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2434A -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2434A
CN113452434A CN202010231358.0A CN202010231358A CN113452434A CN 113452434 A CN113452434 A CN 113452434A CN 202010231358 A CN202010231358 A CN 202010231358A CN 113452434 A CN113452434 A CN 113452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illing
servic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13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2434B (zh
Inventor
栾艳彩
梅亮
龚浩敏
蒋小庆
杜平
曹尔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13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2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2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1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 reflected signal, e.g. using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s [OTD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当前参数;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根据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利用预设的信道填充单元,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填充。本发明能够进行信道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以及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保证信息传输不中断的前提下,进行自动化信道填充,保障光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网络全IP化、宽带多媒体业务驱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国际间通信对传输容量的要求不断提升。
海缆作为当代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承载了包括互联网业务、语音业务以及跨国公司专线业务中大部分的国际通信业务,是国际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在海洋通信系统中,需使用噪声来填充未开通业务的信道,这是由于海洋长距离传输系统有别于陆地长距离传输系统,具体区别在于海洋长距离传输系统中放置于海底的放大器是自动电流控制,即ACC工作模式,如果波长数比较少,动态上下波的时候放大器的过冲比较大,对系统稳定性非常不利,采用噪声来填充未开通的业务信道从而使得系统的总光功率相对稳定。
由于系统采用的光纤类型、业务速率、通道带宽间隔、入纤光功率不尽相同,就要求能够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填充信道的波长、光功率以及带宽间隔等,并且当系统业务信道带宽发生变化的时候,填充信道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不影响既有业务。
现有的信道填充工作,多由运维人员手动调整,但如果仅由运维人员去手动调整的话,对运维人员的工作技能要求较高,并且还可能引入人为的工程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简化信道填充流程的操作方法,用以提高信道填充工作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能够进行信道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以及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保证信息传输不中断的前提下,进行自动化信道填充,保障光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当前参数;
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所述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利用预设的信道填充单元,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填充;其中,
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填充光源以及WSS器件,所述填充光源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生成填充信道,所述WSS器件包括两个型号相同的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所述第一WSS模块用于将分离出所述填充信道的噪声,所述第二WSS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填充信道对业务信道进行信道填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相干光时域检测仪检测所述业务信道对应的光纤距离以光纤衰减情况,获取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当前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OPM器件所述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其中,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包括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信道规划信息包括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以及功率值信息;
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信道填充单元的带宽间隔、波长、衰减值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填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填充后的所述业务信道进行检测,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填充后参数;
当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时,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以及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获得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利用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二次填充。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道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当前参数;
填充信息计算单元,其用于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所述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
信道填充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填充;其中,
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填充光源以及WSS器件,所述填充光源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生成填充信道,所述WSS器件包括两个型号相同的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所述第一WSS模块用于将分离出所述填充信道的噪声,所述第二WSS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填充信道对业务信道进行信道填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信道检测单元具体利用相干光时域检测仪检测所述业务信道对应的光纤距离以光纤衰减情况,获取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信道检测单元具体利用OPM器件检测所述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其中,
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包括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信道规划信息包括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以及功率值信息;
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信道填充单元的带宽间隔、波长、衰减值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
二次检测单元,其用于对填充后的所述业务信道进行检测,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填充后参数,当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时,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以及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获得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
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其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二次填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能够进行信道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以及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进行自动化信道填充,提高信道填充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保障光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光传输信道填充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光传输信道填充系统的结构连接图;
图中:1、信道检测单元;2、填充信息计算单元;3、信道填充单元;4、二次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解释:
C-OTDR,Coherent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相干光时域检测仪;
WSS,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波长选择开关器件;
OPM,Optical Performance Monitor,光波长监控器件;
ASE,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放大自发辐射光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能够进行信道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以及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进行自动化信道填充,提高信道填充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保障光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
S2、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信道当前参数;
S3、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
S4、根据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利用预设的信道填充单元,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填充;其中,
信道填充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填充光源以及WSS器件,填充光源用于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生成填充信道,WSS器件包括两个型号相同的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第一WSS模块用于将分离出填充信道的噪声,第二WSS模块用于根据填充信道对业务信道进行信道填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
S2、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信道当前参数;
S3、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
S4、根据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利用预设的信道填充单元,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填充;其中,
信道填充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填充光源以及WSS器件,填充光源用于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生成填充信道,WSS器件包括两个型号相同的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第一WSS模块用于将分离出填充信道的噪声,第二WSS模块用于根据填充信道对业务信道进行信道填充。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检测获得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利用C-OTDR仪器,即相干光时域检测仪,扫描测试业务信道对应的光纤距离和衰减,由于不同类型的光纤色散系数不同,根据系统上报的色散数值就可自动判断出系统的光纤类型;
进而再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信道当前参数,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利用OPM器件扫描业务信道,OPM器件扫描之后可以直接获得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盘间通信的形式反馈给信道填充单元,即信道当前参数包括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
而后,再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具体的,信道规划信息包括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以及功率值信息;
进而,待获得信道规划信息后,根据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调整填充信道的带宽间隔、波长、衰减值信息,并利用预设的信道填充单元,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填充,最终完成信道填充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进行信道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以及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利用填充光源以及两个WSS模块在保证信息传输不中断的前提下,进行自动化信道填充,提高信道填充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保障光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信道填充时,填充光源的可以是ASE模块,放大的自发辐射,该模块是基于掺铒光纤放大技术实现的,主体是增益介质掺铒光纤和高性能的泵浦激光器,该模块支持输出光功率可调节;
而WSS器件具体可以是Twin系列的WSS器件,是一种1×N端口的光波长选择开关,可实现输入端口任意波长或者是波长组合到任意输出端口的交叉调度,并且各波长的衰减值可以单独设置,结合目前广泛推崇的灵活栅格技术,又可以实现通道带宽的设置,
而Twin系列的内部集成了两个同样功能的WSS模块,为了方便描述,即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其用在填充光源ASE模块后可以实现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的选择以及功率衰减设置,同时还可以对系统上的业务波长进行合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光路基础上,为了不影响既有传输业务,需在第二WSS模块之前以及之后分别增加一个耦合器,将传输线路上的光信号分解一部分出来,配合光波长监控器件OPM来实现填充前和填充后信道的在线式扫描反馈,根据扫描反馈得到的信息再结合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入纤规范以及系统非线性效应来调整后续填充信道的波长、光功率、带宽间隔等。
故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填充之后,即步骤S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对填充后的业务信道进行检测,获得业务信道的信道填充后参数;
S6、当信道填充后参数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时,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以及信道填充后参数,获得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
S7、根据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利用信道填充单元,对业务信道进行二次填充;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信道填充后参数是否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的判断方式,还可以是判断填充后的业务信道与填充信道的波道差值是否在预设门限内;
填充后的业务信道与填充信道的波道差值均在预设门限内,保持当前配置不变;
信道填充后参数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时若差值大于门限,进一步调整填充信道的波长以及衰减信息,如果是需要增大填充信道的光功率的话,还可以抬高ASE光模块的输出光功率来达到目的;
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上述过程再执行一遍即可。即可实现信道的智能填充,并大大降低对系统运维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使得工程开通以及后期维护简便快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了实施例一对应的光传输信道填充系统的实施例,详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参见图2、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道检测单元1,其用于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当前参数;
填充信息计算单元2,其用于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并根据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
信道填充单元3,其用于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填充;其中,
信道填充单元3包括依次连接的填充光源以及WSS器件,填充光源用于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生成填充信道,WSS器件包括两个型号相同的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第一WSS模块用于将分离出填充信道的噪声,第二WSS模块用于根据填充信道对业务信道进行信道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检测单元1包括C-OTDR器件以及OPM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检测获得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利用C-OTDR仪器,即相干光时域检测仪,扫描测试业务信道对应的光纤距离和衰减,由于不同类型的光纤色散系数不同,根据系统上报的色散数值就可自动判断出系统的光纤类型;
进而再检测业务信道,获得业务信道的信道当前参数,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利用OPM器件扫描业务信道,OPM器件扫描之后可以直接获得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盘间通信的形式反馈给信道填充单元,即信道当前参数包括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
而后,再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具体的,信道规划信息包括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以及功率值信息;
进而,待获得信道规划信息后,根据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调整填充信道的带宽间隔、波长、衰减值信息,并利用预设的信道填充单元,根据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填充,最终完成信道填充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进行信道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以及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利用填充光源以及两个WSS模块在保证信息传输不中断的前提下,进行自动化信道填充,提高信道填充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保障光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信道填充时,填充光源的可以是ASE模块,放大的自发辐射,该模块是基于掺铒光纤放大技术实现的,主体是增益介质掺铒光纤和高性能的泵浦激光器,该模块支持输出光功率可调节;
而WSS器件具体可以是Twin系列的WSS器件,是一种1×N端口的光波长选择开关,可实现输入端口任意波长或者是波长组合到任意输出端口的交叉调度,并且各波长的衰减值可以单独设置,结合目前广泛推崇的灵活栅格技术,又可以实现通道带宽的设置,
而Twin系列的内部集成了两个同样功能的WSS模块,为了方便描述,即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其用在填充光源ASE模块后可以实现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的选择以及功率衰减设置,同时还可以对系统上的业务波长进行合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
二次检测单元4,其用于对填充后的业务信道进行检测,获得业务信道的信道填充后参数,当信道填充后参数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时,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以及信道填充后参数,获得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
信道填充单元3,其还用于根据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对业务信道进行二次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检测单元1包括OPM器件,具体可以标记为第一OPM器件,而二次检测单元4也为OPM器件,具体可以标记为第二OPM器件;
其中,此光路基础上,为了不影响既有传输业务,需在第二WSS模块之前以及之后分别增加一个耦合器,将传输线路上的光信号分解一部分出来,配合OPM器件来实现填充前和填充后信道的在线式扫描反馈,根据扫描反馈得到的信息再结合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入纤规范以及系统非线性效应来智能选择填充信道的波长、光功率、带宽间隔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当前参数;
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所述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利用预设的信道填充单元,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填充;其中,
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填充光源以及WSS器件,所述填充光源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生成填充信道,所述WSS器件包括两个型号相同的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所述第一WSS模块用于将分离出所述填充信道的噪声,所述第二WSS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填充信道对业务信道进行信道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相干光时域检测仪检测所述业务信道对应的光纤距离以光纤衰减情况,获取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当前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OPM器件所述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其中,
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包括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规划信息包括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以及功率值信息;
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信道填充单元的带宽间隔、波长、衰减值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填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填充后的所述业务信道进行检测,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填充后参数;
当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时,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以及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获得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利用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二次填充。
6.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道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信道当前参数;
填充信息计算单元,其用于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以及所述信道初始参数,获得信道规划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规划信息获得信道填充配置信息;
信道填充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填充;其中,
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填充光源以及WSS器件,所述填充光源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生成填充信道,所述WSS器件包括两个型号相同的第一WSS模块以及第二WSS模块,所述第一WSS模块用于将分离出所述填充信道的噪声,所述第二WSS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填充信道对业务信道进行信道填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检测单元具体利用相干光时域检测仪检测所述业务信道对应的光纤距离以光纤衰减情况,获取所述业务信道的光纤类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检测单元具体利用OPM器件检测所述业务信道,获得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其中,
所述信道当前参数包括带宽间隔、单波光功率值、单波波长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规划信息包括填充信道的波长,带宽以及功率值信息;
所述信道填充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信道填充单元的带宽间隔、波长、衰减值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二次检测单元,其用于对填充后的所述业务信道进行检测,获得所述业务信道的信道填充后参数,当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低于预设的参数门限值时,根据预设的信道填充指标以及所述信道填充后参数,获得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
所述信道填充单元,其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二次填充配置信息,对所述业务信道进行二次填充。
CN202010231358.0A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452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358.0A CN113452434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358.0A CN113452434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34A true CN113452434A (zh) 2021-09-28
CN113452434B CN113452434B (zh) 2023-03-24

Family

ID=7780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1358.0A Active CN113452434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24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613A (zh) * 2021-12-03 2022-03-1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中高隔离度的光源填充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3939A (ja) * 2001-05-25 2002-12-06 Kddi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Inc 光送信装置
US20060051093A1 (en) * 2004-08-11 2006-03-09 Massimo Ma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al load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030820A (zh) * 2007-04-10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海缆光补偿的装置和方法
CN102761795A (zh) * 2012-07-10 2012-10-3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及其光填充系统和模块
WO2013170909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ummy optical signals for optical networks
US20200076501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maximum transmission capacity within an optical network
US20200076526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daptive capacity optimization i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3939A (ja) * 2001-05-25 2002-12-06 Kddi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Inc 光送信装置
US20060051093A1 (en) * 2004-08-11 2006-03-09 Massimo Ma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al load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030820A (zh) * 2007-04-10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海缆光补偿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66209A (zh) * 2007-04-10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海缆光补偿的装置和方法
WO2013170909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ummy optical signals for optical networks
CN102761795A (zh) * 2012-07-10 2012-10-3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及其光填充系统和模块
US20200076501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maximum transmission capacity within an optical network
US20200076526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daptive capacity optimization i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613A (zh) * 2021-12-03 2022-03-1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中高隔离度的光源填充装置和方法
WO2023098556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中高隔离度的光源填充装置和方法
CN114172613B (zh) * 2021-12-03 2023-06-2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中高隔离度的光源填充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2434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71478B2 (ja) 波長多重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波長多重光通信方法
CN1084558C (zh) 光通信系统及光放大器
US20120219285A1 (en) In-band 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 monitoring technique
US6760150B2 (en) Optic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an optical transmitting system
JPH118590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監視制御方法
CN104242036B (zh) 拉曼光纤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和拉曼光纤放大器
US11495936B2 (en) Optical amplifier assembly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executable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ion detection
JPH11122178A (ja) 光伝送装置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H11252047A (ja) 光波長多重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端局
CN113452434B (zh) 一种光传输信道填充方法及系统
CN107579777A (zh) 一种全光再生器自适应装置
Lippiatt et al. Joint linear and nonlinear noise estimation of optical links by exploiting carrier phase recovery
Buglia et al. Challenges in extending optical fibre transmission bandwidth beyond C+ L band and how to get there
Borraccini et al. Using QoT-E for open line controlling and modulation format deployment: an experimental proof of concept
D'Amico et al. Gnpy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for nyquist subcarriers flexible transmission up to 800 g
US7254326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raman amplifiers comprising a supervisory system
EP3076565A1 (en) Optical repeater for submarine network
GB2324667A (en) Wavelength multiplexed optical sig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 system
Asyari et al. Optical network design for 4G long term evolu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Sleman
US20190312646A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wavelength-dependent amplitude pre-compensation
Devigili et al. Multi-band optical network assisted by GNPy: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Golovchenko et al. Using RZ DPSK-based transponders for upgrades on existing long-haul submarine WDM systems
CN114553360B (zh) 一种智能化自动控制的wdm波分设备
Saito et al. Performance of S+ C+ L-Band Transmission over Single-Mode Fibers in Accordance with ITU-T Recommendation with Backward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ers
CN109951232A (zh) 外形封装可插拔cfp光模块装置及cfp光模块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