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9654A -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9654A
CN113419654A CN202110666556.4A CN202110666556A CN113419654A CN 113419654 A CN113419654 A CN 113419654A CN 202110666556 A CN202110666556 A CN 202110666556A CN 113419654 A CN113419654 A CN 113419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copy
template
copy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65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帅
王栋
杨天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rocadesof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rocade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rocade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Suzhou Brocadesoft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6665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96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9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9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上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对该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触发该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该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响应于对该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通信参数;响应于对该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该配置参数更新该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基于该通信参数建立与该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触发该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响应于对该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触发该第二电子设备执行该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实现智能化复印的智能配置。

Description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复印领域,尤其涉及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基于复印机或复合机可以对原始纸质文件的内容进行复印,得到衍生纸质文件,但是传统的复印技术难以满足人们对于智能化复印的要求。比如,用户希望复印出的衍生纸质文件不仅包括原始纸质文件的内容,还包括其它加工出的内容,比如页眉页脚、水印等,而复印机或复合机的人机交互界面不够友好,导致用户只能够基于扫描设备对原始纸质文件进行扫描,将扫描结果导入计算机,然后在计算机中基于相关的图片处理软件对扫描结果进行加工处理,得到加工结果,再基于复合机或复印机打印加工结果,得到基于上述原始纸质文件的符合用户需求的衍生纸质文件,达到复印目的。这一过程高度依赖用户,并且需要用户具备扫描、复印、图片处理等知识,对用户的高要求导致了用户的实施困难,无法便捷地进行智能化复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印配置方法,应用于复印控制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下,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通信参数;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
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包括:
确定更新后的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全部复印模板;
为每个复印模板确定对应的模板控件;
将所述模板控件显示在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上;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模板控件的触发指令,将所述模板控件对应的复印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包括复印模板新增控件、复印模板配置控件和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用于删除复印模板或更改复印模板;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用于对复印模板中的操作进行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情况: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中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对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复印模板进行删除操作或更改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新增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新增复印模板的标识,根据所述标识在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增加对应的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还包括:
响应于对复印模板的编辑指令,显示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包括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包括操作类型配置控件、操作顺序调整控件和操作参数配置控件;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表征所述复印模板中操作的顺序,以及每一操作的操作类型和执行所述每一操作所需的操作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复印模板包括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二维码添加操作、普通水印添加操作、隐形水印添加操作、防复印水印添加操作、电子章添加操作、红头套印添加操作、页眉页脚添加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更新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参数存储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中。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印配置装置,应用于复印控制模组,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下,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通信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通信参数;
配置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第二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
目标复印模板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
配置输出模块,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用于确定更新后的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全部复印模板;为每个复印模板确定对应的模板控件;将所述模板控件显示在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上;所述目标复印模板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模板控件的触发指令,将所述模板控件对应的复印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包括复印模板新增控件、复印模板配置控件和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用于删除复印模板或更改复印模板;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用于对复印模板中的操作进行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中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对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复印模板进行删除操作或更改操作;和/或,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新增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新增复印模板的标识,根据所述标识在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增加对应的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更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复印模板的编辑指令,显示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包括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包括操作类型配置控件、操作顺序调整控件和操作参数配置控件;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表征所述复印模板中操作的顺序,以及每一操作的操作类型和执行所述每一操作所需的操作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复印模板包括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二维码添加操作、普通水印添加操作、隐形水印添加操作、防复印水印添加操作、电子章添加操作、红头套印添加操作、页眉页脚添加操作。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复印配置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实现上述的复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基于复印控制模组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化复印,为了弥补复印控制模组不具备可视化界面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复印配置方法,可以通过全程可视化的方式对复印配置模组进行配置,在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可以配置复印模板,在第二复印配置界面可以选择在实际复印过程中使用的目标复印模板,用户并不需要关心复印模板中的操作具体如何执行,也不需要关心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过程,只需要进行简单配置,即可实现一键式智能化复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印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复印模板的执行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红头套印执行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复印水印执行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编辑复印模板对应的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印配置方法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对于相关专业名词进行解释:
复合机:集打印、复印、扫描功能于一体的设备,比如富士施乐多功能设备(MFD),即为一种常用的复合机。
普通水印:肉眼可见的水印。
隐形水印:肉眼无法看见,需要使用特定的应用程序才能看见水印内容。
防复印水印:原始纸质文件是底色均匀的灰底,把原始纸质文件进行复印后,复印件上即可显示出的水印,比如在灰色底纹中会显示处字体。
卡片式模组:树莓派的硬件中和插入含有树莓派操作系统的卡片组成的模组。
输稿器:指的是复合机上一次可以放入多张统一大小的纸张进行扫描的装置。
输稿台:可以放入单张纸张、照片或身份证用于扫描的玻璃台面。
以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复印配置方法,该复印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复印控制模组,该复印控制模组可以为上述卡片式模组。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印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上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服务器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上述方法可以包括:
S101.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下,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具备通信功能和人机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其可以是桌面计算机或平板电脑。可以通过该第一电子设备的浏览器访问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网络地址,复印控制模组即可获取该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
响应于该访问请求,复印控制模组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复印控制模组的拆装,降低复印控制模组的硬件成本,提升复印控制模组的便捷性,并不为复印控制模组配置可视化界面,比如,该复印控制模组可以为卡片式电脑,该模组与第一电子设备交互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该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对该复印控制模组中的复印模板进行配置。
为了便于用户进行配置,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该第二电子设备配置区域用于配置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是实际的用于执行复印的设备,比如复印机或者复合机,其可以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下,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S102.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通信参数。
该通信参数可以为用户在所述通信配置区域配置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信息和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网络信息。基于该通信参数,复印控制模组可以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信息和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网络信息,建立所述复印控制模组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复合机,该复合机的网络信息包括复合机的网络地址,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网络信息包括复印控制模组的网络地址。通过复印控制模组自动建立与复合机的连接,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为用户提供一键式智能化复印体验。
S103.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用于对复印控制模组中的复印模板进行编辑,比如删除已有的复印模板、修改已有的复印模板或者新增复印模板,用户可以通过复印模板配置区域进行操作进行上述编辑,编辑结果可以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体现在更新后的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上。
S104.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
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中的复印模板被配置好之后,复印控制模组可以自动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这个过程不再需要第一电子设备,复印控制模组可以以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避免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二电子设备产生影响,实现复印配置和复印操作环节的解耦,安全性更高。
S105.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
由于复印控制模组不具备人机交互界面,其可以通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交互,在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第二复印配置界面与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功能是不同的,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可以被用于让用户对复印模板以及其中的具体操作进行配置,而第二复印配置界面通过提供复印模板的选择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选择目标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复印模板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操作:二维码添加操作、普通水印添加操作、隐形水印添加操作、防复印水印添加操作、电子章添加操作、红头套印添加操作、页眉页脚添加操作。
S106.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在用户选择好目标复印模板的情况下,复印控制模组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配合,自动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得到复印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复印控制模组通过分别与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交互,为用户分别对应提供第一复印配置界面、第二复印配置界面,从而借助于第一电子设备强大的人机交互能力完成复印模板的配置和通信参数的配置,并借助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功能允许用户选择目标复印模板,并控制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智能化复印。整个过程无需用户关心智能化复印所执行的具体操作,也无需用户进行繁琐的扫描和电子文件编辑,用户只需要在完成复印模板配置的基础上,选择目标配置模板,即可实现一键式智能复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包括:
S1041.确定更新后的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全部复印模板。
示例性的,可以预先在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配置加二维码、普通水印、隐形水印、防复印水印、盖电子章、红头套印和加页眉页脚七种复印模板,比如加二维码这个复印模板可以执行加二维码操作,普通水印这个复印模板可以执行加普通水印操作,隐形水印这个复印模板可以执行加隐形水印操作,防复印水印这个复印模板可以执行加防复印水印操作,盖电子章这个复印模板可以执行加电子章操作,红头套印这个复印模板可以执行加红头套印操作,加页眉页脚这个复印模板可以执行加加页眉页脚操作。
S1042.为每个复印模板确定对应的模板控件。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示意图。在图2中,对于每个上述复印模板均生成了对应的控件。
S1043.将所述模板控件显示在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上。
在图2中显示了这些控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对所述模板控件的触发指令,可以将所述模板控件对应的复印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复印模板。比如,用户点击了隐形水印这个复印模板,复印控制模组可以自动基于用户置于输稿台或输稿器的纸质文件,输出加了隐形水印后的纸质文件。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多个复印模板的执行效果示意图。具体地,图3中示出了加二维码、普通水印、平铺水印、加页眉页脚这四种复印模板的执行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加入文字页眉页脚,也可以加入图片页眉页脚,具体的操作方法均可以由复印控制模组完成,无需用户干预。以加二维码为例,复印控制模组可以自动扫描纸质文件得到电子数据,对电子数据进行加二维码处理后进行打印,即可得到加二维码的复印稿。
请参考图4,其示出红头套印执行效果示意图。请参考图5,其示出防复印水印执行效果示意图。若用户选择防复印水印这个复印模板,复印控制模组可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输出与输稿台的纸质文件外表一样的复印件,该复印件其实是被打上了防复印水印,通过专用APP进行查看,即可查看到防复印水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包括复印模板新增控件、复印模板配置控件和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用于删除复印模板或更改复印模板;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用于对复印模板中的操作进行编辑。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情况: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中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对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复印模板进行删除操作或更改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新增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新增复印模板的标识,根据所述标识在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增加对应的复印模板。
在对已有的复印模板进行更改操作或者新增复印模板的情况下,显示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该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可以显示待编辑复印模板中的操作(已有的复印模板或新增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对复印模板的编辑指令,显示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包括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包括操作类型配置控件、操作顺序调整控件和操作参数配置控件。
请参考图6,其示出待编辑复印模板对应的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示意图。图6中ACT ION名称表征操作类型。可以看到,该待编辑复印模板目前包括5个操作,按序分别为扫描、加普通水印、加二维码、加红头套印、打印,也就是说,若用户选择目前的待编辑复印模板为目标复印模板,则复印控制模组可以以第二电子设备的输稿台的纸质文件为数据,依次执行扫描、加普通水印、加二维码、加红头套印、打印这五个操作,最后得到输出的纸件(复印件)。在该复印模板操作界面中,可以为该待编辑复印模板增加操作、并为每个操作设置操作参数、调整操作的顺序,或者删除操作。该操作参数是该操作执行必备的数据,以加二维码为例,该操作参数可以是二维码图片。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表征所述复印模板中操作的顺序,以及每一操作的操作类型和执行所述每一操作所需的操作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将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更新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参数存储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中,以便于复印控制模组根据这些数据自动完成智能化复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复印配置方法的复印方案,应用于复印控制模组,包括:
第一步:提取通信参数,根据该通信参数连接所述复印控制模组和复合机。
复合机是第二电子设备的一种,也可以是其它具备复印功能的设备,下文以复合机代指第二电子设备。
第二步,在所述复合机中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
第三步,根据用户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操作,确定目标复印模板。
第四步,以用户置于所述复合机输稿台的文件为数据源,依次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输出对应的复印件。
在这一步骤中,复印控制模组自动接管复合机以及,基于与所述复合机的交互自动化执行上述操作,而用户在整个过程中只需选择一个目标复印模板即可,从而显著提升智能化复印便捷度,实现了一键式的智能化复印。本申请实施例中,复印控制模块自动连接复合机,自动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最终得到复印件,用户只需要把待复印的纸质文件置于输稿台,以及选择目标复印模板即可,极大地节省了用户时间,不需要用户关注执行细节,实现了一键式智能打印。与相关技术显著不同的是,复印控制模组可以自动执行二维码添加操作、普通水印添加操作、隐形水印添加操作、防复印水印添加操作、电子章添加操作、红头套印添加操作、页眉页脚添加操作,也就是说这些图像处理相关算法都内置于该复印控制模组,用户只需设置相关参数即可自动执行,将用户从图像处理中解放出来,降低了智能化复印对用户的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复印配置装置,应用于复印控制模组,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包括:
第一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101,用于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下,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通信参数获取模块102,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通信参数;
配置更新模块103,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第二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104,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
目标复印模板确定模块105,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
配置输出模块106,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用于确定更新后的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全部复印模板;为每个复印模板确定对应的模板控件;将所述模板控件显示在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上;所述目标复印模板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模板控件的触发指令,将所述模板控件对应的复印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包括复印模板新增控件、复印模板配置控件和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用于删除复印模板或更改复印模板;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用于对复印模板中的操作进行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中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对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复印模板进行删除操作或更改操作;和/或,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新增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新增复印模板的标识,根据所述标识在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增加对应的复印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更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复印模板的编辑指令,显示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包括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包括操作类型配置控件、操作顺序调整控件和操作参数配置控件;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表征所述复印模板中操作的顺序,以及每一操作的操作类型和执行所述每一操作所需的操作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复印模板包括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二维码添加操作、普通水印添加操作、隐形水印添加操作、防复印水印添加操作、电子章添加操作、红头套印添加操作、页眉页脚添加操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印配置装置与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均基于相同发明构思。详情请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复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上述指令可以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复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实现上述的复印配置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服务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上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上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复印控制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下,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通信参数;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
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包括:
确定更新后的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全部复印模板;
为每个复印模板确定对应的模板控件;
将所述模板控件显示在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上;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模板控件的触发指令,将所述模板控件对应的复印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复印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包括复印模板新增控件、复印模板配置控件和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用于删除复印模板或更改复印模板;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用于对复印模板中的操作进行编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情况: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中复印模板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对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的复印模板进行删除操作或更改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新增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新增复印模板的标识,根据所述标识在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中增加对应的复印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还包括:
响应于对复印模板的编辑指令,显示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界面包括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包括操作类型配置控件、操作顺序调整控件和操作参数配置控件;
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操作配置控件的触发指令,确定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表征所述复印模板中操作的顺序,以及每一操作的操作类型和执行所述每一操作所需的操作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复印模板包括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二维码添加操作、普通水印添加操作、隐形水印添加操作、防复印水印添加操作、电子章添加操作、红头套印添加操作、页眉页脚添加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更新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参数存储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中。
8.一种复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复印控制模组,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访问请求,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复印配置界面,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和复印模板配置区域;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复印控制模组的控制下,执行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通信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通信参数;
配置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复印模板配置区域的触发指令,获取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复印配置界面;
第二复印配置界面触发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复印配置界面;
目标复印模板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复印配置界面的触发指令,确定目标复印模板;
配置输出模块,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复印模板中的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所述至少一段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印配置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所述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复印配置方法。
CN202110666556.4A 2021-06-16 2021-06-16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419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6556.4A CN113419654A (zh) 2021-06-16 2021-06-16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6556.4A CN113419654A (zh) 2021-06-16 2021-06-16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9654A true CN113419654A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8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6556.4A Pending CN113419654A (zh) 2021-06-16 2021-06-16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96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285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496233B2 (en) Servic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US200502352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visual editing
JP200428967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4287862A (ja) サービス処理装置、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80665A (ja) サービス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サービス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428804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H11316821A (ja)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20130021652A1 (en) Host apparatus, workform management system, workform generating method and workform executing method
CN11158075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3419654A (zh) 复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8249385B2 (en) Migration for old image database
US919778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transmit transmission data
JP2004288055A (ja) サービス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サービス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094324B2 (en) Combined host and imaging device menu interface
US20170011284A1 (en)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printing control program,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JP7087698B2 (ja) 会計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会計処理方法
JP715498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301217A (zh) 复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8310712B2 (en) Image forming controll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ontroll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controlling program embodied on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3864412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991188A (ja) 画像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9086860A (ja)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90366A (ja) サービス処理装置、サービス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入力端末
JP200726500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文書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