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518B -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2518B
CN113452518B CN202110699267.4A CN202110699267A CN113452518B CN 113452518 B CN113452518 B CN 113452518B CN 202110699267 A CN202110699267 A CN 202110699267A CN 113452518 B CN113452518 B CN 113452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witch
output
optical path
optical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92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2518A (zh
Inventor
钱懿
胡晓
王磊
肖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Wuhan Optical Valley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92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2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2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2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52Quantum cryptography
    • H04L9/0858Details about key distillation or coding, e.g. reconciliation, error correction, privacy amplification, polarisation coding or phas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涉及量子密钥分发领域,包括偏振分束器、90度偏振旋转器、两个50:50的1×2耦合器、一个2×2光开关、以及两条相同的第一光路,每条第一光路中均包括一段调节光路;基于共享的有源光学元件,通过光开关的切换实现光路的可重构配置,实现了偏振态编码和时间‑相位编码这两种物理自由度的DV‑QKD的接收,满足两种物理自由度切换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密钥分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背景技术
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一种利用量子物理原理,在通信双方之间的信道里传输和建立保密的对称随机数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和现有的对称式密钥加密设备结合,实现量子保密通信。其中众多QKD方案当中,以BB84协议为代表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Discrete Variable-Quantum Key Distribution,DV-QKD)技术使用最为广泛。
一般的单个物理载体的二元量子态,由图1所示的Bloch球的球面上的矢量来表示。BB84协议需要QKD发射端,可以准确的产生对应Bloch球面分别和Z轴、X轴、Y轴相交的共6个相交点的量子态。其中Z轴和球面相交的两个点,映射在实际的物理系统里,对应了某个物理自由度上的两个互相正交的状态,例如偏振状态里的TE(Transverse electric)模式和TM(Transverse magnetic)模式;或者光脉冲的两个不重叠的时间位置(Time-Bin)模式,对应的DV-QKD实现方式则分别称为偏振态编码和时间-相位编码。
在已经发表的业内论文里,通过硅光子集成光学芯片,可以实现偏振态编码DV-QKD的接收光路和时间-相位编码DV-QKD的接收光路。但是,偏振态编码DV-QKD的接收光路和时间-相位编码DV-QKD的接收光路采用的光路结构并不相同,针对每一种接收光路都需要对应的光路结构芯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采用同一个光路结构,实现偏振态编码和时间-相位编码两种不同的接收模式。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包括偏振分束器、90度偏振旋转器、两个50:50的1×2耦合器、一个2×2光开关、以及两条相同的第一光路,每条第一光路中均包括一段调节光路;
偏振分束器的一个输出连接一个1×2耦合器,另一个输出通过一个90度偏振旋转器连接另一个1×2耦合器;
每个1×2耦合器的一个输出连接一条第一光路,每个1×2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连接2×2光开关的一个输入,2×2光开关的两个输出各连接一条第一光路;
每段调节光路均包括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1×2光开关一个输出通过延时波导连接2×1光开关的一个输入,1×2光开关另一个输出连接2×1光开关的另一个输入;
每个第一光路包括两个50:50的2×2耦合器,第一个2×2耦合器的两个输出,一个连接调节光路,一个连接第二个2×2耦合器,调节光路中2×1光开关的输出连接第二个2×2耦合器;
所述连接均为波导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1×2耦合器和2×2耦合器之间、2×2光开关和2×2耦合器之间、每段调节光路的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以及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一个2×2耦合器与第二个2×2耦合器直连之间,均设置有相移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一个2×2耦合器与第二个2×2耦合器直连之间还设有可调衰减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振分束器的输入还连接一个输入光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二个2×2耦合器的两个输出,分别连接一个输出光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2×2光开关被配置为交叉路由模式时,每段调节光路中,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具有延时波导的光路断开,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直连的光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2×2光开关包括A、B两个输入口,以及C、D两个输出口,A输入口的光输出到D输出口,B输入口的光输出到C输出口;
1×2光开关包括E输入口、F输出口和G输出口,2×1光开关包括K输入口、L输入口和M输出口;E输入口的光输出到G输出口,G输出口连接L输入口,L输入口的光输出到M输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2×2光开关被配置为直通由模式时,每段调节光路中,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具有延时波导的光路导通,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直连的光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2×2光开关包括A、B两个输入口,以及C、D两个输出口,A输入口的光输出到C输出口,B输入口的光输出到D输出口;
1×2光开关包括E输入口、F输出口和G输出口,2×1光开关包括K输入口、L输入口和M输出口;E输入口的光输出到F输出口,F输出口通过延时波导连接K输入口,K输入口的光输出到M输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振分束器、90度偏振旋转器、两个50:50的1×2耦合器、一个2×2光开关、以及两条相同的第一光路,均设置于同一个芯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采用同一个光路结构,基于共享的有源光学元件,通过光开关的切换实现光路的可重构配置,实现了偏振态编码和时间-相位编码这两种物理自由度的DV-QKD的接收,满足两种物理自由度切换的需求。本申请光路结构可以设置于同一个芯片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两种芯片,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DV-QKD Bloch球面的任意矢量表达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光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接收端光路结构,工作在偏振态编码接收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接收端光路结构,工作在时间-相位编码接收模式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光路结构,其包括偏振分束器、90度偏振旋转器、两个1×2耦合器、一个2×2光开关、以及两条相同的第一光路,每条第一光路中均还包括一段调节光路。
偏振分束器具有一个输入和两个输出,其中一个输出连接一个1×2耦合器,另一个输出连接一个90度偏振旋转器,90度偏振旋转器的输出连接另一个1×2耦合器。
1×2耦合器包括1个输入和两个输出,2×2光开关包括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每个1×2耦合器的一个输出连接一条第一光路,每个1×2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连接2×2光开关的一个输入,2×2光开关的两个输出各连接一条第一光路。
每段调节光路均包括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1×2光开关具有1个输入和两个输出,2×1光开关具有两个输入和1个输出。1×2光开关的一个输出通过延时波导连接2×1光开关的一个输入,1×2光开关另一个输出连接2×1光开关的第二个输入。
每个第一光路包括两个50:50的2×2耦合器,2×2耦合器包括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一个2×2耦合器的两个输出,其中一个连接调节光路中1×2光开关的输入,另一个连接第二个2×2耦合器的一个输入,调节光路中2×1光开关的输出连接第二个2×2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
上述光路结构中,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均为波导连接,除表明延时波导之外,其余均为非延时波导。
可以了解的是,上述光路结构中,1×2耦合器和2×2耦合器之间、2×2光开关和2×2耦合器之间、每段调节光路中的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以及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一个2×2耦合器与第二个2×2耦合器直连之间,均设置有相移器。
并且,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一个2×2耦合器与第二个2×2耦合器直连之间还设有可调衰减器。即,第一个2×2耦合器没有连接调节光路的那个输出连接一个可调衰减器,可调衰减器连接一个相移器,相移器连接第二个2×2耦合器的对应输入。
可以了解的是,上述偏振分束器的输入还连接一个输入光口,光从输入光口进入上述光路结构。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二个2×2耦合器的两个输出,分别连接一个输出光口,光从光路结构的四个输出光口中输出。
具体的,上述光路结构的各部分基础元器件作用如下:
偏振分束器,用于将输入光的TE模和TM模偏振分量,通过两个输出口输出。
90度偏振旋转器,用于接收偏振分束器一个输出口输出的光,并偏振状态旋转90度后输出。
2x2光开关,用于实现2个输入口到2个输出口的直通或者交叉的光路连接配置。
1x2光开关,用于实现1个输入口到2个输出口的直通或者交叉的光路连接配置。
2x1光开关,实现2个输入口到1个输出口的直通或者交叉的光路连接配置。
50:50的1x2耦合器,用于实现输入光功率均等分配到两个输出口。
50:50的2x2耦合器,用于实现两个输入口输入的光分别以各自50%的功率、线性组合的方式输出到两个不同的输出口。
可调衰减器,可以实现对输入光的功率强度的大小调节。
相移器,对输入的光场加载一个整体的相位因子后输出。
延时波导,通过特殊设计的波导,使得输入的光相对不延时的波导发生时间上的延后。
上述光路结构,基于共享的有源光学元件,可以通过光开关的切换实现光路的可重构配置,实现了偏振态编码和时间-相位编码这两种物理自由度的DV-QKD的接收,满足两种物理自由度切换的需求。
如图3所示,当2×2光开关被配置为交叉路由模式时,在每段调节光路中,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具有延时波导的光路断开,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直连的光路导通。此时,实现接收端光路工作在偏振态编码DV-QKD接收模式。
具体的,上述2×2光开关包括A、B两个输入口,以及C、D两个输出口,2×2光开关被配置为交叉路由模式,即,A输入口的光输出到D输出口,B输入口的光输出到C输出口。1×2光开关包括E输入口、F输出口和G输出口,2×1光开关包括K输入口、L输入口和M输出口,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即,E输入口的光输出到G输出口,G输出口连接L输入口,L输入口的光输出到M输出口。
如图4所示,当2×2光开关被配置为直通由模式时,在每段调节光路中,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具有延时波导的光路导通,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直连的光路断开。此时,实现接收端光路工作在时间-相位编码DV-QKD接收模式。
具体的,上述2×2光开关包括A、B两个输入口,以及C、D两个输出口,2×2光开关被配置为直通由模式,即,A输入口的光输出到C输出口,B输入口的光输出到D输出口。1×2光开关包括E输入口、F输出口和G输出口,2×1光开关包括K输入口、L输入口和M输出口;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即E输入口的光输出到F输出口,F输出口通过延时波导连接K输入口,K输入口的光输出到M输出口。
通过上述2×2光开关、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的不同配置,接收端光路结构实现偏振态编码DV-QKD和时间-相位编码DV-QKD两种接收模式。
上述偏振分束器、90度偏振旋转器、两个1×2耦合器、一个2×2光开关、以及两条相同的第一光路,可以都位于同一个芯片中,并且接收端光路结构的其他元器件也位于该芯片中,因此可以节省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偏振分束器、90度偏振旋转器、两个50:50的1×2耦合器、一个2×2光开关、以及两条相同的第一光路,每条第一光路中均包括一段调节光路;
偏振分束器的一个输出连接一个1×2耦合器,另一个输出通过一个90度偏振旋转器连接另一个1×2耦合器;
每个1×2耦合器的一个输出连接一条第一光路,每个1×2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连接2×2光开关的一个输入,2×2光开关的两个输出各连接一条第一光路;
每段调节光路均包括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1×2光开关一个输出通过延时波导连接2×1光开关的一个输入,1×2光开关另一个输出连接2×1光开关的另一个输入;
每个第一光路包括两个50:50的2×2耦合器,第一个2×2耦合器的两个输出,一个连接调节光路,一个连接第二个2×2耦合器,调节光路中2×1光开关的输出连接第二个2×2耦合器;
所述连接均为波导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1×2耦合器和2×2耦合器之间、2×2光开关和2×2耦合器之间、每段调节光路的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以及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一个2×2耦合器与第二个2×2耦合器直连之间,均设置有相移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一个2×2耦合器与第二个2×2耦合器直连之间还设有可调衰减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束器的输入还连接一个输入光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一光路中第二个2×2耦合器的两个输出,分别连接一个输出光口。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2×2光开关被配置为交叉路由模式时,每段调节光路中,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具有延时波导的光路断开,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直连的光路导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2×2光开关包括A、B两个输入口,以及C、D两个输出口,A输入口的光输出到D输出口,B输入口的光输出到C输出口;
1×2光开关包括E输入口、F输出口和G输出口,2×1光开关包括K输入口、L输入口和M输出口;E输入口的光输出到G输出口,G输出口连接L输入口,L输入口的光输出到M输出口。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2×2光开关被配置为直通由模式时,每段调节光路中,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均配置为直通由模式,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具有延时波导的光路导通,1×2光开关和2×1光开关之间直连的光路断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2×2光开关包括A、B两个输入口,以及C、D两个输出口,A输入口的光输出到C输出口,B输入口的光输出到D输出口;
1×2光开关包括E输入口、F输出口和G输出口,2×1光开关包括K输入口、L输入口和M输出口;E输入口的光输出到F输出口,F输出口通过延时波导连接K输入口,K输入口的光输出到M输出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束器、90度偏振旋转器、两个50:50的1×2耦合器、一个2×2光开关、以及两条相同的第一光路,均设置于同一个芯片。
CN202110699267.4A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Active CN113452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9267.4A CN113452518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9267.4A CN113452518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518A CN113452518A (zh) 2021-09-28
CN113452518B true CN113452518B (zh) 2022-04-29

Family

ID=7781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9267.4A Active CN113452518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25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2314A (zh) * 2016-09-27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及系统
CN108599929A (zh) * 2018-03-27 2018-09-28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偏振复用的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JP2019125961A (ja) * 2018-01-18 2019-07-25 株式会社東芝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量子鍵配送システム
CN111464302A (zh) * 2020-05-10 2020-07-28 神盾迅波(北京)量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92协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2737775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发射端芯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1679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2314A (zh) * 2016-09-27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及系统
JP2019125961A (ja) * 2018-01-18 2019-07-25 株式会社東芝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量子鍵配送システム
CN108599929A (zh) * 2018-03-27 2018-09-28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偏振复用的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1464302A (zh) * 2020-05-10 2020-07-28 神盾迅波(北京)量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92协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2737775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发射端芯片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low-complexity heterodyne CV-QKD architecture》;Hans H. Brunner ET AL.;《2017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arent Optical Networks (ICTON)》;20170904;全文 *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of the Tunable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 Based on anUltra-High-Q Microring Resonator》;Yuan Yu ET AL.;《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201910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518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zuki et al. Low-insertion-loss and power-efficient 32× 32 silicon photonics switch with extremely high-Δ silica PLC connector
US5009477A (en) Optical interconnect arrangement
CN112737775B (zh) 用于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发射端芯片及方法
CN103308988B (zh) 一种基于5个微环谐振器的4×4非阻塞光学交换网络
Lea Bipartite graph design principle for photonic switching systems
Tanomura et al. Robust integrated optical unitary converter using multiport directional couplers
US5069520A (en) High-speed modulator of the polarization of an optical carrier
CN110166233B (zh) 一种片上编码器
CN107193085B (zh) 一种可抑制串扰的n×n光开关矩阵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US8676004B1 (en) Optical circuit switch optimization using optical circulators
CN218162473U (zh) 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时间相位编码芯片
WO2001009654A1 (en) Dense tree optical switch network
Suzuki et al. 2.5-dB loss, 100-nm operating bandwidth,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strictly-non-blocking 8× 8 Si switch
Cheng et al. Smart routing tables for integrated photonic switch fabrics
CN113452518B (zh) 一种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重构型接收端光路结构
US9784921B1 (en) Switch matrix incorporating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KR20020031353A (ko) 편광 게이트들을 이용하는 모든 광학 상호접속
CN217037203U (zh) 一种光路对称的片上编码器
Wu et al. Large-port-count MEMS silicon photonics switches
Bahadori et al. Loss and crosstalk of scalable MZI-based switch topologies in silicon photonic platform
Suzuki et al. Broadband 8x8 Si-wire PILOSS switch with double Mach-Zehnder switch elements
US20060011819A1 (en) Variable light signal delay apparatus, and variable light signal delay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6015466A (zh) 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发射端结构
Sasayama et al. Photonic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highway switch using integrated-optic multiple ring resonators
CN117318806A (zh)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干涉仪偏差自补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