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9913A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9913A
CN113439913A CN202011375006.9A CN202011375006A CN113439913A CN 113439913 A CN113439913 A CN 113439913A CN 202011375006 A CN202011375006 A CN 202011375006A CN 113439913 A CN113439913 A CN 113439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sensor
input device
head
ambi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50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杨素林
杨荣广
刘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0830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1905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9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308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distinctive and separately oriented light emitters or reflectors associated to the pointing device, e.g. remote cursor controller with distinct and separately oriented LEDs at the tip whose radiations are captured by a photo-detector associated to the scree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通过壳体的安装孔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杆部、头部或壳体内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或环境光传感器,以及,输入设备内设置有用于传输气体或光线的通道,用户可通过接触输入设备实现气体检测功能或环境光检测功能。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气体检测功能或环境光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输入设备可以是手表的表冠。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3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230501.4、申请名称为“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面对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体验,可在电子设备上安装实现例如指纹识别、拍照、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检测、气体检测、环境光检测、体温检测、发光照明等多种功能的部件,基于此需求,电子设备内部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部件,这样,会占据电子设备的空间,无形中增加电子设备的体积。
对于体积较小的可穿戴设备,在不会较大程度增加设备体积的同时,如何安装可集成多种功能的部件以提高用户体验,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通过壳体的安装孔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输入设备内安装与指纹识别相关的部件,例如,杆部或头部中设置有气体传感器和/或环境光传感器,再例如,在壳体内设置有气体传感器和/或环境光传感器,在输入设备内设置有用于传输气体和/或光线的通道,用户通过接触输入设备的头部以实现气体检测功能和/或环境光检测功能。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气体检测功能和/或环境光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包括安装孔;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处理器和气体传感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气体传感器都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杆部或所述头部内;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气体传感器,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的外部的气体传输至所述气体传感器,以使所述处理器获取与所述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设置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的杆部或头部设置有气体传感器,用户开启输入设备的气体检测模式后,头部的外部的气体穿过输入设备内的通道到达气体传感器,处理器通过气体传感器获取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完成气体检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气体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输入设备可以是手表的表冠。
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包括头部的外端面和头部的侧面。其中,头部的外端面与壳体的侧面平行或近似平行,头部的侧面是头部的周向方向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杆部内,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气体传感器之间,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输入设备的杆部设置连接气体传感器和电路板的连接器,有效利用了杆部的空间,减少了占据壳体的空间,而且,可以实现气体传感器与处理器的电连接,尤其对于气体传感器设置在头部的结构来说,在杆部设置连接器更为有效,便于实现。
可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杆部或所述头部内,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旋转,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旋转时,第一连接件不旋转,第二连接件旋转。
可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杆部或所述头部内,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旋转,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旋转时,第二连接件不旋转,第一连接件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气体传感器固定在输入设备内,连接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一个连接件与电路板连接,另一个连接件与气体传感器连接,可以使得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气体传感器旋转,且可以使得与气体传感器连接的连接件旋转,另一个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件不旋转,这种结构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先安装输入设备后安装气体传感器以及连接器,也可以先安装气体传感器以及连接器后安装输入设备,使得可穿戴设备易于安装,设计的灵活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杆部内,包括沿所述杆部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杆部的远离所述头部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呈环形结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一个第一电极围合另一个第一电极,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且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旋转时,所述第二电极可在对应的第一电极上旋转以和对应的第一电极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由于输入设备的杆部仅设置有连接器的第二连接件,可以使得可穿戴设备对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径向尺寸没有过多要求,即,杆部的径向尺寸可以设计的较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装孔的尺寸,避免了由于安装孔的尺寸较大造成的结构强度差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杆部内且与所述杆部具有间隙,包括第一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所述第一本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段伸入所述第一本体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内套于所述第一本体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包括第二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本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金属件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第二接触段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金属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且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旋转时,所述第二连接件旋转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不旋转,且所述第二金属件的所述第二接触段可与对应的第一金属件的第一接触段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由于连接器的两个连接件大部分都设置在杆部,因此,不会占据壳体内的空间,并且,可靠性会较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伸入所述第二本体的空腔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将用于检测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传感器设置在连接器的第二本体的空腔内,由于充分利用了连接器的空间,所以,减少了传感器占据壳体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所述输入设备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器内套于所述杆部内且与所述杆部间具有间隙,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所述气体传感器和所述连接器不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气体传感器与输入设备具有间隙不接触,内套于杆部的连接器与杆部存在间隙不接触,使得输入设备被旋转时气体传感器和所述连接器都不旋转,由于气体传感器不旋转,较容易且稳定地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并且,由于连接器不旋转,可尽可能保证连接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包括安装孔;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处理器和气体传感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气体传感器都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杆部的内端面的一侧;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杆部的内端面,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的外部的气体传输至所述气体传感器,以使所述处理器获取与所述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设置有输入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的可体内设置有气体传感器,用户开启输入设备的气体检测模式后,头部的外部的气体穿过输入设备内的通道到达气体传感器,处理器通过气体传感器获取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完成气体检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气体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所述杆部的内端面为杆部远离头部的一侧,且与壳体的侧面平行或近似平行的面。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该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疏油防尘膜,所述疏油防尘膜设置在所述气体传感器和所述杆部之间。
该疏油防尘膜是一种具有防水和透气功能的膜,可以对可穿戴设备的元件进行防水保护。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包括安装孔;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处理器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都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杆部或所述头部内;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的外部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以使所述处理器获取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设置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的杆部或头部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用户开启输入设备的环境光检测模式后,头部的外部的环境光信号穿过输入设备内的通道到达环境光传感器,处理器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信号,并对该环境光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完成环境光检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环境光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杆部内,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之间,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输入设备的杆部设置连接环境光传感器和电路板的连接器,有效利用了杆部的空间,减少了占据壳体的空间,而且,可以实现环境光传感器与处理器的电连接,尤其对于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头部的结构来说,在杆部设置连接器更为有效,便于实现。
可选地,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杆部或所述头部内,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旋转,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旋转时,第一连接件不旋转,第二连接件旋转。
可选地,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杆部或所述头部内,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旋转,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旋转时,第二连接件不旋转,第一连接件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环境光传感器固定在输入设备内,连接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一个连接件与电路板连接,另一个连接件与环境光传感器连接,可以使得输入设备被旋转时带动环境光传感器旋转,且可以使得与环境光传感器连接的连接件旋转,另一个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件不旋转,这种结构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先安装输入设备后安装环境光传感器以及连接器,也可以先安装环境光传感器以及连接器后安装输入设备,使得可穿戴设备易于安装,设计的灵活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杆部内,包括沿所述杆部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杆部的远离所述头部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呈环形结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一个第一电极围合另一个第一电极,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且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旋转时,所述第二电极可在对应的第一电极上旋转以和对应的第一电极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由于输入设备的杆部仅设置有连接器的第二连接件,可以使得可穿戴设备对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径向尺寸没有过多要求,即,杆部的径向尺寸可以设计的较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装孔的尺寸,避免了由于安装孔的尺寸较大造成的结构强度差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杆部内且与所述杆部具有间隙,包括第一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所述第一本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段伸入所述第一本体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内套于所述第一本体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包括第二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本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金属件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连接,第二接触段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金属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且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旋转时,所述第二连接件旋转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不旋转,且所述第二金属件的所述第二接触段可与对应的第一金属件的第一接触段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由于连接器的两个连接件大部分都设置在杆部,因此,不会占据壳体内的空间,并且,可靠性会较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伸入所述第二本体的空腔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将用于检测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传感器设置在连接器的第二本体的空腔内,由于充分利用了连接器的空间,所以,减少了传感器占据壳体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地,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与所述输入设备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器内套于所述杆部内且与所述杆部间具有间隙,在所述输入设备被旋转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和所述连接器不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环境光传感器与输入设备具有间隙不接触,内套于杆部的连接器与杆部存在间隙不接触,使得输入设备被旋转时环境光传感器和所述连接器都不旋转,由于环境光传感器不旋转,较容易且稳定地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并且,由于连接器不旋转,可尽可能保证连接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包括安装孔;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处理器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都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杆部的内端面的一侧;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杆部的内端面,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的外部的环境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以使所述处理器获取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设置有输入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的壳体内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用户开启输入设备的环境光检测模式后,头部的外部的环境光信号穿过输入设备内的通道到达环境光传感器,处理器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信号,并对该环境光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完成环境光检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环境光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包括安装孔;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杆部或所述头部内或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杆部的内端面的一侧,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杆部的内端面,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的外部的被测对象辐射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温度传感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被测对象的温度。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温度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和所述输入设备相连,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伸缩机构带动所述输入设备沿所述输入设备的轴向方向移动。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输入设备的发光模式已开启;输入设备的拍照模式已开启;输入设备的环境光检测模式已开启;所述环境光的光强小于预设值;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运动状态。
在检测到输入设备的发光模式开启、拍照模式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式开启、环境光的光强小于预设值或可穿戴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伸缩机构带动输入设备沿杆部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发光照明功能、拍照功能、环境光检测功能等。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输入设备上设置外螺纹,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电动机、齿轮和螺母,所述螺母和所述杆部配合连接,所述螺母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所述螺母的内螺纹和所述杆部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齿轮和所述电动机的轴配合连接,所述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伸缩机构带动所述输入设备沿所述输入设备的轴向方向移动,包括: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动机通电,以使得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输入设备沿所述输入设备的轴向方向移动。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设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孔,所述第一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设备内或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杆部的内端面的一侧,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道将所述头部的外部的被测对象辐射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来测量被测对象的温度。
在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例如,用户开启输入设备的温度测量模式,头部的外部的被测对象辐射的信号穿过输入设备内的通道到达温度传感器,处理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该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被测对象的温度,完成温度的测量。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温度测量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设备可以是下述输入设备120。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用户对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
示例性的,所述对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旋转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移动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按压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触摸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双击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长按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通道包括从所述头部的外端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和从所述头部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被测对象的温度包括:检测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是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的操作,所述温度测量的方式包括正面测量和侧面测量;在选取的所述温度测量的方式是正面测量的情况下,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所述头部的外端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接收所述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在选取的所述温度测量的方式是侧面测量的情况下,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所述头部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接收所述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所述光通道第一通道接收所述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输入设备旋转第一角度,以使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接收所述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所述第一角度是所述被测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测对象相对于第一通道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被侧对象相对于第一通道在第一输入设备上的头部所占区域的角度。
将第一输入设备的第一通道旋转第一角度,即实现将第一通道在第一输入设备上的头部所占区域旋转至与被测对象相对,从而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温度检测功能。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四操作是通过第一提示界面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的操作,或,所述第四操作是通过语音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检测第四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第一提示界面或者发出第一语音提示,所述第一提示界面或者所述第一语音提示用于提示用户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非运动状态。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二输入设备,所述第二输入设备是显示屏、摄像头、麦克风和喇叭、超声波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按键,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用户对所述第二输入设备的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温度传感器是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输入设备还包括从所述头部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被测对象的温度包括:确定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是所述被测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通道的角度;控制所述第一输入设备旋转第一角度,以使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所述头部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接收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相连,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输入设备旋转第一角度,以使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所述头部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接收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包括: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输入设备旋转第一角度,以使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所述头部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通道,接收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设备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孔,所述第一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杆部、所述头部或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杆部的内端面的一侧,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第六操作,所述第六操作是开启环境光参数测量的操作;响应于所述第六操作,通过所述通道将所述头部的外部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来检测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用户开启输入设备的环境光检测模式后,头部的外部的环境光信号穿过输入设备内的通道到达环境光传感器,处理器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信号,并对该环境光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完成环境光检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环境光检测功能,而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总体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六操作包括用户对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旋转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移动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按压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触摸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双击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长按所述第一输入设备的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二输入设备,所述第二输入设备包括显示屏、摄像头、麦克风和喇叭、超声波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按键,所述第六操作包括用户对所述第二输入设备的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响应于所述第六操作,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与所述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环境光传感器通过所述通道获取所述头部的外部的光信号;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发送的所述光信号;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光信号,获取获取与所述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环境光的光强和/或环境光中紫外线的系数。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将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进行电连接。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第六操作。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和所述输入设备相连;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设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孔,所述第一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设备内或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杆部的内端面的一侧,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设备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孔,所述第一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一端,且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杆部、所述头部或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杆部的内端面的一侧,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内,且从所述头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执行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或者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这些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第十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或者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或者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或者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功能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中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中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示意性装配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连接器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装配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另一示意性爆炸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本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本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另一示意性装配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连接器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示意性爆炸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连接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另一示意性爆炸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连接器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示意性爆炸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2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指纹传感器、连接器和开关器件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4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指纹传感器、连接器和开关器件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28和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凸透镜的示意图。
图31至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凹透镜的示意图。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37和图3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3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指接触头部121时指纹传感器可检测到的指纹区域的示意图。
图40至图4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指在头部滚动过程中可穿戴设备的一组图形用户界面。
图4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指在头部滚动过程中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组图形用户界面。
图4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使用涉及私权限或身份鉴权的应用时可穿戴设备的一组图形用户界面。
图46和图4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特征区域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特征区域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4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特征区域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且杆部中设置有光纤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0和图5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特征区域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5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特征区域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特征区域设置在壳体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5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特征区域设置在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内端面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5是图54所示的输入设备的杆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光学传感器以及类光栅结构设置在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内端面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7是图56所示的输入设备的杆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传感器与输入设备的杆部不相对设置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电容传感器和金属电极设置在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0是图59所示的是输入设备的杆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6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电容传感器和金属电极设置在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63是图62所示的输入设备的杆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磁传感器和磁性层设置在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5是图64所示的输入设备的杆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6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磁传感器和磁性层设置在输入设备的杆部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9是图68所示的输入设备的头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1至图7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设置在输入设备的头部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7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感光元件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感光元件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7至图78是图7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7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感光元件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80和图81是图7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2至图8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感光元件设置在壳体内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另一示意性截面图。
图8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设备和驱动装置配合的示意性装配图。
图9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输入设备和驱动装置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1是图9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通过操作显示屏控制输入设备的旋转的一组图形用户界面。
图9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通过操作显示屏控制输入设备的旋转的另一组图形用户界面。
图9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9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9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9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杆部沿B-B方向的一例剖面示意图。
图9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9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0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例示意性结构图。
图10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例示意性结构图。
图10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CG电极的一例结构示意图。
图10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温装置的一例结构示意图。
图10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0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0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0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0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例示意性结构图。
图10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例示意性结构图。
图1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量的方法的一例示意性流程图。
图1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输入设备沿C-C方向的一例剖面示意图。
图1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输入设备沿C-C方向的一例剖面示意图。
图1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3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的又一例示意性截面图。
图13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3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输入设备发出的光线随用户手指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
图14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输入设备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前后的光线对比示意图。
图14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一例示意图。
图14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4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4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另一例示意图。
图14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4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4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4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4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死机构的一例示意性结构图。
图15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5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机构的一例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
主体101,腕带102。
处理器110,传感器模块130,显示屏140,摄像头150,存储器160,供电模块170,音频设备193,无线通信模块191,移动通信模块192,第一电路板111,与第一电路板 111连接的第三电路板(小板)113,盖114。
输入设备120,头部121,杆部122。
头部121,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头部121的侧面121-B,盖板1211,头部121 的第一区域1213,头部121的孔1214,头部121的内端面121-C。
杆部122,杆部122的间隙120-1,杆部122中与第一通道1231连通的第一开孔1221,杆部中与第一通道1231连通的第二开孔1222,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
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头部121的第二通道1232,头部121的第四通道1233。
壳体180,壳体180的侧面180-A,壳体180内的安装孔181,安装孔181的孔壁1811,壳体180内的第三通道182。
指纹传感器130C,识别旋转的传感器1301,与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的第二电路板(小板)112。
连接器200,第一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220。
第一连接件210的电极211,第三本体212,第三本体212的紧固孔2121,紧固件201;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第二连接件220的第四本体222,第四本体222上的安装孔 2221。
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本体241,第一本体241的外壁2411,第一本体241的第一槽2412,第一槽2412的开孔2412-1,第一槽段2412-A,第二槽段2412-B,第一金属件242,第一金属件242的第一接触段2421,第一金属件的第一连接段2422,第一连接段2422 的环形段2422-A,第一连接段2422的延伸段2422-B;第二连接件220的空腔2501,第二连接件220的第二本体251,第二本体251的通孔2511,第二金属件252,第二金属件 252的第二接触段2521,第二金属件的第二连接段2522。
连接器200的固定杆260,固定杆260上的通孔2601,固定杆260上的开口槽2602,固定杆260的外壁2603,连接器200的金属条270。
透镜组的透镜310,开关器件400。
光传感器511,电容传感器512,设置在杆部122的光纤520,第一偏光片531,第二偏光片532,第三偏光片533,第四偏光片534,第五偏光片535。
特征区域1241,类光栅结构1242,类光栅结构的孔1242-1,第二金属电极1243,磁性层1244。
摄像头600,感光元件610、镜头620、镜头底座630、镜筒640,镜筒640上的凸起641,杆部122的限位槽1224,头部121内的环形凹槽1216。
反射装置710,反射装置710的反射面711,套设在输入设备120内的连接件720,连接件720的第一部分721,连接件720的第二部分722,驱动装置730,电机731,第一齿轮732,第二齿轮733,固定件740,第一通道1231的内螺纹701。
PPG传感器130A,手指30,第五通道810,第六通道820,第六通道820的通道821,第六通道820的通道822,红外光发送单元830,红外光通道831,滤波片840,ECG电极850,ECG电极850的凸起部分851,ECG电极850的平面部分852,控温装置860,控温装置860的制冷片861,控温装置860的电热片862。
气体传感器130I,气孔910,气泵920,气泵920的气嘴921,疏油防尘膜930,第七通道940,第一反射结构950。
环境光传感器130F,第八通道1010,第九通道1020,第二反射结构1030,透镜1040。
发光单元1100,第十通道1110,第十通道1110的通道1111,第十通道1110的通道1112,第十通道1110的通道1112,纤维孔1120,纤维孔1120的第一纤维孔1121,纤维孔1120的第二纤维孔1122,纤维孔1120的第三纤维孔1123,导光纤维1130,导光纤维 1130的第一导光纤维1131,导光纤维1130的第二导光纤维1132,导光纤维1130的第三导光纤维1133,发光纤维1140,发光纤维1140的第一发光纤维1141,发光纤维1140的第二发光纤维1142,发光纤维1140的第二发光纤维1143,第三反射结构1150,凸透镜 1160,导光结构1170,透光孔1171,导光柱1172,反射镜1173,混光装置1180,光开关1190。
锁死机构1200,电动机1210,电磁阀1220,制动块1230,齿轮1240。
伸缩机构1300,电动机1310,齿轮1320,螺母13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具备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以及各类终端设备。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智能腕带、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健康监测设备、计算或游戏设备、智能电话、配饰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为围绕用户的手腕佩戴的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是包括例如表冠,开关,按钮或按键等输入设备的设备,复用可穿戴设备上已有的输入设备,在输入设备上集成指纹识别、拍照、PPG检测、气体检测、环境光检测、体温检测、发光照明等功能,在不会较大程度增加设备体积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用户体验。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相关设计可以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此外,在又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相关设计可以实现输入设备的伸缩或锁死。
图1是本申请些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功能框图。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 100可以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参考图1,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输入设备120、传感器模块130、存储器160和供电模块170。可以理解的是,图 1所示的部件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 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 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可穿戴设备100的效率。
输入设备120用于提供用户输入,可以是机械设备,用户接触输入设备120,使得输入设备120发生旋转、平移或倾斜以实现用户输入,以实现可穿戴设备100的启动(例如,开机或关机)、确定或调节信号(例如,调节音量的大小)等的功能或操作。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输入可以是用户对输入设备120做旋转、平移以及倾斜等操作,其中,用户对输入设备120做平移以及倾斜的操作可统称为用户对输入设备120的移动操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输入可以包括旋转输入和移动输入。示例性地,用户可通过滑动或滚动输入设备120实现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用户可通过按压输入设备120实现输入设备120的移动。
可以理解,输入设备120可以是一个部件或多个部件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可以包括按钮,按钮可实现旋转输入,示例性地,按钮还可实现倾斜或平移等移动输入。在可穿戴设备100是智能手表的实施例中,按钮也可以称为表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可以包括按键,按键可实现倾斜或按压等移动输入,例如,按键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的开关键或音量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可以包括按钮和按键。
还可以理解,可穿戴设备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2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可实现多种功能。示例性地,输入设备120可实现指纹识别、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检测、拍照、气体检测、环境光检测、体温检测、发光照明等的功能,具体内容在下文中做详细说明。其中,PPG也可以称为光容积变化描记图法,两种描述可互相替换。
传感器模块1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可以包括PPG传感器130A、压力传感器130B、指纹传感器130C、电容传感器130D、加速度传感器130E、环境光传感器130F、接近光传感器130G、触摸传感器130H等。应理解,图1仅是列举了几种传感器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很少的传感器,或者使用其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传感器替换上述列举的传感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30可检测来自输入设备120上的用户输入,并响应该用户输入,实现启动、确定、调节信号等功能或操作。
PPG传感器130A,可以用于检测心率,即单位时间内的心跳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可以包括光发送单元和光接收单元。光发送单元可以将光束照射到人体(比如血管)中,光束在人体中发生反射/折射,反射/折射光被光接收单元接收,得到光信号。由于血液在波动的过程中,透光率发生变化,所以发射/折射光是变化的,PPG传感器130A检测到的光信号也是变化的。PPG传感器130A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确定该电信号对应的心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 内或设置在壳体180内,可通过PPG传感器130A检测的光信号实现PPG检测的功能。
压力传感器130B,可以用于检测人体与可穿戴设备100之间的压力值。压力传感器130B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压力传感器130B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上可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130B,通过多个压力传感器130B中相邻压力传感器130B的信号差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
指纹传感器130C,用于采集指纹。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指纹传感器130C的种类很多,示例性地,指纹传感器130C可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其中,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可包括电容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压感传感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或设置在壳体180内,可通过输入设备120 反射的光线实现指纹识别的功能。
电容传感器130D,可以用于检测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以实现特定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传感器130D可用于检测人体与可穿戴设备100之间的电容,该电容可以反映人体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是否接触良好,可应用于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检测,其中,人体可作为一个电极。当电容传感器130D设置于可穿戴设备上的电极时,电容传感器130D可以检测人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当电容传感器105D检测到的电容过大或过小时,说明人体与电极接触较差;当电容传感器130D 检测到的电容适中时,说明人体与电极接触较好。由于人体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会影响电极检测电信号,进而影响ECG的生成,所以可穿戴设备100在生成ECG时,可以参考电容传感器130D检测到的电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容传感器130D可以和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金属电极之间产生变化的电容,通过变化的电容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或移动。
加速度传感器130E,可以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可穿戴设备100是可穿戴式设备,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0时,可穿戴设备 100在用户的带动下运动,所以加速度传感器130E检测到的在各个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可以反映人体的运动状态。
环境光传感器130F,用于感知环境光光参数。例如,环境光参数可以包括环境光强度或环境光中的紫外线的系数等。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强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的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30F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30F 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30G配合,检测可穿戴设备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或设置在壳体180内,可通过环境光传感器130F检测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中的环境光参数实现环境光检测的功能。
接近光传感器13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可穿戴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可穿戴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可穿戴设备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可穿戴设备100 可以确定可穿戴设备100附近没有物体。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30G检测用户手持可穿戴设备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3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或锁屏。
触摸传感器130H,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由触摸传感器130H与显示屏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30H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130H 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30H也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的表面,与显示屏所处的位置不同。
气体传感器130I,用于检测气体参数。例如,气体参数可以包括气体种类或气体浓度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或设置在壳体180内,可通过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中的气体参数实现气体检测的功能。
磁传感器130J,是把磁场、电流、应力应变、温度、光等外界因素引起敏感元件磁性能变化而转换成电信号且以这种方式来检测相应物理量的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磁传感器130J可与输入设备120内的磁性层结合,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会产生变化的磁通量,通过磁传感器130J上产生的感应电流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或移动。
存储器16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指令,从而执行可穿戴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6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供电模块170,可为可穿戴设备100中的各个部件比如处理器110、传感器模块130等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模块170可为电池或其他便携式的电力元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与充电设备连接(比如,通过无线或者有线连接),供电模块170可以接收充电设备输入的电能,以电池蓄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屏140。显示屏14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中可以设置触摸传感器,形成触摸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含显示屏140,也可以不包含显示屏140,例如,当可穿戴设备100是手环时,可以包含显示屏或不包含显示屏,当可穿戴设备100是手表时,可以包含显示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150,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 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50可应用在前置拍摄场景中,也可简称为“前置摄像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50被设置为可旋转的,可实现多方位或多角度场景的拍摄,例如,既可以应用在前置拍摄场景中,也可以应用在后置拍摄场景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包括1个或多个摄像头150,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定。示例性地,摄像头150的像素较小,体积较小,占据的设备的空间较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可穿戴设备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音频设备193,音频设备193可包括麦克风、喇叭或听筒等可接收或输出声音信号的设备。
喇叭,也称“扬声器”,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喇叭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听筒,也称“受话器”,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可穿戴设备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听筒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可穿戴设备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另外,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91、移动通信模块192、一个或多个天线1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2。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无线通信模块191、移动通信模块192实现无线通信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91可以提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100上的遵循各类网络通信协议或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示例性地,该网络通信协议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通信协议。例如,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蓝牙协议与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建立蓝牙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91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
无线通信模块191经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91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 191可以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耦合,使得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92可以提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100上的遵循各类网络通信协议或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示例性地,该网络通信协议可以是各种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诸如以太网、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 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通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支持网络切片架构的通信协议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通信协议。例如,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WCDMA通信协议与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9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在另一些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92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92 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移动通信模块192可以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92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9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天线2耦合,使得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参考图2,可穿戴设备100包括主体101和2个腕带102(图2中示出了腕带102的部分区域)。腕带102可以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在主体101上,腕带102可缠绕于手腕、胳膊、腿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以将可穿戴设备100 固定到用户的身上。主体101可包括壳体180和盖114,壳体180包围盖114,例如,壳体180包括设置在顶端的沟槽,盖114容纳于沟槽中,盖114的边缘邻接且固定在壳体 180的沟槽上,形成为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和盖114形成的结构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可容纳图1所示的以及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组合,以实现可穿戴设备100的各种功能。主体101还包括输入设备120,盖114和壳体180形成的结构内的容纳空间可容纳输入设备120的部分,输入设备120的外露部分便于用户接触。
盖114作为主体101的表面,可作为主体101的保护板,以避免容纳于壳体180内的部件外露而被损坏。示例性地,盖114可以是透明的。示例性地,盖114可以包括晶体,例如蓝宝石晶体,或者,盖114可以由玻璃,塑料或其他材料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用户可通过显示屏140与可穿戴设备100 进行交互。示例性地,显示屏140可接收用户输入,并且,响应于该用户输入做出相应的输出,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或按压显示屏140上的图形位置处来选择(或以其他方式)打开、编辑该图形等。
输入设备120附接到壳体180的外侧且延伸至壳体180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包括相连的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伸入壳体180内,头部121外露于壳体 180,可作为和用户接触的部分,以允许用户接触输入设备,通过旋转、倾斜或平移头部 121来接收用户输入,当用户操作头部121时,杆部122可随着头部121一起运动。可以理解,头部121可呈任意形状,例如,头部121可呈圆柱形。可以理解,可旋转的输入设备120可称为按钮,在可穿戴设备100是表的实施例中,可旋转的输入设备120可以是表的冠部,输入设备120可称为表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实用性,输入设备120还可以具备一种或多种功能,从而使得具备上述功能的输入设备120在不同实施例中可以有不同的具体结构,下文做详细说明。
壳体180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包括但不限于塑料、金属、合金等。壳体180上设置有与输入设备120配合的安装孔,以收容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示例性地,壳体180 的侧面180-A上设置有延伸至壳体180的内部的安装孔,通常情况下,安装孔的形状以及尺寸与杆部122相配合,换句话说,安装孔的形状和尺寸可基于杆部122设计。
应理解,输入设备120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任何可接收用户输入的机械部件都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入设备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可以是按钮1201,按钮1201可作为输入设备120的一例,按钮1201可安装在壳体180的侧面180-A上,在可穿戴设备100是表的实施例中,按钮1201可称为表冠。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可以是按键1202,按键1202可作为输入设备120的另一例,按键1202可允许用户按压使得按键1202发生平移或倾斜等移动以实现用户的移动输入。
在一示例中,按键1202可安装在壳体180的侧面180-A上,按键1202的一部分外露,另一部分从壳体180的侧面朝着壳体180的内部延伸(图中未示出)。
在另一示例中,按键1202也可以设置在按钮1201的头部121上,在可实现旋转输入的同时也可实现移动输入。
在另一示例中,按键1202也可设置在主体101上安装有显示屏140的顶面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输入设备120可包括按钮1201和按键1202,在一示例中,按钮1201和按键1202可设置在壳体180的同一个表面上,例如,都设置在壳体180的同一侧面上,在另一示例中,按钮1201和按键1202也可设置在壳体180的不同表面上,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应理解,输入设备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1202,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钮1201。
如前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利用输入设备120,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例如指纹识别、拍照、PPG检测、气体检测、环境光检测、体温检测、发光照明等功能,以在不会较大程度增加可穿戴设备100的体积的同时,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输入设备120或壳体180上设计特征区域可以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以及,还可以通过相关设计可以实现输入设备的伸缩或锁死。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现上述各个功能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以下,结合图4至图4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做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可对输入设备120做相关设计,在输入设备120中安装与指纹识别相关的部件,用户接触输入设备120,可通过旋转、按压、移动和/或倾斜输入设备120,实现指纹识别。指纹传感器130C是识别指纹的核心部件,可基于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识别指纹,以确定用户身份。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示例性地,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电容式指纹传感器、超声波式指纹传感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位置有两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 也可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以下,对上述每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指纹识别的结构设计做详细说明。
在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或杆部122,手指接触头部121,指纹传感器130C可根据来自头部 121的信号获得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根据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可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10以通过处理器110进行指纹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旋转,指纹传感器130C都可以静止不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可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
图4和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以下,结合图4和图5,以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为例,通过不同类型的指纹传感器130C来描述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头部121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应理解,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杆部122的结构与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杆部122的结构类似,后续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图4所示的结构可应用于指纹传感器130C为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的场景。
参考图4,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盖114、输入设备120、指纹传感器130C。盖114与壳体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盖 114可以是显示屏140。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以通过安装孔181将杆部122安装在壳体上,头部 121外伸于壳体180且容纳有指纹传感器130C,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通过连接器与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将指纹传感器130C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发送给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的处理器110,通过处理器110进行指纹识别。输入设备120的头部 121还设置有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道,通道由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指纹传感器 130C,即,通道的一端位于头部121的外表面,另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以能够通过通道传输光信号。示例性地,通道可以是头部的透明区域,该透明区域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如图4所示,通道可以由透明的盖板1211形成。示例性地,头部121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头部121中位于头部121的表面与指纹传感器130C之间的区域可以形成通道,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头部121的外表面包括相连的外端面121-A与侧面121-B,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近似平行,头部121的侧面121-B是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指纹传感器(如图4所示的盖板 12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道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指纹传感器。
在指纹传感器130C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的实施例中,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包括收光单元,来自壳体180内部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可穿过头部121的通道到达按压在头部121的外表面的手指,经手指反射的光穿过通道且投射至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光学式指纹传感器根据投射的光生成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识别。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可集成在光学式指纹传感器中,即,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可以包括发光单元和收光单元。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也可以是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图5所示的结构可应用于指纹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的场景,与图4相比,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输入设备 120的头部121可不需要设置有通道。电容传感器利用的是电容传感器与导电的皮下电解液形成的电场,指纹的高低起伏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压差出现不同的变化,借此可实现准确的指纹测定。当手指按压电容传感器的表面时,电容传感器根据指纹波峰与波谷而产生的电荷差,从而形成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识别。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也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图5所示的结构也可应用于指纹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的场景。超声波传感器利用的是超声波在手指表面反射的超声波能量,指纹的“谷”部分和“脊”部分对超声波能量的反射率不相同,反射的超声波可转化为不同强度的电信号,最终形成明暗相间的指纹图像,借此可实现准确的指纹测定。当手指按压超声波传感器的表面时,超声波传感器根据指纹波峰与波谷反射信号差,从而形成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识别。
在上述如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将指纹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10,以使得处理器110根据该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或者,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根据指纹信息完成指纹识别后将指纹识别的结果传送给处理器110,以使得处理器110根据该结果,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等输出设备给用户提供信息。可以理解,在该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与处理器110之间传输数据,继续参考图4或图5,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连接器200,连接器200可用于实现指纹传感器 130C和处理器110之间的电连接,示例性地,连接器200的至少部分可设置在输入设备 120中,例如,连接器200的至少部分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中,其中,连接器200的至少部分表示连接器200的部分或全部。
处理器110安装在主体内的第一电路板111(也可以称为主板)上,通过连接器200实现第一电路板111和指纹传感器130C之间电连接,以实现处理器110与指纹传感器130C之间的电连接。应理解,处理器110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11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电路板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11上,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输入设备120可绕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例如,x方向)被旋转,由于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输入设备120中,所以,指纹传感器130C可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或,输入设备120旋转,指纹传感器130C不旋转,或,输入设备120和指纹传感器130C 都不旋转。以下,以指纹传感器130C旋转和不旋转的两种实施例为例,对用于连接指纹传感器130C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器200以及连接器200与相关部件的关系做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连接器200可以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一个连接件与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另一个连接件与第一电路板111(或处理器110)连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可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和与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的连接件旋转,而与第一电路板111连接的连接件不旋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可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处指纹传感器130C与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的处理器110之间的电连接。
这种结构的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先安装输入设备120后安装指纹传感器130C以及连接器200,也可以先安装指纹传感器130C以及连接器200后安装输入设备120,使得可穿戴设备100易于安装,设计的灵活性较高。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2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参考图6,连接器20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第一连接件210与主体101内的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第二连接件220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旋转时,第二连接件220可旋转且第一连接件220不旋转。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210呈同心圆分布,包括多个环形的电极211,任意两个电极211中的一个电极211围合另一个电极211;第二连接件220包括沿绕输入设备的杆部的轴向方向(例如,x方向)平行分布的多个电极221,第二连接件220的多个电极221与第一连接件210的多个电极211一一对应,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210的电极211接触以实现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的电连接,在输入设备 120被旋转时,可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和连接器200的第二连接件220旋转,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在第一连接件210的对应的电极211上做旋转运动,使得第二连接件 220的电极221与第一连接件210的电极211可始终保持较好的接触,以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较好的电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器200实现指纹传感器130C与第一电路板上之间的电连接。图6中示出了第一连接件210的4个电极211以及第二连接件220 的4个电极221,一个电极211对应一个电极221,可以看出,在电极221做旋转运动时,电极221的运动轨迹与电极211的形状类似,可始终保持电极221与电极211的接触,从而,实现指纹传感器130C与第一电路板上的处理器110的电连接。
以下,结合图7至图11对连接器200以及该连接器200与相关部件的关系做一说明。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20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200的示意性装配图。
参考图7和图8,连接器200包括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第一连接件210包括第三本体212和与第三本体212固定连接的环形的电极211,第一连接件210 可与壳体180内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且固定连接在壳体上,示例性地,通过将第三本体212固定在壳体上以将第一连接件210固定在壳体上,例如,第三本体212上设置有紧固孔2121,可通过安装在紧固孔2121上的紧固件将第三本体212固定在壳体上。第二连接件220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中,包括第四本体222和与第四本体222固定连接的电极221,第四本体222中设置有安装电极221的安装孔2221,电极221可以包括金属条2211,金属条2211的两端分别与电极211和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电极221与电极211之间的接触更稳定,电极221还可以包括弹性件2212。示例性地,弹性件2212可以是弹簧,弹性件2212的两端分别与金属条2211和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即,电极221包括固定连接的金属条2211和弹性件2212,金属条2211的远离弹性件2212的一端与电极211连接,弹性件2212的远离金属条2211 的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在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包括金属条2211和弹性件2212的实施例中,可将电极221称为弹针。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6至图8所示的连接器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6至图8所示的连接器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示意性装配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6至图8所示的连接器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装配图。应理解,图9至图1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可穿戴设备100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以及,可穿戴设备100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
参考图9至图11,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第一电路板111、连接器200、指纹传感器130C、输入设备120,示例性地,指纹传感器130C固定在输入设备 120的头部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固定在头部121的端部的盖板1211,用于与手指接触,以保护设置在头部121内的部件(例如,指纹传感器130C)。示例性地,在指纹传感器130C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的实施例中,盖板1211可以理解为设置在头部121的通道,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盖板1211可以是透明的玻璃盖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112(可称为小板),连接器200的一端可通过第二电路板112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
继续参考图9至图11,连接器200的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壳体180的内部且固定在壳体180上,第一连接件210的远离第二连接件220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连接器200的第二连接件220内套且固定连接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第二连接件220 的远离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示例性地,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的远离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例如,第二连接件220 的电极221的弹性件2212的一端与指纹感传感器130C电连接。第二连接件220的靠近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10电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10的环形的电极与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一一对应,第一连接件210的一个环形的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接触,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210的一个环形的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的金属条2221的一端接触。
在输入设备120沿着杆部112的轴向方向被旋转时,输入设备120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和第二连接件220旋转,以使得第二连接件220的电极221始终与第一连接件210 的电极接触,以保持指纹传感器130C与第一电路板111的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器20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20与第一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220与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一电路板111连接,第二连接件220设置在杆部122,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壳体180内,在指纹传感器130C旋转过程中可以实现指纹传感器130C与第一电路板110的电连接。由于杆部122可仅设置第二连接件220,该结构的可穿戴设备100对杆部122的径向尺寸可没有过多限制。不过,设置在壳体180内的第一连接件210会占据壳体180的部分空间,且,由于第二连接件220 与第一连接件210之间需要对准位置,对连接器200的安装精度有一定要求。
在指纹传感器130旋转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 200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着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以保持电连接的两个套管,记为第一连接件 (或外管)和第二连接件(或内管),第二连接件内套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之间可始终保持接触以实现电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连接表示的是,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中的一个连接件可与指纹传感器130C固定连接且可旋转,以及,另一个套管可与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111(或主板)固定连接且不可旋转。当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可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和与指纹传感器电连接的套管旋转,并且,由于两个套管之间可转动连接,其中一个套管在旋转时可始终保持与另一个套管的接触,以在指纹传感器130C旋转时可始终保持指纹传感器130C和第一电路板111之间的电连接。
以下,结合图12至图19,对该连接器以及该连接器与相关部件的关系做说明。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20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示意性装配图。
参考图12至图14,第一连接件210包括第一本体241和固定连接在第一本体24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242,第一金属件242的部分区域外露于第一本体241的内部,可与第二连接件220上的金属件接触以实现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的电连接,第一金属件242的伸出第一本体241的一端可与相关部件电连接。示例性地,第一金属件 242的一端可与壳体180内的第一电路板111(或主板)电连接,也可与指纹传感器130C 电连接。当第一金属件242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时,第一连接件210不旋转,当第一金属件242的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时,第一连接件210可旋转。
应理解,当第一连接件210包括多个第一金属件242时,任意两个第一金属件242之间可不接触,也可以接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示例性地,第一金属件242的数量可以是4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本体241的外壁2411上设置有与第一金属件242对应的第一槽2412,第一槽2412从第一本体241的外壁2411上延伸至第一本体241的端部,并且,第一槽2412上设置有开孔2412-1。参考图12和图14,第一金属件242插入第一槽2412以卡装在第一本体241上,第一金属件242位于开孔2412-1 的位置的部分(记为第一接触段2421)外露于第一本体241的内部,可与第二连接件220 的环形金属件接触,第一金属件242的其余部分(记为第一连接段2422)朝着第一本体 241的外部延伸,第一金属件242的伸出第一本体241的一端可与第一电路板111或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
示例性地,参考图13,第一槽2412包括沿着第一本体241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槽段2412-A和沿着第一本体24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二槽段2412-B,第一槽段2412-A和第二槽段2412-B相连通,对应地,参考图12和图14,第一金属件242的第一连接段2422 包括相连接的环形段2422-A和延伸段2422-B,环形段2422-A插入第一槽段2412-A,以及,延伸段2422-B插入第二槽段2412-B,延伸段2422-B伸出第一本体241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11或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
示例性地,第一金属件242是具有弹性的金属件,在第一金属件242与第二连接件220的环形金属件接触时,可弹性按压在环形金属件上。这样,在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之间绕着轴向方向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弹性的第一金属件242的较好的变形能力,可较好地与第二连接件220上的金属件接触,以保证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 220之间的电连接。
示例性地,第一金属件242可以是线型的,例如,第一金属件242可以是弹性金属线。
参考图12、图15至图17,第二连接件220包括第二本体251和固定连接在第二本体251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252,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252与第一连接件210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242一一对应,具体地,第二金属件252的数量与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金属件242的数量相同,并且,第二金属件252套装在第二本体251上的部分可始终与第一金属件242接触以实现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的电连接,第二金属件252的伸出第二本体251的一端可与相关部件电连接。示例性地,第二金属件252的一端可与壳体 180内的第一电路板111(或主板)电连接,也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当第二金属件252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时,第二连接件220不旋转,当第二金属件252的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时,第二连接件220可旋转。
应理解,当第二连接件220包括多个第二金属件252时,任意两个第二金属件252之间可接触,也可以不接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示例性地,第二金属件252的数量可以是4个。
还应理解,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电连接不同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0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第一电路板111固定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上,这样,第一连接件210可通过第一电路板111固定在壳体上,当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可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和第二连接件220旋转,第一连接件210不旋转。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0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第一连接件210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当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可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和第一连接件210旋转,第二连接件220不旋转,示例性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0也可固定在杆部122上,以更好地固定第一连接件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第二金属件252包括第二接触段2521和第二连接段2522,参考图15,第二本体251上设置有对应第二金属件252的通孔2511,参考图16,第二接触段2521套设在第二本体251的外壁上,第二连接段2522穿过通孔2511伸入第二本体251内且沿着第二本体251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段2522伸出第二本体251 的一端可与第一电路板111或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可以理解,在第二连接件220包括多个第二金属件252的实施例中,将第二金属件252的第二连接段2522翻转至第二本体251的内部且朝着内部本体251的外部延伸,各个第二金属件252之间可以互不干扰,尤其是相对容易排布第二连接段2522,结构简单易实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51上也可以不需要设置有对应第二金属件252的通孔 2511,示例性地,第二金属件252的第二接触段2521套装在第二本体251的外壁上,第二连接段2522弯折后在第二本体251的外壁上朝着第二本体251的外部延伸(图中未示出),伸出第二本体251的一端可与第一电路板111或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不过,这种结构的设计相对比较复杂。
参考图17,第二连接件220的第二金属件252与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金属件252对应,当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中的一个旋转且另一个不旋转时,第一金属件242的第一接触段2421与第二金属件252的第二接触段2521之间可始终接触,以实现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之间的电连接。
为了便于描述,以第二连接件220与指纹传感器130C固定连接以及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一电路板111固定连接为例,结合图18和19,对连接器与相关部件的关系做说明。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12至图17所示的连接器200的可穿戴设备100 的示意性爆炸图,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12至图17所示的连接器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装配图。应理解,图18和图1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可穿戴设备100中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以及,可穿戴设备100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
参考图18和图19,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第一电路板111、连接器200、指纹传感器130C、输入设备120。
指纹传感器130C固定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固定在头部121的端部的盖板1211,用于与手指接触,以保护设置在头部121内的部件(例如,指纹传感器130C)。示例性地,在指纹传感器130C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的实施例中,盖板1211可以理解为设置在头部121的通道,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盖板 1211可以是透明的玻璃盖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112(可称为小板),连接器200的一端可通过第二电路板112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
连接器200内套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10内套于杆部122,第一连接件210与杆部122之间具有间隙且不接触(图中未示出),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不会带动第一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220内套于第一连接件210。第一连接件210 的多个第一金属件242(例如,4个第一金属件242)与第二连接件220的多个第二金属件252(例如,4个第二金属件252)一一对应,第一金属件242的位于第一本体241的槽2412的开孔2414-1上的第一接触段2421与套合在第二本体251上的第二接触段2521 接触,以实现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之间的电连接。第一连接件210的朝着第一本体241的外部延伸的第一连接段2422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第一电路板 111固定在壳体180上,这样,通过第一电路板111可以将第一连接件210固定在壳体180 上,第二连接件220的朝着第二本体251的外部延伸的第二连接段2522的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输入设备120带动指纹传感器130C和第二连接件220旋转,第二连接件22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10绕着轴向方向转动,第二连接件220的第二金属件252与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金属件242之间始终接触,可保持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之间的电连接,以保持指纹传感器130C与第一电路板111 之间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112(可称为小板),第二连接件220的第二金属件252的伸出第二本体251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 112电连接,以通过第二电路板112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的第三电路板113(也可称为小板),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金属件242的伸出第一本体241的一端与第三电路板113电连接,以通过第三电路板113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器200设置在杆部122,包括同轴设置且可沿着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以保持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之间可始终保持接触以实现电连接,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中的一个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且可旋转,另一个可与壳体180内的第一电路板111(或主板)电连接且不可旋转,在指纹传感器130C旋转过程中可以实现指纹传感器130C与第一电路板 111的电连接。由于连接器200都设置在杆部122,因此,不会占据壳体180内的空间,并且,可靠性会较好。不过,由于连接器200包括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对杆部122的径向尺寸有一定要求,需要设计的比较大,而且,为了保证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之间较好的接触,连接器200的长度会设计的比较长,使得杆部122的轴向尺寸比较大。
作为可旋转的输入设备120,可穿戴设备100内可内置有传感器以识别输入设备120 的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0中的空腔可容纳用于识别旋转的传感器(记为传感器1301)。示例性地,参考图20,传感器13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11上,朝着靠近第二连接件220的方向延伸,伸入第二连接件220的空腔2501内。当输入设备 120被旋转时,位于第二连接件220的空腔2501内的传感器1301可通过相关特征点来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或移动,具体的识别旋转或移动的方式以及结构可参考下文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与其他部件组合,形成共同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模组。示例性地,指纹传感器130C可与第二电路板112组合,形成指纹模组。可以理解,上述举例的包括指纹传感器在内的指纹模组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在指纹模组中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情况下,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下文中对指纹模组的解释同此处,无特殊说明,后续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被旋转,指纹传感器130C都不旋转,尤其在输入设备120旋转过程中指纹传感器130C不旋转。连接器200作为连接第一电路板111 (或主板或处理器)和指纹传感器130C的桥梁,在第一电路板111和指纹传感器130C 都不旋转的情况下,连接器200也不做旋转。这种结构的可穿戴设备100,由于指纹传感器130C不旋转,较容易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并且,由于连接器200不旋转,可尽可能保证连接器200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20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21所示的连接器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图21所示的连接器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装配图。
参考图21,示例性地,连接器200包括固定杆260和穿插固定在固定杆260内的多个金属条270,固定杆260上设置有穿插金属条270的通孔2601。金属条270的远离指纹传感器的一端可和第一电路板电连接,金属条270的靠近指纹传感器的一端用于和指纹传感器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条270可通过插孔焊或贴片焊的方式将金属条27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路板和指纹传感器连接以实现电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条270 可以称为金属针,金属针可以是分体式的,即,金属针的一部分为插针,另一部分为插座,其中,插针和插座可分别与指纹传感器和第一电路板连接。
参考图22和图23,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第一电路板111、连接器200、指纹传感器130C、输入设备120。
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指纹传感器130C与头部12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120-1且不接触,以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指纹传感器130C不旋转。连接器200内套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连接器200的固定杆260与杆部122之间存在间隙120-1且不接触,以在输入设备旋转时,连接器200不旋转,连接器200的金属条 270的远离指纹传感器130C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第一电路板191固定在可穿戴设备的壳体180上,这样,可通过第一电路板111将连接器200固定在壳体上,金属条270的靠近指纹传感器130C的一端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这样,通过连接器200 可实现指纹传感器130C与第一电路板111的电连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由于指纹传感器130C以及与指纹传感器130C固定连接的部件(例如,下文中的第二电路板112) 与头部121存在间隙120-1且不接触,以及,连接器200与杆部122之间存在间隙120-1 且不接触,可以使得指纹传感器130C以及连接器200不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固定在头部121的端部的盖板1211,用于与手指接触,以保护设置在头部121内的部件(例如,指纹传感器130C)。示例性地,在指纹传感器130C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的实施例中,盖板1211可以理解为设置在头部121的通道,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盖板1211可以是透明的玻璃盖板。可以理解,在头部121 固定有盖板1211的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与头部121和盖板1211之间均存在间隙 120-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112(可称为小板),金属条270的靠近指纹传感器130C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112电连接,以通过第二电路板112与指纹传感器130C电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还包括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的第三电路板113(也可称为小板),金属条270的远离指纹传感器130C的一端与第三电路板113电连接,以通过第三电路板113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
作为可旋转的输入设备120,可穿戴设备100内可内置有传感器以识别输入设备120 的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杆260中可容纳用于识别旋转的传感器(记为传感器1301)。
示例性地,参考图21,固定杆260中设置有在轴向方向上贯穿且在固定杆260的外壁2603上开口的开口槽2602,参考图22和图23,传感器1301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111上,示例性地,传感器1301的一端可通过第三电路板113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111 上,传感器1301朝着靠近固定杆260的方向延伸,伸入固定杆260上的开口槽2602中。这样,当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位于固定杆260的开口槽2602内的传感器1301可通过相关特征点来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具体的识别旋转的方式以及结构可参考下文的相关描述。
应理解,图1至图23所示的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头部121的实施例仅为示意性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也可以设置在杆部122内(图中未示出),通道由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指纹传感器130C。在一示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通过连接器200与处理器110连接,连接器20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杆部122内,且连接器200 位于处理器110(或第一电路板111)和指纹传感器130C之间,连接器200与处理器110 和指纹传感器130C的连接关系可参考图11、图19和图23所示的连接关系,区别在于,将图11、图19和图23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杆部122内。在另一示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也可以不需要通过连接器200与处理器110连接,例如,参考图19,若杆部122 的远离头部12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壳体180上的第三电路板(小板)113,指纹传感器 130设置在杆部122内且固定在第三电路板113上,那么,指纹传感器130C可通过第三电路板113与第一电路板111连接,以实现和处理器110的连接。
在输入设备120是按键或具有按压功能的按钮以及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输入设备 120的头部121的实施例中,在可实现指纹识别的同时,为了能够实现输入设备120的平移或倾斜等移动输入,电路板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之间设置有开关器件,开关器件中可以设置金属弹片以使开关器件具有弹性,这样,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杆部122 接触开关器件,并按压开关器件以实现开关功能。
为了便于描述,以图12至图20对应的连接器200的结构为例,对在输入设备120是按键或具有按压功能的按钮以及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实施例中的开关器件与其他部件的关系做说明。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开关器件同样适用在其他图中所示或未示出的结构中。
参考图24和图25,第一电路板111与杆部122之间设置有开关器件400,开关器件400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示例性地,在可穿戴设备100包括第三电路板113的实施例中,开关器件400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三电路板113上。由于杆部122中设置有连接器 200,开关器件400邻近杆部122的内端面设置,该内端面是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端面,且该内端面是与开关器件400接触的区域,以便于按压输入设备120,实现用户的移动输入。参考图25(可与图20对比),开关器件400直接安装在第三电路板113上,且正对杆部122的内端面,当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杆部122的内端面与开关器件400 接触,按压开关器件400以实现开关功能。
应理解,开关器件400可以呈任意结构,只要和杆部122的内端面接触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6和图27,开关器件400可以大体呈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中空区域用于避让连接器200,当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杆部122的内端面与开关器件400大面积接触。这样,输入设备120的受力相对均匀,不仅可以提高对输入设备120 的按压操作的稳定性,而且,手感容易控制,不易产生局部受力的感觉,可大大提高用户体验。可以理解,开关器件400的环形结构可以是如图26所示的封闭的环形结构,也可以是半封闭的环形结构(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开关器件400也可以呈条形状,开关器件400邻近杆部122的内端面设置,可穿戴设备可以设置有多个开关器件400,沿着杆部122的内端面间隔设置(图中未示出),示例性地,多个开关器件400可以对称均匀设置,这样,输入设备120的受力相对均匀。例如,多个开关器件400可以包括两个开关器件400,两个开关器件400对称设置。再例如,多个开关器件400沿着杆部122的内端面围合一圈,呈环形结构。
以上,对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输入设备120上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以下,对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壳体18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壳体180的实施例中,手指触摸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指纹传感器130C可根据来自头部121的信号获得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识别。
如前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上形成有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通道贯穿输入设备120,以在指纹传感器130C与头部121之间传输光线,以及,输入设备120中可以设置透镜组,便于将从手指上反射的光线更好地传输至指纹传感器130C中。可以理解,透镜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透明组可以设置在头部121或杆部122,也可以设置在头部121和杆部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8,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盖114、输入设备120、指纹传感器130C。盖114与壳体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 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
继续参考图28,输入设备120上形成有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通道由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以在指纹传感器130C与头部121之间传输光线,其中,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是垂直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例如,x方向)的远离头部121的端面,头部121的外表面包括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和侧面121-B。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8,杆部122设置有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贯穿杆部12的第一通道1231,头部121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可传输光线,透明的头部121与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形成位于头部121的表面和指纹传感器130C之间传输光线的通道。第一通道1231可以是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贯穿杆部122的空腔,也可以是在空腔中填充有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继续参考图28,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中设置有透镜组,透镜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310,图28中示出了一个透镜310,用于汇聚经手指反射的光线,反射的光线传输至指纹传感器130C形成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识别。
为了较好地传输光线,示例性地,设置在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与指纹传感器130C 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310的焦距可以小于指纹传感器130C与透镜310之间的间距,形成的光路如图28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镜310的焦距大于指纹传感器130C与透镜310之间的间距,形成的光路如图29所示。在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310时,任意两个透镜310的焦距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透镜310可以是凸透镜。
参考图30,透镜310可以是单面凸透镜(如图30中的(a)和(b)),也可以是双面凸透镜(如图30中的(c))或矩形凸透镜(如图30中的(d)),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透镜310的表面可以是球面,也可以是非球面,双面凸透镜或矩形凸透镜的曲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都不做任何限定。在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310时,任意两个透镜310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设备120中的通道不仅可以如图28所示,还可以有其他结构。
参考图31,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上设置有透明的盖板1211,头部121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杆部12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二通道1232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231 连通,另一端与盖板1211连通,这样,透明的盖板1211、第二通道1232和第一通道1231 形成在头部121的表面和指纹传感器130C之间传输光线的通道。其中,第一通道1231 可以是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例如,x方向)贯穿杆部122的空腔,也可以是在空腔中填充有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结构,同理,第二通道1232也可以是在头部121形成的空腔,也可以是在空腔中填充有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结构。应理解,该实施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头部121是非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中。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壳体180内,可与主板实现简单的电连接,不需要在输入设备120中通过连接器等部件实现主板与指纹传感器130C 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实现指纹识别的可靠性,尤其是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可实现指纹识别的可靠性。输入设备120中设置有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并且,杆部122内的第一通道中设置有可汇聚光线的透镜组,在可以识别指纹的情况下,有效利用了杆部122的空间,不会很大程度增加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可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此外,将透镜组设置在杆部122,易于更换头部121,增加了可穿戴设备的扩展性。
下面,对透镜组在输入设备120中的其他可能的设计做说明。其中,图32和图33所示的是透明组位于头部121的结构,图34和图35所示的是透镜组位于头部121和杆部122的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2,图32可与图28做对比,图32与图28最大的区别在于,透镜组设置在头部121。头部121由透明材料制成,头部121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与杆部122内的第一通道1231相通,第二通道1232内设置有透镜组,透镜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310(图32中示出了一个透镜310),用于汇聚从手指上反射的光线,反射的光线传输至指纹传感器130C形成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检测。关于透镜组的其他描述可参考图28和图29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第一通道1231可以是在杆部122形成的空腔,也可以是在空腔中填充有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结构,同理,第二通道1232也可以是在头部 121形成的空腔,也可以是在空腔中填充有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结构,不过,为了安装透明组,需要在该透明结构中预留用于安装透镜组的空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3,图33可与图31做对比,图33与图31最大的区别在于,透镜组设置在头部121。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上设置有透明的盖板1211,头部 121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杆部12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二通道1232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232连通,另一端与盖板1211连通。其中,头部121的第二通道1232内设置有透镜组,透镜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310(图33中示出了一个透镜310),用于汇聚从手指上反射的光线,反射的光线传输至指纹传感器130C形成是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检测。其中,关于第一通道1231、第二通道1232以及透镜组的其他描述可参考图3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设备以及提高输入设备的旋转的稳定性,而且,由于头部121的径向方向的尺寸比杆部122的径向方向的尺寸大,相比于将透镜组设置在杆部122内的结构,将透镜组设置在尺寸较大的头部121,可以简化透镜组的设计难度以及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4,图34可与图28做对比,图34与图28最大的区别在于,透镜组设置在头部121和杆部122。头部121由透明材料制成,头部121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与杆部122内的第一通道1231相通,透镜组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 内,透镜组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通道1232内。其中,第一通道1231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镜310,第一通道1231内的透镜310是凸透镜,第二通道1232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镜310,第二通道1232内的透镜310是凹透镜,示例性地,图34示出了第一通道1231 的一个透镜310和第二通道1232的一个透镜310。其中,关于第一通道1231、第二通道 1232的描述可参考图3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第一通道1231的透镜310是凸透镜,第二通道1232的透镜310是凹透镜,凹透镜用于收集更大范围的被手指反射的光线,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共同用于汇聚手指反射的光线。关于凸透镜的描述可参考图30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参考图35,凹透镜可以是单面凹透镜(如图35中的(a)或(b)所示),凹透镜也可以是双面凹透镜(如图35中的(c)所示),在凹透镜是双面凹透镜时,两个凹面的曲率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此外,在透镜组包括多个凹透镜时,任意两个凹透镜的焦距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6,图36可与图31做对比,图36与图31最大的区别在于,透镜组设置在头部121和杆部122。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上设置有透明的盖板 1211,头部121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杆部12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二通道1232 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232连通,另一端与盖板1211连通。透镜组的一部分透镜310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内,透镜组的另一部分透镜310设置在第二通道1232内。其中,第一通道 1231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镜310,第一通道1231的透镜310是凸透镜,第二通道1232 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镜310,第二通道1232的透镜310是凹透镜,示例性地,图36示出了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其中,关于第一通道1231和第二通道1232的描述可参考图32的相关描述,关于透镜组的描述可参考图34和图35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设备以及提高输入设备的旋转的稳定性,而且,将透镜组设置在杆部122和头部121,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输入设备的空间的情况下,设置在头部121的凹透镜可进一步提高透过输入设备的光线,提高光能量,以提高指纹识别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道的侧壁可采用吸光材料或漫反射材料,以吸收反射至侧壁的光,尽可能使得平行光透过通道,减少其他杂光对指纹识别的效率的影响。
在杆部122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形成第一通道1231的侧壁可采用吸光材料或漫反射材料。在头部121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形成第二通道1232的侧壁采用吸光材料或漫反射材料。在头部121内设置有盖板 1211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盖板1211的侧壁采用吸光材料或漫反射材料,。在头部121 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内壁可采用吸光材料或漫反射材料。
如前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与其他部件组合,形成共同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模组。示例性地,在指纹传感器130C是光学式指纹传感器以及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壳体180内的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与透镜组可形成指纹模组;进一步地,在光学式指纹传感器不包括发光单元的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透镜组和发光单元可形成指纹模组。
在上述图28至36对应的实施例,输入设备内设置透镜组,应理解,输入设备中也可以不需要设置透镜,只需要在输入设备中形成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即可,通道参考图28 至36所示的结构设置,不再赘述。
图28至图36所示的是从头部121的轴向方向的端部(或者说,从头部121的端面121-A)传输光线的实施例。可以理解,光线也可以通过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或者说,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传输。
示例性地,以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壳体180内为例,参考图37和图38,透镜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31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的第一通道1231,头部121 包括透明的盖板1211,盖板1211呈环形结构,盖板1211设置在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沿着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环绕且头部121的壳体固定连接,示例性地,盖板1211 沿着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环绕一周。盖板1211的环形结构中的空腔形成为第二通道1232,第二通道1232内固定设置有反射装置710,光线可通过反射装置710进入到透镜310内。反射装置710具有反射面711,第二通道1232与第一通道1231相连通,这样,光线通过盖板1211和第二通道1232到达反射装置710,通过反射装置710的反射面711反射,反射后的光线通过第一通道1231进入透镜310以到达指纹传感器130C,以通过指纹传感器 130C进行指纹识别。可以理解,反射装置710可接收一定角度的光线,实现该角度范围内的进光,示例性地,如图37和图38所示,反射装置710可接收360度的角度的光线。
在光线通过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外端传输时,用户可将手指按压在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例如,按压在头部121的盖板1211),示例性地,用户可在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滑动或滚动,以进行指纹识别。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可以是透明的头部121的端部,也可以包括透明的盖板1211的端部,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指纹传感器130C是光学传感器且光线通过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传输光线的实施例中(如图37和图38所示),手指接触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且在头部121 的周向方向的端部滚动的过程中,经手指反射的光线通过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进入输入设备120以到达指纹传感器130C。在头部121中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的面积(例如,盖板1211的面积或透明的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手指单次接触头部121 的区域的面积的情况下,当手指按压在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时,指纹传感器130C 不仅可以检测到手指接触的区域(记为接触区域)的指纹信息,还可以检测到与接触区域相连的附近区域的指纹信息,换句话说,手指单次接触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可以检测到包括接触区域的多个区域的指纹信息,可以理解,与接触区域相连的附近区域属于通道在周向方向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所说的手指单次接触头部121,表示的是手指在头部121不滚动的情况下手指在某个时间接触头部121,单次接触头部121只有一个接触区域。同理,手指多次接触头部121表示的是手指在头部121上滚动的过程中在多个时间接触头部121,多个时间会有多个接触区域。
在一些场景中,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表面的面积较小(例如,输入设备120为表冠),导致手指与头部121接触的面积可能较小,不利于指纹识别,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手指在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滚动过程中手指每次与头部121接触过程中检测到的多个连续的区域的指纹信息,根据多次检测到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手指单次接触头部121时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检测指纹信息的区域记为指纹区域,该指纹区域包括接触区域和与接触区域相连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在一示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检测到的指纹区域包括接触区域和与接触区域相连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可以是接触区域的任一侧的区域。
在另一示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检测到的指纹区域包括接触区域和与接触区域相连的两个区域,该两个区域分为位于接触的两侧。
图3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指接触头部121时可检测到的多个区域的示意图。示例性地,参考图39,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环绕头部121的透明的盖板1211,形成包括盖板1211的端部,盖板1211可以理解为头部121的通道的一部分,盖板1211环绕头部121一圈,意味着手指10可在头部121上滚动一圈(360度),若假设指纹识别过程需要手指10在头部121滚动一圈才可进行指纹识别,那么,盖板1211的一圈就是指纹识别过程中手指10与盖板1211总共能接触的区域。
当手指10接触盖板1211滚动时,在某个时间,区域S1是头部121中手指10实际接触的接触区域,区域S0和区域S2是手指10未接触但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检测到的任一个或两个区域,区域S0和区域S2是与S1相连的区域。在一示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 可以检测到的指纹区域包括接触区域S1以及区域S0或区域S2中的任一个。在另一示例中,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检测到的指纹区域包括接触区域S1、区域S0和区域S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指在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端部滚动过程中,可以多次接触头部121的不同区域,每次接触过程中指纹传感器130C都可检测到多个区域的指纹信息,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手指连续多次接触头部121得到的多个区域的指纹信息进行融合,基于融合后的指纹信息识别指纹。
以下,以图39所示的头部121以及手指在头部121完成一次滚动为例,对通过多个区域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的方式做说明。此外,假设,手指10从下往上滑动滚动,手指10单次接触头部121时,指纹传感器130C可检测到接触区域和与接触区域相连的两个区域的指纹信息,
1、手指10在第一时间(记为时间T0)接触盖板1211,将指纹传感器130C在时间 T0检测到的指纹区域记为指纹区域S-T0,该指纹区域S-T0包括接触区域S1-T0、与接触区域S1-T0相连的两侧的区域S0-T0和S2-T0。指纹传感器130C基于指纹区域S-T0得到指纹信息,示例性地,指纹信息包括用于表示指纹特征的图形特征序列I-T0,该图形特征序列I-T0包括图形特征序列I-S0-T0,图形特征序列I-S1-T0和图形特征序列I-S2-T0,其中,图形特征序列I-S0-T0用于表示区域S0-T0的指纹信息,图形特征序列I-S1-T0用于表示区域S1-T0的指纹信息,图形特征序列I-S2-T0用于表示区域S2-T0的指纹信息。
示例性地,指纹传感器130C可以根据光强可以区别出区域S0和区域S1的界限以及区域S2和区域S1的界限。基于S0和S1的界限以及S2和S1的界限,可以更好的得到各个区域的指纹信息。
2、手指10在第二时间(记为时间T1)接触盖板1211,将指纹传感器130C在时间 T1检测到的指纹区域记为指纹区域S-T1,该指纹区域S-T1包括接触区域S1-T1、与接触区域S1-T1相连的两侧的区域S0-T1和S2-T1。指纹传感器130C基于指纹区域S-T1得到指纹信息,示例性地,指纹信息包括用于表示指纹特征的图形特征序列I-T1,该图形特征序列I-T1包括图形特征序列I-S0-T1,图形特征序列I-S1-T1和图形特征序列I-S2-T1,其中,I-S0-T1用于表示区域S0-T1的指纹信息,I-S1-T1用于表示区域S1-T1的指纹信息, I-S2-T1用于表示区域S2-T1的指纹信息。
3、可穿戴设备100(例如,用于识别旋转的传感器)检测输入设备120旋转的角速度ω,根据头部121的半径R以及第一时间T0和第二时间T1的时间差T1-T0,计算第一时间T0检测到的指纹区域S-T0和第二时间T1检测到的指纹区域S-T1的交集区域,且融合该交集区域的指纹信息,示例性地,对该指纹信息进行去重合消噪,得到新的指纹信息。假设,第一时间T0的区域S2-T0与第二时间T1的区域S1-T1重合,那么,区域S2-T0 对应的图形特征序列I-S2-T0与区域S1-T1对应的图形特征序列I-S1-T1重合,则对该指纹信息去重合消噪后形成的新的指纹信息,将新的指纹信息中的图形特征序列记为 I-T0T1,I-T0T1包括I-S0-T0、I-S1-T0、I-S2-T0和I-S2-T1,即,I-T0T1=I-S0-T0+I-S1-T0 +I-S2-T0+I-S2-T1。
4、按照上述步骤1-3,继续得到第三时间、第四时间…第N时间的指纹信息,用户完成一次完整的滚动后,最终得到一个新的指纹信息。这里所说的完整的滚动表示的是进行指纹识别过程中需要将头部121按照预设角度滚动完成。
5、将最终得到的指纹信息和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以进行指纹识别。示例性地,若两个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预设条件,则指纹识别成功,若两个指纹信息的相似度不满足预设条件,则指纹识别不成功。
在预存用户的指纹信息的过程中,可执行上述步骤1-4,完成一次滚动过程,得到指纹信息,为了提高指纹信息的可靠性,可重复进行两次执行上述步骤1-4,也得到指纹信息,将两次得到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两次得到的指纹信息的相似度满足预设条件后,将指纹信息录入可穿戴设备内,实现指纹信息的录入以及预存。
在现有技术中,指纹的采集和识别都是在一个和手指接触的固定区域。用户的手指在该区域滚动或滑动时,传感器并不知道用户的手指是如何滚动或滑动,只能依赖默认规则 (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或者利用图像识别拼接,采集效率不高,识别效率也不高。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指单次接触头部时指纹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到接触区域和非接触区域的指纹信息,将前次接触得到的多个指纹信息和后次接触得到的指纹信息进行处理,以进行指纹识别,可以不需要确知手指的操作规则,而且可以提高指纹的采集区域,以提高指纹识别效率,尤其适用于输入设备120的尺寸较小的结构。
以下,以图40至图45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指在头部121滚动过程中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
图40至图43提供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单指滚动录入指纹时可穿戴设备100的一组GUI变化示意图。
参见图40至图43中的(a)所示,该GUI是可穿戴设备100处于熄屏或锁屏状态。
当用户单指按压在头部121的侧面121-B上指纹传感器130C探测指纹的区域时,触发设置在输入设备120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捕获用户的指纹信息。其中,用户的指纹信息可以依次通过盖板1211、第二通道1232、第一通道1232传输至指纹传感器130C。此时,可穿戴设备100处于亮屏状态,以及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指纹录入进度条以及关于指纹录入的相关提示信息1,其中,指纹录入进度条用于指示用户单指指纹录入的进度,具体参见图40中的(b)、图41中的(b)、图42中的(b)、图43 中的(b)所示。
例如,如图40中的(b)、图41中的(b)、图42中的(b)、图43中的(b)所示,所述提示信息1包括“指纹录入”与“滚动表冠直至手表振动”。
本申请对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形状、大小或显示颜色不作限定。例如,用户可以设置或默认已设置的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形状、大小或显示颜色。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以指纹图标的形式呈现。例如,如图40中的(b)所示,指纹录入进度条为指纹图标1。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以封闭图形的形式呈现的。例如,如图41中的(b)所示,指纹录入进度条为圆角矩形2。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以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形式呈现。例如,如图42中的(b)所示,指纹录入进度条为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3。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以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的外围上设置的发光装置的形式呈现。其中,发光装置4可以包括一个发光单元或多个发光单元。例如,如图 43中的(b)所示,指纹录入进度条为主体101的外围上设置的发光带4。
用户可根据该提示信息1,单指滚动输入设备120,来完成指纹的录入。在用户单指滚动输入设备120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100显示界面上除了显示提示信息1外,可穿戴设备100显示界面上的指纹录入进度条会随着用户录入的单指指纹区域的多少呈正相关变化。
本申请对指纹录入进度条以何种形式呈现该正相关变化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变化以指纹图标的填充效果来实现。例如,如图40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录入的单指指纹的区域,填充相应的指纹图标1中相应的区域,从而通过指纹图标1的填充区域的多少来体现用户单指指纹录入的进度。
本申请对指纹图标的填充颜色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用户可以设置或默认已设置好的指纹图标的填充颜色。例如,指纹图标的填充颜色可以和指纹图标的显示颜色相同,或者,指纹图标的填充颜色也可以和指纹图标的显示颜色不相同。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变化以圆形矩形的填充效果来实现。例如,如图41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录入的单指指纹的区域,填充相应的圆形矩形2中相应的区域,从而通过圆形矩形2的填充区域的多少来体现用户单指指纹录入的进度。
本申请对圆形矩形的填充颜色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用户可以设置或默认已设置好的圆形矩形的填充颜色。例如,圆形矩形的填充颜色可以和圆形矩形的显示颜色相同,或者,圆形矩形的填充颜色也可以和圆形矩形的显示颜色不相同。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变化以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填充效果来实现。例如,如图42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录入的单指指纹的区域,填充相应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3中相应的区域,从而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3的填充区域的多少来体现用户单指指纹录入的进度。
本申请对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填充颜色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用户可以设置或默认已设置好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填充颜色。例如,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填充颜色可以和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显示颜色相同,或者,可穿戴设备 100的屏幕界面的填充颜色也可以和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显示颜色不相同。
示例性的,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变化以主体101的外围上设置的发光带4被点亮的区域来实现。例如,如图43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录入的单指指纹的区域,控制相应的发光单元发出光线,并将光线传输至主体101的外围上设置的发光带4 中,从而通过主体101的外围上设置的发光带4被点亮的区域的多少来体现用户单指指纹录入的进度。
其中,发光带4被点亮的区域的颜色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本申请对发光带4被点亮的颜色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用户可以设置或默认已设置好的发光带4被点亮的颜色。例如,发光带4被点亮的颜色可以和发光带4边界的显示颜色相同,或者,发光带4被点亮的颜色可以和发光带4边界的显示颜色不相同。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用户单指滚动输入设备120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100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提示用户指纹录入进度条的走向。
例如,如图41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箭头5,该箭头5用于提示用户指纹录入进度条由上往下走。
当用户单指指纹录入完成后,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振动来提醒用户的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已满格的指纹录入进度条以及关于指纹录入完成的相关提示信息2。具体参见图40 中的(d)、图41中的(d)、图42中的(d)、图4中的(d)所示。
例如,如图40中的(d)、图41中的(d)、图42中的(d)、图43中的(d)所示,所述提示信息1包括“指纹录入”与“指纹录入完成”。
例如,如图40中的(d)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已全部填充完的指纹图标1。
又例如,如图41中的(d)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已全部填充完的圆形矩形2。
又例如,如图42中的(d)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已全部填充完的屏幕界面。
又例如,如图43中的(d)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已全部点亮完的发光带4。
上述指纹录入的过程也可以是指纹识别中指纹录入的过程。在用户单指指纹录入完成后,可穿戴设备100需要对录入的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在对用户的指纹识别成功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跳转至可穿戴设备100解锁后的界面。例如,如图40中的(e)、图41中的(e)、图42中的(e)、图43中的(e)所示,为可穿戴设备100解锁后的界面。
其中,可穿戴设备100对录入的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的过程具体可以是,可穿戴设备 100将用户录入的指纹与可穿戴设备100存储的机主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在可穿戴设备 100录入的用户指纹与可穿戴设备100存储的机主的指纹模板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即可认为可穿戴设备100对用户的指纹识别成功。
与图40至图43的区别在于,图4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双指滚动录入指纹时可穿戴设备100的一组GUI变化示意图。
参见图44中的(a)所示,该GUI是可穿戴设备100处于熄屏或锁屏状态。
当用户双指旋转输入设备120,且双指按压在头部121的侧面121-B上指纹传感器130C探测指纹的区域时,触发设置在输入设备120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捕获用户的指纹信息。此时,可穿戴设备100处于亮屏状态,以及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以及关于双指指纹录入的相关提醒信息3,其中,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用于指示用户双指指纹录入的进度。
该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包括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
本申请对着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形式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该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包括两个如图40中的(b)所示的指纹图标,一个指纹图标用于指示用户双指中的一个手指的指纹录入的进度,另一个指纹图标用于指示用户双指中的另一个手指的指纹录入的进度。
示例性的,该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包括两个如图41中的(b)所示的圆形矩形,一个圆形矩形用于指示用户双指中的一个手指的指纹录入的进度,另一个圆形矩形用于指示用户双指中的另一个手指的指纹录入的进度。
示例性的,该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包括的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加起来的区域覆盖整个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的形式呈现。
示例性的,该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左右分布占满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例如,如图44中的(b)所述,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包括左右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该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占满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其中,一个指纹录入进度条是用户的指 1的指纹录入进度条,另一个指纹录入进度条是用户的指2的指纹录入进度条。
示例性的,该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可以上下分布占满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界面。
如图44中的(b)所示,提示信息3包括“指纹录入”和“双指滚动表冠直至手表振动”。
用户可根据该提示信息3,双指滚动输入设备120,来完成指纹的录入。在用户双指滚动输入设备120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100显示界面上除了显示提示信息3外,可穿戴设备100显示界面上的双指纹录入进度条会随着用户录入的双指指纹区域的多少呈正相关变化。
本申请对指纹录入进度条以何种形式呈现该正相关变化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每个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变化以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填充效果来实现。
两个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填充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44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录入的双指指纹的区域,分别填充相应的指1和指2对应的指纹录入进度条中相应的区域,从而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双指指纹录入进度条中的每个指纹录入进度条的填充区域的多少来体现用户双指指纹录入的进度。
当用户双指指纹录入完成后,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振动来提醒用户的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已满格的双指纹录入进度条以及关于指纹录入完成的相关提示信息2。例如,如图44中的(d)所示,所述提示信息3包括“指纹录入”与“指纹录入完成”。
上述指纹录入的过程也可以是指纹识别中指纹录入的过程。在用户双指指纹录入完成后,可穿戴设备100需要对录入的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在对用户的指纹识别成功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跳转至可穿戴设备100解锁后的界面。例如,如图44中的(e)所示,为可穿戴设备100解锁后的界面。
关于图44中未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图40至图43中相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当用户需要打开可穿戴设备100上涉及隐私的内容时,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输入设备120采集用户的指纹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其中,涉及隐私的内容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的系统默认的。
示例性的,涉及隐私的内容可以是文件夹、应用、图片、文档等。
以下,以图45为例,介绍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100上涉及隐私权限或身份鉴权的应用时,可穿戴设备100的一组GUI变化示意图。
参见图45中的(a)所示,当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100上涉及隐私权限或身份鉴权的钱包应用时,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提醒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4,来提醒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例如,如图45中的(b)所示,提示信息3包括“安全认证”和“录入指纹以进入加密应用”等。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提醒用户如何进行身份验证。
例如,如图45中的(b)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用户如何进行身份验证的示意简图。其中,用户如何进行身份验证的示意简图可以是用户用一个手指触摸输入设备120的外端面121-A,同时,用户用另一个手指点击相应的应用菜单。
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4,来完成身份验证。例如,如图45中的(c)所示,用户用食指触摸输入设备120的外端面121-A,同时,用户用拇指点击钱包菜单。
当可穿戴设备100对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关于涉及隐私权限或身份鉴权的应用界面。例如,如图45中的(d)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钱包应用界面。
应理解,图1至图45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个部件的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仅为示意性说明,任何可替换的与每个部件所起的作用相同的部件的结构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结合图4至图4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做了说明。以下,结合图46至图69,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结构做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用于提供用户输入,可穿戴设备100内可设置有感测元件,感测元件可以检测到输入设备120的例如旋转或移动等的运动状态,以识别用户输入,以响应该用户输入。
本申请实施例的感测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示例性地,传感器可以是光学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磁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
以下,以感测元件包括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为例,对通过感测元件识别用户输入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其中,图46至图58示出的是感测元件包括光学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9至图63示出的是感测元件包括电容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4至图67示出的是感测元件包括磁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 68至图69示出的是感测元件包括压力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感测元件可以包括光学传感器511,对应地,可穿戴设备100上设置有可作为标记的特征区域,示例性地,特征区域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或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上,后续做详细说明。在输入设备120运动时,可以使得光学传感器511检测到由特征区域反射的光线,以得到特征信息,进而通过处理器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确定用户的输入。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包括输入设备120的运动状态为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其中,该旋转信息可以包括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等信息。
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输入设备120会发生移动,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包括输入设备120的运动状态为移动状态以及与移动相关的移动信息,其中,该移动信息可以包括输入设备120的移动位移以及移动方向等,移动方向可以包括朝着靠近壳体180的方向移动或朝着远离壳体180的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特征区域可以是被图案化、被着色或以其他方式作出标记的微结构,特征区域也可以理解为包括多个点的微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征区域包括特征纹理,特征纹理可以由扇贝,凹槽,凹痕,突起,颠簸,划痕,不平整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形成的微结构。
在一示例中,特征区域内的特征纹理呈规律性变化。例如,特征纹理为孔,特征区域内包括多个孔,多个孔的深度依次递增或递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特征区域可以是被着色化的微结构。
在一示例中,特征区域的颜色呈规律性变化。例如,特征区域被两种颜色着色,这两种颜色间隔分布。
如前所述,输入设备120可实现旋转或移动,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对用于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或移动的运动状态的实施例分别做说明。
首先,对用于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的实施例做说明。
在图46至图49对应的实施例中,头部121中与杆部122内的第一通道1231相对的区域上设置有特征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6,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盖114、输入设备120、光学传感器511。盖114与壳体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 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
继续参考图46,杆部122内设置有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贯穿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用于传输光线,光学传感器511设置在壳体180内位于杆部122的端部的一侧,示例性地,光学传感器511与第一通道1231的一端相对设置,以通过第一通道1231较好地传输光线。头部121中与第一通道1231的另一端相对的区域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光线可在特征区域1241与第一通道1231之间传输,以通过第一通道1231将从特征区域1241 反射的光线传输至光学传感器511,通过光学传感器511得到的特征信息确定输入设备120 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继续参考图46,头部121包括与第一通道1231相连通的第一区域1213,第一区域1213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在该实施例中,头部121的第一区域1213即为头部121中与第一通道1231相对的区域。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来自发光单元的光线穿过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到达头部121的第一区域1213的特征区域1241,特征区域1241将光线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再次穿过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到达光学传感器511上,以获得特征信息,这样,与光学传感器511连接的处理器可以对在多个时段获得的特征信息做处理,以确定输入设备 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应理解,发光单元可以是集成在光学传感器511中的发光单元,也可以是独立于光学传感器511以外的可发光的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发光单元集成在光学传感器511内为例对实施例做说明。
在一示例中,特征信息可以是由特征区域1241反射至光传感器511上的光线在光传感器511上形成的无规则的灰度图,处理器110通过对灰度图进行处理,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例如,处理器通过比较多次获得的灰度图的坐标点并处理该多个灰度图,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特征信息可以是被特征区域1241反射回的光线的时间,处理器110通过对获得的时间进行分析处理,确定输入设备120的为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例如,处理器通过对获得的多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处理,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可以设置在头部121的第一区域1213的任意位置,如图47所示,特征区域1241设置在第一区域1213的中心位置。当然,特征区域124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1213中除中心位置以外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一示例中,特征区域1241包括特征纹理,特征纹理可以是由扇贝,凹槽,凹痕,突起,颠簸,划痕,不平整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形成的微结构。
例如,特征区域1241包括一个特征纹理。
再例如,特征区域1241包括多个同类型的特征纹理,该多个特征纹理位于特征区域 1241的不同位置,该多个特征纹理呈规律性变化。例如,特征纹理为孔,特征区域内包括多个孔,多个孔的深度依次递增或递减。这样,相比于在特征区域1241内设置一个特征纹理的结构,在头部121上设置具有多个同类型的特征纹理的特征区域1241,特征区域1241内的特征纹理呈规律性变化,通过分析由特征纹理呈规律性变化的特征区域1241 生成的特征信息,可以大大减少处理器110的计算难度。
在另一示例中,特征区域1241可以是被着色化的微结构。
例如,特征区域1241被着色为一种颜色。
再例如,特征区域1241被着色为多种颜色,多种颜色呈规律性变化。例如,特征区域1241被两种颜色着色,这两种颜色间隔分布。这样,相比于特征区域1241被着色为一种颜色的结构,在头部121上设置被多种颜色着色的特征区域1241,多种颜色呈规律性变化,通过分析被多种呈规律性变化的颜色着色的特征区域1241生成的特征信息,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8,头部121的第一区域1213上设置有孔1214,孔1214的底壁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此外,孔1214中可以填充透明材料。在该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孔1214的底壁即为头部121中与第一通道1231相对设置的区域。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线穿过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以及穿过孔1214,到达孔1214的底壁上的特征区域1241,设特征区域1241将光线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再次穿过孔1214和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到达光学传感器511上,以获得特征信息,这样,与光学传感器511连接的处理器110可以对在多次获得的特征信息做处理,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其中,关于特征信息以及特征区域1241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9,与图46的区别在于,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内设置有光纤520,光纤520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成第一角度,光纤520的一端与光学传感器511相对设置,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至某一角度时,光纤520的另一端可与特征区域1241相对设置。其中,特征区域1241与第一区域1213的中心间隔一定距离,具体地,特征区域1241的中心与第一区域1213的中心间隔一定距离,也就是说,特征区域1241 位于第一区域1231的中心位置以外的位置。
在一示例中,输入设备120旋转,光纤520不旋转。在该示例中,光纤520可与壳体180固定连接且与杆部122不接触,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光纤520不旋转。示例性地,可以利用上文图17所示的连接器200实现光纤520在杆部122的设置,例如,第二连接件220的空腔内可以设置有光纤520,第二连接件220的远离头部121的一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壳体18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210套设在第二连接件220上,与杆部122 或头部121固定连接,这样,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光纤520可不旋转。其中,第二连接件220的一端间接地与壳体180固定连接表示的是第二连接件220的一端通过其他部件(例如,电路板)与壳体180固定连接。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至特征区域1241与光纤520的另一端相对时,从特征区域1241 反射的光线可通过光纤520反射在光学传感器511上,以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形成特征信息,在特征区域1241与光纤520的另一端错位时,特征区域1241不会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通过光纤520在光学传感器511 上间隔性成像,这样,可以利用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上多次成像的图案以及成像速度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示例性地,光纤520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大于特征区域1241的面积。在输入设备120 被旋转一周时,特征区域1241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对准光纤520,这样,特征区域1241可以通过光纤520在光学传感器511上多次成像,通过多次成像的图案以及成像速度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可以较好地提高计算速度,以提高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头部121的第一区域1231上可以设置多个特征区域1241,这样,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一周时,多个特征区域1241可以多次对准光纤520,可以在光学传感器 511上间隔性地获得多次成像图案以及成像速度,可以较好地提高计算精度,以提高识别精度。
应理解,特征区域1241对准光纤520表示的是,在平行于旋转方向的平面内,特征区域1241的截面的投影与光纤520的截面的投影存在至少部分重合,至少部分重合表示两者的投影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
应理解,在第一通道1231中设置光纤520的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也可以设置在如图47所示的孔1214的底壁上,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另一示例中,光纤520可以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在该示例中,光纤520可固定在第一通道1231内,且光纤520与特征区域1241相对设置。示例性地,杆部 122的第一通道1231内填充有填充物,光纤520被填充物包裹以将光纤520固定在杆部 122上。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过程中,光纤520也旋转,从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可通过光纤520不间断地反射在光传感器511,以在光传感器511上成像形成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示例性地,特征信息可以是被特征区域1241反射回的光线的时间,处理器110通过对获得的多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示例性地,特征信息可以是由特征区域1241反射至光传感器511上的光线在光传感器511上形成的无规则的灰度图。不过,由于光纤520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且特征区域1241通过光纤520在光传感器511上成像,所以,特征区域1241在光传感器 511上的成像轨迹为环形,即,特征区域1241在光传感器511上形成的灰度图的轨迹为环形,环形的角度与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角度相同,所以,可以根据环形的成像轨迹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难度,提高识别效率。
在图50和图51对应的实施例中,头部121中与壳体180相对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0,头部121包括靠近壳体180且与壳体180相对的内端面121-C,内端面121-C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对应地,壳体180中靠近内端面121-C 的部分设置有第三通道182,用于传输光线。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至某一角度时,第三通道182的一端可与特征区域1241相对设置,位于第三通道182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光学传感器511,示例性地,光学传感器511与第三通道182的一端相对设置,以通过第三通道1182较好地传输光线。光线可在光学传感器511、第三通道182和特征区域1241 之间传输。其中,特征区域1241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描述,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的成像原理与图49所示的特征区域 1241通过不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的光纤520在光学传感器511的成像原理类似,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特征区域1241间隔性地对准第三通道182,特征区域1241 在光学传感器511上间隔性成像。
具体地,在输入设备120旋转至特征区域1241与第三通道182对准时,特征区域1241 反射的光线可通过第三通道182反射在光学传感器511上,以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形成特征信息,在特征区域1241与第三通道182错位时,特征区域1241不会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通过第三通道182在光学传感器 511上间隔性成像,这样,可以利用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上多次成像的图案以及成像速度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应理解,特征区域1241对准第三通道182表示的是,在平行于旋转方向的平面内,特征区域1241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三通道182的截面的投影存在至少部分重合,至少部分重合表示两者的投影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内端面121-C上也可以设置孔,在孔的底壁上设置特征区域1241,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内端面121-C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以及,壳体180 上设置有相对特征区域1241的第三通道182,结构上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1,头部121的内端面121-C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杆部122内设置有用于传输光线的第一通道1231,杆部122的靠近头部12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孔1221和第一偏光片531,第一开孔1221与特征区域1241相对设置,以通过第一通道1231、第一偏光片531和第一开孔1221将光线传输至特征区域1241,同时,将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一开孔1221、第一偏光片531和第一通道1231传输至光学传感器511,生成特征信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其中,特征区域1241的相关描述可参考上文描述,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51,第一开孔1221设置于杆部122,第一开孔1221自杆部122的侧壁向内延伸且与第一通道1231连通,以使得光线可在第一通道1231、第一开孔1221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示例性地,第一开孔1221的延伸方向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垂直。为了避免外部的例如灰尘或水等杂质通过第一开孔1221进入可穿戴设备100的内部,在一示例中,可以在第一开孔1221中填充有透明材料,形成具有透明材料的第一开孔1221,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在第一开孔1221上安装有透明盖板。
继续参考图51,第一偏光片531邻近第一开孔1221且与第一开孔1221相对设置,以使得光线可从第一开孔1221到达第一偏光片531或使得光线从第一偏光片531到达第一开孔1221。示例性地,第一偏光片531的一部分可以伸入第一开孔1221中。示例性地,第一通道1231内填充有透明材料,第一偏光片531被透明材料包裹以将第一偏光片531 固定在杆部122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531的目的是改变光路,以使得尽可能多的光线在光学传感器511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而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531主要用于改变入射光是平行光的光路,可以忽略其他角度的入射光,因此,在设置第一偏光片 531时,主要考虑入射光是平行光时第一偏光片531的位置设计。以杆部122轴向方向作为参考点,第一偏光片531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成第一夹角,第一偏光片531的偏光角与第一夹角满足如下条件:第一偏光片531的偏光角与第一夹角互余,即,第一偏光偏 531的偏光角与第一夹角的和为90°。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夹角记为β1,在一示例中,第一夹角β1为45°。可以理解,第一偏光片531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第一夹角β1也可以是其他角度,例如,β1=40°,只要第一偏光片531能够使将光线在光学传感器5110 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531的偏光角表示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下文的其他偏光片的偏光角的解释同此处,后续不再赘述。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线穿过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到达第一偏光片531,从第一偏光片531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图51所示的是反射后的光线)通过第一开孔1221到达特征区域1241,特征区域1241将光线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再次经过第一开孔1221、第一偏光片531和第一通道1231到达光学传感器511上,以获得特征信息,这样,与光学传感器511连接的处理器可以对特征信息做处理,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应理解,特征区域1241和第一通道1231都设置在输入设备120上,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特征区域1241会连续性反射光线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生成特征信息,基于特征信息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的原理与图46和图48对应的实施例相同,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内端面121-C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杆部12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一偏光片531和第一开孔1221,第一偏光片531不仅可改变光路,将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路将光线传输至特征区域 1241以及将从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传输至光学传感器511上,而且,第一偏光片531 还可以有效地过滤掉外部的环境光,使得一些角度的环境光无法通过第一开孔1221和第一通道1231到达光学传感器511上,大大减少了环境光对识别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的干扰,提高了用户体验。
应理解,当特征区域1241设置在头部121的内端面121-C上时,输入设备120内可以不用设置偏光片531,也会有少部分光线到达特征区域1241以及从特征区域1241反射至光传感器511上,不过,从特征区域1241反射回的光线在光传感器511上的成像效果较差而已。
在图52和图53对应的实施例中,壳体18中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或头部121 相对的区域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2,壳体180的侧面180-A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光学传感器511与杆部122的端部相对设置,为了能够在光学传感器511与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光线以通过特征区域510的特征信息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可以在杆部 122和头部121都设置通道,同时,采用偏光片改变光路。
继续参考图52,杆部122上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头部121上设置有第四通道1233,第四通道1233的延伸方向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垂直,也就是说,第四通道123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通道123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通道1231的一端与光学传感器511相对设置,第一通道1231的另一端与第四通道1233的一端相连通,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至预设角度时,第四通道1233的另一端可与特征区域1241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第四通道12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偏光片,记为第二偏光片532和第三偏光片533,第二偏光片532设置在第四通道1233中与第一通道1231相连的一端,第三偏光片533设置在第四通道1233的另一端。第二偏光片532用于将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线反射或折射(图52所示的是将光线反射)以使得光线可在第四通道1233中尽可能直线传输,以及,第二偏光片532还用于将特征区域1241 反射的光线以及将第三偏振片533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图52所示的是反射后的光线)继续反射以使得光线可在第一通道1231中传输最终到达光学传感器511。第三偏光片533 用于将通过第二偏光片532反射或折射(图52所示的是反射后的光线)的光线继续反射或折射,以使得光线可到特征区域1241,第三偏光片533还用于将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继续反射或折射以使得光线可在第四通道1233中尽可能直线传输以到达第二偏光片 532,通过第二偏光片532和第一通道1231将光线传输至光传感器511上。
示例性地,第四通道1233内填充有透明材料,第二偏光片532和第三偏光片533被透明材料包裹以将第二偏光片532和第三偏光片533固定在头部121上。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偏光片与图51对应的实施例设置的第一偏光片531的目的相同,都是改变光路,以使得尽可能多的光线在光学传感器511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而且,两个偏光片主要用于改变入射光是平行光的光线,可以忽略其他角度的入射光,因此,在设置两个偏光片时,主要考虑入射光是平行光时偏光片的位置设计。
以杆部122轴向方向作为参考点,第二偏光片532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形成第二夹角,第三偏光片533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成第三夹角。其中,第二夹角与第二偏光片 532的偏光角满足如下条件:第二夹角与第二偏光片532的偏光角之间互余,即,第二偏光偏532的偏光角与第二夹角的和为90°,第三夹角与第三偏光片533的偏光角满足如下条件:第三夹角与第三偏光片533的偏光角之间互余,即,第三偏光偏533的偏光角与第三夹角的和为90°。
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二夹角记为β2,将第三夹角记为β3。在一示例中,第二夹角β2为45°。在另一示例中,第三夹角β3为45°。
应理解,第二偏光片532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第二夹角β2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同理,第三偏光片533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第三夹角β3也可以是其他角度,本申请实施例都不做任何限定,只要第二偏光片532和第三偏光片533的组合能够使得光线在光学传感器511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即可。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壳体180不动,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特征区域1241间隔性地对准第四通道1233,间隔性地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所以,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的成像原理与图49所示的特征区域1241通过不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的光纤520在光学传感器511的成像原理类似。
具体地,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线穿过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到达第四通道1233,从第二偏光片532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到达第三偏光片533,在输入设备120旋转至特征区域1241与第四通道1233的对准时,经第三偏光片533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到达特征区域1241,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再次到达第四通道1233,通过第三偏光片533和第二偏光片532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穿过第一通道1231 到达光学传感器511上,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以形成特征信息,在特征区域1241与第四通道1233错位时,特征区域1241不会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通过第四通道1233在光学传感器511上间隔性成像,这样,可以利用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上多次成像的图案以及成像速度确定输入设备120 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应理解,特征区域1241对准第四通道1233表示的是,在平行于旋转方向的平面内,特征区域1241的截面的投影与第四通道1233的截面的投影存在至少部分重合,至少部分重合表示两者的投影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
还应理解,当特征区域1241设置在壳体180的侧面180-A上时,输入设备120内可以不用设置偏光片531,也会有少部分光线到达特征区域1241以及从特征区域1241反射至光传感器511上,不过,从特征区域1241反射回的光线在光传感器511上的成像效果较差而已。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3,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设置在安装孔181内,安装孔181的孔壁1811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杆部122上设置有与特征区域1241相对的第二开孔1222以及与第二开孔1222相连通的第一通道 1231,第一通道1231内设置有第四偏光片534,光学传感器511与第一通道1231相对设置,通过第一通道1231、第四偏光片534和第二开孔1222在光学传感器511与特征区域 1241之间传输光线,以将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二开孔1222、第四偏光片534 和第一通道1231传输至光学传感器511,生成特征信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识别用户输入。
继续参考图53,第二开孔1222设置在杆部122上,第二开孔1222从杆部122的侧壁向内延伸且与第一通道1231连通,以使得光线可在第二开孔1222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示例性地,第二开孔1222的延伸方向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垂直。为了避免外部的例如灰尘或水等杂质通过第二开孔1222进入可穿戴设备100的内部,在一示例中,可以在第二开孔1222中填充有透明材料,形成具有透明材料的第二开孔1222,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在第二开孔1222上安装有透明盖板。
继续参考图53,第四偏光片534邻近第二开孔1222且与第二开孔1222相对设置,以使得光线可从第二开孔1222到达第四偏光片534或使得光线从第四偏光片534到达第二开孔1222。示例性地,第一通道1231内填充有透明材料,第四偏光片534被透明材料包裹以将第四偏光片534固定在第一通道1231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四偏光片534与图51对应的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偏光片531的目的相同,都是改变光路,以使得尽可能多的光线在光学传感器511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而且,第四偏光片534主要用于改变入射光是平行光的光线,可以忽略其他角度的入射光,因此,在设置第四偏光片534时,主要考虑入射光是平行光时偏光片的位置设计。
以杆部122轴向方向作为参考点,第四偏光片534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成第四夹角,第四偏光片534的偏光角与第四夹角之间满足如下条件:第四偏光片534的偏光角与第四夹角互余,即,第四偏光片534的偏光角与第四夹角的和为90°。
为了便于描述,将第四夹角记为β4,在一示例中,第四夹角β4为45°。
应理解,第四偏光片534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第四夹角β4也可以是其他角度,本申请实施例都不做任何限定,只要第四偏光片534能够使将光线在光学传感器511和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即可。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壳体180不动,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特征区域1241是间隔性地对准第二开孔1222,间隔性地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所以,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的成像原理与图49所示的特征区域1241通过不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的光纤520在光学传感器511的成像原理类似。
具体地,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线穿过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到达第四偏光片534,在输入设备120旋转至特征区域1241与第二开孔1222相对时,从第四偏光片534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图53所示的是反射后的光线)穿过第二开孔1222到达特征区域1241,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再次到达第二开孔1222,通过第四偏光片534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图53所示的是反射后的光线)穿过第一通道 1231到达在光学传感器511上,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以形成特征信息,在特征区域 1241与第二开孔1222错位时,特征区域1241不会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上间隔性成像,这样,可以利用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上多次成像的图案以及成像速度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应理解,特征区域1241对准第二开孔1222表示的是,在垂直于旋转方向的平面内,特征区域1241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开孔1222的截面的投影存在至少部分重合,至少部分重合表示两者的投影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
在图54至图57对应的实施例中,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4和图55,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内端面122-A上设置有特征区域1241,光学传感器511与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相对设置。
继续参考图54和图55,示例性地,杆部122内可以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例如,上文所述的指纹传感器130C设置在头部121的实施例中,杆部122内会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以在指纹传感器130C与光传感器511之间传输光线。因此,在杆部122中设置有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且贯穿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的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 可以设置在内端面122-A上且位于第一通道1231的外侧。
在一示例中,特征区域12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纹理,当特征区域1241包括多个特征纹理时,多个特征纹理的类型相同,多个特征纹理位于内端面122-A的第一通道1231的外侧的不同位置,该多个特征纹理呈规律性变化。例如,特征纹理为孔,特征区域内包括多个孔,多个孔的深度依次递增或递减。
在另一示例中,特征区域1241可以是被着色化的微结构,特征区域1241可以被着色为一种或多种颜色,当特征区域1241被着色为多种颜色时,多种颜色呈规律性变化。例如,特征区域被两种颜色着色,这两种颜色间隔分布。
关于特征区域1241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图46和图47中关于特征区域124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杆部121内未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的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可以设置在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线到达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上的特征区域1241,特征区域1241将光线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到达光学传感器511上,以获得特征信息,这样,与光学传感器511连接的处理器可以对在多个时段获得的特征信息做处理,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6和图57,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上可以设置有类光栅结构1242,光学传感器511与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相对设置,以在光学传感器511 和类光栅结构1242之间传输光线。
类光栅结构1242通过设计一些可作为标记的已知特征,利用这些已知特征对光的投射、衍射、折射、反射等现象制成的光电检测元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类光栅结构检测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类光栅结构1242可以理解为上文所述的具有多个特征纹理的特征区域 1241的一个示例。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56和图57,类光栅结构1242可以是设置有多个孔1242-1的元件,即,在该示例中,特征纹理为孔。
在一示例中,类光栅结构1242包括多个孔1242-1,多个孔1242-1的深度不同,例如,多个孔1242-1的深度依次增加或减少。参考图57中的(b),位于类光栅结构1242的两端的孔1242-1的深度不同,位于类光栅结构1242的顶端的孔1242-1的深度小于位于类光栅结构1242的底端的孔1242-1的深度。
在另一示例中,类光栅结构1242包括多个孔1242-1,每个孔1242-1的孔壁上镀有颜色,多个孔1242-1的孔壁上的颜色可以都不相同。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56和图57,类光栅结构1242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元件,固定连接在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上,以形成设置在内端面122-A上的类光栅结构1242。在杆部122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的实施例中,类光栅结构1242整体呈环形结构,类光栅结构的空心区域1242-2用于避让第一通道1231。示例性地,类光栅结构1242可以粘接在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上。
在另一示例中,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可以直接设计为类光栅结构1242(图中未示出),形成具有类光栅结构1242的内端面122-A。
应理解,类光栅结构1242不仅可以包括多个孔,也可以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划痕等具有凹陷区域的特征纹理,该具有凹陷区域的多个特征纹理的深度可以不同。
还应理解,类光栅结构1242还可以包括多个突起等具有高度的特征纹理,该具有高度的多个特征纹理的高度可以不同。
在该实施例中,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的过程中,类光栅结构1242会在光传感器511 上形成多个具有特征规律的图案,与光传感器511连接的处理器110可以根据多个图案之间的差异或多个图案反射至光传感器511的时间差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在图46至图57对应的实施例中,光学传感器511与杆部122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上述光学传感器511与杆部122相对设置的位置关系仅为示意性说明,实际上,光学传感器511可以放置在其他任意可能的位置,不过,在其他位置中,可能需要设置相应的偏光片,以改变到达杆部122的入射光的方向,以实现图46至图57对应的确定输入设备120 的运动信息的实施例,具体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8,光学传感器511设置在杆部122的周向方向的侧面的一侧,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记为第五偏光片535。假设,光学传感器511中集成了发光单元,从发光单元出来的发射光线与平行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方向(记为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γ,第五偏光片535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第五偏光片535的偏光角为α,γ、β和α之间存在如下关系:β=180°-γ,α+β=90°,这样,可以将入射光的方向变为沿着水平方向入射到杆部122的平行光。
以上,结合图46至图58,对用于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的实施例做说明,以下,对用于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按压的实施例做说明。
继续参考图53,在图53所示的结构中,通过第一通道1231、第四偏光片534和第二开孔1222在光学传感器511与特征区域1241之间传输光线,以将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二开孔1222、第四偏光片534和第一通道1231传输至光学传感器511,生成特征信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识别用户输入。
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输入设备120会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发生移动,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可以包括输入设备120的运动状态为移动状态以及与移动相关的移动信息,例如,该移动信息可以包括输入设备120的移动位移以及移动方向等。
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以使得输入设备120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时,杆部122上的第二开孔1222间隔性地对准特征区域1241,在第二开孔1222对准特征区域1241时,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会到达光学传感器511上,当杆部的第二开孔1222与特征区域1241 错开时,光线不会到达特征区域1241。
具体地,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的光线穿过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到达第四偏光片534,在输入设备120移动至特征区域1241对准第二开孔1222时,从第四偏光片534反射后的光线穿过第二开孔 1222到达特征区域1241,特征区域1241反射的光线再次到达第二开孔1222,通过第四偏光片534反射后的光线穿过第一通道1231反射在光学传感器511上,以在光学传感器 511上成像形成特征信息,在特征区域1241与第二开孔1222错位时,特征区域1241不会在光学传感器511上成像。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 上间隔性成像,这样,可以利用特征区域1241在光学传感器511上多次成像的图案或从特征区域1241反射至光传感器511的光线的时间差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移动状态以及与移动相关的移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或按压时,虽然都会在光传感器511上成像,但是,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在光传感器511上成像的图案与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在光传感器511上成像的图案并不一样,所以,可以根据图案区分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和按压。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可以同时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和按压,可以在第一通道1231 上设置两个孔,一个孔用于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另一个孔用于识别输入设备120的按压。
继续参考图56和图57,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上设置有类光栅结构1242,类光栅结构1242包括多个孔1242-1,多个孔1242-1的深度不同,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以使得输入设备120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时,来自发光单元(例如,光学传感器511内的发光单元) 的光线到达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上的类光栅结构1242上,经过类光栅结构1242反射的光线到达光学传感器511,生成特征信息,通过特征信息确定输入设备120的移动状态以及与移动相关的移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示例性地,特征信息可以是每个孔反射至光传感器511的光线的时间与内端面122-A中除类光栅结构1242以外的平面区域反射至光传感器511的光线之间的时间差。
参考图59,感测元件可以包括电容传感器512,电容传感器512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端相对设置,电容传感器512内设置有第一金属电极,为了较为容易地检测到电容的变化,示例性地,电容传感器512中除中心位置以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金属电极。一并参考图60,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一通道1231是空腔结构,第一通道1231的开口朝向电容传感器512,第一通道1231自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 延伸至杆部122的内部,沿着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的周向方向,第一通道1231 的内壁1231-A的上设置有第二金属电极1243。
应理解,这里的电容传感器512可以是图1所示的电容传感器130D,两者可互相替换。
第二金属电极1243在周向方向上的结构可以具有差异化,这样,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或移动时也可以检测到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变化的电容。
在一示例中,第二金属电极1243呈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上。
例如,第二金属电极1243的环形结构的角度小于360度,这样,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或移动时可以检测到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变化的电容。
在另一示例中,第二金属电极1243在周向方向的尺寸不一致,可以呈规律性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59中示出的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贯穿杆部122,即,第一通道1231自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延伸至杆部122的靠近头部121的一端,但是,应理解,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自内端面122-A可以延伸至杆部122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图5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同理,第二金属电极1243也可以延伸至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做任何限定,图5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电容传感器512内的第一金属电极互相作用会产生电容,在输入设备120运动时,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的电容发生变化,电容传感器512或与电容传感器512连接的处理器通过对变化的电容处理分析,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第二金属电极1243也随着旋转,由于第二金属电极1243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的部分区域,在旋转过程中,第二金属电极1243会靠近或远离第一金属电极,所以,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的电容会发生变化,电容传感器512或与电容传感器512连接的处理器通过对变化的电容处理分析,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
在一示例中,在第二金属电极1243靠近第一金属电极时,电容增大,在第二金属电极1243远离第一金属电极时,电容变小。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根据电容的变化曲线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例如,假设,输入设备120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产生的电容最大(如图59所示的状态),那么,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的过程中,电容逐渐变小,或者,电容逐渐变小再变大。
在另一示例中,电容变化范围与旋转角度存在对应关系,一个电容变化范围对应一个旋转角度,可以根据电容变化范围确定旋转角度。例如,预先设置了3个电容变化范围与旋转角度的对应关系,电容变化范围#1对应旋转角度#1,电容变化范围#2对应旋转角度#2,电容变化范围#3对应旋转角度#3。这样,可以通过检测到的电容变化范围确定旋转角度。
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输入设备120会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电容传感器512或与电容传感器512连接的处理器通过对变化的电容处理分析,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移动状态以及与移动相关的移动信息。
在一示例中,在输入设备120朝着靠近电容传感器512的方向移动时,第二金属电极 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的距离变小,电容变大,在输入设备120朝着远离电容传感器512的方向移动时,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的距离变大,电容变小。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根据电容的变化曲线确定输入设备120的移动状态。例如,假设,输入设备120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产生的电容最大,那么,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的过程中,电容逐渐变大。
在另一示例中,电容变化范围与移动位移存在对应关系,一个电容变化范围对应一个移动位移,可以根据电容变化范围确定移动位移。例如,预先设置了3个电容变化范围与移动位移的对应关系,电容变化范围#1对应移动位移#1,电容变化范围#2对应移动位移#2,电容变化范围#3对应移动位移#3。这样,可以通过检测到的电容变化范围确定移动位移。
示例性地,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金属电极 1243,多个第二金属电极1243非对称设置,通过多个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的电容的变化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如图61所示,杆部 122的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金属电极1243,两个金属电极1243 非对称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2和图63,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122的内端面122-A 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二金属电极1243,第二金属电极1243呈扇形结构设置在内端面122-A 上,电容传感器512与第二金属电极1243相对设置。同理,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电容传感器512内的第一金属电极互相作用会产生电容,在输入设备120运动时,第二金属电极 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的电容发生变化,电容传感器512或与电容传感器512连接的处理器通过对变化的电容处理分析,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其中,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或按压时,基于电容的变化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关于图59和图60的描述,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金属电极1243(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二金属电极1243非对称设置,通过多个第二金属电极1243与第一金属电极之间的电容的变化确定输入设备120的运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参考图64,感测元件可以包括磁传感器513,磁传感器513内设置有线圈,磁传感器513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端相对设置。一并参考图65,输入设备120的杆部 122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一通道1231的开口朝向磁传感器513,第一通道1231自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延伸至杆部122的内部,沿着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的周向方向,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上设置有磁性层1244,磁性层1244呈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上,磁性层1244由南极(S极)1244-1和北极(N 极)1244-2组成。
应理解,这里的磁传感器513可以是图1所示的磁传感器130J,两者可互相替换。
示例性地,磁性层1244由S极1244-1和N极1244-2层叠而成。
示例性地,磁性层1244中的S极和N极可以沿着杆部12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不对称,可参考图67所示的S极和N极的位置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64中示出的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贯穿杆部122,即,第一通道1231自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延伸至杆部122的靠近头部121的一端,但是,应理解,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自内端面122-A可以延伸至杆部122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图6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同理,磁性层1244也可以延伸至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做任何限定,图6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
在一示例中,南极1244-1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与北极1244-2之间。
在另一示例中,北极1244-2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与南极 1244-1之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上可以设置多个磁性层1244,多个磁性层1244沿着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磁性层1244 非对称设置。如图66所示,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1231-A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磁性层1244,两个磁性层1244非对称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7,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122的内端面122-A上也设置有磁性层1244,磁性层1244由S极1244-1和N极1244-2构成,S极1244-1和N极1244-2 沿着杆部12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S极1244-1和N极1244-2不对称,磁传感器513与磁性层1244的一端相对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122的内端面122-A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磁性层1244(图中未示出),多个磁性层1244非对称设置。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磁性层1244的磁场的方向发生变化,导致穿过磁感应器513的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在磁传感器513上产生感应电流,在输入设备120静止时,磁性层1244的磁场的方向不发生变化时,不会在磁传感器513上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磁传感器513可以检测到由磁性层1244产生的感应电流,磁感应器513或者与磁感应器513连接的处理器可以基于感应电流的变化确定输入设备 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磁性层1244的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在磁传感器513 上产生感应电流,在输入设备120静止时,磁性层1244的磁场的磁性量不发生变化,不会在磁传感器513上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磁传感器513可以检测到由磁性层1244产生的感应电流,磁感应器513或者与磁感应器513连接的处理器可以基于感应电流的变化确定输入设备120的移动状态以及与移动相关的移动信息,以识别用户输入。
参考图68和图69,感测元件可以包括N个压力传感器514,N个压力传感器514设置在头部121的靠近外端面121-A的区域,N个压力传感器沿着头部12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514对应一个位置,N个压力传感器514对应N个位置,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应理解,这里的压力传感器514可以是图1所示的压力传感器130B,两者可互相替换。
在一示例中,N个压力传感器514设置在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内侧上(如图 68所示)。
在另一示例中,N个压力传感器514设置在头部的外端面121-A的外侧上(图中未示出)。
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N个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发生变化,处理器110可以检测任意相邻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将这些差分量经过电荷放大器以及滤波电路来分析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状态以及与旋转相关的旋转信息。
在一示例中,处理器110可以通过分别检测设置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压力传感器 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检测设置在第2位置和第3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检测设置在第N-1位置和第N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将N个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差分量(记为第一差分量)经过电荷放大器、滤波电路来分析获得输入设备120沿着第一方向旋转的旋转信息,第一方向的旋向与第1位置到第N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的分布顺序相同;以及,处理器110可以通过分别检测设置在第N位置和第N-1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检测设置在第N-1位置和第N-2 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检测设置在第2位置和第1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将N个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差分量(记为第二差分量) 经过电荷放大器、滤波电路来分析获得输入设备120沿第二方向旋转的旋转信息,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旋向相反,第二方向的旋向与第N位置到第1位置的压力传感器 514的分布顺序相同。处理器110将计算得到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的旋转信息中的参数分别与预设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的参数进行比较,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信息。
示例性地,若输入设备120沿第一方向旋转,那么,由第一差分量获得的旋转信息中的参数满足预设的沿第一方向旋转的参数,不满足预设的沿第二方向旋转的参数,所以,处理器110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沿第一方向旋转。同理,若输入设备120沿第二方向旋转,由第二差分量获得的旋转信息中的参数满足预设的沿第二方向旋转的参数,不满足预设的沿第一方向旋转的参数,所以,处理器110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沿第二方向旋转。
在输入设备120被按压时,输入设备120移动,N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可能并不完全相同,N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存在差异,因此,处理器110可以检测任意相邻位置的压力传感器514产生的信号的差分量,将这些差分量经过电荷放大器以及滤波电路来分析输入设备120的移动状态以及与移动相关的移动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元件可以包括N个压力传感器514,N个压力传感器514设置在壳体180的内部且与壳体180内的电路板连接,输入设备120内设置有连接器200,连接器200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514连接,另一端贴合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上(图中未示出),以将作用在头部121的压力通过连接器200传递到压力传感器514上,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或按压时,识别用户输入。其中,关于通过N个压力传感器514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的方式可参考上文描述,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器20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一示例中,第一连接件可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与输入设备1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不旋转,与压力传感器514连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可带动第一连接件旋转,第二连接件不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可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电连接,这样,在实现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的同时,也可以将作用在头部121的压力通过连接器200传递到压力传感器514上。示例性地,连接器200可以是如图51至8所示的连接器200,第一连接件可以是图51至图53所示的第一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可以是图51至图53所示的第二连接件220,或者,连接器200可以是如图57至17所示的连接器200,第一连接件可以是图57至图62所示的第一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可以是图57至图62所示的第二连接件220。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100在可以通过例如图46至69所示的实施例实现识别输入设备的运动的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例如上文中图4至图4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例如下文中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拍照功能、例如下文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 98至图9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例如下文图102 至图10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气体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111至图1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119至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体温检测功能。
在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指纹传感器130C,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4至图45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摄像头600,可选地,头部121还可以设置反射装置71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70至图9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拍照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PPG传感器 130A,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 200,参考下文图94至图97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PPG检测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外表面或壳体18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一组电极电极组,参考下文图102至图10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ECG检测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 200,参考下文图98至图99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气体传感器130I,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04至图110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气体检测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 200,参考下文图111至图118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环境光检测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6、58、图59、图62、图64、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19至图12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体温检测功能。
在输入设备120实现用户输入时,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反馈装置输出反馈信号,以使得用户有着较好的用户体验,以使得用户确定可穿戴设备100是否成功接收用户输入。
在一示例中,反馈装置可以包括以力作为反馈信号的元件,例如,反馈装置可包括马达,通过马达的振动输出力,即,在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20时,马达振动,以带给用户旋转过程中的振动体验。
在另一示例中,反馈装置可以包括以声音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的元件,例如,反馈装置可包括喇叭,通过喇叭输出声音信号,即,在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20时,喇叭发出声音信号,以带给用户旋转过程中的声音体验。
在另一示例中,反馈装置可以包括以电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的元件,例如,反馈装置可可包括金属电极,通过金属电极输出的电信号,即,在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20时,金属电极可输出电信号,以带给用户旋转过程中的电刺激体验。
在另一示例中,反馈装置可以包括以温度作为反馈信号的元件,例如,反馈装置可以包括导热系数较好的部件,通过该部件输出变化的温度,即,在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20时,输出变化的温度,以带给用户旋转过程中的温度体验。
应理解,反馈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出其他类型的反馈信号的元件,上述仅为示意性说明。还应理解,反馈装置可以包括上述所示的元件以及其他未示出的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本申请实施不做任何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馈装置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在一示例中,反馈装置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由于反馈装置占用的壳体内部的空间;此外,由于输入设备120可与用户直接接触,通过反馈装置输出的例如力或温度等的反馈信号可被用户更加直接感受到,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反馈装置包括马达为例,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现有技术的马达设置在壳体内部,通过壳体内的马达震动,带动包括输入设备120在内的整个可穿戴设备100震动,从而带给用户触感的反馈。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输入设备120内的马达震动,带动输入设备120震动,从而给用户触感的反馈,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震感更强,用户能体验到的是手指的触感反馈,而不是整个可穿戴设备100的震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馈装置包括多个元件,一部分元件设置在壳体180内,另一部分元件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两部分元件相结合使用,可实现更多的触感反馈体验效果。
在一示例中,反馈装置包括多个马达,一部分马达设置在壳体180内,另一部分马达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在输入设备120被表冠时,只有输入设备120内的马达震动,给用户带来旋转的触感反馈。在用户通过输入设备120做出选定操作时,壳体180内的马达震动,表示确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馈装置可以设置在壳体180内,其中,在反馈装置包括以力作为反馈信号的元件时,输入设备120内可以设置连接器200,连接器200的一端与反馈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连接。在反馈装置通过振动输出力时,通过连接器200将反馈装置的振动传递至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以尽可能使得用户的手指体验到触感反馈,而不是整个可穿戴设备100的振动。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的连接器200可以是上文图51至图27中的任一连接器,唯一的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器200的靠近头部121的另一端不与指纹传感器130C连接,而是可以和头部121连接。
在上述可穿戴设备100中包括反馈装置的多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根据用户作用在输入设备120的用户输入控制反馈装置输出的反馈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馈装置可以包括马达。
在一示例中,假设用户输入是旋转输入,处理器110可以旋转速度的快慢,控制马达提供不同的振动频率。例如,旋转速度越快,马达的振动频率越快,旋转速度越慢,马达的振动频率越低。
在另一示例中,假设用户输入是旋转输入,处理器110根据旋转力度的大小,控制马达提供不同的振动强度。例如,旋转力度越大,马达的振动强度越大,旋转力度越小,马达的振动强度越小。
在另一示例中,假设用户输入是移动输入,用户通过按压输入设备120实现,处理器 110根据按压力度的大小,控制马达提供不同的振动强度。例如,用户按压输入设备120的力度越大,马达的振动强度越大,用户按压输入设备120的力度越小,马达的振动强度越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馈装置可以包括喇叭。
在一示例中,假设用户输入是旋转输入,处理器110可以根据旋转速度的快慢,控制喇叭发出不同节奏的声音。例如,旋转速度越快,喇叭发出的声音的节奏越快,旋转速度越慢,喇叭发出的声音的节奏越慢。
在另一示例中,假设用户输入是旋转输入,处理器110根据旋转力度的大小,控制喇叭发出不同的强度的声音。例如,旋转力度越大,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旋转力度越小,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强度越小。
在另一示例中,假设用户输入是移动输入,用户通过按压输入设备120实现,处理器 110根据按压力度的大小,控制喇叭发出不同的强度的声音。例如,用户按压输入设备120 的力度越大,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强度越大,用户按压输入设备120的力度越小,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强度越小。
应理解,图46至图69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个部件的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仅为示意性说明,任何可替换的与每个部件所起的作用相同的部件的结构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下文会对每个部件的相关结构做详细说明。
以上,结合图46至图69,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结构做说明。以下,结合图70至图9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拍照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做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用于提供用户输入,还可以在输入设备120上集成与拍照相关部件,记为摄像头,以实现拍照功能。应理解,这里的摄像头可以是上文图1所示的摄像头150,也可以是下文所述的摄像头600,都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摄像头150和摄像头600可互相替换描述。
摄像头至少包括镜头和感光元件。镜头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用于生成光学图像,一个或多个透镜可以是凸透镜,在镜头包括多个透镜的实施例中,多个透镜也可以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感光元件用于将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转化为电信号,以便于处理器110对该电信号处理以生成图像信号,以通过屏幕等输出设备显示给用户。示例性地,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其中,感光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像传感器。
应理解,摄像头除了包括镜头和感光元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在一示例中,摄像头还可以包括镜筒,用于固定镜头,镜头可安装在镜筒内。在另一示例中,摄像头还可以包括镜筒和镜头底座,镜头底座的一部分可以和镜筒连接,另一部分和可穿戴设备100的其他部件连接,以将摄像头安装在可穿戴设备1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摄像头中的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以下,对上述两种实施例分别做说明。
在摄像头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实施例中,摄像头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也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在图70至图74所示的实施例中,摄像头设置在头部121,在图75至图77所示的实施例中,摄像头设置在杆部122。以下,结合各个附图,对摄像头的结构做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0,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盖114、输入设备120、摄像头600。盖114与壳体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 的远离杆部122的端部设置有透明的盖板1211,头部121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第二通道1232与盖板1211相连通,第二通道1232内设置有摄像头600,摄像头600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朝向头部121。这样,光线可通过盖板1211和第二通道1232进入到摄像头600内,以实现拍照功能。
摄像头600在完成拍照后,可以将图像传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可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例如显示屏140等的输出装置给用户呈现图像信息。为了实现摄像头600与处理器110的连接,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70,杆部122内可设置有连接器200,连接器 200的一端与摄像头600连接,连接器200的另一端与处理器110连接(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摄像头600与处理器110之间的电连接。
输入设备120可绕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被旋转,摄像头6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中。在第一种示例中,摄像头600可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连接器 200可采用上文如图6至图19所示的连接器,将其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摄像头600 即可。在第二种示例中,输入设备120旋转,摄像头600不旋转,或者,输入设备120和摄像头600都不旋转,连接器200可采用上文如图21至图23所示的连接器,将其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摄像头600即可。在摄像头600朝向盖板1211的实施例中,第二种示例中的摄像头600和连接器200的连接较为可靠。
以第二种示例为例,参考图71,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设置有摄像头600,头部121的远离杆部122的端部设置有盖板1211,盖板1211与摄像头600之间具有间隙(或者,盖板1211与摄像头600之间接触,图中未示出),以通过盖板1211和该间隙将光线传输至摄像头600中,摄像头600与头部121之间存在间隙且不接触,以在输入设备120 旋转时,摄像头600不旋转。示例性地,头部121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第二通道1232 与盖板1211相连,摄像头600设置在第二通道1232内,摄像头600与第二通道123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摄像头600与盖板1211之间具有间隙。连接器200内套于输入设备 120的杆部122,连接器200的固定杆260与杆部122之间存在间隙120-1且不接触,以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连接器200不旋转,连接器200的金属条270的远离摄像头600 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第一电路板191固定在可穿戴设备的壳体180上,这样,可通过第一电路板111将连接器200固定在壳体上,金属条270的靠近摄像头600的一端与摄像头600电连接。这样,通过连接器200可实现摄像头600与第一电路板111的电连接,以实现摄像头600与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11上的处理器的电连接。在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由于摄像头600与头部121存在间隙且不接触,以及,连接器200与杆部122之间存在间隙且不接触,可以使得摄像头600以及连接器200不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摄像头6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在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省摄像头600占用的壳体180的空间。此外,摄像头600 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朝向头部121,可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上取景,结构上易于实现且安装方便。
在摄像头600设置在头部121的实施例中,摄像头600可以朝向头部121的侧面121-B (或朝向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一端),光线可以通过侧面121-B进入摄像头600,以进行拍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2,输入设备120内套设有连接件720,连接件720包括设置在头部的第一部分721,第一部分721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设置有摄像头600,摄像头 600沿着头部121的径向方向朝向头部121的侧面121-B,头部121的侧面121-B上设置有透明的盖板1211,或者说,摄像头600朝向盖板1211,盖板1211呈环形结构沿着头部 121的周向方向环绕,光线可通过盖板1211进入摄像头600,以进行拍照。
继续参考图72,摄像头600包括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绕着平行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方向(x方向),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层叠套设在连接件720的第一部分721 上。也就是说,感光元件610套设在第一部分721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形成环形结构的感光元件610,镜头620设置在盖板1211和感光元件610之间,示例性地,镜头620套设在感光元件610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形成环形结构的镜头620,镜头620朝向盖板 1211,以接收从盖板1211进入的光线。
继续参考图72,连接件720还包括设置在杆部122的第二部分722,具体地,第二部分722设置在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内,第二部分722与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部分722可直接或间接地与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固定连接。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的空腔形成为头部121的第二通道1232,第一部分721设置在第二通道1232 内,第一部分721与第二通道1232的内壁以及镜头620与盖板1211之间都具有间隙。这样,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连接件720和摄像头600可固定不动,便于安装且实现简单。
应理解,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环形结构,此处不做任何限定。例如,环形结构可以是如图72所示的圆环形结构,也可以是例如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的环形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感光元件6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像传感器,在感光元件610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的实施例中,多个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部分721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部分721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多个图像传感器形成环形结构的感光元件610。同理,镜头6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在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的实施例中,多个透镜依次套设在感光元件610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多个透镜形成环形结构的镜头620。
在该实施例中,可采用连接器将摄像头600与设置有处理器110的主板连接,以实现摄像头600和处理器110的电连接。示例性地,连接器可以设置在连接件720的第二部分722内(图中未示出),连接器可以采用如图6至23所示的连接器,连接器的一端与主板连接,另一端与摄像头600连接,例如,连接器的另一端可以与摄像头600中的感光元件610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或镜头620的环形结构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环形结构的角度越大,摄像头600的取景范围越大。
示例性地,参考图72,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周,或者说,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环绕一周,这样,无论输入设备是否旋转,光线都可以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的各个方向进光,实现简单。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72,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周,感光元件610套设在第一部分721上且沿着第一部分721的侧面环绕一周,镜头620套设在感光元件610上且沿着感光元件610的侧面环绕一周,即,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形成角度为360的环形结构。这样,通过设置在头部121的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旋转,可以实现360度的取景,实现360 度的全景拍照。
在另一示例中,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周,感光元件610也可以沿着第一部分721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图中未示出),对应地,镜头620也可以沿着感光元件610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图中未示出)。在该结构中,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旋转,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镜头620的取景范围取决于镜头620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
在另一示例中,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图中未示出),感光元件610套设在第一部分721 上,沿着第一部分721的侧面环绕一周(图中未示出),镜头620套设在感光元件610上,沿着感光元件610的侧面环绕一周(图中未示出)。在该结构中,可通过旋转输入设备 120,调整盖板1211的位置以调整取景方向,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镜头620的取景范围取决于盖板1211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
在另一示例中,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图中未示出),感光元件610套设在第一部分721上,沿着第一部分721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图中未示出),镜头620套设在感光元件610上,沿着感光元件610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图中未示出)。在该结构中,可通过旋转输入设备120,调整盖板1211的位置以调整取景方向,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镜头620的取景范围取决于盖板1211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和镜头620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3,头部121的侧面121-B上设置有透明的盖板1211,盖板1211呈环形结构沿着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环绕,输入设备120内套设有连接件720,连接件720包括设置在头部121的第一部分721,摄像头600包括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感光元件610套设在第一部分721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形成环形结构的感光元件610,镜头620设置在盖板1211和感光元件610之间,示例性地,镜头620套设于盖板1212的靠近感光元件610的侧面上,形成环形结构的镜头620,镜头620沿着头部121的径向方向朝向头部121的盖板1212(或头部121的侧面121-B)。这样,光线可通过设置在头部 121的侧面121-B的盖板1211进入镜头620,以进行拍照。
继续参考图73,连接件720还包括设置在杆部122的第二部分722,具体地,第二部分722设置在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内,第二部分722与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部分722可直接或间接地与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固定连接,第一部分 721设置在头部121的第二通道1232内,第一部分721与第二通道1232的内壁和盖板1211 之间都具有间隙,这样,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只有镜头620可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连接件720和感光元件610可固定不动,便于安装且易于实现。
在该实施例中,感光元件6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像传感器,在感光元件610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的实施例中,多个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部分721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部分721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多个图像传感器形成环形结构的感光元件610。同理,镜头6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在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的实施例中,多个透镜依次套设于盖板1212的靠近感光元件610的侧面,多个透镜形成环形结构的镜头620。
在该实施例中,可采用连接器将感光元件620与设置有处理器110的主板连接,以实现摄像头600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关于连接器的描述可参考上述图3和图4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应理解,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环形结构,此处不做任何限定。例如,环形结构可以是如图73所示的圆环形结构,也可以是例如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的环形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的环形结构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环形结构的角度越大,摄像头600的取景范围越大。
示例性地,参考图73,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周,这样,无论输入设备是否旋转,光线都可以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的各个方向进光,实现简单。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73,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周,感光元件610套设在第一部分721上,沿着第一部分721的侧面环绕一周,镜头620套设于盖板1211的靠近感光元件610的侧面,沿着盖板1211的侧面环绕一周,即,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形成角度为360的环形结构。这样,通过设置在头部121的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旋转,可以实现360 度的取景,实现360度的全景拍照。
在另一示例中,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侧面121-B环绕一周,感光元件610也可以沿着第一部分721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的盖板 1211(图中未示出),对应地,镜头620也可以沿着盖板1211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的镜头620(图中未示出)。这种结构也可以实现全景拍照,不过摄像头600的取景范围小。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74,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侧面121-B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216,环形凹槽1216的槽口处设置有透明的盖板1211,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1216-A 上设置有环绕底壁1216-A的摄像头600,摄像头600与盖板1211相对设置,这样,光线可通过设置在头部121的盖板1211进入摄像头600,以进行拍照。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旋转时,摄像头600随着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而旋转。
摄像头600包括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感光元件610套设在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1216-A上,形成环形结构的感光元件610,镜头620设置在盖板1211和感光元件610 之间,示例性地,镜头620套设在感光元件610上,形成环形结构的镜头620,以使得镜头620朝向头部121的盖板1211,以接收从盖板1211进入的光线。
在该实施例中,感光元件610可以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图像传感器,在感光元件610包括多个图像传感器的实施例中,多个图像传感器沿着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1216-A依次设置在底壁1216-A上,多个图像传感器形成环形结构的感光元件610。同理,镜头6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在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的实施例中,多个透镜依次套设在感光元件20的周向方向的侧面上,多个透镜形成环形结构的镜头620。
应理解,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环形结构,此处不做任何限定。例如,环形结构可以是如图74所示的圆环形结构,也可以是例如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的环形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的环形结构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环形结构的角度越大,摄像头600的取景范围越大。
示例性地,参考图74,盖板1211绕着环形凹槽1216环绕一周,这样,无论输入设备是否旋转,光线都可以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的各个方向进光,实现简单。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74,盖板1211绕着环形凹槽1216环绕一周,感光元件610套设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1216-A上且沿着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1216-A环绕一周,镜头 620套设在感光元件610上且沿着感光元件610的侧面环绕一周,即,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形成角度为360的环形结构。这样,通过设置在头部121的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旋转,都可以实现360度的取景,实现360度的全景拍照。
在另一示例中,盖板1211绕着环形凹槽1216环绕一周,感光元件610也可以沿着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1216-A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的感光元件610(图中未示出),对应地,镜头620也可以沿着感光元件610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的镜头620(图中未示出)。在该结构中,通过旋转输入设备120调整摄像头600的镜头620的取景方向,以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镜头620的取景范围取决于镜头620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
在另一示例中,盖板1211绕着环形凹槽1216环绕一部分区域,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图中未示出),感光元件61绕着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 1216-A环绕一周(图中未示出),镜头620套设在感光元件610上,沿着感光元件610 的侧面环绕一周(图中未示出)。在该结构中,可通过旋转输入设备120,调整盖板1211 的位置以调整取景方向,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镜头620的取景范围取决于盖板1211 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
在另一示例中,盖板1211绕着环形凹槽1216环绕一部分区域,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的盖板1211(图中未示出),感光元件61绕着环形凹槽1216的底壁 1216-A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图中未示出),镜头620 套设在感光元件610上,沿着感光元件610的侧面环绕一部分,形成小于360度的任意角度的环形结构(图中未示出)。在该结构中,可通过旋转输入设备120,调整盖板1211 的位置以调整取景方向,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镜头620的取景范围取决于盖板1211 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和镜头620形成的环形结构的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摄像头6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在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省摄像头600占用的壳体180的空间。此外,摄像头600 呈环形结构设置在头部121内,摄像头600的镜头620朝向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侧面 121-B,实现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取景拍照,环形结构的摄像头600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理想情况下,可实现360度的全景拍照,提高了拍照的灵活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5,与图71的不同之处在于,摄像头6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摄像头600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朝向头部121,头部121的远离杆部122的端部设置有盖板1211,摄像头600与盖板1211之间形成可传输光线的通道。这样,光线可通过盖板1211以及位于盖板1211和摄像头600之间的通道进入到摄像头 600内,以实现拍照功能。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杆部122靠近主板111,所以,摄像头600 可以不需要通过连接器与主板111连接,摄像头600可与主板111直接连接,或,摄像头 600可通过小板113与主板111连接。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75,杆部122中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一通道1231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贯穿杆部122,摄像头600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内,头部121的远离杆部122的端部设置有透明的盖板1211,头部121内还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第二通道 1232的一端与盖板1211相连,第二通道1232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1231相连通,光线可通过盖板1211、第二通道1232和第一通道1231进入到摄像头600内,以实现拍照功能。
在一示例中,输入设备120旋转时,摄像头600不旋转,或者,输入设备120和摄像头600都不旋转,这样,便于实现摄像头600与设置有处理器110的主板111的电连接。在该示例中,继续参考图75,摄像头600可固定在壳体180上,以及,摄像头600与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以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摄像头600不旋转。示例性地,小板113固定在壳体180上,小板113与主板111连接,摄像头600可通过小板 113固定在壳体180上,且与主板111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摄像头6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在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省摄像头600占用的壳体180的空间。此外,摄像头600 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朝向头部121,可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上取景,结构上易于实现且安装方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6和图77,摄像头600依然设置在杆部122内,摄像头600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朝向头部121,与图75不同之处在于,头部121上固定连接有反射装置710,示例性地,反射装置710是透明的,反射装置710自头部121的侧面121-B 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光线可通过反射装置710进入到摄像头600内,在输入设备120 旋转时反射装置710可随着一起旋转,可通过反射装置710调整取景方向。反射装置710 中位于头部121的一端具有反射面711,以及,摄像头600与反射装置710之间形成可传输光线的通道,这样,光线进入反射装置710,通过反射装置710的反射面711反射,反射后的光线通过位于反射装置710与摄像头600之间的通道进入摄像头600内,以实现拍照功能。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头部121设置有反射装置710,可从头部121 的侧面121-B取景以实现拍照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反射装置710的反射面711是斜面,该反射面711在垂直于头部121的径向方向的平面(例如,xz平面)投影的线与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成一定角度,投影的线可以是直线(如图77所示)也可以是曲线,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反射装置7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反射面711,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杆部122靠近主板111,所以,摄像头600可以不需要通过连接器与主板111连接,摄像头600可与主板111直接连接,或,摄像头600可通过小板113 与主板111连接。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77,杆部122中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一通道1231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贯穿杆部122,摄像头600设置在第一通道1231内,头部121内还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第二通道1232与第一通道1231相连通,反射装置710设置在第二通道1232中。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77,摄像头600可固定在壳体180上,以及,摄像头600 与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以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摄像头600不旋转,便于实现摄像头600与主板111的电连接。其中,摄像头600固定在壳体180的方式可参考图75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反射装置710,以实现多个方向的取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反射装置710的取景范围可以是任意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其中,反射装置710的取景范围表示的是反射装置710绕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环绕的角度。
还应理解,反射装置710的取景范围较大的话,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全景拍照。例如,若反射装置710的取景范围为360度的话,光线可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的各个方向通过反射装置710进入摄像头,以进行拍照,此种结构中,无论是否旋转输入设备120,都可实现360度的全景拍照。在反射装置710的取景范围小于360度的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输入设备120调整反射装置710的取景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图76至图77所示的位于头部121的反射装置710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反射装置710还可以有其他结构,反射装置710的其他结构可参考下文中图82至图8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示的反射装置710的描述,换句话说,图82至图 84所示的反射装置710的结构同样适用于摄像头600整体设置在杆部122的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摄像头6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在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省摄像头600占用的壳体180的空间。此外,在输入设备的头部121设置有反射装置710的实施例中,可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带动反射装置 710转动,以实现不同方向的取景,提高了拍照的灵活性。
以上,结合图70至图77,对摄像头6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78至图85,对摄像头600的部分部件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做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8和图79,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输入设备120、透明的盖板1211、摄像头600、第一电路板111(或主板111)。
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壳体180内,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盖板121设置在头部121的远离杆部122的端部,第一电路板111上安装有处理器110,第一电路板111设置在壳体180内。
摄像头600包括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示例性地,感光元件610与镜头620相对设置,以较好地传输光信号。镜头620设置在杆部122内,镜头620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 (图78中示出了2个透镜),感光元件610设置在壳体180内,感光元件610与第一电路板111,以实现摄像头600与处理器110的连接。镜头620与盖板1211之间形成有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示例性地,杆部122中设置有安装镜头620的第一通道1231,头部 121中设置有第二通道1232,第二通道1232的一端与盖板12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道 1231连接,第一通道1231中位于镜头620与第二通道1232之间的区域和第二通道1232 形成上述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镜头620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朝向头部121,这样,光线可通过透明的盖板1211和该用于传输光线的通道进入镜头620中,以实现拍照功能。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78和图79,主体101还包括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的第三电路板113(也可称为小板),感光元件610与第二电路板113连接,示例性地,感光元件610贴装在第二电路板113上,以通过第二电路板113与第一电路板111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78和图79,摄像头600还包括镜筒640,镜筒640 内安装有镜头610,用于固定镜头610,镜筒640可固定在壳体180或杆部122上。若镜筒640仅固定在壳体180上,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旋转,镜头610不旋转,若镜筒640 固定在杆部122上,输入设备120旋转时,镜头610也会旋转,具体情况后续做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镜头610和镜筒640组成的组件记为镜头组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78和图79,摄像头600还包括镜头底座630,镜头底座630内固定连接有感光元件610,示例性地,镜头底座630呈筒状结构,镜头底座630 围合且固定感光元件610,镜头底座630与壳体180固定连接。在一示例中,在可穿戴设备100包括第二电路板113的实施例中,感光元件610与第二电路板113连接,镜头底座 630固定在第二电路板113,第二电路板113与壳体180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二电路板113 将镜头底座630固定在壳体180上。
在摄像头600包括镜筒640的实施例中,参考图78,镜头底座630的第一部分可与镜筒640连接,示例性地,镜头底座630的第一部分套设在镜头640上,镜头底座640的第二部分与壳体180固定连接。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78,镜头底座630与杆部122之间存在间隙120-1,镜头底座630与镜筒640螺纹连接,镜筒640上设置有凸起641,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内设置有与凸起641匹配的限位槽1224,凸起641与限位槽1224的配合可限制镜筒640相对杆部122沿着旋转方向转动。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杆部122的限位槽1224与镜筒 640上的凸起641之间的配合可带动由镜头620和镜筒640组成的镜头组件旋转,同时,镜筒640与镜头底座630之间的螺纹连接,可将镜头组件的旋转转化为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平移,使得镜头组件可朝着靠近或远离感光元件610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的目的。也就是说,图78所示的摄像头600可调整对焦距离。
在另一示例中,参考图80,镜头底座630与杆部122之间存在间隙120-1,图80与图79的不同之处在于,镜筒640与杆部122之间也存在间隙120-1,即,镜筒640不需要设置凸起641以及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内不需要设置限位槽1224,这样,无论输入设备120是否旋转,摄像头600都不旋转。相比于图78和图79所示的实施例,该结构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摄像头600不可调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镜头620也可以设置在头部121(图中未示出),镜头620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朝向头部121,头部121的远离杆部122的端部设置有盖板121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1,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壳体180、输入设备120、摄像头600、第一电路板111(或主板111),输入设备120包括杆部122和头部121,摄像头600包括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在一示例中,摄像头600还包括镜筒640,在另一示例中,摄像头600还包括镜头底座630,各个部件的描述可参考图78和图79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图81与图78的不同之处在于,头部121固定连接有反射装置710,反射装置710自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反射装置710是透明的,反射装置710自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光线可通过反射装置710进入到镜头620 内,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反射装置710可随着一起旋转,可通过反射装置710调整取景方向。反射装置710中位于头部121的一端具有反射面711,以及,摄像头600与反射装置710之间形成可传输光线的通道,这样,光线进入反射装置710,通过反射装置710的反射面711反射,反射后的光线通过位于反射装置710与镜头620之间的通道进入镜头 620内,以实现拍照功能。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头部121设置有反射装置710,可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取景以实现拍照功能。
应理解,图81所示的摄像头60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取景的结构仅为示例性说明,以下,对摄像头60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取景的其他结构做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82,摄像头600包括感光元件610和镜头620,感光元件610设置在壳体180内,可与主板111连接(图中未示出),镜头62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的第一通道1231。头部121包括透明的盖板1211,盖板1211呈环形结构,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环绕且头部121的壳体固定连接,示例性地,参考图82,盖板1211沿着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环绕一周。盖板1211的环形结构中的空腔形成为第二通道1232,第二通道1232内固定设置有反射装置710,光线可通过反射装置710进入到镜头620内,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反射装置710可随着一起旋转,通过反射装置710调整取景方向。反射装置710具有反射面711,第二通道1232与第一通道1231相连通,这样,光线通过盖板1211和第二通道1232到达反射装置710,通过反射装置710的反射面 711反射,反射后的光线通过第一通道1231进入镜头620内,以实现拍照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反射装置710可接收一定角度的光线,实现该角度范围内的全景拍照,为了便于描述,将该角度记为φ,角度φ的角度范围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360度。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82,反射装置710可接收小于360度的角度φ的光线。示例性地,反射装置710可以包括两个反射面711,两个反射面711之间的夹角为φ。
在另一示例中,参考图83,反射装置710可接收360度的角度的光线。示例性地,反射装置710呈圆锥形,反射面711是弧形的锥面。
如前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反射装置710的反射面71在垂直于头部121的径向方向的平面(例如,xz平面)投影的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以看出,在图82至图 83所示的实施例中,反射面711投影的线是直线。参考图84,反射面711投影的线也可以是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图81至图84所示的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取景的结构仅为示意性说明。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杆部121中设置有镜头620,头部121可以不需要反射装置710,在头部121的周向方向上设置环形结构的透明的盖板1211即可,不过,这种结构的进光效果不好。
应理解,上述图78至图84所示的实施例的光元件610与杆部122的镜头620相对设置的位置关系也仅为示意性说明,感光元件610与镜头620也可以具有其他位置关系。例如,参考图85,感光元件610设置在杆部122的周向方向的一侧,可以在壳体181内与杆部122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一个额外的反射装置710,将从镜头620透过的光线通过壳体 180内的反射装置710反射至感光元件610上。
在图70至图85所示的在输入设备120中集成摄像头600或摄像头600的部分部件的实施例中,因为需要在头部121取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都是在头部121的侧面121-B或外端面121-A设置盖板1211,盖板1211作为头部121的一部分部件,光线通过盖板1211 进入镜头620,以进行拍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示意性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整个头部121做成由透明材质形成的头部121,光线可通头部121的各个方向进入镜头620内,在摄像头600 或摄像头600的部分部件(例如,感光元件610或镜头620)或反射装置710设置在头部 121的实施例中,仅需要在头部121预留能够安装这些部件的区域,不需要额外预留在头部121内传输光线的区域。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0可包括多个输入设备120,每个输入设备 120都可以集成摄像头600或摄像头600的部分部件,以提高拍照效果,摄像头600在可穿戴设备100中的设计可参考上述描述。例如,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两个输入设备 120,每个输入设备120内集成摄像头600或摄像头600的部分部件,可以形成双目摄像头,用于进行面部识别,双目成像等场景。
还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可穿戴设备100的其他摄像头和输入设备120 内的摄像头600一起结合使用,达到双目成像或三目成像的效果。例如,以手表为例,将手表的位于头部的摄像头和位于输入设备120内的摄像头600一起结合使用,形成双目成像效果。当使用前置摄像头时,输入设备120内的摄像头旋转到前置角度。当使用后置摄像头时,输入设备120的内的摄像头旋转到后置角度。
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设置有镜头620的实施例中,感光元件610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与镜头620相对设置,可以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调整镜头620中透镜之间的距离或调整透镜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以达到不同的拍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的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调整镜头620中透镜之间的间距或调整透镜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上文描述的任何的镜头620设置在杆部122的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在后续的描述中,仅示出镜头620与杆部122 之间的相关结构,以说明镜头620与杆部122的连接关系,其余部件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镜之间的距离以及透镜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与镜头620 的成像参数有关。示例性地,镜头620的成像参数包括镜头620的焦距或对焦距离。
在镜头620中包括多个透镜的实施例中,可通过调整多个透镜之间的间距改变镜头620的焦距(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改变透镜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来改变镜头620 的焦距)。
对焦距离与镜头620的成像距离有关,可以通过镜头620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体现。在镜头620包括一个透镜的实施例中,通过改变该透镜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在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的实施例中,可以改变多个透镜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且不需要改变透镜之间的距离,以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整个镜头620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以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在拍照过程中,可以先调整镜头620的焦距,再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
在拍照场景中,摄像头600可以被配置有多种拍照模式,以达到不同的拍照效果,不同的拍照模式具有不同的成像参数,每个拍照模式具有对应的成像参数,输入设备120具有预设的多个旋转角度,多个旋转角度对应多个成像参数,一个旋转角度对应一个成像参数,或者说,一个旋转角度对应一个拍照模式下的成像参数。这样,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角度将镜头620调整至对应的成像参数,在对应的拍照模式下拍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包括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与镜头620连接,感测元件检测到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将与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相关的信息(旋转信息)发送于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可根据输入设备120的旋转信息来控制执行机构,以通过执行机构调整镜头620的成像参数。
在一示例中,执行机构是可以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镜头620机械连接,镜头620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透镜是不可变形的具有一定硬度的透镜,处理器110通过控制执行机构调整镜头620中透镜的位置来调整镜头620的成像参数。
示例性地,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等装置。在驱动装置工作时,驱动装置可带动镜头620的透镜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以达到调整镜头620的成像参数的目的。例如,该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驱动装置工作时可以表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
示例性地,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成像参数包括镜头620的焦距。输入设备120旋转,感测元件检测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至旋转角度1,发送旋转信息于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控制执行机构调整,多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将镜头620的焦距调整至与旋转角度 1对应的焦距,以达到改变镜头620的焦距的目的。例如,镜头620包括两个透镜,执行机构控制两个透镜互相远离或互相靠近,以改变镜头620的焦距。
示例性地,镜头620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成像参数包括镜头620的对焦距离。输入设备120旋转,感测元件检测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至旋转角度1,发送旋转信息于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控制执行机构调整镜头620与感光元件610之间的距离,将镜头620 的对焦距离调整至与旋转角度1对应的焦距,以达到改变镜头620的对焦距离的目的。
例如,镜头620包括一个透镜,执行机构控制透镜远离或靠近感光元件610,以改变镜头620的对焦距离。再例如,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执行机构控制多个透镜都远离或靠近感光元件610,以改变镜头620的对焦距离。
在另一示例中,执行机构是可输出电信号的装置,镜头620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透镜由可变形的压电材料制成或透镜是液晶透镜,处理器110通过控制执行机构输出电信号,透镜基于该电信号可使得镜头620中透镜发生变形,以达到调整成像参数的目的。其中,电信号的类型可以是电压或电流。在该实施例中,成像参数可包括镜头620的焦距。
示例性地,该执行机构可以是数模转换器(digital analog converter,DAC)。
示例性地,镜头620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成像参数包括镜头620的焦距。输入设备120旋转,感测元件检测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至旋转角度1,发送旋转信息于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控制执行机构输出对应旋转角度1的电信号1,与执行机构连接的一个多个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发生变形,将镜头620的焦距调整至与旋转角度1对应的焦距,以达到改变镜头620的焦距的目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同样是将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角度与镜头620的成像参数绑定,即,一个旋转角度对应一个成像参数,可以不需要执行机构,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直接带动镜头620中的透镜发生移动,以调整镜头620的成像参数。其中,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角度与镜头620的成像参数的关系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86至图88,对该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以镜头620从头部121的端面121-B取景(如图78至图80对应的实施例)为例,对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带动镜头620中的透镜移动的实施例做说明,应理解,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带动镜头620中的透镜移动的实施例(如图81至图85对应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镜头62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A取景的实施例,后续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参考图86,头部121安装有盖板1211和第二通道1232,杆部122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231,第一通道1231内设置有镜头620,感光元件610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与镜头620相对设置,第二通道1232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231连通,另一端与盖板1211 相连,以使得光线通过盖板1211、第二通道1232和第一通道1231进入到镜头620内。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701,镜头620中的透镜可与内螺纹701配合,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带动透镜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以调整镜头620的焦距或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
继续参考图86,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内安装有固定件740,固定件740的远离头部121的端部延伸至壳体180内且与可与壳体180固定连接(图中未示出),固定件 740呈环形结构,固定件740的内部具有沿着固定件740的轴向方向贯穿固定件740的空腔,该空腔内安装有镜头620。示例性地,固定件74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槽 741,导槽741与固定件740的空腔连通,透镜可固定在导槽741上,可以理解,一个透镜可以固定在至少一个导槽741上,该至少一个导槽741沿着固定件740的周向方向分布,例如,在图86中,一个透镜固定在沿着固定件740的周向方向分布的两个导槽741上。透镜可通过导槽741与杆部122的第一通道1231上的内螺纹701配合,在输入设备120 旋转时,固定件740不动,透镜与内螺纹701之间互相咬合,可以使得透镜沿着杆部122 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说,使得透镜朝着靠近或远离感光元件610的方向移动,以调整镜头620的焦距或对焦距离。示例性地,透镜上可以设置与内螺纹701配合的外螺纹(图中未示出),透镜和杆部122之间螺纹配合,这样,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透镜可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
在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的实施例中,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不仅可以调整镜头620的焦距,也可以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
在一示例中,继续参考图86,镜头620包括多个透镜(图86中示出了两个透镜),为了调整镜头620的焦距,可以在第一通道1231的内壁上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多段内螺纹701,一段内螺纹701与一个透镜配合,至少两段内螺纹701的参数存在差异,这种具有差异性参数的内螺纹701,可以使得对应的至少两个透镜的移动位移或移动方向不同,以调整镜头620的焦距。
为了便于描述,以多段内螺纹701中的两段内螺纹701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两段内螺纹701的螺距不同,这样,输入设备120旋转时,对应的两个透镜的移动位移不同,使得两个透镜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达到调整镜头620的焦距的目的。
示例性地,两段内螺纹701的旋向不同,这样,两个透镜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个透镜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达到调整镜头620的焦距的目的。
在另一示例中,为了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多段内螺纹701的参数可以相同,这样,多个透镜的移动位移或移动方向都相同,使得多个透镜之间的间距无变化但每个透镜与感光元件610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达到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的目的。
在镜头620包括一个透镜的实施例中,通过输入设备120的旋转可以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
在一示例中,参考图87,镜头620包括一个透镜,在输入设备120旋转时,杆部122的内螺纹701与透镜配合,带动透镜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带动透镜朝着靠近或远离感光元件610的方向移动,以达到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的目的。
应理解,参考图88,感光元件610也可以设置在杆部122的周向方向的一侧,不过,需要在壳体181内与杆部122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一个额外的反射装置710,将从镜头620 透过的光线通过壳体180内的反射装置710反射至感光元件610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输入设备120旋转以替代手动接触且旋转输入设备120,实现输入设备120的智能化。
参考图89至图91,可穿戴设备100中还包括驱动装置730,驱动装置730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与壳体180固定连接,驱动装置730可与主板111电连接以通过设置在主板 111上的处理器110控制驱动装置730,以及,驱动装置730与输入设备120固定连接,以在驱动装置730工作时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
示例性地,驱动装置730包括电机731,电机731可与主板111电连接,在可穿戴设备100中包括小板113的实施例中(如图90和图91所示),电机731安装在小板113上,小板113与壳体181固定连接,以实现电机732与壳体180的固定连接。驱动装置730还包括套设在电机73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732,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 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齿轮733,第一齿轮732和第二齿轮733啮合,在驱动装置730工作时,电机73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32转动,第一齿轮732带动与第一齿轮732啮合的第二齿轮733转动,第二齿轮1223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这样,实现了通过驱动装置 730驱动输入设备120的旋转。
在输入设备120内安装有摄像头600的部分或全部部件的实施例中,光线可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侧面121-B到达摄像头600,通过驱动装置730驱动输入设备120旋转以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
以头部121的侧面121-B安装有反射装置710为例,继续参考图91,电机73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732,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齿轮733,第一齿轮732和第二齿轮733啮合,电机73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32转动,第一齿轮 732带动与第一齿轮732啮合的第二齿轮733转动,第二齿轮1223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固定在头部121的反射装置710也随着输入设备120旋转,以达到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的目的。其中,镜头620、感光元件610和反射装置71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图81 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应理解,图9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例性说明,任何通过驱动装置730驱动输入设备120 旋转以调整取景方向的结构可以适用于任何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进行取景的实施例。
例如,在图82所示的实施例中,反射装置710安装在头部121内侧,头部121的侧面121-B安装有透明的盖板1211,驱动装置730也可以与输入设备120固定连接,以在驱动装置730的电机731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以使得反射装置710也旋转,以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驱动装置730与输入设备120的连接关系可参考上文中图89至图91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再例如,在图77所示的摄像头600的全部部件设置在杆部122的实施例中,反射装置71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驱动装置730也可以与输入设备 120固定连接,以在驱动装置730的电机731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以使得反射装置710也旋转,以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驱动装置730与输入设备120 的连接关系可参考上文中图89至图91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安装有镜头620且从头部121的端面121-A取景的实施例(如图78所示的实施例)中,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端部上也可以套设有第二齿轮 733(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730的第一齿轮732可与第二齿轮733啮合(图中未示出),在驱动装置730的电机731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732以带动第二齿轮733转动,第二齿轮733带动杆部122转动,杆部122带动由镜头620和镜筒640构成的镜头组件转动,镜筒640与镜头底座630之间的螺纹连接,可将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转化为镜头组件沿着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移动,以使得镜头620靠近或远离感光元件610,达到调整镜头620 的对焦距离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基于各种条件触发驱动装置730的启动,以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或镜头620的对焦距离。以下,以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为例,对处理器110触发驱动装置730启动的各个实施例做一说明。可以理解,处理器110触发驱动装置730启动以调整镜头620的对焦距离的方法与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的方法类似,后续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通过用户对显示屏140的操作触发驱动装置730的启动,以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或镜头620的对焦距离。
在一示例中,参考图92中的(a)和(b),当可穿戴设备100处于拍照模式时,显示屏140上可呈现出预览界面10,预览界面10包括可用于呈现被拍摄物11取景框,预览界面10还包括滑动控件12和拍摄控件14,滑动控件12可被用户操作沿着预设的滑动区域滑动,滑动区域可被划分为多个位置,一个位置对应输入设备120的一个旋转角度,用户可操作滑动控件12沿着预设的滑动区域滑动至目标位置,处理器110检测到滑动控件12所在的目标位置,控制驱动装置730开始工作(或,控制驱动装置730启动),待驱动装置730旋转至滑动控件12所在的目标位置对应的旋转角度时,意味着摄像头600 的取景方向已经调整到位,用户可操作拍摄控件14进行拍照。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92中的(a)和(b),预览界面10还包括滑动条13,滑动条 13是呈条形状的滑动区域,滑动控件12可在滑动条13的区域内滑动,从滑动条13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滑动条13的滑动范围与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范围对应,滑动条13可被划分为多个位置,一个位置对应输入设备120的一个旋转角度,当滑动控件12被用户滑动至多个位置中的某个位置停止时,意味着用户选择好了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角度(即,选择好了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处理器110检测到滑动控件12在滑动条13上的位置时,根据位置与旋转角度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输入设备120的旋转角度,处理器110可以控制驱动装置730开始工作,通过驱动装置730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至对应的旋转角度,以将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调整反射装置710的方向)调整至目标方向。
例如,继续参考图92中的(a)和(b),滑动条13的滑动范围是0°~360°,滑动条13被划分为5个位置,从上至下,位置1对应的旋转角度为0°,位置2对应的旋转角度为 90°,位置3对应的旋转角度为180°,位置4对应的旋转角度为270°,位置5对应的旋转角度为360°。用户将滑动控件12从位置5滑动至位置3,处理器110检测到滑动控件 12滑动至滑动条13的位置3时,控制驱动装置730开始工作,通过驱动装置730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至180°。继续参考图92中的(a)和(b),若位置1对应的0°的旋转角度以及位置5对应的360°的旋转角度的取景方向是用户的自拍角度,摄像头600呈前置摄像头,那么,位置3对应的180°的旋转角度对应的取景方向与自拍角度相反,摄像头600呈后置摄像头。
示例性地,滑动控件12的滑动方向与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方向一一对应,当滑动控件12沿第一滑动方向滑动时,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方向为第一旋转方向,当滑动控件12 沿第二滑动方向滑动时,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方向为第二旋转方向,其中,第一滑动方向和第二滑动方向相反,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相反。例如,继续参考图92中的(a) 和(b),滑动控件12沿着第一滑动方向从位置5滑动至位置1,输入设备120会沿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滑动控件12沿着第二滑动方向从位置1滑动至位置5,输入设备120 会沿着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应理解,滑动控件12的滑动区域可以呈任意形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图92所示的呈条形状的滑动区域仅为示意性说明。示例性地,滑动控件12的滑动区域也可以呈弧形状(图中未示出),该弧形状的滑动区域可分布在显示屏140的任意位置,同理,滑动区域被划分为多个位置,一个位置对应输入设备120的一个旋转角度。例如,滑动区域呈圆形状,该圆形状的滑动区域绕显示屏140的中心环绕一周。
在另一示例中,参考图92中的(c)和(d),当可穿戴设备100处于拍照模式时,显示屏140上可呈现出预览界面10,预览界面10包括用于呈现被拍摄物11的取景框,预览界面10还包括第一控件15,用户通过点击第一控件15可在两种拍照模式之间切换,一种拍照模式对应一个旋转角度,两种拍照模式对应的两个旋转角度不同。
示例性地,在两种拍照模式中,一种拍照模式是前置模式,另一种拍照模式是后置模式,前置模式也称为自拍模式,对应一个旋转角度(例如,0°)也就是说,摄像头600 旋转至该旋转角度时,摄像头600的朝向与显示屏140的朝向相同,在显示屏150前方进行取景,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可实现自拍。后置模式对应另一旋转角度(例如,180°),也就是说,摄像头600旋转至该旋转角度时,摄像头600的朝向与显示屏140的朝向相反,在显示屏150的后方进行取景。如图92中的(c)所示,当前的预览界面的拍照模式是前置模式,取景框中呈现的是自拍镜头,用户点击拍摄模式控件15,将拍照模式从前置模式切换至后置模式,处理器110可检测到用户切换拍照模式的操作,可以确知用户需要在后置模式下进行取景,处理器110会控制驱动装置730开始工作(或,控制驱动装置730 启动),待驱动装置730旋转后置模式对应的旋转角度时,意味着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已经调整到位,用户进行拍照。
在拍照模式包括两种拍照模式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通过点击上述第一控件15切换拍照模式。示例性地,预览界面10还可以包括两个控件,一个控件对应一个拍照模式,为了便于用户区分,可以在每个控件上标注文字。例如,两个控件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一控件对应前置模式,第二控件对应后置模式,若用户点击第一控件,处理器110检测到用户对第一控件的操作,可控制驱动装置730开始工作,待驱动装置 730旋转至前置模式对应的旋转角度时,意味着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已经调整到位,用户可以进行拍照。
在一些自拍场景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根据人脸和取景区域的差异,自动控制驱动装置730启动以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
示例性地,参考图93,用户将摄像头600调整至自拍模式(如图93中的(a)所示),预览界面10包括取景区域,取景区域上显示人脸,在取景区域中进行人脸识别,若识别到人脸,则判断人脸是否位于取景区域的中间位置,若人脸不在取景区域的中间位置,则处理器110可根据人脸所在的区域(简称人脸区域)和取景区域的差异,控制驱动装置 730旋转输入设备120,调整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以使得人脸区域位于取景区域的中间位置(如图93中的(b)所示)。示例性地,如图93所示,预览界面10的整个区域都可以是取景区域,尤其对于手表等显示屏较小的可穿戴设备而言,可以将整个预览界面都设置为取景区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1和用户2分别采用可穿戴设备100进行视频通话,若用户1认为用户2的视频角度不合适,那么,用户1的可穿戴设备100可与用户2的可穿戴设备100交互通信,控制用户2的可穿戴设备100中的驱动装置730启动来调整用户2的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
为了便于描述,将用户1的可穿戴设备100记为第一可穿戴设备,将用户2的可穿戴设备100记为第二可穿戴设备。
在视频通话场景中,第一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140的预览界面包括取景框,该取景框可呈现用户2的摄像头600拍摄的物体。预览界面中还包括一些用于确定旋转角度的控件,若用户1在视频中认为用户2的拍摄角度不合适,用户1可以对这些控件进行操作,处理器110确定该操作指示的旋转角度,响应于该操作,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旋转角度的第一指令,第二可穿戴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指令,基于该第一指令,启动第二可穿戴设备的驱动装置730,驱动装置730驱动输入设备120旋转,直到输入设备120旋转至第一指令指示的旋转角度,意味着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已经调整到位,用户1可以和用户2进行视频通话。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140的预览界面可以如图92所示。在一示例中,如图92中的(a)和(b)所示,预览界面包括滑动控件12和滑动条13,在另一示例中,如图92中的(c)和(d)所示,预览界面包括第一控件15,在另一示例中,预览界面包括两个控件,一个控件对应一个拍照模式。
以图92中的(c)和(d)为例,在图92的(c)中,用户1的第一可穿戴设备的预览界面的取景框中呈现的是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拍摄的物体(用户2的头像),即,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处于前置模式,用户1想看用户2身后的背景,认为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不合适,需要将摄像头600调整至后置模式,那么,用户1点击第一控件15,意味着需要将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切换至后置模式,第一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第一控件15的操作,确定后置模式对应的旋转角度,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旋转角度的第一指令,第二可穿戴设备基于该第一指令,启动第二可穿戴设备的驱动装置730,驱动装置730驱动输入设备120旋转,直到输入设备120旋转至第一指令指示的旋转角度,意味着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的取景方向已经调整到位,用户1可以和用户2进行视频通话。
应理解,图70至图9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个部件的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仅为示意性说明,任何可替换的与每个部件所起的作用相同的部件的结构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100在可以通过例如图70至93所示的实施例实现识拍照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例如上文中图4至图4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例如上文中图46至图6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识别输入设备120 的运动的功能、例如下文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98至图9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例如下文图 102至图10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气体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111至图1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功能、例如下文图119至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体温检测功能。
以上,结合图70至图9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拍照功能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下,将结合图94至图9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 上集成的PPG检测功能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可对输入设备120做相关设计,在输入设备120内安装与PPG检测相关的部件,用户接触输入设备120,可通过旋转、按压、移动和/或倾斜输入设备120,实现PPG检测。
PPG传感器130A是PPG检测的核心部件,该PPG传感器130A包括至少一个光发送单元和至少一个光接收单元,该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接收单元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设置在一起。PPG传感器130A中的光发送单元可以将光束照射到人体(例如血管) 中,光束在人体中发生反射/折射,经反射/折射的光被PPG传感器130A中的光接收单元接收,得到光信号。由于血液在波动的过程中,透光率发生变化,所以反射/折射的光是变化的,因此PPG传感器130A检测到的光信号也是变化的。PPG传感器130A可以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确定该电信号对应的心率,即可实现人体心率的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位置有两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PPG传感器130A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PPG传感器130A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也可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
下面对上述每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PPG检测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设计做详细说明。
以下,将结合图94和图9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输入设备120被操作的情况下,PPG传感器130A可根据来自头部121的反射/折射的光信号获得电信号,以获取心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可根据检测的光信号得到心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可将检测的光信号发送于处理器110以通过处理器110得到心率。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输入设备120被操作可以理解为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输入设备120发生旋转、被按压、被移动等操作。
其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相应的检测单元来检测输入设备120是否被操作,该检测单元可以是已设置的PPG检测单元或者专门设置的相应的检测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图9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以下,结合图94,描述PPG传感器130A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结构。
参考图94,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PPG 传感器130A。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设置在杆部122的一端,且头部121 外伸于壳体180,且头部121容纳有PPG传感器130A。PPG传感器130A可以通过连接器200与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将PPG传感器130A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后的电信号发送给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11上的处理器110。
其中,对用于连接PPG传感器130A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器200的说明可以参见图6至图23的描述,将图6至图23的描述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PPG传感器130A,其他内容保持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还设置有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第五通道810,第五通道810的一端位于头部121的外表面,另一端与PPG传感器130A连接,以能够通过第五通道810传输光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五通道810具体的结构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该第五通道810本身可以不是透明的,只要该第五通道810可以使得相应的光信号可以通过该第五通道810进行传输即可。
示例性地,该第五通道810本身可以是透明的。
在该实施例中,只要该第五通道810可以使得PPG检测单元发送或接收的光信号可以通过该第五通道810传输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通道810由透明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头部121中只有第五通道810处是透明材料制成。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头部121可以是透明材料制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通道810可以设置在头部121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通道810可以设置在头部121和盖板1211上。
头部121的外表面包括相连的外端面121-A与侧面121-B,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头部121的侧面121-B是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通道81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如图94所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通道81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如图95所示)。
在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实施例中,当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用户的开启生理参数测量的第一操作的情况下,PPG传感器130A的光发送单元发送的光信号可通过第五通道810传输至用户的手指,以及PPG传感器130A的光接收单元可通过第五通道810接收上述光信号经用户的手指反射/折射的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 PPG传感器130A可以将接收的光信号通过连接器200发送至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电路板 111上的处理器110,以使得处理器110根据该光信号获取心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PPG 传感器130A可以根据接收的光信号获取心率后,将心率通过连接器200发送于处理器 110。从而处理器110根据心率,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等输出设备提供PPG 检测的结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操作可以是用户对输入设备120的操作。
示例性的,用户对输入设备120的操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20的操作;用户移动输入设备120的操作;用户按压输入设备120的操作;用户触摸输入设备120的操作;用户双击输入设备120的操作;用户长按输入设备120的操作。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操作可以是用户对显示屏、摄像头、麦克风和喇叭、超声波传感器、连接于可穿戴设备100的按键的操作。
于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的结构,与PPG传感器130A 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的结构的区别在于:PPG传感器130A是容纳在杆部122 中,以及第五通道810是从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PPG传感器130A。关于PPG传感器 130A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内的结构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述PPG传感器130A 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的结构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以上,结合图94 和图9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的结构做了详细描述。以下,将结合图96和图97,对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壳体18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的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输入设备120被操作的情况下,PPG传感器130A可根据来自头部121的反射/ 折射的光信号获得电信号,以获取心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可根据检测的光信号得到心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可将检测的光信号发送于处理器110以通过处理器110得到心率。
图9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以下,结合图96,描述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的结构。
参见图96,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PPG 传感器130A。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该PPG传感器130A 设置在壳体180内且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PPG传感器130A可以设置在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上。
其中,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为杆部远离头部121的一侧,且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的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可以记为位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侧。
为了方便描述,将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位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PPG传感器130A设置在壳体180内。将杆部122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杆部122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10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六通道820。
该第六通道8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下,以第六通道是两个通道为例,进行描述。例如,如图96所示,该第六通道820包括通道821和通道822。
在一些实施例,在上述主体101还包括固定在头部121的端部的盖板1211的情况下,该盖板1211与上述通道821和通道822对应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设置为透明区域或窗口,为了方便描述,以下均以透明区域进行描述。
其中,通道821用于将PPG传感器130A的光发送单元(例如,LED)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待检测部位(例如,如图96中所示的手指30)。通道822用于将上述光发送单元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待检测部位发生反射的光信号传输至PPG传感器130A的光接收单元。
通道821和通道822可以是管状通道。例如,该管状通道可以是圆管通道、方管通道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管状通道是圆管通道为例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道821形成的空间区域的材料和/或通道822形成的空间区域的材料可以是透明材料。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述输入设备110上沿杆部122的轴向贯穿多个孔,该多个孔的个数与通道821的个数和通道822的个数之和相等,将每个管状物体(例如,光纤)与每个孔进行配合,且通过管状物体(例如,光纤)将PPG传感器130A中的光发送单元发送的光信号引向待检测的部位,和/或,通过管状物体将反射的光信号引向PPG传感器130A中的发接收元件,从而避免了发送的光信号和接收的光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了PPG检测的精度。本申请实施例对管状物体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PPG传感器130A和输入设备110的杆部122的底部可以相对设置。这样PPG传感器130A可以通过通道821和通道822较好的传输光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通道821和/或通道822中设置相应的透镜组,将光信号更好的传输至相应的位置,从而提高PPG检测的精度。透镜组可以包括凸透镜,也可以包括凹透镜,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其中,凸透镜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在可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施例的图30的描述,凹透镜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在可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施例的图35的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PPG传感器130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发送单元,以及一个或多个光接收单元。
其中,一个光发送单元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通道821,或者,多个光发送单元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通道821。
其中,一个光接收单元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通道822,或者,多个光接收单元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通道822。
通道82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通道82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杆部122上,通道821可以环绕在通道822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道822可以环绕在通道821外。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通道821和通道822可以随机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97所示,为沿图96中的B-B方向的杆部122的剖面示意图。
例如,如图97的(a)所示,通道821为一个,通道822为一个,在杆部122上,通道822环绕在通道821外。
又例如,如图97的(b)所示,通道821为一个,通道822为一个,在杆部122上,通道821环绕在通道822外。
又例如,如图97的(c)所示,通道821为一个,通道822为一个,在杆部122上,通道821和通道822随机设置。
又例如,如图97的(d)所示,通道821为一个,通道822为六个,在杆部122上,六个通道822环绕在通道821外。
又例如,如图97的(e)所示,通道821为六个,通道822为一个,在杆部122上,六个通道821环绕在通道822外。
又例如,如图97的(f)所示,通道821为两个,通道822为五个,在杆部122上,两个通道821和五个通道822随机设置。
当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用户的第一操作的情况下,该可穿戴设备的PPG传感器130A 中的光发送单元发送光探测信号,该光探测信号通过通道821传输至待检测部位,该光探测信号在待检测部位中发生反射或折射,部分反射的光探测信号会透过通道822传输至 PPG传感器130A的光接收单元。由于待检测部位血液在波动的过程中,透光率发生变化,则PPG传感器130A检测到的光信号也是变化的,该PPG传感器130A可以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确定该电信号对应的心率,完成对待检测部位的体征参数(例如,心率、血氧、血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或血成分)的检测,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除了在输入设备110中包括PPG传感器130A,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其他PPG传感器。
例如,还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背面设置一个或多个PPG传感器。上述PPG传感器130A可以对用户的待检测部位1(例如,手指)的体征参数进行检测,可穿戴设备100 的背面设置的PPG传感器可以对用户的待检测部位2(例如,手腕)的体征参数进行检测,从而可以获取该用户的不同待检测部位的体征参数,可以将获取的用户的不同待检测部位的体征参数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精度。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用户的不同待检测部位的体征参数,还可以推算出用户的其他体征参数,例如血压、臂长等参数,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和红外光通道 831,以实现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分别经过红外光通道831以及盖板中的透明区域传输至待检测部位。从而可以使得待检测部位吸收该红外光信号辐射的能量,改善用户的皮肤和血管的信号质量,进而提高该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实现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上文如图4至图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上文如图46至图6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功能、上文如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拍照功能、上文如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下文如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气体检测功能、下文如图111至图1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功能、下文如图119至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体温检测功能。
在一示例中,在例如图98、图99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 内可以设置指纹传感器130C,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 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4至图45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98、图99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摄像头600,可选地,头部121还可以设置反射装置710,可选地,输入设备 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70至图 9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拍照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98、图99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PPG传感器130A,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 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4至图97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PP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98、图99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气体传感器130I,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 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04至图110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气体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98、图99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 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11至图118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环境光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98、图99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19至图12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体温检测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光通道831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红外光发送单元 83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光通道831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红外光发送单元830。
其中,该红外光通道831可以是管状通道。例如,该管状通道可以是圆管通道、方管通道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管状通道是圆管通道为例进行描述。
可选地,上述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上述红外光通道83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红外光通道831可以是上述通道821,或者,该红外光通道831可以和上述通道822为同一个通道。
可选地,上述红外光通道831形成的空间区域的材料可以是透明材料。或者,在上述输入设备110上沿杆部122的轴向贯穿一个孔,将管状物体(例如,光纤)与该孔进行配合,从而通过管状物体将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引向待检测的部位,避免了发送的红外光信号的干扰。
可选地,上述红外光单元810的光源可以设置为近红外光源、中红外光源和远红外光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红外光源、中红外光源和/或远红外光源辐射的热量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可选地,上述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可以设置在PPG传感器130A中,或者,该红外光发送单元830也可以单独设置。
以下,将结合图98和图99,详细描述包括红外光发送单元830的可穿戴设备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红外光发送单元830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位于杆部122远离头部 121的一侧。为了方便描述,将红外光发送单元830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位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红外光发送单元830设置在壳体180内。将杆部122远离头部 121的一侧记为杆部122的底部。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该红外光发送单元830与杆部122的底部相对设置。即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出的光线可以直接通过红外光通道831传输至待检测部位。例如,如图9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9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该红外光发送单元830与杆部122的底部相错设置。即红外光发送单元830需要借助其他部件,才可以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出的光线通过红外光通道831传输至待检测部位。例如,相对于图9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而言,如图9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红外光发送单元830的位置不同,以及如图9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其他部件,即滤光片820。
具体地,如图99所示,所述滤波片840可以将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送的部分或全部红外光信号传输至杆部122中的红外光通道831中。该滤波片840也可以称为反射片。
在第一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出红外光信号。其中,第一参数可以是外界环境温度、PPG信号质量、PPG信号的交流(AC)值和/或被测对象的温度等。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第一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应理解为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一参数对应的预设值。
在第一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出红外光信号,从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发出的红外光信号可以通过红外光通道831和盖板的透明区域传输至待检测的部位,从而可以使得盖板和待检测部位吸收该红外光信号辐射的能量,改善用户的皮肤和血管的信号质量,进而提高该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的质量。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光发送单元830设置在杆部122内或头部12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ECG 检测单元840。其中,ECG可以反映用户的健康状态,比如,ECG可以反映心脏的疾病(比如心率失常)等等。
可穿戴设备100上可以设置一组电极(简称:电极组),比如,电极组可以包含电极850A和电极850B。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中的电极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一个表面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中的电极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不同表面上,可穿戴设备100的不同表面上设置的电极可以方便用户将不同的身体部位与不同的电极接触。
例如,如图100所示,电极组可以包括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上表面1401上的第一电极850A,以及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的侧面180-A上的第二电极850B。用户可以将身体部位与可穿戴设备100上的一个或多个电极(比如第一电极850A)接触,并且将其他身体部位触摸另一个或多个电极(比如,第二电极850B)。第一电极850A和第二电极850B可以检测人体电信号,可穿戴设备100中的处理器110或者与可穿戴设备 100连接的其它设备(比如手机)中处理器110,可以根据第一电极850A和第二电极850B 检测到的电信号确定用户的生理参数,比如用户的心电图(ECG)。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电极,比如,除去第一电极850A和第二电极850B以外的第三电极。第三电极可以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不同的表面,比如第三电极设置在与上表面1401相对的表面即下表面;或者,第三电极和第一电极850A设置在上表面1401上的不同位置处,或者,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850B设置在侧面180-A上的不同位置处。
电极组可以包括设置在下表面的第一电极850A和设置在输入设备120上的第二电极 850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850B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外端面121-A上,或者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侧面121-B上。与外端面121-A相对的内端面是与可穿戴设备 100的侧面180-A接触的表面。输入设备120可以由导电构成,或者是具有导电表面。输入设备120中导电部分可以连接到导电的轴122(比如,可旋转轴),该轴122穿过壳体中的开口延伸到壳体内部。电极850B可以通过输入设备120中导电部分以及轴122与内部的其它部件(比如处理器11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比如,处理器110)可用于基于各种电极(比如,在电极850A、电极850B)检测到的电信号来确定用户的生理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理参数可以包括用户的ECG。
例如,以图10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为例,可穿戴设备100外表面(比如,下表面)可以具有第一电极850A,在输入设备120上可以具有第二电极850B,用户将可穿戴设备 100紧固到他们的手腕可以使第一电极850A与用户手腕上的皮肤接触。为了获取ECG,用户可以用他们的另一只手上的手指触摸输入设备120上的第二电极850B。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上设置更多电极,比如,除去第一电极850A和第二电极850B 之外,还包括第三电极,比如,第三电极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上表面1401。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第一电极检测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极检测到的第二电信号得到ECG;或者,在用户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都接触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第一电极检测的第一电信号、第二电极检测到的第二电信号、以及第三电极检测到的第三电信号得到ECG。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单元的电极组中,至少一个电极(例如,电极850A、电极850B)靠近用户的皮肤的侧面设置凸起部分851。当用户进行ECG检测时,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设置凸起部分851的电极采集的电信号质量较好,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的精度。
下面将结合图102和图10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的ECG检测功能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0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CG电极85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电极可以是如图100和如图101所示的第一电极850A、第二电极850B或第三电极(如图 100和如图101未所示)。
以下,以该电极是第一电极850A为例进行描述。
在第一电极850A靠近用户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凸起部分851。该凸起部分851采用光滑表面,且具有亲水特性。该第一电极850A的靠近用户的外表面的平面部分852具有疏水特性。
可选地,如图102所示,该凸起部分851的高度h范围可以为10-200μm。
可选地,如图102所示,该凸起部分851沿第一电极850A的平面部分852最大的跨度d可以为10-200μm。
可选地,该凸起部分85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中,在凸起部分851是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凸起部分851之间可以是等距设置,或者,多个凸起部分851之间也可以随机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凸起部分851的形状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该凸起部分851 是部分球体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上述具有凸起部分851的第一电极850A,在皮肤接触该第一电极850A的情况下,增加了该第一电极850A和皮肤的接触面积,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设置凸起部分851的电极采集的电信号质量较好,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的精度。
通过上述具有亲水特性的凸起部分851,有利于环境中的水汽凝结,当水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形成大水珠,当大水珠的直径大于凸起部分851的最大跨度的情况下,会通过缝隙的疏水表面扩散或散失,既保证了在凸起部分851上的水汽凝结,又避免了水滴太大,进而在第一电极850A的表面可以锁住环境中的水分,这样第一电极850A的表面可以保持湿润,减小第一电极850A和皮肤之间的阻抗,使得极化的第一电极850A比较稳定。从而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设置凸起部分851的电极采集的电信号质量较好,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3所示,在上述提供的第一电极850A靠近输入设备120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控温装置860,该控温装置860包括制冷片861和/或电热片862。其中,制冷片861用于降低第一电极850A的温度,电热片862用于提升第一电极850A的温度。该控温装置860可以和温控电路板相连,在温控电路板上的电路处于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制冷片861实现降温,通过电热片862实现升温。
示例性的,上述制冷片861可以是热电制冷片,例如,半导体制冷片。
可选地,上述控温装置860中的制冷片861和电热片862可以是两个片也可以是一个片。
在检测到第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该控温装置通860电,从而提升 ECG电极850的温度。其中,第二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外界环境温度;外界环境湿度;ECG信号质量;ECG信号的交流值。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二参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第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应理解为第二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参数对应的预设值。例如,在控温装置860包括电热片862 的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第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热片862通电,从而提升所述第一电极850A的温度。
在检测到第二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该控温装置860通电,从而降低ECG电极850的温度。
其中,第二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应理解为第二参数大于第二参数对应的预设值。
例如,在控温装置860包括制冷片861的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第二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制冷片861通电,从而降低所述第一电极850A的温度。
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第二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在电极组中的电极远离用户的一侧设置的控温装置860中的制冷片861可以让ECG电极850持续保持低温,更容易环境中水分凝结。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第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在电极组中的电极远离用户的一侧设置的控温装置860中的电热片862可以加热电极,减小皮肤和电极之间的阻抗,使得可穿戴设备100采集的电信号质量较好,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的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其他ECG电极850靠近用户的一侧设置控温装置860。其他ECG电极850的结构可以是现有的ECG电极850的结构。此时,该控温装置860改变其他ECG电极850的温度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100在实现上文如图102至图10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完成的ECG检测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上文如图4至图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上文如图46至图6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功能、上文如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拍照功能、上文如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98至图9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下文如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气体检测功能、下文如图111至图1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功能、下文如图119至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体温检测功能。在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2至图10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指纹传感器 130C,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 200,参考上文图4至图45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2至图10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摄像头600,可选地,头部121还可以设置反射装置71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70 至图9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拍照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2至图10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PPG传感器130A,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94至图97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PP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2至图10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8至图99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2至图10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气体传感器130I,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 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04至图110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气体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2至图10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11至图118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环境光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2至图10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 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19至图12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体温检测功能。
以上,结合图102和图10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的ECG检测功能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将结合图104至图110,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的气体检测功能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可对输入设备120做相关设计,在输入设备120内安装与气体检测单元相关的部件。该可穿戴设备100通过气体检测单元可以实现气体种类、浓度的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30I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位置有两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30I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30I 也可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
下面对上述每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气体检测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设计做详细说明。
以下,将结合图104和图108,对气体检测单元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
以下,将结合图104和图105,对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04和图105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104和图105,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气体传感器130I。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180 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且头部121 容纳有气体传感器130I。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通过连接器200与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将气体传感器130I得到的结果发送于处理器110。
其中,对用于连接气体传感器130I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器200的说明可以参见图6至图23的描述,将图6至图23的描述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气体传感器130I,其他内容保持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还设置有用于传输气体的气孔910,气孔910 的一端位于头部121的外表面,另一端与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以能够在气孔910和气体传感器130I之间传输气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只要保证气孔910可以实现气体的流通就可以。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气孔910的个数和气孔910在头部上的位置并不做限定。
头部121的外表面包括相连的外端面121-A与侧面121-B,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头部121的侧面121-B是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4中的(a)所示,气孔91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再从头部121的内部延伸至头部121的侧面121-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5中的(a)所示,气孔910贯穿头部121的侧面121-B。
本申请实施例对多个气孔910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气体传感器130I的类型并不作限定。
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是半导体传感器,该半导体传感器主要是气敏材料和进入气孔910到达气体传感器130I的被检测气体分子间发生电反应,根据电压、电流、电阻等变化,实现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气体的种类和/或浓度。
又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也可以是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主要通过气敏材料在不同的气体(进入气孔910到达气体传感器130I的被检测气体)环境下会产生离子,离子的迁移和传导形成电势差,从而实现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气体的种类和/或浓度。
又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也可以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主要利用不同的气体(进入气孔910到达气体传感器130I的被检测气体)物质有各自不同的吸收光谱的原理,例如,通过气孔910向被测气体发射激光,某些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从而反射回来的激光强度减弱,从而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检测出来气体的种类和/或浓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单元完成气体检测后,并自己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结果,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连接线和连接器200传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气体检测单元检测的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示例性地,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可以包括气体的浓度、气体的种类等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单元完成气体检测后,直接将待处理的数据通过连接线和连接器200传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根据待处理的数据得到检测结果,处理器110 通过穿戴设备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气体检测单元检测的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示例性地,待处理的数据可以是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电压的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电流的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阻抗的变化等等。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头部121中设置气体检测单元,实现可穿戴设备100对气体的检测功能,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的空间。除此之外,气体只在壳体 180外流动,有利于壳体180内的防水设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以上,结合图104和图105,对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106至图108对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输入设备120 的杆部122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06和图107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106和图107,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气体传感器130I。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180 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且杆部122容纳有气体传感器130I,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气体传感器130I和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底部的连接器200焊接在一起,连接器200和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将气体传感器130I得到的结果发送于处理器110。
在该实施例中,在输入设备120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传输气体的第七通道940,以及与第七通道940连通的气孔910,以能够在气孔910、第七通道940和气体传感器130I之间传输气体。
其中,对用于连接气体传感器130I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器200的说明可以参见图6至图23的描述,区别在于,将图6至图23的描述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气体传感器130I,其他内容保持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只要保证气孔910和第七通道940之间可以连通,实现气体的流通就可以。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气孔910的个数和气孔910在头部121上的位置并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106中的(a)所示,气孔91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再从头部121的内部延伸至头部121的侧面121-B。
示例性地,如图107中的(a)所示,气孔910贯穿头部121的侧面121-B。
本申请实施例对多个气孔910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气体传感器130I的类型并不作限定。
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是半导体传感器,该半导体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气敏材料和经过气孔910进入第七通道940到达气体传感器130I的被检测气体分子间发生电反应,根据电压、电流、电阻等变化,实现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气体的种类和/或浓度。
又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也可以是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主要通过气敏材料在不同的气体(经过气孔910进入第七通道940到达气体传感器130I的被检测气体)环境下会产生离子,离子的迁移和传导形成电势差,从而实现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又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也可以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在气体传感器130I是光学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第七通道940还可以用于传输光线,并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中设置有第一反射结构950,该第一反射结构950用于将进入气孔910的被检测的气体吸收后的由气体传感器130I通过第七通道940发射的激光,沿第七通道940又反射至气体传感器130I。例如,图106中的(b)和图107中的(b)所示,气体传感器130I通过第七通道940向进入气孔910的被测气体发射激光,利用不同的气体物质有各自不同的吸收光谱的原理,某些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从而经过第一反射结构950反射回来的激光强度减弱,从而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检测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气体传感器130I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透镜组,该透镜组设置在第七通道940中,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透镜组用于汇聚气体传感器130I接收的光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七通道940中设置的透镜组包括的透镜的个数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七通道940中设置的透镜组包括的透镜的种类不作限定。示例性的,该透镜组可以包括凸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七通道940中设置的透镜组的位置并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组可以设置在第七通道94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的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透镜组可以设置在第七通道94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位置。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的情况下,部分透镜设置在第七通道94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位置,剩下的部分透镜设置在第七通道940 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单元完成气体检测后,并自己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结果,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连接器200传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气体检测单元检测的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单元完成气体检测后,直接将待处理的数据通过连接器 200传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根据待处理的数据得到检测结果,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气体检测单元检测的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示例性地,待处理的数据可以是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电压的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电流的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阻抗的变化等等。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头部121中设置气体检测单元,实现可穿戴设备100对气体的检测功能,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的空间。除此之外,气体只在壳体 180外流动,有利于壳体180内的防水设计。
以上,结合图104和图108,对气体检测单元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109和图110对气体检测单元设置在壳体18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09至图110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见图109至图110,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气体传感器130I。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180 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壳体180内且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该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设置在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上。
其中,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为杆部远离头部121的一侧,且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的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可以记为位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侧。
为了方便描述,将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位于杆部122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壳体180内。将杆部122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杆部122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在输入设备120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七通道940,以及与第七通道940连通的气孔910,以能够在气孔910、第七通道940和气体传感器130I之间传输气体。
应理解,杆部122内可以设置一个第七通道940,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七通道940。在杆部122内包括多个第七通道940的实施例中,在一示例中,多个第七通道940中的一部分第七通道940可以用于将气体传输至气体传感器130I,多个第七通道940中的另一部分第七通道940可以用于将气体从第七通道940传输至外部,关于该示例的多个第七通道 94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中可实现PPG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施例的图97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在另一示例中,多个第七通道940中的每个第七通道940不仅用于将气体传输至气体传感器130I,也可以用于将气体从第七通道940传输至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只要保证气孔910和第七通道940之间可以实现气体的流通就可以。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气孔910的个数和气孔910在头部121上的位置并不做限定。示例性地,如图109中的(a)所示,气孔91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 的内部,再从头部121的内部延伸至头部121的侧面121-B。示例性地,如图110中的(a) 所示,气孔910贯穿头部121的侧面121-B。
本申请实施例对多个气孔910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30I和输入设备110的杆部122的底部可以相对设置。这样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通过第七通道940和气孔910较好的传输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气体传感器130I和杆部122的底部122之间可设置有疏油防尘膜930。该疏油防尘膜930是一种具有防水和透气功能的膜,可以对可穿戴设备100的元件进行防水保护。
例如,如图109中的(b)和如图110中的(b)所示,是设置有疏油防尘膜930的可穿戴设备100。
本申请实施例对气体传感器130I的类型并不作限定。
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是半导体传感器,该半导体传感器主要是气敏材料和经过气孔910进入第七通道940到达气体传感器130I的被检测气体分子间发生电反应,根据电压、电流、电阻等变化,实现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又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也可以是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主要通过气敏材料在不同的气体(经过气孔910进入第七通道940到达气体传感器130I的被检测气体)环境下会产生离子,离子的迁移和传导形成电势差,从而实现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又例如,该气体传感器130I也可以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在气体传感器130I是光学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第七通道940还可以用于传输光线,并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中设置有第一反射结构950,该第一反射结构950用于将进入气孔910的被检测的气体吸收后的由气体传感器130I通过第七通道940发射的激光,沿第七通道940又反射至气体传感器130I。例如,图109中的(c)和图110中的(c)所示,气体传感器130I通过第七通道940向进入气孔910的被测气体发射激光,利用不同的气体物质有各自不同的吸收光谱的原理,某些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从而经过第一反射结构950反射回来的激光强度减弱,从而气体传感器130I可以检测出来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气体传感器130I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透镜组,该透镜组设置在第七通道940中,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透镜组用于汇聚气体传感器130I接收的光信号。其中,关于该透镜组的描述可以参见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杆部122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七通道940中的透镜组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单元完成气体检测后,可以自己处理完数据,将处理完的数据传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气体检测单元检测的气体的信息。示例性地,处理完的数据可以是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单元完成气体检测后,直接将待处理的数据传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根据待处理的数据得到检测结果,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气体检测单元检测的与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示例性地,待处理的数据可以是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电压的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电流的变化、气体传感器130I检测到的阻抗的变化等等。
无论上述气体检测单元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还是气体检测单元设置在壳体180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气孔910的形状并不做限定。例如,气孔910可以是圆形孔。又例如,气孔910也可以是多边形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910的孔径范围为1.5mm-2.5mm。
无论上述气体检测单元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还是气体检测单元设置在壳体180内,该可穿戴设备100的头部121还可以包括气泵920,该气泵920可以使得进入头部121的气孔910中的气体按照预设的路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泵920可以设置在头部121内。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气泵920可以和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为一体,并设置在头部121内。
例如,对于图104中的(a)所示的可穿戴电子设备100,气泵920的设置位置如图104中的(b)所示。
又例如,对于图105中的(a)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气泵920的设置位置如图105中的(b)所示。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气泵920可以单独设置在头部121内。
例如,对于图104中的(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气泵920的设置位置如图104 中的(c)所示。
又例如,对于图105中的(a)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气泵920的设置位置如图105中的(c)所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泵920可以设置在壳体180内。
示例性地,如图108所示,该气泵920还包括气嘴921,气泵920通过气嘴921可以实现抽气和排气。
在内管250和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的实施例中,气嘴921和内管250对接。
当气泵920需要进行排气时,气泵920将气泵920内的气体分别通过气嘴921和内管250输入第七通道940。当气泵920需要进行抽气时,气泵920将传输通道1223中的气体分别通过内管250和气嘴921输入气泵9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气嘴921和内管250的对接处用胶圈进行密封。
在外管240和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的实施例中,气嘴921和外管本体241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气嘴921和外管本体241的对接处用胶圈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周期性地控制气泵920进行抽气和排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气体检测单元准备进行气体检测之前,处理器110可以先控制气泵920进行抽气。
气泵920先将输入设备121中的气体抽完,再进行气体检测,可以提高气体检测的精度。
当气泵920需要进行排气时,气泵920将气泵920内的气体分别通过气嘴921和外管本体241输入第七通道940。当气泵920需要进行抽气时,气泵920将传输通道1223中的气体分别通过外管本体241和气嘴921输入气泵920中。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相对于头部121不包括气泵920的实施例,在头部121包括气泵920的实施例中,气孔910的孔径小一些。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中设置气体检测单元,实现可穿戴设备100对气体的检测功能,可以减少输入设备120内的器件和壳体180内的器件(例如主板上的器件)的有线连接,提高了可穿戴设备100的可靠性,特别是在输入设备120发生旋转时可穿戴设备100的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上述气孔910被堵住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语音、振动或者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屏幕上显示相应的内容来提醒用户,保持气孔910中可以流入或流出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实现上文如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 100完成的气体检测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上文如图4至图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上文如图46至图6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功能、上文如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拍照功能、上文如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98至图9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上文如图102至图10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功能,下文如图119至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体温检测功能。
在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4至图1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指纹传感器130C,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 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4至图45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4至图1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摄像头600,可选地,头部121还可以设置反射装置71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70 至图9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拍照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4至图1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PPG传感器130A,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4至图97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PP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4至图1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外表面或壳体18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一组电极电极组,参考上文图102至图10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EC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04至图1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 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下文图119至图12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体温检测功能。
下面将结合图111至图11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的环境光检测功能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可对输入设备120做相关设计,在输入设备120内安装与环境光检测单元相关的部件。例如,该可穿戴设备100通过环境光检测单元可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光强度的检测或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判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F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位置有两种。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F也可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
下面对上述每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环境光检测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设计做详细说明。
以下,结合图111和图115,对环境光检测单元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
以下,将结合图111和图112,对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11和图112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111和图112,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环境光传感器130F。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 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且头部121容纳有环境光传感器130F。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通过连接线(例如,该连接线可以是线缆)和连接器200与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将环境光传感器130F得到的结果发送于处理器110。
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还设置有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第八通道1010,第八通道1010的一端位于头部121的外表面,另一端与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以能够在第八通道1010和环境光传感器130F之间传输光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只要该第八通道1010可以使得环境光通过该第八通道1010传输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八通道1010的位置、形状、大小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1所示,第八通道101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2所示,第八通道101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检测单元通过第八通道1010采集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信号,并将采集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连接线传送给连接器200,继而连接器200将环境光检测单元处理后的结果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示例性地,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强、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紫外线的系数等等。
在另一些实施中,环境光检测单元通过第八通道1010采集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信号,并将采集的光信号通过连接线传送给连接器200,从而连接器200将环境光检测单元采集的光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对环境光检测单元采集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结果,并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头部121中设置环境光检测单元,实现可穿戴设备100对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检测功能,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的空间,提高了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的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以上,结合图111和图112,对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 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113至图115,对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13至图115分别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相对于图113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13中的(c)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相对于图114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14中的(c)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相对于图113中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14和图115中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参见图113至图115,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环境光传感器130F。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 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且杆部122容纳有环境光传感器 130F,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环境光传感器130F和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的底部的连接器200焊接在一起,连接器200和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将环境光传感器130F得到的结果发送于处理器110。
在该实施例中,在输入设备120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九通道1020,头部121的外表面上设置与第九通道1020连通的第八通道1010,以及设置在头部121的第二反射结构1030。第二反射结构1030用于将进入第八通道1010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九通道1020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
其中,对用于连接环境光传感器130F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器200的说明可以参见图6至图23的描述,区别在于,将图6至图23的描述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环境光传感器130F,其他内容保持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第八通道1010可以是填充有透明材料的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八通道1010的位置、形状、大小不作限定。
头部121的外表面包括相连的外端面121-A与侧面121-B,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头部121的侧面121-B是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通道101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再从头部121的内部延伸至头部121的侧面121-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通道1010贯穿头部121的侧面121-B。
其中,第九通道1020可以是管状通道。例如,该管状通道可以是圆管通道、方管通道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管状通道是圆管通道为例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九通道1020形成的空间区域的材料可以是透明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述输入设备120上沿杆部122的轴向贯穿多个孔,该多个孔的个数与第九通道1020的个数相等,将每个管状物体(例如,光纤)与每个孔进行配合,且通过管状物体(例如,光纤)将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
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会改变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强,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和校准,尽可能地还原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强。
具体地,根据以下公式(1)可得:当S1>S2时,P1<P2,即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的光强增强了;当S1<S2时,P1>P2,即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的光强减弱了。
因此,为了更有利于环境光的检测,优选S1>S2,即将第八通道1010的受光面积设置为大于环境光传感器130F感光区域的面积。
Figure BDA0002807954530000941
其中,P1为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光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光功率;S1是第八通道1010 的受光面积;P2是环境光传感器130F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平均光功率;S2是环境光传感器 130F感光区域的面积。
所述公式(1),未考虑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反射结构1030可以有多种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030可以是上文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施例中图76至图77所示的反射装置710,即,第二反射结构1030是透明的,可以自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第二反射结构1030中位于头部121的一端具有反射面(例如,上文的反射装置710中的反射面711),光线可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030 进入头部121,通过反射面反射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关于反射装置71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仅需要将上文的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替换为环境光传感器130F即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030可以是上文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施例中图82至图84所示的反射装置710,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平面的反射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结构包括曲面的反射镜,其中,曲面的反射镜包括凸面反射镜和/或凹面反射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平面的反射镜和曲面的反射镜。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的反光镜的个数并不作限定。
在理想情况下,平面的反光镜的面积即为上述第八通道1010的受光面积S1。
以下,以图113至图114提供的两例第二反射结构1030是曲面的反射镜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具有一个曲率的反射镜,该反射镜可以是凸面反射镜或凹面反射镜。如图113所示,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具有一个曲率的一个凸面反射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反射结构1030是具有多个曲率的反射镜。该反射镜可以是凸面反射镜和/或凹面反射镜。如图114所示,如图114所示,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具有一个曲率的凸面反射镜和具有一个曲率的凹面反射镜。
示例性地,所述凸面反射镜可以是球形凸面反射镜,也可以是椭球凸面反射镜。
曲面的反射镜曲率ρ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807954530000951
其中,d为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直径;D为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直径;1 ≤k≤4。
假定曲面为规则的球面曲面,曲面高是h,曲面的反射镜表面积为S=2πhρ-1
在理想情况下,该曲面的反射镜的表面积S即为上述第八通道1010的受光面积S1(未考虑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的反射镜上设置多个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反射镜上的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15所示,可以在反射镜上的中心位置上设置孔。这样可穿戴设备100右侧的光也可以进行入第九通道1020,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九通道1020中设置相应的透镜组,该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1040,将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更好的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从而提高环境光检测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透镜组包括透镜1040的个数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透镜组包括的透镜1040的种类不作限定。示例性的,该透镜组可以包括凸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透镜组的位置并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组可以设置在第九通道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的位置。
例如,如图113中的(b)所示、如图114中的(b)所示和如图115中的(b)所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透镜组可以设置在第九通道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 121的位置。
例如,如图113中的(c)所示、如图114中的(c)所示和如图115中的(c)所示。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1040的情况下,部分透镜1040设置在第九通道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位置,剩下的部分透镜1040设置在第九通道 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030将进入第八通道1010的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九通道1020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对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连接器200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100 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中,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030将进入第八通道1010的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九通道1020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对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信号的采集,并通过连接器200将采集的光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对环境光检测单元采集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结果,并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中设置环境光检测单元,实现可穿戴设备100对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检测功能,可以减少输入设备120内的器件和壳体180内的器件(例如主板上的器件)的有线连接,提高了可穿戴设备100的可靠性,特别是在输入设备120发生旋转时可穿戴设备100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图111和图115,对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116至图118,对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壳体18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16至图118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相对于图116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16中的(c)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相对于图117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17中的(c)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相对于图116中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17和图118中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参见图116至图118,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环境光传感器130F。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壳体180内且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该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设置在壳体180 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上。
其中,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为杆部远离头部121的一侧,且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的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可以记为位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侧。
为了方便描述,将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位于杆部122远离头部121 的一侧记为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壳体180内。将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杆部122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在输入设备120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九通道1020,头部121 的外表面上设置与第九通道1020连通的第八通道1010,以及设置在头部121的第二反射结构1030。第二反射结构1030用于将进入第八通道1010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九通道1020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
其中,第八通道1010可以是填充有透明材料的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八通道1010的位置、形状、大小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通道101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再从头部121的内部延伸至头部121的侧面121-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通道1010贯穿头部121的侧面121-B。
其中,第九通道1020可以是管状通道。例如,该管状通道可以是圆管通道、方管通道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管状通道是圆管通道为例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九通道1020形成的空间区域的材料可以是透明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述输入设备120上沿杆部122的轴向贯穿多个孔,该多个孔的个数与第九通道1020的个数相等,将每个管状物体(例如,光纤)与每个孔进行配合,且通过管状物体(例如,光纤)将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
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会改变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强,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和校准,尽可能地还原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强。
具体地,根据上述公式(1),可得:当S1>S2时,P1<P2,即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的光强增强了;当S1<S2时,P1>P2,即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的光强减弱了。
因此,为了更有利于环境光的检测,优选S1>S2,即将第八通道1010的受光面积设置为大于环境光传感器130F感光区域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平面的反射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结构包括曲面的反射镜,其中,曲面的反射镜包括凸面反射镜和/或凹面反射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平面的反射镜和曲面的反射镜。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的反光镜的个数并不作限定。
在理想情况下,平面的反光镜的面积即为上述第八通道1010的受光面积S1。
以下,以图116至图117提供的两例第二反射结构1030是曲面的反射镜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具有一个曲率的反射镜,该反射镜可以是凸面反射镜或凹面反射镜。如图116所示,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具有一个曲率的一个凸面反射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反射结构1030是具有多个曲率的反射镜。该反射镜可以是凸面反射镜和/或凹面反射镜。如图117所示,如图117所示,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具有一个曲率的凸面反射镜和具有一个曲率的凹面反射镜。
示例性地,所述凸面反射镜可以是球形凸面反射镜,也可以是椭球凸面反射镜。
曲面的反射镜曲率ρ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807954530000971
其中,d为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直径;D为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直径;1 ≤k≤4。
假定曲面为规则的球面曲面,曲面高是h,曲面的反射镜表面积为S=2πhρ-1。
在理想情况下,该曲面的反射镜的表面积S即为上述第八通道1010的受光面积S1(未考虑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的反射镜上设置多个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反射镜上的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18所示,可以在反射镜上的中心位置上设置孔。这样可穿戴设备100右侧的光也可以进行入第九通道1020,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更多环境光信号的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九通道1020中设置相应的透镜组,该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1040,将经第二反射结构1030反射的光线更好的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从而提高环境光检测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透镜组包括透镜1040的个数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透镜组包括的透镜1040的种类不作限定。示例性的,该透镜组可以包括凸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等。本申请实施例对透镜组的位置并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组可以设置在第九通道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的位置。
例如,如图116中的(b)所示、如图117中的(b)所示和如图118中的(b)所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透镜组可以设置在第九通道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 121的位置。
例如,如图116中的(c)所示、如图117中的(c)所示和如图118中的(c)所示。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1040的情况下,部分透镜1040设置在第九通道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位置,剩下的部分透镜1040设置在第九通道 1020中相对应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130F和输入设备110的杆部122的底部可以相对设置。这样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通过第八通道1010、第九通道1020和气孔910较好的传输光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030将进入第八通道1010的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九通道1020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对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连接器200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中,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030将进入第八通道1010的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九通道1020传输至环境光传感器130F,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以实现对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信号的采集,并通过连接器200将采集的光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对环境光检测单元采集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结果,并通过穿戴设备100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给用户呈现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的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中设置环境光检测单元,实现可穿戴设备100对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环境的环境光检测功能,可以减少输入设备120内的器件和壳体180内的器件(例如主板上的器件)的有线连接,提高了可穿戴设备100的可靠性,特别是在输入设备120发生旋转时可穿戴设备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实现上文如图111至图1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完成的环境光检测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上文如图4至图 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上文如图46至图6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 的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功能、上文如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拍照功能、上文如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98至图99 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上文如图102至图10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气体检测功能。在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1至图11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 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指纹传感器130C,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4至图45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1至图11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摄像头600,可选地,头部121还可以设置反射装置71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70 至图9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拍照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1至图11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PPG传感器130A,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4至图97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PP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1至图11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外表面或壳体18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一组电极电极组,参考上文图102至图10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EC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1至图118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气体传感器130I,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 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104至图110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气体检测功能。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的体温检测功能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中增加温度测量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对输入设备120做相关设计,在输入设备120内安装与温度测量单元相关的部件。例如,该可穿戴设备100通过温度光测量单元可以实现对物体温度的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温度测量单元可以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30J,该红外线传感器130J 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具体位置可以和上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的位置相同,关于红外线传感器130J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见上述环境光检测单元设置在输入设备120 内的实施例和环境光检测单元设置在壳体180内的实施例的描述,只需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境光传感器130F替换为红外线传感器130J,其他描述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在头部121的端部设置盖板1211的实施例中,盖板1211包括第一透明区域。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通过该第一透明区域可以传输至第八通道1010或第九通道1020。
在头部121的端部未设置盖板1211的实施例中,头部121的端部包括第二透明区域。被测对象的红外辐射通过该第二透明区域可以传输至第八通道1010或第九通道1020。
在该实施例中,只要该第八通道1010或第九通道1020可以使得被侧对象辐射的红外热通过该第八通道1010或第九通道1020传输即可。
上述第一透明区域和第二透明区域的材料可以是单晶硅。这样可以减少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的能量的损失,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的温度测量的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表面上设置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温度传感器、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贴或温度计探头等。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外表面可以是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外表面可以是头部121的侧面121-B。
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外表面可以是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和头部121的侧面121-B。
在用户操作输入设备110的情况下,例如,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10、用户移动输入设备110、用户按压输入设备110或用户触摸输入设备110等,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表面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对用户的体温进行检测。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除了在输入设备120内设置红外线传感器130J,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中设置其他红外线传感器130J。且在可穿戴设备 100还包括第三透明区域。被测对象的红外辐射通过该第三透明区域可以传输至其他红外线传感器130J。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上述第三透明区域可以是单晶硅。这样可以减少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的能量的损失,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的温度测量的精度。
示例性地,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正面设置一个或多个红外线传感器130J,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内的红外线传感器130J进行温度测量,用户也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正面的红外线传感器130J进行温度测量。
例如,如图119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正面设置其他红外线传感器130J。被测对象的红外辐射通过该第三透明区域1301可以传输至其他红外线传感器130J。
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实现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自己测量自己的体温,可穿戴设备100也可以实现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测量其他人或其他物体的温度。
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100进行温度测量的过程可以参见图120至图123所示。
如图120所示,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的一组GUI变化的过程。
如图120中的(a)所示,手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时间。此时,当手表测量到用户30触摸输入设备120的时间大于预设值时,手表的显示界面提醒用户是否开启温度测量。
例如,如图120中的(b)所示,该显示界面中显示“是否进行温度测量”类似的内容。
手表的显示界面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开启温度测量的第一控件和用于指示关闭温度测量的第二控件。
例如,如图120中的(b)所示,该显示界面中显示“是”控件和“否”控件。
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是”控件后,手表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温度测量方式。
例如,如图120中的(c)所示,温度测量方式包括“正面测量”以及“侧面测量”。
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的温度测量的方式的情况下,手表的显示界面可以显示提示用户开始启动温度测量的内容。
此时,手表的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可以包括测量方式、提示语以及“开始”控件。
例如,如图120中的(c)所示,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正面测量”选项后,手表的显示界面如图120中的(d)所示,该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包括“正面测量”、“抬起手腕,正对屏幕,将脸部完整移入识别区”以及“开始”控件。
又例如,如图120中的(c)所示,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正面测量”选项后,手表的显示界面如图122中的(a)所示,该提示信息包括“正面紧贴测量”、“请紧贴手表屏幕”以及“开始”控件。
又例如,如图120中的(c)所示,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正面测量”选项后,手表的显示界面如图122中的(b)所示,该提示信息包括“正面紧贴测量”、“请紧贴表冠侧面”以及“开始”控件。
当手表检测到用户点击“开始”选项后,手表进行温度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表在进行温度测量的过程中,手表可以提示用户不要移动可穿戴设备。
例如,如图120中的(e)所示,该手表可以显示“正在测量体温,请勿移动手表或转动表冠”。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手表还可以显示用户温度测量的部位。
示例性地,温度测量的部位可以是脸部测量、额温测量或手腕测量等等。
当手表完成用户的温度测量后,会呈现所测量的用户的温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手表可以在手表的显示界面显示测量的用户的温度。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手表也可以语音输出测量的用户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表的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提示语和“完成”控件。
例如,如图120中的(f)所示,手表的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春意盎然,注意预防流行感冒哦”和“完成”控件。
如图121所示,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的另一组GUI变化的过程。
如图121中的(a)所示,手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时间。此时,当手表测量到用户30旋转输入设备120时,手表的显示界面提醒用户是否开启温度测量。
手表的显示界面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开启温度测量的第一控件和用于指示关闭温度测量的第二控件。
例如,如图121中的(b)所示,该显示界面中显示“是”控件和“否”控件。
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是”控件后,手表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温度测量方式。
例如,如图121中的(c)所示,温度测量方式包括“正面测量”以及“侧面测量”。
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的温度测量的方式的情况下,手表的显示界面可以显示提示用户开始启动温度测量的内容。
此时,手表的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可以包括测量方式、提示语以及“开始”控件。
例如,如图121中的(c)所示,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侧面测量”选项后,手表的显示界面如图121中的(d)所示,该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包括“侧面测量”、“抬起手腕,正对屏幕,将脸部完整移入识别区”以及“开始”控件。
又例如,如图121中的(c)所示,当手表检测到用户选择“侧面测量”选项后,手表的显示界面如图122中的(c)所示,该提示信息包括“侧面紧贴测量”、“请紧贴手表冠的外端面”以及“开始”控件。
当手表检测到用户点击“开始”选项后,手表进行温度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表在进行温度测量的过程中,手表可以提示用户不要移动可穿戴设备。
例如,如图121中的(e)所示,该手表可以显示“正在测量体温,请勿转动表冠”。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手表还可以显示用户温度测量的部位。
示例性地,温度测量的部位可以是脸部测量、额温测量或手腕测量等等。
当手表完成用户的温度测量后,会呈现所测量的用户的温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手表可以在手表的显示界面显示测量的用户的温度。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手表也可以语音输出测量的用户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表的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提示语和“完成”控件。
例如,如图121中的(f)所示,手表的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春意盎然,注意预防流行感冒哦”和“完成”控件。
结合上述实施例及相关附图,从用户交互层面介绍了温度测量的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123,从软件实现策略层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量的方法。
应理解,该方法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具有触摸屏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等结构可穿戴电子设备100中实现。
图12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量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23所示,该方法10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01,启动温度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可穿戴设备100进行操作来启动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用户可通过以下方式1至方式3的操作来启动温度测量。
方式1,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110来启动温度测量。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输入设备120来启动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用户可以移动输入设备120、按压输入设备120或触摸输入设备120等启动温度测量。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输入设备120的快捷键来启动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所述快捷键可以是用户自己设定的;或者,所述快捷键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出厂设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所述快捷键可以是双击输入设备120、长按输入设备120或旋转输入设备 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式1中的所述的输入设备恩100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的其他输入设备。
方式2,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的菜单来启动温度测量。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手势来操作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 显示的菜单栏来启动温度测量。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隔空手势来操作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 140显示的菜单栏来启动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摄像头150或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隔空手势。从而根据检测的用户的隔空手势,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隔空手势来启动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该特定的手势可以是用户自己设定的;或者,该特定的手势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出厂设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该特定的隔空手势可以是“OK”手势。
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摄像头150或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隔空手势,并在检测的用户的隔空手势是特定的隔空手势的情况下,启动温度测量。
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旋转输入设备110(或者可穿戴设备100上的其他输入设备)来操作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菜单栏来启动温度测量。
方式3,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来启动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借助语音助手,输入用于指示启动温度测量的语音信息来启动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也可以发出咳嗽声,可穿戴设备100的麦克风可以获取该用户的咳嗽声,并将该用户的咳嗽声发送给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该处理器110可以对用户的咳嗽声进行语音识别,并在语音识别的结果是用户的咳嗽声的情况下,确定启动温度测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可穿戴设备100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也可以启动温度测量。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的加速度传感器130E可以去检测可穿戴设备100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并将检测的可穿戴设备100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的检测结果发送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根据该检测结果,去判断是否启动温度测量。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中,可穿戴设备100的加速度传感器130E可以去检测可穿戴设备 100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并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100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向处理器110 发送用于指示启动温度测量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在确定启动温度测量之后,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第一提示界面,该第一提示界面可以提示用户是否开启温度测量。
例如,如图120中的(b)所示、如图121中的(b)所示或如图122中的(b)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显示屏140上显示“是否进行温度测量”的提示内容。
所述第一提示界面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开启温度测量的第一控件和用于指示关闭温度测量的第二控件。
具体地,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检测是否第一控件被选取,在第一控件被选取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开启温度测量。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检测是否第二控件被选取,在第二控件被选取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不开启温度测量。
例如,如图120中的(b)所示、如图121中的(b)所示或如图122中的(b)所示,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用户点击“是”控件的情况下,可穿戴电子设备100开启温度测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在确定启动温度测量之后,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发出语音提示,来提示用户是否开启温度测量。
S1002,确定温度测量的方式。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测量可以包括不同的温度测量方式。
示例性地,测量方式可以包括正面测量和侧面测量等。
其中,正面测量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正面进行温度测量。正面可以理解为平行或近似平行于显示屏显示的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正面进行温度测量可以理解为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的通道3(例如,从显示屏140显示内容的一面延伸至显示屏140不显示内容的一面的通道)进行的温度测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正面进行温度测量可以理解为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通道1(例如,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温度传感器的通道)进行的温度测量。
其中,侧面测量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侧面进行温度测量。
示例性地,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侧面进行温度测量可以理解为通过输入设备120的通道2(例如,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温度传感器的通道)进行的温度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面测量还可以分为正面紧贴测量,即在进行正面紧贴测量时,待测的物体和可穿戴设备100的正面需要接触。
例如,在进行正面紧贴测量时,用户需要和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接触。
又例如,在进行正面紧贴测量时,用户需要和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头部 121的侧面121-B接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侧面测量还可以分为侧面紧贴测量,即在进行侧面紧贴测量时,待测的物体和可穿戴设备100的侧面需要接触。
例如,在进行侧面紧贴测量时,需要将待测的物体和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 的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发出语音提示,该语音提示可以提醒用户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输入,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第二提示界面,该第二提示界面可以提醒用户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
示例性地,该第二提示界面可以包括“正面测量”和“侧面测量”这两种测量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提示界面,选取温度测量的方式。
例如,如图120中的(c)所示,用户选择的温度测量方式是正面测量。
又例如,如图121中的(c)所示,用户选择的温度测量方式是侧面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选择的温度测量方式是正面测量,且可穿戴设备100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侧面121-B进行温度测量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将输入设备120旋转第一角度,以使红外温度传感器130J通过通道1,接收被测对象的红外热辐射。其中,第一角度是被测对象相对于通道1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旋转第一角度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让输入设备120上通道1位于特定位置。
示例性地,该特定位置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设备120进行温度测量的习惯性的位置。
例如,在输入设备120上通道1位于特定位置处,人眼在同一位置,观看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的角度和观看输入设备120上的通道1的角度是相同或相近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入设备120的特定位置是预先设定的。
示例性地,可以预先设定输入设备120旋转各个位置对应的各个角度。
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可以检测当前通道1与在特定位置的通道1之间的第一角度,并控制输入设备110旋转第一角度。
S1003,测量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测量温度之前,可穿戴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在可穿戴电子设备100的界面上显示第三提示界面。该第三提示界面提示用户开始测量温度。
示例性地,该第三提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包括测量方式、提示语以及“开始”控件。
例如,如图120中的(d)所示,该提示信息包括“正面测量”、“抬起手腕,正对屏幕,将脸部完整移入识别区”以及“开始”控件。
又例如,如图121中的(d)所示,该提示信息包括“侧面测量”、“抬起手腕,正对屏幕,将脸部完整移入识别区”以及“开始”控件。
又例如,如图122中的(c)所示,该提示信息包括“侧面紧贴测量”、“请紧贴表冠的外端面”以及“开始”控件。
用户可以按照可穿戴电子设备100的第三提示界面上显示的提示内容进行操作,点击“开始”控件,启动温度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100测量温度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界面上显示第四提示界面。第四提示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不要移动可穿戴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四提示界面还可以显示用户温度测量的部位。
示例性地,温度测量的部位可以是脸部测量、额温测量或手腕测量等等。
例如,如图120中的(e)所示,该第四提示界面显示“正在检测温度,请勿移动手表”的内容。
又例如,如图121中的(e)所示,该第四提示界面显示“正在检测温度,请勿移动表冠”的内容。
用户可以按照可穿戴电子设备100的界面上显示的提示内容保持可穿戴设备100不动或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不动。
S1004,输出测量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显示测量结果。
例如,如图120中的(f)所示或如图121中的(f)所示图122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提示语和“完成”控件。
例如,如图120中的(f)所示或如图121中的(f)所示图122所示的“春意盎然,注意预防流行感冒哦”和“完成”控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发出用于指示温度测量结果的语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实现上文如图119至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完成的体温检测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上文如图4至图45 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上文如图46至图6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功能、上文如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拍照功能、上文如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98至图9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上文如图102至图10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气体检测功能、上文如图111至图1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功能。在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指纹传感器130C,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4至图45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摄像头600,可选地,头部121还可以设置反射装置71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70 至图9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拍照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PPG传感器130A,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4至图97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PP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外表面或壳体18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一组电极电极组,参考上文图102至图10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EC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8至图99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气体传感器130I,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 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104至图110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气体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111至图118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环境光检测功能。
以上,结合图111和图12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的环境光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将结合图124至图13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可穿戴设备100上集成的发光照明功能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可对输入设备120做相关设计,在输入设备120内安装与发光单元相关的部件。
例如,在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内安装与发光单元相关的部件的情况下,佩戴该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可以将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作为手电筒、激光笔来使用,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位置有两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可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也可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
下面对上述每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环境光检测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设计做详细说明。
以下,将结合图124和图131,对发光单元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
以下,将结合图124和图125,对发光单元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24和图125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124和图125,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发光单元1100。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180 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且头部121 容纳有发光单元1100。发光单元1100可以通过连接线(例如,该连接线可以是线缆)和连接器200与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使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11上的处理器110控制发光单元1100发光或不发光。
其中,对用于连接发光单元1100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器200的说明可以参见图6至图23的描述,区别在于,将图6至图23的描述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发光单元1100,其他内容保持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还设置有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传输结构,以能够通过该光传输结构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可以包括第十通道1110。
具体地,第十通道111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第十通道1110的一端位于头部121的外表面,另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连接,以能够通过该第十通道1110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位置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24中的(a)和7-1中的(b)所示,第十通道1110可以从头部121 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处。
示例性的,如图125中的(a)和7-2中的(b)所示,第十通道1110可以从头部121 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处。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24中的(a)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一个。
示例性的,如图124中的(b)所示,该第十通道1110是三个,该三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包括通道1111、通道1112和通道1113。
示例性的,如图125中的(a)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一个。
示例性的,如图125中的(b)所示,该第十通道1110是三个,该三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包括通道1111、通道1112和通道1113。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第十通道1110中至少有两个光传输通道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24中的(b)所示的通道1111可以传输红色的光线、通道1112可以传输绿色的光线,以及通道1113可以传输黄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25中的(b)所示的通道1111、通道1112,以及通道1113都可以传输黄色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通道1110可以是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通道1110可以是填充有透明材料的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形状不作限定。
例如,该第十通道111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第十通道1110的横截面是圆形为例进行描述。
当用户使用该输入设备120内的发光单元1100时,例如,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模式或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激光笔模式,处理器110会通过连接器200和连接线,向发光单元1100发出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进行发光的控制信号。发光单元1100 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会发出光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通过第十通道1110传输到外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包括纤维孔1120和设置在纤维孔1120中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导光纤维1130。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24中的(c)所示,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导光纤维1130的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相连,导光纤维1130的另一端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相连。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 113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25中的(c)所示,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导光纤维1130的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相连,导光纤维1130的另一端与头部121的侧面121-B相连。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 113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的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除了包括纤维孔1120和导光纤维1130,光传输结构还可以包括发光纤维1140。该发光纤维1140设置在纤维孔1120中,且发光纤维1140设置在纤维孔1120靠近头部121的侧面121-B的一侧。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24中的(c)所示和如图125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3个纤维孔1120,这3个纤维孔1120分别是第一纤维孔1121、第二纤维孔1122和第三纤维孔1123。
在纤维孔1120是多个的情况下,各个纤维孔112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只要不互相干扰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中的导光纤维113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一个纤维孔1120中可以设置一根导光纤维1130。
例如,如图124中的(c)所示和如图125中的(c)所示,3个纤维孔中分别设置一根导光纤维1130。具体地,第一纤维孔1121中设置第一导光纤维1131、第二纤维孔1122 中设置第二导光纤维1132,以及第三纤维孔1123中设置第三导光纤维1133。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中的发光纤维114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一个纤维孔1120中可以设置一个发光纤维1140。
例如,如图125中的(c)所示,3个纤维孔中分别设置一个发光纤维1140。具体地,第一纤维孔1121中设置第一发光纤维1141、第二纤维孔1122中设置第二发光纤维1142,以及第三纤维孔1123中设置第三发光纤维1143。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光纤维1130传输的光信号的颜色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中至少有两个导光纤维1130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中的每个导光纤维1130可以传输每一种颜色的光线。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24中的(c)所示,第一导光纤维1131可以传输红色的光线、第二导光纤维1132可以传输绿色的光线,以及第三导光纤维1133可以传输黄色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对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传输的光信号的颜色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中至少有两对导光纤维 1130和发光纤维1140中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中的每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可以传输每一种颜色的光线。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25中的(c)所示,第一导光纤维1131和第一发光纤维1141可以是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第二导光纤维1132和第二发光纤维1142可以是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第三导光纤维1133和第三发光纤维1143可以是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其中,第一导光纤维1131和第一发光纤维1141、第二导光纤维1132和第二发光纤维1142,以及第三导光纤维1133和第三发光纤维1143可以都可以传输黄色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的形状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光纤维1130的形状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发光纤维1140的形状不做限定。
当用户使用该输入设备120内的发光单元1100时,例如,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模式或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激光笔模式,处理器110会通过连接器200和连接线,向发光单元1100发出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进行发光的控制信号。发光单元1100 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会发出光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纤维1130传输到外界或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传输到外界。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头部121中设置发光单元1100,可将可穿戴设备100作为手电筒或激光笔使用,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的空间,方便用户使用该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功能或激光笔功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0可以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
以上,结合图124和图125,对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内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126至图131对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 的杆部122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26至图131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与图126相比,图12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第十通道1110的形式不同。
与图127相比,图12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第十通道1110的个数不同。
如图129所示,是沿图12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C-C方向的输入设备120的剖面示意图。
与图128相比,如图13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中的光传输结构的另一例。
如图131所示,是沿图126中的(d)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D-D方向的输入设备120的剖面示意图或者是沿图13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D-D方向的输入设备120的剖面示意图。
参见图126至图131,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环境光传感器130F。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 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且杆部122容纳有发光单元1100,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发光单元1100和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底部的连接器200焊接在一起,连接器200和位于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以使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11上的处理器110控制发光单元1100发光或不发光。
其中,对用于连接发光单元1100和处理器110的连接器200的说明可以参见图6至图23的描述,区别在于,将图6至图23的描述中的指纹传感器130C替换为发光单元1100,其他内容保持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还设置有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传输结构,以能够通过该光传输结构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可以包括第十通道1110。
具体地,该第十通道1110沿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杆部122的内部。第十通道1110的一端位于头部121的外表面,另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连接,以能够通过该第十通道1110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位置不作限定。
头部121的外表面包括相连的外端面121-A与侧面121-B,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头部121的侧面121-B是头部121的周向方向的表面。
示例性的,如图126所示,第十通道1110可以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杆部122中的发光单元1100处。
示例性的,第十通道1110可以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杆部122中的发光单元1100处。
例如,如图127和7-5所示,第十通道1110可以包括杆部122中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光传输通道,该第十通道1110还可以包括头部121中沿与杆部122 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光传输通道,且第一部分光传输通道和第二部分光传输通道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26中的(a)和图132中的(b)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一个。
示例性的,如图126中的(c)所示,该第十通道1110是三个,该三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包括通道1111、通道1112和通道1113。
示例性的,如图127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一个。
示例性的,如图128所示,该第十通道1110是三个,该三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包括通道1111、通道1112和通道1113。
在第十通道1110是多个的情况下,各个第十通道111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只要不互相干扰即可。
例如,如图129所示,是各个第十通道111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的一例。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第十通道1110中至少有两个光传输通道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26中的(c)所示的通道1111可以传输蓝色的光线、通道1112可以传输青色的光线,以及通道1113可以传输绿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28所示的通道1111、通道1112,以及通道1113都可以传输绿色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通道1110可以是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通道1110可以是填充有透明材料的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形状不作限定。
例如,该第十通道111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第十通道1110的横截面是圆形为例进行描述。
在第十通道1110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杆部122中的发光单元1100处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第三反射结构1150,该第三反射结构1150设置在头部121中。且该第三反射结构1150用于将发光单元1100沿杆部122中的第十通道1110部分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头部121中的第十通道1110部分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以有多种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以是上文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中的反射装置710,即,第三反射结构1150是透明的,可以自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内部,第三反射结构1150中位于头部121的一端具有反射面(例如,反射装置710中的反射面711),发光单元1100发出光线可通过第三反射结构1150的反射面反射至头部121的外部。关于反射装置71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仅需要将上文的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600替换为发光单元1100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结构1030可以是上文可实现拍照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施例中图82至图84所示的反射装置710,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以是锥形反射镜。
示例性的,该锥形反射面可以是菱锥形反射镜、圆锥反射镜或钻石切割面的菱锥形的反射镜等。
例如,如图127中的(a)所示和如图128中的(a)所示,第三反射结构1150是锥形反射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以是弧形反射镜。
示例性的,该弧形反射面可以是半圆形反射镜或椭圆形反射镜等。
例如,如图127中的(b)所示和如图128中的(b)所示,第三反射结构1150是弧形反射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150包括组合反射镜。
示例性的,组合反射镜可以是锥形反射镜和互相反射镜组合的反射镜。
示例性的,组合反射镜还可以是多个锥形反射镜组合的反射镜。
示例性的,组合反射镜还可以是多个弧形反射镜组合的反射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凸透镜1160。该凸透镜116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第十通道1110中。该凸透镜1160可以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使得光线更好的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凸透镜1160的个数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凸透镜1160在第十通道1110中的位置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26所示,相对于图126中的(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26 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凸透镜1160。
相对于图126中的(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26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发光单元1100可以实现将更多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沿透明通道710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当用户使用该输入设备120内的发光单元1100时,例如,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模式或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激光笔模式,处理器110会通过连接器200和连接线,向发光单元1100发出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进行发光的控制信号。发光单元1100 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会发出光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通过第十通道1110传输至外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包括纤维孔1120和设置在纤维孔1120中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导光纤维1130。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26中的(d)所示,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导光纤维1130的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相连,导光纤维1130的另一端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相连。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 113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30所示,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导光纤维1130的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相连,导光纤维 1130的另一端与头部121的侧面121-B相连。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113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的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除了包括纤维孔1120和导光纤维1130,光传输结构还可以包括发光纤维1140。该发光纤维1140设置在纤维孔1120中,且发光纤维1140设置在纤维孔1120靠近头部121的侧面121-B的一侧。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26中的(d)所示和如图130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3个纤维孔1120,这3个纤维孔1120分别是第一纤维孔1121、第二纤维孔1122和第三纤维孔1123。
在纤维孔1120是多个的情况下,各个纤维孔112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只要不互相干扰即可。
例如,如图131所示,是各个纤维孔112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的一例。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中的导光纤维113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一个纤维孔1120中可以设置一根导光纤维1130。
例如,如图126中的(d)所示和如图130所示,3个纤维孔中分别设置一根导光纤维1130。
具体地,第一纤维孔1121中设置第一导光纤维1131、第二纤维孔1122中设置第二导光纤维1132,以及第三纤维孔1123中设置第三导光纤维1133。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中的发光纤维114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一个纤维孔1120中可以设置一个发光纤维1140。
例如,如图130所示,3个纤维孔中分别设置一个发光纤维1140。具体地,第一纤维孔1121中设置第一发光纤维1141、第二纤维孔1122中设置第二发光纤维1142,以及第三纤维孔1123中设置第三发光纤维1143。
本申请实施例对一对导光纤维1130传输的光信号的颜色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中至少有两个导光纤维1130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中的每个导光纤维1130可以传输每一种颜色的光线。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26中的(d)所示的第一导光纤维1131可以传输橙色的光线、第二导光纤维1132可以传输红色的光线,以及第三导光纤维1133可以传输黄色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对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传输的光信号的颜色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中至少有两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对导光纤维1130 和发光纤维114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对导光纤维 1130和发光纤维114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30所示,第一导光纤维1131和第一发光纤维1141可以是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第二导光纤维1132和第二发光纤维1142可以是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第三导光纤维1133和第三发光纤维1143可以是一对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其中,第一导光纤维1131和第一发光纤维1141、第二导光纤维 1132和第二发光纤维1142,以及第三导光纤维1133和第三发光纤维1143可以都可以传输红色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的形状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光纤维1130的形状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发光纤维1140的形状不做限定。
当用户使用该输入设备120内的发光单元1100时,例如,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模式或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激光笔模式,处理器110会通过连接器200和连接线,向发光单元1100发出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进行发光的控制信号。发光单元1100 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会发出光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纤维1130传输到外界或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1130和发光纤维1140传输到外界。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杆部122中设置发光单元1100,可将可穿戴设备100作为手电筒或激光笔使用,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的空间,方便用户使用该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功能或激光笔功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图124和图131,对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132至图135对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壳体180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132至图135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与图132相比,图133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第十通道1110的形式不同。
与图133相比,图134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第十通道1110的个数不同。
以下,结合图132至图135,描述发光单元1100可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的结构。
参见图132至图135,可穿戴设备100的主体101包括盖114、壳体180、输入设备120、环境光传感器130F。盖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114可以是显示屏140)与壳体 180的顶端连接,形成主体101的表面。壳体180上设置有安装孔181。输入设备120包括头部121和杆部122,杆部122安装在安装孔181内,头部121外伸于壳体180。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壳体180内且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该发光单元1100还可以设置在壳体18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111上,以使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11上的处理器 110控制发光单元1100发光或不发光。
其中,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为杆部远离头部的一侧,且与壳体180的侧面180-A平行或近似平行的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靠近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可以记为位于杆部122的远离头部121的一侧。
为了方便描述,将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壳体180内且位于杆部122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壳体180内。将杆部122远离头部121的一侧记为杆部122 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还设置有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传输结构,以能够通过该光传输结构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可以包括第十通道1110。
具体地,该第十通道1110贯穿输入设备120。发光单元1100发送的光信号能够通过该第十通道1110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位置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32所示,第十通道1110可以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杆部122的底部。
示例性的,第十通道1110可以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杆部122的底部。
例如,如图133和134所示,第十通道1110可以包括杆部122中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光传输通道,该第十通道1110还可以包括头部121中沿与杆部122 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光传输通道,且第一部分光传输通道和第二部分光传输通道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32中的(a)和图132中的(b)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一个。
示例性的,如图132中的(c)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三个,该三个第十通道1110 可以包括通道1111、通道1112和通道1113。
示例性的,如图133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一个。
示例性的,如图134所示,第十通道1110是三个,该三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包括通道1111、通道1112和通道1113。
在第十通道1110是多个的情况下,各个第十通道111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只要不互相干扰即可。
例如,如图129所示,是各个第十通道111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的一例。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第十通道1110中至少有两个光传输通道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第十通道111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32中的(c)所示的通道1111可以传输橙色的光线、通道1112可以传输紫色的光线,以及通道1113可以传输粉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34所示的通道1111、通道1112,以及通道1113都可以传输紫色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通道1110可以是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通道1110可以是填充有透明材料的孔。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十通道1110的形状不作限定。
例如,该第十通道111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第十通道1110的横截面是圆形为例进行描述。
在第十通道1110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杆部122的底部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第三反射结构1150,该第三反射结构1150设置在头部 121中。且该第三反射结构1150用于将发光单元1100沿杆部122中的第十通道1110部分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光线通过头部121中的第十通道1110部分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以是锥形反射镜。
示例性的,该锥形反射面可以是菱锥形反射镜、圆锥反射镜或钻石切割面的菱锥形的反射镜等。
例如,如图133中的(a)所示和如图134中的(a)所示,第三反射结构1150是锥形反射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以是弧形反光镜。
示例性的,该弧形反射面可以是半圆形反射镜或椭圆形反射镜等。
例如,如图133中的(b)所示和如图133中的(b)所示,第三反射结构1150是弧形反射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结构1150包括组合反射镜。
示例性的,组合反射镜可以是锥形反射镜和互相反射镜组合的反射镜。
示例性的,组合反射镜还可以是多个锥形反射镜组合的反射镜。
示例性的,组合反射镜还可以是多个弧形反射镜组合的反射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凸透镜1160。该透镜组设置在输入设备120的第十通道1110中。该凸透镜1160可以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使得光线更好的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凸透镜1160的个数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对凸透镜1160在第十通道1110中的位置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32所示,相对于图132中的(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32 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凸透镜1160。
相对于图132中的(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来说,图132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发光单元1100可以实现将更多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沿透明通道710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当用户使用该输入设备120内的发光单元时,例如,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模式或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激光笔模式,处理器110向发光单元1100发出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进行发光的控制信号。发光单元1100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会发出光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通过第十通道1110传输至外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传输结构包括纤维孔1120和设置在纤维孔1120中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导光纤维1130。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32中的(d)所示,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导光纤维1130的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相连,导光纤维1130的另一端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相连。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 113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35所示,纤维孔1120从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头部121的发光单元1100。导光纤维1130的一端与发光单元1100相连,导光纤维 1130的另一端与头部121的侧面121-B相连。从而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1130实现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可穿戴设备100的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32中的(d)所示和如图135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3个纤维孔1120,这3个纤维孔1120分别是第一纤维孔1121、第二纤维孔1122和第三纤维孔1123。
在纤维孔1120是多个的情况下,各个纤维孔1120在平行于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平面的位置只要不互相干扰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中的导光纤维113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一个纤维孔1120中可以设置一根导光纤维1130。
例如,如图132中的(d)所示和如图135所示,3个纤维孔中分别设置一根导光纤维1130。具体地,第一纤维孔1121中设置第一导光纤维1131、第二纤维孔1122中设置第二导光纤维1132,以及第三纤维孔1123中设置第三导光纤维1133。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光纤维1130传输的光信号的颜色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中至少有两个导光纤维1130传输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中的每个导光纤维1130可以传输每一种颜色的光线。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导光纤维1130可以传输同一个颜色的光线。
示例性的,如图132中的(d)所示的第一导光纤维1131可以传输橙色的光线、第二导光纤维1132可以传输红色的光线,以及第三导光纤维1133可以传输黄色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对纤维孔1120的形状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光纤维1130的形状不作限定。
当用户使用该输入设备120内的发光单元1100时,例如,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模式或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激光笔模式,处理器110会通过连接器200和连接线,向发光单元1100发出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进行发光的控制信号。发光单元1100 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会发出光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纤维1130传输到外界或发光单元1100通过导光纤维1130传输到外界。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杆部122中设置发光单元1100,可将可穿戴设备100作为手电筒或激光笔使用,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80内的空间,方便用户使用该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功能或激光笔功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图132至图135对发光单元1100在可穿戴设备100中壳体180中的位置进行介绍。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介绍设置在壳体180中的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独立光源。
所述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独立光源可以理解为发光单元1100即是光源。
示例性的,如图132至图13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是独立光源。
示例性的,所述独立光源可以是三基色(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光源。
示例性的,该三基色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者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
处理器110可以控制所述独立光源是否发光。
处理器110还可以控制所述独立光源的发光强度。
处理器110还可以通过控制独立光源中的三基色光源的发光强度,来实现从输入设备 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环境中的光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131中的(a)和图132中的(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环境中的光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导光结构1170。该导光结构1170设置在显示屏140远离显示内容的一侧,且该导光结构1170位于杆部122远离所述头部121的一侧,用于将通过显示屏140的光信号传输至第十通道1110中。
其中,该导光结构1170包括导光柱1172和反射镜1173(或棱镜)。该导光柱1172 设置在远离显示屏140显示内容的一侧,该导光柱1172用于将通过显示屏140的光信号按设定路径传输,即将通过显示屏140的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环境中的光信号按预定路径传输。该反射镜1173可以将由导光柱1172传输的光信号传输至输入设备120的第十通道1110中。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以将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远离显示一侧的挡光物去掉,在去掉挡光物的位置处设置导光柱1172,该导光柱1172可以将通过显示屏140的光信号沿一定路径进行传输。
在该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透光孔1171。如图131中的(a)和图132中的(a)所示,该透光孔1171贯穿显示屏140,该透光孔1171将通过显示屏140的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环境中的光信号传输至导光柱1172,从而导光柱1172将该光信号按预定路径传输至反射镜1173,反射镜1173将由导光柱1172传输的光信号传输至输入设备 120的第十通道1110中,从而实现从输入设备120中发出光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对透光孔1171的位置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导光柱1172的形状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所述导光柱1172可以是圆柱、棱柱、圆柱和棱柱的组合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导光柱1172的个数不作限定。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中显示屏140所显示的光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131中的(b)至图132中的(b)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中显示屏140所显示的光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环境中的光信号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可穿戴设备100只包括导光结构1170,不包括透光孔1171。
其中,关于该导光结构1170的描述可以参考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可以是可穿戴设备 100所处的环境中的光信号的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31中的(b)和图132中的(b)所示,显示屏140显示的光信号传输至导光柱1172,从而导光柱1172将该光信号按预定路径传输至反射镜1173,反射镜1173将由导光柱1172传输的光信号传输至输入设备120的第十通道1110中,从而实现从输入设备 120中发出光信号。
为了方便描述,将上述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环境中的光信号和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可穿戴设备100中显示屏140所显示的光信号记为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通过显示屏140的光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十通道1110远离杆部122的一侧设置凹透镜。该凹透镜可以将传输至第十通道1110的光信号向头部121的外部发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36中的(c)和图137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 还包括光开关1190。该光开关1190可以控制是否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光传输结构。
所述光开关1190可以和处理器110电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光开关1190可以是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icalsystem, MEMS)光开关。
本申请实施例对光开关1190的个数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光开关1190可以设置为一个。
示例性的,光开关1190的个数也可以和发送单元70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的个数相同。
示例性的,在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照明模式或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激光笔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器110指示该光开关1190控制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光传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36中的(c)和图137中的(c)所示,可穿戴设备100 还包括混光装置1180。该混光装置1180的上一级可以连接发光单元1100,该混光装置 1180的下一级可以连接光开关1190。该混光装置1180用于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来的光线进行混光处理,得到预设的光信号。
示例性的,该混光装置1180可以基于混光加法原理,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来的光线进行混光处理。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混光装置1180设置为基于特定的混光原理,并通过该混光装置1180将发光单元1100发出来的光线进行混光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在实现上文如图124至图13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完成的发光照明功能时,还可以同时实现以下至少一个功能:上文如图4至图45 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上文如图46至图6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识别输入设备的旋转或移动的功能、上文如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拍照功能、上文如图94至图9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PP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98至图9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上文如图102至图10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功能、上文如图104至图1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气体检测功能、上文如图111至图1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功能、上文如图119 至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的体温检测功能。
在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24至图137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指纹传感器130C,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 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4至图45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另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24至图137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摄像头600,可选地,头部121还可以设置反射装置71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内还可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70 至图9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拍照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24至图137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PPG传感器130A,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4至图97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PP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24至图137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的外表面或壳体18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一组电极电极组,参考上文图102至图10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ECG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24至图137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红外光发送单元830,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98至图99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对待测部位的信号进行改善的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气体传感器130I,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 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104至图110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气体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环境光传感器130F,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111至图118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环境光检测功能。
在又一示例中,在例如图119至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部121或杆部122或壳体180内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可选地,输入设备120还可以设置通道,可选地,杆部122 内还可以设置连接器200,参考上文图119至图123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实现体温检测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用户可对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输入设备120 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进行调节。
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可穿戴设备100中设置的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经输入设备120后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线角度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S10至S30。
S10,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输入设备120发出的的光线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经输入设备内的通道发光的光线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线的角度可以是一维角度。
示例性的,光线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光线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中的角度。
例如,该光线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光线与y轴之间的夹角。其中,y轴是垂直于可穿戴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轴向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线的角度可以是二维角度。
示例性的,光线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光线在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中的角度,以及光线与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的角度。
例如,该光线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光线与y轴之间的夹角,以及光线与z轴之间的夹角。其中,z轴是沿可穿戴设备100的厚度方向。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用户开启对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功能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用户使用输入设备120的发光单元1100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示例性的,用户使用输入设备120的发光单元1100可以理解为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 100的输入设备120的照明模式。
示例性的,用户使用输入设备120的发光单元1100可以理解为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 100的输入设备120的激光笔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在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之后,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显示第一提醒窗口或发出第一提醒语音,该第一提醒窗口或第一提示语音提醒用户是否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示例性的,第一提醒窗口可以包括提示语、用于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控件以及用于取消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控件。
例如,如图138中最左侧的图所示,第一提醒窗口包括“是否调节表冠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提示语,“是”控件以及“否”控件。
在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情况下,执行S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提醒窗口,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在检测到用户选取第一提醒窗口中用于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控件的情况下,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例如,如图138中最左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在检测到用户选取第一提醒窗口中“是”控件后,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使用语音助手,确定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对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并确定是否需要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S20,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第一待调节角度的一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之前,可穿戴设备 100可以显示角度调节界面。
所述角度调节界面是关于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调节界面。
示例性的,所述角度调节界面包括角度调节控件。
例如,如图138中间上面图所示,该角度调节界面包括角度调节控件10。
示例性的,所述角度调节界面包括提示语。该提示语用于提示用户如何调节输入设备 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又例如,如图138中间下面图所示,该角度调节界面包括“滑动调节光线角度”提示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之前,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发出语音,提醒用户如何调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的手势,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 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对角度调节界面的手势,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检测用户滑动角度调节界面中角度调节控件的手势后,确定用户滑动角度调节界面中角度调节控件的结束位置,将角度调节控件的结束位置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例如,如图138中间上面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在检测到用户将角度调节控件位置调节到A位置后,将角度调节控件处于A位置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 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其中,角度调节控件的位置和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有对应关系。
所述角度调节控件的位置和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检测用户沿角度调节界面中某一方向滑动手势,将用户进行滑动操作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例如,如图138中间下面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在检测到用户沿A方向滑动操作后,将A方向对应的角度确定为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其中,滑动操作对应的角度和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有对应关系。
所述滑动操作对应的角度和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手指指向某个方向的手势,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输入设备120内的摄像头,实时地拍摄佩戴该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的手的图像,并实时地将拍摄的用户的手的图像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根据用户的手的图像,结合摄像头拍摄角度相对于可穿戴设备底壳的角度,该底壳和用户的手腕贴合视为用户手腕平面,从而确定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将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确定为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例如,如图139所示,在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为虚线手指的位置时,可穿戴设备100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是沿B方向。当用户的手指的指向发生变化时,例如,用户的手指的位置为实线手指的位置时,可穿戴设备100拍摄佩戴该用户的手的图像(实线手指图像),并将拍摄的用户的手的图像发送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根据用户的手的图像,确定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将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确定为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此时,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对应C方向。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光线检测单元,该光线检测单元可以实时地发送红外光线,该红外线到达佩戴该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的手会发生反射,结合该红外光线相对于可穿戴设备100底壳的角度,该底壳和用户的手腕贴合视为用户手腕平面,从而光线检测单元实时地接收经用户的手反射的光线,并根据反射光线判断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将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确定为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如果光线检测单元发射的红外光线没有被用户的手遮挡,则光检测单元调节该红外光线发送的角度,例如向可穿戴设备100底壳平面方向调节,直到可以接收到该红外光线经用户的手反射回来的反射光,获取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如果该红外光线的发送角度已经调节到预设值仍没有接收到反射光,例如预设值是用户手掌内扣弯曲可达到的极限角度,则可将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确定为预设角度,例如预设角度是平行于可穿戴设备底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对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并确定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S30,将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至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
可穿戴设备100根据待调节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将输入设备120内的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进行调节。
示例性的,以下以方式1至方式5为例,对输入设备120如何对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进行调节的进行介绍。
方式1,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的驱动装置73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动机旋转角度1,以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例如,如图125、图127、图128或图13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 的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带动输入设备120旋转的驱动装置73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动机旋转角度1,以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方式2,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发光纤维114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发光纤维114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为角度2,以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例如,如图124中的(c)、图125中的(c)、图126中的(d)、图130、图132 或图13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发光纤维114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发光纤维114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为角度2,以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方式3,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第三反射结构115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第三反射结构1150将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反射的光线的角度调整为角度3,以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例如,如图127或图12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第三反射结构115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第三反射结构1150将第三反射结构1150可反射的光线的角度调整为角度3,以使发光单元1100 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方式4,处理器110向发光单元110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将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为角度4,以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例如,如图124中的(a)、图124中的(b)、如图125中的(a)、图125中的(b)、如图126中的(a)、图126中的(b)、图126中的(c)、如图132中的(a)、图132 中的(b)或图132中的(c)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向发光单元1100发送角度调节指令,该角度调节指令用于指示发光单元1100将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为角度4,以使发光单元110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方式5,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控制发光单元1100移动的驱动装置发送位置调节指令,该位置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驱动装置控制发光单元1100移动至位置1,以使发光单元1100在位置1处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例如,如图125、图127、图128或图13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 的处理器110或光检测单元向控制发光单元1100移动的电动机发送位置调节指令,该位置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动机控制发光单元1100移动至位置1,以使发光单元1100在位置1处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到用户的手的遮挡角度。
如图140所示是用户根据如图138的调节方式,对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前后的光线的示意图。
其中,虚线箭头对应的光线是用户对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之前的光线。实线箭头光线是用户对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角度调节之后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0可以同步输出与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当前显示的内容相关联的色彩。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同步呈现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 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
其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焦点在显示屏140上显示的位置,确定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选中的菜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焦点在显示屏140 上显示的位置,确定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选中的菜单或当前主题的颜色。
示例性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可以是菜单选项对应的图标的显示颜色。
示例性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可以是菜单选项对应的主题的显示颜色。
以下,以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同步呈现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为例进行描述。
在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独立光源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获取可穿戴设备100 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是三基色中的一种,且光开关的个数为三个的情况下,处理器110指示与该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对应的光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其他光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实现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不是三基色中的一种时,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独立光源中的三基色光源的发光强度,实现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 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
例如,如图141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菜单选项1、菜单选项2、菜单选项3、菜单选项4以及菜单选项5(未在图144中示出)。其中,菜单选项1显示的颜色是红色R、菜单选项2显示的颜色是橙色O、菜单选项3显示的颜色是黄色Y、菜单选项4显示的颜色是绿色G以及菜单选项5显示的颜色是蓝色B。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是菜单选项2。
此时,处理器110获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2显示的橙色O,并控制独立光源中的三基色光源的发光强度,使得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也为橙色O。
在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通过显示屏140的光信号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可调滤波片。该可调滤波片设置在导光柱1172和输入设备120之间,且该可调滤光片与处理器110连接。处理器110可以调节该可调滤波片的透光色,使得通过该可调滤波片的光线为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
例如,如图141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是菜单选项2,该菜单选项2显示的颜色可以是橙色O。此时,处理器110获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 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2显示的橙色O,并调节可调滤波片的透光色,使得通过该可调滤波片的光线只有橙色O的光线,从而实现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也为橙色 O。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当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发生变化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对改变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的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用户改变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可以是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一定距离、旋转输入设备120或单击输入设备120。
在图142中,用户改变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的方式是以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一定距离为例进行描述。
在图143中,用户改变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的方式是以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20为例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如图142和图143所示,当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发生变化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42中左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内容包括“血液饱和度”选项、“活动记录”选项、“睡眠”选项和“心率”选项。其中,“血液饱和度”选项对应的主体的颜色是红色R,“活动记录”选项对应的主题的颜色是橙色O,“睡眠”选项对应的主题的颜色是黄色Y,“心率”选项对应的主体的颜色是绿色G。此时,“活动记录”选项是当前选中的选项。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和“活动记录”选项对应的颜色保持同步。即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为橙色O。如图142中左侧的图所示,当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一定距离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使得“血液饱和度”选项显示不出来,“运动”选项显示出来。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菜单选项发生变化。如图142中右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菜单选项包括“活动记录”选项、“睡眠”选项、“心率”选项、“运动”选项。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当前选定的选项由“活动记录”选项变为“睡眠”选项。此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睡眠”选项对应的颜色保持同步。即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为黄色Y。
图143和图142的区别在于,控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发生变化的方式不同。
如图143中的左侧的图所示,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旋转一定角度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使得“血液饱和度”选项显示不出来,“运动”选项显示出来。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菜单选项发生变化。
关于图143中的其他部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142相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同步呈现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显示页面中各个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
在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独立光源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获取可穿戴设备100 的显示屏140中包括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在内的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其中,处理器110需要获取的菜单的显示颜色的个数可以是与光传输结构可独立传输的光线的颜色个数相关。其中,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除了包括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该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还可以包括与当前选中的菜单邻近的菜单的显示颜色。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的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中存在三基色中的一种,且光开关的个数为三个的情况下,处理器110指示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中是三基色中的一种的菜单的显示颜色对应的光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其他光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将光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从输入设备120发出去。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存在不是三基色中的一种时,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独立光源中的三基色光源的发光强度,从而将光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从输入设备120发出去。进而实现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
在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通过显示屏140的光信号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多个可调滤波片。该可调滤波片的个数可以是与光传输结构可独立传输的光线的颜色个数相关。每个可调滤波片设置在导光柱1172和可独立传输光线的光传输结构之间,且每个可调滤光片与处理器110连接。处理器110可以调节每个可调滤波片的透光色,使得通过每个可调滤波片的光线为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进而实现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按照各个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顺序,分别获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显示页面中每个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得到颜色序列。处理器110按照该颜色序列中颜色的顺序,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将光从输入设备120传输出去。从而实现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按照各个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顺序显示。
其中,光传输结构可以是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输入设备120内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光传输结构,光传输结构也可以是发光单元1100设置在壳体180内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光传输结构。
例如,如图144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菜单选项1、菜单选项2、菜单选项3、菜单选项4以及菜单选项5(未在图144中示出)。其中,菜单选项1显示的颜色是红色R、菜单选项2显示的颜色是橙色O、菜单选项3显示的颜色是黄色Y、菜单选项4显示的颜色是绿色G以及菜单选项5显示的颜色是蓝色B。
此时,处理器110可以按照各个菜单选项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顺序,分别获取菜单选项1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2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3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4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5的显示颜色,得到菜单选项的颜色序列。
例如,菜单选项的颜色序列是{菜单选项1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2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3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4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5的显示颜色}。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菜单选项的颜色序列为相对于可穿戴设备100的固定位置作为起点的颜色序列。例如,以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第一个菜单选项的位置,作为菜单选项的颜色序列的起点。又例如,以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与输入设备120的边界基本齐平的位置,作为菜单选项的颜色序列的起点。
处理器110按照该颜色序列中颜色的顺序,依次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将光从输入设备120传输出去,实现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按照菜单选项1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2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3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4的显示颜色,菜单选项5的显示颜色的顺序显示。即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按照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 G、蓝色B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发出的光线还可以将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的显示颜色突出显示。
例如,如图144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是菜单选项2。此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发出的与菜单选项2的显示颜色(橙色O)相同的颜色的光线可以是加宽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当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发生变化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
示例性的,如图145所示,是当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发生变化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的示意图。
如图145中左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包括“血液饱和度”选项、“活动记录”选项、“睡眠”选项和“心率”选项。其中,“血液饱和度”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红色R,“活动记录”选项对应的颜色是橙色O,“睡眠”选项对应的颜色是黄色Y,“心率”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绿色G。
除此之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还包括未显示出来的选项。
例如,未显示出来的选项可以包括“体温”选项、“血氧”选项、“运动”选项和“血压”选项。“血氧”选项可以在“血液饱和度”选项的上一栏,“体温”选项可以在“血氧”选项的上一栏,“运动”选项可以在“心率”选项的下一栏。“血压”选项可以在“运动”选项的下一栏。
其中,“体温”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紫色P。“血氧”对应的颜色是粉色M。“运动”对应的颜色是蓝色B。“血压”选项对应的颜色是蓝紫S。
此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依次按照“体温”选项对应的颜色,“血氧”选项对应的颜色,“血液饱和度”选项对应的颜色,“活动记录”选项对应的颜色,“睡眠”选项对应的颜色,“心率”选项对应的颜色,“运动”选项对应的颜色显示。即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依次显示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蓝紫S (图145中左侧的图未示出)。
如图145中左侧的图所示,当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一定距离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使得“血液饱和度”选项显示不出来,“运动”选项显示出来。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菜单选项发生变化。如图145中右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菜单选项包括“活动记录”选项、“睡眠”选项、“心率”选项、“运动”选项。
除此之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还包括未显示出来的选项。
例如,未显示出来的选项可以包括“血压”选项。“血压”选项可以在“运动”选项的下一栏。
此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依次按照“血氧”选项对应的颜色,“血液饱和度”选项对应的颜色,“活动记录”选项对应的颜色,“睡眠”选项对应的颜色,“心率”选项对应的颜色,“运动”选项对应的颜色,“血压”选项对应的颜色进行显示。即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依次显示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蓝紫S。
以上,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的距离与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的栏数存在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的距离与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的栏数的对应关系不作限定。
在图142和图145中,所述的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一定距离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是以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一栏为例进行描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当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也会随之变化。
以下,以情况1和情况2为例,介绍如何对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进行调整。
情况1,当用户需要对可穿戴设备100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进行调整时,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操作,将可穿戴设备100调到对可穿戴设备100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进行调整的模式下,用户通过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来对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用户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方式可以是旋转输入设备120或单击输入设备120。
在图146中,用户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方式是以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20为例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为相对于可穿戴设备 100的固定位置作为起点的颜色序列。例如,以输入设备120上与显示屏140显示信息的面近似平行的面,作为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起点。又例如,以输入设备120上与显示屏140的边界基本齐平的位置,作为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起点。又例如,以输入设备120上与显示屏140中显示的第一个菜单选项的位置基本齐平的位置,作为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起点。
其中,可以预先定义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中第M个光的颜色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的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
例如,M可以是预设值。又例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第M个光在输入设备上呈现出来的面和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用于显示的面近似平行。
例如,如图146中的(a)所示,当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20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选中的菜单对应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的示意图。
如图146中的(a)左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包括“血液饱和度”选项、“活动记录”选项、“睡眠”选项和“心率”选项。其中,“血液饱和度”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红色R,“活动记录”选项对应的颜色是橙色O,“睡眠”选项对应的颜色是黄色Y,“心率”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绿色G。
除此之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还包括未显示出来的选项。
此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依次显示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 Y、绿色G、蓝色B、蓝紫S(图146中的(a)左侧的图未示出)。
如图146中的(a)左侧的图所示,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旋转一定角度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显示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如图146中的(a)右侧的图所示,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依次显示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 (第M个光的颜色)、绿色G、蓝色B、蓝紫S。
与此同时,如图146中的(a)右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的当前选中的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调整为该第M个光的颜色,即Y。
情况2,用户通过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来对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选项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后,可穿戴设备100检测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按照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菜单选项的显示颜色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对应的菜单选项。
示例性的,如图146中的(b)所示,当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20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显示的菜单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的示意图。
如图146中的(b)左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包括“血液饱和度”选项、“活动记录”选项、“睡眠”选项和“心率”选项。其中,“血液饱和度”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红色R,“活动记录”选项对应的颜色是橙色O,“睡眠”选项对应的颜色是黄色Y,“心率”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绿色G。
除此之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还包括未显示出来的选项。
例如,未显示出来的选项可以包括“体温”选项、“血氧”选项、“运动”选项和“血压”选项。“血氧”选项可以在“血液饱和度”选项的上一栏,“体温”选项可以在“血氧”选项的上一栏,“运动”选项可以在“心率”选项的下一栏。“血压”选项可以在“运动”选项的下一栏。
其中,“体温”选项对应的颜色是紫色P。“血氧”对应的颜色是粉色M。“运动”对应的颜色是蓝色B。“血压”选项对应的颜色是蓝紫S。
此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依次显示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蓝紫S(图146中的(b)左侧的图未示出)。
如图146中的(b)左侧的图所示,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旋转一定角度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显示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如图146中的(b)右侧的图所示,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依次显示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蓝紫S。
与此同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显示的菜单选项的颜色的顺序按照输入设备120此时显示的颜色序列进行显示。
可选地,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根据第M个光的颜色(Y),去选中原菜单选项中显示颜色是Y的选项。
可选地,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会发生移动。例如,如图146中的(b)右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 140上显示的菜单选项包括“活动记录”选项、“睡眠”选项、“心率”选项、“运动”选项。使得“血液饱和度”选项显示不出来,“运动”选项显示出来。
除此之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还包括未显示出来的选项。例如,未显示出来的选项可以包括“血压”选项。“血压”选项可以在“运动”选项的下一栏。
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将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旋转的角度与可穿戴设备100 的显示屏140显示的当前显示页面上显示的每个选项的位置向上移动的栏数的对应关系不作限定。
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呈现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的所有主题的显示颜色。
在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独立光源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获取可穿戴设备100 包括当前主题的显示颜色在内的多个主题的显示颜色。其中,处理器110需要获取的主题的显示颜色的个数可以是与光传输结构可独立传输的光线的颜色个数相关。其中,多个主题的显示颜色除了包括当前主题的显示颜色,该多个菜单的显示颜色还可以包括主题颜色列表中与当前主题邻近的主题的显示颜色。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多个主题的显示颜色中存在三基色中的一种,且光开关的个数为三个的情况下,处理器110指示多个主题的显示颜色中是三基色中的一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对应的光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其他光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将光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从输入设备120发出去。在可穿戴设备100的主题的显示颜色存在不是三基色中的一种时,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独立光源中的三基色光源的发光强度,从而将光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从输入设备120发出去。进而实现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多个主题的显示颜色。
在发光单元1100的光源是通过显示屏140的光信号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多个可调滤波片。该可调滤波片的个数可以是与光传输结构可独立传输的光线的颜色个数相关。每个可调滤波片设置在导光柱1172和可独立传输光线的光传输结构之间,且每个可调滤光片与处理器110连接。处理器110可以调节每个可调滤波片的透光色,使得通过每个可调滤波片的光线为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进而实现从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为多个主题的显示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焦点在显示屏140 上显示的位置,确定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主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按照各个主题的显示颜色在主题颜色列表中显示的顺序,分别获取可穿戴设备100包括当前主题的显示颜色在内的多个主题的显示颜色,得到主题颜色序列。处理器110按照该主题颜色序列中颜色的顺序,依次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将光从输入设备120传输出去。从而实现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按照各个主题在主题颜色列表中显示的顺序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按照各个主题的显示颜色在主题颜色列表中显示的顺序,分别获取每个主题的显示颜色,得到主题颜色序列。处理器110按照该主题颜色序列中颜色的顺序,依次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将光从输入设备120传输出去。从而实现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按照各个主题在主题颜色列表中显示的顺序显示。
例如,如图147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主题颜色列表中颜色顺序依次为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蓝紫S。当前可穿戴设备的主题颜色是橙色O。
此时,处理器110可以按照可穿戴设备100的主题颜色列表中颜色顺序,获取当前主题颜色、以及当前主体颜色前后个3个主体颜色,得到主题颜色序列。
例如,主题颜色序列是{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 B}。
处理器110按照该主题颜色序列,依次通过相应的光传输结构将光从输入设备120传输出去,实现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按照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显示。即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上分别按照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发出的光线还可以将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突出显示。
例如,如图147和图148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是橙色O。此时,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发出的与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橙色O) 相同的颜色的光线可以是加宽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当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发生变化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对改变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的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或点击的方式改变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
在图147中,用户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方式是以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的方式为例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如图147所示,当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的示意图。
如图147中左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是橙色O。输入设备120显示的颜色依次为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 G、蓝色B。
当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会发生变化。例如,如图147中右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 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是黄色。
此时,输入设备120显示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如图147中右侧的图所示,输入设备120显示的颜色依次为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蓝紫S。
以上,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的距离(或用户在可穿戴设备 100的显示屏140上点击的次数)与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变化的次数存在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的距离(或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点击的次数)与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变化的次数的对应关系不作限定。
在图147中,所述的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向上滑动一定距离(或用户在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上点击)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变化,是以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变化一次为例进行描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当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当用户需要对可穿戴设备100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进行调整时,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操作,将可穿戴设备100调到对可穿戴设备100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进行调整的模式下,用户通过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来对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进行调整。
其中,可以预先定义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中第M个光的颜色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
例如,M可以是预设值。又例如,输入设备120发出的第M个光在输入设备上呈现出来的面和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用于显示的面近似平行。
在图148中,用户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的方式是以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20为例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如图148所示,当用户旋转输入设备120时,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发生变化,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显示的主题的颜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的示意图。
如图148中左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是橙色O。输入设备120显示的颜色依次为紫色P、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 G、蓝色B。
当用户旋转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时,输入设备120显示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如图148中右侧的图所示,输入设备120显示的颜色依次为粉色M、红色R、橙色O、黄色Y、绿色G、蓝色B、蓝紫S。
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会发生变化。例如,如图147中右侧的图所示,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是黄色。
可选地,改变输入设备120发出的光的颜色序列后,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界面上还可以显示第M个光的颜色对应的调色板或根据第M个光的颜色在调色板上选中并使用相同的颜色,将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中当前的主题的显示颜色调整为该颜色。
在图148中,所述的用户将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旋转一定角度时,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变化,是以可穿戴设备100的显示屏140当前显示的主题的颜色变化一次为例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保持不动,即输入设备120不会发生旋转、移动或被按压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会发生旋转、移动或被按压等。当用户使用如图10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进行ECG检测时,需要将用户的一只手上的手指触摸输入设备120上的第二电极850B,如果此时旋转检测模块检测到输入设备120发生旋转,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输入设备120发生被按压或移动,存在用户的手指和输入设备120上的第二电极850B接触不稳定,从而造成ECG检测效果不好。或者,当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 100进行PPG检测时,需要将用户的手指触摸输入设备120上的外端面121-A,如果此时旋转检测模块检测到输入设备120发生旋转、电容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或阻抗测量等方法检测到输入设备120发生被按压或移动,存在用户的手指和输入设备120接触不稳定,从而造成PPG检测效果不好。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锁死机构1200,该锁死机构1200可以让上述输入设备120保持稳定。从而提高该可穿戴设备100的ECG检测或PPG检测的精度。
当检测到第六操作时,通过锁死机构1200固定输入设备120,以使输入设备120不可移动和/或不可旋转。
其中,第六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开启输入设备120的PPG检测功能的操作;开启输入设备120的ECG检测功能的操作。
示例性的,如图149所示,该锁死机构1200可以包括电动机1210、电磁阀1220、制动块1230、齿轮1240。其中,齿轮1240的内孔和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配合连接,该齿轮1240可以和杆部122是一体构件,或者,齿轮1240可以和杆部122为固定连接的两个构件。电动机1210的轴8311和第一电路板111上的孔配合连接,电磁阀1220和电动机1210的轴8311配合连接,制动块1230和电动机1210的轴8311也配合连接,且制动块1230和电动机1210沿电动机1210的轴8311的轴线方向(例如,如图149所示的x方向)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11的两侧,制动块1230靠近齿轮1240的一侧设置,制动块1230 的侧面设置与齿轮1240可配合的齿,且制动块1230是磁铁。通过锁死机构1200固定输入设备120包括:PPG传感器130A或ECG检测单元840会向处理器110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处理器110控制电动机1210断电,则处理器110接收该指令后,会将电动机1210断电,从而电磁阀1220和制动块1230之间的磁场消失,制动块1230会向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上的齿轮1240移动,制动块1230会卡住齿轮1240,使得齿轮1240不在转动,从而固定输入设备110。
当检测到第七操作时,禁用锁死机构1200,以使输入设备120可移动和/或可旋转。
其中,第七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关闭输入设备120的PPG检测功能的操作;关闭输入设备120的ECG检测功能的操作。
在输入设备120处于不固定的状态下,在检测到第七操作时,该锁死机构1200保持原状态即可。
在输入设备120处于固定的状态下,在检测到第七操作时,需要通过该锁死机构1200 将输入设备120释放。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锁死机构1200将输入设备120释放包括:PPG传感器130A或ECG检测单元840会向处理器110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处理器110控制电动机 1210通电,则处理器110接收该指令后,会给电动机1210通电,从而电磁阀1220和制动块1230之间存在磁场,电磁阀1220和制动块1230相互吸引,制动块1230和齿轮1240 在沿电动机1210的轴向方向相距第一距离,以将输入设备释放。例如,如图149中的(a) 所示,是电动机1210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包括锁死机构1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在电动机1210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电磁阀1220和制动块1230之间存在磁场,电磁阀1220会和制动块1230相互吸引,使得制动块1230和齿轮1240在沿电动机1210 的轴8311的轴线方向(例如,如图149所示的x方向)上有距离。
例如,如图149中的(b)所示,包括锁死机构1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 120被锁死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如图150所示,为一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变化的过程。
例如,如图150中的(a)所示,手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时间。此时,当手表检测到用户30操作输入设备110时,例如,用户长按或双击输入设备120,手表可以显示如图 150中的(b)所示的界面。
如图150中的(b)所示,手表通过显示界面来提醒用户是否取消锁死功能。该显示界面中显示“表冠/输入按键已锁死,是否取消锁死功能”类似的内容。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是”或“否”来确定是否取消表冠/输入按键的锁死功能。
当用户点击“是”时,手表可以提醒用户已取消表冠/输入按键的锁死功能。
例如,如图150中的(c)所示,手表在手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表冠/输入按键可被操作”。
当用户点击“否”时,手表可以提醒用户表冠/输入按键已锁死。
例如,如图150中的(d)所示,手表在手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表冠/输入按键已锁死”。此时,手表还可以在手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表冠/输入按键不能被操作的示意图。
当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使用该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完成某些功能时,例如,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拍照模式、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或可穿戴设备100所处的环境的光强,或者,用户开启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发光模式,如果该输入设备120被其他物体(例如,用户的衣袖)遮住时,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某些功能使用的效果不是很好。需要能够实现输入设备 120的伸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拍照模式可以理解为通过上文如图70至图9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来实现拍照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发光模式可以理解为通过上文图124至图13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来实现发光照明功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伸缩机构1300,该伸缩机构1300可以实现输入设备120在安装孔181中伸缩,提高用户体验。
图15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其中,图151中的(a)是可穿戴设备1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51中的(b)是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图。
如图151所示,该伸缩机构1300包括电动机1310、齿轮1320和螺母1330。其中,螺母1330的内孔和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配合连接,螺母1330的内螺纹和输入设备 120的杆部122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螺母1330远离输入设备120的头部121的一侧设置有可与齿轮1320啮合的齿。电动机1310的轴和第一电路板111上的孔配合连接,齿轮 1320的内孔和电动机1310的轴配合连接。
如图149中的(a)所示,是默认情况下,包括锁死机构1200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检测到可穿戴设备100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伸缩机构1300带动输入设备120沿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具体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电动机1310通电,电动机1310带动电动机 1310的轴上的齿轮1320转动,齿轮1320和螺母1330上的齿进行啮合,从而螺母1330 发生转动,由于螺母1330的内螺纹和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从而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会沿输入设备120的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实现输入设备 120在安装孔181中伸缩。
该第三预设条件可以是用户的第七操作,该第七操作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开启输入设备120拍照模式的操作;开启输入设备120的发光模式的操作;开启输入设备120的环境光检测模式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0的环境光检测模式可以理解为通过上文如图111和图1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来实现环境光检测功能。
该第三预设条件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到可穿戴设备 100所处的环境的光强小于预设值;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处于运动状态。
例如,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环境光的光强小于阈值,此时,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电动机1310转动,将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一定距离,可穿戴设备100可完成对环境光的光强的再次测量,并对比前后测量的环境光的光强,在前后测量的环境光的光强相差值大于光强预设值时,可穿戴设备100可确定前面测量的环境光的光强不准确,可穿戴设备100可舍弃前面测量的环境光的光强,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 100的环境光检测的精度。
示例性地,前后测量的环境光的光强相差值大于光强预设值可以理解为可穿戴设备 100的输入设备120可能被其他物体遮挡。例如,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被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的衣袖遮挡。
示例性地,前后测量的环境光的光强相差值大于光强预设值可以理解为佩戴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可能处于运动状态。
又例如,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环境光的光强小于阈值,此时,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电动机1310转动不同的圈数,将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不同的距离,实现可穿戴设备100的多组环境光的参数的测量,从而可穿戴设备100可根据多组环境光的参数,确定最终环境光的参数的检测的结果,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环境光检测的精度。
又例如,当用户开启输入设备120拍照模式或用户选择输入设备120特定的拍照场景模式时,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电动机1310转动不同的圈数,将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不同的距离,实现可穿戴设备100拍摄用户多组照片,从而可穿戴设备100可根据拍摄的用户的多组照片,确定最佳的拍摄效果对应的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的距离,从而在用户开启输入设备120拍照模式或用户选择输入设备 120特定的拍照场景模式时,将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一定距离(最佳的拍摄效果对应的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的距离),完成用户的拍照功能,从而可穿戴设备100的拍摄效果较好,提高了用户体验。
又例如,当用户开启输入设备120照明模式时,可穿戴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电动机1310转动,将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一定距离,从而增加可穿戴设备100照明的区域,提高了用户体验。
通过包括伸缩机构1300的可穿戴设备100,在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某些功能时,可以通过伸缩机构1300将输入设备120伸出可穿戴设备100,提高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20的某些功能使用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转动连接”以及“接触”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各种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示例性地,针对“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转动连接、柔性连接、移动连接、一体成型、电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相连,或,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示例性地,针对“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个元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固定连接可以包括机械连接、焊接以及粘接等方式,其中,机械连接可以包括铆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键销连接、卡扣连接、锁扣连接、插接等方式,粘接可以包括粘合剂粘接以及溶剂粘接等方式。
示例性地,针对“转动连接”,可以理解为两个元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具体元件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不做任何限制。例如,转动连接可以包括铰接等方式。
示例性地,对于“接触”的解释,可以是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两个元件之间的接触,可以理解为在安装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接触,可以存在由于安装误差原因造成的很小的间隙。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平行”或“垂直”,可以理解为“近似平行”或“近似垂直”。
还应理解,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的至少部分”是指元件的部分或全部。“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6)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180),包括安装孔(181);
输入设备(120),包括相连的杆部(122)和头部(121),所述杆部(122)通过所述安装孔(18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上,所述头部(121)设置在所述杆部(122)的一端,且所述头部(121)位于所述安装孔(181)的外侧;
电路板(11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
处理器(110)和气体传感器(130I),所述处理器(110)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都与所述电路板(111)连接,所述处理器(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所述杆部(122)或所述头部(121)内;
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120)内,且从所述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121)的外部的气体传输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以使所述处理器(110)获取与所述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器(200),所述连接器(20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所述连接器(20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11)和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之间,所述连接器(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11)和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固定连接在所述杆部(122)或所述头部(121)内,以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旋转,其中,
所述连接器(200)包括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包括沿所述杆部(12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221),所述第二电极(221)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且位于所述杆部(122)的远离所述头部(121)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电极(211),所述第一电极(211)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所述第一电极(211)呈环形结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电极(211)中的一个第一电极(211)围合另一个第一电极(211),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211)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21)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且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旋转时,所述第二电极(221)可在对应的第一电极(211)上旋转以和对应的第一电极(211)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221)包括金属条(2211)和弹性件(2212),所述金属条(2211)和所述弹性件(2212)连接,所述金属条(2211)与所述第一电极(211)接触,所述弹性件(2212)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且与所述杆部(122)具有间隙,包括第一本体(241)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241)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242),所述第一本体(24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段(2422)和第一接触段(2421),所述第一连接段(2422)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外露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内套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转动连接,包括第二本体(25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251)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252),所述第二本体(25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金属件(25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段(2522)和第二接触段(2521),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的一端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第二接触段(2521)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251)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金属件(242)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252)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且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旋转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旋转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不旋转,且所述第二金属件(252)的所述第二接触段(2521)可与对应的第一金属件(242)的第一接触段(2421)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4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对应的第一槽(2412),所述第一槽(2412)从所述第一本体(241)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241)的端部,所述第一槽(2412)上设置有开孔(2412-1),所述第一金属件(242)插入所述第一槽(2412)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241)上,且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位于所述开孔(241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2412)包括第一槽段(2412-A)和第二槽段(2412-B),所述第一槽段(2141-A)沿所述第一本体(241)的周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开孔(2412-1)相连,所述第二槽段(2141-B)沿所述第一本体(241)的轴向方向设置,以及,
所述第一连接段(2422)包括相连的环形段(2422-A)和延伸段(2422-B),所述环形段(2422-A)插入所述第一槽段(2412-A),所述延伸段(2422-B)插入所述第二槽段(2412-B),所述延伸段(2422-B)中伸出所述第一本体(241)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本体(251)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金属件(252)的通孔(2511),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穿过所述通孔(2511)伸入所述第二本体(251)内且沿所述第二本体(251)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伸出所述第二本体(251)的一端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具有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包括第一本体(241)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241)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242),所述第一本体(24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段(2422)和第一接触段(2421),所述第一连接段(2422)的一端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外露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内套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包括第二本体(25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251)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252),所述第二本体(25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金属件(25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段(2522)和第二接触段(2521),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第二接触段(2521)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251)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金属件(242)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252)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且带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旋转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10)旋转且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不旋转,且所述第一金属件(242)的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可与对应的第二金属件(252)的第二接触段(2521)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之间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传感器(1301),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或移动,所述传感器(1301)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且伸入所述第二本体(251)的空腔(250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与所述输入设备(120)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器(200)内套于所述杆部(122)内且与所述杆部(122)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和所述连接器(200)不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一反射结构(950),设置在所述头部(121)中,所述第一反射结构(950)用于将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发出的光信号进行反射,再次传输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气体的种类和/或气体的浓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气泵(920),设置在所述头部(121),所述气泵(920)用于将进入所述通道的气体按照预设的路径流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920)设置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中。
2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180),包括安装孔(181);
输入设备(120),包括相连的杆部(122)和头部(121),所述杆部(122)通过所述安装孔(18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上,所述头部(121)设置在所述杆部(122)的一端,且所述头部(121)位于所述安装孔(181)的外侧;
电路板(11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
处理器(110)和气体传感器(130I),所述处理器(110)与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都与所述电路板(111)连接,所述处理器(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且靠近所述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
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120)内,且从所述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121)的外部的气体传输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以使所述处理器(110)获取与所述气体相关的参数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所述透镜组用于汇聚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接收的光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是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一反射结构(950),设置在所述头部(121)中,所述第一反射结构(950)用于将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发出的光信号进行反射,再次传输至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气体的种类和/或气体的浓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气泵(920),所述气泵(92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泵(920)用于将进入所述通道的气体按照预设的路径流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泵(920)还包括气嘴(921),所述气嘴(9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配合连接,在所述气泵(920)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气泵(920)通过所述气嘴(921)进行抽气和排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疏油防尘膜(930),所述疏油防尘膜(930)设置在所述气体传感器(130I)和所述杆部(122)之间。
29.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180),包括安装孔(181);
输入设备(120),包括相连的杆部(122)和头部(121),所述杆部(122)通过所述安装孔(18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上,所述头部(121)设置在所述杆部(122)的一端,且所述头部(121)位于所述安装孔(181)的外侧;
电路板(11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
处理器(110)和环境光传感器(130F),所述处理器(110)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都与所述电路板(111)连接,所述处理器(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所述杆部(122)或所述头部(121)内;
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120)内,且从所述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121)的外部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以使所述处理器(110)获取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器(200),所述连接器(20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所述连接器(20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11)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之间,所述连接器(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11)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固定连接在所述杆部(122)或所述头部(121)内,以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旋转,其中,
所述连接器(200)包括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220)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包括沿所述杆部(12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221),所述第二电极(221)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且位于所述杆部(122)的远离所述头部(121)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电极(211),所述第一电极(211)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所述第一电极(211)呈环形结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电极(211)中的一个第一电极(211)围合另一个第一电极(211),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211)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21)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且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旋转时,所述第二电极(221)可在对应的第一电极(211)上旋转以和对应的第一电极(211)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之间的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221)包括金属条(2211)和弹性件(2212),所述金属条(2211)和所述弹性件(2212)连接,所述金属条(2211)与所述第一电极(211)接触,所述弹性件(2212)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且与所述杆部(122)具有间隙,包括第一本体(241)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241)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242),所述第一本体(24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段(2422)和第一接触段(2421),所述第一连接段(2422)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外露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内套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转动连接,包括第二本体(25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251)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252),所述第二本体(25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金属件(25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段(2522)和第二接触段(2521),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的一端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第二接触段(2521)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251)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金属件(242)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252)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且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旋转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旋转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10)不旋转,且所述第二金属件(252)的所述第二接触段(2521)可与对应的第一金属件(242)的第一接触段(2421)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之间的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4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对应的第一槽(2412),所述第一槽(2412)从所述第一本体(241)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241)的端部,所述第一槽(2412)上设置有开孔(2412-1),所述第一金属件(242)插入所述第一槽(2412)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241)上,且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位于所述开孔(2412-1)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2412)包括第一槽段(2412-A)和第二槽段(2412-B),所述第一槽段(2141-A)沿所述第一本体(241)的周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开孔(2412-1)相连,所述第二槽段(2141-B)沿所述第一本体(241)的轴向方向设置,以及,
所述第一连接段(2422)包括相连的环形段(2422-A)和延伸段(2422-B),所述环形段(2422-A)插入所述第一槽段(2412-A),所述延伸段(2422-B)插入所述第二槽段(2412-B),所述延伸段(2422-B)中伸出所述第一本体(241)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本体(251)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金属件(252)的通孔(2511),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穿过所述通孔(2511)伸入所述第二本体(251)内且沿所述第二本体(251)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伸出所述第二本体(251)的一端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
38.根据权利要求34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具有弹性。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10)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包括第一本体(241)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241)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件(242),所述第一本体(24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金属件(242)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段(2422)和第一接触段(2421),所述第一连接段(2422)的一端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外露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220)内套于所述第一本体(241)内,包括第二本体(25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251)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件(252),所述第二本体(251)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金属件(252)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段(2522)和第二接触段(2521),所述第二连接段(2522)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第二接触段(2521)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251)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金属件(242)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252)一一对应,
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且带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旋转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10)旋转且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不旋转,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10)旋转且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不旋转,且所述第一金属件(242)的所述第一接触段(2421)可与对应的第二金属件(252)的第二接触段(2521)接触,以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2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之间的连接。
40.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传感器(1301),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设备(120)的旋转或移动,所述传感器(1301)与所述处理器(110)连接且伸入所述第二本体(251)的空腔(2501)内。
4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与所述输入设备(120)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器(200)内套于所述杆部(122)内且与所述杆部(122)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输入设备(120)被旋转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和所述连接器(200)不旋转。
42.根据权利要求29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
43.根据权利要求29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所述杆部(122)内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二反射结构(1030),设置在所述头部(121)中,所述第二反射结构(1030)用于将所述头部(121)的外部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平面的反射镜和/或曲面的反射镜。
4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180),包括安装孔(181);
输入设备(120),包括相连的杆部(122)和头部(121),所述杆部(122)通过所述安装孔(18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上,所述头部(121)设置在所述杆部(122)的一端,且所述头部(121)位于所述安装孔(181)的外侧;
电路板(111),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
处理器(110)和环境光传感器(130F),所述处理器(110)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都与所述电路板(111)连接,所述处理器(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且靠近所述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
通道,设置在所述输入设备(120)内,且从所述头部(121)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所述通道用于将所述头部(121)的外部的环境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以使所述处理器(110)获取与环境光相关的参数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1040),所述透镜组用于汇聚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接收的光信号。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外端面(121-A)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
49.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从所述头部(121)的侧面(121-B)延伸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二反射结构(1030),设置在所述头部(121)中,所述第二反射结构(1030)用于将所述头部(121)的外部的环境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环境光传感器(130F)。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1030)包括平面的反射镜和/或曲面的反射镜。
52.根据权利要求29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环境光的光强,或,环境光中紫外线的系数。
53.根据权利要求29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杆部(122)或所述头部(121)内或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180)内且靠近所述杆部(122)的内端面(122-A)的一侧,所述通道还用于将所述头部(121)的外部的被测对象辐射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温度传感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被测对象的温度。
54.根据权利要求1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伸缩机构(1300),所述伸缩机构(1300)分别和所述处理器(110)、所述输入设备(120)相连,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110)控制所述伸缩机构(1300)带动所述输入设备(120)沿所述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输入设备(120)的发光模式已开启;
所述输入设备(120)的拍照模式已开启;
所述输入设备(120)的环境光检测模式已开启;
所述环境光的光强小于预设值;
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运动状态。
56.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122)设置外螺纹,所述伸缩机构(1300)包括:电动机(1310)、齿轮(1320)和螺母(1330),所述螺母(1330)和所述杆部(122)配合连接,所述螺母(1330)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320)啮合的齿,所述螺母(1330)的内螺纹和所述杆部(122)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齿轮(1320)和所述电动机(1310)的轴配合连接,
所述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110)控制所述伸缩机构(1300)带动所述输入设备(120)沿所述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包括: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110)控制所述电动机(1310)通电,以使得所述电动机(1310)带动所述齿轮(1320)转动,所述齿轮(1320)带动所述螺母(1330)转动,所述螺母(1330)带动所述输入设备(120)沿所述杆部(122)的轴向方向移动。
CN202011375006.9A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3439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3009 WO2021190599A1 (zh) 2020-03-27 2021-03-25 一种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501 2020-03-27
CN2020102305014 2020-03-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913A true CN113439913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08493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125.0A Pending CN113448386A (zh)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2011375006.9A Pending CN113439913A (zh)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2011372904.9A Pending CN113448385A (zh)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2011373181.4A Pending CN113448387A (zh)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125.0A Pending CN113448386A (zh)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2904.9A Pending CN113448385A (zh)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2011373181.4A Pending CN113448387A (zh) 2020-03-27 2020-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344838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0425B (zh) * 2022-08-17 2023-12-22 深圳市纳晶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智能产品的智能手表
CN116942151A (zh) * 2023-07-25 2023-10-27 迈德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小波散射融合马尔科夫角度场的血糖检测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2836A (zh) * 2013-11-25 2014-02-19 重庆盾之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104856378A (zh) * 2015-06-17 2015-08-26 苏州科锐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投射键盘功能的智能手环
CN205353594U (zh) * 2016-01-18 2016-06-29 陈云英 一种新型led防狼手表
CN206119402U (zh) * 2016-10-21 2017-04-26 山西易呈交互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测环境的智能手环
CN206423657U (zh) * 2017-01-22 2017-08-22 桂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军用智能腕带
CN206949689U (zh) * 2017-07-30 2018-02-0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酒精监测智能预警手环
CN207590172U (zh) * 2017-12-12 2018-07-10 成都领创先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多功能户外运动手环
CN108851376A (zh) * 2017-05-09 2018-11-23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 可照明的手环
KR101927672B1 (ko) * 2018-10-04 2018-12-10 김대한 환경정보 측정을 지원하는 웨어러블 장치
CN109063709A (zh) * 2018-07-10 2018-12-21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文字识别的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US20190082985A1 (en) * 2012-06-22 2019-03-21 Fitbit, Inc. Optical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ulse rate
CN110393514A (zh) * 2019-06-24 2019-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光电式脉搏传感组件
CN110522134A (zh) * 2019-10-11 2019-12-03 东莞市华庄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5g通讯和北斗定位的实现强电感知及气体监测告警功能的手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3436B2 (en) * 2013-06-11 2017-09-05 Apple Inc. Rotary input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76743B1 (ko) * 2013-06-11 2020-03-26 애플 인크. 전자 디바이스를 위한 회전 입력 메커니즘
US10234952B2 (en) * 2014-07-18 2019-03-19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Wearable device for using human body as input mechanism
US10599101B2 (en) * 2014-09-02 2020-03-24 Apple In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104950A (ko) * 2015-02-27 2016-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348486B1 (ko) * 2015-04-29 2022-01-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05117687A (zh) * 2015-07-28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的指纹识别方法及智能手表
CN204965256U (zh) * 2015-08-06 2016-01-13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4925648U (zh) * 2015-09-21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US10503271B2 (en) * 2015-09-30 2019-12-10 Apple Inc.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an input mechanism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334050U (zh) * 2015-12-31 2016-06-22 北京一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
US20170296124A1 (en) * 2016-04-18 2017-10-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when a sensor is worn
CN106250882A (zh) * 2016-08-26 2016-12-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06529355A (zh) * 2016-11-11 2017-03-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设备
CN10950860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EP3459447A3 (en) * 2017-09-26 2019-07-10 Apple Inc. Optical sensor subsystem adjacent a cover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CN109924959B (zh) * 2017-12-15 2022-05-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190131737A (ko) * 2018-05-17 2019-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객체에 대한 접촉 상태에 기반한 가이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1360440B2 (en) * 2018-06-25 2022-06-14 Apple Inc. Crown for an electronic watch
US11561515B2 (en) * 2018-08-02 2023-01-24 Apple Inc. Crown for an electronic watch
CN210515098U (zh) * 2018-08-24 2020-05-12 苹果公司 电子手表以及用于电子手表的冠部
CN109692471A (zh) * 2018-12-29 2019-04-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以及交互方法
CN209625212U (zh) * 2019-03-28 2019-11-12 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0037399B (zh) * 2019-04-23 2021-04-13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0384495B (zh) * 2019-06-18 2021-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cg检测方法与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82985A1 (en) * 2012-06-22 2019-03-21 Fitbit, Inc. Optical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ulse rate
CN103592836A (zh) * 2013-11-25 2014-02-19 重庆盾之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104856378A (zh) * 2015-06-17 2015-08-26 苏州科锐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投射键盘功能的智能手环
CN205353594U (zh) * 2016-01-18 2016-06-29 陈云英 一种新型led防狼手表
CN206119402U (zh) * 2016-10-21 2017-04-26 山西易呈交互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测环境的智能手环
CN206423657U (zh) * 2017-01-22 2017-08-22 桂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军用智能腕带
CN108851376A (zh) * 2017-05-09 2018-11-23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 可照明的手环
CN206949689U (zh) * 2017-07-30 2018-02-0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酒精监测智能预警手环
CN207590172U (zh) * 2017-12-12 2018-07-10 成都领创先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多功能户外运动手环
CN109063709A (zh) * 2018-07-10 2018-12-21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文字识别的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KR101927672B1 (ko) * 2018-10-04 2018-12-10 김대한 환경정보 측정을 지원하는 웨어러블 장치
CN110393514A (zh) * 2019-06-24 2019-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光电式脉搏传感组件
CN110522134A (zh) * 2019-10-11 2019-12-03 东莞市华庄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5g通讯和北斗定位的实现强电感知及气体监测告警功能的手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8387A (zh) 2021-09-28
CN113448386A (zh) 2021-09-28
CN113439912A (zh) 2021-09-28
CN113448385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90599A1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KR102471916B1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256339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9544618B (zh) 一种获取深度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90220098A1 (en) Gesture Operated Wrist Mounted Camera System
US9886111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cquisi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7001404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heartbeat/stress in mobile terminal
US114524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biosensor
JP2018101019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2330318A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11209783B2 (en) Watch with optical sensor for user input
CN113439913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6534624A (zh) 移动终端
KR102633538B1 (ko) 센서 모듈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KR20170057058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JP6136090B2 (ja)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装置
KR20170136759A (ko) 홈 오토메이션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17463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8207151A (ja) 表示装置、受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19418B2 (ja) 電子機器
US20180278922A1 (en) Wireless earpiece with a projector
CN113439912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JP2016126589A (ja) 表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3641237A (zh) 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特征操作模式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KR20170026002A (ko) 3차원 깊이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