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8349B -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8349B
CN113418349B CN202110704230.6A CN202110704230A CN113418349B CN 113418349 B CN113418349 B CN 113418349B CN 202110704230 A CN202110704230 A CN 202110704230A CN 113418349 B CN113418349 B CN 113418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set
communication area
cold air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42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8349A (zh
Inventor
廖虎
王铭坤
李江伟
文翔
刘洋
孟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7042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8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8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8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8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8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2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2Sensors measuring the insid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根据需求选择储藏室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该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控制驱动件驱动调节件相对于储藏室的送风孔活动,以便于调节连通孔与送风孔连通后行形成的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达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若储藏室内的储物空间受到环境温度、放入食物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控制驱动件驱动调节件相对于储藏室活动,以实现调高或调低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的目的,便于调节储物空间内的温度,进而便于将储物空间的当前储存温度调节至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消除温度波动。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采用冷风制冷,制冷原理是通过风机将外界空气吸入,流经蒸发器时,温空气与蒸发器内的换热结构产生热交换,进而使得外界空气转换为低温空气,低温空气通过风道流入冰箱各储藏室为食物降温。而冰箱中通常会设置不同的储藏室,以适应不同食物的储藏要求。在调节储藏室的温度时,一般根据温度要求按照固定的调节状态调节进入储藏室的低温空气的量,但是由于储藏室受到环境温度、放入食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储藏室的温度波动大,不利于食物的储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储藏室温度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该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可以达到降低储藏室温度波动的技术效果。
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储藏室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重新将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包括: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低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高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
其中,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预设连通面积呈负相关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循环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之后,还包括:
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以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为第二预设连通面积,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连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再次执行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储藏室的目标温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至最大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预设初始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初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大连通面积的一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故障检测指令,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第一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一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一温度;
调低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至第二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二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二温度;
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则确定风门组件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大连通面积;所述第二预设检测面积为零或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小连通面积;或者
所述第二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大连通面积;所述第一预设检测面积为零或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小连通面积。
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藏室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调节面积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检测比较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
温度调控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重新将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一种冰箱的风门机构,所述风门机构包括风门组件及控制器,所述风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能够与储藏室的送风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驱动件受控能够驱动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储藏室活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送风孔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实现如上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储藏室形成送风孔的一侧,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调节件的转动轴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源及驱动齿轮,所述调节件为齿轮结构,所述连通孔开设于齿轮结构的所述调节件的一表面上,并贯穿所述调节件相背对的另一表面,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源受控驱动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调节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设置于储藏室形成送风孔的一侧;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调节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的调节孔,所述驱动件受控能够驱动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支撑件活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支撑件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所述冷风通道能够与所述送风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相对的两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调节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调节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调节件相对的两表面分别配合于所述容置腔开设有所述调节孔的两内壁上,以使所述连通孔能够同时与两个所述调节孔相连通,所述驱动件受控驱动所述调节件在所述容置腔开设有所述调节孔的两内壁之间转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调节孔的连通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孔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的转动方向趋于增大;和/或
所述调节孔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的转动方向趋于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形成有安装通道,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通道内,以使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调节孔连通后形成的所述冷风通道能够与所述安装通道连通,所述安装件用于设置于储藏室形成送风孔的一侧;所述安装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通道间隔设置的冷藏通道,所述冷藏通道用于与冷藏室连通。
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储藏室、如上所述的风门机构及风机,所述储藏室内形成有储物空间,所述储藏室上开设有与所述储物空间相连通的送风孔;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冷风通道向所述储物空间吹风。
上述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储藏室的储物空间用于储存食物,根据需求选择储藏室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该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控制驱动件驱动调节件相对于储藏室的送风孔活动,进而实现调节件上的连通孔相对于送风孔活动,以便于调节连通孔与送风孔连通后行形成的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达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便于实现储藏室的储物空间的温度能够达到目标温度。若储藏室内的储物空间受到环境温度、放入食物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储藏室内的储物空间的温度发生波动,且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控制驱动件驱动调节件相对于储藏室活动,以实现调高或调低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的目的。通过调节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便于调节储物空间内的温度,进而便于将储物空间的当前储存温度调节至与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有效缩短导致温度波动的因素对储藏室的温度的影响。当温度波动影响消除后,使得储藏室能够重新将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继续制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储藏室及风门机构的侧视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风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风门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风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风门组件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风门组件及底板的俯视图;
图7图至图10为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变化过程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门机构,100、风门组件,110、驱动件,112、驱动源,114、驱动齿轮,120、调节件,122、连通孔,130、冷风通道,200、安装件,210、安装通道,220、盖体,230、底座,240、冷藏通道,300、支撑件,310、调节孔,320、底板,330、盖板,340、连通通道,342、第三通道,344、第四通道,20、储藏室,202、送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冰箱,包括储藏室20、风门机构10及风机,所述储藏室20内形成有储物空间,所述储藏室20上开设有与所述储物空间相连通的送风孔202。所述风门机构10包括风门组件100,所述风门组件100包括驱动件110及调节件120,所述调节件120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送风孔202连通的连通孔122,所述驱动件110受控能够驱动所述调节件120相对于所述储藏室20活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122与所述送风孔202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130(如图6-9所示)的连通面积。其中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冷风通道130向所述储物空间吹风。
上述冰箱及其风门机构10,由于调节件120上的连通孔122能够与储藏室20的送风孔202连通后,风机能够通过连通孔122向储藏室20的储物空间吹冷风,实现对储藏室20降温的目的。当需要调节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时,通过控制驱动件110驱动调节件120相对于储藏室20活动,以调节连通孔122与送风孔202连通后的冷风通道130连通面积,进而调节通过冷风通道130进入到储藏室20储物空间的冷风的风量,以实现调节储藏室20温度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储藏室20为变温室,变温室便于使用者实现温度的调节设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储藏室20还可以为冷藏室或冷冻室。
一实施例中,储藏室20的储物空间内设置有感温件,所述感温件与所述驱动件110电性连接。感温件用于检测储物空间的当前储存温度,便于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驱动件110的运行。
请一并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120用于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储藏室20形成送风孔202的一侧,所述连通孔122位于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轴线a的一侧。具体地,所述送风孔202位于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轴线a的一侧。通过调节调节件120相对于送风孔202转动,以实现连通孔122相对于送风孔202转动,进而实现连通孔122与送风孔202的连通面积的调节。
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120还可以相对于储藏室20的送风孔202移动,以调节连通孔122与送风孔202的连通面积。
具体地,所述驱动件110包括驱动源112及驱动齿轮114,所述调节件120为齿轮结构,所述连通孔122开设于齿轮结构的所述调节件120的一表面上,并贯穿所述调节件120相背对的另一表面,所述调节件120与所述驱动齿轮114相啮合,所述驱动源112受控驱动所述驱动齿轮114带动所述调节件120转动。进一步地,调节件120的转动轴线a为其自身的中心轴线,连通孔122位于中心轴线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源112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为双面扁平轴,驱动齿轮114中部开有矩形通孔,通过矩形通孔套接在电机输出轴上。
通过驱动源112驱动驱动齿轮114转动带动调节件120转动,使得风门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在调节过程中,由于调节件120可以转动至任意角度,则便于实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大小的任意调整,进而实现对进入到储藏室20储物空间内的冷风量的任意调整,便于降低温度调节过程中,储物空间内的储存温度的波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110还可以为驱动源及驱动齿条结构,驱动源驱动驱动齿条移动,以实现与驱动齿条向啮合的调节件120转动控制。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件110还可以为其他驱动结构,调节件120为能够与驱动件110相配合的结构,只要能够通过驱动件110驱动调节件120相对于储藏室20转动或移动,以实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的调整即可。
参阅图2至图4,一实施例中,风门机构10还包括支撑件300,所述支撑件300用于设置于储藏室20形成送风孔202的一侧;所述驱动件110与所述调节件120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00上;所述支撑件300上开设有调节孔310,所述调节孔310能够与连通孔122连通,所述驱动件110受控能够驱动所述调节件120相对于所述支撑件300活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122与所述支撑件300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130(如图6-9所示)的连通面积,所述冷风通道130能够与所述送风孔202连通。通过设置支撑件300便于实现对风门组件100的安装支撑。在调节的过程中,只需调节调节件120相对于支撑件300活动,即可调节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
具体地,所述调节件120用于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00上。可选地,所述调节孔310位于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轴线a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122开设于齿轮结构的所述调节件120的一表面上,并贯穿所述调节件120相背对的另一表面,所述调节件120的一表面能够配合于所述支撑件300形成有调节孔310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120的一表面与所述支撑件300形成有调节孔310的表面间隙配合,在保证调节件120相对于支撑件300能够转动的情况下,避免冷风由支撑件300与调节件120之间的间隙泄露,不仅提高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连通的稳定性,提高冷风流通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310的尺寸和/或所述连通孔122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相对于所述支撑件300的活动方向趋于增大。参阅图2及图3,具体地,所述调节孔310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趋于增大;所述连通孔122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趋于增大。
参阅图7至图10,由于调节件120相对于支撑件300活动能够实现冷风通道130连通面积的调整,当调节件120的连通孔122与调节件孔由调节孔310尺寸较小的位置开始连通和/或由调节件120的连通孔122尺寸较小的位置开始连通,随着调节件120相对于支撑件300活动,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的连通面积变化率趋于增大,进而在连通的初期,由于连通面积变化率小,便于更加精确地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进而便于更加精确地控制储藏室20的温度。
参阅图3及图4,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310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以便于实现在调节件120转动过程中,实现连通面积的变化率逐渐增大,进而便于更加精确地调节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
具体地,所述调节孔310为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弧线方向为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且所述弧形孔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孔31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结构。例如,调节孔310还可以为扇形孔、半圆形孔等结构。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孔122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以便于实现在调节件120转动过程中,实现连通面积的变化率逐渐增大,进而便于更加精确地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
具体地,所述连通孔122为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弧线方向为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且所述弧形孔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在其他实施例中,连通孔12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结构。例如,连通孔122还可以为扇形孔、半圆形孔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的尺寸均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进而不管调节件120沿着转动方向正转或反转,以使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的连通面积的变化率均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孔122的尺寸于调节孔310的尺寸一致,当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连通达到最大连通面积后,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能够完全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连通孔122与调节孔310的尺寸还可以不一致,只要能够实现调节件120的连接孔与调节孔310的连通面积的可调节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述送风孔202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方向趋于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件120转动的过程中,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逐渐变化,进而可以将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由小至大划分为不同档位。可以根据调节要求或温度要求,调节冷风通道130至不同的档位。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300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相对的两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调节孔310,所述驱动件110与所述调节件120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调节件120相背对的两表面分别配合于所述容置腔开设有所述调节孔310的两内壁上,以使所述连通孔122能够同时与两个所述调节孔310相连通,所述驱动件110受控驱动所述调节件120在所述容置腔开设有所述调节孔310的两内壁之间转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122与所述调节孔310的连通面积。具体地,所述调节件120相背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容置腔开设有所述调节孔310的两内壁间隙配合。通过形成容置腔便于保护驱动件110及调节件120,保证驱动件110驱动调节件120转动的稳定性。
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300包括底板320及盖板330,两个所述调节孔310分别开设于所述底板320与所述盖板330上,所述盖板330盖设于所述底板320上,以使所述底板320与所述盖板330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在安装时,可以将风门组件100设置于底板320上,以使调节件120上的连通孔122能够对位于调节孔310,将盖板330盖设于风门组件100上,以使风门组件100位于容置腔内,有效保护风门组件100。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20与盖板33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底板320与盖板330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安装连接,或者通过焊接、胶结等其他方式实现安装连接。
一实施例中,盖板330朝向底板320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驱动源112能够安装于容置槽内。通过容置槽为驱动源112提供安装空间,且保证驱动源112能够在容置槽内稳定运行。具体地,容置槽内形成有连接柱,驱动源112能够通过螺钉安装于连接柱上。通过设置连接柱避免直接将螺钉设置于容置槽的内壁上,导致螺钉容易由容置槽贯穿盖板330,影响盖板330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源112还可以直接通过螺钉安装于容置槽的内壁上,或者通过卡接结构安装于容置槽内。
一实施例中,盖板330上形成有支撑轴,所述调节件120的转动轴线a处开设有圆形通孔,支撑轴穿设于圆形通孔内,以保证调节件120能够稳定地相对于盖板330转动。或者,支撑轴还可以设置于底板320上。或者圆形通孔开设于盖板330和/或底板320上,支撑轴设置于调节件120的转动轴线a处。通过设置支撑轴能够为调节件120的转动提供转动支撑,保证调节件120相对于支撑件300转动的稳定性,避免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一实施例中,风门机构10还包括安装件200,所述安装件200上形成有安装通道210,所述支撑件300设置于所述安装通道210内,以使所述连通孔122与所述调节孔310连通后形成的所述冷风通道130能够与所述安装通道210连通,所述安装件200用于设置于储藏室20形成送风孔202的一侧。通过设置安装件200便于实现对设置有风门组件100的支撑件300的安装支撑,提高设置有风门组件100的支撑件300安装于储藏室20的一侧的便利性。
具体地,安装件200包括盖体220和底座230,盖体220上开设有第一通道,底座230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支撑件300能够设置于底座230上,盖体220盖设于支撑件300上,以使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形成所述安装通道210。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20与底座23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220与底座230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安装连接,或者通过焊接、胶结等其他方式实现安装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20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通道210间隔设置的冷藏通道240,所述冷藏通道240用于与冷藏室连通。通过形成冷藏通道240,便于通过风机向冷藏室进风。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通道210与冷藏通道240分别位于驱动源112的两侧。
具体地,支撑件300设置于盖体220和底座230,支撑件300上开设有与冷藏通道连通的连通通道340。进一步地,盖板330上形成有第三通道342,底板320上形成有与第三通道342连通的第四通道344,第四通道344与第三通道342连通后形成所述连通通道340。
一实施例中,盖板330形成有第三通道342的位置,在朝向底板320的一侧设置有隔挡件,隔挡件内形成有隔挡空间,第三通道342完全对位于隔挡空间内,隔挡件能够抵接于底板320上,以使第四通道344完全对位于隔挡空间内。通过隔挡件能够防止连通通道340内的冷风泄露,进而影响驱动件110的运行。
参阅图1、图4及图11,一实施例中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中冰箱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冰箱。在其他实施例中,冰箱也可以其他类型的冰箱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储藏室20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130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步骤S200: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步骤S300: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
步骤S400:若所述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
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重新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上述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根据需求选择储藏室20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该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130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控制驱动件110驱动调节件120相对于储藏室20的送风孔202活动,调节连通孔122与送风孔202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达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便于实现储藏室20的储物空间的温度能够达到目标温度。若储藏室20内的储物空间受到环境温度、放入食物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储藏室20内的储物空间的温度发生波动,且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控制驱动件110驱动调节件120相对于储藏室20活动,以实现调节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的目的。通过调节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便于调节储物空间内的温度,进而便于将储物空间的当前储存温度调节至与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有效缩短导致温度波动的因素对储藏室20的温度的影响。当温度波动影响消除后,使得储藏室20能够重新将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继续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差为0.2℃~2℃中任一温度值,或温度范围。具体地,第一预设温差为0.5℃。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差还可以为0.7℃、1℃或1.5℃等。例如,目标温度为-1℃时,当检测的当前储存温度维持在-1±0.5℃,则可以认为温度波动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冷风通道130保持当前的连通面积。而当检测的当前储存温度超出-1±0.5℃的范围,则需要调节冷风通道130当前的连通面积,以调节储存温度恢复到-1±0.5℃。
参阅图1、图4及图12,一实施例中,步骤S300: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则所述冷风通道130保持当前连通面积继续运行。
一实施例中,步骤S400中,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包括: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低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当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且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这证明当前储存温度低,则需要通过调低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以降低通过冷风通道130进入到储藏室20储物空间内的冷风的风量,进而实现降低当前储存温度的目的,以使当前储存温度能够快速接近目标温度,缩短调节时间。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高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其中,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预设连通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当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且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这证明当前储存温度高,则需要通过调高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以增大通过冷风通道130进入到储藏室20储物空间内的冷风的风量,进而实现提高当前储存温度的目的,以使当前储存温度能够快速接近目标温度,缩短调节时间。
一实施例中,步骤S400中,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还包括:
预先配置温差段与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当前温差属于多个预设温差段中的哪个温差段,查询预先配置的温差段与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与该温差段对应的连通面积调节量;
控制所述冷风通道130将当前连通面积调节对应的所述连通面积调节量。
具体地,当当前储存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较大,则在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的过程中,可以增大连通面积调节量,以加快缩短温差的目的。当当前储存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较小时,为了避免温度调节过多造成温度波动,可以降低连通面积调节量,保证调节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步骤S300: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循环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通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循环检测当前储存温度,便于在储藏室20制冷的整个过程中均能够对储藏室20的储存温度进行监控,降低储藏室20在制冷过程中的温度波动。
具体地,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20min-120min,避免预设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储藏室20的温度波动大,且避免预设时间间隔过短,导致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频繁。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间隔为60min。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间隔还可以40min、80min等其他时间间隔。
一实施例中,步骤S200:所述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包括:
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以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为第二预设连通面积,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连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再次执行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在对储藏室20制冷的过程中,通过将连通面积以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为第二预设连通面积,以使连通面积变小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以此循环调节,能够有效降低储藏室20的温度波动。若冷风通道130一直以第一预设连通面积向储藏室20送风,会导致储藏室20的储存温度趋于不断降低。一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连通面积为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连通面积还可以不为零。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冰箱产生的风量相对固定时,例如采用统一风机同时向冰箱的冷藏室及储藏室20进风时,当与储藏室20连通的冷风通道130开启后,则会影响进入到冷藏室的风量,进而影响冷藏室的冷藏温度。因此,通过将冷风通道130以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关闭冷风通过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以保证在第二预设时长中,对冷藏室的制冷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储存模式下,对应的目标温度不同,则相对应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第一预设时长及第二预设时长也不同。若目标温度高,则对应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可以设置较小范围。若目标温度较高,则对应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可以设置较大范围。具体地,由于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根据面积大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档位。因此,不同的储存模式下,对应的冷风通道130的连通档位不同,可以根据该储存模式下对应的目标温度,调节冷风通道130至对应的连通档位。
例如,可以将冷风通道130的连通档位划分为0~50档,在冰温模式下,目标温度为-1℃,该目标温度对应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对应的连通档位可以为0~15档。在其他模式,例如瞬冻模式、冰沙模式等模式下,目标温度不同,则对应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对应的连通档位也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获取储藏室20的目标温度之前,还包括:
检测的目标温度。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需要设定储藏室20的储存模式,进而可以选择或输入目标温度。以便后续根据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
一实施例中,步骤S100:获取储藏室20的目标温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藏室20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
具体地,上述步骤在检测的目标温度之前。若使用者没有选择或输入目标温度,则可以获取设定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根据初始预设温度进行调节,当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初始预设温度,可以将冷风通道130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一方面方便后续选择或输入目标温度后对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的调整,另一方面便于使得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保证储藏室20对食物的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初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130的最大连通面积的一半。当获取目标温度后,冷风通道130在预设初始面积的基础上调节至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第一预设连通面积的过程中更加方便,避免冷风通道130由最大面积或最小面积调节至第一预设连通面积,导致调节量大,不仅调节不方便,且调节后造成的储藏室20的温度波动大。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初始面积还可以为其他面积大小。
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储藏室20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至最大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预设初始面积。
当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时,通过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至最大连通面积,能够实现储藏室20的储存温度的快速降温,缩短达到初始预设温度时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故障检测指令,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第一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一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一温度;
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至第二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二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二温度;
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则确定所述风门组件100故障。
另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则重新执行步骤S100。
冷风通道130在第一预设检测面积保持第一检测时长得到的第一温度,与第二预设检测面积保持第二检测时长得到的第二温度,温差的绝对值应该大于第二预设温差。若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则证明冷风通过没有进行有效调节,则可以判断风门组件100故障。
一实施例中,检测风门组件100是否故障时,可先检测冰箱的压缩机、蒸发器、冰箱的控制主板等其他部件是否正常,若判断冰箱的其他部件都正常工作,然后通过上述步骤检测风门组件100是否故障。若确定风门组件100故障,一方面可能是调节件120被冻住,进而导致调节件120无法活动,无法实现对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风门组件100的自身结构损坏,便于后续对风门组件100的检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130的最大连通面积;所述第二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130的最小连通面积,也可以为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130的最大连通面积;所述第一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130的最小连通面积,也可以为零。通过最大连通面积下与最小面积下的温度对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判断风门组件100是否故障。
一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时长可以为2min-8min。第二检测时长可以为2min-8min。具体地,第一检测时长可以为5min。第二检测时长可以为5min。避免第一检测时长与第二检测时长设置多长,影响检测效率,同时影响储藏室20的正常制冷。且避免第一检测时长与第二检测时长设置过短,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差为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差为1.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差还可以根据第一预设检测面积、第二预设检测面积、第一检测时长及第二检测时长的大小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划分为不同档位,例如由小至大划分为0-50挡。检测风门组件100故障时,可以先调节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至50挡持续5分钟并检测获得第一温度;之后将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切换至5挡,5分钟后检测获得第二温度,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1.5℃,则确定风门组件100故障;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1.5℃,储藏室20将进入正常模式制冷。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1及图12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1及图12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门机构1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藏室20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130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调节面积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检测比较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
温度调控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重新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控模块包括:
第一温度调控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低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
第二温度调控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高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
一实施例中,检测比较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循环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
一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调节面积子模块,用于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以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调节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为第二预设连通面积,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
用于再次执行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一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初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藏室20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
第一初始调节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
一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初始调节模块,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至最大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预设初始面积。
一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故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故障检测指令,将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调节至第一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一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一温度;
第二故障检测模块,用于调低所述冷风通道130的连通面积至第二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二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20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二温度;
故障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则确定所述风门组件100故障。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6)

1.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储藏室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重新将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所述获取储藏室的目标温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
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故障检测指令,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第一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一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一温度;
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至第二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二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二温度;
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则确定风门组件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包括: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低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则调高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
其中,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预设连通面积呈负相关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循环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之后,还包括:
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以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为第二预设连通面积,并保持第二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连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再次执行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大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至最大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预设初始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初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大连通面积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大连通面积;所述第二预设检测面积为零或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小连通面积;或者
所述第二预设检测面积为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大连通面积;所述第一预设检测面积为零或所述冷风通道的最小连通面积。
8.一种冰箱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藏室的目标温度,并获取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冷风通道的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调节面积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检测比较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
温度调控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调节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直至所述当前储存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则重新将所述冷风通道的当前连通面积调节至所述第一预设连通面积;
初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初始预设温度,并检测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
第一初始调节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储存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预设初始面积;
第一故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故障检测指令,将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调节至第一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一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一温度;
第二故障检测模块,用于调低所述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至第二预设检测面积后保持第二检测时长,获取所述储藏室的当前储存温度为第二温度;
故障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则确定风门组件故障。
9.一种冰箱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机构包括:
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能够与储藏室的送风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驱动件受控能够驱动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储藏室活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送风孔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储藏室形成送风孔的一侧,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调节件的转动轴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源及驱动齿轮,所述调节件为齿轮结构,所述连通孔开设于齿轮结构的所述调节件的一表面上,并贯穿所述调节件相背对的另一表面,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源受控驱动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调节件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设置于储藏室形成送风孔的一侧;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调节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的调节孔,所述驱动件受控能够驱动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支撑件活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调节孔连通后形成的冷风通道的连通面积,所述冷风通道能够与所述送风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相对的两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调节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调节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调节件相对的两表面分别配合于所述容置腔开设有所述调节孔的两内壁上,以使所述连通孔能够同时与两个所述调节孔相连通,所述驱动件受控驱动所述调节件在所述容置腔开设有所述调节孔的两内壁之间转动,以调节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调节孔的连通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的转动方向趋于增大;和/或
所述调节孔的尺寸沿着所述调节件的转动方向趋于增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形成有安装通道,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通道内,以使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调节孔连通后形成的所述冷风通道能够与所述安装通道连通,所述安装件用于设置于储藏室形成送风孔的一侧;所述安装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通道间隔设置的冷藏通道,所述冷藏通道用于与冷藏室连通。
16.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
储藏室,所述储藏室内形成有储物空间,所述储藏室上开设有与所述储物空间相连通的送风孔;
如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风门机构;及
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冷风通道向所述储物空间吹风。
CN202110704230.6A 2021-06-24 2021-06-24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Active CN113418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4230.6A CN113418349B (zh) 2021-06-24 2021-06-24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4230.6A CN113418349B (zh) 2021-06-24 2021-06-24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8349A CN113418349A (zh) 2021-09-21
CN113418349B true CN113418349B (zh) 2022-03-29

Family

ID=77716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4230.6A Active CN113418349B (zh) 2021-06-24 2021-06-24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8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158A (zh) * 2021-10-26 2022-01-21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34522A (zh) * 2021-12-22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032A (zh) * 2007-12-14 2009-06-17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间冷冰箱冷藏温度波动精确控制方法
CN107062750A (zh) * 2017-03-14 2017-08-18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01453A (zh) * 2017-05-19 2017-08-29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42933A (zh) * 2017-09-08 2018-01-3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出风系统及设备
CN108061420A (zh) * 2017-11-21 2018-05-22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温度调控方法、温度调控装置、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032A (zh) * 2007-12-14 2009-06-17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间冷冰箱冷藏温度波动精确控制方法
CN107062750A (zh) * 2017-03-14 2017-08-18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01453A (zh) * 2017-05-19 2017-08-29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42933A (zh) * 2017-09-08 2018-01-3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出风系统及设备
CN108061420A (zh) * 2017-11-21 2018-05-22 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温度调控方法、温度调控装置、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8349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8349B (zh)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风门机构
US10753675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EP3093595A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730732B2 (en) Refrigerating storage cabinet
KR101916727B1 (ko) 냉장고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20180106765A (ko) 냉장고
US11835291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80106766A (ko) 냉장고
US20200166259A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1906243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8291763B (zh) 低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制冷腔的温度控制
JP2009162425A (ja) 冷却貯蔵庫
CN111795535A (zh) 制冷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15901B (zh) 一种冰箱及其恒温制冷方法
US11920852B2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RU2513416C2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бытового холодильника и бытовой холодильник, реализующий этот способ
KR102368006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309156B2 (ja) 冷蔵庫
JP4972979B2 (ja) 冷蔵庫
US11105541B2 (en) Refrigerator
US1187968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KR20080013310A (ko) 직간냉식 혼합형 김치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927428B2 (ja) 冷蔵庫
EP3623730B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177021B1 (ko) 냉장고의 초기 운전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