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0735A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0735A
CN113450735A CN202110696358.2A CN202110696358A CN113450735A CN 113450735 A CN113450735 A CN 113450735A CN 202110696358 A CN202110696358 A CN 202110696358A CN 113450735 A CN113450735 A CN 113450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driver
horizontal display
display area
horizontal
are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63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63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07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6920 priority patent/WO20222671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0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0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向靠近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多个水平显示区域输入由小到大的驱动电流区间以对这多个水平显示区域实现由小到大的驱动能力,从而弥补靠近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多个水平显示区域逐渐增大的电容电阻负载导致的亮度逐渐降低的问题,以减小各个水平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使得各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尺寸和刷新率的提高,不仅会导致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越来越短,还会由于靠近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至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对应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RC loding)越来越大,使得靠近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到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越来越短,因此靠近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到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的亮度越来越低,例如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如存在图1所示的4个水平显示区域: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和区域四,则区域一至区域四的亮度会越来越低,从而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匀。
因此,由于靠近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至远离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的亮度越来越低而使得显示面板存在显示不均匀的现象,是目前大尺寸、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的显示面板越来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使得显示面板显示均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所述显示面板由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多个水平显示区域;所述源极驱动器通过多个输入通道分别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区间对应驱动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且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由小到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极驱动器还用于在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中选择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对应驱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且所述中间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所述两侧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多输出可调电流源,多个所述输入通道分别与所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连接,所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用于输出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驱动一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还用于输出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内不同大小的驱动电流,以驱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输入通道中均串联有可调补偿电阻,其中,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由大到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至两侧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补偿电阻为可调电阻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补偿电阻包括多条并联支路,每条所述并联支路包括串联的电阻和开关,且多条所述并联支路的电阻大小均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所述显示面板由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多个水平显示区域,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所述源极驱动器通过多个输入通道分别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区间对应驱动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且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由小到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方法还包括:所述源极驱动器还在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中选择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对应驱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且所述中间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所述两侧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所述输入通道中均串联可调补偿电阻,其中,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由大到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方法还包括:为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至两侧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向靠近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多个水平显示区域输入由小到大的驱动电流区间以对这多个水平显示区域实现由小到大的驱动能力,从而弥补靠近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多个水平显示区域逐渐增大的电容电阻负载导致的亮度逐渐降低的问题,以减小各个水平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使得各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可调补偿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由于靠近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至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对应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RC loding)越来越大,使得靠近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到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越来越短,因此靠近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到远离源极驱动器的像素单元的亮度越来越低,例如显示面板如存在图1所示的4个水平显示区域: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和区域四,则区域一至区域四的亮度会越来越低,从而导致显示面板在各个水平显示区域显示不均匀。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与显示面板连接的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10,显示面板由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包括多个水平显示区域;源极驱动器10通过多个输入通道分别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区间对应驱动靠近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且靠近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区间由小到大。
例如,显示面板包括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则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分别利用驱动电流区间I1-In进行驱动,即,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用驱动电流区间I1驱动,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用驱动电流区间I2驱动,以此类推,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用驱动电流区间In驱动,其中,I1-In中的每个电流表示一个电流区间,且I1<I2<……<In
由此,向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输入由小到大的驱动电流区间以对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实现由小到大的驱动能力,从而弥补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逐渐增大的电容电阻负载导致的亮度逐渐降低的问题,以减小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使得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均以显示装置仅包括1个源极驱动器10为例,实际上,大尺寸显示面板一般包括至少2个源极驱动器10分别用于驱动显示面板中不同的垂直显示区域。
其次,由于源极驱动器10到显示面板之间的扇出区的扇出走线中,通常显示面板中间部分对应的扇出走线较短,而显示面板两侧部分对应的扇出走线较长,因此显示面板两侧部分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比显示面板中部部分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大。图2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若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均包括3个垂直显示区域,例如区域一包括子区域一、子区域二和子区域三,则在区域一中,子区域二比子区域一和子区域三的亮度高,这会导致显示面板在各个垂直显示区域显示不均匀。
为了解决该问题,源极驱动器10还用于在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中选择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对应驱动该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且中间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至两侧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
例如,显示面板包括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1为(I10,I1m),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2为(I20,I2m),……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n为(In0,Inm),其中,I10<I1m<I20<I2m<……<In0<Inm。如图3所示,若源极驱动器10与显示面板之间有k条通道,即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均通过这k条通道进行驱动,则在驱动电流区间I1的(I10,I1m)中选择k个驱动电流I11,I12……I1k(即I11,I12……I1k的取值在I10与I1m之间)输入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k条输入通道,在驱动电流区间I2的(I20,I2m)中选择k个驱动电流I21,I22……I2k(即I21,I22……I2k的取值在I20与I2m之间)输入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k条输入通道……,在驱动电流区间In的(In0,Inm)中选择k个驱动电流In1,In2……Ink(即In1,In2……Ink的取值在In0与Inm之间)输入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k条通道。
并且,由于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的输入通道对应的扇出走线比两侧子区域的通道对应的扇出走线短,因此中间子区域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比两侧子区域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小,则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至两侧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使得两侧子区域的输入通道的驱动能力比中间子区域的输入通道的驱动能力大,以减小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内各子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从而使得各个垂直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即,在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中,若I11,I12……I1k分别为对应第1个至第k个输入通道的驱动电流,则I11,I12……I1k呈现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例如,若最中间子区域的第k/2的输入通道的驱动电流为I1k/2,则I11>I12……>I1k/2,而I1k/2<I1(k/2+1)……<I1k,同理,在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中,I21>I22……>I2k/2,而I2k/2<I2(k/2+1)……<I2k,直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In1>In2……>Ink/2,而Ink/2<In(k/2+1)……<Ink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源极驱动器10包括至少一个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多个所述输入通道分别与所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连接,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用于输出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驱动一个水平显示区域。
例如,显示面板包括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用于输出每个输入通道的驱动电流。当选择输入至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时,输出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1(I10,I1m),同理,选择输入至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时,输出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2(I20,I2m),直至选择输入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时,输出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n(In0,Inm)。
进一步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还用于输出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内不同大小的驱动电流,以驱动该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
例如,若源极驱动器10与显示面板之间有k条输入通道,即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均通过这k条输入通道进行驱动,则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分别选择I11,I12……I1k作为对应第1个至第k个输入通道的驱动电流,同理,选择输入至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时,输出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2,且分别选择I21,I22……I2k作为对应第1个至第k个输入通道的驱动电流,直至选择输入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时,输出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In,且分别选择In1,Inn……Ink作为对应第1个至第k个输入通道的驱动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包括多个电流档位,多输出可调电流源20通过切换多个电流档位来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每个输入通道中均串联有可调补偿电阻30,其中,靠近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由大到小。
例如,显示面板包括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则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分别串联补偿电阻区间R1-Rn,即,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串联补偿电阻区间R1,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串联补偿电阻区间R2,以此类推,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串联补偿电阻区间Rn,其中,R1-Rn中的每个电阻表示一个电阻区间,且R1>R2>……>Rn
由此,在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输入通道串联由大到小的补偿电阻区间,从而弥补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电容电阻负载越来越大的趋势,由此减小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之间的电容电阻负载的差异,以此弥补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电容电阻负载逐渐增大导致的亮度逐渐降低的问题,以减小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使得第1个-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进一步地,每个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在该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至两侧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
例如,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补偿电阻区间R1为(R10,R1m),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补偿电阻区间R2为(R20,R2m),……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补偿电阻区间Rn为(Rn0,Rnm),其中,R10>R1m<R20>R2m>……>Rn0>Rnm。若源极驱动器10与显示面板之间有k条输入通道,即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均通过这k条输入通道进行驱动,则在补偿电阻区间R1的(R10,R1m)中选择k个补偿电阻值R11,R12……R1k(即R11,R12……R1k的取值在R10与R1m之间)输入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k条输入通道,在补偿电阻区间R2的(R20,R2m)中选择k个补偿电阻值R21,R22……R2k(即R21,R22……R2k的取值在R20与R2m之间)输入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k条输入通道……,在补偿电阻区间Rn的(Rn0,Rnm)中选择k个补偿电阻值Rn1,Rn2……Rnk(即Rn1,Rn2……Rnk的取值在Rn0与Rnm之间)输入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k条输入通道。
并且,由于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的输入通道对应的扇出走线比两侧子区域的输入通道对应的扇出走线短,因此中间子区域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比两侧子区域的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小,则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对应的补偿电阻值至两侧子区域对应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使得各条输入通道的电容电阻负载之间的差异尽量减少,以减小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内各子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使得各个垂直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即,在第1个水平显示区域中,若R11,R12……R1k分别为对应第1个至第k个输入通道的补偿电阻值,则R11,R12……R1k呈现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例如,若最中间子区域的第k/2的输入通道的补偿电阻值为R1k/2,则R11<R12……<R1k/2,而R1k/2>R1(k/2+1)……>R1k,同理,在第2个水平显示区域中,R21<R22……<R2k/2,而R2k/2>R2(k/2+1)……>R2k,直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Rn1<Rn2……<Rnk/2,而Rnk/2>Rn(k/2+1)……>Rnk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是通过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驱动电流和补偿电阻的调节使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亮度达到基本相同,一方面,针对水平显示区域,使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并且,使第1个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由此减小第1个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电容电阻负载之间的差异,且第1个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能力由小到大;另一方面,针对垂直显示区域,使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并且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由此减小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内的各子区域的电容电阻负载之间的差异,且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的驱动能力由小到大,通过上述两方面对驱动电流和补偿电阻的调节,使得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亮度达到基本相同。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方面进行驱动电流和补偿电阻的调节过程中,无论是在各水平显示区域之间还是在各垂直显示区域之间,亦或者是在水平显示区域和垂直显示区域之间进行驱动电流和/或补偿电阻的调节,对驱动电流和补偿电阻的调节都是互相协调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驱动电流和补偿电阻的共同调节而使得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亮度达到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可调补偿电阻30可以为可调电阻器,即可调补偿电阻30的补偿电阻值的大小通过调节可调电阻器来实现,或者,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可调补偿电阻30的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的为图5中的可调补偿电阻30的一种可选的结构,图6中i的取值为1到k之间的整数,如图6所示,可调补偿电阻30包括多条并联支路,每条并联支路包括串联的电阻和开关,且多条并联支路的电阻大小均不同,即补偿电阻值的大小通过开关的关闭来选择与该开关串联的电阻来实现,例如,若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第1个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则每个可调补偿电阻30包括n条并联支路,每条并联支路包括一个串联的电阻和开关,第1个输入通道中串联的可调补偿电阻30的n条并联支路的n个电阻分别为R11,R21……Rn1,且R11,R21……Rn1串联的开关分别为S11,S21……Sn1,S11;第2个输入通道中串联的可调补偿电阻30的n条并联支路的n个电阻分别为R12,R22……Rn2,R12,且R12,R22……Rn2串联的开关分别为S12,S22……Sn2,以此类推,第k个输入通道中串联的可调补偿电阻30的n条并联支路的n个电阻分别为R1k,R2k……Rnk,且R12,R22……Rn2串联的开关分别为S1k,S2k……Snk。每个输入通道分别选择可调补偿电阻30中的一条并联支路来补偿第1个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即每个输入通道中串联的可调补偿电阻30的n条并联支路的n个电阻分别用于补偿第1个至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
另外,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包括时序控制器40,时序控制器40与源极驱动器10连接,时序控制器40用于控制源极驱动器10为每个输入通道选择驱动电流以及选择可调补偿电阻30。
具体地,时序控制器40包括寄存器401和控制模块402,寄存器401用于寄存为每个输入通道选择对应于每个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以及补偿电阻值。例如,第1个输入通道驱动第n个水平显示区域时,时序控制器40选择In1作为驱动电流,并选择Rn1作为补偿电阻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与显示面板连接的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10,显示面板由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包括多个水平显示区域,驱动方法包括:源极驱动器10通过多个输入通道分别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区间对应驱动靠近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且靠近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的驱动电流区间由小到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向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多个水平显示区域输入由小到大的驱动电流区间以对这多个水平显示区域实现由小到大的驱动能力,从而弥补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多个水平显示区域电容电阻负载逐渐增大导致的亮度逐渐降低的问题,以减小各个水平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使得各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进一步地,该驱动方法还包括:源极驱动器10还在每个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中选择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对应驱动该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且中间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至两侧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还在每个水平显示区域中向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选择输入该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区间内由小到大的驱动电流,以减小各个水平显示区域内的亮度差异,从而使得各个垂直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每个输入通道中均串联可调补偿电阻30,其中,靠近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由大到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还在靠近源极驱动器10至远离源极驱动器10的多个水平显示区域分别补偿由小到大的补偿电阻值,从而减小各个水平显示区域的电容电阻负载之间的差异,以减小各个水平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异,从而使得各个水平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进一步地,该驱动方法还包括:为每个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在该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至两侧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还在每个水平显示区域中向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选择该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补偿电阻区间内由小到大的补偿电阻值,以减小各个水平显示区域内的亮度差异,从而使得各个垂直显示区域的亮度基本相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所述显示面板由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多个水平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器通过多个输入通道分别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区间对应驱动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且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由小到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器还用于在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中选择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对应驱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且所述中间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所述两侧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多输出可调电流源,多个所述输入通道分别与所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连接,所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用于输出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驱动一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输出可调电流源还用于输出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内不同大小的驱动电流,以驱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入通道中均串联有可调补偿电阻,其中,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由大到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至两侧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补偿电阻为可调电阻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补偿电阻包括多条并联支路,每条所述并联支路包括串联的电阻和开关,且多条所述并联支路的电阻大小均不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序控制器,所述时序控制器与所述源极驱动器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源极驱动器为每个所述输入通道选择所述驱动电流以及选择所述可调补偿电阻。
10.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器,所述显示面板由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多个水平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源极驱动器通过多个输入通道分别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区间对应驱动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且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由小到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极驱动器还在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区间中选择输出不同的驱动电流对应驱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至两侧子区域,且所述中间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所述两侧子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流由小到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每个所述输入通道中均串联可调补偿电阻,其中,靠近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至远离所述源极驱动器的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由大到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每个所述水平显示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区间在该所述水平显示区域的中间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至两侧子区域选择的补偿电阻值由大到小。
CN202110696358.2A 2021-06-23 2021-06-2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134507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6358.2A CN113450735A (zh) 2021-06-23 2021-06-2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CT/CN2021/106920 WO2022267116A1 (zh) 2021-06-23 2021-07-16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6358.2A CN113450735A (zh) 2021-06-23 2021-06-2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0735A true CN113450735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1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6358.2A Pending CN113450735A (zh) 2021-06-23 2021-06-2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0735A (zh)
WO (1) WO20222671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2285A (zh) * 2022-05-06 2022-06-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以及调试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20344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utput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output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lcd data drive ic, and lcd
CN105810174A (zh) * 2016-06-01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芯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025892A (zh) * 2017-04-27 2017-08-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
US20170287383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Lapis Semiconductor Co., Ltd. Display driver
CN107657926A (zh) * 2016-07-25 2018-02-02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310605A (zh) * 2018-03-20 2019-10-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像素块边界的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626B (zh) * 2015-12-01 2017-04-2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顯示裝置之具有扇出線路補償設計的源極驅動器
CN105976783B (zh) * 2016-07-20 2018-03-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号驱动方法以及驱动装置
CN112863456A (zh) * 2021-03-02 2021-05-28 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伽马电压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20344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utput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output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lcd data drive ic, and lcd
US20170287383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Lapis Semiconductor Co., Ltd. Display driver
CN105810174A (zh) * 2016-06-01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芯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657926A (zh) * 2016-07-25 2018-02-02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7025892A (zh) * 2017-04-27 2017-08-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
CN110310605A (zh) * 2018-03-20 2019-10-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像素块边界的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2285A (zh) * 2022-05-06 2022-06-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以及调试方法
CN114582285B (zh) * 2022-05-06 2022-11-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以及调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67116A1 (zh)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875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common voltage compensating circuit
US887882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common electrode drive circuit thereof
CN101383130B (zh) 液晶显示器
US10482835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gate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TWI235988B (en) Driving circu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952667B1 (ko) 감마 전압 생성 회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8269516B (zh) 驱动负载补偿单元、方法、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08131145A2 (en) A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rivers and duty cycle operation
KR20130128933A (ko) 소스 드라이버
EP2583271B1 (en)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riving system
CN102956215A (zh) 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电路
CN10555144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6441562B1 (en) Driving apparatus of a flat panel display
CN113450735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07009105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40145922A1 (en) Lcd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riving circuit
JP684094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80105642A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이의 감마커브 보상방법
CN102682723B (zh) 显示器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5374327B (zh) 液晶显示器
KR100571002B1 (ko) 유기이엘 구동회로
KR20190108667A (ko) 표시 장치
US9728141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KR102456942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분할 구동방법
CN11367467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