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9469B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9469B
CN113439469B CN202080001671.3A CN202080001671A CN113439469B CN 113439469 B CN113439469 B CN 113439469B CN 202080001671 A CN202080001671 A CN 202080001671A CN 113439469 B CN113439469 B CN 113439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sch
dci
resource
logic
time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16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9469A (zh
Inventor
唐富华
李�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39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9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9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通信装置接收第一DCI,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其中,第二DCI指示的第二时域资源早于第一DCI指示的第一时域资源;为第二PDSCH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的第一逻辑资源,以得到第一下行数据;以及在为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第一PDSCH分配用于解析第一PDSCH的第二逻辑资源,以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因此,终端接收第一DCI之后,可以暂时不为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分配逻辑资源,而是继续接收第二DCI。按照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为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分配逻辑资源,尽可能地优先为时域资源早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以优先保证在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解析到下行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网络侧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占用的传输资源。终端接收到DCI之后,可以在该DCI指示的传输资源(例如下行数据的发送时间)上接收下行数据。
现有机制中,在PDSCH占用的传输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的过程包括信道估计、数据接收、解码、译码等。当完成这些过程之后,终端可以确定下行数据的具体内容。但信道估计、数据接收、解码、译码等过程需要终端分配逻辑资源(例如译码器)进行。在终端接收的DCI数量较多即指示的PDSCH传输资源较多的情况下,则需要较多的逻辑资源才能处理过来。
但是,受限于终端硬件例如芯片面积,逻辑资源的个数有限,但是DCI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逻辑资源,解析PDSCH得到下行数据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合理的利用有限的逻辑资源解析PDSCH得到下行数据。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例如终端。通信装置接收第一DCI,所述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指示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以得到第一下行数据;以及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以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上述“继续接收”可以理解为,终端接收第一DCI之后,确定该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第一时域资源,可以暂时不为第一PDSCH分配逻辑资源,而是继续接收第二DCI。按照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为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分配逻辑资源。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按照接收DCI的顺序来分配逻辑资源,即接收一个DCI,立即为该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尽可能地优先为时域资源早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以优先保证在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解析到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再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举例来说,假设终端先接收DCIA后接收DCIB,由于DCIA指示的PDSCHA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晚于PDSCHB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终端先在DCIB指示的PDSCHB上接收下行数据2,后在DCIA指示的PDSCHA上接收下行数据1,终端先为PDSCHB上接收的下行数据2分配逻辑资源以优先解调、译码下行数据2,后为PDSCHA上接收的下行数据1分配逻辑资源以解调、译码下行数据1。因此,终端优先处理(解调、译码)下行数据2,后处理下行数据1,则优先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再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可以优先处理,并优先反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在第一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一DCI,在第二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二DCI,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所述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确定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再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所述第二逻辑资源。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DCI之后,不会立即为DCI指示地PDSCH分配逻辑资源,而是将接收到的所有DCI按照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排序,按照DCI指示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为PDSCH分配逻辑资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尽可能地为时域资源早的PDSCH优先分配逻辑资源,以保证优先在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解析到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解析PDSCH的过程可以包括:1、通过天线在PDSCH上接收射频信号。2、将射频信号进行射频放大处理,例如,低噪声放大器LNA进行放大。3、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其中,过程2和过程3的执行顺序可以不限定。4、将射频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据信号,例如,通过ADC进行模数转换。5、对射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例如,通过解调器解调。6、对解调得到的数据进行译码,例如通过译码器进行译码,得到数据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6个过程仅是举例,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比上述6个过程更多或更少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上述6个过程中的不同过程,解析PDSCH的过程使用的逻辑资源不同。例如。逻辑资源可以分为射频处理资源和/或基带处理资源。其中,射频处理资源可以包括收发器(天线)、射频放大器、滤波器、ADC等,也就是说,射频处理资源可以负责上述过程1-4。基带处理资源可以包括解调器、译码器。也就是说,基带处理资源负责上述过程5-6。
因此,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包括如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在所述第二PDSCH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所述接收第一下行数据至少包括射频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和/或,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包括如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在所述第一PDSCH上接收第二下行数据;所述接收第二下行数据至少包括射频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操作;和/或,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示例性的,假设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在所述第二PDSCH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所述接收第一下行数据至少包括射频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中的一种;即,所述第一逻辑资源包括第一射频处理资源,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一射频放大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模数转化器中的一种。假设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则所述第一逻辑资源包括第一基带处理资源,包括,第一解调器和/或第一译码器。
假设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在所述第一PDSCH上接收第二下行数据;所述接收第二下行数据至少包括射频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中的一种;即,所述第二逻辑资源包括第二射频处理资源,包括第二收发器、第二射频放大器、第二滤波器、第二模数转化器中的一种。假设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则所述第二逻辑资源包括第二基带处理资源,包括,第二解调器和/或第二译码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指示第三PDSCH占用的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之后,将所述第三逻辑资源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三PDSCH,以得到第三下行数据,所述第三逻辑资源为所述第一逻辑资源和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中最先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处于空闲态的逻辑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中的逻辑资源数量有限,当所有逻辑资源均被分配完毕时,需要等待某个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才能分配给下一个PDSCH。例如,将最先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处于空闲态的逻辑资源分配给下一个PDSCH,实现逻辑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按照PDSCH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为PDSCH分配逻辑资源,在逻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优先为时域资源早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以优先保证在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解析到下行数据。
示例性,通信装置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的方式可以是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的计数器当前的计数值等于N,所述N为所有逻辑资源的总个数。假设终端中包括N个逻辑资源,当其中一个逻辑资源被分配时,计数器计数值加1,当计数器计数值为N时,说明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的方式可以是:检测到译码中断,所述译码中断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
可以理解的是,某个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之后,可以产生译码中断,该译码中断可以通知终端为下一个PDSCH分配所述某个逻辑资源。因此,在逻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优先为时域资源早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以优先保证在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解析到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在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之后,确定在预设时长内,不存在任一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的逻辑资源,清空所有存储的DCI。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但是迟迟未检测到任何一个逻辑资源产生译码中断,可能逻辑资源解析PDSCH的过程存在故障,可能会导致排在靠后位置的DCI指示的PDSCH迟迟没有逻辑资源可以分配,此时可以清空存储的DCI,以防止堵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指示第四PDSCH占用的第四时域资源;确定所述第四PDSCH的加扰类型与所述第一PDSCH的加扰类型均为第一类型;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量为1,等待所述第一逻辑资源解析完毕所述第一PDSCH,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或,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据大于1,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用于第四逻辑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对应不同的逻辑资源。例如,第一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对应逻辑资源1和逻辑资源2,第二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对应逻辑资源3。对于同种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使用同类逻辑资源,例如,对于所述第一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使用逻辑资源1或逻辑资源2,无法使用逻辑资源3,对于所述第二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使用逻辑资源3,无法使用逻辑资源1和逻辑资源2。假设下一个PDSCH的加扰类型是第二种加扰类型,且逻辑资源3已经被分配,则需要等待逻辑资源3处理完毕对于的PDSCH,再为下一个PDSCH分配该逻辑资源3。假设下一个PDSCH的加扰类型是第一种加扰类型,且逻辑资源1和逻辑资源2中逻辑资源1暂未分配,则将逻辑资源1分配给下一个PDSCH;若逻辑资源1和逻辑资源2均分配,则需要等待逻辑资源1和逻辑资源2中某个逻辑资源(例如,逻辑资源1和逻辑资源2中最先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的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再为所述下一个PDSCH分配所述某个逻辑资源。
上述加扰类型可以包括系统消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ystem information SI_RNTI)加扰类型、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NTI,C-RNTI)加扰类型、小区半静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semi-persistent RNTI,CS-RNTI)加扰类型、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 RNTI,TC_RNTI)加扰类型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access RNTI,RA-RNTI)加扰类型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NR中,DCI的设计更为灵活,可能先接收到的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时域资源较晚,而后接收到的第二DCI指示的第二PDSCH时域资源较早,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按照现有技术一样,按照DCI接收顺序分配逻辑资源,而是按照接收的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的早晚顺序分配逻辑资源。其中,先接收到的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较晚,而后接收到的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较早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为,所述第一DCI中携带第五时域资源以及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其中,所述时间偏移量包括时隙偏移量或符号偏移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DCI存储结构,该DCI存储结构中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第三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DCI。因此,通过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可以确定第一存储空间的index,排在第一存储空间前一个以及后一个存储空间的index。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第四标识,第五标识和第六标识;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五标识为第四存储空间的对应的index,所述第六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四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DCI。因此,通过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可以确定第二存储空间的index,排在第二存储空间前一个以及后一个存储空间的index。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判断当前时隙内是否存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所述coreset用于指示接收DCI的传输资源;若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则在所述coreset上接收第五DCI,所述第五DCI指示第五PDSCH占用的第五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包括:确定所述第五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说明存在等待终端接收的DCI,但是该等待接收的DCI所指示的PDSCH与已经接收到的第二DCI之间的顺序尚不清楚,因此,终端可以先不为第二DCI指示的第二PDSCH分配逻辑资源,当确定在coreset上接收的第五DCI指示的第五时域资源在第二时域资源之后,再为第二PDSCH分配逻辑资源。也就是说,终端先为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以尽可能地有限解析时域资源较早地PDSCH得到下行数据。
示例性的,若所述当前时隙内存在至少两个coreset,可以在所述至少两个coreset中时间最晚的coreset上检测所述第五DCI。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时隙内存在至少两个corset时,终端可以在所述至少两个corset中时间最晚的corset上检测DCI,以避免在较早的corset上检测到PDSCH,但没有PDSCH调度点。因为,在当前时隙内时间较早的corset上检测DCI,该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与DCI存储空间内已经存储地DCI指示地PDSCH时域资源冲突的概率较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DCI,所述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指示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
处理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以得到第一下行数据;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以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再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第一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一DCI,在第二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二DCI,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
所述处理单元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确定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再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所述第二逻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为第一基带处理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为第二基带处理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指示第三PDSCH占用的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
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之后,将所述第三逻辑资源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三PDSCH,以得到第三下行数据,所述第三逻辑资源为所述第一逻辑资源和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中最先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处于空闲态的逻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时,具体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的计数器当前的计数值等于N,所述N为所有逻辑资源的总个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时,具体用于:检测到译码中断,所述译码中断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在预设时长内,不存在任一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的逻辑资源,清空所有存储的DC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指示第四PDSCH占用的第四时域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四PDSCH的加扰类型与所述第一PDSCH的加扰类型均为第一类型;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量为1,等待所述第一逻辑资源解析完毕所述第一PDSCH,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
或者,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据大于1,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第四逻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DCI中携带第五时域资源以及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间偏移量包括时隙偏移量或符号偏移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第三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DCI;
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四标识,第五标识和第六标识;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五标识为第四存储空间的对应的index,所述第六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四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DC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之前,还用于:判断当前时隙内是否存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所述coreset用于指示接收DCI的传输资源;
若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则在所述coreset上接收第五DCI,所述第五DCI指示第五PDSCH占用的第五时域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五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当前时隙内存在至少两个coreset,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在所述至少两个coreset中时间最晚的coreset上检测所述第五DCI。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以上第二方面到第七方面的有益效果,请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DCI存储空间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DCI存储空间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DCI存储空间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当前时隙内coreset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演进的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系统,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如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业务场景(或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一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实现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实现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terminal),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体的,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或数据,或与RAN交互语音和数据。该终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无线终端、移动终端、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包括通过通用用户网络接口(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 universal,Uu)与终端通信的设备,或者例如,一种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也简称为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包括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3)资源,也可以称之为传输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时频资源或空间域资源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时频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4)时间单元,时域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可以是无线帧、子帧、时隙、符号等。其中,一个无线帧可以包括多个子帧,一个子帧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slot),一个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symbol)。例如,一个无线帧为10毫秒(ms),其中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1ms,每个子帧包括K个时隙,每个时隙为1/K ms,其中,K=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15;每个时隙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其中,时隙可以有不同的时隙类型,不同的时隙类型包括的符号个数不一样,如普通时隙或常规时隙、迷你时隙(mini slot)等。其中,常规时隙可以包含12个符号(对应常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或14个符号(对应长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等;迷你时隙(mini slot)含有的符号数小于常规时隙的符号数,例如,mini slot包含小于7个符号。
5)在NR中,引入PDSCH的时间偏移量,例如,DCI中携带时间偏移量K0,该K0可以为0,或不为0。时间偏移量可以是时隙偏移量,或符号偏移量等。示例性的,假设终端在slot1接收到DCI,该DCI用于指示PDSCH时域资源(例如符号1),且携带K0,该K0表征时间偏移量为1个slot,则终端在slot2上的符号1接收数据,slot2为slot1的下一个时隙。
6)在NR中,引入了时隙聚合技术,即网络设备可以将多个时隙分配给同一个终端用于传输数据。比如,终端可以在分配的多个时隙上进行上行数据调度,比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调度;网络设备可以在分配的多个时隙上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比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调度等。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同一个DCI为UE分配多个时隙,用于PDSCH的调度。也就是说,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包括多个时隙。
7)在NR中,还支持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SPS允许半静态配置无线资源,并将该资源周期性地分配给某个特定UE。简单地说,基站使用SPS C-RNTI加扰的PDCCH指定UE所使用的无线资源(这里将其称为SPS资源),每过一个周期,UE就使用该SPS资源来收或发数据。基站无需重新通过PDCCH来为UE分配SPS资源。
8)在NR中,还支持非基于时隙(Non-slot based)调度:non-slot based调度包含PDCCH和PDSCH两方面。对于PDCCH,non-slot based调度是指在一个slot内包括多个PDCCH监测周期,也就是说,基站会在一个slot内下发多个DCI。对于PDSCH,non-slot based调度是指PDSCH mapping type B的调度,即PDSCH的起始位置可以是任意符号,而PDSCHmapping type B的起始位置只能是前四个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支持PDSCH时间偏移量、时隙聚合、SPS、Non-slot based等任意一种或多种调度方式的组合的场景。下文中以PDSCH时间偏移量为例进行介绍。
9)逻辑资源,终端中用于解析PDSCH的硬件和/或软件资源。所述解析PDSCH包括,在PDSCH上接收下行数据、对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以得到下行数据的具体内容。假设所述解析PDSCH包括下行数据的接收,则逻辑资源可以是射频逻辑资源,例如,收发器。假设所述解析PDSCH包括下行数据的解调、译码等,则逻辑资源可也是基带逻辑资源,例如,解调器、译码器等。
1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是指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不限制包括的是哪几个。例如,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那么包括的可以是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同理,对于“至少一种”等描述的理解,也是类似的。“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DCI和第二DCI,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DCI,并不是限制这两个DCI的优先级或重要程度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终端、基站、核心网。终端接入基站之后,通过基站接入到核心网。其中,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下行通信过程可以包括:基站通过PDCCH为终端分配传输资源,终端在该传输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具体而言,基站通过PDCCH向终端下发DCI,该DCI用于指示PDSCH占用的传输资源,终端可以在该DCI指示的传输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以终端是手机为例,且以网络设备是基站为例,对于其它终端、或其它网络设备也是可行的。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场景,例如,V2X场景等等。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201,接收第一DCI,所述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终端按照接收DCI的顺序来分配逻辑资源。也就是说,现有技术,接收一个DCI,立即为该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举例来说,假设先接收到DCIA,立即为该DCIA指示的PDSCHA分配逻辑资源1。之后,若接收到DCIB,立即为该DCIB指示的PDSCHB分配逻辑资源2。不关心PDSCHA和PDSCHB占用的时域资源的先后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第一DCI之后,确定该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第一时域资源,可以暂时不为第一PDSCH分配逻辑资源,而是继续接收第二DCI,即执行步骤202。也就是说,第一DCI接收到之后,紧接着的动作不是为该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分配逻辑资源,而是判断在第一时域资源之前,终端是否可能会接收到第二DCI,而该第二DCI指示的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而第二时域资源可能在第一时域资源之前。如果在第一时域资源之前,终端接收到第二DCI,则按照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为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分配逻辑资源。
也就是说,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到DCI,不会立即分配逻辑资源,而是按照该DCI指示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与其它DCI(例如,终端已经接收到的DCI)进行排序,然后基于该排序对PDSCH进行逻辑资源分配。
202,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指示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
上述“继续接收”可以理解为,终端接收到第一DCI之后,确定该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暂时不为第一PDSCH分配逻辑资源,而是继续接收第二DCI。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不是接收一个DCI,就立即为该DCI所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而是接收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按照第一DCI和第二DCI指示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排序,然后基于该顺序为PDSCH分配逻辑资源。
203,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以得到第一下行数据。
204,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以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按照第一时域资源晚于第二时域资源的顺序,先为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后为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
上述解析PDSCH的过程可以包括:1、通过天线在PDSCH上接收射频信号。2、将射频信号进行射频放大处理,例如,低噪声放大器LNA进行放大。3、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其中,过程2和过程3的执行顺序可以不限定。4、将射频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据信号,例如,通过ADC进行模数转换。5、对射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的信号进行解调、例如,通过解调器解调。6、对解调得到的数据进行译码,例如通过译码器进行译码,得到数据内容。可以理解的是,上述6个过程仅是举例,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比上述6个过程更多或更少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资源可以包括射频处理资源和/或基带处理资源。下面分不同的情况对逻辑资源的分配进行介绍。
第一种情况,逻辑资源包括射频处理资源。其中,射频处理资源可以包括收发器(天线)、射频放大器、滤波器、ADC等,也就是说,射频处理资源可以负责上述过程1-4。
由于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晚于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终端先为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后为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例如,第一逻辑资源是第一射频处理资源,第二逻辑资源是第二射频处理资源。因此,终端先通过第一逻辑资源在第二PDSCH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再通过第二逻辑资源在第一PDSCH上接收第二下行数据。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先为时域资源早的PDSCH分配了逻辑资源,以通过该逻辑资源优先在较早的时域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
因此,上述第一种情况下,终端是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前,为时域资源早的PDSCH优先分配逻辑资源,以保证优先在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接收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文所述,现有技术中,终端按照接收DCI的顺序来分配逻辑资源。即接收一个DCI,立即为该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举例来说,假设先接收到DCIA,立即为该DCIA指示的PDSCHA分配逻辑资源1。假设终端只有一个逻辑资源,若接收到DCIB,该DCIB指示的PDSCHB占用的时域资源2在PDSCHA占用的时域资源1之前,但是由于唯一的逻辑资源已被分配给PDSCHA,即便PDSCHB的时域资源2在PDSCHA的时域资源1之前,也无法为PDSCHB分配逻辑资源,可能会导致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B对应的下行数据无法及时接收,而影响终端业务。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按照时域资源的先后顺序分配逻辑资源,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优先被分配逻辑资源,所以不会出现较早的时域资源的PDSCH没有逻辑资源可以分配,而导致下行数据无法及时接收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逻辑资源包括基带处理资源。基带处理资源可以包括解调器、译码器。也就是说,基带处理资源负责上述过程5-6。
如前文所述,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可以对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的过程,才能确定下行数据的具体内容。其中,解调、译码的过程右基带处理资源实现。由于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晚于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因此,终端先为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后为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例如,第一逻辑资源是第一基带处理资源,第二逻辑资源是第二基带处理资源。因此,终端先通过第一逻辑资源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再通过第二逻辑资源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
可以理解是的,在第二种情况下,逻辑资源可以包括解调器和/或译码器。例如,第一逻辑资源包括第一解调器和/或第一译码器,其中,第一解调器用于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调,第一译码器对第一下行数据译码。第二逻辑资源包括第二解调器和/或第二译码器。其中,第二解调器用于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解调,第二译码器对第二下行数据译码。
因此,上述第二种情况下,终端是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为所述下行数据分配逻辑资源以对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译码等以确定下行数据的具体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可以将下行数据暂时缓存,以等待解调译码等。假设终端先接收DCIA后接收DCIB,由于DCIA指示的PDSCHA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晚于PDSCHB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终端先在DCIB指示的PDSCHB上接收下行数据2,后在DCIA指示的PDSCHA上接收下行数据1,终端可以将下行数据1和下行数据2缓存,等待解调、译码。其中,然后,终端先为PDSCHB上接收的下行数据2分配逻辑资源以优先解调、译码下行数据2,后为PDSCHA上接收的下行数据1分配逻辑资源以解调、译码下行数据1。可以实现先接收的下行数据,优先处理(包括解调、译码)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先接收的下行数据,优先处理(包括解调、译码),也可以优先向网络设备反馈。继续以上述DCIA和DCIB为例,终端先为PDSCHB上接收的下行数据2分配逻辑资源以优先解调、译码下行数据2,后为PDSCHA上接收的下行数据1分配逻辑资源以解调、译码下行数据1。因此,终端优先处理下行数据2,后处理下行数据1,则优先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再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下行数据2;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下行数据1。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时域资源较早的PDSCH上的下行数据优先接收、优先处理,并优先反馈的技术效果。
示例性的,终端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第一反馈信息可以是ACK。终端未成功解析到第一下行数据时,第一反馈信息可以是NACK。终端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时,第二反馈信息可以是ACK。终端未成功解析到第二下行数据时,第二反馈信息可以是NACK。
实施例二
为了方便对DCI进行排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DCI存储结构,终端基于该DCI存储结构实现DCI的存储、排序、PDSCH调度等操作。该实施例对DCI存储结构进行介绍。
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或其它类似的应用场景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
300,终端建立DCI存储空间,所述DCI存储空间中包括多个缓存(buffer)。
示例性的,参见图4中的(a)所示,DCI存储空间包括N个buffer(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每个buffer对应一个索引(index),简称buffer index,用于唯一标识该buffer。例如,第一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0,第二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1,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DCI存储空间的大小(不限定buffer的数量、每个buffer的大小等)。而且,图4中的(a)仅是对DCI存储空间的一种举例,而非限定,其它形式的DCI存储空间也是可以的。
需要说明的是,DCI存储空间可以是终端预先建立好的,例如,终端出厂之前便建立好;或者,也可以是终端首次接入基站后建立的;或者,还可以是终端接收到首个DCI时建立的,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的,终端可以不止一个DCI存储空间。以两个为例,其中一个DCI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当前服务基站发送的DCI,另一个DCI存储空间可以用于存储邻区基站发送的DCI,这两个DCI存储空间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进一步,匹配与前述DCI存储空间,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CI存储结构(Typedef struct)。
1)、Typedef struct包括每个buffer对应的缓存索引环(buffer Ring index)(下文简称Ring index);其中,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可以表示为:{ucBufIdx;ucPreRingIdx;ucNextRingIdx}。
参见图4中的(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buffer Ring index的示意图。结合图4中的(a)和图4中的(b)可知,DCI存储空间中每个buffer对应一个Ring index。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中包括ucBufIdx、ucPreRingIdx、ucNextRingIdx。其中,ucBufIdx表示当前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ucPreRingIdx表示排在当前buffer前一位的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ucNextRingIdx表示排在当前buffer后一位的buffer对应的bufferindex。其中,排在当前buffer前一位的buffer是指排在当前buffer中的DCI前一个的DCI所在的buffer。排在当前buffer后一位的buffer是指排在当前buffer中的DCI下一位的DCI所在的buffer。
应理解,在初始状态时,DCI存储空间中每个buffer为空。参见图4中的(a)所示,初始状态下,每个buffer为空(NULL)。其中,初始状态可以是终端开机时的状态,或,联网之前的状态(例如接入基站之前的状态)等等。
初始状态下,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如下:
第一个buffer的Ring index包括{0;0;1},其中,第一个0代表ucBufIdx=0,第二个0代表ucPreRingIdx=0;第三个1代表ucNextRingIdx=1。其中,ucBufIdx=0代表当前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0。ucPreRingIdx=0代表前一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0。ucNextRingIdx=1代表下一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1。
第二个buffer的Ring index包括{1;0;2},其中,第一个1代表ucBufIdx=1,第二个0代表ucPreRingIdx=0;第三个1代表ucNextRingIdx=2。其中,ucBufIdx=1代表当前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1,ucPreRingIdx=0代表前一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0,ucNextRingIdx=2代表下一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为2。
第三个buffer以及后续的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都是类似的排序方式。
因此,根据第一个buffer的Ring index包括{0;0;1},可确定第一个buffer的下一个buffer为第二个buffer,或,根据第二个buffer的Ring index包括{1;0;2},也可以确定第二个buffer的前一个buffer为第一个buffer。
也就是说,在初始状态下,每个buffer的Ring index的排序实际上按照每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进行排序的。
2)、Typedef struct还可以包括{ucUseHeaderRingIdx;ucUseTailerRingIdx;ucIdleHeaderRingIdx;ucDciNum}。其中,ucUseHeaderRingIdx表示DCI存储空间内排在首位的DCI所在的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ucUseTailerRingIdx表示DCI存储空间最后一个DCI所在的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ucIdleHeaderRingIdx表示DCI存储空间内处于空闲态的所有buffer中的首个buffer对应的buffer index;ucDciNum表示DCI存储空间中的已存在的DCI的个数。
可以理解的是,初始状态下,每个buffer为空,所以初始状态下{ucUseHeaderRingIdx;ucUseTailerRingIdx;ucIdleHeaderRingIdx;ucDciNum}为{0;0;0;0},参见图4中的(b)所示。
301,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PDSCH时域资源,第二DCI用于指示第二PDSCH时域资源,第三DCI用于指示第三PDSCH时域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DCI也可以指示第一PDSCH时频资源,其中,第一PDSCH时频资源可以包括第一PDSCH时域资源和第一PDSCH频域资源。第二DCI也可以指示第二PDSCH时频资源,其中,第二PDSCH时频资源可以包括第二PDSCH时域资源和第二PDSCH频域资源。第三DCI也可以指示第三PDSCH时频资源,其中,第三PDSCH时频资源可以包括第三PDSCH时域资源和第三PDSCH频域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301中以终端接收三个DCI为例,这三个DCI可以同时接收,或不同时接收。假设不同时接收,也就是说,301可以包括三个子步骤,每个子步骤接收一个DCI。当终端接收到第一DCI时,可以将该第一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中,例如,存储在DCI存储空间中第一个buffer中。当接收到第二DCI时,再将第二DCI存储在DCI存储空间中,例如,存储在第二个buffer中。当接收到第三DCI时,再将第三DCI存储到第三个buffer中。假设终端同时接收这三个DCI,也可以依次将这三个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中。
302,终端将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中对应的buffer中。
示例性的,参见图5中的(a)所示,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存储在DCI存储空间中的前三个buffer中。
303,终端按照第一PDSCH时域资源、第二PDSCH时域资源、第三PDSCH时域资源对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进行排序。
需要说明的是,302中,终端将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内前三个buffer中。终端对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排序可以是对前三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进行排序。
下面通过举例介绍终端对前三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的排序过程。
假设301中终端在当前时隙例如slot1内接收到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其中,第一DCI中包括时间偏移量为1个slot,即第一DCI的PDSCH调度时间在slot2;第二DCI中包括时间偏移量为0,即第二DCI的PDSCH调度时间在slot1;第三DCI中包括时间偏移量为2个slot,即第三DCI的PDSCH调度时间在slot3。因此,按照PDSCH调度时间排序结果为:第二DCI、第一DCI、第三DCI。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依次存储在前三个buffer中,所以,终端可以将这三个DCI对应的Ring index进行排序。
参见图5中的(b)所示,用于存储第一DCI的buffer即第一个buffer对应的Ringindex为{0、1、2},即当前buffer的buffer index为0,前一个buffer的buffer index为1,下一个buffer的buffer index为2。用于存储第二DCI的buffer即第二个buffer对应的Ringindex为{1、1、0},即当前buffer的buffe index为1,前一个buffer的buffe index为1,下一个buffer的buffe index为0。用于存储第三DCI的buffer即第三个buffer对应的Ringindex为{2、0、2},即当前buffer的buffe index为2,前一个buffer的buffe index为0,下一个buffer的buffe index为2。因此,通过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可以确定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之前的排序为,第二DCI、第一DCI、第三DCI。参见图5中的(b)所示的箭头,即这三个DCI之间的顺序。
因此,终端首先基于Ring index为{1、1、0}的buffer内的DCI即第二DCI执行PDSCH调度,然后基于Ring index为{0、1、2}的buffer内的DCI即第一DCI执行PDSCH调度,然后基于Ring index为{2、0、2}的buffer内的DCI即第三DCI,执行PDSCH调度。
也就是说,终端将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之后,可以对按照每个DCI所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对存储每个DCI的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进行排序,终端基于排序后的Ring index进行调度。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5中的(b)所示,第一DCI、第二DCI和第三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后,{ucUseHeaderRingIdx;ucUseTailerRingIdx;ucIdleHeaderRingIdx;ucDciNum}为{1、2、3、3}。也就是说,ucUseHeaderRingIdx即当前排在首位的DCI(即第二DCI)所在的buffer对应的buffe index为1,ucUseTailerRingIdx即当前存入的最后一个DCI(即第三DCI)所在的buffer对应的buffe index为2,ucIdleHeaderRingIdx即当前第一个处于空闲态的buffer(即第四个buffer)对应的buffe index为3,ucDciNum即DCI存储空间中当前已存储的DCI的数量为3。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每接收到一个DCI,可以将该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中。继续参见图5中的(b)所示,假设此时终端接收到第四DCI,可以将该第四DCI存储到第四个buffer中,即buffer index为3的buffer中。终端可以重新将第一DCI、第二DCI、第三DCI和第四DCI进行排序,即重新对前四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排序。
继续参见图5中的(b)所示,位于首位的DCI为存储在第二个buffer中的第二DCI,当终端基于第二DCI完成PDSCH调度时,可以清空该第二个buffer,以便存储其它DCI。可以理解的是,终端每清空一个buffer,可以调整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
参见图6中的(a)所示,终端基于第二DCI完成PDSCH调度之后,清空用于存储第二DCI的第二个buffer(即NULL)。此时,剩余的DCI之间的排序为:第一DCI和第三DCI。因此,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可以重新排序。参见图6中的(b)所示,第一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为{0;0;2},第二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为{1;1;3},第三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为{2;0;2}。也就是说,第一个buffer之后下一个buffer为第三个buffer,而第二个buffer之后下一个是第四个buffer。
进一步的,参见图6中的(b)所示,终端基于第二DCI完成PDSCH调度之后,{ucUseHeaderRingIdx;ucUseTailerRingIdx;ucIdleHeaderRingIdx;ucDciNum}调整为{0、2、1、2}。
继续参见图6中的(b)所示,终端基于第二DCI完成PDSCH调度之后,若终端接收到第四DCI,可以将该第四DCI存储到第二个buffer中。然后,终端可以将尚未调度的第一DCI、第三DCI和第四DCI重新排序,相应的,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也重新排序。
304,按序依次分配逻辑资源。
其中,关于逻辑资源、以及逻辑资源的分配过程,参见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此不重复赘述。
实施例三
上述实施例二中介绍终端将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内,以及对DCI存储空间内每个buffer对应的Ring index进行排序的过程。该实施例介绍终端将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之前的过程。参见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
701,终端产生DCI检测中断。
需要说明的是,701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如下所述的方式1或方式2。
方式1,终端采用模式0检测DCI;其中,模式0为终端在当前DCI检测时长(span)内进行DCI检测,当检测到DCI时产生DCI检测中断。其中,DCI span的时长可以预配置的。
也就是说,方式1中,终端产生DCI检测中断时,一定检测到了DCI。因此,若终端采用方式1检测DCI,可以无需执行702,即执行完701可以直接执行703。因此,图7中702使用虚线表示。
方式2,终端采用模式1检测DCI;其中,模式1为终端在当前DCI span内盲检DCI,无论是否检测到DCI,一旦盲检结束,则产生DCI检测中断。
也就是说,方式2中,终端产生的DCI检测中断时,可能检测到了DCI,也可以没有检测到DCI,所以701之后,终端可以执行702,判断是否检测到DCI。
702,判断是否检测到DCI,若是,则执行703,若否,则执行707。
703,判断DCI是否为虚警,若是,则丢弃该DCI,若否,则执行704。
应理解,虚警即误检,例如,终端检测到原本应下发到其它终端的DCI,或者,检测到非DCI时,即为虚警。对于属于误检的DCI,终端可以直接丢弃。
704,判断DCI是否为预设DCI类型(或预设DCI格式),若是,则执行705,若否,则直接处理该DCI。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CI存储结构可以用于存储预设DCI类型的DCI,例如,所述预设DCI类型可以包括DCI1_0和DCI1_1。如果检测到的DCI是预设类型的DCI可以继续执行后续过程,如果检测到的DCI不是预设类型的DCI可以直接处理该DCI。
705,在DCI存储空间内存储该DCI,并进行排序。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检测到DCI之后,确定该DCI符合预设DCI类型,则将该DCI存储在DCI存储空间内,例如图4中的(a)、图5中的(a)或图6中的(a)所示的buffer内。需要说明的是,将DCI存储到图4中的(a)、图5中的(a)或图6中的(a)所示的buffer内的过程,以及排序过程,参见前文所述,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701中检测到的DCI可能是半静态调度的DCI,也就是说,终端需要每过一个周期,在DCI指示的时域资源(例如符号2)上接收数据。一个周期可以是一个子帧或一个时隙。简单来说,半静态调度的DCI实际上是包括多个DCI,每个周期一个DCI,一个DCI指示一个PDSCH时域资源。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最近需要执行PDSCH调度的DCI存储在DCI存储空间内,并做标识,该标识用于指示该DCI是SPS。
同理,若701中检测到的DCI是slot聚合(即一个DCI指示多个slot),也就是说,多个时隙内每个时隙终端需要基于该DCI执行一次PDSCH调度。简单来说,slot聚合的DCI实际上也是包括多个DCI,所述多个时隙内每个时隙内一个DCI,每个DCI指示一个PDSCH资源。因此,终端可以将最近需要执行PDSCH调度的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内,并做标识,该标识用于指示该DCI是slot聚合。
706,判断702中检测到的DCI是否处理完,若是,则执行707,若否,则执行703。
需要说明的是,在702中检测到的DCI可能有多个,不同DCI的处理过程可能不同,例如,有些DCI直接丢弃,有些DCI存储到DCI buffer中。因此,706中终端判断DCI是否处理完,可以是指终端判断702中检测到的DCI是否都处理完毕。
707,按照DCI存储空间内buffer的先后顺序为PDSCH分配逻辑资源。
实施例四
对于DCI存储空间来说,既有DCI入队(即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中)情况,也由DCI出队(即将DCI移出DCI存储空间)情况。终端可以依次处理DCI存储空间中的每个DCI。其中,终端处理一个DCI的过程可以包括:终端从DCI存储空间内读取出该DCI、为该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以得到下行数据。具体而言,通过逻辑资源得到下行数据的过程包括下行数据接收、下行数据解调、译码,才能确定下行数据的具体内容。当终端通过所述逻辑资源完成译码过程时,可以产生一个译码中断,该译码中断表征逻辑资源完成下行数据的译码过程。
应理解,存在一种情况,终端读取出了两个DCI,并为两个DCI指示的PDSCH分别分配了逻辑资源,即分配了两个逻辑资源。但是预设时长内,并未检测到任何一个译码中断,那么终端认为所述两个逻辑资源仍然被占用,无法继续对分配给其它DCI指示的PDSCH。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逃生机制。具体而言,终端可以设置时间阈值,当所有逻辑资源分配完毕的情况下,超过所述时间阈值后,未收到任何一个逻辑资源产生译码中断,则清空DCI存储空间。示例性的,终端可以判断当前最先分配的逻辑资源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未上报译码中断时,清空DCI存储空间。
示例性的,假设当前终端依次读取出DCIA和DCIB,先为DCIA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1,再为DCIB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2。分配逻辑资源1之后,超过所述时间阈值未收到逻辑资源1产生的译码中断,则清空DCI存储空间。
应理解,终端清空DCI之后,可以重新在PDCCH上检测DCI,并对DCI存储、排序、并按照排序为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中逻辑资源的个数有限。假设为2,即终端中只有两个逻辑资源。终端处理DCI存储空间内的某个DCI之前,判断所述两个逻辑资源是否被分配完毕,若否,则为该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若是,说明暂时无法未该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终端可以等到译码中断。假设终端等到某个逻辑资源产生的译码中断之后,可以将所述某个逻辑资源分配给所述DCI指示的PDSCH。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PDSCH,逻辑资源不同。例如,对应第一类型的PDSCH,可使用的逻辑资源包括逻辑资源1和逻辑资源2,对于第二类型的PDSCH,可以使用的逻辑资源包括逻辑资源3。这里的不同类型的PDSCH可以理解为不同加扰类型的PDSCH,例如,加扰类型可以包括系统消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ystem information SI_RNTI)加扰类型、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NTI,C-RNTI)加扰类型、小区半静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semi-persistent RNTI,CS-RNTI)加扰类型、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 RNTI,TC_RNTI)加扰类型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RNTI,RA-RNTI)加扰类型。例如,对于SI-RNTI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使用的逻辑资源的总数为1。再例如,对于C-RNTI加扰类型的PDSCH,可以使用的逻辑资源的总数2。
因此,终端为不同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之前,可以判断该PDSCH的加扰类型,基于该加扰类型分配对应的逻辑资源。举例来说,终端先为第二DCI对应的第二PDSCH分配逻辑资源1,后为第一DCI对应的第一PDSCH分配逻辑资源2。当终端接收到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指示第三PDSCH占用的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时,确定该第三PDCH的类型,假设是C-RNTI加扰类型,确定逻辑资源总数为2。终端可以判断所述两个逻辑资源是否均被分配完毕;若是,则等待所述两个逻辑资源中某个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之后,将所述某个逻辑资源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三PDSCH,以得到第三下行数据。若否,可以将所述两个逻辑资源中未被分配的逻辑资源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三PDSCH。
参见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801,确定DCI存储空间中排首位的DCI所指示的PDSCH的加扰类型。
802,判断所述加扰类型对应的M个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是否达到上限,若否,则执行803,若是,则执行804.
示例性的,假设首位DCI是C-RNTI加扰的,C-RNTI加扰的对应的M个逻辑资源,所述M个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上限是2。假设所述M个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N小于2时,此时终端可以为首位DCI指示的PDSCH分配所述M个逻辑资源中尚未被分配的逻辑资源。假设所述M个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N大于或等于2,此时终端无法为首位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所以终端可以等待译码中断。假设终端检测到所述M个逻辑资源中某个逻辑资源产生译码中断时,可以将N减1,即所述M个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N减1。终端可以为首位DCI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
803,为首位DCI指示的PDSCH分配所述M个逻辑资源中尚未被分配的逻辑资源。
804,等待译码中断,将产生所述译码中断的逻辑资源分配给所述首位DCI指示的PDSCH。
可选的,在803之前,终端还可以判断首位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的首符号之前是否存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所述coreset用于检测所述加扰类型的DCI;若是,在coerset上检测DCI,将检测到的DCI存储到DCI存储空间内,重新进行排序。这种情况下,803中,处理的排首位的DCI是重新排序之后的排首位的DCI。
需要说明的是,空闲态PDCCH对应的时频资源被称为控制资源集(controlresource set,CORESET)。基站通过在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Channel,PBCH)中发送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Block,MIB)指示coreset。控制资源集coreset用于承载DCI。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在coreset上检测DCI。
因此,一种可能的情况为,803中排首位的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之前存在用于检测所述加扰类型的DCI的coreset。简单的说,在首位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之前,有所述加扰类型的DCI等待被终端检测,或者说,终端还可以检测到其它的所述加扰类型的DCI。由于首位DCI的PDSCH时域资源还未到达,终端可以在所述coreset上检测DCI,然后将该DCI存入DCI存储空间内并进行重新排序,然后基于重新排序的DCI为PDSCH分配逻辑资源。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对于不同加扰类型的PDSCH,对应的逻辑资源数量不同。终端可以设置多个计数器,一个计数器对应一种加扰类型的PDSCH对应的逻辑资源的个数,即用于计数该加扰类型的PDSCH对应的已经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当终端检测到一个译码中断时,可以判断该译码中断对应的加扰类型,然后,将该加扰类型对应的计数器减1。
参见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
901,检测到译码中断。
902,判断译码中断对应的加扰类型,其中,加扰类型可以包括:SI-RNTI加扰的、P-RNTI加扰的、C-RNTI加扰、CS-RNTI加扰的、TC-RNTI加扰的或RA-RNTI加扰的等。
可选的,终端读取出一个DCI,对该DCI对应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之后,若解析PDSCH完毕,可以产生译码中断,该译码中断可以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哪一个PDSCH(或哪种加扰类型的PDSCH)完成解析。因此,当终端检测到一个译码中断时,可以基于该译码中断中的指示信息,一个PDSCH(或哪种加扰类型的PDSCH)完成解析。
示例性的,对于SI-RNTI加扰类型,对应的逻辑资源上限可以是1,对于C-RNTI加扰、CS-RNTI加扰、TC-RNTI加扰或RA-RNTI加扰类型,对应的逻辑资源上限可以是2,对于P-RNTI加扰类型,对应的逻辑资源上限可以是5,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计数器1可以记录SI-RNTI加扰类型PDSCH对应的所有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计数器2可以记录C-RNTI加扰、CS-RNTI加扰、TC-RNTI加扰或RA-RNTI加扰类型PDSCH对应的所有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计数器3可以记录P-RNTI加扰类型PDSCH对应的所有逻辑资源中被分配的逻辑资源的数量。
因此,若902中确定加扰类型是SI-RNTI加扰类型时,计数器1的计数值减1。若902中确定加扰类型是P-RNTI加扰类型,则计数器3的计数值减1。若902中确定加扰类型是C-RNTI加扰、CS-RNTI加扰、TC-RNTI加扰或RA-RNTI加扰类型,则计数器2的计数值减1。
实施例六
示例性的,参见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1001,检测到符号0中断。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内可以设置计时器,该计时器没检测到符号0对应的时间时,产生一中断,即符号0中断。
1002,判断DCI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指示的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在当前时隙内,若是,则执行1003,若否,则执行1001。
需要说明的是,若DCI存储空间内不存在当前时隙内PDSCH时,无需考虑当前时隙内检测到的新DCI与DCI存储空间内已存在的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的顺序问题。所以,终端无需执行后续步骤,可以继续检测下一个符号0中断。
1003,判断当前时隙内是否存在coreset,若是,则执行1004,若否,则执行1007。
控制资源集coreset即用于承载DCI的PDCCH资源,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在coreset所指示的资源上检测DCI。也就是说,若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即存在等待终端接收的DCI。终端需要考虑在coreset上接收的新DCI,与DCI存储空间内已存在的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的现有顺序。因此,终端可以继续执行1004。若当前时隙内不存在coreset时,即终端在当前时隙内没有等待接收的DCI,所以终端可以依次按照DCI存储空间内的PDSCH的先后顺序分配逻辑资源。
可选的,1003还可以更为细化,例如,终端可以判断当前时隙内是否存在coreset,该coreset的最晚时间处于当前时隙内需要执行PDSCH调度的DCI所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之前。若是,则执行1004,若否,则执行1007。
举例来说,假设DCI存储空间内存在DCIA,该DCIA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在当前时隙内。如果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且该coreset的最晚时间早于DCIA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之前,也就是说,在DCIA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之前,存在待终端接收的DCI,而待接收的DCI所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不清楚,可能在DCIA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之前,也可能在DCIA所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之后,所以终端可以在coreset上检测DCI,然后将检测到的DCI与已经接收到的DCI重新排序。
示例性的,参见图11所示,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也存在PDSCH时域资源即DCIA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且coreset在DCIA指示的PDSCH时域之前,则终端在coreset上监测DCI,假设检测到DCIB,且该DCIB所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在DCIA使用资源之前,则终端先为该DCIB所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然后为DCIA指示的PDSCH分配逻辑资源。
1004,在corset上检测DCI,产生DCI检测中断。
可以理解的是,1004中产生DCI检测中断之后的过程可以参见图7所示的实施例。
1005,判断是否检测到DCI,若是,执行1006,若否,执行1007。
1006,将检测到的第二DCI存入DCI存储空间,并对DCI存储空间内所有DCI按照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先后顺序重新排序。
1007,按照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先后顺序依次为PDSCH分配逻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当1003中判断当前时隙内存在至少两个corset时,终端可以在所述至少两个corset中时间最晚的corset上检测DCI,以避免当前时隙内没有PDSCH调度点。因为,在当前时隙内时间较早的corset上检测DCI,较大概率下,该DCI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与DCI存储空间内当前时隙内需要执行PDSCH调度的DCI所指示的PDSCH时域资源冲突。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200,该装置1200包括收发单元1202和处理单元1201。
一示例中,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
其中,收发单元1202,用于接收第一DCI,所述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
收发单元1202,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指示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
处理单元1201,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以得到第一下行数据;以及
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以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的,收发单元1202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再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在第一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一DCI,在第二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二DCI,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所述处理单元1201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确定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再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所述第二逻辑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为第一基带处理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为第二基带处理资源。
可选的,收发单元102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指示第三PDSCH占用的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
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
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之后,将所述第三逻辑资源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三PDSCH,以得到第三下行数据,所述第三逻辑资源为所述第一逻辑资源和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中最先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处于空闲态的逻辑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201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具体包括: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的计数器当前的计数值等于N,所述N为所有逻辑资源的总个数。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具体包括:检测到译码中断,所述译码中断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之后,确定在预设时长内,不存在任一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的逻辑资源时,清空所有存储的DCI。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202在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指示第四PDSCH占用的第四时域资源;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所述第四PDSCH的加扰类型与所述第一PDSCH的加扰类型均为第一类型;
若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量为1,等待所述第一逻辑资源解析完毕所述第一PDSCH,处理单元1201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
若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据大于1,处理单元1201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第四逻辑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DCI中携带第五时域资源以及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
可选的,所述时间偏移量包括时隙偏移量或符号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第三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DCI;
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四标识,第五标识和第六标识;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五标识为第四存储空间的对应的index,所述第六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四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DCI。
可选的,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之前,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判断当前时隙内是否存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所述coreset用于指示接收DCI的传输资源;若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通过收发单元1201在所述coreset上接收第五DCI,所述第五DCI指示第五PDSCH占用的第五时域资源;
处理单元1201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包括:确定所述第五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当前时隙内存在至少两个coreset,在所述至少两个coreset中时间最晚的coreset上检测所述第五DCI。
关于处理单元1201、收发单元1202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变形,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示例性地,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该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其中,处理器完成上述处理单元1201的功能,接口完成上述收发单元1202的功能。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300。该装置1300中包括:通信接口1301、至少一个处理器1302、至少一个存储器1303。通信接口1301,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3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302调用存储器130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通过通信接口1301收发数据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302调用存储器130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通过通信接口13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301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处理器13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存储器13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器1303和处理器1302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作为另一种实现,存储器1303还可以位于装置1300之外。处理器1302可以和存储器1303协同操作。处理器702可以执行存储器1303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03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302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301、处理器1302以及存储器1303之间的连接介质。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3中以存储器1303、处理器1302以及通信接口1301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以图13所示的装置1300实现。具体的,处理单元1201可以由处理器1302实现,收发单元1202可以由通信接口1301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DCI,所述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
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指示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
在第一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一DCI,在第二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二DCI,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
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以得到第一下行数据;以及
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以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确定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再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所述第二逻辑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再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为第一基带处理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为第二基带处理资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指示第三PDSCH占用的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
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之后,将所述第三逻辑资源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三PDSCH,以得到第三下行数据,所述第三逻辑资源为所述第一逻辑资源和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中最先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处于空闲态的逻辑资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包括: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的计数器当前的计数值等于N,所述N为所有逻辑资源的总个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包括:
检测到译码中断,所述译码中断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预设时长内,不存在任一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的逻辑资源,清空所有存储的DCI。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指示第四PDSCH占用的第四时域资源;
确定所述第四PDSCH的加扰类型与所述第一PDSCH的加扰类型均为第一类型;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量为1,等待所述第一逻辑资源解析完毕所述第一PDSCH,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
或者,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据大于1,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第四逻辑资源。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中携带第五时域资源以及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包括时隙偏移量或符号偏移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二标识为第二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第三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DCI;
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四标识,第五标识和第六标识;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五标识为第四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六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四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DCI。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时隙内是否存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所述coreset用于指示接收DCI的传输资源;
若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则在所述coreset上接收第五DCI,所述第五DCI指示第五PDSCH占用的第五时域资源;
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包括:
确定所述第五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时隙内存在至少两个coreset,在所述至少两个coreset中时间最晚的coreset上检测所述第五DCI。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DCI,所述第一DCI用于指示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之后,继续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指示第二PDSCH占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
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一DCI,在第二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二DCI,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以得到第一下行数据;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以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在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第二逻辑资源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排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之后,确定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之后,再为所述第一PDSCH分配所述第二逻辑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再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解析到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二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解析所述第一PDSCH,具体包括:所述第二逻辑资源用于对所述第二PDSCH进行解调和/或译码。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资源为第一基带处理资源,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为第二基带处理资源。
19.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指示第三PDSCH占用的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
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之后,将所述第三逻辑资源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三PDSCH,以得到第三下行数据,所述第三逻辑资源为所述第一逻辑资源和所述第二逻辑资源中最先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处于空闲态的逻辑资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所有逻辑资源被分配完毕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的计数器当前的计数值等于N,所述N为所有逻辑资源的总个数。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确定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时,具体用于:检测到译码中断,所述译码中断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逻辑资源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在预设时长内,不存在任一解析完毕对应的PDSCH的逻辑资源,清空所有存储的DCI。
23.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DCI之后,接收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指示第四PDSCH占用的第四时域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四PDSCH的加扰类型与所述第一PDSCH的加扰类型均为第一类型;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量为1,等待所述第一逻辑资源解析完毕所述第一PDSCH,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所述第一逻辑资源;
或者,
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中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逻辑资源数据大于1,为所述第四PDSCH分配用于解析所述第一类型的PDSCH的第四逻辑资源。
24.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中携带第五时域资源以及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DCI指示的第一PDSCH占用的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五时域资源与所述时间偏移量之和。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包括时隙偏移量或符号偏移量。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二标识为第二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第三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三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晚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DCI;
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索引,包括:
第四标识,第五标识和第六标识;其中,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五标识为第四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六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对应的index,所述第四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指示的时域资源早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DCI。
2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之前,还用于:判断当前时隙内是否存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所述coreset用于指示接收DCI的传输资源;
若当前时隙内存在coreset,则在所述coreset上接收第五DCI,所述第五DCI指示第五PDSCH占用的第五时域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在用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五时域资源在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后,为所述第二PDSCH分配第一逻辑资源。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当前时隙内存在至少两个coreset,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在所述至少两个coreset中时间最晚的coreset上检测所述第五DCI。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网络设备。
3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80001671.3A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34394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4034 WO2021147108A1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469A CN113439469A (zh) 2021-09-24
CN113439469B true CN113439469B (zh) 2023-04-28

Family

ID=76991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1671.3A Active CN113439469B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9469B (zh)
WO (1) WO202114710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8670A (zh) * 2007-12-29 2010-11-0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资源分配请求和分配的方法与装置
CN10939142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644464A (zh) * 2018-05-11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信道的接收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216727A1 (ko) * 2018-05-11 2019-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1077B1 (en) * 2013-01-18 2019-06-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ds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024559A1 (zh) * 2015-08-12 2017-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0351019B (zh) * 2018-04-0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8670A (zh) * 2007-12-29 2010-11-0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资源分配请求和分配的方法与装置
CN10939142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644464A (zh) * 2018-05-11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信道的接收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216727A1 (ko) * 2018-05-11 2019-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469A (zh) 2021-09-24
WO2021147108A1 (zh)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4644B2 (en) Method for trans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11867074B (zh) 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方法、通信装置
JP2020533834A (ja) 通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10753341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38874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0771107A (zh) 用于交叉数字基本配置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0757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termi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22328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4328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idelink device
RU2733220C1 (ru) Способ диспетчеризаци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8432275B (zh) 一种下行紧急业务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21027806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99618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3023910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13072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61834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439469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0236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2075111A (zh) 一种上行传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210022110A1 (en) Managing paging monitoring by a wireless device
CN114830579B (zh) 管理主小区跨载波调度
CN112470507B (zh)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11705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369282A1 (en) Managing paging monitoring by a wireless device
CN113613331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