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039A -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039A
CN113438039A CN202110891750.2A CN202110891750A CN113438039A CN 113438039 A CN113438039 A CN 113438039A CN 202110891750 A CN202110891750 A CN 202110891750A CN 113438039 A CN113438039 A CN 113438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transmitter
quadratur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17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8039B (zh
Inventor
王劲涛
张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pu Infinite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ianjin Tsinghua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ianjin Tsinghua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ianjin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917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8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04L27/364Arrangements for overcoming imperfections in the modulator, e.g. quadrature error or unbalanced I and Q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设计两个低频基带频点频率的窄带训练信号,并分别在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信号通路上分多次发射不同的窄带训练信号,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对估计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在不同频率上设计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分别在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发射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以及零信号,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在频域将不同频点上的宽带失配信息转化为基带补偿系数,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以进行正交失配校准。该方法够实现宽带频率范围内的正交失配校准,利用发射机自带的混频器件,降低校准成本。

Description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正交体制的发射机(也称为直接上变频发射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的各领域。其基本原理是:结构上,发射机分为同相和正交两个通路,两个通路上的基带信号被相位相差90度的载频上变频至工作频率,然后两路正交的射频信号相加的射频信号作为最终发射信号。工作流程上,将基带的复数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通过同相和正交通道进行上变频调制,然后发射出去。由于器件本身的不理想性,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达到实现完美的正交效果,引起正交失配。引起正交失配的几个主要原因是:同相和正交通路上的本振正交失配、载频泄露、以及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功放、滤波器等器件参数差异等。对现有的宽带系统来说,正交失配会引起镜像频率干扰,进而导致严重的信号质量下降。而实际宽带系统中,正交失配极有可能导致20dB的信噪比水平,无法有效传输包括64QAM、256QAM在内的高阶调制信号。因此,正交发射机的准确校准对提高信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正交发射机的校准方案主要通过第三方仪器分别对发射机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进行接收采样,然后估计同相和正交通道的频率响应,推导出正交失配信息。这些方法由于借助了单独的接收机,有比较好的校准效果,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发射机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实现正交失配信息的估计和校准,对发射引入较小的改动,降低发射机正交失配的校准成本。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预设频率关系的两个低频基带频点,在所述两个低频基带频点的基带频率上设计窄带训练信号,并分别在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信号通路上分多次发射不同的窄带训练信号,从所述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对双音信号之间的混频输出信号估计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
在宽带频率范围内的不同频率上设计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根据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分别在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发射所述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以及零信号,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的单音信号、直流与零信号之间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
在频域将不同频点上的宽带失配信息转化为基带补偿系数,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以进行正交失配校准。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能够通过发射机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估计出正交失配信息,然后在频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以较低的要校准成本实现正交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准。同时摒弃了成本较高的第三方仪器校准方案,使用发射机内部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大大降低了正交失配的校准成本。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窄带训练信号为所述两个低频基带频点各自单音信号的组合。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通路将所述窄带训练信号经正交调制后上变频到射频,射频信号经过所述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后生成所述两个低频基带频点上所携带训练信号的差频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窄带训练信号包括:第一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双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第二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与所述第一窄带训练信号中单音信号同频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双音信号;第三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第四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第五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对双音信号之间的混频输出信号估计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包括:利用多种所述窄带训练信号的组合对应的混频输出,得到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根据所述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及多种所述窄带训练信号的组合对应的混频输出,估计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包括:第六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零信号;第七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第八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第九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零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的单音信号、直流与零信号之间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包括:根据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和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以及所述训练信号的组合得到发射机同相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频率响应信息和发射机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同相和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之比为所述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频域将不同频点上的宽带失配信息转化为基带补偿系数,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以进行正交失配校准,包括:利用本振失配信息及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各频点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最小化镜像频点干扰为准则设计基带补偿系数,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直接补偿,进行校准正交失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包括:
本振正交失配及载频泄露估计模块,用于估计本振信号的正交失配信息以及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载频泄露信息;
宽带正交失配信息估计模块,用于最终估计整个宽带频率范围内特定频率点上的正交失配信息估计,确定待测试频率点上同相和正交通道上各自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并推导出相应的正交失配信息;以及
基带补偿模块,用于将所述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和所述正交失配信息转化为对应的补偿系数,并将补偿系数施加在基带信号上,获取正交失配校准过后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能够通过发射机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估计出正交失配信息,然后在频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以较低的要校准成本实现正交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准。同时摒弃了成本较高的第三方仪器校准方案,使用发射机内部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大大降低了正交失配的校准成本。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的基带信号补偿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一般正交发射机中都会装配低成本的自混频器件,比如用于功率检测的二极管。这些器件本身具有混频效果。若合理设计训练信号,那么通过混频器的自混频,可以将同相和正交通路的失配信息下变频至基带,进而推导出来。基于此思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正交失配校准方法。此方法摒弃了成本较高的第三方仪器校准方案,使用发射机内部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大大降低了正交失配的校准成本。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选取预设频率关系的两个低频基带频点,在两个低频基带频点的基带频率上设计窄带训练信号,并分别在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信号通路上分多次发射不同的窄带训练信号,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对双音信号之间的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
具体地,选取频率较近低的两个相邻的基带频率点用于载频泄露信息,在同相和正交通路上设计基于这两个基带频率点的窄带训练信号,窄带训练信号是这两个频率点各自单音信号的组合。
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通路将基带的窄带训练信号经正交调制后上变频到射频。其射频信号经过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后生成上述两个频点上所携带训练信号的差频信号。
为估计出本振的正交失配和载频泄露信息,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通路将基带的窄带训练信号经正交调制后上变频到射频。其射频信号经过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后生成上述两个频点上所携带训练信号的差频信号。此差频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携带了本振正交失配和载频泄露的综合信息。因此,独立的本振正交失配和载频泄露信息可以通过多次发送不同的训练信号得出的不同组合的综合信息推导得到。
进一步地,为估计出本振的正交失配和载频泄露信息,发射机分别发射五种窄带训练信号,包括:第一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双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第二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与第一窄带训练信号中单音信号同频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双音信号;第三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第四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第五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利用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对双音信号之间的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包括:利用多种窄带训练信号的组合对应的混频输出,得到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根据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及多种窄带训练信号的组合对应的混频输出,估计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
分时发送上述五种训练信号,并采样自混频器件输出信号。
联合第一种和第二种训练信号各自的自混频输出,估计出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具体来讲第一种和第二种训练信号各息的自混频输出会在差频信号上生成两组与本振失配信息对应的幅度和相位相关的系数。利用此系数与本振失配的内在关系,结合两组输出,可以求解得到本振失配。
本振失配信息已知的情形下,可以利用补偿容易消除其影响。进一步地,本振失配补偿之后的信号自混频输出,则仅包含了载频泄露信息。联合第四种和第五种训练信号各自的混频输出,估计出载频泄露信息。具体来讲第一种和第二种训练信号各息的自混频输出会在差频信号上生成两组与同相和正交通道载频泄露信息的系数。利用此系数与本振失配的内在关系,结合两组输出,可以求解得到同相与正交通道各自的载频泄露信息。
在步骤S102中,在宽带频率范围内的不同频率上设计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根据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分别在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发射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以及零信号,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的单音信号、直流与零信号之间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一个待测试的频点,发射机分别发射另外四种训练信号,包括:第六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零信号;第七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第八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第九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零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的单音信号、直流与零信号之间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包括:根据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和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以及训练信号的组合得到发射机同相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频率响应信息和发射机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同相和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之比为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
本振失配和载频泄露已知的情形下,可以通过补偿消除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对本振失配和载频泄露进行补偿后的信号和自混频输出,其主要包含的是同相和正交通道上各自的信道响应信息。联合第六种和第七种训练信号,估计出对应频点或其附近的发射机同相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频率响应信息。联合第八种和第九种训练信号,估计出对应频点或其附近的发射机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上述同相和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之比即为测试频点上的正交失配信息。
在步骤S103中,在频域将不同频点上的宽带失配信息转化为基带补偿系数,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以进行正交失配校准。
为对整个信号带宽内不同频率上的正交失配进行补偿,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本振失配信息以及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各频点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最小化镜像频点干扰为准则设计基带补偿系数,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按照图2的方式进行直接补偿,以实现校准正交失配。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S1,选取频率较近低的两个相邻的基带频率点用于载频泄露信息,在同相和正交通路上设计基于这两个基带频率点的窄带训练信号,窄带训练信号是这两个频率点各自单音信号的组合。
假设选取的基带频率点为fd和fr,其距离零频率足够低,并且受载频泄露的影响较小,记本振失配信息为ge,其中幅度和相位分别为g和θ;记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载频泄露信息分别为OI和OQ。那么对于包含有频率分别在fd和fr上的双音信号来说,其经过发射机的自混频器件后的输出信号包含了两个频率的差频信号:即频率为±(fd-fr)的信号。
此差频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携带了本振正交失配和载频泄露的综合信息。因此,独立的本振正交失配和载频泄露信息可以通过多次发送不同的训练信号得出的不同组合的综合信息推导得到。
为估计出本振的正交失配和载频泄露信息,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机分别发射五种窄带训练信号。
其中,第一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双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训练信号由下式表达:基带信号为x1(t)=xI1(t)+j·xQ1(t),其中XI1(t)=cos(2πfdt)+cos(2πfrt),xQ1(t)=-sin(2πfrt)。那么,此训练信号经过混频的输出可以表达为: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1
其中,yrf(t)为发射机上变频后的射频输出。记混频输出的差频fi=fd-fr上的系数为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2
那么其与本振失配信息的关系是: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3
其中,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4
为混频器件的增益信息。
第二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与第一种训练信号中单间信号同频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双音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训练信号由下式表达:基带信号为x2(t)=xI2(t)+j·xQ2(t),其中xI2(t)=cos(2πfrt),xQ2(t)=-(sin(2πfdt)+sin(2πfrt)),差频fi=fd-fr上的系数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5
与本振失配信息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6
联立上述两式,可以估计出本振失配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7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8
其中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79
I{*}和R{*}分别为取实部和取虚部操作。
相似地,第三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由下式表达:基带信号为x3(t)=xI3(t)+j·xQ3(t),其中xI3=cos(2πfdt),xQ3=0。差频fi=fd-fr上的系数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8
与载频泄露信息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9
其中G为通道增益。
第四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由下式表达:基带信号为x4(t)=xI4(t)+jxQ4(t),其中xI4(t)=0,xQ4(t)=sin(2πfdt)。差频fi=fd-fr上的系数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1
与载频泄露信息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2
第五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由下式表达:基带信号为x5(t)=xI5(t)+j·xQ5(t),其中xI5(t)=0,xQ5(t)=sin(2πfdt)+OQ5,OQ5为一取值任意的直流信号。差频fi=fd-fr上的系数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3
与载频泄露信息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4
联合观察第三种、第四种和第五种训练序列各自的混频输出,可得出载频泄露的估计值: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5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6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87
S2,为估计出整个信号带宽内不同频率上的正交失配,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宽带频率范围内的不同频率上设计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结合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分别在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发射单音、直流训练信号以及零信号,从发射器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的单音信号、直流与零信号之间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
进一步地,对于每一个待测试的频点fd,发射机分别发射另外四种训练信号。
其中,第六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零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由下式表达:基带信号为x6(t)=xI6(t)+j·xQ6(t),其中xI6=cos(2πfdt)+OI6,xQ6(t)=0,则训练信号混频输出在fd上的系数Ymix6(fd)与同相通道在±fd上的信道频率响应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91
第七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由下式表达:x7(t)=xI7(t)+j·xQ7(t),其中xI7(t)=cos(2πfdt),xQ7(t)=OQ7,则训练信号混频输出在fd上的系数Ymix7(fd)与同相通道在±fd上的信道频率响应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92
第八种训练信号上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由下式表达:x8(t)=xI8(t)+j·xQ8(t),其中xI8(t)=OI8,xQ8(t)=sin(2πfdt),则训练信号混频输出在fd上的系数Ymix8(fd)与正交通道在±fd上的信道频率响应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93
第九种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零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具体来说,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信号由下式表达:基带信号为x9(t)=xI9(t)+j·xQ9(t),其中xI9=0,xQ9(t)=sin(2πfdt)+OQ9,则训练信号混频输出在fd上的系数Ymix96(fd)与正交通道在±fd上的信道频率响应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94
联合观察第六种、第七种、第八种和第九种训练序列各自的混频输出,可得出待测试频率点fd引起正交失配的同相和正交通道的相关信道频率响应为: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095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101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102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103
上述同相和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之比即为测试频点上的正交失配信息,可用于正交失配的基带信号校准补偿。
S3,为对整个信号带宽内不同频率上的正交失配进行补偿,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本振失配信息以及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各频点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最小化镜像频点干扰为准则设计基带补偿系数,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按照图2的方式进行直接补偿,以实现校准正交失配。具体补偿方法如下:
首先,以最小化镜像频点干扰为准则,根据估出来的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频率响应计算补偿系数Wopt(f)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104
其中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105
Figure BDA0003196401180000106
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最优系数Wopt(f),计算其冲击响应w(t),最后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
xp(t)=x(t)+w(t)*x*(t)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通过发射机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估计出正交失配信息,然后在频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以较低的要校准成本实现正交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准。同时摒弃了成本较高的第三方仪器校准方案,使用发射机内部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大大降低了正交失配的校准成本。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包括:本振正交失配及载频泄露估计模块100、宽带正交失配信息估计模块200和基带补偿模块300。
本振正交失配及载频泄露估计模块100,用于估计本振信号的正交失配信息以及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载频泄露信息。
宽带正交失配信息估计模块200,用于最终估计整个宽带频率范围内特定频率点上的正交失配信息估计,确定待测试频率点上同相和正交通道上各自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并推导出相应的正交失配信息。
基带补偿模块300,用于将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和正交失配信息转化为对应的补偿系数,并将补偿系数施加在基带信号上,获取正交失配校准过后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通过发射机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估计出正交失配信息,然后在频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以较低的要校准成本实现正交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准。同时摒弃了成本较高的第三方仪器校准方案,使用发射机内部自带的具有自混频功能的器件,大大降低了正交失配的校准成本。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预设频率关系的两个低频基带频点,在所述两个低频基带频点的基带频率上设计窄带训练信号,并分别在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信号通路上分多次发射不同的窄带训练信号,从所述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对双音信号之间的混频输出信号估计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
在宽带频率范围内的不同频率上设计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根据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分别在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发射所述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以及零信号,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的单音信号、直流与零信号之间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
在频域将不同频点上的宽带失配信息转化为基带补偿系数,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以进行正交失配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训练信号为所述两个低频基带频点各自单音信号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的同相和正交通路将所述窄带训练信号经正交调制后上变频到射频,射频信号经过所述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后生成所述两个低频基带频点上所携带训练信号的差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训练信号包括:
第一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双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
第二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与所述第一窄带训练信号中单音信号同频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双音信号;
第三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
第四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
第五窄带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和正交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对双音信号之间的混频输出信号估计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包括:
利用多种所述窄带训练信号的组合对应的混频输出,得到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
根据所述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及多种所述窄带训练信号的组合对应的混频输出,估计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音和直流训练信号包括:
第六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零信号;
第七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正交通路上的直流信号;
第八训练信号,包含了同相通路上的直流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
第九训练信号,包含同相通路上的零信号,正交通路上的同频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发射机自带的具有混频功能的器件的单音信号、直流与零信号之间混频输出信号估计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包括:
根据本振的正交失配信息和所述发射机的载频泄露信息以及所述训练信号的组合得到发射机同相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频率响应信息和发射机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以及镜像频点上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
同相和正交通路上的频率响应信息之比为所述发射机的正交失配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频域将不同频点上的宽带失配信息转化为基带补偿系数,然后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补偿以进行正交失配校准,包括:
利用本振失配信息及同相和正交通路上各频点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以最小化镜像频点干扰为准则设计基带补偿系数,计算对应的时域冲击响应,在时域对基带信号进行直接补偿,进行校准正交失配。
9.一种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振正交失配及载频泄露估计模块,用于估计本振信号的正交失配信息以及同相和正交通道上的载频泄露信息;
宽带正交失配信息估计模块,用于最终估计整个宽带频率范围内特定频率点上的正交失配信息估计,确定待测试频率点上同相和正交通道上各自的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并推导出相应的正交失配信息;以及
基带补偿模块,用于将所述信道频率响应信息和所述正交失配信息转化为对应的补偿系数,并将补偿系数施加在基带信号上,获取正交失配校准过后的信号。
CN202110891750.2A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438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1750.2A CN113438039B (zh)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1750.2A CN113438039B (zh)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039A true CN113438039A (zh) 2021-09-24
CN113438039B CN113438039B (zh) 2022-06-07

Family

ID=7776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1750.2A Active CN113438039B (zh)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0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320A (zh) * 2022-05-16 2022-09-09 杭州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等效基带直流偏移的估计方法、装置以及发射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694A (zh) * 2004-07-09 2006-02-01 Sst通信公司 Rf接收机失配校准系统和方法
CN101909025A (zh) * 2010-04-27 2010-12-08 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本振抑制校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57616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变频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0391634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芯片发射机本振泄漏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99580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失配的校准系统及方法、射频前端芯片
CN106992796A (zh) * 2017-03-10 2017-07-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消除零差式射频接收装置输出信号直流偏移的方法
CN109861706A (zh) * 2019-02-27 2019-06-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宽带零中频接收机正交失配补偿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694A (zh) * 2004-07-09 2006-02-01 Sst通信公司 Rf接收机失配校准系统和方法
CN101909025A (zh) * 2010-04-27 2010-12-08 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本振抑制校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1634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芯片发射机本振泄漏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57616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变频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05099580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失配的校准系统及方法、射频前端芯片
CN106992796A (zh) * 2017-03-10 2017-07-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消除零差式射频接收装置输出信号直流偏移的方法
CN109861706A (zh) * 2019-02-27 2019-06-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宽带零中频接收机正交失配补偿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宁: "一种抵抗零中频接收机正交失配特性的FM解调算法", 《数据采集与处理》 *
刘宁: "一种抵抗零中频接收机正交失配特性的FM解调算法", 《数据采集与处理》, vol. 34, no. 5, 16 January 2019 (2019-01-16), pages 893 - 90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320A (zh) * 2022-05-16 2022-09-09 杭州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等效基带直流偏移的估计方法、装置以及发射机
CN115037320B (zh) * 2022-05-16 2023-08-08 杭州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等效基带直流偏移的估计方法、装置以及发射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039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9802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carrier leak, an estimator and modulation system provided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a carrier using said system
CA240796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 transmitter self-calibration
KR101234963B1 (ko) Ofdm fdd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 및 수신 경로들의 i/q 교정
US725129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Q imbalance compensation
US9749172B2 (en) Calibration method and calibration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mismatch between first signal path and second signal path of transmitter/receiver
CN104584502B (zh) 用于ofdm信号发送和接收的收发器以及计算该收发器中的iq不平衡的方法
TW201301818A (zh) Iq不平衡補償裝置及方法
US8711904B2 (en) Calibration method for non-ideal transceivers
US1124008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IQ mismatch calibration
CN113438039B (zh) 基于自混频的发射机正交失配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4142876A (zh) 一种中频收发联调iq不平衡的校正方法
US72987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Q mismatch calibration of transmitter
US852653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I-Q mismatch
US11336380B2 (en) Channel tracking method and module
CN101518014A (zh) 发射机的模拟i/q调制器的i/q不均衡和dc偏移校准
KR100366293B1 (ko) 배열 송수신부의 오차 보정장치 및 방법
CN115250218B (zh) 一种宽带信号iq不平衡及通道平坦度校准方法
TWI415386B (zh) 用於頻率變換裝置的頻率響應之特性化
CN115941078A (zh) 一种基于中频处理单元的接收机多通道一致性校准方法
CN114726455A (zh) 终端设备自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9474553B (zh) 一种用于终端发射通路的信号失真参数的估计方法及系统
US1126899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acterizing homodyne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KR20120054773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CN115882970A (zh) 一种接收iq不平衡校正方法及系统
JP2010512080A (ja) Ofdm多アンテナ送信機を評価する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3

Address after: 610000 rooms 704, 705 and 706, block B, building 1, No. 200, Tianfu Fifth Street,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Huapu infinite (Chengd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0 Eco City Science Park, No. 2018, Zhongtian Avenue, Zhongxin Tianjin eco city,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Applicant before: INSTITUTE FO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IANJIN,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