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6770A -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6770A
CN113436770A CN202110587027.5A CN202110587027A CN113436770A CN 113436770 A CN113436770 A CN 113436770A CN 202110587027 A CN202110587027 A CN 202110587027A CN 113436770 A CN113436770 A CN 113436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ar power
power station
pipeline
gas
hea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70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6770B (zh
Inventor
孙晓仁
徐耀勇
惠玉祥
赵树岭
司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5870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677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58702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436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6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6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6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6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2Treating gase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4Treating liquids
    • G21F9/06Proces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三废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该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关闭核电站头箱的输入管路和排气管路;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直至核电站头箱中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氮气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同时打开排气管路,将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排气管路排出;在检测到核电站头箱气体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时,确认核电站头箱废气处理完毕。本发明中,核电站废气处理方法可以利用较少氮气即可完成核电站头箱的清洗工作,提高了核电站头箱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Description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三废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核电站机组运行的期间,由于一回路冷却剂中含有氢,从而导致接收一回路冷却剂的硼水回收系统的头箱中含有放射性气体。核电站机组在大修期间,需要将头箱中的放射性气体排除,以便于核电站员工对头箱进行检修。现有技术中,通过需要通过多次人工操作排除头箱中放射性气体,如此,工作效率低、耗费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核电站排除头箱中放射性气体的方法存在着工作效率低、耗费高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包括核电站头箱、第一吹扫管路、排气管路以及用于将核电站废液系统排出的携带有放射性气体的液体注入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输入管路;所述输入管路的进口连通核电站废液系统,所述输入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核电站头箱,且所述输入管路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核电站头箱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进口连通核电站气液系统,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出口连通核电站头箱,且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出口插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所述排气管路的进口设置在所述核电站头箱的上方;
所述废气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核电站头箱废气处理指令,关闭核电站头箱的输入管路和排气管路;
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直至核电站头箱中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
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同时控制所述排气管路处于打开状态,将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排出;
在检测到核电站头箱气体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时,确认核电站头箱废气处理完毕。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
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开启所述排气管路,以通过所述排气管路对核电站头箱中的高压气体进行泄压。
可选地,开启所述排气管路,以通过所述排气管路对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高压气体进行泄压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达到第二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大于或等于大气压,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气储存罐,所述排气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废气储存罐;
所述将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排出,包括:
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排入到所述废气储存罐中。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输入管路的第一阀门,用于启闭所述排气管路的第二阀门,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输入管路中,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气管路中,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吹扫管路中。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旁路管道和存储头箱,所述存储头箱通过所述旁路管路连通核电站废液系统;
所述关闭核电站头箱的输入管路和排气管路之后,还包括:
将核电站废液系统排出的携带有放射性气体的液体通过所述旁路管路注入所述存储头箱中。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旁路管路的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安装在所述旁路管道中。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水泵、除气器、除气进管、除气出管、第二吹扫管路以及排放管路;所述除气进管的进口设置在核电站头箱的下方,所述出气进管的出口连通所述除气器;所述除气出管的进口设置在所述除气器的下方,所述除气出管的出口设置在核电站头箱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除气进管上;所述排放管路的进口设置在所述除气器的下方;所述第二吹扫管路的进口连通核电站气液系统,所述第二吹扫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除气器,且所述第二吹扫管路的出口插入所述除气器的液体中;
所述确认核电站头箱废气处理完毕之后,包括:
同步执行以下对所述除气器的清洗操作:
通过所述水泵将核电站头箱中的液体注入所述除气器,以对所述除气器中的液体进行稀释;
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继续往核电站头箱中注入氮气,以保持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在预设压力范围之内,所述预设压力范围为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
通过所述第二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所述除气器中,以以对所述除气器中的放射性气体进行稀释;
打开所述排放管路,以将所述除气器中的液体和气体通过所述排放管路排出;
在检测到所述除气器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放射性含量时,停止执行所述清洗操作,并确认所述除气器清洗完毕。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水泵将核电站头箱中的液体注入所述除气器,还包括:
实时检测核电站头箱中第一气体压力值,当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超出预设压力范围时,关闭所述水泵。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排放管路的第五阀门、用于启闭所述除气出管的第六阀门,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二吹扫管路的第七阀门;所述第五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放管路中,所述第六阀门安装在所述除气出管中,所述第七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二吹扫管路中。
可选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核电站头箱中放射性气体含量的第一检测仪,以及用于检测所述除气器中放射性气体含量的第二检测仪;所述第一检测仪安装在核电站头箱上,所述第二检测仪安装在所述除气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为含氢量2%。
本发明中的废气处理方法,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直至核电站头箱中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之后,再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氮气将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排出,直至在检测到核电站头箱气体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本废气处理方法在核电站头箱中液体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再往核电站头箱中通入氮气,从而利用较少氮气即可完成核电站头箱的清洗工作,提高了核电站头箱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核电站头箱;2、第一吹扫管路;21、第三阀门;3、排气管路;31、第二阀门;4、输入管路;41、第一阀门;5、废气储存罐;6、除气器;7、除气进管;71、水泵;8、除气出管;81、第六阀门;9、第二吹扫管路;91、第七阀门;10、排放管路;101、第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包括核电站头箱1、第一吹扫管路2、排气管路3以及用于将核电站废液系统(图未示)排出的携带有放射性气体的液体注入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的输入管路4;所述输入管路4的进口连通核电站废液系统,所述输入管路4的出口连通所述核电站头箱1,且所述输入管路4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核电站头箱1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的进口连通核电站气液系统(图未示),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的出口连通核电站头箱1,且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的出口插入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所述排气管路3的进口设置在所述核电站头箱1的上方;可以理解地,核电站日常运行过程中,核电站废液系统中的液体(硼水等)通过所述输入管路4输入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液体在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缓冲沉淀后再排放出去。进一步地,由于输入管路4往核电站头箱1中输入液体,该液体中含有放射性气体,从而导致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也包含有该放射性气体,在对核电站头箱1进行检修时,核电站头箱1中的放射性气体容易对核电站检修人员造成伤害,故需要将核电站头箱1中的气体的放射性达标之后,才能打开核电站头箱1并对其进行检修。
如图3所示,所述废气处理方法包括:
S100、接收核电站头箱1废气处理指令,关闭核电站头箱1的输入管路4和排气管路3;可以理解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输入管路4的第一阀门41,用于启闭所述排气管路3的第二阀门31,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的第三阀门21;所述第一阀门41安装在所述输入管路4中,所述第二阀门31安装在所述排气管路3中,所述第二阀门31安装在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中。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阀门41关闭所述输入管路4,通过所述第二阀门31关闭所述排气管路3。
S200、通过第一吹扫管路2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直至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可以理解地,通过所述第三阀门21开启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之后,所述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注入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而所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进一步地,将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位高度通过清水提高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从而减小了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体积。
S300、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同时控制所述排气管路3处于打开状态,将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排出;可以理解地,在清水将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位提升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之后,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将氮气从核电站头箱1底部注入核电站头箱1中(也即,氮气可液体中进入核电站头箱1中),氮气可以携带溶解在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进入核电站头箱1上方的气体中,同时通过所述第三阀门21开启所述排气管路3,从而氮气以及核电站头箱1中原有的气体将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排出。
S400、在检测到核电站头箱1气体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时,确认核电站头箱1废气处理完毕。可以理解地,在接收核电站头箱1废气处理指令之后,实时监测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放射性含量,在检测到核电站头箱1气体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时,说明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放射性已经达标,此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三阀门21关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通过所述第二范恩31关闭所述排气管路3以及通过所述第一阀门41关闭所述输入管路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为含氢量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也可以用其它元素的含量值来体现。
具体地,在核电站头箱1中液体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之后,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多次将氮气注入到核电站头箱1,并且第一吹扫管路2每次往核电站头箱1注入氮气,并同时开启所述排气管路3,在所述排气管路3将核电站头箱1中每次注入的氮气和原有的气体排出之后,检测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放射性含量,当检测到核电站气体的放射性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时,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即可停止往核电站头箱1中注入氮气,此时,核电站头箱1废气处理完毕。
本发明中的废气处理方法,通过第一吹扫管路2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直至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之后,再通过第一吹扫管路2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氮气将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排出,直至在检测到核电站头箱1气体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本废气处理方法在核电站头箱1中液体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再往核电站头箱1中通入氮气,从而利用较少氮气即可完成核电站头箱1的清洗工作,提高了核电站头箱1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一吹扫管路2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1的液体中(也即步骤S200),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
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开启所述排气管路3,以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对核电站头箱1中的高压气体进行泄压。可以理解地,通过所述第三阀门21关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通过所述第二阀门31开启所述排气管路3;而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在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将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1的过程中,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压力将不断升高,为了避免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箱的事故,在检测到所述述核电站头箱1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值时,及时通过所述第三阀门21关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再通过所述第二阀门31开启所述排气管路3,从而所述排气管路3可以对核电站头箱1进行泄压,从而提高了清洗核电站头箱1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启所述排气管路3,以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对核电站头箱1中的高压气体进行泄压之后,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
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达到第二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排气管路3,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大于或等于大气压,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为了避免所述排气管道对核电站头箱1进行泄压的过程中,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第一气体压力值下降到大气压时,外界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进入核电站头箱1,进入核电站头箱1中外界的空气将污染核电站头箱1,从而在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第一气体压力值大于大气压时,及时关闭所述排气管路3,提高了核电站头箱1的清洗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气储存罐5,所述排气管路3的出口连通所述废气储存罐5;可以理解地,所述废气储存罐5为密封罐。
所述将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排出(也即步骤S300),包括:
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排入到所述废气储存罐5中。可以理解地,将核电站头箱1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3排放到所述废气储存罐5中,所述废气储存罐5可以避免放射性气体对污染的环境。
进一步地,实时检测所述废气储存罐5中气体的压力升高值,通过所述压力升高值可以判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注入核电站头箱1中氮气的用量,进而便于跟踪核电站气液系统中氮气的剩余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旁路管道(图未示)和存储头箱(图未示),所述存储头箱通过所述旁路管路连通核电站废液系统;可以理解地,所述存储头箱和所述核电站头箱1之间为并联。
所述关闭核电站头箱1的输入管路4和排气管路3之后(也即S100之后),还包括:
将核电站废液系统排出的携带有放射性气体的液体通过所述旁路管路注入所述存储头箱中。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旁路管路的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安装在所述旁路管道中;通过所述第四阀门开启所述旁路管路,从而核电站废液系统排出的液体通过所述旁路管路可以注入到所述存储头箱。可以理解地,在对所述收核电站头箱1废气处理时,需要从将核电站头箱1隔离出来,此时核电站废液系统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旁路管道排到所述储存头箱中,从而避免了核电站废液系统往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输入废液而污染核电站头箱1的事故,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头箱1的清洗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水泵71、除气器6、除气进管7、除气出管8、第二吹扫管路9以及排放管路10;所述除气进管7的进口设置在核电站头箱1的下方,所述出气进管7的出口连通所述除气器6;所述除气出管8的进口设置在所述除气器6的下方,所述除气出管8的出口设置在核电站头箱1的上方;所述水泵71安装在所述除气进管7上;所述排放管路10的进口设置在所述除气器6的下方;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的进口连通核电站气液系统,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的出口连通所述除气器6,且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的出口插入所述除气器6的液体中;可以理解地,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除气器6通过所述除气进管7和所述除气出管8对核电站头箱1中液体进行循环,从而可以去除核电站头箱1中液体所含的放射性元素,从而提高了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安全性,避免了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液放射性不达标的问题。
确认所述核电站头箱1废气处理完毕之后(也即步骤S400),包括:
同步执行以下对所述除气器6的清洗操作:
通过所述水泵71将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体注入所述除气器6,以对所述除气器6中的液体进行稀释;可以理解地,在核电站头箱1废气处理完毕之后,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体是被清水稀释的液体,核电站头箱1中被稀释的液体可以对所述除气器6中发射性液体进行稀释,降低所述除气器6液体中放射性含量。
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继续往核电站头箱1中注入氮气,以保持所述核电站头箱1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在预设压力范围之内,所述预设压力范围为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可以理解地,在核电站头箱1往所述除气器6注入液体时,核电站头箱1因为输出了液体其内部的压力将会降低,为了保证了核电站头箱1中第一气体压力值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也即第一气体压力值在预设压力范围之内),利用第一吹扫管路2往核电站头箱1中注入氮气,利用氮气来维持核电站头箱1的压力值,从而提高了清洗所述除气器6时的安全性。另外,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再次向核电站头箱1中注入氮气,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放射性含量,也即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头箱1的清洗质量。
通过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所述除气器6的液体中,以对所述除气器6中的放射性气体进行稀释;可以理解地,氮气可以起到稀释除气器6中气体,以及驱赶除气器6中气体提供动力。
同时打开所述排放管路10,所述除气器6中的液体和气体通过所述排放管路10排出;可以理解地,同时利用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往所述除气器6注入氮气,所述除气器6在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体和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输入的氮气的双重作用下,将所述除气器6原有的液体和气体通过所述排放管路10排出。
在检测到所述除气器6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放射性含量时,停止执行所述清洗操作,并确认所述除气器6清洗完毕。可以理解地,停止执行所述清洗操作是通过关闭所述水泵71、关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关闭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以及关闭所述排放管路10来实现的;而所述第二预设放射性含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本实施例中,该废气处理方法还可以对除气器6进行清洗,提高了除气器6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排放管路10的第五阀门101、用于启闭所述除气出管8的第六阀门81,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的第七阀门91;所述第五阀门101安装在所述排放管路10中,所述第六阀门81安装在所述除气出管8中,所述第七阀门91安装在所述第二吹扫管路9中。可以理解地,通过所述第五阀门101开启所述排放管路10,通过所述第六阀门81开启所述除气出管8,通过所述第七阀门91开启所述第二吹气管路。需要说明地,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阀门41、所述第二阀门31、所述第三阀门21、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101、所述第六阀门81以及所述第七阀门91均包括但不限于电磁阀、手动阀、液压阀等。
进一步地,在核电站头箱1往所述除气器6注入液体时,核电站头箱1因为输出了液体其内部的压力将会降低,为了保证了核电站头箱1中的压力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利用第一吹扫管路2次往核电站头箱1中注入氮气,利用氮气来维持核电站头箱1的压力值,从而提高了清洗所述除气器6时的安全性。另外,所述第一吹扫管路2再次向核电站头箱1中注入氮气,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放射性含量,也即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头箱1的清洗质量。
在检测到所述除气器6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放射性含量时,确认所述除气器6清洗完毕。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预设放射性含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本实施例中,该废气处理方法还可以对除气器6进行清洗,提高了除气器6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执行以下对所述除气器6的清洗操作之后,还包括:
实时检测核电站头箱1中第一气体压力值,当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水泵71。可以理解地,核电站头箱1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水泵71注入到所述除气器6中时,核电站头箱1中的压力将会降低,从而在检测核电站头箱1中第一气体压力值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时,进行关闭所述水泵71,从而保证了核电站头箱1应压力过低而发生损坏的风险,且由于第二预设压力值大于大气压,与核电站头箱1在该压力下还可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其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核电站头箱1中放射性气体含量的第一检测仪(图未示),以及用于检测所述除气器6中放射性气体含量的第二检测仪(图未示);所述第一检测仪安装在核电站头箱1上,所述第二检测仪安装在所述除气器6上。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检测仪可以实时检测核电站头箱1中气体的放射性含量,通过所述第二检测仪可以实时检测所述除气器6的气体中放射性含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仪和所述第二检测仪的设置,提高了对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清洗的便捷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需要说明地,所述计算机设备与所述第一阀门41、所述第二阀门32、所述第三阀门21、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101、所述第六阀门81、所述第七阀门91、所述第一检测仪以及所述第二检测仪均通信连接;所述计算机设备还与核电站废液系统、核电站气液系统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控制器可读指令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控制器可读指令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控制器可读指令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或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包括核电站头箱、第一吹扫管路、排气管路以及用于将核电站废液系统排出的携带有放射性气体的液体注入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输入管路;所述输入管路的进口连通核电站废液系统,所述输入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核电站头箱,且所述输入管路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核电站头箱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进口连通核电站气液系统,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出口连通核电站头箱,且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出口插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所述排气管路的进口设置在所述核电站头箱的上方;
所述废气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核电站头箱废气处理指令,关闭核电站头箱的输入管路和排气管路;
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直至核电站头箱中的液位高度达到第一预设液位高度;
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同时控制所述排气管路处于打开状态,将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排出;
在检测到核电站头箱气体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时,确认核电站头箱废气处理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清水注入核电站头箱的液体中,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
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开启所述排气管路,以通过所述排气管路对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高压气体进行泄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排气管路,以通过所述排气管路对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高压气体进行泄压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达到第二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大于或等于大气压,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气储存罐,所述排气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废气储存罐;
所述将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排出,包括:
被注入的氮气以及氮气所携带的液体中的放射性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管路排入到所述废气储存罐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输入管路的第一阀门,用于启闭所述排气管路的第二阀门,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输入管路中,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气管路中,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吹扫管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旁路管道和存储头箱,所述存储头箱通过所述旁路管路连通核电站废液系统;
所述关闭核电站头箱的输入管路和排气管路之后,还包括:
将核电站废液系统排出的携带有放射性气体的液体通过所述旁路管路注入所述存储头箱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旁路管路的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安装在所述旁路管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水泵、除气器、除气进管、除气出管、第二吹扫管路以及排放管路;所述除气进管的进口设置在核电站头箱的下方,所述出气进管的出口连通所述除气器;所述除气出管的进口设置在所述除气器的下方,所述除气出管的出口设置在核电站头箱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除气进管上;所述排放管路的进口设置在所述除气器的下方;所述第二吹扫管路的进口连通核电站气液系统,所述第二吹扫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除气器;
所述确认核电站头箱废气处理完毕之后,包括:
同步执行以下对所述除气器的清洗操作:
通过所述水泵将核电站头箱中的液体注入所述除气器,以对所述除气器中的液体进行稀释;
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路继续往核电站头箱中注入氮气,以保持所述核电站头箱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在预设压力范围之内,所述预设压力范围为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值且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
通过所述第二吹扫管路将核电站气液系统输出的氮气注入所述除气器中,以对所述除气器中的放射性气体进行稀释;
打开所述排放管路,以将所述除气器中的液体和气体通过所述排放管路排出;
在检测到所述除气器中的放射性气体含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放射性含量时,停止执行所述清洗操作,并确认所述除气器清洗完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执行以下对所述除气器的清洗操作之后,还包括:
实时检测核电站头箱中的第一气体压力值,当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值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时,关闭所述水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排放管路的第五阀门、用于启闭所述除气出管的第六阀门,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二吹扫管路的第七阀门;所述第五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放管路中,所述第六阀门安装在所述除气出管中,所述第七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二吹扫管路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核电站头箱中放射性气体含量的第一检测仪,以及用于检测所述除气器中放射性气体含量的第二检测仪;所述第一检测仪安装在核电站头箱上,所述第二检测仪安装在所述除气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放射性含量为含氢量2%。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
CN202110587027.5A 2021-05-27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3436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027.5A CN113436770B (zh) 2021-05-27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027.5A CN113436770B (zh) 2021-05-27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6770A true CN113436770A (zh) 2021-09-24
CN113436770B CN113436770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82376A (en) * 1980-08-12 1982-03-03 British Nuclear Fuels Ltd Waste disposal
JPH05126994A (ja) * 1991-11-06 1993-05-25 Power Reactor & Nuclear Fuel Dev Corp ルテニウムの除去方法
JPH0996697A (ja) * 1995-10-02 1997-04-08 Toshiba Corp 放射性廃液処理装置
JP2000180593A (ja) * 1998-12-15 2000-06-3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高レベル廃液貯槽の閉塞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134076U (ja) * 2007-05-23 2007-08-02 株式会社金谷塗装工業所 廃液・排ガス処理装置
GB201509159D0 (en) * 2014-06-04 2015-07-15 China Nuclear Power Eng Co Ltd In-containment refueling water tank having rinsing function
JP2018031715A (ja) * 2016-08-26 2018-03-01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放射性廃液の処理方法および放射性廃液処理装置
WO2018108119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核电站反应堆放射性废液中气体杂质的脱气装置和方法
CN209522608U (zh) * 2018-12-21 2019-10-22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一种去除溶解放射性气体的装置
CN110752045A (zh) * 2019-10-24 2020-02-0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核电站容控箱吹扫系统及方法
JP2020193854A (ja) * 2019-05-28 2020-12-03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放射性溶液貯留設備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82376A (en) * 1980-08-12 1982-03-03 British Nuclear Fuels Ltd Waste disposal
JPH05126994A (ja) * 1991-11-06 1993-05-25 Power Reactor & Nuclear Fuel Dev Corp ルテニウムの除去方法
JPH0996697A (ja) * 1995-10-02 1997-04-08 Toshiba Corp 放射性廃液処理装置
JP2000180593A (ja) * 1998-12-15 2000-06-3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高レベル廃液貯槽の閉塞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134076U (ja) * 2007-05-23 2007-08-02 株式会社金谷塗装工業所 廃液・排ガス処理装置
GB201509159D0 (en) * 2014-06-04 2015-07-15 China Nuclear Power Eng Co Ltd In-containment refueling water tank having rinsing function
JP2018031715A (ja) * 2016-08-26 2018-03-01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放射性廃液の処理方法および放射性廃液処理装置
WO2018108119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核电站反应堆放射性废液中气体杂质的脱气装置和方法
CN209522608U (zh) * 2018-12-21 2019-10-22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一种去除溶解放射性气体的装置
JP2020193854A (ja) * 2019-05-28 2020-12-03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放射性溶液貯留設備
CN110752045A (zh) * 2019-10-24 2020-02-0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核电站容控箱吹扫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0487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事故后反应堆冷却处理方法
CN111540483B (zh) 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中小破口失水事故应对方法
CN103811083B (zh) 核电站安全注入系统及清理其注入管线的清理方法
CN112524479A (zh) 储氢气瓶气体置换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504259A (zh) 核电厂安全壳主动排放的决策评价方法
CN113436770A (zh)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436770B (zh) 基于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166638B (zh) 一种用于小型堆的冷却剂加氢系统及方法
JP4854466B2 (ja) アンモニアガス供給システム、アンモニアガス供給方法、およびアンモニアガス供給プログラム
CN113972016B (zh) 核电厂安全壳外失水事故应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1521050A (zh) 硼回收系统在大修期间的管线连接方法及控制方法
US20200312471A1 (en) Corrosion Mitigation Method for Carbon Steel Pipe
CN104773412A (zh) 一种防止储液容器内化学品气体逸散的方法
CN214094525U (zh) 一种带循环净化系统的rto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CN218774227U (zh) 一种生产脱氧消防用水的设备
CN111271603A (zh) 核电站阀门隔膜维护方法
KR102523675B1 (ko) 오토 퀵 퍼징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글로브 박스
CN112364205B (zh) 一种核电站高压熔堆序列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217614794U (zh) 一种用于烟气脱硫降低胺液损失的离子交换装置
CN112939149B (zh) 一种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双舱室式分离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502576B (zh) 化水离子交换器
CN209024191U (zh) 一种带液体安全回收功能的阀组箱
JPH036497A (ja) 沸謄水型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
CN114999693B (zh) 压缩气体稳压反应堆防不凝气体进入堆芯的卸压保护系统
CN112700898A (zh) 一种先进压水堆核电厂事故后停运安全壳喷淋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