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7153B -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7153B
CN113447153B CN202110719853.0A CN202110719853A CN113447153B CN 113447153 B CN113447153 B CN 113447153B CN 202110719853 A CN202110719853 A CN 202110719853A CN 113447153 B CN113447153 B CN 113447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hermocouple
type
temperature measuring
molten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98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7153A (zh
Inventor
陈瑞润
方虹泽
王琪
杨劼人
王亮
丁宏升
苏彦庆
郭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7198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7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7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7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7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7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它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定向凝固过程的测温装置存在无法测量物料的瞬时温度变化以及易与物料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物料的熔体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B型热电偶的一端插入到陶瓷管内,B型热电偶的另一端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上升降系统安装在测温系统本体内与B型热电偶连接,K型热电偶的一端与位于铜坩埚内的物料连接,K型热电偶的另一端穿过测温系统本体并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物料熔铸,熔化后,对熔体测温,并上下移动,以避免热电偶在钛铝熔体中因长时间停留而与熔体反应熔化。本发明用于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温度计量领域。
背景技术
当定向凝固过程中达到热平衡稳态期时,熔池内的温度分布情况,尤其是冷坩埚定向凝固中物料的温度分布,对理解物料传热和控制界面形状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TiAl合金熔体的化学活性高,冷坩埚内存在电磁场,使物料的温度测量非常困难。
目前,已有的定向凝固过程的测温装置和方法,如专利定向凝固过程连续测温装置和方法(申请号:201210251785.0),该专利解决了定向凝固炉中温度连续测量困难,温度梯度难以准确计算等工程化问题。但是该专利没有考虑到不同位置的瞬时温度变化,以及物料的温度分布对定向凝固的重要影响。另外,由于热电偶需要在熔池中长时间测量,受高温环境的影响易与物料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物料的熔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现有定向凝固过程的测温装置存在无法测量物料的瞬时温度变化以及易与物料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物料的熔体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定向凝固过程的测温装置存在无法测量物料的瞬时温度变化以及易与物料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物料的熔体质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它包括测温系统本体;它还包括陶瓷管、B型热电偶、上升降系统、K型热电偶和外部数据处理组件,陶瓷管竖直插装在测温系统本体的铜坩埚内的上部,B型热电偶的一端插入到陶瓷管内,B型热电偶的另一端穿过测温系统本体并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上升降系统安装在测温系统本体内与B型热电偶连接,且上升降系统带动B型热电偶在陶瓷管内上下运动,K型热电偶的一端与位于铜坩埚内的物料连接,K型热电偶的另一端穿过测温系统本体并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上升降系统包括固定架、电机、齿条、齿轮、支架和热电偶夹具,固定架安装在测温系统本体内的上部,支架竖直安装在固定架上,齿条滑动安装在支架上,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通过热电偶夹具与B型热电偶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测温系统本体包括罐体、铜坩埚、线圈和下升降系统,下升降系统安装在罐体内的下端,铜坩埚安装在下升降系统的正上方,物料伸到铜坩埚内并在下升降系统的带动下上下移动,线圈套装在铜坩埚的外侧。
进一步地,外部数据处理组件包括补偿导线、温度巡检仪和主机,B型热电偶和K型热电偶交汇后伸出罐体通过补偿导线与温度巡检仪连接,温度巡检仪与主机连接,B型热电偶和K型热电偶采集的信息通过主机进行数据分析。
进一步地,物料为柱状物料,材质为Ti-46Al-6Nb。
进一步地,物料上由上至下水平等间距开设多个测温槽。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测温槽之间的间距为6mm-9mm。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多根金属屏蔽线,每个测温槽内安装有一根金属屏蔽线,每根金属屏蔽线内插装有一个陶瓷管,每个陶瓷管内有一根K型热电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的测量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物料的轴向上开槽,并在不同高度上钻孔至心部,相邻两个所钻的孔孔间距为6-9mm,所述开槽大小为能够容纳测温用K型热电偶即可;
步骤二、使用高纯Al2O3陶瓷管和Y2O3涂层保护K型热电偶,使K型热电偶在钛铝熔体中能够长时停留测温;
步骤三、在K型热电偶上缠绕防止电磁场干扰的金属屏蔽线后将K型热电偶放置在物料轴向所开槽内以便对物料固相进行测温,K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0℃-800℃;
步骤四、将物料放置在铜坩埚内熔铸,当物料顶端熔化后,对熔体测温,一方面在炉膛顶部窗口进行熔池表面红外测温,另一方面通过控制B型热电偶插入熔池测温,B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500℃-1800℃,插入熔池的B型热电偶通过上升降系统和下升降系统进行上下移动控制,在物料加热过程中,通过K型热电偶对物料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
步骤五、待熔池温度稳定后,控制B型热电偶将其缓慢从熔池中心位置插入,对熔池温度进行记录,然后将B型热电偶提出熔池;
步骤六、改变工艺参数,再次测温时再将B型热电偶下移测温,如此实现B型热电偶反复使用;
步骤七、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冷坩埚内电磁场、负载时温度场和流动场的数值计算,直至完成对冷坩埚定向凝固的温度测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上升降系统将位于陶瓷管内的B型热电偶做上下方向的移动,有效的避免了在测量钛铝合金熔体温度时,如果B型热电偶长时间处于铜坩埚内,易造成B型热电偶融化或与物料发生反应的问题。能够根据罐体内的温度环境随时调整B型热电偶在铜坩埚中的高度。为热电偶不能长时间放置在熔体中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磁场环境中热电偶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2、本发明由于避免热电偶发生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不会与物料发生反应,实现热电偶的反复使用,提高实验效率和经济性。热电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近2倍。
3、本发明的上升降系统能够控制热电偶的插入深度,从而保证热电偶每次插入熔池的深度相同,保证数据可靠性。
4、本发明的测量方法解决了由于钛铝合金具有高化学活性、冷坩埚内存在磁场而导致物料温度测量困难的问题。
5、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热电偶的反复使用,提高实验效率和经济性。
6、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热电偶每次插入熔池的下移深度相同,保证数据可靠性。
7、本发明通过模型建立,计算温度场的变化,并与实验测得数据进行对比,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测温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物料加热过程温度变化;图5是物料的局部放大图;
图6(a)是有限元感应加热模型1;图6(b)是有限元感应加热模型2;
图7是物料位置选取示意图;
图8是加热功率对Ti-46Al-6Nb合金温度场和凝固界面的影响;
图9是加热频率对Ti-46Al-6Nb合金温度场和凝固界面的影响;
图10是侧向换热系数对Ti-46Al-6Nb合金温度场和凝固界面的影响;
图11是物料高度对Ti-46Al-6Nb合金温度场和凝固界面的影响;
图12是改变物料高度与坩埚底部的距离进行的稳态温度计算和测量比较;
图13是改变加热功率与坩埚底部的距离进行的稳态温度计算和测量比较;
图14是电磁冷坩埚加热Ti-46Al-6Nb合金启熔过程表面特征,其中,(a)、(b)熔化前;(c)边部开始融化;(d)形成熔池;
图15是不同加热功率的Ti-46Al-6Nb熔池测温结果,此时为红外线测量的表面温度。
图16是不同加热功率的Ti-46Al-6Nb熔池测温结果,此时为热电偶对熔池测温。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测温系统本体;它还包括陶瓷管3、B型热电偶4、上升降系统16、K型热电偶10和外部数据处理组件,陶瓷管3竖直插装在测温系统本体的铜坩埚5内的上部,B型热电偶4的一端插入到陶瓷管3内,B型热电偶4的另一端穿过测温系统本体并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上升降系统16安装在测温系统本体内与B型热电偶4连接,且上升降系统16带动B型热电偶4在陶瓷管3内上下运动,K型热电偶10的一端与位于铜坩埚5内的物料6连接,K型热电偶10的另一端穿过测温系统本体并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
本实施方式根据物料状态,选择测温用热电偶型号。对物料固相进行测温时,选用K型热电偶进行测温,它的使用温度范围要求在0℃-800℃;对物料熔体进行测温时,选用B型热电偶进行测量,它的使用测温范围要求在500℃-1800℃。
本实施方式根据热电偶具体工作条件,在磁场环境中,使用K型热电偶对物料固相进行测温时,要在K型热电偶外缠绕金属屏蔽线以避免磁场干扰。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上升降系统16包括固定架20、电机19、齿条18、齿轮50、支架17和热电偶夹具21,固定架20安装在测温系统本体内的上部,支架17竖直安装在固定架20上,齿条18滑动安装在支架17上,电机19安装在固定架20上,电机19的输出轴与齿轮50连接,齿轮50与齿条18啮合,齿条18通过热电偶夹具21与B型热电偶4连接。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而且采用齿轮齿条的传动形式更加稳定,电机便于控制升降的高度,传动精度高。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热电偶夹具21,主要是固定支架17和B型热电偶4。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电机19带动齿条18上下工作过程中,B型热电偶4可以稳定的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支架17侧壁上设有刻度线。如此设置,便于测量热电偶的升降精度。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测温系统本体包括罐体1、铜坩埚5、线圈15和下升降系统12,下升降系统12安装在罐体1内的下端,铜坩埚5安装在下升降系统12的正上方,物料6伸到铜坩埚5内并在下升降系统12的带动下上下移动,线圈15套装在铜坩埚5的外侧。如此设置,根据所需熔体中测温位置的不同,通过电机带动齿条,电源控制电机转速和方向来实现热电偶的上下移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罐体1上安装有红外测温窗口2。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测温系统本体还包括Ga-In容器11,Ga-In容器11安装在罐体1内的下端,且Ga-In容器11套装在下升降系统12上。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物料6具有从上到下的温度梯度,保证主机7可以记录到不同高度的温度变化值。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外部数据处理组件包括补偿导线8、温度巡检仪9和主机7,B型热电偶4和K型热电偶10交汇后伸出罐体1通过补偿导线8与温度巡检仪9连接,温度巡检仪9与主机7连接,B型热电偶4和K型热电偶10采集的信息通过主机7进行数据分析。如此设置,并且因为补偿导线8实时、准确的监测到物料6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处理热电势信号并记录温度值的巡检仪型号为16通路的XJY-160型。利用巡检仪的usb接口将五个通道1-5的实验数据导出至主机7,利用origin软件绘制温度-感应加热时间曲线,测定不同位置的温度曲线如图4,图12,图13所示。红外枪型号为PT300B型,利用红外枪对熔体表面温度进行测定,实验数据导出至主机7,利用origin软件绘制温度-感应加热时间曲线,并将表面温度与巡检仪的通道1的温度进行对比,如图15。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物料6为柱状物料,材质为Ti-46Al-6Nb。如此设置,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的合金成分进行温度参数的测量和传热参数的测量,并且柱状的物料6不仅接近实际的形状,而且可以方便K型热电偶10的摆放。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物料6上由上至下水平等间距开设多个测温槽。轴向上所开测温槽,其开槽宽度要求可放置下外层缠有金属屏蔽线的套有带Y2O3涂层的Al2O3陶瓷管的热电偶,并可保证上述热电偶可在所开槽内移动即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相邻两个测温槽之间的间距为6mm-9mm。如此设置,根据所需测温位置高度在物料上进行钻孔,钻出孔孔间距为6-9mm,所钻孔个数根据物料高度、炉膛高度等相关数据确定,钻孔深度至物料心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多根金属屏蔽线22,每个测温槽内安装有一根金属屏蔽线22,每根金属屏蔽线22内插装有一个陶瓷管3,每个陶瓷管3内有一根K型热电偶10。如此设置,可以不受电磁场的影响,具有金属屏蔽线22的K型热电偶10可准确测量物料6不同位置的温度数值变化。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实施例:
根据图1的测温系统的示意图,实验开始时,打开电脑主机7、温度巡检仪9和内部冷却系统,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对铜坩埚5内的物料6进行感应加热,随着物料6的温度逐渐增加,通过K型热电偶10测得的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会经过温度巡检仪9传递给到电脑主机7中,并记录下来,记录结果如图4所示。根据图4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越靠近铜坩埚5中心的位置,温度越高,越靠近Ga-In容器11的位置,温度相对较低,该方法测量的温度变化规律符合理论上的变化规律,这样就保证了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凝固时的一个温度梯度,进而保证了柱状晶的稳定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物料轴向上开槽,并在不同高度上钻孔至心部,以便安放热电偶。所钻孔相邻两孔孔间距为6-9mm。所开槽大小可容纳本发明所用的测温用热电偶即可,物料顶端距坩埚底端为58-49mm;
步骤二、使用高纯Al2O3陶瓷管和Y2O3涂层保护热电偶,使其在钛铝熔体中可以长时停留测温;
步骤三、在K型热电偶上缠绕防止电磁场干扰的金属屏蔽线后将K型热电偶放置在物料轴向所开槽内以便对物料固相进行测温,K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0℃-800℃;
步骤四、将物料放置在电磁冷坩埚内熔铸,加热功率为30KW-50KW,电源频率为15KHz-115KHz。当物料顶端熔化后,对熔体测温,一方面在炉膛顶部窗口进行熔池表面红外测温,另一方面通过控制B型热电偶插入熔池测温,B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500℃-1800℃。插入熔池的热电偶可通过自行加工设计的热电偶运动装置进行上下移动控制,以避免热电偶在钛铝熔体中因长时间停留而与熔体反应熔化。在物料加热过程中,通过K型热电偶对物料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
步骤五、待熔池温度稳定后,控制热电偶将其缓慢从熔池中心位置插入,对熔池温度进行记录,然后迅速将热电偶提出熔池;
步骤六、改变工艺参数,再次测温时再将热电偶下移测温,如此可实现热电偶反复使用;
步骤七、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 11.0(哈尔滨工业大学授权)进行冷坩埚内电磁场、负载时温度场和流动场的数值计算。本文针对36mm×36mm方坩埚,3-D建模采用四分之一对称结构,进行电磁场和流动场计算,有限单元数量大概为30-40万。对于感应加热计算,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需要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反复耦合,使3-D模型的计算量巨大,故采用合理简化的2-D轴对称模型,有限单元数量大概为3-5万,有限元模型和网格剖分如图图6(a)和图6(b)所示。其中,开缝区域作为具有电阻系数的材料处理,以此等效3-D结构中坩埚壁对电磁场的屏蔽作用,侧向换热系数为800W/m2·K-1000W/m2·K。
步骤四中的电源功率的变化范围为30KW-50KW,模拟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
步骤四中的电源频率的变化范围为15KHz-115KHz,模拟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
步骤七中的侧向换热系数为800W/m2·K-1000W/m2·K,模拟计算结果如图10所示。
物料顶端距坩埚底端为58-49mm,模拟计算结果如图11所示。
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和模拟计算对比,对比结果如图12所示。
实施例:
本实施方式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在物料轴向上开槽,并在不同高度上钻孔至心部,以便安放热电偶。所钻孔相邻两孔孔间距为6-9mm。所开槽大小可容纳本发明所用的测温用热电偶即可,物料顶端距坩埚底端为58-49mm;
步骤二、使用高纯Al2O3陶瓷管和Y2O3涂层保护热电偶,使其在钛铝熔体中可以长时停留测温;
步骤三、在K型热电偶上缠绕防止电磁场干扰的金属屏蔽线后将K型热电偶放置在物料轴向所开槽内以便对物料固相进行测温,K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0℃-800℃;
步骤四、将物料放置在电磁冷坩埚内熔铸,加热功率为30KW-50KW,电源频率为15KHz-115KHz。当物料顶端熔化后,对熔体测温,一方面在炉膛顶部窗口进行熔池表面红外测温,另一方面通过控制B型热电偶插入熔池测温,B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500℃-1800℃。插入熔池的热电偶可通过自行加工设计的热电偶运动装置进行上下移动控制,以避免热电偶在钛铝熔体中因长时间停留而与熔体反应熔化。在物料加热过程中,通过K型热电偶对物料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
步骤五、待熔池温度稳定后,控制热电偶将其缓慢从熔池中心位置插入,对熔池温度进行记录,然后迅速将热电偶提出熔池;
步骤六、改变工艺参数,再次测温时再将热电偶下移测温,如此可实现热电偶反复使用;
步骤七、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 11.0(哈尔滨工业大学授权)进行冷坩埚内电磁场、负载时温度场和流动场的数值计算。本文针对36mm×36mm方坩埚,3-D建模采用四分之一对称结构,进行电磁场和流动场计算,有限单元数量大概为30-40万。对于感应加热计算,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需要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反复耦合,使3-D模型的计算量巨大,故采用合理简化的2-D轴对称模型,有限单元数量大概为3-5万,有限元模型和网格剖分如图6(a)和(b)所示。其中,开缝区域作为具有电阻系数的材料处理,以此等效3-D结构中坩埚壁对电磁场的屏蔽作用,侧向换热系数为800W/m2·K-1000W/m2·K。
通过步骤四,对加热功率的调节可以得到熔化的熔池。本研究采用红外测温仪和热电偶两种方案对熔池温度进行测量,物料高度均为50mm。使用红外测温时,当功率在16kW左右进行保持,料头逐渐熔化形成熔池,其前后状态如图14所示。图14中的(a)和(b)为熔化前状态,从颜色上可知,由于集肤效应,热流从试样表面向内部传递,故料头边部比中部温度更高,颜色更亮,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图14中的(c)中料头的边部已经开始熔化,图14中的(d)中的料头基本全部熔化,形成熔池。
通过实施例中步骤四,通过红外测温测得物料顶端温度,并通过拟合计算出红外测温与电源加热功率之间的关系函数。熔池形成后,开始进行红外测温,且要求每次对熔体表面的探测位置相同,选取在熔池中心区域,如图14中的(a)所示。图15为熔池表面的红外测温结果,将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可得到红外温度Tin与加热功率P之间的关系:
Tin=1603+3.1P (1)
通过热电偶对熔池进行测温,可得到热电偶温度Tth与加热功率P之间的关系:
Tth=1427+4.6P (2)
进一步,通过式(5-1)和(5-2),可建立Tth与Tin之间的关系,记为:
Tth=1.48Tin-952 (3)
糊状区内热流方向和凝固界面宏观形貌是紧密相连的,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者。控制糊状区热流方向和凝固界面宏观形貌的最终目的是柱状晶的持续平行生长。当坩埚和合金一定时,电流参数和抽拉速度为主要控制手段。研究认为控制物料初始高度和三相点位置是凝固界面平直化的关键。实际过程中,上述两点是通过调整功率和抽拉速度实现的。
通过实施例中的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步骤六,反复测量不同电源功率下的温度变化,得到相应的变化规律。根据图8的分析可知,一定范围内增加功率会使凝固界从上凸向下凹转变,功率越大,界面下凹越明显。但影响凝固界面形貌的因素是相互复杂耦合的。增大功率的同时也改变了物料的软接触程度,进一步影响侧向散热程度。图10表明随着侧向换热面积的增大,凝固界面从下凹向上凸转变。增大功率后会使更多的物料熔化,当电磁力无法完全平衡一定高度熔体产生的径向压力时,便会造成更多的物料和坩埚壁接触形成凝壳,凝壳和坩埚壁的换热会极大影响界面的凹凸性。所以,通过功率来控制凝固界面形貌必须要综合考虑侧向换热带来的耦合影响,在保证过热度的情况下,一个合适的功率是需要结合实验结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的。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例中步骤七,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相对比,判断实际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都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频率对改善凝固界面平直性有积极作用。

Claims (8)

1.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它包括测温系统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陶瓷管(3)、B型热电偶(4)、上升降系统(16)、K型热电偶(10)和外部数据处理组件,
陶瓷管(3)竖直插装在测温系统本体的铜坩埚(5)内的上部,B型热电偶(4)的一端插入到陶瓷管(3)内,B型热电偶(4)的另一端穿过测温系统本体并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上升降系统(16)安装在测温系统本体内与B型热电偶(4)连接,且上升降系统(16)带动B型热电偶(4)在陶瓷管(3)内上下运动,K型热电偶(10)的一端与位于铜坩埚(5)内的物料(6)连接,K型热电偶(10)的另一端穿过测温系统本体并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连接;
测温系统本体包括罐体(1)、铜坩埚(5)、线圈(15)和下升降系统(12),下升降系统(12)安装在罐体(1)内的下端,铜坩埚(5)安装在下升降系统(12)的正上方,物料(6)伸到铜坩埚(5)内并在下升降系统(12)的带动下上下移动,线圈(15)套装在铜坩埚(5)的外侧;
物料(6)上由上至下水平等间距开设多个测温槽;
熔池形成后,B型热电偶(4)对熔体表面探测,且每次探测的位置相同,选取在熔池中心区域,将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红外温度Tin与加热功率P之间的关系:
Tin=1603+3.1P (1)
通过B型热电偶(4)对熔池进行测温,可得到热电偶温度Tth与加热功率P之间的关系:
Tth=1427+4.6P (2)
通过式(1)和(2),建立Tth与Tin之间的关系,记为:
Tth=1.48Tin-952 (3)
糊状区内热流方向和凝固界面宏观形貌紧密相连,控制糊状区热流方向和凝固界面宏观形貌保证柱状晶的持续平行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升降系统(16)包括固定架(20)、电机(19)、齿条(18)、齿轮(50)、支架(17)和热电偶夹具(21),
固定架(20)安装在测温系统本体内的上部,支架(17)竖直安装在固定架(20)上,齿条(18)滑动安装在支架(17)上,电机(19)安装在固定架(20)上,电机(19)的输出轴与齿轮(50)连接,齿轮(50)与齿条(18)啮合,齿条(18)通过热电偶夹具(21)与B型热电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17)上设有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数据处理组件包括补偿导线(8)、温度巡检仪(9)和主机(7),B型热电偶(4)和K型热电偶(10)交汇后伸出罐体(1)通过补偿导线(8)与温度巡检仪(9)连接,温度巡检仪(9)与主机(7)连接,B型热电偶(4)和K型热电偶(10)采集的信息通过主机(7)进行数据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物料(6)为柱状物料,材质为Ti-46Al-6N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测温槽之间的间距为6mm-9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根金属屏蔽线(22),每个测温槽内安装有一根金属屏蔽线(22),每根金属屏蔽线(22)内插装有一个陶瓷管(3),每个陶瓷管(3)内有一根K型热电偶(10)。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物料(6)的轴向上开槽,并在不同高度上钻孔至心部,相邻两个所钻的孔孔间距为6-9mm,所述开槽大小为能够容纳测温用K型热电偶(10)即可;
步骤二、使用高纯Al2O3陶瓷管(3)和Y2O3涂层保护K型热电偶(10),使K型热电偶(10)在钛铝熔体中能够长时停留测温;
步骤三、在K型热电偶(10)上缠绕防止电磁场干扰的金属屏蔽线后将K型热电偶(10)放置在物料(6)轴向所开槽内以便对物料固相进行测温,K型热电偶(10)的测温范围为0℃-800℃;
步骤四、将物料(6)放置在铜坩埚(5)内熔铸,当物料(6)顶端熔化后,对熔体测温,一方面在炉膛顶部窗口进行熔池表面红外测温,另一方面通过控制B型热电偶(4)插入熔池测温,B型热电偶(4)的测温范围为500℃-1800℃,插入熔池的B型热电偶(4)通过上升降系统(16)和下升降系统(12)进行上下移动控制,在物料加热过程中,通过K型热电偶(10)对物料(6)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
步骤五、待熔池温度稳定后,控制B型热电偶(4)将其缓慢从熔池中心位置插入,对熔池温度进行记录,然后将B型热电偶(4)提出熔池;
步骤六、改变工艺参数,再次测温时再将B型热电偶(4)下移测温,如此实现B型热电偶(4)反复使用;
步骤七、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冷坩埚内电磁场、负载时温度场和流动场的数值计算,直至完成对冷坩埚定向凝固的温度测量。
CN202110719853.0A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ctive CN113447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9853.0A CN113447153B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9853.0A CN113447153B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7153A CN113447153A (zh) 2021-09-28
CN113447153B true CN113447153B (zh) 2024-04-19

Family

ID=7781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9853.0A Active CN113447153B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71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2882A (zh) * 2022-08-10 2022-12-09 山东大学 一种微波场中样品体相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8289A (ja) * 1993-04-28 1995-04-11 Nippon Steel Corp 金属材料の凝固シュミレート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440848A (zh) * 2002-02-28 2003-09-10 李碚 一种制备TbDyFe基合金定向凝固晶体的方法
CN1821430A (zh) * 2006-01-24 2006-08-23 东北大学 一种强磁场下高温处理装置
CN101722296A (zh) * 2009-11-26 2010-06-09 上海大学 利用吸铸研究薄带连铸凝固的物理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1876642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凝固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2192797A (zh) * 2011-04-14 2011-09-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定向凝固用熔炼测温装置
CN102392174A (zh) * 2011-10-27 2012-03-28 东北大学 一种制备磁致伸缩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CN202710199U (zh) * 2012-07-19 2013-01-3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定向凝固过程连续测温装置
CN203432929U (zh) * 2013-09-06 2014-02-12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测定实验装置
CN103968968A (zh) * 2014-04-02 2014-08-06 上海大学 脉冲磁致振荡作用下测量熔体热历史曲线的装置
CN103969292A (zh) * 2014-05-29 2014-08-06 中南大学 一种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综合传热热流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994836A (zh) * 2014-05-19 2014-08-20 上海大学 脉冲磁致液面振荡作用下测量熔体热历史曲线的装置
CN105057608A (zh) * 2015-09-11 2015-11-18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重力铸造合金临界凝固系数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CN109280809A (zh) * 2018-11-05 2019-0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细化TiAl合金片层组织的冷坩埚定向凝固方法
CN110243489A (zh) * 2019-07-01 2019-09-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磁悬浮熔体凝固过程三维温度场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11957917A (zh) * 2020-09-17 2020-11-20 贵州理工学院 一种获取连铸保护渣凝固渣膜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12363472U (zh) * 2020-05-15 2021-01-15 沈阳广泰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铸片炉接触式测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8289A (ja) * 1993-04-28 1995-04-11 Nippon Steel Corp 金属材料の凝固シュミレート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440848A (zh) * 2002-02-28 2003-09-10 李碚 一种制备TbDyFe基合金定向凝固晶体的方法
CN1821430A (zh) * 2006-01-24 2006-08-23 东北大学 一种强磁场下高温处理装置
CN101876642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凝固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1722296A (zh) * 2009-11-26 2010-06-09 上海大学 利用吸铸研究薄带连铸凝固的物理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2192797A (zh) * 2011-04-14 2011-09-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定向凝固用熔炼测温装置
CN102392174A (zh) * 2011-10-27 2012-03-28 东北大学 一种制备磁致伸缩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CN202710199U (zh) * 2012-07-19 2013-01-3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定向凝固过程连续测温装置
CN203432929U (zh) * 2013-09-06 2014-02-12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测定实验装置
CN103968968A (zh) * 2014-04-02 2014-08-06 上海大学 脉冲磁致振荡作用下测量熔体热历史曲线的装置
CN103994836A (zh) * 2014-05-19 2014-08-20 上海大学 脉冲磁致液面振荡作用下测量熔体热历史曲线的装置
CN103969292A (zh) * 2014-05-29 2014-08-06 中南大学 一种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综合传热热流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057608A (zh) * 2015-09-11 2015-11-18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重力铸造合金临界凝固系数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CN109280809A (zh) * 2018-11-05 2019-0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细化TiAl合金片层组织的冷坩埚定向凝固方法
CN110243489A (zh) * 2019-07-01 2019-09-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电磁悬浮熔体凝固过程三维温度场测定装置及方法
CN212363472U (zh) * 2020-05-15 2021-01-15 沈阳广泰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铸片炉接触式测温系统
CN111957917A (zh) * 2020-09-17 2020-11-20 贵州理工学院 一种获取连铸保护渣凝固渣膜的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7153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47153B (zh) 一种冷坩埚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EP1930483A1 (en) Silicon electromagnetic ca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apparatus
CN108413770B (zh) 一种真空感应熔炼过程温度实时测控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02539457B (zh) 合金凝固同步辐射成像可视化方法
JP2004510338A (ja) 熱処理システム中の加工物の移動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8415485B (zh) 一种金属熔体温度实时测控调整装置及方法
US5197531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castings
CN105092406A (zh) 一种新型炉渣结晶过程热重测试设备与测试方法
CN111842814A (zh) 真空精密铸造炉、真空精密铸造炉的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JPH03180260A (ja) 冶金容器中の溶融金属浴の表面にある液体スラグの厚さを連続的に測定する方法
CN1328887A (zh) 一种轧板内部温度在线测量方法及专用系统
EP3465115A1 (en) Automated measurement process of the temperature of a fusion furnace by means of a temperature probe
CN212371130U (zh) 真空精密铸造炉、真空精密铸造炉的测温装置
Ren et al. Influence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the initial solidification during electromagnetic continuous casting
CN212363472U (zh) 一种铸片炉接触式测温系统
CN113215648A (zh) 一种多头测温装置
CN108247030B (zh) 一种智能带自学习功能连铸中间包感应加热控制方法
US20140338590A1 (en)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insulation
Adamson et al. Interim report on corrosion by zirconium-base fluorides
CN211786810U (zh) 用于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测试的控温实验装置
CN215103677U (zh) 多头测温装置
JP2020138892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製造装置
CN215930963U (zh) 一种海绵钛还原炉温度及液位在线监控装置
CN109789476B (zh) 电渣重熔的方法及熔化容器
CN113740374A (zh) 一种基于电导率测量高温熔渣开始析晶温度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