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146A -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146A
CN113438146A CN202110579036.XA CN202110579036A CN113438146A CN 113438146 A CN113438146 A CN 113438146A CN 202110579036 A CN202110579036 A CN 202110579036A CN 113438146 A CN113438146 A CN 113438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message receiv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90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伟
陈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g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g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g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g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90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1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1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8Commands or executabl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包括:由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自主控制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沟通信息在消息接收方的存储介质上保留的时间、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截屏操作、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复制操作、以及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转发操作。本发明的方法相比较现在普遍在使用的即时通讯系统,在保证正常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或者各类机密信息不被随便利用和传播,有效提高了通讯系统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量的即时通讯产品的出现,为提高沟通效率、提升沟通体验创造了良好的途径。即时通讯技术在文字聊天、语音消息发送、文件传输、音视频电话等应用场景提供了丰富的用户体验,逐渐也产生了明显的弊端。
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式等同于书面效果,这些信息具备保存的功能,可以在发送和接收之后的时间内被长期的保存,或者转发,转移储存等。当使用者在发送和接收消息之后,不能按照需要随时进行删除。这一弊端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各类机密等敏感信息,当今社会,即时通讯工具在提供了人与人交流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为隐私泄露、机密外泄提供了机会,这些泄露的信息被敲诈勒索的不法分子利用,或者被无知者肆意传播,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名誉损失、经济损失等不良影响。
举例来说,现有的流行的即时通讯工具包括:
1、微信: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主要功能包含:
聊天: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
添加好友:微信支持查找微信号、查看QQ好友添加好友、查看手机通讯录和分享微信号添加好友、摇一摇添加好友、二维码查找添加好友等多种方式。
实时语音视频对讲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者视频聊天方式和一群人对讲,在手机屏幕关闭的情况下也仍可进行实时聊天。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户端的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微信支付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
其他服务:例如城市服务,可以轻松完成社保查询、个税查询、水电燃气费缴纳、公共自行车查询、路况查询、12369环保举报等多项政务民生服务。
朋友圈: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
公众平台: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微信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为避免被陌生人骚扰,设置了添加好友需要验证的设置;可设置好友的分类为仅聊天或者开放朋友圈;
2)为了保证资金安全,涉及支付等功能的需要设置密码、手势密码或者指纹认证等;
3)为了避免朋友圈信息泄露,设置了可展示的时间范围,或者选择不可见等功能,并且这些设置可以针对好友单独设置;
4)可以设置黑名单,阻拦不想聊天的对象;
5)微信在其他设备的登录信息可以删除;
6)更换新设备登录时需要多重验证身份;
7)发出的信息在2分钟内可以撤回;
8)对于聊天中的敏感信息会有警示提醒,防止被骗。
2、QQ: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聊天以及语音聊天、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远程控制、QQ邮箱、传送离线文件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方式相连。
此外QQ还具有与手机聊天、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传输文件、传送离线文件、共享文件、QQ邮箱、网络收藏夹、发送贺卡等,储存文件等功能。QQ不仅仅是简单的即时通信软件,它与全国多家寻呼台、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实现传统的无线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的短消息互联,是国内最为流行功能最强的即时通信(IM)软件。QQ状态分为不在线,离线,忙碌,请勿打扰,离开,隐身,在线,Q我吧。还可以自己编辑QQ状态。
QQ的安全防范方面,要求用户采取以下措施:
1)保证电脑系统安全,使用安全软件和杀毒软件。
2)使用官方最新版QQ软件,不要使用第三方修改版本及QQ外挂。
3)保证QQ密码复杂,牢记QQ密保资料,万一被盗要尽快采取措施。
4)不浏览网上传播的不安全网站,学会去鉴别。
5)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垃圾广告消息。
6)严防中奖欺骗,了解被骗的报警手段。
7)多学习安全知识,关注QQ安全频道。
8)拒绝使用外挂非法软件,以防被盗号。
9)可以使用QQ电脑管家。
10)定期更换密码,绑定手机,更多可在QQ安全中心设置。
11)不要随便使用视频聊天,防止木马。
现有主流即时通信工具的特点是功能丰富,附带金融支付、自媒体、游戏和小程序等功能,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发展社交和展示自我的需求,与此同时,因为有方便的截屏、转发、复制等功能,也给通信录好友很多保留和转发自己信息的便利,这些行为是不需要通过对方同意就可以简单实现的,为此造成的很多隐私泄露、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恶劣事件时有发生,以微信为例,因为好友删除都是单向的,就会发生有矛盾的两个人即使删除拉黑对方,在对方的微信中还是可以看到之前所有的聊天记录,可以截屏,转发和导出存储。如果有一种设计可以在任何时候撤回以前发出的信息,并且双向删除,就会很大程度上避免被人随意截屏敏感信息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通讯系统安全性同时提升用户体验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包括:由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自主控制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沟通信息在消息接收方的存储介质上保留的时间、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截屏操作、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复制操作、以及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转发操作。
优选地,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向消息接收方发送沟通信息;在消息发送方执行退出当前聊天界面回到列表、退出应用、退出登录、和解除该消息接收方的好友关系中的一种操作时,消息发送方自动向消息接收方发送沟通信息删除指令;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消息发送方的沟通信息删除指令时自动删除与该消息接收方有关的沟通信息。
优选地,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互相发送沟通信息;指定的远程或者第三方同时向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发送与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之间的通信关联的消息删除命令,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消息删除命令时各自删除两者之间的聊天记录。
优选地,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截屏功能,其中禁止截屏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截屏,并且将禁止截屏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截屏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将该相关设置信息转送至该消息接收方所处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使得该电子设备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均针对该消息发送方向该消息接收方发送的消息设置相同的禁止截屏功能。
优选地,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复制功能,其中禁止复制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复制,并且将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复制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将该相关设置信息转送至该消息接收方所处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使得该电子设备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均针对该消息发送方向该消息接收方发送的消息设置相同的禁止复制功能。
优选地,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转发功能,其中禁止复制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转发,并且将禁止转发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转发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转发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将该相关设置信息转送至该消息接收方所处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使得该电子设备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均针对该消息发送方向该消息接收方发送的消息设置相同的禁止转发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由即时通讯系统使用者自主控制沟通信息在存储介质上保留的时间、控制截屏、控制复制、控制转发等措施来实现隐私和机密信息的有效保护。本发明的方法相比较现在普遍在使用的即时通讯系统,在保证正常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或者各类机密信息不被随便利用和传播,有效提高了通讯系统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的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即时通讯系统使用者自主控制沟通信息在存储介质上保留的时间、控制截屏、控制复制、控制转发等措施来实现隐私和机密信息的有效保护。保护方案可以是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的组合。
1)控制沟通信息在存储介质上保留的时间,就是俗称的阅后即焚功能,用户可以选择每条信息在被查看起开始计时,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这条消息消失不再在聊天双方的显示设备上面显示。这一控制功能既可以是面向全局所有对象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个指定的对象。同时这个功能还能够按照特定的条件被触发执行双向删除聊天记录的命令,例如以下条件:
①退出当前聊天界面回到列表;
②退出应用;
③退出登录;
④删除好友;
⑤被指定的远程或者第三方命令执行双向删除聊天记录。
举例来说,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可以由任意合适的电子设备或者软件程序实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S1: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向消息接收方发送沟通信息;
第二步骤S2:在消息发送方执行退出当前聊天界面回到列表、退出应用、退出登录、和解除该消息接收方的好友关系中的一种操作时,消息发送方自动向消息接收方发送沟通信息删除指令;
第三步骤S3: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消息发送方的沟通信息删除指令时自动删除与该消息接收方有关的沟通信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互相发送沟通信息;指定的远程或者第三方同时向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发送与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之间的通信关联的消息删除命令,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消息删除命令时各自删除两者之间的聊天记录。
2)控制截屏,就是可以在即时通信的所有过程或者部分过程中禁止截取显示设备上显示的聊天记录。这个禁止的指令起效的范围包含即时通信所在的通信、计算、存储和显示的硬件载体系统内的截屏功能和其他第三方设计的截屏功能。控制截屏功能实现的具体方案是:
①可以按照具体功能来设置禁止截屏功能的开启,例如:所有功能界面都禁止截屏;禁止对图片类信息进行截屏;禁止对视频类信息进行截屏;禁止对账号信息界面截屏、禁止对支付相关的界面截屏等等。以上禁止截屏功能的开启可以是单选或者多选,给用户更多灵活的选择。
②可以按照指定的聊天对象设置禁止截屏功能开启,这个开启的方式可以是批量或者单个设置开启或者关闭、全部开启或者关闭、可以在聊天界面上即时选择当前聊天对象禁止截屏功能的开启或者关闭。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截屏功能,其中禁止截屏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截屏,并且将禁止截屏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截屏操作。
3)控制复制:就是可以在即时通信的所有过程或者部分过程中禁止复制显示设备上显示的聊天记录。这个禁止的指令起效的范围包含即时通信所在的通信、计算、存储和显示的硬件载体系统内的复制功能和其他第三方设计的复制功能。控制复制功能实现的具体方案是:
①可以按照指定的聊天对象设置禁止复制功能开启,这个开启的方式可以是批量或者单个设置开启或者关闭、全部开启或者关闭、可以在聊天界面上即时选择当前聊天对象禁止复制功能的开启或者关闭。
②可以按照聊天信息的类型设置禁止复制功能开启,例如针对文字、语音、图片、视频、表情、链接等消息类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行选择性开启或者关闭。
具体地,类似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复制功能,其中禁止复制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复制,并且将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复制操作。
4)控制转发:就是可以在即时通信的所有过程或者部分过程中禁止转发显示设备上显示的聊天记录。这个禁止的指令起效的范围包含即时通信所在的通信、计算、存储和显示的硬件载体系统内的转发功能和其他第三方设计的转发功能。控制转发功能实现的具体方案是:
①可以按照指定的聊天对象设置禁止转发功能开启,这个开启的方式可以是批量或者单个设置开启或者关闭、全部开启或者关闭、可以在聊天界面上即时选择当前聊天对象禁止转发功能的开启或者关闭。
②可以按照聊天信息的类型设置禁止转发功能开启,例如针对文字、语音、图片、视频、表情、链接等消息类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行选择性开启或者关闭。
具体地,类似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转发功能,其中禁止复制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转发,并且将禁止转发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转发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转发操作。
以上四种对即时通信聊天记录安全保护的措施可以组合实施,也可以设定某些默认的配置来方便用户一键选择,在满足使用者个性化安全需求的同时创造便捷的操作方式。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由即时通讯系统使用者自主控制沟通信息在存储介质上保留的时间、控制截屏、控制复制、控制转发等措施来实现隐私和机密信息的有效保护。这一方法相比较现在普遍在使用的即时通讯系统,在保证正常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或者各类机密信息不被随便利用和传播,有效提高了通讯系统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自主控制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沟通信息在消息接收方的存储介质上保留的时间、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截屏操作、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复制操作、以及消息接收方对沟通信息的转发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向消息接收方发送沟通信息;在消息发送方执行退出当前聊天界面回到列表、退出应用、退出登录、和解除该消息接收方的好友关系中的一种操作时,消息发送方自动向消息接收方发送沟通信息删除指令;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消息发送方的沟通信息删除指令时自动删除与该消息接收方有关的沟通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互相发送沟通信息;指定的远程或者第三方同时向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发送与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之间的通信关联的消息删除命令,该消息发送方和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消息删除命令时各自删除两者之间的聊天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截屏功能,其中禁止截屏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截屏,并且将禁止截屏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截屏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将该相关设置信息转送至该消息接收方所处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使得该电子设备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均针对该消息发送方向该消息接收方发送的消息设置相同的禁止截屏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复制功能,其中禁止复制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复制,并且将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复制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复制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将该相关设置信息转送至该消息接收方所处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使得该电子设备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均针对该消息发送方向该消息接收方发送的消息设置相同的禁止复制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在与消息接收方发起消息通讯之前,按照具体功能针对该消息接收方设置禁止转发功能,其中禁止复制功能包括禁止对设定的信息类别进行转发,并且将禁止转发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发送给该消息接收方;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根据禁止转发功能的相关设置信息执行转发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消息接收方在接收到该相关设置信息后将该相关设置信息转送至该消息接收方所处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使得该电子设备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均针对该消息发送方向该消息接收方发送的消息设置相同的禁止转发功能。
CN202110579036.X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Pending CN1134381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9036.XA CN113438146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9036.XA CN113438146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146A true CN113438146A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3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9036.XA Pending CN113438146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14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6060A (zh) * 2014-06-26 2014-09-24 福州大学 移动终端即时通信的消息阅时保护与阅后即焚实现方法
WO2016095646A1 (zh) * 2014-12-17 2016-06-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痕通讯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230707A (zh) * 2016-08-31 2016-12-14 黄宁 一种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法
CN107846345A (zh) * 2016-09-18 2018-03-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8494663A (zh) * 2018-03-16 2018-09-04 北京邦邦共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阅后即焚方法及装置
CN110932967A (zh) * 2019-12-31 2020-03-27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的无痕会话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165425A (zh) * 2020-09-23 2021-01-01 即时匹配(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阅后即焚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6060A (zh) * 2014-06-26 2014-09-24 福州大学 移动终端即时通信的消息阅时保护与阅后即焚实现方法
WO2016095646A1 (zh) * 2014-12-17 2016-06-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痕通讯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230707A (zh) * 2016-08-31 2016-12-14 黄宁 一种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法
CN107846345A (zh) * 2016-09-18 2018-03-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8494663A (zh) * 2018-03-16 2018-09-04 北京邦邦共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阅后即焚方法及装置
CN110932967A (zh) * 2019-12-31 2020-03-27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的无痕会话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165425A (zh) * 2020-09-23 2021-01-01 即时匹配(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阅后即焚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9594B2 (en) Method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and fraudulent phone call verification that utilizes an identification code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dynamic password
CN104660562B (zh) 一种信息查看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8260353B2 (en) SIM messaging client
US2022010803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gesture triggered automatic erasure on a private network
Mitnick The art of invisibility: The world's most famous hacker teaches you how to be safe in the age of big brother and big data
CN105830477A (zh) 集成操作系统的域管理
KR20160009569A (ko) Sms 메시지를 추적하는 시스템과 방법
WO20161304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ccess to message content
CN105393523B (zh) 隐私保护的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Botha et al. A comparison of chat applications in terms of security and privacy
US115934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accounts through which users are able to operate computing devices
CN105592452A (zh) 防止私密数据被恶意读取的方法及其装置
Rottermanner et al.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in smartphone messengers
Courtney Careless talk costs privacy [digital assistants]
WO2011088660A1 (zh) 保护手机信息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KR102051078B1 (ko) 개인정보 보호 기능을 갖는 메신저 프로그램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메신저 서비스 시스템
Speed et al. Mobile Security: How to secure, privatize and recover your devices
CN113438146A (zh) 一种增强即时通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CN106332011B (zh) 一种短信加密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8156330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消息管理系统和方法
Igor et al. Security Software Green Head for Mobile Devices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from Malware and Illegal Activities of Cyber Criminals.
Sonowal et 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Roddel The Ultimate Guide to Internet Safety Second Edition
Chang et al. Memory forensics for key evidence investigations in case illustrations
Anwar et al. Guess who is listening in to the board meeting: on the use of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s as roving spy bu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