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9627B -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9627B
CN113439627B CN202110803501.3A CN202110803501A CN113439627B CN 113439627 B CN113439627 B CN 113439627B CN 202110803501 A CN202110803501 A CN 202110803501A CN 113439627 B CN113439627 B CN 113439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nutrition
plant
spike
till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35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9627A (zh
Inventor
付书明
吕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ang Zhongyi Grain Economic Industry Technology R & D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Deyang Zhongyi Grain Economic Industry Technology R & D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ang Zhongyi Grain Economic Industry Technology R & D Center filed Critical Deyang Zhongyi Grain Economic Industry Technology R & 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108035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9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9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9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7Determining fertilization requirem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同饲喂动物一样因需施肥、给水实现既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又防止多余造成流失浪费和面源污染。所述施肥处理方式为不施底肥,在出苗后,利用仪器测定和长势观测诊断植株营养状况作为需求依据,制定施分蘖肥、施穗肥方案,并利用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伤害撒施方法,所述分蘖肥一般在1.5叶起,至少分2次追施分蘖肥,以氮磷为主;所述施穗肥一般分2次追施,以氮钾为主,在顶3叶期—孕穗,依据D3-D4SPAD差值结合田间水位制定穗肥使用方案,至少施加两次穗肥,其目的在于,提高水稻产量,减少肥料流失浪费,降低施肥成本,减少江河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无人机在农业生产应用,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简便和精准农事操作,其中在田间有作物的情况下,能高效高质无害地完成农事活动,优势明显而突出。本发明利用这一优势,对传统的种稻技术进行剖析,发现全部农事操作均与当时的农机(具)相匹配。尤其是施肥工序,传统的人工施肥在田间有作物的情况下,劳动强度很大甚至无法操作,传统农机操作对作物造成伤害十分明显,所以施肥采用重施底肥,其基本模式为重底肥早追为“底肥 50—70%+分蘖肥50—30%”,未达到因需及时足量限量给肥,在水稻不需要的时段播种前—2 叶期大量施底肥,利用率低导致肥料成本高,造成肥料有效成分大量流失,造成面源污染。据报道底肥利用率一般认为30%左右,有的报道认为不足20%,出现大量流失;更甚者出现了底肥一道清的施肥方式。这种重施底肥的最大问题是肥料流失,同时造成面源污染,导致地下水和江河湖泊水质富营养化。
为此,发明人在借鉴凌启鸿先生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水稻直播技术特点,构想了以“饲喂式”施肥为核心创新点的饲喂式给肥种稻方法,采取精确定量施肥方式——饲喂法施肥,并与无人机播撒技术融合,简便低成本无伤害地实现饲喂式施肥。具体做法如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以产定肥:按照本地产年产量,作施肥量计算。一般情况,在传统氮肥总量减少25—35%, P2O5总量减少20%,K2O总量减少10%;生育期分布:氮肥、钾肥后移。
设计基础分布:为了实施饲喂式精确定量施肥,每种肥料分两次以上,并设计各阶段NPK 基础量(详见附表二)。前面一次肥后,通过叶色差诊断植株营养状况,再对下次基础设计量进行修正调节,实现因需施肥。
植株营养诊断与第二次肥料凉的调剂:再次施肥前,对水稻长势进行一次调查,掌握掌握亩苗数、倒3叶和倒4叶叶绿素SPAD值、叶相等判断植株是否符合该叶龄高产长势。长势过旺,酌情调减施肥设计量;长势弱,酌情调增施肥设计量;相当,维持设计量施用。
分蘖期:标准为有效分蘖期内苗数达到计划有效穗数量,叶色SPAD倒3-倒4<0,叶相斜。需作调整的情况:(1)亩苗数不足严重不足,且分蘖滞后于叶蘖同伸,SPAD倒3-倒4 ≥0,叶相直,应酌情提前并调整肥料。(2)亩苗数达到或超过计划亩有效穗,叶片披垂,应酌情调减。
拔节期:标准为苗足,SPAD倒3-倒4=0,叶相直。需作调整的情况:(1)苗数足或多,SPAD倒3-倒4<0,叶相披垂,下次施肥酌情推迟,并调减肥料量;(2)苗数不足,SPAD 倒3-倒4>0,叶片直立,应酌情提前并调增肥料量。
幼穗分化期:标准顶3叶期,SPAD倒3-倒4≤0,叶相直。需调整情况:(1)SPAD倒 3-倒4>0,提前到顶4叶前期并调增肥料量;
颖花分化期后:顶2叶期,SPAD倒3-倒4=0,叶相直。需调整情况:(1)SPAD倒3- 倒4>0,应酌情在顶3叶前期调增量施肥。(2)SPAD倒3-倒4<0,叶相披垂,应酌情在顶 3叶后期调减量施肥或不施肥料。
方案详情具体如下: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秧、插秧、施肥、田间管理以及采收,所述施肥处理方式为不施底肥、施分蘖肥、施穗肥,所述施分蘖肥利用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伤害撒施方法,在1.5叶起,至少分2次追施分蘖肥,所述施穗肥一般分2次追施,以氮钾为主,在顶3叶期—孕穗,依据D3-D4差值结合田间水位制定穗肥使用方案,至少施加两次穗肥,其中氮肥为尿素,钾肥为硫酸钾或者用氯化钾,但都需颗粒状,避免出现肥害。
具体的,所述施分蘖肥包括:
步骤1、在1.5—2.5叶期,第一次追分蘖肥,设计基础量为亩用尿素5.0—6.0公斤+颗粒磷铵4.5公斤,用无人机自动模式均匀飞播施下,其中尿素中N含量为2.8-3.2公斤,颗粒磷铵中P2O5为1.8-2.2公斤;
步骤2、在3.5叶时,第二次分蘖肥,先进行植株氮素营养水平、土壤肥力诊断,根据诊断结构,制定施肥方案;
步骤3、植株正常营养状况的:不缺肥的田块按计划量追施,在4.5—5.0叶飞播施下,成都平原一般亩用量N:3.8-4.2公斤,P2O5:1.8-2.2公斤,K2O:1.8-2.2公斤,即尿素8.5-9.0公斤,颗粒磷铵4.5公斤,氯化钾3.3公斤;
植株营养匮缺的:土壤重度缺肥的计划施肥量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10—20%的量,即刻开展施肥,在4叶前完成;轻度缺肥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在4.5叶前完成施肥。
步骤4、第三次追分蘖肥:在第二次追分蘖肥后,进行叶绿素检测,掌握土壤氮素肥料变化趋势,当出现D3—D4差值呈增加趋势时,在田间现有苗数=设计有效穗数*85%前,出现差值>0.5时,为营养不足,应及时补施第三次追分蘖肥,数量控制在设计基础量的5—10%,并记录补施量,作为下年设计基础量调增的参考依据。
具体的,所述施穗肥包括:
步骤5、第一次穗肥,先进行植株营养状况诊断,具体为晒/晾田复水7天后,在常有水层的条件下,在叶龄余数为3.5时,开始检测其倒3叶、倒4叶的SPAD,掌握D3-D4差值变化趋势,估计发展到倒2叶期,-0.3<D3-D4<0.3时,为植株营养正常;D3-D4<=-0.3 时,为营养过剩;D3-D4>=0.3时为营养匮缺;
步骤6、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第一次施穗肥的方案,具体为:
植株营养正常的:按照设计基础量进行追施,设计基础量在成都平原采用亩用尿素4.3 公斤,其中N含量1.8-2.2公斤,氯化钾3.3公斤,其中K2O含量为1.8-2.2公斤;
植株营养过剩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减少5-15%;
植株营养匮缺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如果亩苗数不足的可增加倒15%。
步骤7、第二次穗肥,先进行植株营养状况诊断,在常有水层的条件下,在叶龄余数为 0.5—1叶时,开始检测其倒3叶、倒4叶的SPAD,掌握D3-D4差值变化趋势,估计发展到倒2叶期,-0.3<D3-D4<0.3时,为植株营养正常;D3-D4<=-0.3时,为营养过剩; D3-D4>=0.3时营养匮缺;
步骤8、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第二次施穗肥的方案,具体为:正常的:按照基础量进行追施,设计基础量在成都平原一般亩用尿素2.2公斤,其中N含量0.8-1.2公斤;
植株营养过剩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减少5-15%;
植株营养匮缺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如果亩苗数不足的可增加 15%。
其中,所述第一次分蘖肥不进行植株的诊断,以不出现肥害为标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诊断方法为:观测分蘖伸出长度,如果主茎第1片叶的叶鞘分蘖发生率95以上,且85%以上的分蘖达到0.5叶时,营养状况为正常,低于此指标均为植株营养匮缺;
如果出现植株营养匮缺,需进行田块土壤低位、高位苗长势比较判断土壤供肥力低的原因:如果差异不明显,并且有水层,则为土壤严重缺肥;如果差异非常明显,在田间水位,出现大高差,结论为土壤轻度缺肥;水位差不大,均有水层,则为土壤重度缺肥。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土壤重度缺肥的计划施肥量在成都平原采用亩施尿素10—10.5公斤,磷铵4.5公斤,氯化钾3.3公斤;轻度缺肥计划在成都平原采用亩施尿素9.0—10.0公斤,磷铵4.5公斤。
优选的,所述施分蘖肥、施穗肥都是利用无人机提高作业速度,确保及时“饲喂”,按照诊断结果分片,优先对严重缺肥片施肥、其次一般缺肥片,最后营养状况正常的片区。
优选的,所述施肥总量中N的含量为10-11公斤,P2O5的含量为4-4.2公斤,K2O的总含量为4-4.5公斤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水稻需要的时间,定量化的根据植株的现阶段的营养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施肥,,采用长势状况观察分析和SPDA仪测定值分析判断水稻的营养盈亏程度,确定肥料种类和数量,满足高产水稻生长发育各阶段对肥料的需求,相比较于传统的施肥方法,施肥总量(按有效成分计算)比传统方法节约22.8%,最高的达到30%。节约肥料成本:亩节约纯氮2.8 公斤,五氧化二磷2.2公斤,氧化钾1.8公斤,合计6.8公斤。按照5元/每个单元计算,节约成本34.0元;是基本实现因需施肥,增加了产量,更易塑建合理的有效穗、大穗、高结实率。调查统计按照该方法比传统施肥方法有效穗平均为19.7万/亩,增加0.38万,增1.97%;穗着粒数为138.8粒/穗,增2.1粒/穗,增1.54%;结实率为87.5%,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采用精确定量给肥给水的饲喂式因需施肥灌水,足苗前催长苗架,提高分蘖速度,促进茎秆增多,增粗;够苗后——拔节前,稳定苗架抑制无效分蘖;拔节后——扬花催长穗,促花器分化发育;花后养根保叶防早衰,实现群体足个体壮。
3.改变人工或行走式农机传统抛撒为人工智能无人飞机播撒,符合当下智能农业种植的大发展趋势,提高了播种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5对对比例1-5对应的应用效果调查表;
图2是饲喂式精确定量飞施肥料基础模式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秧、插秧、施肥、田间管理以及采收,所述施肥处理方式为不施底肥、施分蘖肥、施穗肥,所述施分蘖肥利用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伤害撒施方法,在1.5叶起,至少分2次追施分蘖肥,所述施穗肥一般分2次追施,以氮钾为主,在顶3叶期—孕穗,依据D3-D4差值结合田间水位制定穗肥使用方案,至少施加两次穗肥,其中氮肥为尿素,钾肥为硫酸钾或者用氯化钾,但都需颗粒状,避免出现肥害。
所述在适宜品种选择上,应满足以下三点:
(一)具备一般优良品种的特性
一是协调:经济性状中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因素要协调,高光效源足,维管束发达流畅,穗粒多籽粒大库实,具有高产潜力;二是抗性好:抗本地主要病害,耐主要虫害,抗倒伏;三是生育期适中:在秋末低温限制日出现前能安全抽穗扬花顺畅灌浆;四是品质优:要么食用优质稻或要么食品加工专用优质稻。
(二)特定的特性要求与选择
一是经济性状及源流库高度协调,以中穗型品种为佳,不选用大穗型品种;二是耐低温结实能力要强,不选择后期低温敏感品种;三是抗(耐)支梗瘟、穗颈瘟和稻曲霉病能力要强,不选用颈瘟损失5级以上的品种;四是耐螟虫危害,节间空间小的品种最佳,不选择秆大节间壁薄品种;五是抗倒伏:高度适中、茎秆充实,以茎秆壁内外凸凹的品种为佳,不选择株高大于110cm、节间壁薄品种。
(三)生育期的特定要求与选择
由于9月中旬—10月上旬,温光条件等的限制,因此品种生育期的选择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根据多年示范和2010-2020年试验研究结果,拟定以下程序确定品种和最迟播期:
(1)查拟播种田块所在地气象资料,找到限制性低温初发期(详见附表一)。推荐通过 MAP智农APP,查拟播种地10年以上9月下旬—10月下旬,寻找发生连续5天气温低于17℃初发生日期,统计10年以上发生频率,选择频率在1-10%的日期为限制性低温初发日D0
(2)查品种积温:查表(附表一),得出该品种需要最低有效积温Wx
(3)选择品种:前茬成熟期向后推迟5天(成熟后5天内完成收割)的日期为可播最早日D1,再推迟5天(泡田浸种—出苗大约需要5天左右)为水稻最早出苗日D2,从D2至D0的有效积温W大于等于品种的WX时,可选择类型该品种及其总叶数以下的品种;否则,不宜选择。
范例:
XX合作社,计划在孝德镇归来村二组小麦茬口应用水稻直播技术,选择什么类型的品种?每个品种最迟播期哪一天?
A:求该地限制性低温初发日D0:通过MAP智农查得,10月5日,2010-2020年11年中2020年日均温出现连续5天低于17℃初发日D0为10月5日。
B:查品种所需有效积温W0:按照多年经验数据得出总叶数15—12片的品种需有效积温 WX分别为:15片W15=1876℃、W14=1840℃、W13=1803.4℃、W12=1771.6℃。
C:选择品种类型:该区域小麦成熟期一般为5月15日,成熟后5天内收割整理完备待播种,最早播种5月20日,加强田间管理,5天内即5月25日出苗率达到95%。5月25日—10月5日为该区域适水稻生长发育的天数133天,总积温(w)1877.1℃,大于总叶数15 片品种所需积温(W15)1884.9℃,可选15叶及其以下类型品种。
播种前对种子的处理应当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1、处理节奏:整地时同时浸种,浸种时间12—36小时;播前滤水晾种8—12小时。播种时称量持水量。
2、确定亩播湿种子量:在浸种前称量干种子并记录数量(w1),播种前称量种子并记录数量(w2),按照w2/w1乘亩需干种子量。
3、强度标准:晾爽种子,确保种子湿润但表面无明水;飞播等转盘抛播的要求芽或根不超过破胸至1mm,气吹播种和手工抛撒的芽或根要求可放宽到2mm。
对土壤的条件的选择方面应当整平土壤后保持高处有水层,避免干紧皮甚至裂口,实现抑制杂草、促进出苗扎根,一方面尽可能浑水播种,降低露籽率,另一方面水层不能过浑,否则种子被埋过深,影响出苗率。平整后要有一段沉淀过程确保,过程长短因土质、旋耕强度、泡田时间有关。
具体的,所述施分蘖肥包括:
步骤1、在1.5—2.5叶期,第一次追分蘖肥,设计基础量为亩用尿素5.4公斤+颗粒磷铵 4.5公斤,用无人机自动模式均匀飞播施下,其中尿素中N含量为3公斤,颗粒磷铵中P2O5为2公斤;
步骤2、在3.5叶时,第二次分蘖肥,先进行植株氮素营养水平、土壤肥力诊断,根据诊断结构,制定施肥方案;
步骤3、植株正常营养状况的:不缺肥的田块按计划量追施,在4.5—5.0叶飞播施下,成都平原一般亩用量N:4公斤,P2O5:2公斤,K2O:2公斤,即尿素8.5-9.0公斤,颗粒磷铵4.5公斤,氯化钾3.3公斤;
植株营养匮缺的:土壤重度缺肥的计划施肥量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10—20%的量,即刻开展施肥,在4叶前完成;轻度缺肥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在4.5叶前完成施肥。
步骤4、第三次追分蘖肥:在第二次追分蘖肥后,进行叶绿素检测,掌握土壤氮素肥料变化趋势,当出现D3—D4差值呈增加趋势时,在田间现有苗数=设计有效穗数*85%前,出现差值>0.5时,为营养不足,应及时补施第三次追分蘖肥,数量控制在设计基础量的5—10%,并记录补施量,作为下年设计基础量调增的参考依据。
具体的,所述施穗肥包括:
步骤5、第一次穗肥,先进行植株营养状况诊断,具体为晒/晾田复水7天后,在常有水层的条件下,在叶龄余数为3.5时,开始检测其倒3叶、倒4叶的SPAD,掌握D3-D4差值变化趋势,估计发展到倒2叶期,-0.3<D3-D4<0.3时,为植株营养正常;D3-D4<=-0.3 时,为营养过剩;D3-D4>=0.3时为营养匮缺;
步骤6、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第一次施穗肥的方案,具体为:
植株营养正常的:按照设计基础量进行追施,设计基础量在成都平原采用亩用尿素4.3 公斤,其中N含量2公斤,氯化钾3.3公斤,其中K2O含量为2公斤;
植株营养过剩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减少5-15%;
植株营养匮缺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如果亩苗数不足的可增加倒15%。
步骤7、第二次穗肥,先进行植株营养状况诊断,在常有水层的条件下,在叶龄余数为0.5—1叶时,开始检测其倒3叶、倒4叶的SPAD,掌握D3-D4差值变化趋势,估计发展到倒2叶期,-0.3<D3-D4<0.3时,为植株营养正常;D3-D4<=-0.3时,为营养过剩; D3-D4>=0.3时营养匮缺;
步骤8、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第二次施穗肥的方案,具体为:正常的:按照基础量进行追施,设计基础量在成都平原一般亩用尿素2.2公斤,其中N含量1公斤;
植株营养过剩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减少5-15%;
植株营养匮缺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如果亩苗数不足的可增加 15%。
其中,所述第一次分蘖肥不进行植株的诊断,以不出现肥害为标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诊断方法为:观测分蘖伸出长度,如果主茎第1片叶的叶鞘分蘖发生率95以上,且85%以上的分蘖达到0.5叶时,营养状况为正常,低于此指标均为植株营养匮缺;
如果出现植株营养匮缺,需进行田块土壤低位、高位苗长势比较判断土壤供肥力低的原因:如果差异不明显,并且有水层,则为土壤严重缺肥;如果差异非常明显,在田间水位,出现大高差,结论为土壤轻度缺肥;水位差不大,均有水层,则为土壤重度缺肥。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土壤重度缺肥的计划施肥量在成都平原采用亩施尿素10—10.5公斤,磷铵4.5公斤,氯化钾3.3公斤;轻度缺肥计划在成都平原采用亩施尿素9.0—10.0公斤,磷铵4.5公斤。
优选的,所述施分蘖肥、施穗肥都是利用无人机提高作业速度,确保及时“饲喂”,按照诊断结果分片,优先对严重缺肥片施肥、其次一般缺肥片,最后营养状况正常的片区。
优选的,所述施肥总量中N的含量为10-11公斤,P2O5的含量为4公斤,K2O的总含量为4.2公斤,以产定肥:按照本地产年产量,作施肥量计算(详见图2)。一般情况,在传统氮肥总量减少25—35%,P2O5总量减少20%,K2O总量减少10%;生育期分布:氮肥、钾肥后移。
本发明中的水稻栽培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了肥料的总用量,降低了施肥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产量,实施例1-5以及其对应的对照例分别对施肥总量,亩农事费用、结构产量、以及产值收入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具体详情如图1所示:
可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饲喂式施肥方法,实现了施肥总量减少了34元/亩,亩农事费用降低了22.16元/亩,其有效穗增加0.38元/亩,穗颖花数增加2.10粒,结实率增加0.60%,理论亩产增加26.81公斤/亩,实际亩产增加24.80公斤/亩,亩产值增加62.00元/亩,亩新增纯收入增加84.16元/亩。
直播稻草害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结合2020年试验总结近年来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直播稻杂草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配合化学除草为重点,相互配合。其中农业防治以水控草(淹水限氧,阻止杂草种子萌发和中毒杂草吸氧解毒),化学除草以化学药剂直接作用于杂草体组织,起到杀灭作用,但很多除草剂都需要在缺氧的情况下效果最好。
(一)除草的主要操作要点:
1、封闭除草:第一步:浸种与泡田旋耕同步,实现稻谷根、芽早于土壤中水多氧少的杂草,有效配合封闭除草剂杀灭刚萌芽的杂草种子;第二步:播后1-4天(以稻种破胸露白后1天内,杂草无根无芽时最佳)飞行喷施封闭除草剂(配方:33%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80—120ml/亩);第三步水稻出苗期保持5—8天干爽。后逐渐建立水层,杜绝长时间(24小时以上)干水,直到4叶期。
2、茎叶除草:第一步排干田间明水,尽量露出杂草叶和茎;第二步喷施茎叶除草剂(推荐配方:千金克+立牛或+杀锏);第三步水位在心叶以下,灌深水(保水差的田块,可在自然落干前再次灌水),保持水面全覆盖田面5天左右,防止中毒杂草吸氧反弹成活。
3、挑治除草:在水稻拔节期前(有些安全性能高的可在任意生长期)根据田间草相选择除草剂,对杂草进行点喷防除剩余杂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

Claims (3)

1.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包括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育秧、插秧、施肥、田间管理以及采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处理方式为不施底肥、施分蘖肥、施穗肥,所述施分蘖肥利用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伤害撒施方法,在1.5叶起,至少分2次追施分蘖肥,所述施穗肥一般分2次追施,以氮钾为主,在顶3叶期—孕穗,结合D3-D4差值与田间水位制定穗肥使用方案,至少施加两次穗肥,其中氮肥为尿素,钾肥为硫酸钾或者用氯化钾,但都需颗粒状,避免出现肥害;
所述施分蘖肥依次包括:第一次追分蘖肥、根据植株的营养状况进行第二次分蘖肥以及营养不足的植株进行第三次追分蘖肥;
所述施穗肥依次包括:根据植株的营养状况进行第一次穗肥以及第二次穗肥;
所述施分蘖肥包括:
步骤1、在1.5—2.5叶期,第一次追分蘖肥,设计基础量为亩用尿素5.0—6.0公斤+颗粒磷铵4.5公斤,用无人机自动模式均匀飞播施下,其中尿素中N含量为2.8-3.2公斤,颗粒磷铵中P2O5为1.8-2.2公斤;
步骤2、在3.5叶时,第二次分蘖肥,先进行植株氮素营养水平、土壤肥力诊断,根据诊断结构,制定施肥方案;
步骤3、植株正常营养状况的:不缺肥的田块按计划量追施,在4.5—5.0叶飞播施下,成都平原一般亩用量N:3.8-4.2公斤,P2O5:1.8-2.2公斤,K2O:1.8-2.2公斤,即尿素8.5-9.0公斤,颗粒磷铵4.5公斤,氯化钾3.3公斤;
植株营养匮缺的:土壤重度缺肥的计划施肥量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10—20%的量,即刻开展施肥,在4叶前完成;轻度缺肥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在4.5叶前完成施肥;
步骤4、第三次追分蘖肥:在第二次追分蘖肥后,进行叶绿素检测,掌握土壤氮素肥料变化趋势,当出现D3—D4差值呈增加趋势时,在田间现有苗数=设计有效穗数*85%前,出现差值>0.5时,为营养不足,应及时补施第三次追分蘖肥,数量控制在设计基础量的5—10%,并记录补施量,作为下年设计基础量调增的参考依据;
所述施穗肥包括:
步骤5、第一次穗肥,先进行植株营养状况诊断,具体为晒/晾田复水7天后,在常有水层的条件下,在叶龄余数为3.5时,开始检测其倒3叶、倒4叶的SPAD,掌握D3-D4差值变化趋势,估计发展到倒2叶期,-0.3<D3-D4<0.3时,为植株营养正常;D3-D4<=-0.3时,为营养过剩;D3-D4>=0.3时为营养匮缺;
步骤6、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第一次施穗肥的方案,具体为:
植株营养正常的:按照设计基础量进行追施,设计基础量在成都平原采用亩用尿素4.3公斤,其中N含量1.8-2.2公斤,氯化钾3.3公斤,其中K2O含量为1.8-2.2公斤;
植株营养过剩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减少5-15%;
植株营养匮缺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如果亩苗数不足的可增加倒15%;
步骤7、第二次穗肥,先进行植株营养状况诊断,在常有水层的条件下,在叶龄余数为0.5—1叶时,开始检测其倒3叶、倒4叶的SPAD,掌握D3-D4差值变化趋势,估计发展到倒2叶期,-0.3<D3-D4<0.3时,为植株营养正常;D3-D4<=-0.3时,为营养过剩;D3-D4>=0.3时营养匮缺;
步骤8、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第二次施穗肥的方案,具体为:正常的:按照基础量进行追施,设计基础量在成都平原一般亩用尿素2.2公斤,其中N含量0.8-1.2公斤;
植株营养过剩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减少5-15%;
植株营养匮缺的,在上述设计基础量的基础上增加5—10%,如果亩苗数不足的可增加15%;
所述第一次分蘖肥不进行植株的诊断,以不出现肥害为标准;
所述步骤2中诊断方法为:观测分蘖伸出长度,如果主茎第1片叶的叶鞘分蘖发生率95以上,且85%以上的分蘖达到0.5叶时,营养状况为正常,低于此指标均为植株营养匮缺;
如果出现植株营养匮缺,需进行田块土壤低位、高位苗长势比较判断土壤供肥力低的原因:如果差异不明显,并且有水层,则为土壤严重缺肥;如果差异非常明显,在田间水位,出现大高差,结论为土壤轻度缺肥;水位差不大,均有水层,则为土壤重度缺肥;
所述步骤3中土壤重度缺肥的计划施肥量在成都平原采用亩施尿素10—10.5公斤,磷铵4.5公斤,氯化钾3.3公斤;轻度缺肥计划在成都平原采用亩施尿素9.0—10.0公斤,磷铵4.5公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分蘖肥、施穗肥都是利用无人机提高作业速度,确保及时“饲喂”,按照诊断结果分片,优先对严重缺肥片施肥、其次一般缺肥片,最后营养状况正常的片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总量中N的含量为10-11公斤,P2O5的含量为4-4.2公斤,K2O的总含量为4-4.5公斤。
CN202110803501.3A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Active CN113439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3501.3A CN11343962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3501.3A CN11343962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627A CN113439627A (zh) 2021-09-28
CN113439627B true CN113439627B (zh) 2022-05-13

Family

ID=7781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3501.3A Active CN11343962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9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2338B (zh) * 2022-02-16 2023-08-22 贵州大学 含γ-氨基丁酸的水稻培养液以及其在水稻抗氮胁迫中的应用和水稻培养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974A (zh) * 2006-05-29 2007-12-05 天津市汉沽区福祥肥料加工厂 寒地水稻的施肥方法
CN101911881A (zh) * 2010-08-05 2010-12-15 扬州大学 粳稻三因养分管理方法
CN102283062A (zh) * 2011-06-24 2011-12-2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双季稻氮素调控和减肥增效的方法
JP2018082648A (ja) * 2016-11-22 2018-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施肥設計方法、施肥設計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施肥設計システム
CN108834519A (zh) * 2018-04-25 2018-11-20 扬州大学 水稻旱直播精确定量灌溉方法
CN109429646A (zh) * 2018-09-29 2019-03-08 龚德荣 一种水稻无底肥精准施肥方法
CN109548448A (zh) * 2018-12-28 2019-04-02 青岛东域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所有限公司 新垦盐碱地培肥方法
CN109673437A (zh) * 2018-12-27 2019-04-26 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稻米加工品质的方法
CN112005680A (zh) * 2020-08-21 2020-12-01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苏南地区机插水稻的定量施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812A (zh) * 2011-10-09 2012-06-20 浙江大学 水稻水肥生态耦合管理的氮磷减排方法
CN107306564B (zh) * 2017-07-18 2020-06-09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一种北方寒区水稻叶龄诊断调控施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974A (zh) * 2006-05-29 2007-12-05 天津市汉沽区福祥肥料加工厂 寒地水稻的施肥方法
CN101911881A (zh) * 2010-08-05 2010-12-15 扬州大学 粳稻三因养分管理方法
CN102283062A (zh) * 2011-06-24 2011-12-2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双季稻氮素调控和减肥增效的方法
JP2018082648A (ja) * 2016-11-22 2018-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施肥設計方法、施肥設計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施肥設計システム
CN108834519A (zh) * 2018-04-25 2018-11-20 扬州大学 水稻旱直播精确定量灌溉方法
CN109429646A (zh) * 2018-09-29 2019-03-08 龚德荣 一种水稻无底肥精准施肥方法
CN109673437A (zh) * 2018-12-27 2019-04-26 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稻米加工品质的方法
CN109548448A (zh) * 2018-12-28 2019-04-02 青岛东域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所有限公司 新垦盐碱地培肥方法
CN112005680A (zh) * 2020-08-21 2020-12-01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苏南地区机插水稻的定量施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水稻穗肥叶色诊断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李刚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技辑》;20050531(第5期);D047-4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627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9524B (zh) 小粒型杂交水稻的轻简化制种方法和小粒型杂交种
Cooper Growth of the legume seedling
CN106576727A (zh) 一种无公害向日葵栽培方法
CN113439627B (zh) 一种饲喂式水稻栽培方法
CN107568009B (zh) 一种适于麦棉两熟复种连作的棉花免耕播种方法
CN108293565A (zh) 提高新疆果树田土地利用率与效益的方法
CN112772315A (zh) 黄淮海潮土区夏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Gentry Mungbean management guide 2nd edition
CN110249933A (zh) 一种露地冬油菜茬复种高粱的栽培方法
CN114467648B (zh) 一种提高扁穗雀麦抗倒伏能力和种子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13331010B (zh) 一种水稻和紫花苜蓿的轮作栽培技术
CN115299330B (zh) 人工气候啤酒花种植方法
Dodds et al. Grass seed production in North Dakota
CN106258345A (zh) 一种黄淮地区甘蓝型冬油菜高效的生产方法
Crnobarac et al. Effect of cultural practices on sunflower yields in a period of several years in Fr Yugoslavia
CN117121775A (zh) 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大豆种植方法
Israilovna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Mineral Fertilizers in Cultivation of Soy Plants
CN115868384A (zh)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Hawthorn Cultural studies on carrot stecklings in relation to seed production
CN114698510A (zh) 一种高复种指数的饲草轮作生产方法
CN114938764A (zh) 一种机械栽培方法
CN114651676A (zh) 干旱区野生沙芦草种子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14568230A (zh) 一种中低度盐碱地谷子规模化丰产的种植方法
CN117243076A (zh) 一种大豆良种繁殖方法
CN111296199A (zh) 一种春油菜-夏玉米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