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7696A - 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7696A
CN113447696A CN202110311549.2A CN202110311549A CN113447696A CN 113447696 A CN113447696 A CN 113447696A CN 202110311549 A CN202110311549 A CN 202110311549A CN 113447696 A CN113447696 A CN 113447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ody
end portion
distal end
flexible sensor
measurement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15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谦太郎
野村淳士
铃木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oki E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oki Den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oki Denki KK filed Critical Hioki Denki KK
Publication of CN113447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7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92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current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easuring Instrument Details And Bridges, And Automatic Balanc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所述柔性传感器防止线圈体的前端部在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发生变形。柔性传感器(10)以包围测量对象的状态检测测量对象的物理量,该柔性传感器(10)包括:检测体(1),其弯曲形成有具有弹性的前端部(11),并且检测测量对象的物理量;及主体部(2),其供检测体(1)的基端部(13)安装,并且具有用于插入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插入通道(70),插入通道(70)被弯曲形成为与未对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前端部(11)相同的形状。

Description

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测量对象的物理量的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一种电流传感器,其检测流过测量对象的电流值(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电流传感器包括:在具有绝缘性的中空柔性构件上螺旋状缠绕导线而得到的线圈体;以及保持线圈体的保持部。在使用电流传感器检测流过测量对象的电流值时,将线圈体弯曲成环状,从而利用线圈体包围测量对象,并利用保持部保持线圈体。由此,线圈体构成罗柯夫斯基线圈(Rogowski Coil),并可以检测流过测量对象的电流值。
线圈体具有弹性,并且前端部的曲率形成得比基端部的曲率大。由此,能够将插入到测量对象背后的线圈体的前端容易地从测量对象背面朝向前面,从而容易包围测量对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9-196962A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保持部中,用于插入线圈体前端部的插入部由于被形成为与线圈体前端部不同的形状,因此,线圈体的前端部对应于插入部的形状而变形,并以该状态保持在保持部。
发明人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线圈体的前端部持续施加有抵抗弹性力的应力,并以该应力为起因,未施加应力状态下的线圈体的前端部的形状发生变化(习惯性变化)。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研究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其能够防止线圈体前端部的形状在未施加应力状态下发生变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柔性传感器,其以包围测量对象的状态检测所述测量对象的物理量,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体,其弯曲形成有具有弹性的前端部,并且检测所述测量对象的物理量;及主体部,其供所述检测体的基端部安装,并且具有用于插入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的插入通道,所述插入通道被弯曲形成为与未对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所述前端部相同的形状。
此外,所述插入通道优选沿着在将所述检测体插入到所述插入通道时所述检测体弯曲的方向弯曲形成。
此外,所述插入通道优选被弯曲为弧形。
此外,所述插入通道优选以在将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插入所述插入通道时所述检测体形成圆环的方式沿着所述圆环的一部分弯曲。
此外,所述主体部优选具有将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引导至所述插入通道的引导部。
此外,所述引导部优选以朝向所述插入通道开口面变窄的方式形成。
此外,所述主体部优选在与所述插入通道中的所述引导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具有保持部,用于保持被插入的所述检测体的前端部。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柔性传感器、及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基于所述柔性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信号,测量所述测量对象的物理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可以防止线圈体的前端部的形状在未施加应力状态下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柔性传感器的测量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俯视观察柔性传感器的状态的图。
图3是检测体打开状态下的柔性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4是检测体闭合状态下的柔性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壳体的平面图。
图6是检测体打开状态下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7是检测体闭合状态下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壳体的平面图。
图9是检测体打开状态下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检测体闭合状态下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用检测体包围电子零件的端子的步骤的图。
图12是表示引导部的其它形态的柔性传感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形态。
<测量装置>
首先,对测量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测量装置100包括:柔性传感器10,其检测流过测量对象的电流;积分电路30,其对柔性传感器10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积分;及测量部40,其基于积分电路30输出的信号,对测量对象的物理量进行测量。
作为测量对象,可列举流通交流电流的电源线、安装在基板上的电子零件的端子等。作为测量对象的物理量,可列举流过测量对象的交流电流的值、交流功率值、测量对象周围产生的交流磁场值等。
(柔性传感器)
柔性传感器10以包围测量对象的状态,检测流过该测量对象的交流电流。柔性传感器10包括:检测体1,其以前端部具有规定曲率的方式被弯曲,并检测流过测量对象的交流电流;及主体部2,其供检测体1的基端部13安装,并且保持被插入的检测体1的前端部11。
如图2~图4所示,检测体1为了容易包围测量对象,被预先弯曲而形成具有规定曲率的形状。检测体1具有柔性,在包围测量对象时可以弯曲。检测体1具有弹性,当去除外力时恢复到原始形状或者基本上恢复到原始形状。
检测体1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方向)形成的罗柯夫斯基线圈。即,检测体1是具有柔性的罗柯夫斯基线圈型电流传感器。
罗柯夫斯基线圈是在具有绝缘性的中空柔性构件上螺旋状缠绕导线而形成。柔性构件例如由氯乙烯或者聚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缠绕的导线在检测体1的前端1a附近折回,并穿过中空柔性构件的内部后延伸到检测体1的基端1b。
罗柯夫斯基线圈在前端部11插入到主体部2的状态(图4所示的状态)下,两个端部彼此以相互对置的方式接近,从而形成为环状。即,检测体1以如下方式保持在主体部2:基端部13的端面与前端部11的端面隔开微小间隔而相互对置,并且基端部13的轴线与前端部11的轴线一致。由此,可以减小形成罗柯夫斯基线圈的检测体1的前端1a与基端1b之间的间隙,并可以减小接近检测体1的其它导体产生的磁通量引起的噪声影响。
检测体1整体被氟树脂等树脂材料覆盖。由此,可以防止在包围测量对象时检测体1剐蹭测量对象或相邻的其它邻接构件而导致检测体1损坏。
在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形成有在柔性传感器10打开状态(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曲率比基端部13大的部位,所述基端部13包含检测体1的基端1b。前端部11是包含检测体1的前端1a的规定长度的部位。检测体1以从基端1b朝向前端1a曲率变大的方式形成。即,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弯曲为弧形,并以在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插入通道70时检测体1形成圆环的方式沿着该圆环的一部分弯曲。
如图2所示,检测体1以如下方式被形成:绕过测量对象背后的前端1a比测量对象的前面更靠前面(纸面),并且前端部11沿着主体部2的插入通道70(后述)的形状而预先朝向内侧弯曲。因此,以位于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与基端部13之间的中间部12的切线正交于在主体部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的方式,弯曲形成检测体1。
此外,检测体1的基端部13为了在操作者用手指将主体部2压向测量对象时,使该作用力容易传递到检测体1的中间部12,而形成为直线状。进而,检测体1的中间部12为了使检测体1不易剐蹭测量对象的邻接构件的边缘,而以曲率大于检测体1的基端部13并且小于前端部11的方式形成。
如上所述,在检测体1中,从基端部13开始,越靠近前端部11,检测体1的曲率阶段地或者连续地变大。由此,操作者施加的力容易从主体部2传递到检测体1,并且检测体1不易剐蹭测量对象或者邻接构件。
主体部2是在检测体1包围测量对象时被操作者操作的部分。如图2~图4所示,主体部2例如包括第一壳体5、及嵌入第一壳体5并容纳在第一壳体5内的第二壳体6。
如图5~图7所示,第一壳体5是形成主体部2的外侧的壳体。第一壳体5被形成为具有底部51与侧壁部52,并且上表面被开口的箱状。第一壳体5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一部分朝向被检测体1包围的测量对象突出的突出部5a。突出部5a形成为圆弧状,该圆弧状与检测体1的前端部11被保持在主体部2的状态下的检测体1的曲率半径的圆弧大体上同心。突出部5a用于在检测体1的闭合状态下限制检测体1所包围的测量对象的大小。由此,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限制:检测体1不会包围流过的电流大于柔性传感器10的可测量范围的过粗的测量对象。此外,通过设置突出部5a,从而可以使测量对象不会位于形成罗柯夫斯基线圈的检测体1的前端1a与基端1b之间的间隙处。
在一对对置的侧壁部52上分别形成有从开口侧向底部51延伸的狭缝53、54。狭缝53、54以沿着第一壳体5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狭缝53内插入有缆线3,缆线3用于连结容纳在主体部2的匹配电路20与积分电路30。在狭缝54内插入有安装在主体部2的检测体1的基端部13。需要说明的是,匹配电路20是用于匹配检测体1侧的阻抗与测量部40侧的阻抗的电路。检测体1的基端1b与匹配电路20通过缆线21(参考图1)而电连接。
在其他侧壁部52中的一个形成有从侧壁部52的外表面贯穿至内表面的孔55。孔55以从侧壁部52的内表面侧朝向外表面侧开口面积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即,孔55的周壁是以朝向孔55的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作为在插入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时将前端部11引导至孔55的引导部56而发挥作用。因此,引导部56以朝向插入通道70开口面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并将插入的检测体1引导至插入通道70。
在底部51设置有与孔55相连的突条部57。突条部57的一端以与孔55连续的方式与孔55相邻地形成,并且另一端以相距狭缝54规定距离的方式与狭缝54对置形成。突条部57形成为,一端的上表面具有与孔55的底部51侧的边缘相同的高度。突条部57以俯视时从一端到另一端按照规定曲率弯曲的方式形成。突条部57的曲率被形成为与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曲率相同。即,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孔55时,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沿着突条部57的上表面配置。因此,突条部57形成插入通道70的底部。
即,突条部57被弯曲形成为与未对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前端部11相同的形状,并且朝着在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从孔55插入到插入通道70时检测体1弯曲的方向弯曲形成。此外,突条部57弯曲为弧形,并以在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从孔55插入插入通道70时检测体1形成圆环的方式沿着该圆环的一部分弯曲。
保持部58与突条部57的另一端(与孔55相反一侧的端部)相邻设置。保持部58例如是由弹性材料形成的O型环,通过将到达突条部57另一端的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O型环的孔内,从而可利用弹性力保持检测体1的前端部11。
如图8~图10所示,第二壳体6是容纳在第一壳体5内侧的壳体。第二壳体6被形成为具有底部61及侧壁部62,并且上表面被开口的箱状。第二壳体6在容纳到第一壳体5中时,底部61的外表面沿着底部51的内表面侧,侧壁部62的外表面沿着侧壁部52的内表面侧。第二壳体6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一部分朝向被检测体1包围的测量对象突出的突出部6a。突出部6a以在将第二壳体6容纳到第一壳体5中时沿着突出部5a的内侧的方式形成。
在一对对置的侧壁部62上分别形成有从开口侧朝向底部61延伸的狭缝63、64。狭缝63、64以沿着第二壳体6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将第二壳体6容纳到第一壳体5中时,狭缝63、64形成在与第一壳体5的狭缝53、54对置的位置上,并成为从第二壳体6的内部连通至第一壳体5的外部的状态。在狭缝63内插入有缆线3,缆线3用于连结容纳在主体部2中的匹配电路20与积分电路30。在狭缝64内插入有安装在主体部2的检测体1的基端部13。
在其他侧壁部62中的一个形成有从侧壁部62的外表面贯穿至内表面的孔65。在将第二壳体6容纳到第一壳体5中时,孔65形成在与第一壳体5的孔55对置的位置上,并成为从第二壳体6的内部连通至第一壳体5的外部的状态。孔65以形状及面积与第一壳体5的孔55的最靠内表面侧的开口大体相同的方式形成。
在底部61设置有与孔65连续的拱形部66。拱形部66的一端以与孔65连续的方式邻接于孔65而形成,并且另一端形成为覆盖设置在第一壳体5的保持部58。拱形部66以从一端到另一端覆盖设置在第一壳体5的突条部57的方式沿着突条部57形成。即,拱形部66以在俯视时其延伸方向(轴线)上的曲率与突条部57的曲率相同的方式弯曲形成。由此,突条部57及拱形部66以与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曲率相同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将第二壳体6容纳到第一壳体5中时,由突条部57与拱形部66包围的空间作为检测体1的前端部的插入通道70发挥作用。因此,拱形部66形成插入通道70的侧壁部及顶部。
即,拱形部66弯曲形成为与未对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前端部11相同的形状,并且朝着在将检测体1从孔55插入到插入通道70时检测体1弯曲的方向弯曲形成。此外,拱形部66弯曲为弧形,并以在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从孔55插入到插入通道70时检测体1形成圆环的方式沿着该圆环的一部分弯曲。
在底部61设置有作为壁部的间隔壁67。间隔壁67以与插入通道70(突条部57及拱形部66)的另一端邻接对置的方式设置。此外,由于在插入通道70的另一端设置有保持部58,因此间隔壁67也以与保持部58邻接对置的方式设置。间隔壁67竖立设置在插入通道70内插入的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与从狭缝54、64插入的检测体1的基端部13之间,并使前端部11与基端部13隔开而不接触。
在底部61设置有多个引导片68。引导片68沿着各狭缝63、64的边缘竖立设置在底部61。引导片68引导检测体1的基端部13、缆线3的插入。
在底部61设置有载置部69。载置部69作为用于载置第二壳体6内设置的匹配电路20的载置台发挥作用。
(积分电路)
如图1所示,积分电路30将检测信号转换成与流过测定对象的电流的振幅成比例的信号,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检测体1的导线由于流过测量对象的电流而感应的电压。积分电路30将转换后的信号作为检测信号输出到测量部40。
(测量部)
如图1所示,测量部40基于来自积分电路30的检测信号,对与测量对象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例如,测量部40若从积分电路30收到检测信号时,则基于该检测信号测量流过测量对象的交流电流。测量部40也可以测量其它物理量,比如基于收到的检测信号测量交流功率或者磁场强度等。测量部40在画面上显示测量出的物理量的波形。测量部40例如包括示波器、功率计、或者电流表等。
<柔性传感器的使用形态>
接下来,对柔性传感器10的使用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未插入到插入通道70的状态下,柔性传感器10为打开状态。若在此状态下,操作者将前端部11对准孔55的位置,并用手指将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则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
如图4所示,检测体1的前端部11被操作者插入到插入通道70深处,从而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保持在保持部58上。由此,柔性传感器10成为闭合状态,测量对象被检测体1包围。
若从主体部2的插入通道70移除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则具有弹性的检测体1恢复成如图3所示的原始形状。
<测量装置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的方法>
接下来,利用测量装置测量测量对象,此时,以基板上安装的电子零件的端子(接脚)作为测量对象,并针对利用检测体1包围电子零件的端子的步骤进行说明。图11是用于说明将检测体1的前端1a从电子零件90的端子91背后送到前面的步骤的图。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电子零件90使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或者DC/DC转换器等电子零件。电子零件90的端子91与端子92的间隔约为数毫米(mm)。检测体1的粗度(直径)例如形成为1mm以上至2mm以下,从而能够插入到端子91与端子92之间。
如图11(a)所示,操作者用指尖夹住主体部2,并在该状态下使主体部2朝向端子91移动,从而将检测体1的前端1a插入到电子零件90与端子91之间。
此时,由于检测体1的前端部11被形成为曲率大于等于柔性传感器10闭合状态下的曲率(基准曲率),因此在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端子91背后时,可以使移动检测体1的前端1a以覆盖端子91背后的方式移动。因此,可以抑制检测体1剐蹭端子91的边缘而导致检测体1损坏。
此外,由于检测体1的前端部11被形成为曲率大于等于柔性传感器10闭合状态下的曲率,因此穿过端子91背后的检测体1的前端1a相对于检测体1的插入方向A容易从端子91背面朝向前面。由此,为了使检测体1的前端1a在端子91的前面露出,操作者可以容易地使检测体1的前端1a抵接端子92的侧面。因此,能够使检测体1的前端1a从端子91的背面朝向前面穿过端子92与端子91的狭小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曲率半径优选小于电子零件90的端子91与端子92的间隔。尤其是,前端部11的曲率半径形成为2mm以上至4mm以下时,可以抑制检测体1剐蹭电子零件90上设置的端子92的边缘而导致检测体1损坏。
接下来,如图11(b)所示,操作者以将检测体1的中间部12朝向端子91背后的电子零件90按压的方式使主体部2进一步向插入方向A移动。由此,检测体1的中间部12被按压到电子零件90,并且该部位成为支点使检测体1朝向内侧B,因此,检测体1不易剐蹭端子91及92各自的边缘。由此,不易损坏检测体1。
接下来,如图11(c)所示,操作者在插入方向A上推压主体部2,从而将剩余的检测体1送到端子91背后。此时,由于检测体1的中间部12的曲率小于柔性传感器10朝向主体部2而闭合的状态下的曲率,因此可抑制检测体1弯折,同时使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接近主体部2的插入通道70。
然后,操作者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嵌入到插入通道70并用保持部58保持,使得测量对象被检测体1包围。像这样,在柔性传感器10中,通过操作者的手就能容易地用检测体1包围端子91。
根据如上所述的柔性传感器10,插入通道70弯曲成与检测体1未作用力的状态下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即,曲率相同,因此检测体1可以在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插入到插入通道70,从而可以防止未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形状发生变化(习惯性变化)。
此外,插入通道70朝着在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时检测体1弯曲的方向弯曲形成,因此可使检测体1成为环状并容易地将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
此外,插入通道70弯曲为弧形,因此可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顺畅地插入到插入通道70。
此外,插入通道70以在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时使检测体1形成圆环的方式沿着该圆环的一部分弯曲,并可以使检测体1形成圆环,因此与检测体1未形成圆环的情况相比,能够测量直径大的测量对象。
此外,检测体1由于以前端部11与基端部13的轴线一致,且彼此的端面对置的方式保持在主体部2,因此可减少磁通量泄漏并提高柔性传感器10的检测精度。
此外,通过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这样的简单操作,就能使前端部11与基端部13以相互对置的方式保持在主体部2。
此外,在孔55周围形成有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引导至孔55的引导部56,因此即使要插入到插入通道70的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偏离孔55的位置,也能通过引导部56将前端部11引导至孔55,并可以将前端部11容易地插入到插入通道70。操作者也能容易地获知插入检测体1的应插入位置。
在此,引导部56通过形成为朝向孔55外侧倾斜地延伸的倾斜面,从而可以防止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剐蹭第一壳体5,并可以将前端部11顺畅地引导至孔55。
此外,由于在第一壳体5设置有保持部58,因此可以保持插入到插入通道70的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并防止前端部11从插入通道70脱落。此外,通过使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保持在保持部58,可以让操作者认识到已经将前端部11插入到必要的规定位置。
此外,主体部2由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这两个壳体构成,相比整体制造主体部2的情况,可以使主体部2的制造变得容易。此外,由于能够通过第一壳体5的突条部57与第二壳体6的拱形部66形成插入通道70,因此,即使壳体为两个,也能形成插入通道70。
此外,在第二壳体6上设置有间隔壁67,该间隔壁67竖立设置在要保持的检测体1的基端部13与前端部11之间,因此在主体部2内以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检测体1的基端部13与前端部11不接触。由此,可以防止检测体1损坏。
此外,由于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曲率大于基端部13的曲率,因此可以使插入到测量对象背后的检测体1的前端1a容易地从测量对象背面朝向前面。由此,操作者无需将手或镊子等放到测量对象背后就能操作主体部2,从而容易使检测体1的前端1a来到测量对象的前面。由此,容易将检测体1的前端1a拉到测量对象的前面,使检测体1整体包围测量对象。因此,即使操作者不将手放到测量对象背后或者不便放入时,也能容易地包围测量对象。
<其它>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包含本发明的概念及权利要求书所含的所有形态。此外,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各构成进行组合,以实现上述课题及效果的至少一部分。此外,例如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具体使用形态,适当地变更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形状、材料、配置、尺寸等。
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第一壳体5的表面设置筒状构件56a,将该筒状构件56a用作孔55的引导部。在筒状构件56a的内表面侧形成的空间与孔55相连,因此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筒状构件56a就能将前端部11导入孔55。采用这种构成时,由于筒状构件56a从第一壳体5的表面突出,因此,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发现检测体1的前端部11的插入目的地。
此外,检测体1的前端部11也可以具有能够让操作者识别出已经插入到插入通道70的规定位置的识别部。即,能够分辨检测体1中的被插入到插入通道70的部分与其它部分。具体而言,对识别部与其它部分的表面赋予不同颜色或图案,操作者可以在视觉上识别。由此,可以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的规定位置为止,因此可防止每次对测量对象的电流进行测量时,形成罗柯夫斯基线圈的检测体1的前端1a与基端1b之间的间隙大小发生变化。
此外,保持部58并不限于设置在插入通道70里侧(孔55相反侧的端部)的情况,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插入通道70的入口侧(孔55附近)或者插入通道70的中间。
此外,主体部2由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这两个构件构成,但也可以将两壳体一体地形成而由一个构件构成。
此外,检测体1的各端面并不限于形成为单一的平面状,也可以具有曲面或弯曲面。
此外,整个插入通道70也可以兼做保持部58。
此外,也可以在检测体1弯曲为圆环状的方向上将狭缝64及基端部13形成为弧形。不仅是检测体1的前端部11,而且还将基端部13形成为弧形,从而在将检测体1插入到插入通道70时能够使检测体1以接近于正圆的方式包围测量对象,因此可以测量直径更大的测量对象。
此外,也可以形成为,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具有弹性,并且检测体1的其它整体或局部具有柔性。
此外,还可以使从插入通道70一端到另一端为相同曲率而弯曲形成。通过使整个插入通道70的曲率相同,不仅在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的状态下,将检测体1的前端部11插入到插入通道70或者从插入通道70拔出时都不会强制使检测体1的前端部11变形,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检测体1在未受到应力的状态下其前端部11的形状发生变化。
符号的说明
1检测体;11前端部;13基端部;2主体部;5第一壳体;55孔;56引导部;57突条部;58保持部;6第二壳体;65孔;66拱形部;67间隔壁;10柔性传感器;20匹配电路;30积分电路;40测量部;70插入通道;90电子零件;91、92端子;100测量装置。

Claims (8)

1.一种柔性传感器,其以包围测量对象的状态检测所述测量对象的物理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体,其弯曲形成有具有弹性的前端部,并且用于检测所述测量对象的物理量;及
主体部,其供所述检测体的基端部安装,并且具有用于插入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的插入通道,
所述插入通道被弯曲形成为与未对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施加应力的状态下的所述前端部相同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所述插入通道沿着在将所述检测体插入到所述插入通道时所述检测体弯曲的方向弯曲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所述插入通道被弯曲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所述插入通道以在将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插入所述插入通道时所述检测体形成圆环的方式沿着所述圆环的一部分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将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前端部引导至所述插入通道的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所述引导部以朝向所述插入通道开口面变窄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插入通道中的与所述引导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具有保持被插入的所述检测体的前端部的保持部。
8.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及
测量部,其基于由所述柔性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信号,测量所述测量对象的物理量。
CN202110311549.2A 2020-03-24 2021-03-24 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 Pending CN1134476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3379 2020-03-24
JP2020053379A JP7386743B2 (ja) 2020-03-24 2020-03-24 フレキシブルセンサ及び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7696A true CN113447696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0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1549.2A Pending CN113447696A (zh) 2020-03-24 2021-03-24 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86743B2 (zh)
CN (1) CN1134476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46864B2 (en) * 2018-11-09 2022-05-31 Hioki E.E. Corporation Flexible sensor and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5575867A (zh) * 2022-11-28 2023-01-0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多信号混合运算且带输出的噪声抑制补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6767B2 (en) 2018-05-09 2020-08-18 Fluke Corporation Adjustable length Rogowski coil measurement device with non-contact voltage measurement
JP7058548B2 (ja) 2018-05-09 2022-04-22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電流センサ及び測定装置
JP7311261B2 (ja) 2018-11-09 2023-07-19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センサ及び測定装置
JP2020076707A (ja) * 2018-11-09 2020-05-21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センサ及び測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46864B2 (en) * 2018-11-09 2022-05-31 Hioki E.E. Corporation Flexible sensor and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5575867A (zh) * 2022-11-28 2023-01-0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多信号混合运算且带输出的噪声抑制补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2498A (ja) 2021-09-30
JP7386743B2 (ja) 202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1911B1 (en) Voltage detecting probe and measuring device
CN113447696A (zh) 柔性传感器及测量装置
JP5497847B2 (ja) 離脱可能な電流クランプを備える電気測定器
US7242173B2 (en) Combined test instrument probe and voltage detector
US11346864B2 (en) Flexible sensor and measuring apparatus
KR100452711B1 (ko) 비접촉식 전류 측정기
US7902848B2 (en) Reversible test probe and test probe tip
EP3115792A1 (en) Voltage detecting probe and measuring device
JP7058548B2 (ja) 電流センサ及び測定装置
US9791479B2 (en) Slide closure current tester
JP5389692B2 (ja) 測定用プローブ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ーブキャップ
JP2020076707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センサ及び測定装置
JP2011191281A (ja) 測定用プローブ
JP6237955B1 (ja) 膜厚計の位置合わせ治具
US20180038893A1 (en) Slide closure multi tester
JP6222396B1 (ja) 膜厚計の測定治具
WO2024135549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センサ及び測定装置
WO2023090063A1 (ja) 電流センサおよび測定装置
JP2015011021A (ja) 電流センサー
WO2023238854A1 (ja) 測定装置用のインジケーター
JP2019086370A (ja) 測定装置
KR940006504Y1 (ko) 전류, 저항 및 전압측정용 테스터의 경보장치
KR100242655B1 (ko) 선형팁 및 고리형팁을 선택적으로 겸용할 수 있는 계측기용프로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