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8512B -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8512B
CN113448512B CN202110561696.5A CN202110561696A CN113448512B CN 113448512 B CN113448512 B CN 113448512B CN 202110561696 A CN202110561696 A CN 202110561696A CN 113448512 B CN113448512 B CN 113448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luster
sub
partition
cach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16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8512A (zh
Inventor
侯红生
刘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16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8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8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8512A/zh
Priority to US18/271,779 priority patent/US2023039398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90127 priority patent/WO202224758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8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8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44Multiple simultaneous or quasi-simultaneous cache accessing
    • G06F12/0846Cache with multiple tag or data arrays being simultaneously accessible
    • G06F12/0848Partitioned cache, e.g. separate instruction and operand ca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5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89Redundant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66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for peripheral storage systems, e.g. disk cache
    • G06F12/0868Data transfer between cache memory and other subsystems, e.g. storage devices or hos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6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0Providing a specific technical effect
    • G06F2212/1032Reliability improvement, data loss prevention, degraded operation et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28Using a specific disk cache architecture
    • G06F2212/283Plural cache memories
    • G06F2212/284Plural cache memories being distribu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28Using a specific disk cache architecture
    • G06F2212/285Redundant cache memory
    • G06F2212/286Mirrored cac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31Providing disk cache in a specific location of a storage system
    • G06F2212/312In storage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31Providing disk cache in a specific location of a storage system
    • G06F2212/313In storage devi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包括: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若是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保证缓存分区数量不丢失,保证缓存分区加速功能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一些应用场景对存储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存储设备的控制器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保证I/O的连续性,保持业务连续。
为了提高数据读写性能,存储控制器中都有读写缓存。在传统的双控制架构中,两个控制器的缓存会相互备份,以保证其中一个控制器发生故障时缓存数据不丢失。但是传统的双控制器存储设备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一个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存储设备会损失一半的性能,而当两个控制器都发生故障时,存储设备的业务则会中断。
所以近些年出现了四控制器存储设备,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常四控拓扑分成两个子集群,每个子集群由两个存储控制器组成。四控拓扑分别在两个子集群上建立缓存分区,由于四个控制器的缓存会相互备份,在配置节点所在的子集群上能够正常的删除属于另一个子集群上建立的缓存分区。如果由于人为或其他原因四控被拆分成两个双控,配置节点所述在子集群上还保存着另一个子集群上的缓存分区信息,在配置节点删除这样的缓存分区的时候,会提示没有这个缓存分区,因为在集群拓扑发生变化的时候,并没有在配置节点所在的子集群上处理原本属于另一个子集群的缓存分区。缓存分区中无法正常的删除会导致缓存分区加速功能降低,进而导致系统整体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当四控拓扑被拆分成两个双控后,留在集群的子集群接管退出集群的子集群上的缓存分区,保证缓存分区的数量不丢失,能够正常的删除缓存分区,保证缓存分区的加速功能的正常使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所述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若是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包括: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或是缓存分区的子分区;若是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确认所述子集群为单分区模式;若是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缓存分区的子分区,确认所述子集群为双分区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由所述第一节点接管所述第三节点的缓存分区,并由所述第二节点接管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所述子集群是双分区模式,由所述第一节点接管所述第三节点的子分区,并由所述第二节点接管所述第四节点的子分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包括:根据集群中节点个数判断所述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由控制端对集群中节点个数进行监测;响应于监测到由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比特位,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装置,包括:第一模块,配置用于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所述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第二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第三模块,配置用于若是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方法的步骤包括: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所述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若是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包括: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或是缓存分区的子分区;若是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确认所述子集群为单分区模式;若是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缓存分区的子分区,确认所述子集群为双分区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由所述第一节点接管所述第三节点的缓存分区,并由所述第二节点接管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所述子集群是双分区模式,由所述第一节点接管所述第三节点的子分区,并由所述第二节点接管所述第四节点的子分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包括:根据集群中节点个数判断所述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由控制端对集群中节点个数进行监测;响应于监测到由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比特位,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解决了当四控拓扑被拆分成两个双控后,留在集群的子集群不能删除原集群另一子集群上的缓存分区问题。当四控拓扑被拆分成两个双控后,留在集群的子集群接管退出集群的子集群上的缓存分区,保证缓存分区的数量不丢失,能够正常的删除缓存分区,保证缓存分区的加速功能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的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S01、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
S02、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
S03、若是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四控拓扑拆分成两个双控,然后,集群判断退出集群的两个节点是否属于同一个子集群;最后,没有退出集群的子集群上的两个节点去接管退出集群的子集群上的两个节点的缓存分区,分成单分区模式和双分区模式进行适配。解决了四控拓扑被拆分成两个双控后,仍旧留在集群的子集群不能删除之前属于另一个子集群上的缓存分区问题,保证SSD缓存分区加速功能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群拓扑发生变化后SSD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包括:在创建缓存分区的时候,根据集群中的节点个数,判断集群拓扑,如果是四控拓扑,给缓存分区新增一个标识四控拓扑的flag。四控拓扑由于人为或其他原因被拆分成两个双控,控制端感知到集群中节点个数的变化,通过状态机触发缓存分区接管的流程。
根据集群中节点对应的bit位,判断退出集群中的节点是否归属于同一个iogroup(子集群),如果一个子集群的两个节点同时退出了集群,新增对于这个子集群上的缓存分区的接管流程。接管流程实现方法为:判断缓存分区时候有标识四控拓扑的flag,如果有标识四控拓扑的flag,分成单分区模式和双分区模式两个情况分别取适配接管流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判断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包括:进一步判断子集群中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或是缓存分区的子分区;若是子集群中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确认子集群为单分区模式;若是子集群中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缓存分区的子分区,确认子集群为双分区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由第一节点接管第三节点的缓存分区,并由第二节点接管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
在本实施例中,单分区场景下,按照node(节点)的index进行接管,四控拓扑的四个节点nodeindex分别为,第一节点node0、第二节点node1、第三节点node2、第四节点node3,第一节点node0和第二节点node1组成第一子集群iogroup0,第三节点node2和第四节点node3组成第二子集群iogroup1。假设第二子集群iogroup1上的两个节点同时退出了集群且不再重新加入集群,在第一子集群iogroup0上的两个节点第一节点node0接管原本属于第三节点node2上的单分区,第二节点node1接管第四节点node3上的单分区。以第一节点node0接管第三节点node2上的单分区为例,将第三节点node2上的单分区belongnode修改成第一节点node0,控制端往agent端(管理端)发送接管的任务,管理端在接管的时候根据belongnode在第一节点node0上,将原本属于第三节点node2上的缓存分区重新创建出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子集群是双分区模式,由第一节点接管第三节点的子分区,并由第二节点接管第四节点的子分区。
在本实施例中,在双分区场景下,第三节点node2和第四节点node3上都有缓存分区的子分区,需要第一节点node0和第二节点node1分别接管对应的子分区。因为双分区模式的缓存分区在控制端只保留一份信息数据,只是在管理端有区分,将第三节点node2上的缓存分区的belongnode修改成第一节点node0,控制端将分区是双分区模式的标志位传送到管理端,管理端根据belongnode和双分区模式的标识,在第一节点node0和第二节点node1上分别创建出一个子分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包括:根据集群中节点个数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由控制端对集群中节点个数进行监测;响应于监测到由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根据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对应的比特位,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适用于包括但不仅限于Linux系统下使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实施例之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装置。图2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模块:第一模块S11,配置用于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第二模块S12,配置用于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第三模块S13,配置用于若是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图3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装置:至少一个处理器S21;以及存储器S22,存储器S22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S23,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方法的步骤: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若是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判断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包括:进一步判断子集群中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或是缓存分区的子分区;若是子集群中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确认子集群为单分区模式;若是子集群中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缓存分区的子分区,确认子集群为双分区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由第一节点接管第三节点的缓存分区,并由第二节点接管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若是子集群是双分区模式,由第一节点接管第三节点的子分区,并由第二节点接管第四节点的子分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包括:根据集群中节点个数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由控制端对集群中节点个数进行监测;响应于监测到由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根据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对应的比特位,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4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S31有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方法的计算机程序S32。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程序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上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所述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
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
若是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包括:
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或是缓存分区的子分区;
若是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单缓存分区,确认所述子集群为单分区模式;
若是所述子集群中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为缓存分区的子分区,确认所述子集群为双分区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
若是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由所述第一节点接管所述第三节点的缓存分区,并由所述第二节点接管所述第四节点的缓存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包括:
若是所述子集群是双分区模式,由所述第一节点接管所述第三节点的子分区,并由所述第二节点接管所述第四节点的子分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包括:
根据集群中节点个数判断所述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
由控制端对集群中节点个数进行监测;
响应于监测到由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比特位,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
8.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配置用于判断集群是否为四控拓扑,若是集群为四控拓扑,为所述集群的缓存分区设置四控拓扑标识;
第二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监测到有集群变更为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双控拓扑集群,判断退出的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集群,若是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属于同一子集群,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是否有四控拓扑标识;以及
第三模块,配置用于若是所述子集群的缓存分区有四控拓扑标识,进一步判断所述子集群是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并由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基于单分区模式或是双分区模式分别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进行接管。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61696.5A 2021-05-23 2021-05-23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Active CN113448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1696.5A CN113448512B (zh) 2021-05-23 2021-05-23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US18/271,779 US20230393985A1 (en) 2021-05-23 2022-04-29 Take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che partition recovery, device and readable medium
PCT/CN2022/090127 WO2022247583A1 (zh) 2021-05-23 2022-04-29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1696.5A CN113448512B (zh) 2021-05-23 2021-05-23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8512A CN113448512A (zh) 2021-09-28
CN113448512B true CN113448512B (zh) 2022-06-17

Family

ID=7780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1696.5A Active CN113448512B (zh) 2021-05-23 2021-05-23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3985A1 (zh)
CN (1) CN113448512B (zh)
WO (1) WO20222475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512B (zh) * 2021-05-23 2022-06-17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5810B (en) * 2002-11-29 2005-09-28 Ibm Multi-requester detection of potential logical unit thrashing and preemptiv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ve or ameliorative measures
US9871700B2 (en) * 2008-11-16 2018-01-16 Valens Semiconductor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nging topology of an asymmetric network
EP3042286A1 (en) * 2013-09-05 2016-07-1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esh topology storage cluster with an array based manager
CN104461777B (zh) * 2014-11-26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阵列中数据镜像方法及存储阵列
US9760458B2 (en) * 2015-06-02 2017-09-12 Netapp, Inc. Dynamic mirroring
CN106506625A (zh) * 2016-11-02 2017-03-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四控服务器及四控服务器通信方法
US20200183622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circuit package with adjustable active channel count
CN110413611B (zh) * 2019-06-24 2023-05-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2000286B (zh) * 2020-08-13 2023-02-28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四控全闪存储系统及其故障处理方法、装置
CN112162698B (zh) * 2020-09-17 2024-02-1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分区重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3380A (zh) * 2020-11-30 2021-03-0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节点服务器的分区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48512B (zh) * 2021-05-23 2022-06-17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3985A1 (en) 2023-12-07
CN113448512A (zh) 2021-09-28
WO2022247583A1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3391A (zh) 一种节点扩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35654A (zh) 一种服务器集群系统中的缓存方法、写入点客户端和读客户端
JP2009510624A (ja) 複製データの可用性及び最新性を検証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9491609B (zh) 一种缓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12577B (zh) 一种大规模K8s集群监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3448512B (zh) 一种缓存分区恢复的接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7547374B (zh) 一种聚合路由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009788A (zh) 计算集群的性能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61637A (zh) 分布式系统成员变更方法和分布式系统
CN108509296B (zh) 一种处理设备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89326B (zh) 分布式集群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491722B (zh) 一种地址表维护方法、装置、设备
CN111176904B (zh) 一种私有云架构下的数据备份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590049B (zh) 一种存储卷跨节点克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813507A (zh) 一种基于sanlock的虚拟机高可用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131201B (zh) 一种网络附加存储高可用性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756304A (zh) 一种实现配置数据一致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4598710A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集群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90880A (zh) 一种多节点间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84421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管理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ネットワーク構成管理方法、ノード装置制御方法、ノード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5878696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处理集群高可用方法和装置
CN113886172B (zh) 一种管理集群中微服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4443296B (zh) 一种高可用事件的回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748882B (zh) 一种主机与存储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4979061B (zh) 一种智能网卡应答arp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