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6995A -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 Google Patents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6995A
CN113456995A CN202110795741.3A CN202110795741A CN113456995A CN 113456995 A CN113456995 A CN 113456995A CN 202110795741 A CN202110795741 A CN 202110795741A CN 113456995 A CN113456995 A CN 113456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layer
channel
securable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57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跃
王卫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7957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69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6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6995A/zh
Priority to CN202111555059.3A priority patent/CN114099915A/zh
Priority to CN202111556700.5A priority patent/CN114053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53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where the catheter is attached by straps, bands or the like secured by adhesi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可固定式造瘘管,其中所述可固定式造瘘管包括一引导主体和一固定主体,所述引导主体包括一引流部、一气囊部以及一输送部,所述气囊部、所述引流部以及所述输送部一体成型,且所述气囊部的一流体通道连通于所述引流部的一引流通道,所述输送部的一流体输送通道和一气体输送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气囊部的所述流体通道和一容气腔室,所述气囊部能够在一自然状态和一膨胀状态之间切换,所所述固定主体具有一粘贴面,所述固定主体能够以所述粘贴面的朝向与所述引导主体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所述造瘘管通过所述粘贴面被粘贴于患者身体的方式被固定于患者身体,避免所述造瘘管与患者身体脱离。

Description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背景技术
造瘘管在外科临床上应用广泛,包括肾造瘘管、胃造瘘管、肠道造瘘管、膀胱造瘘管等多种类型,是不少外科手术必备的基础器材。造瘘管不仅可以方便医生查看患处,进行手术操作,也可以用于将体内的尿液、脓液、血液等排出体外。
现有的造瘘手术中,在患者身体上形成一个造瘘通道,将造瘘管保持于所述造瘘通道,且造瘘管的内端部被保持于患者的身体内,外端部被保持于患者的身体外侧,方便连接盛装液体的袋子。若不对造瘘管进行固定,垂挂于患者身体的造瘘管容易脱离患者,无法正常使用。现在的固定方式是将造瘘管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贴合于患者的身体,然后再用胶带将造瘘管固定于患者身体,需要至少两个医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造瘘管的固定作业。而且,胶带的粘接面积小,患者轻微活动也可能造成造瘘管胶带和造瘘管脱离患者身体。造瘘管相在造瘘通道内晃动,容易造成伤口撕裂、感染等。
此外,患者在手术后,医生需要通过造瘘通道观察患者手术的位置的恢复状况,此时,造瘘管作为观察窗口,造瘘管的外端部越靠近患者的身体,造瘘管越不容易影响医生的视野。而在现有的造瘘管的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胶带能有更大的粘贴面积,通常需要预留较长的一端造瘘管在患者体外,将造瘘管弯折至贴合于患者身体后,提供粘贴胶带的位置。这样由于造瘘管的长度较长,通常还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才能清楚看到手术位置。而且,医生在进行观察前,需要先将固定造瘘管的胶带拆下,才能通过造瘘管进行观察,并在观察后,再次将造瘘管预留在患者体外的部分弯折至贴合患者,并用胶带固定。不仅操作麻烦,而且频繁地粘贴和撕扯胶带,加重了患者的疼痛感,也可能对造瘘位置造成二次伤害。
还有,现有的造瘘管仅依靠内端部的一个引流入口引导体内液体排出体外,而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血液凝结的状况,凝结的小血块容易堵塞引流入口,若是没有疏通或是更换造瘘管,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存在一定的使用隐患,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经常查看造瘘管的输送状况,及时排查造瘘管堵塞的状况,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肾造瘘管可以被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身体,避免所述肾造瘘管脱离患者身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肾造瘘管无需额外预留固定部分于患者的体外,在医生通过所述肾造瘘管的通道观察患者手术位置的恢复状况时,所述肾造瘘管对医生视野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医生清楚地观察患者手术位置的恢复状况。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在医生通过所述肾造瘘管的通道观察患者手术位置的恢复状况时,无需反复进行撕拉和粘贴操作,不仅减小患者的疼痛感,而且避免在撕拉和粘贴操作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肾造瘘管包括一引导主体和一固定主体,其中所述固定主体被设置于所述引导主体的外端部,所述固定主体具有一粘贴面,所述粘贴面朝向所述引导主体,所述肾造瘘管通过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粘贴面被粘贴于患者身体的方式被固定于患者身体,避免所述肾造瘘管脱离患者身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粘贴面的面积远远大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横截面积,以使得所述引导主体能够被稳定地保持于患者的造瘘通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和所述引导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主体和所述引导主体不会出现分离的状况,结构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中部宽度小于所述固定主体的端部宽度,呈中间窄两头宽结构的所述固定主体能够和患者的腰部弧度相匹配,更利于牢固地固定于患者的身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肾造瘘管的中部尺寸小于端部的尺寸,所述引导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肾造瘘管的中部,不仅保障了所述肾造瘘管稳定地被粘贴于患者身体,还有利于在分离所述肾造瘘管和患者身体时,减小对患者造瘘位置的撕拉作用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肾造瘘管的所述引导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一引流部、一气囊部以及一输送部,其中位于所述引流部和所述输送部之间的所述气囊部能够在一自然状态和一膨胀状态之间切换,且处于所述膨胀状态的所述气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患者身体的造瘘通道的开口尺寸,以使得所述肾造瘘管能够以所述引流部和所述气囊部被保持于患者体内的方式稳定地连接于患者身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肾造瘘管的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流体入口,患者体内的液体可以从不同的所述流体入口流出体外,有利于避免出现堵塞的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肾造瘘管的所述引导主体能够在一弯曲状态和一伸直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处于所述弯曲状态的所述引导主体的内端部被收卷,并且被保持于患者的体内的所述引导主体可以被保持所述弯曲状态,避免所述引导主体的内端部触碰患者体内的器官而造成不良刺激。
依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包括:
一引导主体,其中所述引导主体包括一引流部、一气囊部以及一输送部,其中所述引流部具有一引流通道和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至少一流体入口,其中所述气囊部具有一流体通道和一容气腔室,所述容气腔室环绕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外侧,所述输送部具有一流体输送通道、一气体输送通道以及连通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一流体出口,所述气体输送通道间隔地位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外侧,所述气囊部自所述引流部一体地向外延伸,且所述气囊部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于所述引流部的所述引流通道,所述输送部自所述气囊部一体地向外延伸,且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流体输送通道和所述气体输送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气囊部的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容气腔室,所述气囊部能够在一自然状态和一膨胀状态之间切换,且在所述气囊部自所述自然状态切换至所述膨胀状态,所述气囊部的横截面增大;和
一固定主体,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具有一粘贴面,所述固定主体能够以所述粘贴面的朝向与所述引导主体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进一步包括一进气主体,其中所述进气具有一进气通道,其中所述进气主体以所述进气通道被连通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固定主体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主体具有一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被连通于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所述进气主体以所述进气通道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进一步包括一封闭主体,其中所述封闭主体包括一连接部和一封闭部,其中所述封闭部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封闭部被可拆卸地保持于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流体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闭部的结构选自:圆锥结构、圆台结构以及楔形结构组成的结构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主体以环绕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流体出口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输送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气体流道,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和所述固定主体,且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气体流道连通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和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封闭部自所述固定主体向外延伸,且所述封闭部和所述粘贴面位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硬质维持层和一软质粘贴层,其中所述硬质维持层具有一外表面和相对所述外表面的一内表面,其中所述软质粘贴层具有所述粘贴面和相对所述粘贴面的一结合面,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结合面能够被贴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所述内表面,所述软质贴合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硬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进一步包括一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具有一气流流通通道,其中所述结合部自所述输送部的外侧向外延伸,所述气流流通通道连通于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所述结合部以所述气流流通通道连通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和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硬质维持层或所述软质粘贴层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以被贴合于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结合面或是所述粘贴面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固定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以被贴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所述外表面或是所述内表面的所述方式被结合于所述固定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被间隔地保持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结合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硬质维持层环绕于所述流体出口的区域向外凸起,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粘贴面呈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硬质维持层保持平面,所述软质粘贴层环绕于所述流体出口的区域向内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气体流道,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硬质维持层包括一维持部和一封闭罩,其中所述封闭罩具有一容纳空间和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一开口,其中所述维持部自所述封闭罩的所述开口的外侧向外延伸,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封闭部自所述封闭罩的顶部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和所述固定主体,且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气体流道连通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和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软质结合层和所述硬质维持层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软质结合层和所述硬质维持层为分体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具有一牵引开口,其中所述牵引开口被连通于所述引流部的所述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部能够在一弯曲状态和一伸直状态之间切换,处于所述弯曲状态的所述引流部以所述牵引开口朝向内侧壁的方式向内收卷,处于所述伸直状态的所述引流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输送部的延伸方向能够保持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自所述气囊部向外呈直线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所述流体入口。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1C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分解图示意图。
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应用图示意图。
图1E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应用图示意图。
图1F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应用图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2C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应用图示意图。
图2D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应用图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应用图示意图。
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应用图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4D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4E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4F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9A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分解图示意图。
图9B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说明书附图1A至图9B,根据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例的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100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述,其中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100包括一引导主体10和一固定主体20,其中所述固定主体20具有一粘贴面201,所述固定主体20能够以所述粘贴面201朝向所述引导主体10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外端部,即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粘贴面201的朝向和所述引导主体10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在所述引导主体10以内端部进入患者的造瘘通道后,所述肾造瘘管100可以通过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粘贴面201被粘贴于患者身体的方式被固定于患者身体。所述肾造瘘管100被设置有定位线,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所述肾造瘘管100被插入至患者身体之后藉由检测设备观察到所述肾造瘘管100的位置和进入的深度。
具体来说,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包括一引流部11、一气囊部12以及一输送部13,其中所述引流部11具有一引流通道1101和连通所述引流通道1101的至少一流体入口1102,其中所述气囊部12具有一流体通道1201和一容气腔室1202,所述容气腔室1202环绕于所述流体通道1201的外侧,所述输送部13具有一流体输送通道1301和一气体输送通道1302,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间隔地位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301的外侧。所述气囊部12自所述引流部11一体地向外延伸,且所述气囊部12的所述流体通道1201连通于所述引流部11的所述引流通道1101。所述输送部13自所述气囊部12一体地向外延伸,且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301和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分别连通于所述气囊部12的所述流体通道1201和所述容气腔室1202。
所述输送部13进一步具有一流体出口1303,所述固定主体20能够以被环绕于所述流体出口1303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引导部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外端部,且所述固定主体20具有一气流通道202,其中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2被连通于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
所述肾造瘘管100进一步包括一进气主体30,其中所述进气主体30包括一进气通道301,其中所述进气主体30以所述进气通道301被连通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外侧。优选地,所述进气主体30以所述进气通道301被连通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2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外侧,藉由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2连通所述进气主体30的所述进气通道301和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可选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外端部被保持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外侧,所述进气主体30以所述进气通道301被连通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输送部13。
参照图1E和图1F、图2C和图2D、图3C和图3D,在本发明所述的肾造瘘管100的这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气囊部12能够在一自然状态和一膨胀状态之间切换。参照图1B,处于所述自然状态的所述气囊部12的横截面尺寸接近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和所述输送部13的横截面尺寸,且所述引流部11、所述气囊部12以及所述输送部13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患者身体的造瘘通道的尺寸,以使得所述肾造瘘管100能够以所述引流部11的内端部朝向患者身体的方式顺利地通过造瘘通道进入患者体内。
通过将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进气主体30连接于一充气装置,在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气囊部12进入患者的体内后,所述充气装置产生气体,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进气主体30的所述进气通道301、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2、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301后持续进入所述气囊部12的所述容气腔室1202,所述气囊部12自所述自然状态转换成膨胀状态。
参照图1F、图2D以及图3D中,当所述气囊部12处于所述膨胀状态时,所述气囊部20的横截面尺寸变大,所述气囊部1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引流部11和所述输送部13的横截面尺寸,并在所述气囊部12膨胀至横截面尺寸大于患者的造瘘通道的开口尺寸后,所述肾造瘘管100能够以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和所述气囊部12被保持于患者体内的方式被稳定地连接于患者身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固定主体20包括一硬质维持层21和一软质粘贴层22,其中所述硬质维持层21具有一外表面211和相对于所述外表面211的一内表面212。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粘贴面201形成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且所述软质粘贴层22具有相对所述粘贴面201的一结合面221。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维持层21具有一引导通道2101,所述软质粘贴层22具有一流通通道2201。所述软质粘贴面22以所述结合面221贴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内表面2202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内侧,且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流通通道2201被连通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引导通道2101,进而形成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2。
优选地,所述硬质维持层21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但不限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通过热压工艺被结合为一体,结构牢固,不易分离,方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承重。
可选地,所述硬质维持层21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为分体式结构。具体来说,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结合面221和所述粘贴面201均具有粘性,在使用前,所述软质粘贴层22和所述硬质维持层21相互独立,且相互分离,在使用时,将所述软质粘贴层22以所述结合面221朝向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方式粘贴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内表面212,使得所述硬质维持层21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固定连接。
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硬度大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硬度,所述固定主体20以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朝向患者身体的方式被粘贴于患者身体,与患者身体直接接触的所述软质粘贴层22材质柔软,有利于避免所述固定主体20在和患者身体发生摩擦时,所述软质粘贴层22刮伤患者的人体。例如但不限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采用硅胶、橡胶等材质制得。所述硬质维持层21材质较硬,不仅能够维持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形状,方便直接粘贴,也使得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固定主体20在后续能够稳定安装承接患者体内排出的液体的容器。
所述进气主体30以所述进气通道301被连通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引导通道2101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外表面211。
所述固定主体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覆盖层23,其中所述覆盖层23被可撕拉地覆盖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所述覆盖层23保护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避免所述粘贴面201的粘性降低而影响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牢固性。在使用时,通过撕拉的方式件所述覆盖层23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分离,使得所述粘贴面201暴露,将所述肾造瘘管100以所述粘贴面201朝向患者身体的方式将所述引导主体10插入患者身体,在所述固定件20的所述粘贴面201被粘贴于患者身体后,所述肾造瘘管100被稳定地保持于患者身体的造瘘通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23为两片式结构。具体来说,所述覆盖层23包括两个覆盖片231,其中所述覆盖片231具有一缺口2310,两个所述覆盖片231以所述缺口2310对应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方式被粘贴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两个所述覆盖片231分别保持于所述输送部13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覆盖片231完全覆盖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避免所述粘贴面201被污染。优选地,两个所述覆盖片231完全独立地被保持于所述输送部13的两侧。可选地,两个所述覆盖片231以部分连接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输送部13的两侧。例如但不限于所述覆盖片231由塑料材质制得,且所述覆盖片231表面光滑,易于撕拉。
具体来说,在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进入患者体内后,分别撕拉两个所述覆盖片231,所述覆盖片231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分离,所述粘贴面201暴露,进而可以将所述固定主体20固定于患者的腰部。
可选地,所述覆盖层23为一片式结构,即两个所述覆盖片231一体成型。在使用时,先将所述覆盖片231与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分离,使得所述粘贴面201暴露后,将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保持于患者体内,进而藉由所述粘贴面201粘贴于患者腰部的方式使得所述固定主体20被固定于患者腰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所述覆盖层23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可固定式生造瘘管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优选地,参照图1A至图1D,所述固定主体20的中部宽度小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两个端部的宽度,且所述引导主体10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10的中部。所述固定主体20的形状和患者的腰部弧度相适配,有利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粘贴面201牢固地粘贴于患者的身体。并且,在分离所述肾造瘘管100和患者时,可以减小对患者造瘘位置的撕拉作用力,减轻疼痛感。
可选地,所述固定主体20被实施为圆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菱形、环形等规则图形或是其他不规则图形,所述固定主体20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肾造瘘管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肾造瘘管100进一步包括一封闭主体40,其中所述封闭主体40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2,并在所述封闭主体40被设置于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2后,所述封闭主体40能够封闭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2。
在本发明所述的肾造瘘管100的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所述固定主体20、所述进气主体30以及所述封闭主体40为一体式结构,节省医生在使用时组装的时间,且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所述固定主体20、所述进气主体30以及所述封闭主体40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参照图1A至图1F,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固定主体20以环绕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3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外端部。
优选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和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硬质维持层21或所述软质粘贴层22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主体10进一步包括一结合部14,其中所述结合部14具有一气流流通通道1401,其中所述结合部14自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3的外周向外延伸,且所述气流流通通道1401连通于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所述结合部14以所述气流流通通道1401连通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2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20,以使得所述引导主体10被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20。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粘贴面201的面积远远大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横截面积,增大了所述肾造瘘管100和患者身体的接触面积和粘贴面积,有利于牢固地将所述肾造瘘管100固定于患者身体。
优选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结合部14和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硬质维持层21或所述软质粘贴层22一体成型。
参照图4A和图4C,优选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结合部14以被贴合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结合面221或是所述粘贴面201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固定主体20。比如说,所述软质粘贴层22具有一通孔,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结合部14以所述输送部13被保持于所述通孔的方式贴合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结合面221,进一步,通过胶黏或是热压等方式使得所述软质粘贴层22被贴合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结合部14,并且所述粘贴面201朝向所述引导主体10,然后再将所述硬质维持层21通过胶粘或是热压等工艺结合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且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引导通道2101被连通于所述结合部14的所述气流流通通道1401。
可选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结合部14以被贴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外表面211或是所述内表面212的所述方式被结合于所述固定主体20,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引导通道2101被连通于所述结合部14的所述气流流通通道1401。所述软质粘贴层22通过胶粘或是热压等工艺结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内表面212。
参照图4A和图4B,可选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结合部14被间隔地保持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内表面212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结合面221之间。比如说,所述软质粘贴层22和所述硬质维持层21通过胶粘或是热压工艺结合后,在所述软质粘贴层22和所述硬质维持层2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通孔的一装配空间,所述引导主体10以所述结合部14被保持于所述装配空间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一侧,在所述装配空间内灌入胶水或是熔融状态的其他粘性材料,待粘性材料凝固后,粘性材料被填充于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结合面221和所述结合部14之间以及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内表面212和所述结合部14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所述引导主体10和所述固定主体20的具体结合方式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肾造瘘管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A至图1D,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封闭主体40包括一连接部41和一封闭部42,其中所述连接部41的自所述固定主体20悬空地向上延伸,所述封闭部42被设置于所述封闭部42的端部。所述连接部41具有弹性,以允许所述封闭部42可以远离所述引导主体10或是靠近所述引导主体10。在所述封闭部42被保持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所述流体出口1303后,所述流体出口1303被封闭。在所述封闭部42离开所述流体出口1303后,所述流体出口1303被暴露,允许液体通过所述流体出口1303流出。
优选地,参照图4D至图4F,在所述结合层14被固定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后,所述硬质维持层21邻近于所述流体出口1303的部分区域向外凸起,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呈平面,便于牢固地粘贴于患者的腰部。并且,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邻近于所述流体出口1303的部分区域向外凸起,有利于在所述粘贴面201被粘贴于患者皮肤时,增大了患者的皮肤和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外表面211之间的距离,进而避免所述封闭部42在塞入所述流体出口1303时,撑开患者的皮肤和身体,减小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
可选地,参照图4A至图4C,在所述结合层14被固定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和所述软质粘贴层22后,所述硬质维持层21保持平面,所述软质粘贴层22的所述粘贴面201向内凸起。这样,也可以增大患者皮肤和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外表面211之间的距离,避免所述封闭部42在塞入所述流体出口1303时,撑开患者的皮肤和身体,减小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
优选地,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为圆锥结构,即沿着所述引导主体10的延伸方向,所述封闭部42的横截面逐渐减小,避免所述封闭部42在塞入所述流体出口1303时,撑开患者的皮肤和身体,减小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也可以被实施为楔形结构,圆台结构等,所述封闭部42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可固定式肾造瘘管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无需利用所述肾造瘘管100进行排液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所述封闭主体40的方式暴露所述流体出口1303,并通过所述流体出口1303观察手术位置的愈合状况。所述肾造瘘管100无需额外预留固定部分于患者的体外,在医生通过所述肾造瘘管100的通道观察患者手术位置的恢复状况时,所述肾造瘘管100对医生视野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医生清楚地观察患者手术位置的恢复状况。在观察后,将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设置于所述流体出口1303,以遮挡所述流体出口1303,操作简单,无需对所述固定主体20反复进行撕拉和粘贴操作,不仅减小了患者的疼痛感,而且避免在撕拉和粘贴操作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参照图2A至图2D,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连接部41具有一气体流道401,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连接部41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和所述固定主体20,且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气体流道401连通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和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2。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自所述固定主体20向外延伸,且所述封闭部42和所述粘贴面201位于所述固定主体20的同一侧。
通过操作所述固定主体20可以使得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封闭所述流体出口1303或是暴露所述流体出口1303。具体地,在所述封闭部42被保持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3后,所述粘贴面201能够被粘贴于患者身体。在将所述粘贴面201与患者分离后,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能够离开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3。这样,避免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在无人操作时自行离开所述流体出口1303而使得所述流体出口1303暴露。
参照图3A至图3D,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硬质维持层21包括一维持部213和一封闭罩214,其中所述封闭罩214具有一容纳空间2141和连通所述容纳空间2141的一开口2142,其中所述维持部213自所述封闭罩214的所述开口2142的外侧向外延伸。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自所述封闭罩214的顶部向所述容纳空间2141内延伸,所述软质粘贴层21被设置于所述硬质维持层21的所述维持部213。所述连接部41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和所述固定主体20,且所述连接部41的所述气体流道401连通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1302和所述固定主体20的所述气流通道201。
在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被保持于患者身体的造瘘通道后,将所述固定主体20以所述封闭罩214对应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3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外端部,并使得被设置于所述封闭罩214顶部的所述封闭部42封闭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出口1303。在所述粘贴面201粘贴于患者身体后,所述肾造瘘管100被固定于患者的造瘘通道,所述封闭主体40的所述封闭部42稳定地封闭所述流体出口1303。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具有一牵引开口1103,其中所述牵引开口1103被连通于所述引流部11的所述引流通道1101,所述牵引开口1103形成于所述引导主体10的内端部。医生可以将一直线形的牵引件200自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流体出口1303插入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输送部13的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301,依次经过所述气囊部12的所述流体通道1201和所述引流部11的所述引流通道1101后,自所述牵引开口1103穿出,进而达到手术部位,以进行后续的手术作业。
参照图1A至图4A、图9A和图9B,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能够在一弯曲状态和一伸直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11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呈所述弯曲状态,处于所述弯曲状态下的所述引流部11自所述气囊部12弯曲地向外延伸,且所述引流部11以所述牵引开口1103朝向内侧壁靠近的方式收卷。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具有弹性,进入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牵引件200在经过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后,笔直延伸的所述牵引件200牵引处于所述弯曲状态的所述引流部11趋于直线延伸,所述引流部1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输送部13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进而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自所述弯曲状态被切换至所述伸直状态。
在所述牵引件200离开所述肾造瘘管100后,所述牵引件200受到的牵引作用力被撤销,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释放弹性势能,并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在所述牵引件200被取出后,所述引流部11自所述伸直状态恢复至所述弯曲状态,并以保持于所述弯曲状态的方式被保持于患者的体内,所述引导主体10的内端部被收卷,避免触碰患者体内的器官而造成不良刺激。
参照图5至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自所述气囊部12向外呈直线延伸,即无需受到所述牵引件200的牵引,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流部11始终处于所述伸直状态,所述引流部11的延伸方向始终和所述输送部13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
参照图1A至图9B,在本发明的这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的所述流体入口1102被实施为多个,多个所述流体入口1102相互间隔地分布,患者体内的液体可以从不同的所述流体入口流出体外,有利于避免出现堵塞的现象。
所述肾造瘘管100的所述引导主体10的所述引流部11包括一管体111和至少二引导叶112,其中所述流体入口1102和所述引流通道1101形成于所述管体111,至少两个所述引导叶112相互间隔地自所述管体111的内壁向所述引流通道1101之间延伸,在所有所述引导叶112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引导通道,避免所述引导叶112阻碍所述牵引件200穿过,所述流体入口1102形成于相邻的所述引导叶112之间,藉由所述引导叶112引导液体的流动,避免出现堵塞。
优选地,所述引导叶112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管体111。可选地,相邻的所述引导叶112之间的间距各不相同。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间隔距离一致。可选地,相邻的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间隔距离不同。优选地,所有的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宽度一致。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宽度不同。
优选地,多个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延伸长度一致。可选地,多个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延伸长度不一致。可选地,形成于所述引流部11的外侧部的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长度大于形成于所述引流部11的内侧部的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长度,这样,在所述引流部11以所述牵引开口1103朝向所述引流部11的内侧部弯曲后,患者体内的液体可以经过位于所述引流部11的外侧部的所述流体入口1102流出,使得处于所述弯曲状态的所述引流部11仍然可以顺畅地引导液体流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引导叶112和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具体数量和实施方式不受限制,所述引导叶112和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数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说明书中文字描述的和说明书附图中示出的所述引导叶112和所述流体入口1102的具体数量和实施方式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发明所述肾造瘘管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发明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6)

1.一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引导主体,其中所述引导主体包括一引流部、一气囊部以及一输送部,其中所述引流部具有一引流通道和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至少一流体入口,其中所述气囊部具有一流体通道和一容气腔室,所述容气腔室环绕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外侧,所述输送部具有一流体输送通道、一气体输送通道以及连通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一流体出口,所述气体输送通道间隔地位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外侧,所述气囊部自所述引流部一体地向外延伸,且所述气囊部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于所述引流部的所述引流通道,所述输送部自所述气囊部一体地向外延伸,且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流体输送通道和所述气体输送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气囊部的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容气腔室,所述气囊部能够在一自然状态和一膨胀状态之间切换,且在所述气囊部自所述自然状态切换至所述膨胀状态,所述气囊部的横截面增大;和
一固定主体,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具有一粘贴面,所述固定主体能够以所述粘贴面的朝向与所述引导主体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进一步包括一进气主体,其中所述进气具有一进气通道,其中所述进气主体以所述进气通道被连通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固定主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具有一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被连通于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所述进气主体以所述进气通道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进一步包括一封闭主体,其中所述封闭主体包括一连接部和一封闭部,其中所述封闭部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封闭部被可拆卸地保持于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流体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封闭部的结构选自:圆锥结构、圆台结构以及楔形结构组成的结构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以环绕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流体出口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输送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气体流道,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和所述固定主体,且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气体流道连通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和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封闭部自所述固定主体向外延伸,且所述封闭部和所述粘贴面位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硬质维持层和一软质粘贴层,其中所述硬质维持层具有一外表面和相对所述外表面的一内表面,其中所述软质粘贴层具有所述粘贴面和相对所述粘贴面的一结合面,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结合面能够被贴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所述内表面,所述软质贴合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进一步包括一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具有一气流流通通道,其中所述结合部自所述输送部的外侧向外延伸,所述气流流通通道连通于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所述结合部以所述气流流通通道连通于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和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硬质维持层或所述软质粘贴层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以被贴合于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结合面或是所述粘贴面的方式被结合于所述固定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以被贴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所述外表面或是所述内表面的所述方式被结合于所述固定主体。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结合部被间隔地保持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结合面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硬质维持层环绕于所述流体出口的区域向外凸起,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粘贴面呈平面。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硬质维持层保持平面,所述软质粘贴层环绕于所述流体出口的区域向内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硬质维持层和一软质粘贴层,其中所述硬质维持层具有一外表面和相对所述外表面的一内表面,其中所述软质粘贴层具有所述粘贴面和相对所述粘贴面的一结合面,所述软质粘贴层的所述结合面被贴合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所述内表面,所述软质贴合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硬质维持层的硬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气体流道,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硬质维持层包括一维持部和一封闭罩,其中所述封闭罩具有一容纳空间和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一开口,其中所述维持部自所述封闭罩的所述开口的外侧向外延伸,所述封闭主体的所述封闭部自所述封闭罩的顶部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输送部和所述固定主体,且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气体流道连通所述输送部的所述气体输送通道和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气流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软质结合层和所述硬质维持层为一体式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软质结合层和所述硬质维持层为分体式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软质结合层和所述硬质维持层为一体式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所述软质结合层和所述硬质维持层为分体式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任一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具有一牵引开口,其中所述牵引开口被连通于所述引流部的所述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部能够在一弯曲状态和一伸直状态之间切换,处于所述弯曲状态的所述引流部以所述牵引开口朝向内侧壁的方式向内收卷,处于所述伸直状态的所述引流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输送部的延伸方向能够保持一致。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任一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自所述气囊部向外呈直线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任一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所述流体入口。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所述流体入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固定式肾造瘘管,其中所述引导主体的所述引流部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所述流体入口。
CN202110795741.3A 2021-07-14 2021-07-14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Pending CN1134569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741.3A CN113456995A (zh) 2021-07-14 2021-07-14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CN202111555059.3A CN114099915A (zh) 2021-07-14 2021-12-17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CN202111556700.5A CN114053560A (zh) 2021-07-14 2021-12-17 可冲洗肾造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741.3A CN113456995A (zh) 2021-07-14 2021-07-14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6995A true CN113456995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5741.3A Pending CN113456995A (zh) 2021-07-14 2021-07-14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69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8596B1 (en) Intermittent catheter assembly
US5360414A (en) Tube for draining body cavities, viscera and wounds
US7244245B2 (en) Sheath device with dressing for prevention of pneumothorax.
EP2150218B1 (en) Ostomy appliance
JP2004530511A (ja) 体液収集用バッグ
US9039714B2 (en) Device to assist delivery of fetal head at cesarean section
AU2005204432A2 (en) Drain with occlusion removing structure
EP1547639B1 (en) Balloon catheter with positioning pocket
CN109876281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胸腹腔引流管
US20080177252A1 (en) Wearable surgical drain and interchangeable reservoir
CN113456995A (zh)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CN114099915A (zh) 可固定式肾造瘘管
US5554138A (en) Thoracic catheter with elongated pulling lead
CN114470490A (zh) 可固定的外接式肾造瘘管和引流盛装工具
CN113082474B (zh) 手术用防堵导尿管
CN210873625U (zh) 一种防拉伤引流管
CN113289207A (zh) 弯道引流肾造瘘管
US7144385B2 (en) Discharging implement for medical care
JP3989717B2 (ja) 医療用排出用具
JP4185626B2 (ja) 医療用ドレーンチューブ
CN215652922U (zh) 微型负压引流装置
CN215460635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4807767U (zh) 预防肠造口梗阻的导管结构
CN212730558U (zh) 引流渗液收集器
CN215083199U (zh) 一种改良型造口灌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