主要包括设置在地下的排水管道,以及连接路面与排水管道的竖井,在下雨时,雨水通过竖井顶部的网格状井盖进入竖井,再进入下水道或排水管道内。
但是,在实际中,道路两侧经常会有落叶、塑料袋或其它固体杂物,这些固体杂物很容易随风或雨水进入竖井内,排至竖井内的固体杂物很容易对排水管道或竖井造成堵塞,导致下雨天雨水排放受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雨水携带固体杂物堵塞排水系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包括排水基座,排水基座内设有圆槽,圆槽顶部设有封盖,圆槽中心设有竖直的排水井,排水井底部连通市政雨水管,所述圆槽内设有雨水沉淀池、垃圾拦截池及清水池,封盖包括同轴的环形圈和圆顶,环形圈位于圆顶下方,环形圈侧壁上设有通向垃圾拦截池的第一漏水孔,圆顶上表面设有通向雨水沉淀池的第二漏水孔、通向排水井的第三漏水孔,圆顶上表面从边缘至中央逐渐升高,第三漏水孔高于第二漏水孔,雨水沉淀池的围壁顶部设有通向清水池的溢流孔,垃圾拦截池与清水池通过隔板相隔,隔板顶部溢流处低于溢流孔、高于排水井的顶部管口,清水池的池底设有排水孔,排水孔贯通至市政雨水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路面雨水较浅的情况下,雨水中携带的固体杂物较多,此时雨水只能从第一漏水孔进入排水基座内的垃圾拦截池,待垃圾拦截池内雨水储满,固体垃圾沉于中下部,上层清水溢流入清水池,并从排水孔进入市政雨水管。
当路面积水上涨时,积水上层只包含少量较小的固体杂物,积水从第二漏水孔漏入雨水沉淀池,积水在雨水沉淀池中沉淀固体杂物后,上层清水由溢流孔流入清水池。当路面积水继续上涨时,积水上层包含更少的固体杂物,直接从第三漏水孔漏入排水井。
路面积水中的固体杂物留存于雨水沉淀池和垃圾拦截池中,定期打开封盖清扫出固体杂物即可。
可选的,所述圆槽内设置四个雨水沉淀池,雨水沉淀池围绕排水井均匀分布,隔板设于相邻雨水沉淀池之间,隔板一侧为垃圾拦截池,隔板另一侧为清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排水基座内部空间,使排水时过滤固体杂物的效率得到提高。
可选的,相邻雨水沉淀池的对称轴线经过排水井的中轴线,相邻雨水沉淀池相向的外壁平行于相邻雨水沉淀池的对称轴线,隔板与雨水沉淀池的外壁及圆槽的槽底可相对滑动地无缝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隔板可移动,方便了调节垃圾拦截池的容量。
可选的,所述垃圾拦截池的池底设有第二排水孔,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上均设有滤网,隔板上固定有螺母座,螺母座内配合连接丝杠,排水基座的壁内设有空腔,空腔底部与市政雨水管相通,丝杠的中轴线经过排水井的中轴线,丝杠一端穿至排水井内连接有水轮,丝杠另一端穿至空腔内,市政雨水管内的顶部设有转轴,转轴与丝杠平行,转轴上设有第二水轮,第二水轮上仅位于转轴一侧的叶片位于排水孔正下方,转轴与丝杠通过同步带轮连接,水轮与第二水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排水孔数量若干,所有排水孔沿丝杠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每个排水孔下方均有第二水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积水较浅时,积水携带固体杂物由第一漏水孔进入垃圾拦截池,垃圾拦截池中的积水通过滤网过滤后由第二排水孔排入市政雨水管,很快过滤网会被堵塞,导致垃圾拦截池中水涨满,垃圾拦截池的上层清水由隔板顶部溢流入清水池,再由清水池的排水孔排入市政雨水管。排水孔排水时冲刷第二水轮,第二水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通过同步带轮带动丝杠同向旋转,在丝杠与螺母座的配合作用、隔板被圆槽槽底及雨水沉淀池外壁的限位作用下,隔板沿丝杠的长度方向朝向排水井移动,使排水孔进入垃圾拦截池参与向市政雨水管排水,从而提高第一漏水孔的排水效率。
当第一漏水孔的排水速率比路面积水的上涨速率慢时,路面积水上涨到第二漏水孔的高度,使得雨水沉淀池进水,雨水沉淀池进满水后向清水池溢水,加快第二水轮的旋转,使第一漏水孔的排水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延缓积水继续上涨。
当第二漏水孔参与排水后,第一漏水孔的排水速率仍然比路面积水的上涨速率慢时,路面积水上涨到第三漏水孔的高度,积水从第三漏水孔进入排水井,由于积水水面处固体杂物很少,固体杂物大量积存于水底,因此第三漏水孔的流量很快会大于第一漏水孔的流量,所以排入排水井中的水先使水轮逐渐停转,然后使水轮开始反转,水轮反转后带动隔板向远离排水井方向移动,隔板移动时刮除滤网上的固体杂物,同时将垃圾拦截池中的固体杂物推向圆槽的内侧壁,使固体杂物聚集成一堆。
当停止降雨或洪峰退去,积水低于第三漏水孔时,仅剩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参与排水,此时第二水轮又开始旋转,带动隔板朝向排水井移动,再次使刮除了滤网上固体杂物的多个排水孔进入垃圾拦截池参与向市政雨水管排水,一段时间后,由于水中固体杂物堵塞滤网,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的排水受阻,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的进水使清水池蓄满水后开始向排水井溢水,使水轮旋转,水轮带动隔板向远离排水井方向移动,使隔板复位,隔板移动过程中刮除排水孔的滤网上固体杂物,清水池中的水由排水孔顺利排入市政雨水管。由于垃圾拦截池中垃圾的阻挡,隔板只能复位至仅第二排水孔留在垃圾拦截池内的状态。
当水位低于第二漏水孔时,雨水沉淀池不再向清水池溢水,只有垃圾拦截池向清水池溢水,排水孔下方的第二水轮再次旋转,带动隔板向靠近排水井方向移动,使排水孔进入垃圾拦截池,仅一个排水孔进入垃圾拦截池时,垃圾拦截池中的水就能排空,此时路面上的积水也排尽。
一次大降雨或洪峰后,第二排水孔就已被其上堆积的固体杂物堵住,此时留在垃圾拦截池中的一个排水孔行使第二排水孔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隔板朝向清水池的侧面上固定有尖端朝下的V型导流板,V型导流板的最低处设有通孔,通孔位于排水孔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隔板顶部溢流的雨水能够直接从第二水轮正上方落下,而不是先落至清水池的池底后再由排水孔落下,可以充分利用积水从隔板高处落下的势能,使第二水轮高效旋转。
可选的,所述隔板两侧的边缘均设有铲刀,铲刀紧贴隔板边缘接触的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铲刀使隔板移动过程中铲除圆槽槽底和滤网上的固体杂物更为省力。
可选的,所述垃圾拦截池和清水池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滤网,隔板顶面与第二滤网可相对滑动地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拦截池储满水时,其中浮力大的垃圾在第二滤网的阻拦下不会随水流入清水池。
可选的,所述垃圾拦截池内设有倚靠圆槽内侧壁的台阶,台阶上表面距离隔板越远处位置越低,台阶顶部固定设有第三滤网,第三滤网用于阻拦台阶上的固体杂物进入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一漏水孔进入垃圾拦截池中较大的固体垃圾留存在台阶与圆槽内侧壁围成的沟槽内,从沟槽溢流出的水仅含有微小的固体杂物。当垃圾拦截池蓄满水时,由于第三滤网的阻挡,沟槽中的较大固体杂物也无法漂浮脱离沟槽,因此滤网上只有微小的固体杂物,铲刀能够轻易将滤网上的固体杂物铲除,而不会被较大固体杂物卡死。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解决了固体杂物容易随风或雨水进入竖井内,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问题;
2.充分利用了排水基座内部空间,使排水时过滤固体杂物的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隐藏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方向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隔板与V型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基座;2、圆槽;3、封盖;4、排水井;5、市政雨水管;6、雨水沉淀池;7、垃圾拦截池;8、清水池;9、环形圈;10、圆顶;11、第一漏水孔;12、第二漏水孔;13、第三漏水孔;14、溢流孔;15、隔板;16、排水孔;17、第二排水孔;18、滤网;19、螺母座;20、丝杠;21、空腔;22、转轴;23、水轮;24、第二水轮;25、同步带轮;26、防水轴承;27、V型导流板;28、通孔;29、铲刀;30、第二滤网;31、台阶;32、第三滤网;33、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参照图1和图2,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包括排水基座1、排水井4和市政雨水管5,排水基座1内具有圆槽2,排水井4竖直固定于圆槽2内,市政雨水管5位于排水基座1下方,排水井4穿过排水基座1与市政雨水管5连通。圆槽2的槽底呈水平状,圆槽2顶部盖有圆形的封盖3,封盖3、圆槽2及排水井4均同轴。
参照图2,圆槽2内用围壁围成四个顶部敞口的雨水沉淀池6,四个雨水沉淀池6围绕排水井4均匀分布。相邻雨水沉淀池6的对称轴线经过排水井4的中轴线,且相邻雨水沉淀池6相向的外壁平行于相邻雨水沉淀池6的对称轴线。每相邻两个雨水沉淀池6之间均固定一块竖直的隔板15,隔板15垂直于雨水沉淀池6的外壁。隔板15侧边与雨水沉淀池6外壁无缝连接,隔板15底边与圆槽2槽底无缝连接。相邻雨水沉淀池6之间的空间被隔板15分隔为垃圾拦截池7和清水池8,垃圾拦截池7靠近圆槽2内侧壁,清水池8靠近排水井4。
参照图1,封盖3由在下的环形圈9与在上的圆顶10一体成型,且环形圈9与圆顶10同轴。环形圈9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漏水孔11,所有第一漏水孔11围绕环形圈9的圆心均匀分布,第一漏水孔11与垃圾拦截池7相通。圆顶10上表面设有通向雨水沉淀池6的第二漏水孔12,每个雨水沉淀池6正上方均有若干个第二漏水孔12。圆顶10上表面比第二漏水孔12更高处设有若干第三漏水孔13,第三漏水孔13通向排水井4。圆顶10上表面呈拱球形,即圆顶10上表面从边缘至中央逐渐升高,第三漏水孔13位于圆顶10中央,第二漏水孔12位于第一漏水孔11与第三漏水孔13之间的位置。
参照图2,雨水沉淀池6的围壁顶部设有通向清水池8的溢流孔14,隔板15顶部溢流处低于溢流孔14,但隔板15顶部溢流处高于排水井4的顶部管口。清水池8的池底开设多个排水孔16,排水孔16贯通至市政雨水管5内,所有排水孔16沿垂直于隔板15方向等距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参照图2,下雨时,路面雨水较浅的情况下,雨水中携带的固体杂物较多,此时雨水只能从第一漏水孔11进入排水基座1内的垃圾拦截池7,待垃圾拦截池7内雨水储满,固体垃圾沉于中下部,上层清水溢流入清水池8,并从排水孔16进入市政雨水管5;当路面积水上涨时,积水上层只包含少量较小的固体杂物,积水从第二漏水孔12漏入雨水沉淀池6,积水在雨水沉淀池6中沉淀固体杂物后,上层清水由溢流孔14流入清水池8。当路面积水继续上涨时,积水上层包含更少的固体杂物,直接从第三漏水孔13漏入排水井4;路面积水中的固体杂物留存于雨水沉淀池6和垃圾拦截池7中,定期打开封盖3清扫出固体杂物即可。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2公开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参照图3和图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板15是活动的:隔板15侧边与雨水沉淀池6外壁无缝接触,隔板15底边与圆槽2槽底无缝接触,隔板15可沿圆槽2直径方向移动。
另外,参照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隔板15中央开孔固定螺母座19,螺母座19内配合连接丝杠20,丝杠20的中轴线平行于相邻雨水沉淀池6的对称轴线,且丝杠20的中轴线经过排水井4的中轴线。排水基座1的壁内预留有空腔21,丝杠20一端穿至空腔21内,另一端穿至排水井4内,丝杠20与排水基座1内侧壁的连接处、丝杠20与排水井4外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水轴承26。丝杠20伸至排水井4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水轮23,从第三漏水孔13漏入排水井4的水驱动水轮23旋转,丝杠20伸至空腔21内的一端通过同步带轮25连接转轴22,空腔21底部与市政雨水管5顶部打通,转轴22位于市政雨水管5内的顶部,且转轴22平行于丝杠20。
参照图4和图5,转轴22上固定多个第二水轮24,每个排水孔16下方均具有第二水轮24,第二水轮24的旋转方向与水轮23的旋转方向相反。从上往下看,第二水轮24上仅位于转轴22一侧的叶片位于排水孔16正下方,即俯视时,第二水轮24上仅一半叶片位于排水孔16正下方,而另一半叶片被圆槽2的槽底遮住。垃圾拦截池7的池底开设一个第二排水孔17,第二排水孔17位于排水孔16与圆槽2内侧壁之间,第二排水孔17和排水孔16上均设有滤网18,滤网18上表面与隔板15底面齐平。
参照图4和图5,垃圾拦截池7和清水池8顶部固定有水平的第二滤网30,第二滤网30固定于雨水沉淀池6的外侧壁上,隔板15顶面与第二滤网30可相对滑动地接触。第二滤网30不延伸至接触排水井4,也不延伸至接触圆槽2内侧壁,只需在隔板15的移动范围内第二滤网30始终与隔板15顶面接触即可。
参照图5和图6,隔板15朝向清水池8的侧面上固定有尖端朝下的V型导流板27,V型导流板27的最低处设有通孔28,通孔28位于排水孔16正上方。V型导流板27使隔板15顶部溢流的雨水能够直接从离其最近的一个第二水轮24正上方落下,而不是先落至清水池8的池底后再由排水孔16落下,可以充分利用积水从隔板15高处落下的势能,使第二水轮24高效旋转。隔板15两侧(朝向排水井4一侧、背向排水井4一侧)的四边缘均设有铲刀29,铲刀29紧贴隔板15边缘接触的壁。铲刀29使隔板15移动过程中铲除圆槽2槽底、雨水沉淀池6外壁、滤网18及第二滤网30上的固体杂物更为省力。第二滤网30的作用:当垃圾拦截池7储满水时,其中浮力大的垃圾在第二滤网30的阻拦下不会随水流入清水池8。
参照图5,垃圾拦截池7内砌筑倚靠圆槽2内侧壁的台阶31,丝杠20贯穿台阶31,丝杠20与台阶31的连接处也设有防水轴承26。台阶31上表面距离隔板15越远处位置越低,台阶31上表面与圆槽2内侧壁围成沟槽33。台阶31顶部固定有第三滤网32,第二滤网30无缝地搭接于第三滤网32上表面,第三滤网32不阻挡第一漏水孔11的进水,而是用于阻挡台阶31上的固体杂物进入排水孔16和第二排水孔17上的滤网18。从第一漏水孔11进入垃圾拦截池7中较大的固体垃圾留存于沟槽33内,从沟槽33溢流出的水仅含有微小的固体杂物。当垃圾拦截池7蓄满水时,由于第三滤网32的阻挡,沟槽33中的较大固体杂物无法漂浮脱离沟槽33,因此滤网18上只有微小的固体杂物,铲刀29能够轻易将滤网18上的固体杂物铲除,而不会被较大固体杂物卡死。
本申请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参照图5,当路面积水较浅时,积水携带固体杂物由第一漏水孔11进入垃圾拦截池7,垃圾拦截池7中的积水通过滤网18过滤后由第二排水孔17排入市政雨水管5,很快过滤网18会被微小的固体杂物堵塞,导致垃圾拦截池7中水涨满,垃圾拦截池7的上层清水由隔板15顶部溢流入清水池8,再由清水池8的排水孔16排入市政雨水管5。排水孔16排水时冲刷第二水轮24,第二水轮24带动转轴22旋转,转轴22通过同步带轮25带动丝杠20同向旋转,在丝杠20与螺母座19的配合作用、隔板15被圆槽2槽底及雨水沉淀池6外壁的限位作用下,隔板15沿丝杠20的长度方向朝向排水井4移动,使排水孔16进入垃圾拦截池7参与向市政雨水管5排水,从而提高第一漏水孔11的排水效率。
参照图5,当第一漏水孔11的排水速率比路面积水的上涨速率慢时,路面积水上涨到第二漏水孔12的高度,使得雨水沉淀池6进水,雨水沉淀池6进满水后通过溢流孔14向清水池8溢水,加快第二水轮24的旋转,使更多排水孔16更快地进入垃圾拦截池7参与向市政雨水管5排水,使第一漏水孔11的排水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延缓积水继续上涨。
参照图5,当第二漏水孔12参与排水后,第一漏水孔11的排水速率仍然比路面积水的上涨速率慢时,路面积水上涨到第三漏水孔13的高度,积水从第三漏水孔13进入排水井4,由于积水水面处固体杂物很少,固体杂物大量积存于水底,因此第三漏水孔13的流量很快会大于第一漏水孔11的流量,所以排入排水井4中的水先使水轮23逐渐停转,然后使水轮23开始反转,水轮23反转后带动隔板15向远离排水井4方向移动,隔板15移动时刮除滤网18上的固体杂物,同时将垃圾拦截池7中的固体杂物推向圆槽2的内侧壁,使固体杂物聚集成一堆。
参照图5,当停止降雨或洪峰退去,积水低于第三漏水孔13时,仅剩第一漏水孔11和第二漏水孔12参与排水,此时水轮23停转,而清水池8中仍然有水,排水孔16不停地在排水,所以第二水轮24又开始旋转,带动隔板15朝向排水井4移动,再次使刮除了滤网18上固体杂物的多个排水孔16进入垃圾拦截池7参与向市政雨水管5排水。一段时间后,由于水中固体杂物堵塞滤网18,排水孔16和第二排水孔17的排水受阻,第一漏水孔11和第二漏水孔12的进水使清水池8蓄满水后开始向排水井4溢水,使水轮23旋转,水轮23带动隔板15向远离排水井4方向移动,使隔板15复位,隔板15移动过程中刮除排水孔16的滤网18上固体杂物,清水池8中的水由排水孔16顺利排入市政雨水管5。由于垃圾拦截池7中垃圾的阻挡,隔板15只能复位至仅第二排水孔17留在垃圾拦截池7内的状态。
参照图5,当水位低于第二漏水孔12时,雨水沉淀池6不再向清水池8溢水,只有垃圾拦截池7向清水池8溢水,排水孔16下方的第二水轮24再次旋转,带动隔板15向靠近排水井4方向移动,使排水孔16进入垃圾拦截池7,仅一个排水孔16进入垃圾拦截池7时,垃圾拦截池7中的水就能排空,此时路面上的积水也排尽。
参照图5,一次大降雨或洪峰后,第二排水孔17就已被其上堆积的固体杂物堵住,此时留在垃圾拦截池7中的一个排水孔16在下一次排水时行使第二排水孔17的功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包括排水基座(1),排水基座(1)内设有圆槽(2),圆槽(2)顶部设有封盖(3),圆槽(2)中心设有竖直的排水井(4),排水井(4)底部连通市政雨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2)内设有雨水沉淀池(6)、垃圾拦截池(7)及清水池(8),封盖(3)包括同轴的环形圈(9)和圆顶(10),环形圈(9)位于圆顶(10)下方,环形圈(9)侧壁上设有通向垃圾拦截池(7)的第一漏水孔(11),圆顶(10)上表面设有通向雨水沉淀池(6)的第二漏水孔(12)、通向排水井(4)的第三漏水孔(13),圆顶(10)上表面从边缘至中央逐渐升高,第三漏水孔(13)高于第二漏水孔(12),雨水沉淀池(6)的围壁顶部设有通向清水池(8)的溢流孔(14),垃圾拦截池(7)与清水池(8)通过隔板(15)相隔,隔板(15)顶部溢流处低于溢流孔(14)、高于排水井(4)的顶部管口,清水池(8)的池底设有排水孔(16),排水孔(16)贯通至市政雨水管(5)内,所述圆槽(2)内设置四个雨水沉淀池(6),雨水沉淀池(6)围绕排水井(4)均匀分布,隔板(15)设于相邻雨水沉淀池(6)之间,隔板(15)一侧为垃圾拦截池(7),隔板(15)另一侧为清水池(8),相邻雨水沉淀池(6)的对称轴线经过排水井(4)的中轴线,相邻雨水沉淀池(6)相向的外壁平行于相邻雨水沉淀池(6)的对称轴线,隔板(15)与雨水沉淀池(6)的外壁及圆槽(2)的槽底可相对滑动地无缝配合,所述垃圾拦截池(7)的池底设有第二排水孔(17),排水孔(16)和第二排水孔(17)上均设有滤网(18),隔板(15)上固定有螺母座(19),螺母座(19)内配合连接丝杠(20),排水基座(1)的壁内设有空腔(21),空腔(21)底部与市政雨水管(5)相通,丝杠(20)的中轴线经过排水井(4)的中轴线,丝杠(20)一端穿至排水井(4)内连接有水轮(23),丝杠(20)另一端穿至空腔(21)内,市政雨水管(5)内的顶部设有转轴(22),转轴(22)与丝杠(20)平行,转轴(22)上设有第二水轮(24),第二水轮(24)上仅位于转轴(22)一侧的叶片位于排水孔(16)正下方,转轴(22)与丝杠(20)通过同步带轮(25)连接,水轮(23)与第二水轮(24)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排水孔(16)数量若干,所有排水孔(16)沿丝杠(20)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每个排水孔(16)下方均有第二水轮(24),所述隔板(15)朝向清水池(8)的侧面上固定有尖端朝下的V型导流板(27),V型导流板(27)的最低处设有通孔(28),通孔(28)位于排水孔(16)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两侧的边缘均设有铲刀(29),铲刀(29)紧贴隔板(15)边缘接触的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拦截池(7)和清水池(8)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滤网(30),隔板(15)顶面与第二滤网(30)可相对滑动地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拦截池(7)内设有倚靠圆槽(2)内侧壁的台阶(31),台阶(31)上表面距离隔板(15)越远处位置越低,台阶(31)顶部固定设有第三滤网(32),第三滤网(32)用于阻拦台阶(31)上的固体杂物进入滤网(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30555.7A CN113463746B (zh) | 2021-05-15 | 2021-05-15 |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30555.7A CN113463746B (zh) | 2021-05-15 | 2021-05-15 |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63746A CN113463746A (zh) | 2021-10-01 |
CN113463746B true CN113463746B (zh) | 2022-06-07 |
Family
ID=7787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30555.7A Active CN113463746B (zh) | 2021-05-15 | 2021-05-15 |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63746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32732A (zh) * | 2018-05-21 | 2018-09-14 | 夏柱飞 | 一种防堵塞窨井盖 |
CN108661150A (zh) * | 2018-03-30 | 2018-10-16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风景园林中的雨水蓄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3306A (en) * | 1997-04-16 | 1998-12-01 | Singleton; Earl R. | Temporary silt guard for storm water collection basin inlet |
KR20090047403A (ko) * | 2009-03-18 | 2009-05-12 | 손진대 | 유지관리가 편리한 침전물 분리 배수용 집수정 |
CN207003629U (zh) * | 2017-02-16 | 2018-02-13 | 江苏融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分流井 |
CN206888148U (zh) * | 2017-06-26 | 2018-01-16 | 江苏鸿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水座 |
CN110725181A (zh) * | 2019-11-26 | 2020-01-24 | 诸暨新伏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防积水排水装置 |
CN112411670A (zh) * | 2020-11-20 | 2021-02-26 | 汤姗姗 | 一种自调节选择性雨水收集装置 |
CN112538890A (zh) * | 2020-12-01 | 2021-03-23 | 山东庆哲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雨污分离器及利用该分离器的雨污分离方法 |
-
2021
- 2021-05-15 CN CN202110530555.7A patent/CN1134637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1150A (zh) * | 2018-03-30 | 2018-10-16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风景园林中的雨水蓄集装置 |
CN108532732A (zh) * | 2018-05-21 | 2018-09-14 | 夏柱飞 | 一种防堵塞窨井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63746A (zh) | 2021-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61152B (zh) | 一种雨污分流型雨水口结构 | |
CN210421340U (zh) | 一种防堵塞市政排水管结构 | |
CN208472830U (zh) |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装置 | |
CN214302102U (zh) |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 |
CN213926646U (zh) |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 |
CN113463746B (zh) |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 |
CN111549718B (zh) | 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挡土墙 | |
CN212053092U (zh) |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 |
CN115369716B (zh) | 一种具有截污功能的道路雨排系统 | |
CN203559482U (zh) |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跳越堰初期雨水截流井 | |
CN215454437U (zh) | 一种市政园林绿化带高效蓄水系统 | |
CN102106245A (zh) | 一种雨废水自动绿化浇灌装置 | |
CN213756095U (zh) | 一种用于高架桥下绿化带的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 |
CN112177142B (zh) | 一种市政防堵井盖 | |
CN111299277B (zh) | 一种渡槽用清理装置 | |
CN213358871U (zh) | 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水装置 | |
CN106480974B (zh) | 前置网孔箱式分离器的调蓄池 | |
CN217557112U (zh) | 一种植草沟的雨水收集结构 | |
CN111321794A (zh) | 依托水动力自动分离初期雨水杂质的雨水口装置及自动分离初期雨水杂质方法 | |
CN214657624U (zh) | 一种道路雨水回收装置 | |
CN208455781U (zh) | 一种雨污分流型雨水口结构 | |
CN220078632U (zh) |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 |
CN211312783U (zh) |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 |
CN221276788U (zh) |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 |
CN220789934U (zh) |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