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8384A -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8384A
CN115868384A CN202310035575.6A CN202310035575A CN115868384A CN 115868384 A CN115868384 A CN 115868384A CN 202310035575 A CN202310035575 A CN 202310035575A CN 115868384 A CN115868384 A CN 115868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forage grass
saline
sowing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55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学文
李林
秦都林
徐勤青
张�杰
孙玮琪
李国栋
高波
杨继华
王赞霞
王维
周光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Shand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Zhongli Cot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Shand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Zhongli Cot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Shand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Zhongli Cot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Shand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0355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83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83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包括:5月中、下旬,播种短季棉品种,播种密度为5500‑7500株/667m2,9月下旬‑10月下旬收获棉花,封冻前播种越冬性饲草,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所述越冬性饲草包括小黑麦、饲用油菜、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对越冬性饲草进行筛选,小黑麦、饲用油菜、黑麦草能够适应黄河流域盐碱地越冬生产,增加了棉田资源的高效利用,适宜机械化栽培管理,亩均增效700元以上,调动植棉积极性;另一方面,冬季种植饲草减少了土壤裸露时间,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地力,降低盐碱程度,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商品和大宗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黄河流域是全国重要的优势产棉区,且其中分布着大量传统植棉区。在黄河流域盐碱地产棉区,棉花多为一年一熟种植,综合效益较低,此外,黄河流域受自然条件和水文气候条件影响,易涝、渍、碱集中分布在河套平原、汾渭盆地和黄河下游平原,如鲁北(黄河三角洲)棉区,一些轻度盐碱地基本改种粮食作物,中重度盐碱多被弃种撂荒。
已有研究表明,棉花与饲草轮作不仅为畜牧业饲草匮乏的冬春季提供优良饲料,还提高土壤周年覆盖率。然而,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冬季寒冷,易发生干旱,且盐碱化程度高,饲草作物对盐碱地的适应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加大了棉饲接茬种植的难度。
棉花与饲草冬填闲轮作模式是新型的种植模式,而且棉花、饲草品种较多,生产技术方式多样,棉花与饲草换茬时间和群体配置非常关键,缺乏统一的针对性的方法。为进一步扩大推广黄河流域盐碱地棉区棉花与饲草轮作种植规模,有必要制定合理的一年两熟棉饲轮作制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增加棉花和饲草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包括:5月中、下旬,播种短季棉品种,播种密度为5500-7500株/667m2,9月下旬-10月下旬收获棉花,封冻前播种越冬性饲草,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所述越冬性饲草包括小黑麦、饲用油菜、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短季棉66-76cm等行距播种。
优选的是,所述短季棉露地直播或可降解地膜覆盖。
优选的是,所述短季棉收获后,进行棉秆还田。
更优选的是,所述棉秆还田后,施用秸秆腐熟剂。
优选的是,所述越冬性饲草为小黑麦,播种量10-15kg/667m2,撒播或15-25cm等行距播种。
优选的是,所述越冬性饲草为饲用油菜,播种量1.0-1.5kg/667m2,撒播或40-60cm等行距播种。
优选的是,所述越冬性饲草为黑麦草,播种量1.5-2.0kg/667m2,撒播或15-25cm等行距条播。
优选的是,所述短季棉施肥包括:每667m2基施N12-15kg,或基施N 6-9kg,剩余N肥盛蕾期追施,每667m2基施P2O55-7kg,K2O 5-6kg,Zn 0.25-0.4kg;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667m2追施1.0-2.0%尿素溶液+0.3-0.5%KH2PO4溶液≥50kg,每7-10d喷施1次,追施3-4次
优选的是,所述越冬性饲草进行水肥管理,包括:每667m2施有机肥100-160kg;随整地播种每667m2施控释N 7-10kg、P2O56-8kg,K2O 3-5kg;返青期每667m2随浇水施N 8-10kg;返青期浇水1次,水量30-40m3/667m2,5月5日-10日浇水1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针对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大多为盐碱地,只种一季棉花冬季空闲,效益低,冬季易发生干旱与返盐的问题,通过短季棉与饲草冬填闲轮作模式,增加了棉田资源的高效利用,适宜机械化栽培管理,亩增经济效益700-1000元,调动植棉积极性;另一方面,冬季种植饲草减少了土壤裸露时间,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机质含量9%-13%,培肥土壤地力,降低中度盐碱地含盐量40%-80%,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包括:5月中、下旬,播种短季棉品种,播种密度为5500-7500株/667m2,9月下旬-10月下旬收获棉花,封冻前播种越冬性饲草,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所述越冬性饲草包括小黑麦、饲用油菜、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短季棉种植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及田间管理。
本发明优选短季棉播前,即前茬饲草收获后,立即灭茬、造墒,结合除草贴茬免耕播种;或者前茬收获后,立即采用灭茬、旋耕机整地,耕深10-15cm,耘地或耙耢混土后待播。
本发明优选短季棉选择转基因抗虫棉,生育期95-105d,株型紧凑,结铃性好、结铃集中,霜前花率90%以上,质量应符合GB 4407.1的规定,宜集中连片种植。
棉花种植密度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密度下通风透光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导致棉花在生长性状及产量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本发明进行了棉饲轮作,相较于纯棉播期较晚,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本发明棉花播种密度控制在5500-7500株/667m2,优选种植密度为6000-7000株/667m2。进一步优选短季棉66-76cm等行距播种,更优选70cm等行距播种。优选短季棉露地直播或可降解地膜覆盖。
本发明优选短季棉播种深度为2-3cm。
本发明优选棉苗长到1-2叶期时间苗、定苗;或采用每穴1-2粒种子精量播种时,不间苗、定苗。
本发明优选短季棉施肥包括:每667m2基施N12-15kg,或基施N 6-9kg,剩余N肥盛蕾期追施,每667m2基施P2O55-7kg,K2O 5-6kg,Zn 0.25-0.4kg;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667m2追施1.0-2.0%尿素溶液+0.3-0.5%KH2PO4溶液≥50kg,每7-10d喷施1次,追施3-4次。
本发明优选短季棉进行化学调控,包括:根据棉花长势情况,第1次在棉花盛雷期,每667m2用98%可溶性粉剂缩节胺0.4-0.6g;第2次在初花期,每667m2用98%可溶性粉剂缩节胺1-3g;第3次在盛花期或打顶后5-7d,每667m2用纯品缩节胺3-4g。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缩节胺喷施结合机械喷雾治虫进行。
本发明优选短季棉进行化学除草,包括:播种前化学除草,前茬作物收获后,短季棉播种前,草铵膦或精异丙甲草胺喷洒杂草茎叶和土壤;播种后出苗前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棉田,乙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喷洒土壤,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棉田,乙氧氟草醚稀释后喷洒土壤;现蕾后化学除草,棉花现蕾后、株高30cm以上且棉株下部茎秆转红变硬后,草甘膦、草铵膦喷洒杂草茎叶。
本发明优选短季棉7月中下旬打顶,免整枝。
本发明优选于9月下旬-10月初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田间吐絮率达到50-70%,棉花上部铃的铃龄达40d以上时,喷施脱叶催熟剂,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采用专用喷雾剂喷施。进一步优选脱叶催熟剂用量为每666.7m2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0-60g+40%乙烯利水剂100-200mL,保证脱叶率95%以上,吐絮率95%以上。作为可实施方式,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采棉机械一次性机收,达不到机采条件的采用1-2次人工集中收获。
本发明优选越冬性饲草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及田间管理。
本发明优选越冬性饲草播前准备包括:棉花收获后及时秸秆还田,旋地、耙地、整平、镇压。整地要做到“平、细、实”。饲草要抢墒或造墒播种,保证足墒利于出苗。进一步优选秸秆还田后施用秸秆腐熟剂,更优选秸秆腐熟剂用量为0.8-1.2kg/667m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秸秆腐熟剂选用‘清道夫’或‘亿安’,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饲草作物对盐碱地、栽培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尽相同,导致我国北方棉区盐碱地越冬性饲草的种植具有一定难度。常见饲草包括玉米、苜蓿、苣苔、黑麦草、燕麦等,如苜蓿、苣苔等饲草在北方棉区盐碱地种植,冬季寒冷,苗情差,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低。本发明以小黑麦、饲用油菜、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北方棉区盐碱地冬季填闲作物,适应能力强,茎叶柔嫩光滑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价值较高且全面,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棉饲轮作使棉田覆盖时间延长了150天,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饲草作物具有培肥地力的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含盐量和pH。
本发明优选越冬性饲草选用高产、优质、抗寒性好的品种。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小黑麦品种为‘冀饲麦1号’,饲用油菜品种为‘饲油1号’,黑麦草品种为‘冬牧70’,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优选越冬性饲草为小黑麦时,播种量10-15kg/667m2,撒播或15-25cm等行距播种;进一步优选播种量12.5kg/667m2,20cm等行距播种。优选越冬性饲草为饲用油菜时,播种量1.0-1.5kg/667m2,撒播或40-60cm等行距播种;进一步优选播种量1.25kg/667m2,50cm等行距播种。优选越冬性饲草为黑麦草时,播种量1.5-2.0kg/667m2,撒播或15-25cm等行距播种;进一步优选播种量1.75kg/667m2,20cm等行距播种。优选多种越冬性饲草混播时,按单播播种量混合,均匀撒播。
本发明优选越冬性饲草施肥管理包括:每667m2施有机肥100-160kg(干基);随整地播种每667m2施控释N 7-10kg、P2O56-8kg,K2O 3-5kg;返青期每667m2随浇水施N 8-10kg。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有机肥为腐熟的畜禽粪便。
本发明优选越冬性饲草水分管理包括:返青期浇水1次,水量30-40m3/667m2,进一步优选35m3/667m2,5月5日-10日浇水1次
本发明优选越冬性饲草一次性收割。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棉花生产管理
1.1、播种准备
前茬收获后,立即灭茬、造墒,结合除草贴茬免耕播种,或前茬收获后,立即采用灭茬、旋耕机整地,耕深10-15cm,耘地或耙耢混土后待播。
1.2、品种选择
选用转基因抗虫短季棉品种,生育期105天,株型紧凑,结铃性好、结铃集中,霜前花率90%以上,质量应符合GB 4407.1的规定,宜集中连片种植,提倡“一地一种”。
1.3、播种
在5月15日-30日,采用70cm等行距无膜直播,深度2-3cm。精量播种,密度6000株/667m2
1.4、间苗定苗
棉苗长到1-2叶期时间苗、定苗;采用每穴1-2粒种子精量播种的不间苗、定苗。
1.5、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按棉花籽棉目标产量200-250kg,基肥每666.7m2施氮(N)6-9kg、五氧化二磷(P2O5)5-7kg、氧化钾(K2O)5-6kg、锌(Zn)0.25-0.40kg,盛蕾期每666.7m2追施N 6kg;或采用种肥同播技术,每666.7m2施用控释N(释放期为90d)12-15kg、五氧化二磷(P2O5)5-7kg、氧化钾(K2O)5-6kg、锌(Zn)0.25-0.40kg。
8月中旬至9月上旬,结合机械喷雾治虫,叶面喷施1.0-2.0%尿素溶液加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每667m2用量不少于50kg,每7-10d喷一次,连喷3-4次。
1.6、化学调控
根据棉花长势情况,第1次在棉花盛雷期,每667m2用98%可溶性粉剂缩节胺0.4-0.6g;第2次在初花期,每667m2用98%可溶性粉剂缩节胺1-3g;第3次在盛花期或打顶后5-7d,每667m2用纯品缩节胺3-4g。缩节胺喷施可结合机械喷雾治虫进行。
1.7、化学除草
1.7.1、播种前化学除草
前茬作物收获后,棉花播种前,用草铵膦或精异丙甲草胺喷洒杂草茎叶和土壤。
1.7.2、播种后出苗前化学除草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棉田,用乙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喷洒土壤;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棉田,用乙氧氟草醚稀释后喷洒土壤。
1.7.3、现蕾后化学除草
棉花现蕾后、株高30cm以上且棉株下部茎秆转红变硬后,用草甘膦、草铵膦喷洒杂草茎叶。
1.8、病虫害防治
按DB/T37 159规定执行。
1.9、去叶枝与打顶
于7月20-25日打顶;在化学调控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可不去叶枝。
1.10、收获
于9月下旬-10月初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田间吐絮率达到50-70%,棉花上部铃的铃龄达40d以上时,采用专用喷雾机械喷施脱叶催熟剂。脱叶催熟剂用量为每666.7m2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0-60g+40%乙烯利水剂100-200mL,保证脱叶率95%以上,吐絮率95%以上。
9月下旬-10月下旬,根据生产实际,有条件的地方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采棉机械一次性机收,达不到机采条件的可采用1-2次人工集中收获。
2、饲草生产管理
2.1播前准备
短季棉收获后及时秸秆还田,每667m2施用秸秆腐熟剂0.8-1.2kg,旋地、耙地、整平、镇压。整地要做到“平、细、实”。饲草要抢墒或造墒播种,保证足墒利于出苗。
2.2、品种选择
饲草选用高产、优质、抗寒性好的冬性牧草品种。
2.3、饲草播种
10月10日-20日及时播种,小黑麦播种量10-15kg/667m2,15-25cm等行距播种。
2.4、田间管理
饲草每667m2施畜禽粪便有机肥100-160kg(干基);随整地播种每667m2施控释N 7-10kg、P2O56-8kg,K2O 3-5kg;返青期浇水1次,水量30-40m3/666.7m2,随浇水施纯氮8-10kg/666.7m2,5月5-10日浇水1次,为棉花播种创造良好墒情。
2.5、饲草收割
5月15日-20日机械一次性收割。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棉花播种:采用66cm等行距无膜直播,深度2-3cm。精量播种,密度7500株/667m2
饲草播种:饲用油菜播种量1.0-1.5kg/667m2,均匀撒播。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棉花播种:采用76cm等行距覆膜播种,深度2-3cm。精量播种,密度5500株/667m2
饲草播种:黑麦草播种量1.5-2.0kg/667m2,15-25cm等行距播种。
实施例4
不同棉饲轮作比较
试验于2018年5月15日播种‘中棉425’,采用生物降解膜,行距76cm,亩密度5500株,全程轻简化管理,10月17日机械收获棉花,随后秸秆还田播种饲草,每个品种2亩,常规管理,饲草于2019年5月15日收获,测鲜重和干重;2019年5月15日统一种植‘中棉425’,9月30日测产。
设5个处理,无重复。分别为:
处理1:短季棉-小黑麦;棉花行距76cm,亩密度5500株,小黑麦行距20cm,亩播种量12.5kg。
处理2:短季棉-苜蓿;棉花行距76cm,亩密度5500株,苜蓿行距20cm,亩播种量3.5kg。
处理3:短季棉-饲用油菜;棉花行距76cm,亩密度5500株,饲用油菜行距50cm,亩播种量1.25kg。
处理4:短季棉-苣苔;棉花行距76cm,亩密度5500株,苣苔行距35cm,亩播种量1.25kg。
处理5:短季棉-黑麦草;棉花行距76cm,亩密度5500株,黑麦草行距20cm,亩播种量1.75kg。
调查项目及产量分析
1、土壤养分测试:2018-2019年连续两年于整地后、棉花播种前取土样,并标注试验取样处理号、取样时间,检测土壤有机质、含盐量。研究不同模式下土壤性质的变化。
2、9月中下旬,在每个种植模式处理中,摘取棉花中、下部正常吐絮铃50个进行考种。饲草收获时,每个小区并选择代表性植株10株,全株连根拔起,称鲜重和烘干后的干重。前后两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3、适期对棉花、饲草进行测产,比较各处理棉花长势以及皮棉单产、总产情况,饲草的鲜重及干重。记载棉花、饲草的产量,根据当地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各处理的收益,并根据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进行各种模式的效益比较。
试验结果:
1、不同棉饲轮作对棉田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溶性盐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处理前后土壤含盐量均大幅下降,降幅43.18%-79.72%,说明冬季种植饲草后,对改良盐碱地效果极为显著;各处理有机质的变化存在差异,其中处理1(短季棉-小黑麦)模式和处理5(短季棉-黑麦草)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17g/kg、0.66g/kg,增幅13.90%、7.69%,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短季棉-小黑麦、短季棉-黑麦草两种种植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如果连续实施该技术,效果会更好。
表1不同棉饲轮作对棉田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091
2、不同棉饲轮作对短季棉产量的影响
根据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对短季棉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以处理1(短季棉-小黑麦)模式和处理3(短季棉-饲用油菜)模式皮棉产量较高,分别达到89.2、89.8公斤/亩,处理4(短季棉-苜蓿)模式皮棉产量最低,为85.8公斤/亩。各处理间短季棉皮棉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该技术模式实施时间较短的原因。
表2不同棉饲轮作对短季棉产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01
备注:亩铃数=0.01亩总铃数×100;籽棉产量=亩铃数×单铃重×85%;皮棉产量=籽棉产量×衣分。
3、不同棉饲轮作对饲草产量的影响
根据表3可以看出,处理3(短季棉-饲用油菜)模式的饲草鲜重最大,达每亩1906.7kg,处理1(短季棉-小黑麦)模式饲草鲜重次之,处理5(短季棉-黑麦草)模式第3;干草产量最多的是处理1(短季棉-小黑麦)模式,达到700-720公斤/亩;处理2(短季棉-苜蓿)和处理4(短季棉-苣苔)模式由于冬季苗情差,春季生长量不足,几乎没有产量。
表3不同棉饲轮作对饲草产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11
4、不同棉饲轮作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根据表4可以看出,处理3(短季棉-饲用油菜)纯收入最大,达每亩805.07元,处理1(短季棉-小黑麦)模式饲草鲜重次之,处理5(短季棉-黑麦草)模式第3;处理2(短季棉-苜蓿)和处理4(短季棉-苣苔)模式由于冬季苗情差,春季生长量不足,饲草增加投入效益很低。
表4不同棉饲轮作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12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21
备注:按照棉花价格6.2元/kg,饲草价格0.4元/kg计算。
实施例5
棉饲轮作下短季棉种植密度试验
种植模式选择短季棉和小黑麦轮作,探索棉饲轮作下,短季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1.供试品种
试验选择短季棉选择鲁棉532;饲草品种选择小黑麦品种(冀饲麦1号),5月10-15日种植夏季棉;次年依次循环。
2.试验地点和设计
试验于2020年5月安排在昌邑市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试验区(119°E,37°N),所选试验地地力水平均匀一致,地势平坦、灌排便利、地力中上等、四周无不良环境影响。
试验设置密度和种植模式两种因素,棉花密度为5000、6000、7000株/亩;小黑麦-短季棉轮作,共3个处理,重复3次,共9个小区,试验总面积1.6亩。小区行长10m,种植6行,等行距种植,行距66cm。在棉花种植之前在试验地块种植小黑麦,行距20cm,亩播种量15kg,小黑麦成熟收获之后再按照三种密度处理种植棉花。
3.田间管理措施
施肥、灌水、化控等田间管理按照当地高产田要求进行,除试验处理要求外,各处理的管理应做到均匀一致。
4.测定项目与方法
(1)土壤养分指标测定
在棉花播种前和收获后采集选取0-20cm和20-40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播种前取样方法是:在均匀的试验地,按“对角线”法选取三个点采集土样(每个点取3钻混合)。收获后,在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个点采集土样(大区种植应在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个点取样),每个点应取2-3钻混合。土样剔除可见植物残体,风干,磨细过0.01mm筛,保存,用于土壤养分性质检测。播前和收获期土壤均按照上述方法。
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分别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碱解扩散法、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CH3COONH4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
(2)棉花农艺性状
每个小区定点选择15株棉花,分别于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调查定点植株株高、果枝数、成铃、花与幼铃、烂铃、吐絮铃数量。试验过程中,若定点植株死亡则剔除该植株的相关数据。
(3)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在现蕾、开花、盛花(第4果枝上开第1朵花)、吐絮期(均为全部50%棉株达到标准的时间)进行干物质取样,测定植株干物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每个小区取3株,现蕾期可增加取样数量,分为生殖器官(蕾花铃)和营养器官(根茎叶),置于烘箱中105℃杀青30min,然后在烘干至恒重,称重。
(4)作物产量测定,并比较经济效益
测定两种作物的产量,并计算经济效益。记录品种名称、主要特征特性、播种时间、收获时间、产量、价格、人工成本、物化成本、总成本等,计算经济效益(元/亩)。
棉花产量测定:在每个小区内的中间4行选择连续长势均匀一致的20株棉花(如果是大区种植,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长势一致的3个点,每个点选择连续的20株棉花),按照果枝数平均分为上下两部分,挂上网袋,连续收取吐絮铃,记录铃数并称重,同时记录小区总株数,最终换算得到籽棉产量;扎花后皮棉称重,计算衣分和皮棉产量,送样进行纤维检测,测定纤维品质。
5.试验地土壤肥力条件
在作物播种以前,测得本试验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1%,碱解氮为86.1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8.0mg/kg,速效钾含量为125.3mg/kg。
6.试验结果与分析
6.1不同试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表5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养分含量测定(0-20cm)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41
表6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养分含量测定(20-40cm)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42
根据表5和表6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情况下的棉花处理对土壤养分不同,整体上看,在不同处理的收获期,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之间有差别但并不显著,整体上来看密度为6000株/亩的时候整体表现要优于其他处理。
6.2不同试验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7不同处理之间农艺性状的比较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43
/>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51
根据表7可以看出,不同密度下通风透光条件有很大的不同。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期的延续,不同模式的作物的株高都有所增加,且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但是这些差异也与田间管理有一定的关系。总体来看,当密度为6000株/亩的情况下植株长势较好。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果枝数基本保持在8-11枝。在8月15日时,棉花的成铃已经出现,且密度为6000株/亩的处理成铃数最多;但在后期9月15日,成铃数变化幅度较大,且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但仍以密度为6000株/亩模式成铃数最高。此时出现了较多的烂铃,原因可能与同时期降水较多有关。
6.3不同试验处理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表8不同处理之间干物质积累与分配(g/kg)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61
根据表8可以看出,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同处理间的营养器官以及生殖器官的干物质量都呈现增加的趋势,且都在吐絮期达到最大值。三个处理的营养器官氮磷钾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而生殖器官氮磷钾含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到盛花期达到最大值。整体来看,当种植密度为6000株/亩时,其各项指标表现最优。
6.4棉花产量测定与效益分析
表9三种模式棉花收益情况记录表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62
Figure BDA0004048606300000171
备注:籽棉单价按7.0元/公斤
经计算,每亩产小黑麦鲜草3吨,干草1吨,按每吨干草1500元计算,每亩小黑麦毛收益1500元,减去麦种180元、肥料80元、机播植保70元、灌溉70元、机械收割80元、其他管理费20元等费用,当季小黑麦每亩净收益大概在1000元左右。经计算,三种密度下的棉花当密度为6000株/亩的时候,棉花和饲草两季收益最大,达到1596元。
通过上述测定的各种指标可以看出,小黑麦与不同密度的短季棉之间轮作效益存在显著差异,当小黑麦与6000株/亩密度下短季棉的轮作效益最好,其他两种密度次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5月中、下旬,播种短季棉品种,播种密度为5500-7500株/667m2,9月下旬-10月下旬收获棉花,封冻前播种越冬性饲草,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所述越冬性饲草包括小黑麦、饲用油菜、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季棉66-76cm等行距播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季棉露地直播或可降解地膜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季棉收获后,进行棉秆还田后接茬直播饲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秆还田后,施用秸秆腐熟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性饲草为小黑麦,播种量10-15kg/667m2,撒播或15-25cm等行距条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性饲草为饲用油菜,播种量1.0-1.5kg/667m2,撒播或40-60cm等行距播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性饲草为黑麦草,播种量1.5-2.0kg/667m2,撒播或15-25cm等行距播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季棉施肥包括:每667m2基施N12-15kg,或基施N 6-9kg,剩余N肥盛蕾期追施,每667m2基施P2O55-7kg,K2O 5-6kg,Zn0.25-0.4kg;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667m2追施1.0-2.0%尿素溶液+0.3-0.5%KH2PO4溶液≥50kg,每7-10d喷施1次,追施3-4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性饲草进行水肥管理,包括:
每667m2施有机肥100-160kg;随整地播种每667m2施控释N 7-10kg、P2O56-8kg,K2O 3-5kg;返青期随浇水每667m2施N 8-10kg;
返青期浇水1次,水量30-40m3/667m2,5月5日-10日浇水1次。
CN202310035575.6A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Pending CN1158683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5575.6A CN115868384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5575.6A CN115868384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8384A true CN115868384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5575.6A Pending CN115868384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838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0881A (zh) * 2016-11-23 2018-08-07 雷学军 草本植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
CN114246044A (zh) * 2022-01-17 2022-03-29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滨海盐碱地棉草两熟接茬简化施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0881A (zh) * 2016-11-23 2018-08-07 雷学军 草本植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
CN114246044A (zh) * 2022-01-17 2022-03-29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滨海盐碱地棉草两熟接茬简化施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京农学院: ""粮该饲"高产高效模式与利用技术",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130 *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 "绿肥在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河北农业科学, no. 01 *
辛承松;罗振;张祥宗;: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探析", 中国棉花, no. 09, pages 84 *
高涵: "鲁北盐碱地短季棉与黑麦草轮作轻简化栽培技术及其示范效果", 中国棉花, vol. 49, no. 12, pages 40 - 4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N105706683A (zh) 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CN107821059A (zh) 一种机械穴直播水稻轻型栽培方法
CN108112430B (zh)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06069151B (zh) 薏苡作牧草的高产种植方法
Garrity et al.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in the component species of contour hedgerows: how important?
CN108157069B (zh)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CN106717881B (zh) 甘蓝型油菜油肥1号的种植方法
CN113079992A (zh) 一种枸杞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CN109804871B (zh) 一种预防和延缓秋季露地甜瓜植株早衰的栽培方法
CN109328894B (zh)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CN109089768B (zh) 一种提高亚麻抗倒伏能力的栽培方法
CN114747438B (zh) 一种玉米伴生绿肥毛叶苕子的栽培方法
CN115868385A (zh) 一种棉花花生复合种植方法
CN108094065B (zh)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20°的废弃林地阳面牧草建植方法
CN112772315A (zh) 黄淮海潮土区夏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CN115868384A (zh) 一种黄河流域盐碱地棉花与饲草一年两熟轮作方法
CN110249933A (zh) 一种露地冬油菜茬复种高粱的栽培方法
CN110896794A (zh) 黄芩栽培方法
CN113575328B (zh) 一种谷子-秃疮花复种种植方法
CN114617020B (zh) 一种山地幼龄茶园套作大豆控草增肥增效方法及其应用
CN114938765B (zh) 一种高寒旱地青稞的栽培方法
CN117502156A (zh) 一种燕麦和豌豆混种栽培的方法
Israilovna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Mineral Fertilizers in Cultivation of Soy Plants
Siddikov et al. CREATION OF NEW BIOLOGICALLY EARLY SUNFLOWER VARIETIES SUITABLE FOR LOCAL CONDITIONS, WITH HIGH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INDIC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