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9568A -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9568A
CN113449568A CN202010230147.5A CN202010230147A CN113449568A CN 113449568 A CN113449568 A CN 113449568A CN 202010230147 A CN202010230147 A CN 202010230147A CN 113449568 A CN113449568 A CN 113449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stic data
data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01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扬伟
谢承佑
林忠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01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9568A/zh
Priority to US17/038,111 priority patent/US2021030615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449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9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0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04L9/3239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involving non-keyed hash functions, e.g. modification detection codes [MDCs], MD5, SHA or RIPEM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及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用户无需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辨识资料。本发明还提供实现所述身份验证方法的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身份验证在很多领域都是必要的功能。然而,当一个人因为一些原因如事故或老人痴呆等失去记忆时,很可能不能记得自己的身份验证资料例如身份证号码、账号密码等信息。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身份验证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可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来获取用于执行身份验证的身份辨识资料,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
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
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及
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以利用该下载的身份辨识资料执行身份验证。
优选地,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包括指纹、声纹、人脸、虹膜、心跳、静脉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的组合。
优选地,该方法利用穿戴式装置定期采集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时,发出警示;以及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关闭所述警示。
优选地,所述身份辨识资料包括:姓名和身份号码、通讯地址、登入指定应用的账号和密码。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之前,利用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加密;以及
当从所述区块链下载到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时,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解密。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实现所述身份验证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个指令,当所述一个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身份验证方法。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装置及身份验证方法,通过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及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以利用该下载的身份辨识资料执行身份验证,可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来获取用于执行身份验证的身份辨识资料,用户无需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辨识资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的应用环境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29035910000031
Figure BDA000242903591000004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的应用环境架构图。
本发明的身份验证方法应用在由计算机装置1以及一个或多个穿戴式装置2所构成的环境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装置1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或无线方式(例如蓝牙、WIFI)与所述穿戴式装置2建立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装置1可以是任何涉及到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的设备如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可以是指登入所述计算机装置1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安装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软件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或者访问存储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指定数据(例如文件夹)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装置2可以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例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心跳、静脉等。所述穿戴式装置2可以为智能手环、可贴于皮肤的贴片式的感测装置、智能束带、智能衣服等可穿戴或者粘贴于用户身上的微型计算机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所述应用环境仅为举例说明,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验证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装置中,对于需要执行身份验证功能的计算机装置,可以直接在计算机装置上集成本发明的方法所提供的用于身份验证的功能,或者以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的形式运行在计算机装置上。
如图2所示,所述身份验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的需求,该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S1、计算机装置1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可以利用穿戴式装置2来定期(例如每隔预设时间例如10天或者半个月)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所述穿戴式装置2可以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例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心跳、静脉等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装置2可以为智能手环、可贴于皮肤的贴片式的感测装置、智能束带、智能衣服等可穿戴或者粘贴于用户身上的微型计算机装置。
步骤S2、计算机装置1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执行步骤S3。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时,回到步骤S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存储在计算机装置1中,或者存储在与所述计算机装置1通讯连接的云存储器中。
步骤S3、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计算机装置1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时,计算机装置1发出警示。计算机装置1还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关闭所述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可以通过在该计算机装置1的显示屏上显示文字提示信息提示需对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进行确认。所述计算机装置1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对话框,当从该对话框接收到确认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为用户本人的确认信号时,关闭所述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由人工确认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计算机装置1自动识别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
具体地,计算机装置1可以利用所述穿戴式装置2拍摄该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的人脸或者由计算机装置1直接对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机装置1然后利用人脸识别算法对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进行识别。所述计算机装置1中预先存储了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本人的人脸图像。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计算机装置1于接收到所述确认信号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即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计算机装置1需要接收到确认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确认信号时,才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中还预先存储了所述穿戴式装置的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辨识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穿戴式装置的用户的姓名和身份号码、通讯地址、登入指定应用的账号和密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还预先将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了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在将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之前,还对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建立关联并利用预设的加密算法(例如DES加密算法)对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加密,然而再将建立关联且加密后的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
步骤S4、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计算机装置1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
具体地,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计算机装置1可以利用所述穿戴式装置2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计算机装置1还从所述区块链下载与所采集的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所对应的用户身份辨识资料。由此,计算机装置1可以基于所下载的用户身份辨识资料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先前上载到所述区块链的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以及身份辨识资料经过了加密处理时,则计算机装置1还于下载到所述身份辨识资料后对身份辨识资料进行解密。
本实施例中,所述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可以是指需要利用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进行身份验证。举例而言,可以是指登入所述计算机装置1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安装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软件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及/或访问存储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指定数据(例如文件夹)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通过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及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以利用该下载的身份辨识资料执行身份验证,可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来获取用于执行身份验证的身份辨识资料,用户无需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辨识资料。
上述图2详细介绍了本发明的身份验证方法,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实现所述身份验证方法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以及实现所述身份验证方法的硬件装置架构进行介绍。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系统的模块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验证系统30运行于计算机装置中。所述身份验证系统30可以包括多个由程序代码段所组成的功能模块。所述身份验证系统30中的各个程序段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于计算机装置的存储器中,并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实现身份验证功能(详见图2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验证系统30根据其所执行的功能,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01、执行模块302。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一种能够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固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其存储在存储器中。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各模块的功能将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详述。
获取模块301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01可以利用穿戴式装置2来定期(例如每隔预设时间例如10天或者半个月)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所述穿戴式装置2可以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例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心跳、静脉等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装置2可以为智能手环、可贴于皮肤的贴片式的感测装置、智能束带、智能衣服等可穿戴或者粘贴于用户身上的微型计算机装置。
执行模块302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存储在计算机装置1中,或者存储在与所述计算机装置1通讯连接的云存储器中。
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执行模块302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时,执行模块302发出警示。执行模块302还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关闭所述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302可以通过在该计算机装置1的显示屏上显示文字提示信息提示需对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进行确认。所述执行模块302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对话框,当从该对话框接收到确认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为用户本人的确认信号时,关闭所述警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由人工确认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执行模块302自动识别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
具体地,执行模块302可以利用所述穿戴式装置2拍摄该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的人脸或者由执行模块302直接对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的人脸进行识别。执行模块302然后利用人脸识别算法对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进行识别。所述执行模块302预先存储了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用户本人的人脸图像。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执行模块302于接收到所述确认信号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即当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执行模块302需要接收到确认所述穿戴式装置2的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确认信号时,才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302还预先存储了所述穿戴式装置的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例如存储在计算机装置1的存储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辨识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穿戴式装置的用户的姓名和身份号码、通讯地址、登入指定应用的账号和密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302还预先将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了区块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302在将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之前,还对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建立关联并利用预设的加密算法(例如DES加密算法)对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加密,然而再将建立关联且加密后的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
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执行模块302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
具体地,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执行模块302可以利用所述穿戴式装置2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执行模块302还从所述区块链下载与所采集的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所对应的用户身份辨识资料。由此,执行模块302可以基于所下载的用户身份辨识资料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先前上载到所述区块链的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以及身份辨识资料经过了加密处理时,则所述执行模块302还于下载到所述身份辨识资料后对身份辨识资料进行解密。
本实施例中,所述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可以是指需要利用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进行身份验证。举例而言,可以是指登入所述计算机装置1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安装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软件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及/或访问存储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指定数据(例如文件夹)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身份验证系统,通过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及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以利用该下载的身份辨识资料执行身份验证,可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来获取用于执行身份验证的身份辨识资料,用户无需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辨识资料。
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装置1包括存储器31、至少一个处理器32、至少一条通信总线33、显示屏34、通信模块3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图4示出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并不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既可以是总线型结构,也可以是星形结构,所述计算机装置1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其他硬件或者软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装置1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或无线方式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穿戴式装置2建立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装置1可以是任何涉及到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的设备如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可以是指登入所述计算机装置1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安装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软件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或者访问存储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指定数据(例如文件夹)需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装置1包括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终端,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数字处理器及嵌入式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装置1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电子产品如可适应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3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各种数据,例如安装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中的身份验证系统30,并在计算机装置1的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所述存储器31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擦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任何其他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可以由集成电路组成,例如可以由单个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处理芯片、图形处理器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等。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是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1的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内的程序或者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内的数据,以执行计算机装置1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例如执行身份验证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通信总线33被设置为实现所述存储器31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等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显示屏34可以为触摸显示屏。所述通信模块35可以为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
尽管未示出,所述计算机装置1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装置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装置、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所述计算机装置1还可以包括多种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服务器、个人电脑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可执行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操作系统以及安装的各类应用程序(如所述的身份验证系统30)、程序代码等,例如,上述的各个模块。
所述存储器31中存储有程序代码,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可调用所述存储器3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相关的功能。例如,图3中所述的各个模块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中的程序代码,并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所执行,从而实现所述各个模块的功能以达到身份验证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31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即至少一个指令),所述至少一个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所执行以实现身份验证的目的。
结合图2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2对上述至少一个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
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
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
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及
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以利用该下载的身份辨识资料执行身份验证。
优选地,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包括指纹、声纹、人脸、虹膜、心跳、静脉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的组合。
优选地,该方法利用穿戴式装置定期采集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时,发出警示;以及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关闭所述警示。
优选地,所述身份辨识资料包括:姓名和身份号码、通讯地址、登入指定应用的账号和密码。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之前,利用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加密;以及
当从所述区块链下载到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时,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解密。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定期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
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比对,确定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
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更新为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及
当需对所述用户执行身份验证时,采集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当前的生物特征数据从所述区块链下载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以利用该下载的身份辨识资料执行身份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包括指纹、声纹、人脸、虹膜、心跳、静脉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穿戴式装置定期采集用户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于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预先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大于所述预设的阈值时,发出警示;以及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关闭所述警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辨识资料包括:姓名和身份号码、通讯地址、登入指定应用的账号和密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将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附加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上载到区块链之前,利用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当前所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加密;以及
当从所述区块链下载到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时,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辨识资料解密。
7.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身份验证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个指令,当所述一个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身份验证方法。
CN202010230147.5A 2020-03-27 2020-03-27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49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147.5A CN113449568A (zh) 2020-03-27 2020-03-27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US17/038,111 US20210306153A1 (en) 2020-03-27 2020-09-30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147.5A CN113449568A (zh) 2020-03-27 2020-03-27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9568A true CN113449568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07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0147.5A Pending CN113449568A (zh) 2020-03-27 2020-03-27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06153A1 (zh)
CN (1) CN11344956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0513B1 (ko) * 2021-11-16 2023-04-11 주식회사 딥이티 사용자 단말을 이용한 안면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2395A (ja) * 2014-01-06 2014-06-19 Fujitsu Ltd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8650231A (zh) * 2018-04-04 2018-10-12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生物特征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8881261A (zh) * 2018-07-02 2018-11-23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环境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服务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9359601A (zh) * 2018-10-19 2019-02-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识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0396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通信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2395A (ja) * 2014-01-06 2014-06-19 Fujitsu Ltd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8650231A (zh) * 2018-04-04 2018-10-12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生物特征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8881261A (zh) * 2018-07-02 2018-11-23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环境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服务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9359601A (zh) * 2018-10-19 2019-02-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识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06153A1 (en)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1355B (zh)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监控方法、雾运算终端以及物联网系统
CN112367246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68614B1 (ko) 인증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831992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JP6380995B2 (ja) バイオメトリクスによる人物認証
WO2016082229A1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EP340785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ding reminders to a user
EP3073632A1 (en) Trace-data recording system, trace-data recording server, trace-data record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CN108520177B (zh) 应用软件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89280A (zh) 一种变电站人身安全监控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49568A (zh) 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08771A (zh) 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08775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鉴权信息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TWI777148B (zh) 身份驗證方法、電腦裝置、可讀儲存媒體
CN113069718B (zh) 跑步机的控制方法、云端服务器、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1336A (zh) 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91307A (zh) 应用保密方法及装置
CN10461595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59597B (zh) 一种远程监护方法和装置
CN107547206B (zh) 一种用户身份的判断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9960536A (zh) 电子设备安全启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na et al. IOT-based biometric attendance system for CRUTECH
CN113255855B (zh) 防误入带电间隔的报警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15547438A (zh) 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医疗随访终端、健康管理平台
JP2017211845A (ja) 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ラント運転操作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