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5084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5084A
CN113455084A CN202080015686.5A CN202080015686A CN113455084A CN 113455084 A CN113455084 A CN 113455084A CN 202080015686 A CN202080015686 A CN 202080015686A CN 113455084 A CN113455084 A CN 113455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sidelink
sc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56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贤锡
阿尼尔·阿基瓦尔
吕贞镐
吴振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55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5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6Go-back-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终端执行的方法,方法包括: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上发送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基于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发送侧链路数据,其中在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含在SCI中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从第二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反馈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诸如装置到装置(D2D)或车联网(V2X)系统的侧链路系统中提供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从部署4G通信系统以来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已经致力于开发一种改进的5G或准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准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较高频率(毫米波)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现的,以便实现较高数据速率。为了减小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且增大发送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波束形成、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大型天线技术。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基于高级小型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装置到装置(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进行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出混合FSK与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以及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作为高级接入技术。
作为人类在其中生成和消费信息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连接性网络的互联网现在演变成物联网(IoT),其中分布式实体(诸如物)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交换和处理信息。已出现了万物联网(IoE),其为IoT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的结合。由于IoT实现需要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等技术元素,所以最近已经研究了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等。这样的IoT环境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该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互联事物间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IoT可以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与各种工业应用之间的融合和组合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健康护理、智能家电和高级医疗服务。
与此相一致,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型通信(MTC)和机器到机器(M2M)通信等技术可以通过波束形成、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施。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作为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被视为5G技术与IoT技术之间的融合的示例。
与此相一致,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类型通信(MTC)和机器到机器(M2M)通信等技术可以通过波束形成、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施。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被认为是5G技术与IoT技术融合的示例。正在研究使用5G通信系统的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以下简称V2X),并且预计可以为使用V2X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该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提供,并且被提供以有助于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各项中的任一者是否可以作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应用尚未做出任何决定并且也没有做出任何要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在侧链路之间发送或接收反馈的方法和装置,以便支持高可靠性和高数据速率。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在诸如D2D或V2X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效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方案
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终端执行的方法,方法包括: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发送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基于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发送侧链路数据,其中在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含在SCI中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从第二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此外,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终端执行的方法,方法包括: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从第一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基于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从第一终端接收侧链路数据,其中在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含在SCI中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向第一终端发送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此外,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以经由收发器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发送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经由收发器基于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发送侧链路数据,其中在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含在SCI中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从第二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此外,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以经由收发器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从第一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经由收发器基于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从第一终端接收侧链路数据,其中在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含在SCI中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向第一终端发送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通信系统中提供改进的通信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通信系统中提供改进的反馈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诸如D2D或V2X中提供一种改进的反馈方法和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部分:
图1示出了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了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链路通信方法的示例;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的侧链路UE的协议的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链路通信过程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链路单播通信过程的另一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组播通信中操作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组播通信中操作HARQ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通信中使用区域ID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通信中使用区域ID的HARQ操作中的问题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通信中使用区域ID的HARQ操作中的问题的另一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基于距离的侧链路HARQ操作中计算区域ID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另一实施例;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的另一实施例;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另一实施例;
图15是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UE的结构的图;
图16是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UE的结构的图;以及
图17是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基站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讨论的图1至图17以及用于描述本专利文献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并且不应当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或装置中实施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参考在下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和其实现方式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将彻底且完整,且将本公开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公开本公开的范围,并且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应当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施流程图说明的各个框以及流程图说明中的框组合。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施一个或多个流程图框中所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指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起作用,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实施一个或多个流程图框中所指定的功能的指令装置的制品。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致使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从而产生计算机实施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施一个或多个流程图框中所指定的功能的操作。
并且流程图说明的各个框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施指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还应当注意,在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中,框中所标注的功能可以无序地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框事实上可以基本上同时地执行,或者框有时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具体取决于涉及的功能。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单元”可以是指执行特定任务的软件部件或硬件部件或器件,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位于可寻址存储介质上并且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因此,模块或单元可以包括(举例来说)诸如软件部件、面向对象的软件部件、类部件和任务部件等部件、进程、函数、属性、过程、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程序、固件、微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阵列和变量。部件和模块/单元提供的功能可以组合到更少的部件和模块/单元中,或者进一步分成额外的部件和模块。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方便而说明性地使用用于标识接入节点的术语、指代网络实体的术语、指代消息的术语、指代网络实体之间的接口的术语、指代各种标识信息的术语等。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下文使用的术语,并且可以使用关于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主题的其他术语。
为了描述的方便,在下文的描述中,本公开使用在5G、新无线电(NR)或LTE系统标准中定义的术语和名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这些术语和名称,并且可以以同样方式应用于符合其他标准的系统。
即,将主要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描述由3GPP定义的通信标准,但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决定,本公开的主要思想可以通过一些修改被应用到具有相似背景的其他通信系统,而不会显著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在本公开中,发送UE是指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UE,并且是指接收HARQ反馈信息的UE。接收UE是指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UE。接收UE是指接收发送UE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计算发送UE与自身(接收UE)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是否发送HARQ反馈的UE。接收UE是指基于上述确定来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UE。在本公开中,可以以D2D发送UE和V2X发送UE的组合使用发送UE,并且接收UE可以被用作D2D接收UE和V2X接收UE。在本公开中,发送UE和接收UE是用于区分发送数据的UE和接收数据的UE的术语,并且UE不总是限于本公开中的发送UE或接收UE。当特定UE用于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时,该特定UE可以作为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发送UE来工作,并且当特定UE用于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时,特定UE可以作为在本公开中描述的接收UE工作。当特定UE用于发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时,特定UE可以作为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发送UE工作,并且当特定UE用于接收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时,特定UE作为在本公开中描述的接收UE工作。
图1示出了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的示例。
图1(A)示出了其中所有V2X UE(UE-1和UE-2)都位于基站(gNB/演进节点B(eNB)/路边单元(RSU))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覆盖范围内情境)的示例。所有V2X UE(UE-1和UE-2)可以经由下行链路(DL)从基站(gNB/eNB/RSU)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或者可以经由上行链路(UL)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数据和控制信息可以是用于V2X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或者可以是用于不是V2X通信的一般蜂窝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在图1的(A)中,V2XUE(UE-1和UE-2)可以经由侧链路(SL)发送或接收用于V2X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图1的(B)示出了其中V2X UE中的UE-1位于基站(gNB/eNB/RSU)的覆盖范围内并且UE-2位于基站(gNB/eNB/RSU)的覆盖范围外的情况(部分覆盖)的示例。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UE-1可以经由DL(DL)从基站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或者可以经由UL(UL)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UE-2不能经由下行链路从基站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并且不能经由上行链路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UE-2可以经由UE-1和侧链路(SL)发送或接收用于V2X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图1的(C)示出了其中所有V2X UE(UE-1和UE-2)都位于基站(gNB/eNB/RSU)的覆盖范围外的情况的示例。因此,UE-1和UE-2不能经由DL从基站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并且不能经由UL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UE-1和UE-2可以经由侧链路(SL)发送/接收用于V2X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图1的(D)示出了其中V2X发送UE和V2X接收UE被连接到不同基站(gNB/eNB/RSU)的情况(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或其中V2X发送UE和V2X接收UE驻留的情况(RRC断开状态,即RRC空闲状态)(小区间V2X通信)的示例。UE-1可以是V2X发送UE并且UE-2可以是V2X接收UE。替代性地,UE-1可以是V2X接收UE,并且UE-2可以是V2X发送UE。UE-1可以从UE-1连接到的(或UE-1驻留的)基站接收V2X专用系统信息块(SIB),并且UE-2可以从UE-2连接到的(或UE-2驻留的)另一个基站接收V2X专用SIB。由UE-1接收的V2X专用SIB的信息和由UE-2接收的V2X专用SIB的信息可能彼此不同。因此,为了进行不同小区处的D2D V2X通信,需要统一信息。
在图1中,为了描述的方便,以包括两个UE(UE-1和UE-2)的V2X系统为例进行描述。然而,V2X系统不限于此,并且各种数量的UE可以参与到V2X系统中。基站(eNB/gNB/RSU)与V2X UE(UE-1和UE-2)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可以称为Uu接口,并且V2X UE(UE-1和UE-2)之间的侧链路SL可以称为PC5接口。因此,在本公开中,预先声明这些术语可以互换使用。
在本公开中,UE可以是指支持侧链路通信的UE、支持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的UE、支持车辆对车辆(V2V)通信的车辆、支持车辆对行人(V2P)通信的车辆或行人的手机(例如,智能手机)、支持车辆对网络(V2N)通信的车辆、或者支持车辆对基础设施(V2I)通信的车辆。在本公开中,UE可以是指配备有UE功能的RSU、配备有基站功能的RSU、或者配备有部分基站功能和部分UE功能的RSU。
图2示出了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链路通信方法的示例。
如图2的(A)中所示,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进行一对一通信,并且这可以称为单播通信。
作为图2的(B)中的传输,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进行一对多通信,并且这可以称为组播或多播。图2的(B)展示了UE-1、UE-2和UE-3形成一个组(组A)以进行组播通信,并且展示了UE-4、UE-5、UE-6和UE-7组成另一个组(组B)以进行组播通信。各个UE可以仅在各个UE所属的组内进行组播通信,并且不同组之间可以进行单播、组播或广播通信。图2B展示了形成两个组,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形成更多数量的组。
尽管图2中未示出,但是侧链路UE可以执行广播通信。广播通信是指其中所有侧链路UE(例如,在能够进行侧链路通信的范围内的多个UE)经由侧链路接收由侧链路发送UE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情况。例如,如果假设图2的(B)中的UE-1是用于广播的发送UE,则所有UE(UE-2、UE-3、UE-4、UE-5、UE-6和UE-7)都可以接收由UE-1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在覆盖范围内、部分覆盖和覆盖范围外的情境中可以支持根据实施例的侧链路单播、组播和广播通信方法。
在NR侧链路通信中,与LTE侧链路通信不同,可以考虑其中支持车辆UE经由单播仅向一个特定UE发送数据的传输类型以及其中支持经由组播向特定数量的UE发送数据的传输类型。例如,当考虑诸如车辆编队的服务情境时,这种单播和组播技术可能是有用的(车辆编队是通过用一个网络连接两个或更多车辆来移动车群中的两个或更多车辆的技术)。具体地,可能需要单播通信以用于如下目的:通过由车辆编队连接的组的领导UE控制特定UE,并且可能需要组播通信以用于同时控制特定数量的UE的目的。
在NR侧链路系统中,可以如下进行资源分配。
(1)模式1资源分配
模式1资源分配是指由基站调度资源分配的方法(调度资源分配)。更具体地,在模式1资源分配中,基站可以在专用调度方法中将用于侧链路传输的资源分配给RRC连接的UE。基站能够管理侧链路的资源,使得调度的资源分配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干扰管理和资源池管理(动态分配和/或半持久传输)。如果有数据要发送给其他UE,则RRC连接模式UE可以通过使用RRC消息或媒体访问控制(MAC)控制元素(CE)将指示存在要发送给其他UE的数据的信息发送至基站。例如,RRC消息可以是侧链路UE信息(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或UE辅助信息(UEAssistanceInformation)消息。MAC CE可以对应于调度请求(SR)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MAC CE,包括关于为侧链路通信缓冲的数据的大小的信息和通知V2X通信的BSR的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侧链路发送UE接收由基站调度的资源,并且由此当V2X发送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可以应用模式1资源分配的方法。
(2)模式2资源分配
在模式2中,侧链路发送UE可以自主选择资源(UE自治资源选择)。更具体地,模式2对应于由基站作为系统信息或RRC消息(例如,RRC重配置消息或PC5-RRC消息)向UE提供用于侧链路的侧链路发送/接收资源池的方法,其中已接收到发送/接收资源池的发送UE根据预定规则来选择资源池和资源。在上述示例中,基站提供侧链路发送/接收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并且当侧链路发送UE和接收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可以应用模式2。如果侧链路发送UE和接收UE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则侧链路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在预先配置的发送/接收资源池中进行模式2操作。UE自主资源选择方法可以包括区域映射、基于感测的资源选择、随机选择等。
(3)此外,即使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在调度资源分配或UE自主资源选择模式下也可以不进行资源分配或资源选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经由预配置的侧链路发送/接收资源池(预配置资源池)进行侧链路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侧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可以应用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的侧链路UE的协议的实施例。
尽管图3中未示出,UE-A和UE-B的应用层可以执行服务发现。服务发现可以包括发现将由各个UE执行的V2X通信方案(单播、组播或广播)。因此,在图3中,可以假设UE-A和UE-B经由在应用层中执行的服务发现过程已被识别为执行单播通信方案。更具体地,在应用层中,可以执行与组管理、组ID、服务质量(QoS)等相关的操作。尽管图3中未示出,V2X层可以将从应用层接收的组ID转换为目的地层-2ID(目的地L2 ID),并且可以分配自身的发送器层-2ID(来源L2 ID)。如果V2X层无法从应用层接收组ID,则V2X层可以根据默认映射来确定目的地L2 ID。V2X层生成标签信息以区分组播和广播流量,并且可以将标签信息包含在V2X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或服务数据单元(SDU)中。V2X层通过将上述信息传送到接入层(AS)层,可以获取关于用于V2X UE之间的V2X通信的发送器L2 ID(来源标识符)和目的地L2ID(目的地标识符)的信息。
当上述过程完成时,图3所示的PC5信令协议层可以执行D2D直接链路连接建立过程。此时,可以交换用于D2D直接通信的安全配置信息。
当D2D直接链路连接建立完成时,可以在图3的PC5 RRC层中执行D2D PC5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过程。可以交换关于UE-A和UE-B的能力的信息,并且可以交换用于单播通信的AS层参数信息。
当PC5 RRC配置过程完成时,UE-A和UE-B可以进行单播通信。
在上述示例中,以单播通信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其也可以扩展为组播通信。例如,当图3中未示出的UE-A、UE-B和UE-C执行组播通信时,如上所述,UE-A和UE-B可以执行用于单播通信D2D的直接链路建立、PC5 RRC配置过程和服务发现。此外,UE-A和UE-C也可以执行用于单播通信的D2D直接链路建立、PC5 RRC建立过程和服务发现。UE-B和UE-C可以执行用于单播通信的D2D直接链路建立、PC5 RRC建立过程和服务发现。也就是说,可以由参与组播通信的每一对发送UE和接收UE执行用于单播通信的PC5 RRC配置过程,而不是针对组播通信执行单独的PC5 RRC配置过程。然而,并不总是需要在组播方法中执行用于单播通信的PC5 RRC配置过程。例如,可能存在在没有PC5 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组播通信的情境,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用于单播传输的PC5连接建立过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链路通信过程的示例。
更具体地,图4展示了基于图2中描述的模式1资源分配的侧链路通信过程。在图4中,基站(eNB/gNB/RSU)可以经由系统信息向小区中的发送UE和接收UE发送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可以在已接收到系统信息的UE中配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例如,基站可以配置关于可以在基站的小区中进行V2X通信的资源池的信息。资源池可以指用于V2X发送的发送资源池,或者可以指用于V2X接收的接收资源池。V2XUE可以从基站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资源池的信息并且可以配置关于一个或多个资源池的信息。基站可以经由系统信息将单播、组播和广播通信配置为在不同的资源池中执行。例如,资源池1可以用于单播通信,资源池2可以用于组播,并且资源池3可以用于广播通信。又如,基站可以进行配置,使得可以在同一资源池中进行单播、组播和广播通信。又如,可以根据资源池中是否存在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信息的物理侧链路反馈信道(PSFCH)的资源来配置不同的资源池。更具体地,资源池1可以是其中存在PSFCH资源的池,并且资源池2可以是其中不存在PSFCH资源的池。需要混合自动重复和请求(HARQ)反馈的组播数据和侧链路单播可以使用资源池1,并且不需要HARQ反馈的组播数据、广播数据和侧链路单播可以使用资源池2。
由基站配置的资源池信息中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条信息。
1.关于资源池中的时间资源的信息:具体地,信息可以包括时隙索引,在该时隙中传输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和物理侧链路反馈信道(PSFCH),或者可以包括传输PSCCH、PSSCH和PSFCH的时隙索引,并且可以包括对应时隙中的符号索引。此外,可以包括传输PSCCH、PSSCH和PSFCH的资源的周期。(可以包括以上至少一条信息。)
2.关于资源池的频率资源的信息:该信息是指可以传输PSCCH、PSSCH和PSSCH的资源池中的频率轴的信息,并且具体地可以包括构成资源池的资源块索引或包含两个或更多个资源块的子信道的索引。(可以包括以上至少一条信息。)
3.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可以包含关于是否操作侧链路HARQ-ACK的信息。
(1)对于操作侧链路HARQ-ACK的情况,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条信息。
(1-1)最大重传次数
(1-2)HARQ-ACK定时:HARQ-ACK定时是指从V2X接收UE从V2X发送UE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到V2X接收UE向V2X发送UE发送相关HARQ-ACK/NACK信息的时间点。时间单位可以是时隙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
(1-3)PSFCH格式或HARQ反馈方法:当操作两种或多种PSFCH格式时,可以使用一种PSFCH格式来发送由1位或2位组成的HARQ-ACK/NACK信息。另一种PSFCH格式可以用于发送由3位或更多位组成的HARQ-ACK/NACK信息。如果前述HARQ-ACK/NACK信息被经由PSFCH发送,则ACK信息和NACK信息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经由PSFCH发送。当从V2X发送UE发送的PSSCH的解码成功时,V2X接收UE可以经由PSFCH发送ACK。当解码失败时,可以经由PSFCH发送NACK。又如,V2X接收UE可以在从V2X发送UE发送的PSSCH的解码成功时不发送ACK,并且仅当解码失败时才经由PSFCH发送NACK。替代性地,当操作一种PSFCH格式时,可以包括关于前述HARQ反馈方法的信息(是ACK信息和NACK信息中的每一个将经由PSFCH发送还是仅NACK信息将经由PSFCH发送)。
(1-4)构成PSFCH的时间/频率/码资源或资源集:在时间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发送PSFCH的时隙索引,或者可以包括符号索引和周期。在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包括经由其发送PSFCH的频率块(RB:资源块)或者包括两个或多个连续块的子信道的起点和终点(或者频率资源的起点和长度)。
(2)如果不操作侧链路HARQ-ACK,则可以从资源池配置信息中排除上述信息。
4.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可以包含关于是否操作盲重传的信息。
(1)与基于HARQ-ACK/NACK的重传不同,盲重传可能意味着发送UE重复执行发送而不从接收UE接收ACK或NACK的反馈信息。如果操作盲重传,可以将盲重传的次数包含在资源池信息中。例如,如果盲重传的次数被配置为4,则发送UE在向接收UE发送PSCCH/PSSCH时可以始终发送相同信息4次。冗余版本(RV)值可以包括在经由PSCCH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中。如果不操作盲重传,则可以从资源池配置信息中排除上述信息。
5.资源池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可以在从相应资源池发送的PSSCH中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模式的信息。
(1)可以在PSSCH中使用的DMRS模式可以根据UE的速度而不同。例如,如果速度较高,则需要在时间轴上增加用于DMRS发送的OFDM符号的数量,以便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如果UE的速度较低,即使使用少量的DMRS符号,也可以保证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在时间轴上减少用于DMRS发送的OFDM符号的数量,以便减少DMRS开销。因此,关于资源池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可以在对应资源池中使用的DMRS模式的信息。在一个资源池中配置两种或更多种DMRS模式,并且V2X发送UE可以根据V2X发送UE的速度从配置的DMRS模式中选择并使用一种DMRS模式。V2X发送UE可以经由PSCCH的SCI向V2X接收UE发送关于由此选择的DMRS模式的信息。V2X接收UE可以接收该信息以获得DMRS模式信息,可以进行PSSCH的信道估计,并且可以经由解调和解码过程获得侧链路数据信息。
6.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可以包含关于是否操作侧链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信息。
(1)如果操作侧链路CSI-RS,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条信息。
(1-1)CSI-RS发送开始时间:CSI-RS发送开始时间可以是指V2X发送UE应该向V2X接收UE发送CSI-RS的开始时间。开始时间可以是指发送CSI-RS的时隙的索引,或者可以是指发送CSI-RS的符号的索引,或者时隙和符号的索引两者。
(1-2)CSI报告(CSI reporting)定时:CSI报告定时是指从V2X接收UE从V2X发送UE接收到CSI-RS的时间点(即接收到CSI-RS的时隙索引,或者用于接收的时隙中的符号索引)到V2X接收UE向V2X发送UE发送CSI报告的时间点(即发送CSI报告的时隙索引,或者用于发送的时隙索引中的符号索引)的时间。表示时间的单位可以是时隙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
(2)如果不操作侧链路CSI-RS,可以从资源池配置信息中排除该信息。
7.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控制侧链路发射功率的参数。(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1)侧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可能需要侧链路路径衰减估计值。如果基站的Uu载波和侧链路载波相同,为了减少由侧链路传输引起的对在基站接收端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干扰,可以基于下行链路路径衰减估计值来操作侧链路发射功率控制。为此,基站可以基于侧链路路径衰减估计值来配置V2X发送UE是否应当配置侧链路发射功率值,基于下行链路路径衰减估计值来配置V2X发送UE是否应当配置侧链路发射功率值,或者通过考虑侧链路路径衰减估计值和下行链路路径衰减估计值两者来配置V2X发送UE是否应当配置侧链路发射功率值。例如,如果基站将SSB或下行链路CSI-RS配置为将要用于路径衰减估计的信号,则UE可以基于下行链路路径衰减值来配置侧链路发射功率值。如果基站将侧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MRS)或侧链路CSI-RS配置为将要用于路径衰减估计的信号,则UE可以基于侧链路路径衰减值来配置侧链路发射功率值。
(2)如上所述,可以根据用于路径衰减估计的信号来配置不同的发射功率参数。
尽管上述信息被展示为包括在用于V2X通信的资源池配置中,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上述信息可以独立于资源池配置由V2X发送UE或V2X接收UE配置。
如图4所示,当产生将从V2X发送UE发送到V2X接收UE的数据时,V2X发送UE可以通过使用调度请求(SR)或/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向基站请求用于向V2X接收UE发送数据的侧链路资源。已接收到SR或/和BSR的基站可以确认V2X发送UE具有用于侧链路发送的数据,并且可以基于SR或/和BSR确定侧链路发送所需的资源。
基站向V2X发送UE发送侧链路调度授权,该侧链路调度授权包括用于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发送的资源信息、用于侧链路数据发送的资源信息和用于侧链路反馈发送的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侧链路调度授权是用于授权侧链路中的动态调度的信息,并且可以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如果基站是NR基站,则侧链路调度授权可以包括指示进行侧链路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的信息,以及进行侧链路发送的载波频率指示符或载波指示符字段(CIF)。如果基站是LTE基站,则可以仅包含CIF。侧链路调度授权还可以包括用于侧链路数据的反馈信息,即发送ACK/NACK信息的PSFCH的资源分配相关信息。资源分配信息可以包括当侧链路发送是组播时为组中的多个UE分配多个PSFCH资源的信息。反馈信息的资源分配相关信息可以是指示经由更高层信令配置的多组反馈信息资源候选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已接收到侧链路调度授权的V2X发送UE根据侧链路调度授权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上向V2X接收UE发送用于调度侧链路数据的SCI,并且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将由SCI调度的侧链路数据发送给V2X接收UE。SCI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用于侧链路数据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应用于侧链路数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信息、组目的地ID信息、发送器ID(来源ID)信息、单播目的地ID信息、用于控制侧链路功率的功率控制信息、定时提前(TA)信息、用于侧链路发送的DMRS配置信息、与包重复发送相关的信息,例如关于包重复发送的次数的信息、与执行包重复发送时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冗余版本(RV)、以及HARQ进程ID。SCI还可以包括用于侧链路数据的反馈信息,即指示发送ACK/NACK信息的资源的信息。
已接收到SCI的V2X接收UE基于包括在SCI中的信息来接收侧链路数据。此后,V2X接收UE在物理侧链路反馈信道(PSFCH)上向V2X发送UE发送指示侧链路数据的解码是成功还是失败的ACK/NACK信息。侧链路的反馈信息的发送可以应用于单播发送或组播发送,但是不排除应用于广播发送的情况。如果侧链路发送对应于组播发送,已接收组播数据的各个UE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PSFCH资源发送反馈信息。替代性地,已接收到组播数据的各个UE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资源PSFCH发送反馈信息,并且在这个时候,仅NACK信息可以被反馈。也就是说,已接收到数据的UE可以不在ACK的情况下进行反馈,并且仅在NACK的情况下进行反馈。PSFCH资源不仅可以包括在时域或/和频域中分类的资源,还可以包括使用诸如扰码和正交覆盖码的码分类的资源,以及使用不同序列和应用于不同序列的循环移位分类的资源。
基站可以基于系统信息或RRC来配置V2X发送UE以报告从V2X接收UE接收的HARQ反馈。在这种情况下,V2X发送UE可以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将从V2X接收UE接收的侧链路HARQ反馈发送到基站。基站可以配置V2X发送UE是否能够复用和发送从V2X接收UE接收的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以及用于现有的Uu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
如果基站没有配置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UCI信息,则V2X发送UE无法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用于Uu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信息并在一个PUCCH上发送复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独立地配置用于发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PUCCH和用于发送UCI信息的PUCCH。也就是说,发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PUCCH独立地存在,并且在对应的PUCCH中不能发送UCI信息。
替代性地,当基站配置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UCI信息的复用时,V2X发送UE可以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UCI信息,以便经由一个PUCCH发送复用信息。当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假设为N1位并且UCI信息假设为N2位时,复用顺序可以遵循N2+N1(即,在UCI信息之后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如果经由PUCCH复用和发送的侧链路HARQ反馈位与UCI位之和的码速率大于由基站配置的码速率,则V2X发送UE可以放弃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发送(即丢弃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如果V2X发送UE放弃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发送,则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可以在另一个PUCCH资源上发送,或者可以与其他UCI位复用并在另一个PUCCH资源上发送。
在图4中,假定了其中V2X发送UE已建立到基站的上行链路连接(即RRC连接状态)并且V2X发送UE和V2X接收UE两者都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境。尽管图4未示出,如果V2X发送UE尚未建立到基站的上行链路连接(即RRC备用(空闲)状态),则V2X发送UE可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以建立到基站的上行链路连接。尽管图4未示出,在其中V2X发送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并且V2X接收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情境下,V2X接收UE可以事先接收并使用用于V2X通信的上述信息。如图4所示,对于V2X发送UE,可以由基站配置用于V2X通信的信息。如果V2X发送UE和V2X接收UE两者都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则V2X发送UE和V2X接收UE可以预先接收并使用用于V2X通信的上述信息。这里,预先配置的含义可以解释为使用在UE出厂时嵌入在UE中的值。预先配置的另一个含义可以解释为根据由UE在特定时间配置的信息来使用预先配置的值。预先配置的又一含义可以是指使用已通过由V2X发送UE或V2X接收UE访问基站而经由RRC配置预先获取的用于V2X通信的信息,或者使用经由基站的系统信息最新获取的用于V2X通信的信息。
尽管图4未示出,可以假设,在V2X发送UE向基站发送SR/BSR之前,与V2X接收UE的服务发现、D2D直接链路连接建立的过程、以及PC5 RRC配置过程已经由图3中提及的过程来完成。
图5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链路单播通信过程的另一示例。
更具体地,图5展示了基于图2中描述的模式2资源分配的V2X通信过程。在图5中,基站可以基于系统信息向小区中的V2X发送UE和V2X接收UE配置用于V2X通信的参数。该参数可以包括图4所示的至少一条参数信息。
如图5所示,当生成将要由V2X发送UE发送到V2X接收UE的数据时,V2X发送UE在PSCCH上向V2X接收UE发送SCI并且在PSSCH上向V2X接收UE发送侧链路数据。SCI还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用于侧链路数据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应用于侧链路数据的MCS信息、组目的地ID信息、发送器ID信息、单播目的地ID信息、用于控制侧链路功率的功率控制信息、定时提前信息、用于侧链路发送的DMRS配置信息、与包重复发送相关的信息,例如关于包重复发送的次数的信息、与执行包重复发送时的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冗余版本(RV)、以及HARQ进程ID。SCI还可以包括指示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的反馈信息(A/N信息)的资源的信息。
已接收到SCI的V2X接收UE接收侧链路数据。V2X接收UE可以基于SCI在PSSSCH上接收侧链路数据。此后,V2X接收UE在PSFCH上向V2X发送UE发送指示侧链路数据的解码是成功还是失败的ACK/NACK信息。用于侧链路的反馈信息的发送可以被应用到单播发送或组播发送,但是不排除应用于广播发送的情况。如果侧链路发送对应于组播发送,已接收组播数据的各个UE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资源PSFCH发送反馈信息。替代性地,已接收到组播数据的各个UE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资源PSFCH发送反馈信息,并且在这个时候,仅NACK信息可以被反馈(也就是说,如果已接收到数据的UE确定ACK,则不提供反馈)。PSFCH资源不仅可以包括在时域或/和频域中分类的资源,还可以包括使用诸如扰码和正交覆盖码的码分类的资源,以及使用不同序列和应用于不同序列的循环移位分类的资源。
如图4所示,图5中的基站可以基于系统信息或RRC来配置V2X发送UE以报告从V2X接收UE接收的HARQ反馈。在这种情况下,V2X发送UE可以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将从V2X接收UE接收的侧链路HARQ反馈发送到基站。基站可以配置V2X发送UE是否能够复用和发送从V2X接收UE接收的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以及用于现有的Uu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
如果基站没有配置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UCI信息,则V2X发送UE无法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用于Uu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信息并在一个PUCCH上发送复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独立地配置用于发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PUCCH和用于发送UCI信息的PUCCH。也就是说,发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PUCCH可以独立地存在,并且在对应的PUCCH中不发送UCI信息。
替代性地,当基站配置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UCI信息的复用时,V2X发送UE可以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和UCI信息,以便经由一个PUCCH发送复用信息。当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假设为N1位并且UCI信息假设为N2位时,复用顺序可以遵循N2+N1(即,在UCI信息之后复用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如果经由PUCCH复用和发送的侧链路HARQ反馈位与UCI位之和的码速率大于由基站配置的码速率,则V2X发送UE可以放弃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发送(即丢弃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如果V2X发送UE放弃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发送,则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可以在另一个PUCCH资源上发送,或者可以与其他UCI位复用并在另一个PUCCH资源上发送。
在图5中,假定了V2X发送UE和接收UE两者都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境。尽管图5未示出,当V2X发送UE和接收UE两者都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时,也可以应用图5。在这种情况下,V2X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预先接收用于V2X通信的上述信息的配置。尽管图5未示出,图5还可以应用于其中V2X发送UE和V2X接收UE之一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并且另一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UE可以接收由基站配置的用于V2X通信的信息,并且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UE可以接收预先配置的用于V2X通信的信息。在上述示例中,“用于V2X通信的信息”可以解释为图4中提到的用于V2X通信的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在上述示例中,预先配置的含义可以解释为使用在UE出厂时嵌入在UE中的值。预先配置的另一个含义可以解释为根据由UE在特定时间配置的信息来使用预先配置的值。预先配置的又一含义可以是指使用已通过由发送UE或V2X接收UE访问基站而经由RRC配置预先获取的用于V2X通信的信息,或者使用经由基站的系统信息最新获取的用于V2X通信的信息。
尽管图5未示出,可以假设,在V2X发送UE向V2X接收UE发送PSCCH/PSSCH之前,已经由图3中提及的过程完成了与V2X接收UE的服务发现、直接链路建立过程、以及PC5 RRC配置过程。
在图5中,以仅存在一个V2X发送UE的单播通信为例进行描述,但是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中存在两个或更多个V2X发送UE的组播通信和广播通信。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V2X组播通信中操作HARQ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6展示了其中发送UE和接收UE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并且因此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从基站接收用于侧链路通信的系统信息的情境。可以在已接收到系统信息的UE中配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当发送UE和接收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外(图1的覆盖范围外的情境)时,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具有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这些参数是预先配置的或者经由通过侧链路同步信道发送的侧链路主信息块(SL-MIB)配置的。
在组播通信之前,同一组中的所有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经由图3中描述的单播链路建立过程来执行PC5 RRC连接建立。然而,可能存在在没有PC5 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组播通信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可以省略图6所示的单播链路建立过程。尽管图6展示了在接收到基站的系统参数配置信息后进行单播链路建立过程,但是可以先进行单播链路建立过程,然后再接收系统参数配置信息。如果没有基站,则在进行单播链路建立过程之后,可以经由SL-MIB配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
当图4所示的模式-1资源分配方案用于图6,基站可以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向组播发送UE发送侧链路调度信息。已接收到信息的发送UE可以通过使用基站的调度信息分别经由PSCCH和PSSCH向接收UE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如图3所描述的,目的地标识符(例如,目的地L2 ID)和发送标识符(例如,发送器L2 ID)可以被包括在PSCCH中被发送。可以包括关于是激活还是去激活HARQ操作的1位信息。更具体地,即使资源池配置信息包括用于HARQ操作的PSFCH资源配置信息(例如,PSFCH周期),当SCI包括指示HARQ操作的去激活的信息时,发送UE也可以去激活HARQ操作。原因如下。
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被发送到多个未指定的UE,并且因此广播通信中的HARQ操作可能是困难的。在单播和组播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或可以不根据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QoS配置HARQ操作。例如,一些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接收可靠性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并且因此可以配置HARQ操作。然而,其他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接收可靠性不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并且因此可以不配置HARQ操作。又如,一些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侧链路通信中的延迟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也就是说,延迟时间应当较短),并且因此可以不配置HARQ操作。然而,其他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延迟时间不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也就是说,延迟时间可以较长),并且因此可以配置HARQ操作。如上所述,可以根据由发送UE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QoS来配置或取消HARQ操作。关于是否配置HARQ操作的确定可以根据QoS而变化,并且因此该确定可以在管理QoS的应用层或已经从应用接收到QoS的V2X层中进行。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接收UE的HARQ操作可能是不可能的。更具体地,HARQ操作应当在PHY/MAC层中进行,但是如果V2X层或应用层等控制HARQ操作,则HARQ操作无法在接收UE的PHY/MAC层中进行。也就是说,接收UE的PHY/MAC层在将对应的包传送到接收UE的V2X层或应用层之前应该知道是否操作HARQ,并且基于此,可以在PHY层中进行HARQ组合。因此,对于PHY/MAC层的HARQ操作,发送UE可以经由SCI包括指示是否操作HARQ的1位指示符。
如图5所示,可以在图6中使用模式-2资源分配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图6的PDCCH。
已经从发送UE接收到PSCCH和PSSCH的接收UE可以确定包含在PSCCH的SCI中的目的地L2 ID是否指代自己,并且当目的地L2 ID指代自己时,可以基于SCI中包含的PSSCH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分配信息对PSSCH进行解码。基于PSSCH解码,接收UE可以经由包含在经由PSSCH发送的MAC-CE中的目的地L2 ID来最终确定侧链路数据是否发向自己。也就是说,目的地L2 ID由N个位组成,并且N1个位可以经由SCI发送,并且剩余的N2个位可以经由MAC-CE发送(N=N1+N2)。如果确定接收的SCI中包括的目的地L2 ID不是指代自己(接收UE),则接收UE可以不对由SCI指示的PSSCH进行解码。
如果从发送UE发送的PSCCH和PSSCH指代接收UE的目的地L2ID,则接收UE可以向发送UE发送HARQ-ACK(如果解码成功)和HARQ-NACK(如果解码失败),这取决于接收的PSSCH的解码是否成功。
如果从多个接收UE接收的HARQ反馈信息包括至少一条HARQ-NACK信息,则已接收到HARQ反馈信息的发送UE可以进行PSSCH的重传。如果从所有接收UE接收的所有HARQ反馈信息是HARQ-ACK,则已接收到相同反馈信息的发送UE可以不进行PSSCH的重传。也就是说,发送UE不对已经发送的数据进行重传,并且当产生要发送的新的侧链路数据时,发送UE可以发送新的PSSCH。如果没有产生要发送的新的侧链路数据,发送UE可以停止PSSCH发送。
如图6所示,发送UE可以根据基站的配置将从接收UE接收的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发送到基站。在此,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可以经由PUCCH或者PUSCH发送,并且具体操作可以遵循图4和图5中描述的方法之一。
对于组播中的HARQ操作,发送UE可能需要知道关于同一组中的接收UE的信息。例如,对于侧链路HARQ操作,发送UE应当识别从不同接收UE发送的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发送UE可能需要确定哪个接收UE已发送HARQ-ACK以及哪个接收UE已发送HARQ-NACK。因此,图6所示的侧链路HARQ操作方法可以应用于在组中的所有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建立单播链路连接的情况。然而,在未在组中的所有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建立单播链路连接的情况,图6无法应用。将在图7中描述用于此的HARQ操作方法。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组播通信中操作HARQ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6所示,图7中的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从基站接收用于侧链路通信的系统信息。可以在已接收到系统信息的UE中配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当发送UE和接收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外(图1的覆盖范围外的情境)时,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具有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这些参数是预先配置的或者经由通过侧链路同步信道发送的侧链路主信息块(SL-MIB)配置的。
图7是用于在没有PC5 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组播通信情境中的侧链路HARQ操作的方法。因此,可以省略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单播链路建立的过程。然而,即使当在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进行单播链路建立过程时也可以应用图7的HARQ操作方法。在这种情境下,可以包括图7所示的单播链路建立过程。尽管图7展示了在接收到基站的系统参数配置信息后进行单播链路建立过程,但是可以先进行单播链路建立过程,然后再接收系统参数配置信息。如果没有基站,则在进行单播链路建立过程之后,可以经由SL-MIB配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
图6与图7之间的差异在于图7中的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计算自己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是指包括UE的区域的ID或者可以是指UE的坐标(x,y),该坐标是基于UE的纬度和经度来计算的,但不限于此。
当图4所示的模式-1资源分配方案用于图7,基站可以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向组播发送UE发送侧链路调度信息。已经经由PDCCH接收到侧链路调度信息的发送UE可以通过使用调度信息分别经由PSCCH和PSSCH向接收UE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如图3提及的,目的地L2 ID和发送器L2 ID可以包括在PSCCH中以便被发送。可以包括关于是激活还是去激活HARQ操作的1位信息。更具体地,即使资源池配置信息包括用于HARQ操作的PSFCH资源配置(例如,PSFCH周期)信息,发送UE可以通过将指示HARQ操作的去激活的信息添加到SCI来去激活HARQ操作。原因如下。
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被发送到多个未指定的UE,并且因此广播通信中的HARQ操作可能是困难的。在单播和组播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或可以不根据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QoS配置HARQ操作。例如,一些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接收可靠性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并且因此可以配置HARQ操作。然而,其他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接收可靠性不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并且因此可以不配置HARQ操作。又如,一些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侧链路通信中的延迟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也就是说,延迟时间应当较短),并且因此可以不配置HARQ操作。然而,其他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延迟时间不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也就是说,延迟时间可以较长),并且因此可以配置HARQ操作。如上所述,可以根据由发送UE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QoS来配置或取消HARQ操作。关于是否配置HARQ操作的确定可以根据QoS而变化,并且因此该确定可以在管理QoS的应用层或已经从应用接收到QoS的V2X层中进行。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接收UE的HARQ操作可能是不可能的。更具体地,HARQ操作应当在PHY/MAC层中进行,但是如果V2X层或应用层等控制HARQ操作,则HARQ操作无法在接收UE的PHY/MAC层中进行。也就是说,接收UE的PHY/MAC层在将对应的包传送到接收UE的V2X层或应用层之前应该知道是否操作HARQ,并且基于此,可以在PHY层中进行HARQ组合。因此,对于PHY/MAC层的HARQ操作,发送UE可以经由SCI包括指示是否操作HARQ的1位指示符。
如图5所示,可以在图7中使用模式-2资源分配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图7中的发送UE经由PDCCH从基站接收调度信息的操作。
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发送UE还可以向发送的SCI添加自己的位置信息和由此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包的范围要求,并且可以经由PSCCH发送SCI。范围要求不限于经由SCI接收,并且可以为UE使用预先配置的值,或者可以使用由基站配置的值。发送UE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指发送UE所在区域的ID,或者可以是指发送UE的坐标(x,y),该坐标是基于发送UE的纬度和经度来计算的,但不限于此。范围要求可以用米来表示,并且可以是指侧链路数据包应该传输的距离的信息。例如,范围要求可以是指侧链路数据包应该传输的最大或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
已经从发送UE接收到PSCCH和PSSCH的接收UE可以确定包含在PSCCH的SCI中的目的地L2 ID是否指代自己,并且当目的地L2 ID指代自己(接收UE)时,可以基于SCI中包含的PSSCH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分配信息对PSSCH进行解码。基于PSSCH解码,接收UE最终可以经由包含在经由PSSCH发送的MAC-CE中的目的地L2 ID来确定侧链路数据是否发向自己。也就是说,上述目的地L2 ID由N个位组成,并且N1个位可以经由SCI发送,并且剩余的N2个位可以经由MAC-CE发送(N=N1+N2)。如果确定接收的SCI中包括的目的地L2 ID不是指代自己(接收UE),则接收UE可以不对由SCI指示的PSSCH进行解码。
如果从发送UE发送的PSCCH和PSSCH指代接收UE的目的地L2ID,则接收UE可以基于自己的位置信息和从发送UE接收的发送UE的位置信息(包括在PSCCH的SCI信息中)来计算发送UE与自身(接收UE)之间的距离。发送UE与接收UE-N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dN。接收UE可以经由接收的PSCCH的SCI信息中包括的范围要求(定义为dTH)将dTH值与dN值进行比较。接收UE可以根据dTH和dN值的比较结果来执行HARQ操作。例如,如果已由接收UE测量(计算或获得)的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大于或等于)范围要求,则接收UE可以不向发送UE发送HARQ反馈信息,不管由此接收到的PSSCH是否被成功解码。也就是说,在dN>dTH
Figure BDA0003221302190000251
的情况下,接收UE可以不提供HARQ反馈。替代性地,在dN≤dTH或dN<dTH的情况下,接收UE可以向发送UE发送HARQ反馈。只有当PSSCH的解码失败时,接收UE才可以向发送UE发送HARQ-NACK。也就是说,即使满足距离条件,当PSSCH的解码成功时,HARQ-ACK也可以不发送给发送UE。图7示出了其中接收UE-1经由PSFCH向发送UE发送HARQ-NACK的情况的示例。
如果两个或更多个接收UE满足条件(即,dN≤dTH或dN<dTH)并且PSSCH解码失败,则两个或更多个接收UE可以向发送UE发送HARQ-NACK。由两个或更多个接收UE用于HARQ-NACK发送的PSFCH的时间/频率/码资源可以相同。因此,已接收到HARQ反馈信息的发送UE不需要知道已发送NACK信息的接收UE的数量,并且已接收到NACK信息的发送UE可以进行PSSCH的重传。如果发送UE没有接收到NACK信息并且产生了将新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则发送UE可以发送新的PSSCH。如果没有产生将新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发送UE可以停止PSSCH发送。
如图7所示,发送UE可以根据基站的配置将从接收UE接收的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发送到基站。在此,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可以经由PUCCH或者PUSCH发送,并且具体操作可以遵循图4和图5中描述的方法之一。
在组播通信中是使用图6的侧链路HARQ操作还是图7的侧链路HARQ操作可以包含在由基站配置的资源池配置信息中,或者在没有基站时可以包含在预配置的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又如,是否应用图6和图7可以由发送UE经由SCI隐式地或明确地指示。作为隐式指示的示例,当发送UE的位置信息和范围请求信息被包括在SCI中时,接收UE可以间接地识别出应当使用图7的方法。当发送UE的位置信息和范围请求信息未包括在SCI中时,接收UE可以隐式地识别出应当使用图6的方法。作为显式指示的示例,发送UE可以向SCI添加1位指示符以发送指示符。如果指示符指示“1”,已接收到指示符的UE可以应用图6的方法,并且如果指示符指示“0”,可以应用图7的方法。取决于配置,可以被配置为在指示符指示“0”时应用图6的方法,并且在指示符指示“1”时可以应用图7的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通信中使用区域ID的方法的实施例。
基站可以基于V2X系统信息经由SL-ZoneConfig信息元素(IE)向小区中的侧链路UE发送区域配置信息。SL-ZoneConfig IE可以包括如下参数,诸如指示区域的宽度(图8中的W)的zoneWidth、指示区域的长度(图8中的L)的zoneLength、指示基于经度配置的区域的数量的zoneIdLongiMod、以及指示基于纬度配置的区域的数量的zoneIdLatiMode。zoneWidth和zoneLength参数中的每一个都可以配置为5m、10m、20m、50m、100m、200m和500m之一。zoneIdLongiMod和zoneIdLatiMode参数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配置为从1到4的整数。
也就是说,对于由图8中的水平A km和垂直B km配置的区域,各个区域的水平和垂直大小以及(Ax B)km中包含的区域的数量可以使用SL-ZoneConfig IE中的参数来配置,这些参数由基站配置(如果没有基站,可以预先进行这种配置)。
如果基站配置了两个或更多个侧链路传输资源池(如果没有基站,则预先配置两个或更多个侧链路传输资源池),区域ID可以包含在配置的传输资源池信息中。例如,如果从基站配置了两个侧链路传输资源池(或者预先配置),则区域ID=3可以对应传输资源池1,并且区域ID=7可以对应传输资源池2。UE可以基于以下[等式1]来计算自己将要使用的区域ID信息,并且可以使用这样的传输资源池,该传输资源池中由UE计算的区域ID和包括在由基站配置的资源池信息中的区域ID(或预先配置的资源池信息中包含的区域ID)是相同的。
[等式1]
x1=Floor(x/L)Mod Nx;
y1=Floor(y/W)Mod Ny;
区域ID=y1*Nx+x1
在[等式1]中,L和W分别是对应于zoneLength和zoneWidth的参数,并且Nx和Ny分别是zoneIdLongiMod和zoneIdLatiMod相对应的参数。此外,x可以是指UE的当前经度位置与作为参考点(x,y)的坐标(0,0)的差异,并且y可以是指UE的当前纬度位置与作为参考点(x,y)的坐标(0,0)的差异。对于参考点(0,0),可以配置世界上唯一的坐标,例如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位置。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通信中使用区域ID的HARQ操作中的问题的示例。
对于图7中提到的基于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的HARQ操作,发送UE向接收UE发送自己的区域ID信息,并且应当同时向接收UE发送范围要求。区域ID信息指示区域的索引,并且范围要求以“米”为单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接收UE可以通过将由发送UE经由SCI发送的范围要求转换为区域来确定是否发送HARQ-NACK反馈,或者接收UE可以从由发送UE经由SCI提供的区域ID估计发送UE的位置,可以估计发送UE与本身(接收UE)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经由与范围要求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发送HARQ-NACK反馈。
当接收UE将由发送UE发送的范围要求转换为区域时,接收UE只有在由发送UE提供的区域ID与接收UE本身所属的区域ID之间的差异具有小于或等于一定值的值时,才可以向发送UE反馈HARQ-NACK信息。如果在由发送UE提供的区域ID与接收UE本身所属的区域ID之间的差异具有大于或等于一定值的值,接收UE可以不向发送UE发送HARQ反馈。例如,假设仅当发送UE的区域ID与接收UE的区域ID之间的差异具有小于3的值时,接收UE应当将HARQ-NACK信息反馈给发送UE。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发送UE位于区域4中并且接收UE位于区域7中时,可能会出现歧义。也就是说,由于发送UE的区域ID与接收UE的区域ID之间的差异是3,接收UE不发送HARQ反馈到发送UE。然而,如图9所示,发送UE和接收UE实际上可能存在于非常靠近的位置处,并且可能期望接收UE将HARQ反馈发送到发送UE。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在图7中提及的HARQ操作中发生歧义。
当接收UE估计发送UE的区域ID与自身(接收UE)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与范围要求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是否发送HARQ-NACK反馈时,接收UE应当基于自己的当前位置和从发送UE接收的区域ID信息来测量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如图9所示,可能在测量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中发生歧义。例如,如果发送UE位于区域5中并且接收UE位于另一个区域5中,则接收UE无法从图9中的区域5获知发送UE位于的区域5(也就是说,图9中存在四个区域5)。因此,接收UE无法确定与发送UE的距离是否满足范围要求。
需要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侧链路通信中使用区域ID的HARQ操作中的问题的另一示例。
当接收UE估计发送UE的区域ID与自身(接收UE)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与范围要求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是否发送HARQ-NACK反馈时,接收UE应当基于它自己的当前位置和从发送UE接收的区域ID信息来测量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如图10所示,可能在测量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中发生歧义。例如,假设发送UE经由PSCCH的SCI将自己的区域ID(ID=5)发送到接收UE。发送UE可以位于区域5的西北部,如图10所示。然而,接收UE不知道发送UE的确切位置,因此为了距离计算,可能需要对相应区域中的发送UE的位置做出假设。
例如,接收UE可以假设发送UE位于区域的中心(其中区域ID=5)。作为另一示例,接收UE可以假设发送UE所在的区域中距接收UE自身位置最远的顶点是发送UE的位置。更具体地,假设区域5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b1)、(a2,b2)、(a3,b3)和(a4,b4)。并且,假设接收UE的位置是(x,y)。接收UE可以基于四个顶点的坐标和它自己的坐标(x,y)来计算各个顶点坐标到它自己的距离,并且可以假设具有最长距离的顶点坐标对应于发送UE的位置。最接近的顶点可以应用上述示例。也就是说,可以假设发送UE位于的区域的距接收UE自身位置最近的(或具有最短距离)顶点是发送UE的位置。
作为另一示例,接收UE可以通过将发送UE所在的区域的坐标平移到接收UE所在的区域来假设发送UE的位置。例如,如图10所示,假设发送UE位于区域5中并且接收UE位于区域9中。并且假设W=50m并且L=10m。接收UE可以基于其自身在区域9中的位置(x,y)假设发送UE位于(x-50,y-10)处。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基于距离的侧链路HARQ操作中计算区域ID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11是用于在如图9所述的发送UE和接收UE存在于不同位置中但使用同一区域ID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图11的实施例中,图9所述的问题可以通过区域的配置来解决,使得没有具有同一ID的区域。例如,可以以以下方式执行配置,使得没有具有同一ID的区域。
图11展示了可以彼此不同地配置用于针对发送资源池选择进行区域ID计算的W、L、Nx和Ny参数和用于在基于距离的侧链路HARQ操作中进行区域ID计算的W、L、Nx和Ny参数。更具体地,基站可以经由系统信息或RRC配置信息向发送UE发送W1、L1、Nx1和Ny1参数,使得发送UE计算区域ID,以用于选择发送资源池。基站可以经由系统信息或RRC配置信息向侧链路发送UE和侧链路接收UE发送W2、L2、Nx2和Ny2参数,以便发送UE和接收UE基于区域ID解决侧链路HARQ操作中的歧义。W1、L1、Nx1和Ny1参数与W2、L2、Nx2和Ny2参数彼此不同,并且具体地,应当满足W1≤W2、L1≤L2、Nx1≥Nx2和Ny1≥Ny2关系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将W和L值配置为大和/或通过将Nx和Ny值配置为小来使特定区域不具有相同ID的区域,如图11所示。
又如,W1、L1、Nx1和Ny1参数与W2、L2、Nx2和Ny2参数可以彼此相关。更具体地,可以被定义为1)W1=α·W2、L1=β·L2、Nx1=δ·Nx2和Ny1=γ·Ny2,或者可以被定义为2)W2=α·W1、L2=β·L1、Nx2=δ·Nx1和Ny2=γ·Ny1。1)的情况的示例可以是α=β=0.5和δ=γ=2。2)的示例可以是α=β=4和δ=γ=1。尽管α和β被展示为具有相同的值,α和β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值。类似地,尽管δ和γ被展示为具有相同的值,δ和γ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值。如上所述,如果W1、L1、Nx1和Ny1参数与W2、L2、Nx2和Ny2参数经由α、β、δ和γ彼此关联,则基站可以将一组W1、L1、Nx1和Ny1参数(设置1)或W2、L2、Nx2和Ny2参数(设置2)的配置信息发送到侧链路UE。此外,可以配置α、β、δ和γ。关于α、β、δ和γ的信息可以包含在资源池配置信息中,或者可以始终使用固定值。
又如,可以有添加SCI中包括的区域ID字段的方法,而不需要单独配置W1、L1、Nx1和Ny1参数以及W2、L2、Nx2和Ny2参数。更具体地,在图11(A)中,区域1至区域9有九个区域ID,并且各个区域ID中存在四个相同的区域ID(例如,存在四个区域ID(其中区域ID=5))。因此,区分区域ID可能需要4位,并且区分各个区域ID的实际位置可能需要2位。在上述示例中,发送UE可以向SCI添加总共具有6位的信息,并且可以经由PSCCH向接收UE发送SCI。用于区分实际位置的2位可以是位于6位左侧的最高有效位(MSB)或位于右侧的最低有效位(LSB)。概括如下。可以假设由水平A km和垂直B km配置的特定区域包括M个区域ID,并且各个区域ID重复N次。发送UE向SCI添加2Floor(M/2)位+2Floor(N/2)位=K位,这是用于区分M个区域ID的2Floor(M/2)位与用于区分各个区域ID的实际位置的2Floor(N/2)位的总和,并且可以经由PUCCH向接收UE发送SCI。在K个位中,2Floor(N/2)MSB位或2Floor(N/2)LSB位是用于区分各个区域ID的实际位置的位,并且剩余位可以是指用于区分区域ID的位。添加区域ID字段的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根据上述方法,UE可以通过重新配置区域以使得不存在具有相同ID的区域来进行HARQ反馈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接收UE和发送UE位于同一区域中,则根据上述方法通过重新配置区域以使得不存在具有相同ID的区域来确定HARQ反馈操作。此外,如果接收UE和发送UE存在于不同的区域中,则可以根据图9的实施例进行HARQ反馈操作。
可以使用上述方法之一来解决图9中提到的歧义,该歧义起因于:即使发送UE和接收UE存在于不同位置中也使用相同的区域ID。然而,存在如下缺点:图9中提到的当发送UE和接收UE使用不同的区域ID但彼此靠近定位时所引起的歧义无法被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图12、图13和图14中描述的方法之一。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另一示例。
如图7所示,图12中的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从基站接收用于侧链路通信的系统信息。可以在已接收到系统信息的UE中配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当发送UE和接收UE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外(图1的覆盖范围外的情境)时,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具有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参数,这些参数是预先配置的或者经由通过侧链路同步信道发送的侧链路主信息块(SL-MIB)配置的。
在图12中,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经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计算它们自己的位置坐标(x,y)。图12假设在执行组播通信的组中的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建立PC5 RRC连接的情境。因此,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在PC5 RRC连接建立过程期间交换其位置坐标(x,y)。
图12展示了UE的位置坐标(x,y)的计算是在接收到系统参数配置信息后进行的,但是可以先进行UE的位置坐标(x,y)的计算,并且可以之后接收到系统参数配置信息。如果没有基站,则可以省略图12的系统参数配置块,并且如图3中提到的,可以在单播链路建立期间在UE之间交换预先配置的参数。
当图4所示的模式-1资源分配方案用于图12,基站可以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向组播发送UE发送侧链路调度信息。已接收到信息的发送UE可以通过使用基站的调度信息分别经由PSCCH和PSSCH向接收UE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如图3提及的,目的地L2 ID和发送器L2 ID可以包括在PSCCH中以便被发送。可以包括关于是激活还是去激活HARQ操作的1位信息。更具体地,即使资源池配置信息包括用于HARQ操作的PSFCH资源配置(例如,PSFCH周期)信息,发送UE可以通过将指示HARQ操作的去激活的信息添加到SCI来去激活HARQ操作。原因如下。
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被发送到多个未指定的UE,并且因此广播通信中的HARQ操作可能是困难的。在单播和组播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或可以不根据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QoS配置HARQ操作。例如,一些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接收可靠性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并且因此可以配置HARQ操作。然而,其他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接收可靠性不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并且因此可以不配置HARQ操作。又如,一些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侧链路通信中的延迟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也就是说,延迟时间应当较短),并且因此可以不配置HARQ操作。然而,其他特定的侧链路数据对延迟时间不具有较高水平的要求(也就是说,延迟时间可以较长),并且因此可以配置HARQ操作。如上所述,可以根据由发送UE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QoS来配置或取消HARQ操作。关于是否配置HARQ操作的确定可以根据QoS而变化,并且因此该确定可以在管理QoS的应用层或已经从应用接收到QoS的V2X层中进行。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接收UE的HARQ操作可能是不可能的。更具体地,HARQ操作应当在PHY/MAC层中进行,但是如果V2X层或应用层等控制HARQ操作,则HARQ操作无法在接收UE的PHY/MAC层中进行。也就是说,接收UE的PHY/MAC层在将对应的包传送到接收UE的V2X层或应用层之前应该知道是否操作HARQ,并且基于此,可以在PHY层中进行HARQ组合。因此,对于PHY/MAC层的HARQ操作,发送UE可以经由SCI包括指示是否操作HARQ的1位指示符。
如图5所示,可以在图12中使用模式-2资源分配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图12中的发送UE经由PDCCH从基站接收调度信息的操作。
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发送UE可以向SCI添加偏移信息,该偏移信息指示在PC5 RRC连接建立期间发送给接收UE的发送UE自身坐标(x,y)与发送UE自身发送当前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时间点处的坐标(x,y)之间的差异,并且可以经由PSCCH发送SCI。又如,发送UE可以将偏移信息添加到MAC-CE或MAC-PDU,并且可以经由PSSCH发送MAC-CE或MAC-PDU。发送UE可以基于其自身的速度或(x,y)和(x1,y1)处的变化量来确定是否将偏移信息添加到SCI或MAC-CE/MAC-PDU。更具体地,如果发送UE的移动速度高于或等于特定值(即,当移动速度较高时),发送UE的位置可能存在很多变化。例如,在假设发送UE的移动速度为120km/h时,发送UE可以每秒移动33米。因此,为了准确测量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发送UE可以经由SCI或MAC-CE/MAC-PDU向接收UE发送其先前的位置坐标(x,y)和当前的位置坐标(x1,y1)之间的差异。又如,无论发送UE的速度如何,如果发送UE的先前位置坐标(x,y)与当前位置坐标(x1,y1)之间的差异具有大于或等于特定值的值,则发送UE可以经由SCI或MAC-CE/MAC-PDU向接收UE发送偏移值。偏移信息或位置坐标可以被定义为发送UE的位置信息。如果SCI不包括偏移信息或关于发送UE的位置坐标的信息,则接收UE可以基于先前接收的位置坐标信息来确定发送UE的位置。
发送UE不仅可以将在PC5 RRC连接建立期间的位置信息与SCI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还可以将SCI的位置信息与后续SCI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例如,当SCI被发送并且随后的SCI被发送到相同的接收UE时,偏移值可以对应于从包括在先前SCI中的位置信息的偏移值。在确定是否将发送UE的位置信息包含在SCI中时,如果在发送先前的SCI时的发送UE的位置坐标与发送当前SCI的发送UE的位置坐标之间的差异超过特定值,则可以添加发送UE的新的坐标值或偏移值,否则可以省略发送UE的新的坐标值或偏移值。
发送UE可以向MAC-CE或MAC-PDU添加在发送当前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时的时间点处的坐标(x1,y1)值而不是偏移信息,并且可以经由PSSCH发送MAC-CE或MAC-PDU。这是因为,与SCI相比,MAC-CE或MAC-PDU能够发送相对大量的位,因此,当将发送UE的位置坐标发送到MAC-CE或MAC-PDU时,发送UE可以向接收UE发送实际坐标(x1,y1)值,而不是偏移值。也就是说,当PC5 RRC连接建立时,发送UE可以向接收UE发送它自己的坐标(x,y),并且可以向MAC-CE或MAC-PDU添加在发送UE自身发送当前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时间点处的坐标(x1,y1)值或者(x,y)与(x1,y1)之间的偏移值,并且可以经由PSSCH发送MAC-CE或MAC-PDU。在配置了或激活了基于距离的HARQ操作时可以提供在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时的时间点处的坐标(x1,y1)值或者(x,y)与(x1,y1)之间的偏移值。如果既没有配置也没有激活基于距离的HARQ操作,则可以不提供在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时的时间点处的坐标(x1,y1)值或者(x,y)与(x1,y1)之间的偏移值。
又如,在PC5 RRC连接建立期间,发送UE不发送位置信息(即,在建立PC5 RRC连接时,不发送坐标(x,y)信息),如果配置了或激活了基于距离的HARQ操作,则发送UE可以向MAC-CE或MAC-PDU添加在发送UE自身发送当前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时的时间点处的坐标(x1,y1)值,并且可以经由PSSCH发送MAC-CE或MAC-PDU。
除了偏移信息或坐标(x1,y1)值之外,发送UE可以向SCI添加由其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包的范围请求,并且可以经由PSCCH发送SCI。范围要求不限于经由SCI接收,并且可以为UE使用预先配置的值,或者可以使用由基站配置的值。
已经从发送UE接收到PSCCH和PSSCH的接收UE可以确定包含在PSCCH的SCI中的目的地L2 ID是否指代自己,并且当目的地L2 ID指代自己(接收UE)时,可以基于SCI中包含的PSSCH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分配信息对PSSCH进行解码。基于PSSCH解码,接收UE可以经由包含在经由PSSCH发送的MAC-CE中的目的地L2 ID来最终确定侧链路数据是否发向自己。也就是说,上述目的地L2 ID由N个位组成,并且N1个位可以经由SCI发送,并且剩余的N2个位可以经由MAC-CE发送(N=N1+N2)。如果确定接收的SCI中包括的目的地L2 ID不是指代接收UE,则接收UE可以不对由SCI指示的PSSCH进行解码。
如果从发送UE发送的PSCCH和PSSCH指代接收UE的目的地L2ID,则接收UE可以基于自己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发送UE接收的位置信息来计算发送UE与自身之间的距离。接收UE可以经由上述各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获取发送UE的位置信息。例如,接收UE可以通过使用在发送UE建立PC5 RRC连接时发送的坐标(x,y)和经由PUCCH的SCI或PSSCH的MAC-CE/MAC-PDU发送的偏移信息来获取发送UE的当前坐标(x1,y1)。又如,接收UE可以获取经由PSSCH的MAC-CE/MAC-PDU发送的发送UE的当前坐标(x1,y1)。
基于发送UE的位置信息(x1,y1),接收UE可以计算出发送UE和其自身的距离。发送UE与接收UE-N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dN。接收UE可以经由接收的PSCCH的SCI信息中包括的范围要求(定义为dTH)将dTH值与dN值进行比较。接收UE可以根据dTH和dN值的比较结果来执行HARQ操作。例如,如果已由接收UE测量(计算或获得)的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大于或等于)范围要求,则接收UE可以不向发送UE发送HARQ反馈信息,不管接收到的PSSCH是否被成功解码。也就是说,在dN>dTH或dN≥dTH的情况下,接收UE可以不提供HARQ反馈。替代性地,在dN≤dTH或dN<dTH的情况下,接收UE可以向发送UE发送HARQ反馈。只有当PSSCH的解码失败时,接收UE才可以向发送UE发送HARQ-NACK。也就是说,即使满足距离条件,当PSSCH的解码成功时,HARQ-ACK也可以不发送给发送UE。图7示出了接收UE-1经由PSFCH向发送UE发送HARQ-NACK的情况的示例。图12示出了接收UE-1经由PSFCH向发送UE发送HARQ-NACK的情况的示例。
如果两个或更多个接收UE满足条件(即,dN≤dTH或dN<dTH)并且PSSCH解码失败,则两个或更多个接收UE可以向发送UE发送HARQ-NACK。由两个或更多个接收UE用于HARQ-NACK发送的PSFCH的时间/频率/码资源可以相同。因此,已接收到HARQ反馈信息的发送UE不需要知道已发送NACK信息的接收UE的数量,并且已接收到NACK信息的发送UE可以进行PSSCH的重传。如果发送UE没有接收到NACK信息并且产生了将新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则发送UE可以发送新的PSSCH。如果没有产生将新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发送UE可以停止PSSCH发送。
如图12所示,发送UE可以根据基站的配置将从接收UE接收的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发送到基站。在此,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可以经由PUCCH或者PUSCH发送,并且具体操作可以遵循图4和图5中描述的方法之一。
在组播通信中是使用图6的侧链路HARQ操作还是图12的侧链路HARQ操作可以包含在由基站配置的资源池配置信息中,或者在没有基站时可以包含在预配置的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又如,可以经由SCI由发送UE隐式地或明确地指示是否应用图6和图12。作为隐式指示的示例,当发送UE的位置信息和范围请求信息被包括在SCI中时,接收UE可以间接地识别出应当使用图12的方法。当发送UE的位置信息和范围请求信息未包括在SCI中时,接收UE可以隐式地识别出应当使用图6的方法。作为显式指示的示例,发送UE可以向SCI添加1位指示符以发送指示符。如果指示符指示“1”,已接收到指示符的UE可以应用图6的方法,并且如果指示符指示“0”,可以应用图12的方法。取决于配置,可以被配置为在指示符指示“0”时应用图6的方法,并且在指示符指示“1”时应用图12的方法。
当发送UE的区域ID和接收UE的区域ID不同时可以应用图12的实施例。即使当发送UE的区域ID和接收UE的区域ID相同时也可以应用图12的实施例。
当关于是否进行基于距离的HARQ反馈操作的确定无法经由发送UE的区域ID和接收UE的区域ID确定时,通过进一步考虑位置信息,可以应用图12的实施例,以确定是否进行基于距离的HARQ反馈操作,但是不限于此。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另一示例。
当在进行组通信的同一组内的侧链路UE之间没有建立PC5 RRC连接时,无法如图12所示在PC5 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将发送UE的位置坐标(x,y)发送到接收UE。在这种情境下,为了操作基于距离的侧链路HARQ操作,需要定义经由其发送位置信息的MAC-CE/MACPDU或RRC消息与经由其发送位置信息的偏移量的SCI、MAC-CE/MAC PDU或RRC之间的时间关系。更具体地,在基于发送MAC-CE、MAC PDU或RRC消息的时间点的[x]毫秒(ms)、[y]时隙或[z]符号之后(经由上述MAC-CE、MAC PDU或RRC消息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发送UE需要发送SCI、MAC-CE/MAC PDU或RRC消息,该消息包括发送UE自身的位置信息的偏移值。已接收到包括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偏移值的SCI、MAC-CE/MAC PDU或RRC消息的接收UE可以假设,在基于偏移值的接收时间点的[x]ms、[y]时隙或[z]符号之前,发送UE已经由MAC-CE、MAC PDU或RRC消息发送了位置信息。
更具体地,如图13的(A)中所示,发送UE可以在时隙“n”中经由MAC-CE、MAC PDU或RRC消息(下文提到的MAC-CE可以由MACPDU或RRC消息替换)向接收UE发送自身的位置坐标(x,y)。包括发送UE的(x,y)的MAC-CE可以在预定时间期间被发送至少一次。也就是说,发送UE可以在由基站配置的时间、预先配置的时间或固定时间期间发送包括自己的(x,y)的MAC-CE。发送UE可以上述时间段内以由基站配置的次数、预先配置的次数、或者的固定次数发送MAC-CE。
MAC-CE发送的数量可以多于一次。如果MAC-CE发送的数量是两次或更多次,则MAC-CE发送的间隔可以或可以不是恒定的。如果发送间隔是恒定的,则发送间隔可以由基站配置,或者可以预先配置(或者可以是固定的)。如果MAC-CE被发送两次或更多次,则MAC-CE可以发送相同的位置信息或不同的位置信息。例如,假设发送UE发送了两次MAC-CE,并且假设发送UE最初在时隙“n”中发送MAC-CE并且在时隙“n+L”中第二次发送MAC-CE。在这种情况下,发送UE可以将其在时隙“n”中发送的位置信息与在时隙“n+L”中发送的位置信息配置成相同的。也就是说,(x,y)可以在时隙“n”中发送,并且(x,y)也可以在时隙“n+L”中发送。如果发送UE的移动速度等于或低于或者低于特定值(即,当移动速度不高时),如果值“L”等于或小于或者小于特定值,或者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这可以应用。例如,在假设发送UE的移动速度为60km/h时,发送UE每秒可以移动17米(即发送UE在10ms内可以移动17厘米)。也就是说,由发送UE执行的第一发送的位置坐标与由发送UE执行的第二发送的位置坐标之间可能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如果发送UE的速度等于或低于或者低于特定值,则发送UE可以不需要频繁地估计其位置来将其坐标发送至MAC-CE。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由发送UE第一次发送和第二次发送的MAC-CE中。即使当MAC-CE被发送三次或更多次时也可以应用上述示例。
如果发送UE的移动速度等于或高于或者高于特定值(即,如果移动速度较高),如果值“L”等于或高于或者高于特定值,或者如果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则发送UE可以更新其位置坐标并经由MAC-CE发送位置坐标。例如,在假设发送UE的移动速度为120km/h时,发送UE每秒可以移动33米(即发送UE在10ms内可以移动33厘米)。如果值L非常大(例如1000ms=1秒),则由发送UE自己最初发送的发送UE的位置坐标(x,y)与由发送UE第二次发送的位置坐标(x1,y1)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准确测量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发送UE可以更新其位置坐标并经由MAC-CE发送位置坐标。
又如,发送UE可以计算自身的先前位置坐标与当前位置坐标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确定发送UE的速度和/或值“L”的条件,从而确定是发送相同的位置坐标还是发送更新的位置坐标。
如图13中的(A)所示,已经在时隙“n”中经由MAC-CE发送(x,y)的发送UE可以经由SCI在时隙“n+K”中发送坐标(x,y)和坐标(x1,y1)的偏移信息。替代性地,如图13中的(B)所示,已经在时隙“n”中经由MAC-CE发送(x,y)的发送UE可以经由MAC-CE在时隙“n+K”中发送坐标(x,y)和坐标(x1,y1)的偏移信息。如果配置或激活了基于距离的HARQ操作并且发送UE发送侧链路数据,则包括在SCI或MAC-CE中的偏移值可以总是被包括在SCI或MAC-CE信息中。又如,发送UE可以考虑发送UE自身的移动速度、值“K”或这两个条件来确定是否发送经由SCI或MAC-CE发送的偏移信息。也就是说,如果由发送UE经由MAC-CE在时隙“n”中发送的位置坐标(x,y)和时隙“n+K”中的位置坐标具有等于或小于特定值的值或者具有小于特定值的值,发送UE可以不在SCI中包括偏移信息(或者SCI中与偏移信息相对应的字段可以被设置为0)。同样,如果由发送UE经由MAC-CE在时隙“n”中发送的位置坐标(x,y)和时隙“n+K”中的位置坐标具有等于或小于特定值的值或者小于特定值的值,发送UE可以不在MAC-CE中包括偏移信息。如果发送UE的位置信息或偏移信息不包括在SCI或MAC CE中,则接收UE可以基于先前接收的MAC CE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发送UE的位置。
已经在时隙“n”中经由MAC-CE从发送UE接收位置坐标的接收UE需要知道发送UE的坐标的偏移信息将在时隙“n+K”中经由SCI或MAC-CE发送。值“K”可以使用由基站配置的值、预先配置的值或固定值。如果接收UE已在时隙“n+K”中经由SCI或MAC-CE接收到发送UE的坐标的偏移信息,但是无法在时隙“n”中经由MAC-CE接收到发送UE的坐标(即,如果接收UE未能接收MAC-CE,或者解码失败),则接收UE可以不向发送UE发送HARQ反馈。在这种情况下,接收UE可以向发送UE发送用于请求位置信息的信息。如果接收UE无法确定发送UE的位置坐标信息,则接收UE可以基于基于区域标识符的区域信息来检查发送UE与自身之间的距离或者确定与发送UE的位置关系,并且可以执行基于距离的HARQ反馈操作。
在图13的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在时隙n+K中经由SCI或MAC CE提供偏移信息,但是也可以发送发送UE的坐标信息而不是偏移信息。例如,如果由于偏移值的大小而无法在偏移字段中显示偏移值,以及如果确定先前接收的发送UE的坐标信息在K的时间流逝后无效,则可以发送发送UE的坐标信息。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另一示例。
图14展示了在同一组内执行组播通信的侧链路发送UE与侧链路接收UE之间进行帧同步的情况。更具体地,侧链路UE(位于从基站的单跳)(其直接选择基站作为侧链路同步源)或者侧链路UE(位于从基站的双跳,并且关于与基站同步的另一个UE的同步信号进行同步)(其间接选择基站作为侧链路同步源)可以使用基站的系统帧号(SFN)进行同步。例如,基站可以在基站系统帧号0的基础上经由时隙偏移为侧链路UE配置侧链路资源池的起始点。为此,基站中所有的侧链路发送UE和侧链路接收UE都应当使用基站的系统帧号同步(即基站认为的系统帧号0和侧链路发送UE和侧链路接收UE认为的系统帧号0相同)。侧链路UEs(位于从GNSS的单跳),其直接选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侧链路同步信号源,或侧链路UE(位于从GNSS的双跳,并且与和GNSS直接同步的另一个UE的同步信号同步),其间接选择GNSS作为侧链路同步信号源,可以经由GNSS的同步信号利用直接帧号(DFN)进行帧同步。也就是说,已经选择GNSS作为侧链路同步信号源的UE可以匹配其间的DFN。最后,侧链路UE(位于从S-SSB的双跳),其直接选择由UE发送的侧链路同步信号块(S-SSB)作为侧链路同步信号源,或者侧链路UE(位于从S-SSB的双跳,并且与直接与S-SSB发送UE同步的另一个UE的同步信号同步),其间接选择S-SSB作为侧链路同步信号源,可以使用直接帧号(DFN)经由S-SSB进行帧同步。也就是说,已经选择了由UE发送的S-SSB作为侧链路同步信号源的UE可以匹配其间的DFN。
关于在进行侧链路同步时从基站的同步信号、GNSS的同步信号、以及由UE发送的S-SSB中优先考虑哪个同步信号,可以遵循由基站配置的规则、预先配置的规则或者预定义的规则。进行侧链路组播通信的发送UE和接收UE可以通过这些规则匹配SFN或DFN。
在这个假设下,如图14所示,发送UE可以在SFN或DFN周期内至少一次经由PSSCH向接收UE发送包括其自身坐标(x,y)的MAC-CE。基于此,如图13所示,需要定义经由其发送位置坐标(x,y)的MAC-CE与经由其发送位置信息的偏移量的SCI或MAC-CE之间的时间关系。
更具体地,在基于发送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MAC-CE被发送时的时间点的[x]ms、[y]时隙或[z]符号之后,发送UE需要发送SCI或MAC-CE,该SCI或MAC-CE包括发送UE自身的位置信息的偏移值。已接收到包括发送UE的位置信息的偏移值的SCI或MAC-CE的接收UE可以假设,在基于偏移值的接收时间点的[x]ms、[y]时隙或[z]符号之前,发送UE已经由MAC-CE发送了位置信息。
例如,如图14所示,发送UE可以在一个SFN或DFN周期内经由MAC-CE向接收UE发送其位置坐标(x,y)。可以至少一次在SFN或DFN周期中基于SFN 0或DFN 0的时隙Z1之后(或基于在SFN/DFN周期内启动侧链路资源的时隙的时隙Z2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发送包括发送UE的(x,y)的MAC-CE。也就是说,发送UE可以在SFN或DFN周期内的基于SFN 0或DFN 0的时隙Z1之后的由基站配置的时间、预先配置的时间或固定时间发送包括发送UE自身的(x,y)的MAC-CE。又如,发送UE可以在基于在SFN/DFN周期内启动侧链路资源的时隙的时隙Z2之后的由基站配置的时间、预先配置的时间或固定时间发送包括发送UE自身的(x,y)的MAC-CE。在上述示例中,不排除Z1=Z2=0。在此,Z1和Z2的值可以由基站配置、可以预先配置、或者可以是固定值。
发送UE可以在SFN或DFN周期内在由基站配置的时间、预先配置的时间或固定时间进行发送。MAC-CE发送的数量可以多于一次。如果MAC-CE发送的数量是两次或更多次,则MAC-CE发送的间隔可以或可以不是恒定的。如果发送间隔是恒定的,则发送间隔可以由基站配置,或者可以预先配置。如果MAC-CE被发送两次或更多次,则MAC-CE可以发送相同的位置信息或不同的位置信息。例如,假设发送UE发送了两次MAC-CE,并且假设发送UE最初在时隙“n”中发送MAC-CE并且在时隙“n+L”中第二次发送MAC-CE。在这种情况下,发送UE可以将其在时隙“n”中发送的位置信息与在时隙“n+L”中发送的位置信息配置成相同。也就是说,(x,y)可以在时隙“n”中发送,并且(x,y)也可以在时隙“n+L”中发送。如果发送UE的移动速度等于或低于或者低于特定值(即,当移动速度不高时),如果值“L”等于或小于或者小于特定值,或者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这可以应用。例如,在假设发送UE的移动速度为60km/h时,发送UE每秒可以移动17米(即发送UE在10ms内可以移动17厘米)。也就是说,由发送UE执行的第一发送的位置坐标与由发送UE执行的第二发送的位置坐标之间可能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如果发送UE的速度等于或低于或者低于特定值,则发送UE可以不需要频繁地估计其位置来将其坐标发送至MAC-CE。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由发送UE发送的MAC-CE中。即使当MAC-CE被发送三次或更多次时也可以应用上述示例。
如果发送UE的移动速度等于或高于或者高于特定值(即,如果移动速度较高),如果值“L”等于或高于或者高于特定值,或者如果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则发送UE可以更新其位置坐标并经由MAC-CE发送位置坐标。例如,在假设发送UE的移动速度为120km/h时,发送UE每秒可以移动33米(即发送UE在10ms内可以移动33厘米)。如果值L非常大(例如1000ms=1秒),则由发送UE自己最初发送的发送UE的位置坐标(x,y)与由发送UE第二次发送的位置坐标(x1,y1)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便于准确测量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发送UE可以更新其位置坐标并经由MAC-CE发送位置坐标。
又如,发送UE可以计算自身的先前位置坐标与当前位置坐标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确定发送UE的速度和/或值“L”的条件,从而确定是否发送相同的位置坐标或者发送更新的位置坐标。
又如,当发送侧链路数据时,发送UE可以总是经由MAC-CE发送其坐标。坐标信息可以是上述(x,y)(即初始位置坐标),或者可以是发送当前MAC-CE时的坐标。
如图13所示,已经在时隙“n”中经由MAC-CE发送(x,y)的发送UE可以在时隙“n+K”中经由SCI或MAC-CE发送坐标(x,y)和坐标(x1,y1)的偏移信息。如果基于距离的HARQ操作被配置或激活并且发送UE发送侧链路数据,则包括在SCI或MAC-CE中的偏移值可以总是被包括在SCI或MAC-CE信息中。
又如,发送UE可以考虑发送UE自身的移动速度、值“K”或这两个条件来确定是否发送经由SCI或MAC-CE发送的偏移信息。也就是说,如果由发送UE在时隙“n”中经由MAC-CE发送的位置坐标(x,y)和时隙“n+K”中的位置坐标具有等于或小于特定值的值或者具有小于特定值的值,发送UE可以不在SCI包括偏移信息(或者SCI中与偏移信息相对应的字段可以被设置为0)。同样,如果由发送UE在时隙“n”中经由MAC-CE发送的位置坐标(x,y)和时隙“n+K”中的位置坐标具有等于或小于特定值的值或者小于特定值的值,发送UE可以不在MAC-CE中包括偏移信息。如果发送UE的位置信息或偏移信息不包括在SCI或MACCE中,则接收UE可以基于先前接收的MAC CE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发送UE的位置。
在时隙“n”中已经由MAC-CE从发送UE接收位置坐标的接收UE需要知道发送UE的坐标的偏移信息将在时隙“n+K”中经由SCI或MAC-CE发送。值“K”可以使用由基站配置的值、预先配置的值或固定值。如果接收UE在时隙“n+K”中经由SCI或MAC-CE已接收到发送UE的坐标的偏移信息,但是无法在时隙“n”中经由MAC-CE接收到发送UE的坐标(即,如果接收UE未能接收MAC-CE,或者解码失败),则接收UE可以不向发送UE发送HARQ反馈。在这种情况下,接收UE可以向发送UE发送用于请求位置信息的信息。如果接收UE无法确定发送UE的位置坐标信息,则接收UE可以基于基于区域标识符的区域信息来检查发送UE与自身之间的距离,或者确定与发送UE的位置关系,并且可以执行基于距离的HARQ反馈操作。
例如,如果在图14中改变SFN或DFN的周期,发送UE可以更新其在先前SFN或DFN周期中最迟发送的坐标(x,y),并且可以经由MAC-CE向接收UE发送新的坐标(x',y')。发送新坐标(x',y')的时隙、发送次数和发送时间可以与上述方法相同。也就是说,SFN或DFN周期中的操作可以同样应用于随后的SFN或DFN周期中。
图15是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UE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15,本公开中的发送UE 1500可以包括收发器1510、控制器1520和存储单元1530。收发器1510可以向基站或另一UE发送信号以及从基站或另一UE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151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进行上变频并放大所发送的信号的频率的RF发射器、被配置为进行低噪声放大所接收的信号并进行下变频的RF接收器等。此外,收发器1510可以经由无线信道接收信号,可以将信号输出给控制器1520,并且可以经由无线信道发送从控制器1520输出的信号。控制器1520可以控制一系列过程以使得发送UE 1500能够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操作。控制器15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图16是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UE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16,本公开中的接收UE 1600可以包括收发器1610、控制器1620和存储单元1630。收发器1610可以向基站或另一UE发送信号以及从基站或另一UE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161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进行上变频并放大所发送的信号的频率的RF发射器、被配置为进行低噪声放大所接收的信号并进行下变频的RF接收器等。此外,收发器1610可以经由无线信道接收信号,可以将信号输出给控制器1620,并且可以经由无线信道发送从控制器1620输出的信号。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1620可以控制一系列过程以使得接收UE能够执行操作。控制器16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图17是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17,本公开的基站1700可以包括收发器1710、控制器1720和存储装置1730。收发器1710可以向基站或另一UE发送信号以及从基站或另一UE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171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进行上变频并放大所发送的信号的频率的RF发射器、被配置为进行低噪声放大所接收的信号并进行下变频的RF接收器等。此外,收发器1710可以经由无线信道接收信号,可以将信号输出给控制器1720,并且可以经由无线信道发送从控制器1720输出的信号。控制器1720可以控制一系列过程以使得UE能够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操作。控制器17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所呈现的详细实施例,以单数或复数表达包括在本公开中的元件。然而,为了便于描述,针对所呈现的情形适当地选择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并且本公开不限于以单数或复数表达的元件。因此,元件以复数表达的也可以包括单个元件,或者以单数表达的元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元件。
尽管已经用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变化和修改。本公开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此类改变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
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发送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基于所述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发送所述侧链路数据,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基于由所述区域ID指示的区域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来识别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所述SCI还包括指示启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指示符、并且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范围的情况下,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目的地标识ID的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目的地ID的第二部分,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区域ID不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而不考虑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5.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
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从第一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基于所述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数据,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将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基于由所述区域ID指示的区域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来识别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第二终端未能成功解码所述侧链路数据、所述SCI包括指示启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指示符、并且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范围的情况下,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目的地标识ID的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目的地ID的第二部分,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区域ID不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而不考虑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
经由所述收发器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发送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基于所述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经由所述收发器发送所述侧链路数据,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基于由所述区域ID指示的区域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来识别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终端,
其中,在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所述SCI还包括指示启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指示符、并且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范围的情况下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终端,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目的地标识ID的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目的地ID的第二部分,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区域ID不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而不考虑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与侧链路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
经由所述收发器在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上从第一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基于所述SCI在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上经由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数据,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区域标识ID和关于范围要求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将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基于由所述区域ID指示的区域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来识别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终端,
其中,在所述第二终端未能成功解码所述侧链路数据、所述SCI包括指示启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指示符、并且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范围的情况下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目的地标识ID的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目的地ID的第二部分,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区域ID不包括在所述SCI中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与所述侧链路数据相关联的反馈信息而不考虑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CN202080015686.5A 2019-08-14 2020-08-14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34550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99807 2019-08-14
KR1020190099807A KR20210020460A (ko) 2019-08-14 2019-08-1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20/010859 WO2021029733A1 (en) 2019-08-14 2020-08-14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harq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5084A true CN113455084A (zh) 2021-09-28

Family

ID=7456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5686.5A Pending CN113455084A (zh) 2019-08-14 2020-08-14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3528B2 (zh)
EP (1) EP3909176A4 (zh)
KR (1) KR20210020460A (zh)
CN (1) CN113455084A (zh)
WO (1) WO20210297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321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00048A1 (en) * 2018-09-26 2020-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with indication of geographic area
US11356212B2 (en) * 2019-04-05 2022-06-07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KR20200120535A (ko) * 2019-04-12 2020-10-21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1463205B2 (en) 2019-06-27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HARQ feedback
WO2020263019A1 (ko) * 2019-06-27 2020-12-30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10020460A (ko) * 2019-08-14 2021-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11671917B2 (en) * 2019-08-19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210067290A1 (en) * 2019-08-26 2021-03-0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ith two-stage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838961B2 (en) * 2019-10-02 2023-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groupcast configuration to support feedback control
US11924906B2 (en) * 2020-01-15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igning DRX cycles using system level configuration
US20220070890A1 (en) * 2020-09-03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scheduling request
US20220095369A1 (en) * 2020-09-23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multiple starting point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s
US20220167345A1 (en) * 2020-11-23 2022-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l communication
CN112947208A (zh) * 2021-02-26 2021-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EP4371358A1 (en) * 2021-07-15 2024-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ing a control signal scheduling a discovery signal in sidelink
US20230034338A1 (en) * 2021-07-23 2023-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current location sharing between unicast user equipments in sidelink
US20230082996A1 (en) * 2021-09-14 2023-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ultiplexing sidelink feedback on a high priority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WO2023115321A1 (en) * 2021-12-21 2023-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cast retransmission techniques
WO2023168182A1 (en) * 2022-03-04 2023-09-07 Apple Inc. Sidelink beam maintenance procedure
WO2023206308A1 (en) * 2022-04-28 2023-11-02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 method, device, apparau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5567A1 (ko) * 2012-01-30 2013-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전송 데이터에 대한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5122629A1 (ko) 2014-02-11 2015-08-2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5160157A1 (ko) 2014-04-13 2015-10-2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근접성 기반 알림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34586B2 (en) 2016-01-22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unicast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09417769B (zh) * 2017-06-09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系统
WO2019004688A1 (ko) 2017-06-26 2019-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WO2019240548A1 (en) * 2018-06-14 2019-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by ue in nr v2x
WO2019240550A1 (en) * 2018-06-14 2019-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ast type by ue in nr v2x
WO2020067782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groupcast feedback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34145B2 (en) * 2018-11-01 2022-01-25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
WO2020088609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nd-to-e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7219817B2 (ja) * 2018-12-21 2023-02-0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技術選択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937576B1 (en) * 2019-03-18 2023-1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114220A (ko) * 2019-03-28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3785628B (zh) * 2019-04-09 2023-12-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确定nr v2x中的副链路发送功率的方法以及同步
US20220240225A1 (en) * 2019-05-02 2022-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link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02002A (ko) * 2019-06-27 2021-01-06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7330362B2 (ja) * 2019-08-14 2023-08-21 フラウンホファー ゲセルシャフト ツール フェールデルンク ダー アンゲヴァンテン フォルシュンク エー.ファオ. Nrサイドリンク制御メッセージの設計
KR20210020460A (ko) * 2019-08-14 2021-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54643A (ko) * 2019-10-03 2022-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595177B2 (en) * 2020-10-29 2023-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ne classification for physical channels with multiplexed data
US11509436B2 (en) * 2020-11-30 2022-11-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enhanc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stim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KR20230117358A (ko) * 2020-12-15 2023-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l drx 비활성 타이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1828831B2 (en) * 2021-01-28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istatic sensing-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US11510233B2 (en) * 2021-03-24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tating sidelink schedul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321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50954A1 (en) 2021-02-18
EP3909176A4 (en) 2022-03-23
US11563528B2 (en) 2023-01-24
EP3909176A1 (en) 2021-11-17
WO2021029733A1 (en) 2021-02-18
KR20210020460A (ko) 202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352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HARQ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5081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beam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034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oper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16585B (zh) 用于车辆对车辆通信中的资源分配和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US117503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2283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026889A (zh)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44956A (zh) 用于支持多波束的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KR2020008701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055928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8656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5233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idelink data bear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89818A (zh) 用于在nr v2x系统中执行harq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70755A (zh) 用于在支持侧链路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harq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1077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idelink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04257A1 (en) Sidelink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9209783A1 (en) Harq process for multiuser broadcast transmission node
US202302764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7040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估计终端间路径损耗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0920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bea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11629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240048326A1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transmits and receives signals related to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idelink, and device therefor
EP43731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ue coordination of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9983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covery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7811714A (zh) 侧行链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