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6317B -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6317B
CN113436317B CN202110730285.4A CN202110730285A CN113436317B CN 113436317 B CN113436317 B CN 113436317B CN 202110730285 A CN202110730285 A CN 202110730285A CN 113436317 B CN113436317 B CN 113436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dimensional model
point
floor
disp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02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6317A (zh
Inventor
谭志颖
干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ang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ang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ang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hang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02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6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63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4884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15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6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6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 G06T2207/10012Stereo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摄像头为所述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成像设备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越来越多的场所内安装了摄像头,以便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流进行安全防护。为更好的管理摄像头以及确定视频流的采集地点,需要获知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因此,如何更好的显示摄像头的位置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摄像头为所述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所述摄像头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摄像头类型、可视角度;
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所述摄像头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点和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不同,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数量和第三摄像头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一点的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二点的摄像头;
依据所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一数量呈正相关;
依据所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二数量呈正相关;
在所述第一点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并在所述第二点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在所述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
依据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在所述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包括:
获取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表征摄像头覆盖指标与颜色之间的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确定所述第一点的颜色;
以所述第一点的颜色显示所述第一点。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楼层,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显示所述第二楼层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楼层。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所述目标朝向为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朝向;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
将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并将所述朝向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目标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第二位置和坐标转换关系,所述坐标转换关系为所述全球定位系统的坐标系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预览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摄像头为所述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
显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所述摄像头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摄像头类型、可视角度;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所述摄像头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点和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不同,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数量和第三摄像头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一点的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二点的摄像头;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一数量呈正相关;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二数量呈正相关;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点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并在所述第二点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单元用于:
获取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表征摄像头覆盖指标与颜色之间的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确定所述第一点的颜色;
以所述第一点的颜色显示所述第一点。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楼层,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显示所述第二楼层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楼层。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所述目标朝向为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朝向;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
将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并将所述朝向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目标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第二位置和坐标转换关系,所述坐标转换关系为所述全球定位系统的坐标系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
在检测到预览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发送装置、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一三维模型内显示楼层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第一三维模型内显示楼层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可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字符“/”还可表示数学运算中的除号,例如,a/b=a除以b;6/3=2。“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成像设备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越来越多的场所内安装了摄像头,以便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流信息进行安全防护。而为了查看摄像头的安装效果、布局效果,通常会在二维地图上显示摄像头的位置。但该种显示方式带来的显示效果不佳,进而导致通过查看二维地图获知安装效果、布局效果的体验和效果均不佳。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以提高摄像头在场所内的位置的显示效果。
为表述方便,下文将用[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取值区间,用(c,d]表示大于c且小于或等于d的取值区间,用[e,f)表示大于或等于e且小于f的取值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图像处理装置可以是任意一种可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电子设备。可选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方法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方式实现。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01、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上述第一摄像头为上述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上述第一位置为上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场景可以是任意场景。例如,目标场景为楼宇内部;又例如,目标场景为地下停车场;再例如,目标场景为校园;再例如,目标场景是商场内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三维模型(包括第一三维模型,以及下文将要提及的第二三维模型)可以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三维模型,三维模型也可以是三维凸包,三维模型也可以是三维点云。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为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第一位置为第一摄像头在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
在一种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将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目标场景的三维模型作为第一三维模型。上述输入组件包括:键盘、鼠标、触控屏、触控板和音频输入器。
在另一种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终端发送的目标场景的三维模型作为第一三维模型。上述终端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
在又一种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激光雷达。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目标场景,得到目标场景的三维模型作为第一三维模型。
在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将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第一摄像头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
在另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摄像头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
在又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第一摄像头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第二位置和坐标转换关系,其中,坐标转换关系为全球定位系统的坐标系与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图像处理装置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对第二位置进行转换,得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和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可以分开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
102、依据上述第一位置在上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上述第一摄像头。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依据第一位置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一摄像头,可更直观的展示第一摄像头在目标场景中的位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摄像头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图像处理装置可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目标场景中任意一个摄像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1、获取上述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
本步骤中,摄像头参数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朝向、摄像头类型、可视角度。朝向可以是摄像头在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朝向,朝向也可以是摄像头在全球定位系统坐标系下的坐标。摄像头类型包括球机、枪机、半球机。可视角度可以是摄像头在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拍摄范围,拍摄范围也可以是摄像头在全球定位系统坐标系下的坐标。
在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将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摄像头参数作为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
在另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终端发送的摄像头参数作为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
2、在上述第一三维模型中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上述摄像头参数。
本步骤中,可视化指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进行显示。图像处理装置以可视化的方式将摄像头参数显示于第一三维模型中,可使第一摄像头的显示效果更直观。
例如,以可使化的方式显示摄像头参数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效果,其中,第一摄像头所拍摄的扇形区域为摄像头的拍摄范围。依据图2可知,第一摄像头为球机,即第一摄像头为球型摄像头。通过图2也可直观的感受到第一摄像头的朝向。
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执行步骤1和步骤2,可提升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的显示效果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3、在检测到预览上述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内显示上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上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属于上述第一三维模型所覆盖的显示区域。
本步骤中,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可以是,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流。
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组件向图像处理装置输入的指令。例如,在图像处理装置将第一三维模型显示于触摸显示屏的情况下,当用户通过触摸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一摄像头时,图像处理装置生成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又例如,在图像处理装置将第一三维模型通过屏幕进行显示,用户通过鼠标光标点击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一摄像头时,图像处理装置生成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
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也可以是在满足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的指令。
例如,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条件为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图像处理装置在通过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与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即确定满足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条件。
如,图像处理在通过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与张三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比对确定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包含张三的情况下,确定张三出现在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进而确定满足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条件。
又例如,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条件为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的持续时长超过时长阈值。图像处理装置在通过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与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的持续时长超过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即确定满足预览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的条件。
本步骤中,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且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位于第一三维模型的显示区域内。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第一三维模型的显示区域内,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指向第一摄像头,表征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内所显示的画面为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为在第一摄像头所在的位置的抬头显示(head up display,HUD)层。
由于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将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显示于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中,可使第一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的显示更直观,使用户更直观的感受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所显示的画面为第一摄像头所采集到的画面。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位于第一三维模型所覆盖的区域内,则可进一步提升第一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的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点和第二点,上述第一点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上述第二点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不同。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4、确定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数量和第三摄像头的第二数量,上述第二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上述第一点的摄像头,上述第三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上述第二点的摄像头。
5、依据上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上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与上述第一数量呈正相关。
6、依据上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上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与上述第二数量呈正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中,某点的摄像头覆盖指标用于表征拍摄范围覆盖该点的摄像头数量。假设第一数量为n1,第二数量为n2,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为i1,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为i2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n1、n2、i1、i2满足下式:
其中,k1、k2均为正数,c1、c2均为实数。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n1、n2、i1、i2满足下式:
其中,k1、k2均为正数,c1、c2均为实数。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n1、n2、i1、i2满足下式:
其中,k1、k2均为正数,c1、c2均为实数。
由于不同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不同,不同摄像头获取的信息不同。因此,拍摄范围包括某一点的摄像头的数量越多,通过摄像头获取到的该点的信息的准确度越高,这样,基于摄像头获取到的信息得到的处理结果的准确度也就越高。
例如,摄像头a的拍摄范围和摄像头b的拍摄范围均包括A点,即拍摄范围包括A点的摄像头的数量为2。摄像头c的拍摄范围包括B点,即拍摄范围包括B点的摄像头的数量为1。由于拍摄范围包括A点的摄像头的数量大于拍摄范围包括B点的摄像头的数量,通过摄像头(包括摄像头a和摄像头b)获取到的A点的信息比通过摄像头(即摄像头c)获取到的B点的信息准确。
若人物C出现在A点时,摄像头a采集到包含人物C的图像d。人物C出现在A点时,摄像头b采集到包含人物C的图像e。人物D出现在B点时,摄像头c采集到包含人物D的图像f。
基于图像d和图像e确定的人物C的属性信息(包括服饰属性和外形属性)比基于图像f确定的人物C的属性信息更准确。
7、在上述第一点显示上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并在上述第二点显示上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
在本步骤中,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在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可直观的显示通过摄像头获取到的第一点的信息的准确度。同理,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在第二点显示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可直观的显示通过摄像头获取到的第二点的信息的准确度。
在第一点和第二点分属不同楼层时,图像处理装置基于步骤4~步骤7可通过显示不同楼层,分别显示不同楼层的摄像头覆盖指标,从而提升摄像头覆盖指标的显示效果。
其中,图像处理装置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不同楼层的显示效果可参见图3和图4。图3所示的大厦和图4所示的大厦相同,目标场景为该大厦的内部。图3所示的楼层为目标场景的A楼层,图4所示的楼层为目标场景的B楼层,即图像处理装置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A楼层的显示效果可参见图3,图像处理装置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B楼层的显示效果可参见图4。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点属于第一楼层,第二点属于第二楼层,其中,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不同。图像处理装置可在显示第一楼层时显示第一点的摄像头覆盖指标,在显示第二楼层时显示第二点的摄像头覆盖指标。
应理解,在该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点和第二点仅为示例,不应理解为只能显示第一三维模型中任意两个点的摄像头覆盖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图像处理装置可显示第一三维模型中所有点的摄像头覆盖指标。
在第一点属于第一楼层,第二点属于第二楼层时,不应理解为只能在第一楼层中的一个点显示摄像头覆盖指标,也不应理解为只能在第二楼层中的一个点显示摄像头覆盖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在第一楼层中的一个点或一个以上点显示摄像头覆盖指标,也可在第二楼层中的一个点或一个以上点显示摄像头覆盖指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在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8、获取上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数量为第一楼层内摄像头的数量。
在一种获取上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将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数量作为第三数量。
在另一种获取上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数量作为第三数量。
9、依据上述第一数量与上述第三数量的比值得到上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量与第三数量的比值=第一数量/第三数量。例如,第一数量为10,第三数量为30,那么第一数量与第三数量的比值为1/3。
假设第一数量与第三数量的比值为n3,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为i1。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n3、i1满足下式:
i1=k3×n3+c3…公式(4)
其中,k3为正数,c3为实数。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n3、i1满足下式:
其中,k3为正数,c3为实数。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n3、i1满足下式:
i1=(k3×n3+c3)2…公式(6)
其中,k3为正数,c3为实数。
可选的,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第二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四数量,并依据第二数量与第四数量之间的比值得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执行以下步骤在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
10、获取映射关系,上述映射关系表征摄像头覆盖指标与颜色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绿色所表征的摄像头覆盖指标比红色所表征的摄像头覆盖指标大。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颜色越深表征摄像头覆盖指标越大。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执行步骤8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映射关系可参见下表:
摄像头覆盖指标 像素值
[0,0.1) 40
[0.1,0.3) 80
[0.3,0.5) 100
[0.5,0.7) 140
[0.7,0.8) 170
[0.8,0.9) 200
[0.9,1] 240
表1
在一种获取映射关系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映射关系。
在另一种获取映射关系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终端发送的映射关系获取映射关系。
11、依据上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确定上述第一点的颜色。
12、以上述第一点的颜色显示上述第一点。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摄像头位于第一楼层。在该种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摄像头位于第一楼层,图像处理装置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一摄像头即图像处理装置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一楼层。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将第一三维模型中除第一楼层之外的楼层隐藏,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一楼层。
例如,第一三维模型共有五层,第一楼层是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三层。图像处理装置可将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四层和第五层隐藏,进而在显示第一三维模型的外形的同时,显示第一楼层。由于第一楼层为第三层,在显示第一楼层时将遮挡住第一层和第二层,这样,可避免在显示第一三维模型时,第一层和第二层对第一楼层的显示所带来的干扰,从而提升第一楼层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第一楼层的路网信息,依据该路网信息确定第一点是否属于可行区域。在确定第一点属于可行区域的情况下,执行在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的步骤,其中,可行区域指可供人行走的区域。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还执行以下步骤:
13、在检测到显示上述第二楼层的指令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上述第二楼层。
在本步骤中,图像处理装置在检测到显示第二楼层的指令的情况下,将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所显示的楼层切换为第二楼层。
显示第二楼层的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组件向图像处理装置输入的指令。例如,在图像处理装置将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三维模型的楼层信息显示于显示页面中,当用户通过触摸屏触摸楼层信息中的第二楼层时,图像处理装置生成显示第二楼层的指令。又例如,在图像处理装置将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三维模型的楼层信息通过屏幕进行显示,用户通过鼠标光标点击楼层信息中的第二楼层时,图像处理装置生成显示第二楼层的指令。
显示上述第二楼层的指令也可以是在满足显示第二楼层的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的指令。例如,显示第二楼层的条件为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二楼层内。图像处理装置在通过将第二楼层内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与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第二楼层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二楼层内,即确定满足显示第二楼层的条件。
如,图像处理在通过将第二楼层内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与张三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比对确定第二楼层内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包含张三的情况下,确定张三出现在第二楼层内,进而确定满足显示第二楼层的条件。
又例如,显示第二楼层的条件为第二楼层出现失火事件。图像处理装置在通过对第二楼层内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楼层出现失火事件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显示第二楼层的条件。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将第一三维模型中除第二楼层之外的楼层隐藏,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二楼层。
例如,第一三维模型共有五层,第二楼层是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四层。图像处理装置可将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五层隐藏,进而在显示第一三维模型的外形的同时,显示第二楼层。由于第二楼层为第四层,在显示第二楼层时将遮挡住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这样,可避免在显示第一三维模型时,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对第二楼层的显示所带来的干扰,从而提升第二楼层的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在执行步骤102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14、获取上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上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上述目标朝向为上述第一摄像头在上述全球定位系统坐标系下的朝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朝向为第一摄像头的朝向,目标朝向表征第一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第二三维模型即为第一摄像头的三维模型。
在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将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第一摄像头的朝向作为目标朝向。
在另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摄像头的朝向作为目标朝向。
在又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第一摄像头在目标场景中的朝向和坐标转换关系,其中,坐标转换关系为全球定位系统坐标系与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图像处理装置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将第一摄像头在目标场景中的朝向转换为第一摄像头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得到目标朝向。
在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将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第一摄像头的三维模型作为第二三维模型。
在另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摄像头的三维模型作为第二三维模型。
在又一种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的实现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激光雷达。图像处理装置使用激光雷达对第一摄像头进行扫描,得到第一摄像头的三维模型作为第二三维模型。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和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可以分开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
在执行完步骤14后,图像处理装置在执行步骤102的过程中执行以下步骤:
15、将上述第一位置作为上述第二三维模型在上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并将上述目标朝向作为上述第二三维模型在上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在上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上述第二三维模型。
在步骤15中,图像处理装置依据第一位置确定第二三维模型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并依据目标朝向确定第二三维模型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进而依据第二三维模型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第二三维模型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二三维模型,从而取得更好的显示效果,使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二三维模型的显示效果更逼真。此外,由于第二三维模型可精确显示第一位置(即第一摄像头在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通过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二三维模型,可提升所显示的第一摄像头的位置的准确度。
可选的,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执行步骤15得到的显示效果可参见图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在执行步骤102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16、获取上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上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摄像头的图像可通过对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得到。
在执行完步骤16后,图像处理装置在执行步骤102的过程中执行以下步骤:
17、依据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目标朝向,在上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上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得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成本低,且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一摄像头的图像的难度低、数据处理量低,通过执行步骤16和步骤17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一摄像头,可降低成本,减少数据处理量。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为了增强工作、生活或者社会环境中的安全性,会在各个区域场所内安装监控摄像头,以便根据监控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流信息进行安全防护,如从视频流确定目标人物的行踪。因此,如何合理布局场所内的监控摄像头对提高安全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监控摄像头的布局包括:监控摄像头的安装高度、监控摄像头的朝向、监控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场所内各地点的摄像头覆盖指标。
目前,为确定监控摄像头的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确定调整监控摄像头布局,均需要相关人员到场所内观察监控摄像头的布局,并通过人工调整监控摄像头的布局以确定监控摄像头的布局是否合理。该种方法不仅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相关人员观察场所内监控摄像头的布局的效率较低。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在场所的三维模型中显示监控摄像头,且可可视化显示监控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和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从而使相关人员无需到场所内即可观察监控摄像头的布局,由此降低观察场所内监控摄像头的布局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并提高相关人员观察场所内监控摄像头的布局的效率。
而且通过调整监控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或调整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可改变监控摄像头在场所内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效果,这样相关人员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即可观察到调整监控摄像头的布局后的效果,从而降低相关人员去场所内调整监控摄像头的布局所耗费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由此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例如,A公司的大厦内多处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但依据实际监控效果可确定,A大厦内的B处存在监控死角。此时,A公司的相关人员通过在大厦的三维模型中增加一个监控摄像头,并合理布局该监控摄像头的高度、朝向,使B处的死角处于该监控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从而达到去除B处的监控死角。这样,相关人员在确定可去除B的监控死角后,调整监控摄像头布局,可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并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像处理装置1包括获取单元11、显示单元12。可选的,该图像处理装置1还包括处理单元13。其中:
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摄像头为所述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
显示单元12,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所述摄像头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摄像头类型、可视角度;
所述显示单元1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所述摄像头参数。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点和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不同,所述图像处理装置1还包括:
处理单元13,用于确定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数量和第三摄像头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一点的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二点的摄像头;
所述处理单元13,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一数量呈正相关;
所述处理单元13,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量得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二数量呈正相关;
所述显示单元1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点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并在所述第二点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点显示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
所述处理单元13,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单元12用于:
获取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表征摄像头覆盖指标与颜色之间的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确定所述第一点的颜色;
以所述第一点的颜色显示所述第一点。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楼层,所述显示单元12,还用于:在检测到显示所述第二楼层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楼层。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所述目标朝向为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朝向;
所述显示单元12,用于:
将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并将所述朝向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所述显示单元12,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目标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单元11,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第二位置和坐标转换关系,所述坐标转换关系为所述全球定位系统的坐标系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
结合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单元12,还用于:
在检测到预览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
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依据第一位置在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第一摄像头,可更直观的展示第一摄像头在目标场景中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图像处理装置2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输入装置23,输出装置24。该处理器21、存储器22、输入装置23和输出装置24通过连接器相耦合,该连接器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耦合是指通过特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包括直接相连或者通过其他设备间接相连,例如可以通过各类接口、传输线、总线等相连。
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在处理器21是一个GPU的情况下,该GPU可以是单核GPU,也可以是多核GPU。可选的,处理器21可以是多个GPU构成的处理器组,多个处理器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彼此耦合。可选的,该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处理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存储器2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可选地,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输入装置23用于输入数据和/或信号,以及输出装置24用于输出数据和/或信号。输入装置23和输出装置24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器件。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22不仅可用于存储相关指令,还可用于存储相关数据,如该存储器22可用于存储通过输入装置23获取的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一位置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存储器中具体所存储的数据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图6仅仅示出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描述各有侧重,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没有赘述,因此,在某一实施例未描述或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记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显示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9)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摄像头为所述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点和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一楼层;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
在目标对象出现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的持续时长超过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
确定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数量和第三摄像头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一点的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二点的摄像头;
获取所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
依据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一数量呈正相关;
依据所述第二数量得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二数量呈正相关;
在所述第二点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
获取所述第一楼层的路网信息;
在依据所述路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点属于可行区域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点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
在所述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二楼层内的情况下,将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所显示的楼层切换为所述第二楼层,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除所述第二楼层之外的楼层隐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摄像头参数,所述摄像头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摄像头类型、可视角度;
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所述摄像头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点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包括:
获取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表征摄像头覆盖指标与颜色之间的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确定所述第一点的颜色;
以所述第一点的颜色显示所述第一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二三维模型,所述目标朝向为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朝向;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
将所述第一位置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并将所述朝向作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二三维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目标朝向和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目标朝向,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第二位置和坐标转换关系,所述坐标转换关系为所述全球定位系统的坐标系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依据坐标转换关系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
7.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场景的第一三维模型以及第一摄像头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摄像头为所述目标场景内的摄像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坐标系下的位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点和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点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的第一楼层;
显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目标对象出现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的持续时长超过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数量和第三摄像头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一点的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拍摄范围包括所述第二点的摄像头;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楼层内的摄像头的第三数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一数量呈正相关;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数量得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与所述第二数量呈正相关;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点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覆盖指标;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楼层的路网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依据所述路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点属于可行区域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点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覆盖指标;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出现在第二楼层内的情况下,将在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所显示的楼层切换为所述第二楼层,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除所述第二楼层之外的楼层隐藏。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30285.4A 2021-06-29 2021-06-29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36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285.4A CN113436317B (zh) 2021-06-29 2021-06-29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1/134884 WO2023273155A1 (zh) 2021-06-29 2021-12-01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285.4A CN113436317B (zh) 2021-06-29 2021-06-29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6317A CN113436317A (zh) 2021-09-24
CN113436317B true CN113436317B (zh) 2023-11-03

Family

ID=77757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0285.4A Active CN113436317B (zh) 2021-06-29 2021-06-29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6317B (zh)
WO (1) WO20232731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6317B (zh) * 2021-06-29 2023-11-03 西安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1664A (zh) * 2016-08-09 2017-08-29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1696216A (zh) * 2020-06-16 2020-09-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增强现实全景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12197708A (zh) * 2020-08-31 2021-01-08 深圳市慧鲤科技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409B (zh) * 2013-08-27 2016-08-10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摄像头姿态快速估计的覆盖范围3d可视化方法
US10771715B2 (en) * 2016-08-09 2020-09-08 Shenzhen Reali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Camera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831333B2 (en) * 2017-07-26 2020-11-10 Adobe Inc. Manipulating a camera perspective within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JP7164968B2 (ja) * 2018-05-07 2022-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737518A (zh) * 2020-06-16 2020-10-0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场景模型的图像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36317B (zh) * 2021-06-29 2023-11-03 西安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1664A (zh) * 2016-08-09 2017-08-29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1696216A (zh) * 2020-06-16 2020-09-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增强现实全景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12197708A (zh) * 2020-08-31 2021-01-08 深圳市慧鲤科技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6317A (zh) 2021-09-24
WO2023273155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4950B2 (e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remote guida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JP6798094B2 (ja) 仮想三次元家屋モデルにおいて空間サイズをマーク及び表示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6627861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23093217A1 (zh) 数据标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
US2013018790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apturing and moving 3d models and true-scale metadata of real world objects
CN103914876B (zh) 用于在3d地图上显示视频的方法和设备
JP2016534461A (ja) 物理的光景を表す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4155299B (zh) 一种建筑数字孪生构建方法及系统
JP6310149B2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02945563A (zh) 一种全景视频的展示与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7396069A (zh) 监控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20076175A (ko) 고유식별 정보를 이용한 3차원 실시간 거리뷰시스템
CN108846899B (zh) 提高用户对房源中每个功能间的面积感知的方法及系统
KR20180120456A (ko) 파노라마 영상을 기반으로 가상현실 콘텐츠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3436317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2805A (zh) 一种监控场景展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75866B (zh) 一种屏幕触摸点击响应的方法及实现的系统
WO2023273154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
KR101850134B1 (ko) 3차원 동작 모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036107B1 (ko) 고유식별 정보를 이용한 증강 현실 구현시스템
CN113350792B (zh) 虚拟模型的轮廓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2918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0482B (zh) 视频数据组织调度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68798B1 (ko) 증강 현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739098A (zh) 测速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18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