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174A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174A
CN113411174A CN202110680872.7A CN202110680872A CN113411174A CN 113411174 A CN113411174 A CN 113411174A CN 202110680872 A CN202110680872 A CN 202110680872A CN 113411174 A CN113411174 A CN 113411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08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1174B (zh
Inventor
薛祎凡
才宇
曾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08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时频资源,进而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该方法用以实现在端对端通信场景,接收端的终端设备可以对来自发送端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反馈,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本申请可应用于车联网等车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算法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本申请为2018年9月2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1141054.4、申请名称为“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本申请全部内容包含在母案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万物互联技术也在不断加速发展,3GPP标准规范引入了多个万物互联的技术,例如NB-IOT技术、MTC/(e)MT技术等,这些都是物联网技术。另外3GPP标准规范还引入了物联物、端到端的技术,例如D2D、V2X。
目前在LTE中,sidelink(副链路)通信技术仅定义了广播类型的业务方式,即一个UE通过广播形式向其他设备发送信号。由于在NR中,sidelink通信技术又引入单播类型的业务方式,如果接收端不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反馈,则很可能发生错传或者漏传数据,影响通信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sidelink通信技术应用到NR时,单播业务场景存在通信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该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时频资源,进而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先确定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时频资源,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调度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时,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时频资源,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确定的关联关系,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时频资源池,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池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池,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时频资源,从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以及参考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时频资源池,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池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池,然后根据参考信息,从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确定第一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时,若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该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N个第一信息确定M个第一时频资源,其中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接着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最终第一终端设备在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其中,方式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时间最晚发生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方式二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索引值最小或者索引值最大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方式三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根据最晚接收的第一信息所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不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还能使用一个时频资源传输多个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三个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备用第一时频资源;当备用第一时频资源的个数不等于1时,则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另外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从所述备用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唯一一个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当备用第一时频资源的个数等于1时,则备用第一时频资源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根据所述方式一或方式二,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该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然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最终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获取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确定是否重发数据,进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资源池与所述数据信息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资源池相关联,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确定的关联关系,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以及第一时频资源的参考信息,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该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和N个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目标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然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个第一信息;接着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不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还能使用一个时频资源传输多个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是与所述N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相关的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时间最晚发生的时频资源。或者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个第一信息中最早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是与所述N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相关的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索引值最小或者索引值最大的时频资源。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确定的关联关系,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其中,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这样,样第一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时,处理单元用于:先确定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然后根据第二时频资源,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调度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时,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这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时频资源,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确定的关联关系,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先根据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时频资源池,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池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池,然后根据第二时频资源,从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时,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以及参考信息,这样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先根据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时频资源池,确定与第二时频资源池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池,然后根据参考信息,从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确定第一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时,若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则处理单元可以用于直接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第一信息确定M个第一时频资源,其中,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并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其中,方式一为,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时间最晚发生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方式二为,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索引值最小或者索引值最大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方式三为,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根据最晚接收的第一信息所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不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还能使用一个时频资源传输多个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三个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备用第一时频资源;当备用第一时频资源的个数不等于1时,则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另外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从所述备用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唯一一个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当备用第一时频资源的个数等于1时,则备用第一时频资源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优先根据所述方式一或方式二,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获取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确定是否重发数据,进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资源池与所述数据信息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资源池相关联,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确定的关联关系,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以及第一时频资源的参考信息,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最终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获取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确定是否重发数据,进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资源池与所述数据信息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资源池相关联,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确定的关联关系,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以及第一时频资源的参考信息,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或者该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进行耦合,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与存储器相连或者该芯片包括存储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和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指令。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和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常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b和图2c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端对端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idelink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a至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频资源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频资源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1a~图1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频资源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在端对端通信场景中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相同或相似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至少一种”是指一种或多种;“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四代(4thgeneration,4G)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或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适用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参阅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中包括:网络设备101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02。当通信系统100包括核心网时,网络设备101还可以与核心网相连。网络设备101为覆盖范围内的终端102提供服务。例如,参见图1所示,网络设备101为网络设备101覆盖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102提供无线接入。通信系统100中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例如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之间的覆盖范围可以存在重叠的区域,例如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1'之间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叠的区域。终端设备之间还可以互相通信,例如,终端设备102可以与另一个终端设备102之间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101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RAN节点(或设备)。目前,一些网络设备201的举例为:gNB/NR-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5G通信系统或者未来可能的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等。
终端102,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也可以是物联网设备。例如,终端102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终端102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车载设备(例如,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飞机、船舶、火车、高铁等)、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冰箱、电视、空调、电表等)、智能机器人、车间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飞行设备(例如,智能机器人、热气球、无人机、飞机)等。
为方便理解,首先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部分概念和用语。
1)空口资源,在小区中,基站和UE可以通过空口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空口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还可以称为时频资源。频域资源可以位于设置的频率范围,频率范围还可以称为频带(band)或频段,频域资源的宽度可以称为带宽(bandwidth,BW)。
2)时频资源,时频资源可以是资源栅格,包括时域和频域。比如时域单位可以为符号(symbol),频域单位可以为子载波(subcarrier)。资源栅格中最小的资源单位可以称为资源单元(RE)。一个资源块(资源block,RB)在频域上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载波,比如可以是12个子载波。一个时隙在时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比如NR中一个时隙可以包括14个符号(普通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下)或者12个符号(扩展循环前缀下)。
3)端到端(Device-to-Device,D2D)通信是一种在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终端之间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
4)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或叫车联万物,车载技术等,V2X通信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能够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有益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等。
5)基于近距离的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s,ProSe)是3GPP中实现D2D技术的一种业务名称,在UE互相临近的情况下,允许2个及以上的授权了ProSe功能的UE之间直接通信,不需要任何的中继或基站。这里的近距离不仅指物理范围,还可能是基于信道的质量、信噪比或吞吐量方面上的接近。基于3GPP的ProSe不仅包括WLAN直连,还包括sidelink(副链路)技术。
6)Sidelink通信技术是实现ProSe的一种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在E-UTRAN(陆地无线接入网)的覆盖服务范围内可以提供信息交互,在没有E-UTRAN覆盖的地方也可以进行信息交互。
7)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
8)资源池,sidelink通信技术是基于资源池的。所谓资源池,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一个资源池包括多个时频资源,其中任意一个时频资源是用于传输信号的,该信号包括数据信息和信令信息。下文中的资源、资源池中的资源均指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sidelink通信技术与常规无线通信的区别在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不需要通过网络设备进行中转,可以大大减少数据时延。例如,图2a中,在常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2个终端需要进行数据交互,终端数据路由路径为UE1→eNB→SGW/PGW→eNB→UE2,或者UE1←eNB←SGW/PGW←eNB←UE2。图2b中,在ProSe通信中,2个终端设备之间可直接进行数据交互,例如终端数据路由路径为UE1→UE2,或者为UE1←UE2,或者,图2c中,在ProSe通信中,2个终端仅通过eNb进行本地路由,例如,终端数据路由路径为UE1→eNB→UE2,或者为UE1←eNB←UE2。另外,由于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有限,sidelink通信技术一般仅限于距离较近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本申请,sidelink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参见图3中的图3A至图3G所示,每个图的具体介绍参见表1所示,表1中In代表UE在小区覆盖范围内,Out代表UE在小区外。
表1
Figure BDA0003122760970000081
值得说明的是,在申请实施例中的sidelink通信技术,即可以用于D2D场景,也可以用于V2X场景。
目前在LTE中,sidelink通信技术仅定义了广播类型的业务方式,即一个UE通过广播形式向其他设备发送信号。由于在NR中,sidelink通信技术又引入单播类型的业务方式,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引入了反馈机制,即接收端在接收数据后,向发送端发送反馈信息,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对反馈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的确定方式进行了说明。
基于上述描述和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该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
步骤2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
第一种场景,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例如指示信息是调度信息,比如副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信息,SCI信息中除了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还包括指示其它参数,比如数据率,调制阶次,以及数据优先级等。也就是说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之前,先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在指示信息中指示了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或者是在指示信息中除了指示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还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
第二种场景,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预先约定了发送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以及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时,第二终端设备直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而不发送指示信息,所述这时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不包括指示信息。比如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预先约定,第二终端设备在资源池1中的资源1、资源2和资源3上向第一终端设备直接发送数据。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就会一直监测资源池1中的这三个资源,一旦发现有数据传输,则可以确定是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一直监测资源池1中的这三个资源,发现有数据传输后,会根据数据本身的性质判断是否是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比如根据数据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判断是否是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步骤2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时频资源。
本步骤中,若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检测到数据后,则确定出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从而确定与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
若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息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出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当然,若指示信息还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203,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
本步骤中,反馈信息可能是肯定的确认信息或者是否定的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步骤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HARQ反馈机制发送反馈信息。因HARQ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码机制和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其中,前向纠错码技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纠正一部分错误,从而减少重传的次数。对于前向纠错码技术无法纠正的错误,接收端会通过自动重传请求机制请求发送端重发数据。具体地,接收端使用检错码,通常为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出错。如果无错,则接收端会发送一个肯定的确认(acknowledgement,ACK)给发送端,发送端收到ACK后,会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出错,则接收端会丢弃该数据包,并发送一个否定的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给发送端,发送端收到NACK后,会重发相同的数据包。所以下文中反馈信息也可以用肯定的确认/否定的确认(A/N)来指代。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播业务场景对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辆车A向辆车B发送数据信息,其中,数据信息的内容可以包括车辆A的位置信息,车辆A的油量信息,以及车辆A的驾驶员向车辆B的驾驶员发送的聊天信息等等。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车辆B在收到车辆A的数据信息后,需要对该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向车辆A发送反馈信息。如果车辆A收到的反馈信息为肯定的确认,则车辆A就可以认为该次数据信息传输已经成功;如果车辆A收到的反馈信息为否定的确认,则车辆A会向车辆B重新发送该数据信息。
以下以UE2和UE1之间的通信过程具体描述几种实现方式。其中,UE2为数据发送端,相当于上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UE1为数据接收端,相当于上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
场景一
当步骤201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时,那么UE2和UE1之间存在资源调度,UE2和UE1之间的通信过程如图5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UE2向UE1发送指示信息。
其中,在指示信息中指示了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或者是,在指示信息中除了指示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还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302,UE2向UE1发送数据信息。
步骤303,UE1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用于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304,UE1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UE2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图5所示的方法,以下具体描述几种情况。
情况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是SCI,SCI中除了包括数据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还包括参考信息,该参考信息指示了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索引值。
例如,如图6a所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已知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1和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2是关联的。UE1在确定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后,即可知道数据信息所在的资源池是资源池1。同时UE1又已知资源池1和资源池2是关联的,因此UE1也就能够确定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为资源池2中资源。进一步,UE1可以通过SCI中的参考信息,即资源的索引值2,从资源池2中确定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2。
值得说明的是,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与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标准规定的,也可以是收发双方预先协商确定的。另外,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与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可以是同一个资源池,也可以是不同的资源池。
情况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相关的指示信息,例如指示信息是SCI,SCI中除了包括数据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的索引值,还包括数据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的资源池。
例如,如图6b所示,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分别在资源池1和资源池2内,UE1在确定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后,即可确定数据信息所在的资源池是资源池1。同时UE1又已知资源池1和资源池2是关联的,因此UE1也就能够确定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为资源池2。进一步,假设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信息的资源的关联关系为“数据信息占用的资源与反馈信息占用的资源的索引值相同”,且数据信息占用的资源索引值为3,则UE1会使用资源池2中的索引值为3的资源来发送反馈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与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与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标准规定的,也可以是收发双方预先协商确定的。另外,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与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可以是同一个资源池,也可以是不同的资源池。
情况三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除了指示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还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以及资源的索引值。
如图6c所示,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信息所占用资源分别在资源池1和资源池2内,UE2直接通过SCI指示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为资源池2中的索引值2的资源2,UE1通过资源池2中的资源2上发送反馈信息。
场景二
当步骤201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时,即第一信息不包括指示信息时,那么UE2和UE1之间不存在资源调度,UE2和UE1之间的通信过程如图7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UE2向UE1发送数据信息。
步骤402,UE1根据数据信息确定出用于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403,UE1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UE2发送反馈信息。
举例来说,参见图8,UE2直接向UE1发送数据,而不发送用于资源调度的指示信息,UE1根据监测到的数据所在的资源确定出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
值得说明的是,UE2向UE1发送数据所占用的资源,以及数据的调制方式、数据率、冗余版本等等信息都已预先协商确定。比如UE2和UE1预先协商确定,资源池1中的资源1、资源2和资源3可以用于UE2向UE1直接发送数据。此时UE1会一直监测资源池1中的资源1、资源2和资源3,一旦发现有数据传输,则可以确定是UE2发送给自己的数据,因此根据预先设定的关联关系,例如资源池1中的资源2与资源池2中的资源2相关联,所以UE1在资源池2中的资源2向UE2发送反馈信息。
图9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的执行流程,该方法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
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或者与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
步骤502、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步骤503,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在步骤501中,第二终端设备先确定出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然后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种场景,第二终端设备在发送数据信息之前,先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在的第二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种场景,第二终端设备直接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信息。
具体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占用情况,从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没有被占用的资源里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状态,从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选择一个信道状态较好的作为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第二时频资源,然后根据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占用情况,从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没有被占用的资源里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第二时频资源,然后根据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状态,从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选择一个信道状态较好的作为第二时频资源,然后根据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时频资源。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资源池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资源池相关联,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例如,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分别在资源池1和资源池2内,第一终端设备已知资源池1和资源池2是关联的,在确定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2后,即可确定数据信息所在的资源池是资源池1。进一步,假设数据信息使用的资源和反馈信息的资源的关联关系为“数据信息占用的资源与反馈信息占用的资源的索引值相同”,当反馈信息占用的资源索引值为3时,则UE2会使用资源池1中的索引值为3的资源来发送数据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参考信息。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信息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为资源池1中资源2,同时还在参考信息中包括第一时频资源的资源索引值为2。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已知资源池1和资源池2是关联的,在确定反馈信息所在的资源池是资源池2,即可确定数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池1。
在其它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反馈信息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为资源池2中资源2。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同上述第一种通信方法一致,具体可以参见上文列举的两种场景和三种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所适用的场景为,当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瞬时发送了多个数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就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反馈多个数据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一种方式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针对每个数据信息分别确定一个反馈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然后分别使用这些时频资源来承载反馈信息(即使用多个反馈信道进行反馈)。另一种方式是:从确定的多个反馈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选择一个时频资源来承载多个反馈信息(即使用一个反馈信道进行反馈)。之所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一个时频资源来承载多个反馈信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第一终端设备可能只期望在同一时刻或者在相同资源池内进行一次反馈。当多个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处于相同的资源池中,或者多个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在时间上有重叠时,第一终端设备仅使用其中的一个时频资源进行反馈,会得到比较好的传输性能。
图10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通信方法的执行流程,该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
步骤6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
步骤6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个第一信息确定M个第一时频资源。
本步骤中,若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在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上检测到数据后,则确定出与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
若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息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确定出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当然,若指示信息还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603,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其中,方式一为,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时间最晚发生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方式二为,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索引值最小或者索引值最大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方式三为,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根据最晚接收的第一信息所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一种情况为,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根据最晚接收的数据信息所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另一种情况是,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选择根据最晚接收的指示信息所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604,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该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N个第一信息确定M个第一时频资源的过程与第一种通信方法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过程一致,在此不再重复赘述。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不同的第一信息,分别确定出来的第一时频资源可能相同,所以M可能小于N,也可能等于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上述三个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出备用第一时频资源,当所述备用第一时频资源的个数不等于1时,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另外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从所述备用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出唯一一个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当然,如果确定出来的备用第一时频资源的个数等于1时,则备用第一时频资源就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方式一确定出两个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再通过方式二从这两个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出唯一一个目标时频资源。
除了上文列举的几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出目标时频资源。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默认选择索引值为2的资源作为目标时频资源。另外,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根据方式一或方式三,从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针对上述三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举例说明。
针对方式一,参见图11a,假设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两个SCI。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两个SCI分别确定出两个第一时频资源,其中一个第一时频资源在时域上的开始时间较晚。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开始时间较晚的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之所以选择开始时间较晚的第一时频资源,是因为第一终端设备处理接收的数据,确定是否正确接收需要时间。如果第一终端设备随机选择在开始时间较早的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就有可能存在没有足够的处理时间来解调和解码收到的数据。例如图11a中,时间靠前的反馈信息被发送时,第二次接收的数据信息可能还来不及处理。
针对方式二,假设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两个SCI。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两个SCI分别确定出两个第一时频资源,其中一个第一时频资源的索引值较小,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索引值较小的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方式三,参见图11b,假设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两个SCI。其中一个SCI是第一终端设备较早接收到的,所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较早接收的SCI,确定出第一时频资源,具体确定方法可以参见上文。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又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两个SCI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分别根据两个SCI确定出两个第一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从中选择根据较早接收的SCI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并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之所以这样做,同样是因为第一终端设备处理接收的数据,确定是否正确接收需要时间。
针对方式三,参见图11c,假设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两个数据信息,其中一个数据信息是第一终端设备较早接收到的,所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较早接收的数据信息,确定出第一时频资源,具体确定方法可以参见上文。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又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两个数据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分别根据两个数据信息确定出两个第一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从中选择根据较早接收的数据信息所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并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之所以这样做,同样是因为第一终端设备处理接收的数据,确定是否正确接收需要时间。
图1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第四种通信方法的执行流程,该方法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1、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和N个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目标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
步骤702,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个第一信息。
步骤703,第二终端设备在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在步骤701中,第二终端设备先确定出反馈信息所占用的M个第一时频资源,然后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与M个第一时频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N个第二时频资源。另外,第二终端设备还确定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目标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接收反馈信息。
具体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占用情况,从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没有被占用的资源里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状态,从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选择一个信道状态较好的作为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第二时频资源,然后根据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占用情况,从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没有被占用的资源里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第二时频资源,然后根据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状态,从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资源池中选择一个信道状态较好的作为目标第二时频资源,然后根据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是与所述N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相关的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时间最晚发生的时频资源。具体可以参见图11a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是与N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相关的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索引值最小或者索引值最大的时频资源。具体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它可能的设计中,目标第一时频资源是第二终端设备根据N个第一信息中最早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具体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同上述第一种通信方法一致,具体可以参见上文列举的两种场景和三种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第二种通信方法、第三种通信方法和第四种通信方法均能够独立构成本申请需要保护的方案,也可以任意结合构成本申请要保护的方案。
基于与上述第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1300,该通信装置1300用于执行上述第一种通信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该通信装置1300包括接收单元1301、处理单元1302、发送单元1303。其中,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4中的步骤201。处理单元1302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即用于执行如图4中的步骤202。发送单元1303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4中的步骤203。上述第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单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第三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图13所示的通信装置1300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三种通信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其中,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N个第一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10中的步骤601。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N个第一信息确定M个第一时频资源,并从所述M个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即用于执行如图10中的步骤602和步骤603。发送单元1303可以用于在目标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10中的步骤604。上述第三种通信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单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第二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1400,该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上述第二种通信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该通信装置1400包括处理单元1401、发送单元1402、接收单元1403。其中,处理单元1401用于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一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9中的步骤501。发送单元1401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9中的步骤502。接收单元1403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9中的步骤503。上述第二种通信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单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第四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图14所示的通信装置1400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四种通信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其中,处理单元1401用于确定目标第一时频资源和N个第一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12中的步骤701。发送单元1401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N个第一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12中的步骤702。接收单元1403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即用于执行如图12中的步骤703。上述第四种通信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单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四种通信方法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1500,该通信装置1500包括:收发器1501、处理器1502、存储器1503。存储器1503为可选的。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处理器1502执行的程序。当该通信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第一种通信方法~第四种通信方法中任一种或多种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时,处理器1502用于调用一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1502执行上述方法第一种通信方法~第四种通信方法中任一种或多种方法中终端执行的操作。图13中的功能模块接收单元1301、发送单元1303可以通过收发器1501来实现,处理单元1302可以通过处理器1502来实现。当该通信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第一种通信方法~第四种通信方法中任一种或多种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时,处理器1502用于调用一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1502执行上述方法第一种通信方法~第四种通信方法中任一种或多种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图14中的接收单元1401、发送单元1403可以通过收发器1501来实现,处理单元1402可以通过处理器1502来实现。
其中,处理器1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15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5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5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15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所描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和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用芯片或集成电路来完成。
为了实现上述图13、图14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该装置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与存储器连接或者该芯片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和参考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二时频资源池,确定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池;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息,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索引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为协议规定或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相同。
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相关的反馈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和参考信息,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在第二时频资源池内;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反馈信息所占用的资源索引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为协议规定或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相同。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数据信息的反馈信息所需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频资源池;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中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80872.7A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3411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872.7A CN113411174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872.7A CN113411174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201811141054.4A CN110971356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1054.4A Division CN110971356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174A true CN113411174A (zh) 2021-09-17
CN113411174B CN113411174B (zh) 2023-10-24

Family

ID=6994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1054.4A Active CN110971356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202110680872.7A Active CN113411174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1054.4A Active CN110971356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0971356B (zh)
WO (1) WO20200634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086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327A (zh) * 2020-04-17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3028992A1 (zh) * 2021-09-03 2023-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
CN114501396B (zh) * 2022-03-28 2022-10-14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2561A (zh) * 2015-10-23 2017-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7230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4731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347307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71563A1 (zh) * 2017-03-20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6726B2 (en) * 2012-12-11 2016-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s/receptions of uplink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291364B2 (en) * 2014-11-18 2019-05-1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AU2015414030B2 (en) * 2015-11-06 2020-08-20 Sun Patent Trust Multiple side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s during a sidelink control period
US10212102B2 (en) * 2016-03-17 2019-0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ffering V2X message for path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55950A1 (en) * 2016-06-06 2017-12-1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d2d rela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91265A1 (en) * 2016-09-28 2018-03-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16232832A (zh) * 2017-01-17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2561A (zh) * 2015-10-23 2017-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7230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4731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347307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71563A1 (zh) * 2017-03-20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DIGITAL: "R2-1706681 \"Logical Channel Selection Restrictions in LCP\"",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086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356A (zh) 2020-04-07
WO2020063410A1 (zh) 2020-04-02
CN113411174B (zh) 2023-10-24
CN110971356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5991B2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the allocated resources for a HARQ message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a low-complexity, narrowband terminal
US9629192B2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8702256B (zh) 通过装置对装置通信接收/传输数据封包的方法
CN11097135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132036B (zh) 在侧链路通信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44438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01834A (zh) 使用侧链路发现消息的装置发现
CN111082908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435885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47283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和方法
US20200367294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4270755A (zh) 用于在支持侧链路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harq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28627A1 (en)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base station
CN116368886A (zh) 用于一个时隙中多个侧链路传输机会的方法及设备
CN11576594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JP2024500996A (ja) Nr v2xにおけるデフォルトdrx設定に基づいてsl drx動作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2203302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harq feedback in nr v2x
CN115462161A (zh) 在nr v2x中确定sci上的ndi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7517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74411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1032003A1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024320B (zh) D2d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参数的确定
JP2024501702A (ja) Nr v2xにおける端末タイプによるsl drx動作方法及び装置
CN116438914A (zh) 用于侧链路中继通信中的链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85715B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