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4991A -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4991A
CN113424991A CN202110720611.3A CN202110720611A CN113424991A CN 113424991 A CN113424991 A CN 113424991A CN 202110720611 A CN202110720611 A CN 202110720611A CN 113424991 A CN113424991 A CN 113424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ounting seat
electrode
base
block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06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幸福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06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4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4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49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3188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65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3Monitoring, e.g. fault detection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该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安装座和阻隔件,发热体包括基体进而发热线路,基体具有底面,发热线路位于基体上,发热线路包括发热部和与发热部电连接的发热电极,发热电极靠近所述底面;安装座用于固定发热体,安装座与基体固定连接,安装座与基体的连接处位于发热电极的靠近底面的一侧;阻隔件靠近发热体,阻隔件位于安装座外并靠近安装座,至少一部分阻隔件和安装座与基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发热电极的两侧。上述发热组件能够提高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寿命和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形成装置主要是通过发热体加热雾化介质或雾化介质载体(例如雾化弹)而释放气溶胶。低温气溶胶形成装置主要是以200℃~400℃的低温烘烤雾化弹,使之产生气溶胶供使用者吸食,使用方便且更为健康,受到使用者的青睐。
目前,低温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加热方式包括中心加热(通过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发热体直接插入雾化介质载体中而加热雾化介质载体)和四周加热(通过将雾化介质载体置于管式的发热体中而使其被加热),其中,中心加热的发热体热效率高,因而也是主要的加热方式。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气溶胶加热时会产生液体并流向靠近发热体底部的电极及安装座,产生电极的腐蚀及安装座的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改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极腐蚀问题和安装座污染问题的发热组件。
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安装座和阻隔件;所述安装座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基体和发热线路,所述基体具有底面,所述发热线路位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发热线路包括发热部和与所述发热部电连接的发热电极,所述发热电极靠近所述底面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至少一部分所述阻隔件和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两侧。
上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安装座和阻隔件,阻隔件用于吸收沿发热体的表面流下的由于发热体加热雾化介质载体而产生的可以流动的物质,使得安装座及安装座内的其他部件不容易受这些可以流动的物质的影响(例如腐蚀、短路等),与传统发热组件的卡持在安装座与发热体之间、起阻挡从发热体表面流下的物质流入安装座的密封件不同,上述发热组件的阻隔件能够吸收从发热体流下的物质且不参与安装座与发热体的固定,这使得安装座与发热体之间的固定与阻隔件无关且从发热体流下的物质也更不容易腐蚀安装座及其内部部件,使得安装座的寿命更长,并且上述发热组件在组装时操作也更简易。另外,通过将安装座与发热体的固定位置设置在发热电极的靠近基体的底面的一侧,使得的安装座与发热体的固定位置不容易受高温的影响而老化,发热体与安装座之间的固定关系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所以,上述发热组件可能改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极腐蚀问题和安装座污染问题,提高气溶胶形成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组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发热体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阻隔件为非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整个所述阻隔件位于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阻隔件自由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阻隔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更远离所述底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与所述发热体非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开设有穿孔,所述阻隔件通过所述穿孔套于所述发热体外,所述阻隔件具有相背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均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具有相背设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位于所述发热电极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底面的沉槽,所述沉槽具有槽底面,所述槽底面与所述上表面位于所述发热电极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下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发热体的交线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上端线与下端线之间或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均位于所述发热电极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与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整个所述阻隔件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阻隔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更远离所述底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开设有穿孔,所述阻隔件通过所述穿孔紧密套于所述发热体外,所述阻隔件具有相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盖体和支撑体,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底面并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盖体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并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盖体围成容纳腔,所述发热电极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阻隔件位于安装座外并靠近所述支撑体,所述发热体依次穿过所述支撑体和所述阻隔件并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呈中空柱状结构,所述支撑体具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盖体遮蔽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而配合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阻隔件密封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发热体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阻隔件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延伸;
及/或,所述阻隔件与所述发热体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的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与所述发热体之间有0.2mm~2mm的间隙,所述阻隔件密封或遮蔽所述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连接法兰,所述盖体与所述基体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处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具有吸油结构,所述吸油结构的主要材料选自吸油纸、多孔陶瓷、碳材料、无纺布、棉及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还包括测温线路,所述测温线路位于所述基体上并与所述发热线路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线路包括测温部和与所述测温部电连接的测温电极,所述测温电极位于所述基体上并收容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测温电极较所述发热电极更靠近于所述底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电极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外并伸入所述安装座内,伸入所述安装座内的测温电极与测温电极引线的连接处,较伸入安装座内的发热电极与发热电极引线的连接处,更靠近底面;所述测温电极与测温电极引线的连接处在所述底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热电极和所述发热电极引线的连接处在所述底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为针状或片状,所述底面为所述基体的靠近所述安装座的端面。
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用于容纳待加热物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及
上述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发热组件的发热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发热组件的安装座内并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座外并伸入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组件的阻隔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剖视;
图3为图2所示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加热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加热组件的剖面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剖面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剖面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剖面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气溶胶形成装置;20、待加热物体;110、第一壳体;120、第二壳体;130、发热组件;140、控制器;150、电源;131、发热体;133、安装座;135、阻隔件;131a、基体;131b、底面;131c、发热电极;132、发热电极引线;133a、盖体;133b、支撑体;133c、容置槽;134、连接法兰;136、第一密封件;137、第二密封件;135a、上表面;135b、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使用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时,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被表述为“非固定连接”时,是指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卡接、螺接或紧密套接等固定连接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10,该气溶胶形成装置1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和发热组件130。
具体地,第一壳体110用于容纳待加热物体20。在使用时,待加热物体20在第一壳体110中被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待加热物体20为雾化介质载体(例如雾化弹)。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待加热物体20不限于雾化介质载体,还可以是其他物质。可选地,第一壳体110呈杯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的形状不限于杯状,还可以是根据被加热的物体的形状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一壳体110为金属壳体或塑料壳体。当然,第一壳体120的材质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的壳体。
具体地,第二壳体120作为气溶胶形成装置10的外壳。第一壳体110收容在第二壳体120内。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完全收容在第二壳体120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也可以部分收容于第二壳体120内。可选地,第二壳体120呈圆柱状、长条状或椭球状。第二壳体120为金属壳体或塑料壳体。当然,第二壳体12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二壳体120的材料也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的壳体。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壳体120可以是多层设置。当然,各层之间还可以有间隔,以起隔热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3~图6,发热组件130位于第二壳体120内,作为气溶胶形成装置10的加热部件。具体地,发热组件130包括发热体131、安装座133和阻隔件135。
发热体131作为发热组件130的发热部件,发热体131的一部分位于安装座133内并与安装座133固定连接,另一部分位于安装座133外并伸入第一壳体110内,发热体131用于加热第一壳体110内的待加热物体20。具体地,发热体131包括基体131a和发热线路。基体131a用于为发热线路提供支撑。基体131a的一部分位于安装座133内并与安装座133固定连接,另一部分位于安装座133外并伸入第一壳体110内。具体地,基体131a具有底面131b,基体131a的靠近底面131b的部分位于安装座133内并与安装座133固定连接,另一部分位于安装座133外并伸入第一壳体110内。可选地,基体131a呈针状或片状。当然,基体131a的形状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基体131a呈针状或片状时,底面131b为基体131a的靠近安装座133的端面。
可选地,基体131a包括本体和卷绕在本体上的绝缘层。本体包括基部和与基部连接的尖部,尖部自基部向远离基部的方向延伸,尖部的横截面的宽度在沿远离基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尖部的如此设置利于待加热物体20插入发热体131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呈圆柱状、三棱柱状或四棱柱状。此时,底面131b对应地呈圆形、三角形或矩形。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基部的形状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基部的纵截面为矩形,尖部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尖部的纵截面不限于等腰三角形,还可以是其他三角形。
可选地,基部和尖部一体成型形成本体。例如,本体为一体成型的陶瓷本体。具体地,陶瓷本体可以为氧化锆陶瓷本体或氧化铝陶瓷本体。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本体不限于陶瓷本体,还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的,例如不锈钢本体。当然,本体也可以由基部和尖部是拼接而成。
可选地,基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基部可以减轻发热体131的重量,同时也可以减少热量向电极设置区的传递,提高热量利用率。可选地,在基部远离尖部的区域上开设有盲孔。进一步地,盲孔靠近安装座133。在靠近安装座133的基部上设置盲孔,由于热量在空气的传导速率较低,同样可以减少热量向安装座133的传递,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安装座133及安装座133内的其他部件的寿命。
绝缘层用于避免发热线路与本体之间产生短路。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绝缘层卷绕在基部的外表面。当然,绝缘层也可以将本体全部覆盖。可选地,绝缘层为玻璃陶瓷绝缘层或低温陶瓷绝缘层。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的材料不限于上述,还可以其他可以作为绝缘层的材料。可选地,绝缘层的厚度为0.02mm~0.5mm。例如,绝缘层的厚度为0.02mm、0.05mm、0.1mm、0.2mm、0.3mm、0.4mm或0.5mm。可以理解的是,在本体为绝缘材料或发热线路与本体相接触的部位不具有导电性时,绝缘层可以省略。另外,在本文中,低温陶瓷是指烧结温度在1000℃以下的陶瓷。
发热线路位于绝缘层上,是发热体131的产热元件。发热线路包括用于产热的发热部、和与发热部电连接用于将发热部与电源150电连接的发热电极131c,发热部和发热电极131c均位于绝缘层上。具体地,发热部位于绝缘层远离本体的一侧的表面上并远离底面131b且位于第一壳体110内;发热电极131c也位于绝缘层的远离本体的一侧的表面上并靠近底面131b。可选地,发热电极131c全部位于第一壳体110外并伸入安装座133内。当然,发热电极131c也可以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外并伸入安装座133内。更具体地,发热电极131c包括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间隔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位于绝缘层上,第一电极与发热部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与发热部的另一端电连接,以使得发热部的两端与电源150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第一电极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外并伸入安装座133内;第二电极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外并伸入安装座133内。
可选地,发热部包括发热线,发热线位于第一壳体110内,发热线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接。可选地,发热线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丝印方式连接。在一个可选地具体示例中,发热部包括一根U形的发热线,发热线贴覆于绝缘层远离本体的表面上并位于第一壳体110内,发热线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接。在另一个可选地具体示例中,发热部为两根间隔设置于绝缘层上并位于第一壳体110内的发热线,两根发热线并联之后与电源150电连接。具体地,两根发热线均呈U形,其中一根发热线位于另一根发热线的内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呈U形,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发热线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发热线的另一端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线的根数不限于上述,还可以其他数量。发热线为多根时,多根发热线间隔设置,且各根发热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接,以实现各个发热线并联。当然,发热线的形状也不限于U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V形、S形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形状也不限于U性,还可以是条形或L形。
可选地,发热部由高电阻率的电阻浆料制备而成。具体地,发热线由高电阻率的电阻浆料制备而成。发热部可以是通过丝印厚膜浆料的方式将高电阻率的电阻浆料转移至绝缘层上,然后烧结而成。可选地,制备发热部的高电阻率的电阻浆料中包括含有镍(Ni)、银(Ag)、钯(Pd)、铂(Pt)及钌(Ru)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制备发热部的电阻浆料中含有镍、银钯合金(AgPd)、银铂合金(AgPt)或银钌合金(Ag-Ru)。当然,制备发热部的高电阻率的电阻浆料中还含有粘结剂。例如无机粘结剂。可以理解的是,粘结剂在高电阻率的电阻浆料中的占比较少。当然,发热部的制备方法和发热部的材料均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是其他方法和材料。
可选地,发热部的方阻为20mΩ/□~200mΩ/□。可选地,在常温下,发热部的电阻为0.5Ω~2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部在常温下的电阻不限于上述,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制备发热部的电阻浆料的材料、发热部的长度、发热部的宽度、发热部的厚度和发热部的图案来设定发热部的电阻。
可选地,发热部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通过将发热部设置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可以使得发热部快速发热,而温度达到一定值之后,由于发热部的电阻由于温度的上升而急剧上升,从而使得发热部几乎无电流通过而停止发热,进而避免发热区持续地温度过高。
可选地,发热电极131c由低电阻率的电阻浆料制成。更具体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低电阻率的电阻浆料制成。同样地,发热电极131c可以通过丝印浆料的方式将低电阻率的电阻浆料转移至绝缘层上,然后烧结而成。具体地,制备发热电极131c的低电阻率的电阻浆料中包括含有银(Ag)及金(Au)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可选地具体示例中,制备发热电极131c的电阻浆料中含有Ag、Au、金合金或银合金。当然,制备发热电极131c的低电阻率的电阻浆料中还含有粘结剂。例如无机粘结剂。可以理解的是,粘结剂在低电阻率的电阻浆料中的占比比在高电阻率的电阻浆料中的占比大。当然,发热电极131c的制备方法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本领域常用的方法。
安装座133用于将发热体131固定到第二壳体120上。具体地,安装座133与发热体131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更具体地,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固定连接,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靠近底面131b的一侧。可选地,发热体131包括用于发热电极131c与电源150连接的引线(下文简称“发热电极引线”)132,发热电极131c具有用于与发热电极引线132电连接的焊接区,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位于焊接区和底面131b之间;焊接区与安装座133的内壁之间有间隔。也即是说,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位于发热电极131c与发热电极引线132的焊接点的下方;焊接区与安装座133的内壁不接触。焊接区与安装座133的内壁不接触的设置,可以使得发热电极131c与发热电极引线1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容易受安装座133晃动的影响。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区也可以与安装座133的内壁接触,但焊接区与安装座133的内壁的相接触的部位不是安装座133与发热体131相固定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基体131a的靠近底面131b的一端完全收容在安装座133内,另一端伸出安装座133并伸入第一壳体110内,安装座133与第一壳体110之间有间隔。
更具体地,安装座133包括盖体133a和支撑体133b。盖体133a靠近底面131b并与基体131a固定连接,盖体133a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靠近底面131b的一侧。可选地,盖体133a上设置有容置槽133c,容置槽133c的槽口朝向尖部,基体131a的一部分位于容置槽133c内并与容置槽133c的槽壁固定连接。容置槽133c的设置利于提高基体131a与盖体133a的牢固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容置槽133c的槽壁包括底壁和与底壁固定连接的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31a与容置槽133c的底壁或容置槽133c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31a与容置槽133c的底壁和侧壁均固定连接。另外,本文中的固定连接的方式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螺接及卡接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焊接,只要能将两个元件固定连接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133c可以省略。
可选地,盖体133a与基体131a直接地固定连接。具体地,盖体133a的容置槽133c的槽壁与基体131a的外壁直接固定连接。当然,盖体133a与基体131a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30还包括连接法兰134,盖体133a与基体131a通过连接法兰134固定连接,连接法兰134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靠近底面131b的一侧。可选地,连接法兰134套设于基体131a靠近底面131b的一端并与基体131a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法兰134还与盖体133a固定连接。更具体地,连接法兰134位于容置槽133c内并与容置槽133c的槽壁固定连接。可选地,连接法兰134与基体131a一体成型。
支撑体133b为中空结构,位于盖体133a的远离底面131b的一侧并与盖体133a固定连接,发热体131穿过支撑体133b并向远离盖体133a的方向延伸,支撑体133b与发热体131非固定连接。也即是说,发热体131穿过支撑体133b,支撑体133b与发热体131之间有间隔或有接触但非固定连接。通过支撑体133b不与发热体131非固定连接的设置可以提高安装座133的寿命,延缓安装座133由于高温老化。支撑体133b与盖体133a围拢形成容纳腔,发热电极131c位于容纳腔内,连接法兰134完全收容在容纳内。可选地,发热电极131c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内,另一部分延伸到容纳腔外。进一步地,焊接区位于容纳腔内。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体133b与盖体133a螺接,支撑体133b与发热体131之间有间隙。具体地,支撑体133b上具有螺纹孔,螺母穿过盖体133a与支撑体133b上的螺纹孔中的螺纹螺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体133b与盖体133a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加热待加热物体20后会产生可以流动的物质(例如雾化介质载体加热后会形成可以流动的污垢,下文简称为污垢),由于发热体131与第一壳体110之间有不可避免的间隔,因而这些可以流动的物质会沿着发热体131的表面向安装座133方向流动,进而流向安装座133下方的其他部件。阻隔件135则用于吸收这些可以流动的物质,以避免其向安装座133的方向流动。
具体地,阻隔件135靠近发热体131和安装座133;阻隔件135与安装座133和发热体131中的至少一个是非固定连接。通过阻隔件135与安装座133和发热体131中的至少一个为非固定连接,可以使得上述发热组件130的组装更加简易,不必将阻隔件135作为将发热体131固定到安装座133上的中间必备元件,发热体131与安装座133之间的固定与阻隔件135无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阻隔件135作为将加热待加热物体20产生的可流动物质的导入安装座133的导流件,或者也能避免阻隔件135在受到安装座133和发热体131相抵持的力而无法发挥其吸收可流动物质的作用。
具体地,至少一部分阻隔件135和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两侧。可选地,整个阻隔件135位于安装座133外,整个阻隔件135和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两侧,阻隔件135相对于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更远离底面131b,阻隔件135与发热体131非固定连接、阻隔件135与安装座133非固定连接、或阻隔件135与发热体131和安装座133均非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阻隔件135也可以全部位于安装座133内或部分阻隔件135位于安装座133内,此时,阻隔件135与安装座133或发热体131非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整个阻隔件135位于安装座133外,阻隔件135环绕发热体131并靠近支撑体133b,发热体131依次穿过支撑体133b和阻隔件135并伸入第一壳体110内,阻隔件135与支撑体133b非固定连接和/或阻隔件135与发热体131非固定连接。具体地,阻隔件135环绕发热体131并靠近支撑体133b,阻隔件135与支撑体133b之间有间隙;或阻隔件135自由放置在支撑体133b上但非固定在支撑体133b上。可选地,阻隔件135绕发热体131设置并与发热体131密封连接。通过阻隔件135与发热体131密封连接可以防止加热之后产生的可以流动的物质沿发热体131的表面向底面131b流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阻隔件135与发热体131之间也可以通过设置加热之后产生的可以流动的物质不能通过的间隙来阻止其沿发热体131的表面向底面131b流动。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阻隔件135开设有穿孔,阻隔件135通过穿孔套于发热体131外,阻隔件135具有相背设置的上表面135a和下表面135b,上表面135a和下表面135b均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远离底面131b的一侧,下表面135b与安装座133接触。
请参阅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一部分阻隔件135位于安装座133外,另一部分阻隔件135位于安装座133内,上表面135a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远离底面131b的一侧,下表面135b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向底面131b的沉槽,沉槽具有槽底面131b,槽底面131b与上表面135a位于发热电极131c远离底面131b的一侧;阻隔件135与发热体131和安装座133中的至少一个为非固定连接。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下表面135b所在的平面与发热体131的交线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上端线与下端线之间。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下表面135b与整个安装座133均位于发热电极131c靠近底面131b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整个阻隔件135也可以位于安装座133外,且下表面135b与整个安装座133均位于发热电极131c靠近底面131b的一侧。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135与安装座133间隔设置。具体地,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整个阻隔件135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远离底面131b的一侧,阻隔件135相对于安装座133与基体131a的连接处更远离底面131b。更具体地,阻隔件135开设有穿孔,阻隔件135通过穿孔紧密套于发热体131外,下表面135b与安装座133间隔。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一部分阻隔件135位于安装座133外,一部分阻隔件135位于安装座133内,整个阻隔件135与安装座133相间隔,上表面135a位于发热电极131c的远离底面131b的一侧,下表面135b所在的平面与发热体131的交线在发热电极131c的上端线和下端线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下表面135b所在的平面与发热体131的交线也可以在发热电极131c的上端线之上或下端线之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体133b呈中空柱状结构,支撑体133b具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盖体133a遮蔽第一开口并与支撑体133b固定连接而配合围成形成容纳腔,阻隔件135遮蔽或密封第二开口,发热体131穿过第二开口和阻隔件135向远离盖体133a的方向延伸,并伸入第一壳体110内。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支撑体133b的形成第二开口的内壁与发热体131之间有0.2mm~2mm的间隙,阻隔件135密封或遮蔽支撑体133b的形成第二开口的内壁与发热体131之间的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135与安装座133非固定连接,与发热体131也非固定连接。此时,阻隔件135可以依靠加热组件10或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其他部件固定;或者阻隔件135自由放置在安装座133上。例如,当阻隔件135与发热体131和支撑体133b均有间隙而非固定连接时,阻隔件135可以通过固定在第二壳体120上而使其处于第一壳体110和安装座133之间来行使吸收加热待加热物体20后会产生可以流动的物质的功能。又例如,当阻隔件135与支撑体133b非固定连接时,支撑体133b只为阻隔件135提供支撑作用,阻隔件135可以与发热体131固定连接或密封连接,也可以与发热体131间隔设置。
可选地,阻隔件135为具有吸油结构,吸油结构的主要材料选自吸油纸、多孔陶瓷、碳材料、无纺布、棉及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当然,阻隔件135的制备材料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组件13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36,第一密封件136收容于容纳腔内,第一密封件136用于密封盖体133a与支撑体133b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沿发热体131的表面或阻隔件135渗出的加热待热物体后的产生的可以流动的物质进入安装座133内。可选地,第一密封件136套设在基体131a表面并与基体131a表面密封连接,第一密封件136靠近支撑体133b内壁并与支撑体133b的内壁密封连接,焊接区收容在第一密封件136与支撑体133b和基体131a形成的空间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体133b上还设有用于防止第一密封件136移动的限位槽,部分第一密封件136位于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的槽壁密封连接。可选地,第一密封件136的材料为硅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36的材质不限于硅胶,还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于制备密封件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组件130的发热体131还包括用于反馈发热体131的温度的测温线路,测温线路位于基体131a上并与发热线路间隔。具体地,测温线路包括测温部和与测温部电连接的测温电极。测温部用于反馈发热体131的温度。可选地,测温电极位于基体131a上并收容在安装座133内,测温电极较发热电极131c更靠近底面131b。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测温电极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0外并伸入安装座133内,伸入安装座133内的测温电极与用于测温电极与电源150连接的引线(下文简称“测温电极引线”)的连接处,较伸入安装座133内的发热电极131c与用于发热电极131c与电源150连接的引线的连接处,更靠近底面131b,测温电极与测温电极引线的连接处,与发热电极131c和发热电极引线132的连接处,在底面131b上的正投影不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与发热电极131c相比,测温电极也可以离底面131b的距离更远或与发热电极131c相同。测温电极与测温电极引线的连接处,与发热电极131c与发热电极引线132的连接处,在底面131b上的投影也可以完全重合或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气溶胶形成装置1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37,第二密封件137位于第二壳体120内并套设在安装座133的外壁上,第二密封件137用于密封安装座133与第二壳体120之间的间隙。可选地,第二密封件137的材料为硅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137的材质不限于硅胶,还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于制备密封件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140和电源150中的至少一种。控制器140收容于第二壳体120内用于控制气溶胶形成装置10的电路;电源150收容于二壳体内,用于为加热组件供电。
上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131、安装座133和阻隔件135,通过发热体131、安装座133及阻隔件135的设置,可以使得安装座133不容易受高温及待加热物体20加热产生的废弃物的影响而使得发热体131不能稳定地固定在安装座133上,使用寿命长,同时也可以使得采用上述加热组件的气溶胶形成装置10中的其他部件不容易受影响,使得上述气溶胶形成装置10包使用寿命较长。另外,上述加热组件的发热体131、安装座133及阻隔件135设置还使得上述加热组件的组装更为简便,提高了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安装座和阻隔件,所述安装座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基体和发热线路,所述基体具有底面,所述发热线路位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发热线路包括发热部和与所述发热部电连接的发热电极,所述发热电极靠近所述底面;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至少一部分所述阻隔件和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整个所述阻隔件位于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阻隔件自由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阻隔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更远离所述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开设有穿孔,所述阻隔件通过所述穿孔套于所述发热体外,所述阻隔件具有相背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均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具有相背设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位于所述发热电极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底面的沉槽,所述沉槽具有槽底面,所述槽底面与所述上表面位于所述发热电极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下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发热体的交线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上端线与下端线之间或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均位于所述发热电极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与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整个所述阻隔件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阻隔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更远离所述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开设有穿孔,所述阻隔件通过所述穿孔紧密套于所述发热体外,所述阻隔件具有相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座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盖体和支撑体,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底面并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盖体的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并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盖体围成容纳腔,所述发热电极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阻隔件位于安装座外并靠近所述支撑体,所述发热体依次穿过所述支撑体和所述阻隔件并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呈中空柱状结构,所述支撑体具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盖体遮蔽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而配合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阻隔件密封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发热体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阻隔件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延伸;
及/或,所述阻隔件与所述发热体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与所述发热体之间有0.2mm~2mm的间隙,所述阻隔件密封或遮蔽所述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连接法兰,所述盖体与所述基体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基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发热电极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处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具有吸油结构,所述吸油结构的主要材料选自吸油纸、多孔陶瓷、碳材料、无纺布、棉及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测温线路,所述测温线路位于所述基体上并与所述发热线路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线路包括测温部和与所述测温部电连接的测温电极,所述测温电极位于所述基体上并收容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测温电极较所述发热电极更靠近于所述底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极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外并伸入所述安装座内,伸入所述安装座内的测温电极与测温电极引线的连接处,较伸入安装座内的发热电极与发热电极引线的连接处,更靠近底面;所述测温电极与测温电极引线的连接处在所述底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热电极和所述发热电极引线的连接处在所述底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6、8、9、10、11、14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针状或片状,所述底面为所述基体的靠近所述安装座的端面。
17.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用于容纳待加热物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及
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发热组件的发热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发热组件的安装座内并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座外并伸入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组件的阻隔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
CN202110720611.3A 2021-06-28 2021-06-28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3424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0611.3A CN113424991A (zh) 2021-06-28 2021-06-28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PCT/CN2022/093188 WO2023273651A1 (zh) 2021-06-28 2022-05-17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0611.3A CN113424991A (zh) 2021-06-28 2021-06-28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4991A true CN113424991A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5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0611.3A Pending CN113424991A (zh) 2021-06-28 2021-06-28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4991A (zh)
WO (1) WO202327365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651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035827A1 (zh) * 2021-09-08 2023-03-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103884A1 (zh) * 2022-11-17 2024-05-23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581031U (zh) * 2019-07-19 2020-05-22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
CN112244359A (zh) * 2020-09-30 2021-01-2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发热组件和加热装置
CN112244355A (zh) * 2020-09-30 2021-01-2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加热装置
CN212524042U (zh) * 2020-04-21 2021-02-1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564936U (zh) * 2021-06-28 2022-10-14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273651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255440U (zh) * 2021-09-08 2022-04-1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581031U (zh) * 2019-07-19 2020-05-22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
CN212524042U (zh) * 2020-04-21 2021-02-1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244359A (zh) * 2020-09-30 2021-01-2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发热组件和加热装置
CN112244355A (zh) * 2020-09-30 2021-01-2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加热装置
CN217564936U (zh) * 2021-06-28 2022-10-14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273651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651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035827A1 (zh) * 2021-09-08 2023-03-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103884A1 (zh) * 2022-11-17 2024-05-23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3651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24991A (zh)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2068231A1 (zh) 发热体、发热组件和加热装置
WO2022068230A1 (zh) 发热组件及加热装置
CN209807157U (zh) Ptc发热体及低温烟具
KR20180016993A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용 카트리지
CN217564936U (zh) 发热组件和气溶胶形成装置
CN113712277A (zh) 烘烤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CN113455715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16255440U (zh)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587023A (zh) 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13961790U (zh) 发热组件及加热装置
WO2020244682A1 (zh) 一种加热元件及雾化设备
CN214156218U (zh) 发热体、发热组件和加热装置
CN114246373A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8457298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13908502U (zh) 一种低温加热卷烟器具及其发热体
CN115119979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1760958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2488475U (zh) 一种发热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564930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KR101139364B1 (ko) 파이프 히터 터미널 캡 및 이를 구비한 파이프 히터
CN218474118U (zh) 雾化器
CN218245675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17184826U (zh) 发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349673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