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9559B -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9559B
CN113409559B CN202110655856.2A CN202110655856A CN113409559B CN 113409559 B CN113409559 B CN 113409559B CN 202110655856 A CN202110655856 A CN 202110655856A CN 113409559 B CN113409559 B CN 113409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state
value
wave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58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09559A (zh
Inventor
李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58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95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9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9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09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9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时,确认所述耳机丢失;该耳机防丢失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由于耳机易脱落导致的耳机丢失问题,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还涉及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无线耳机的发展愈发迅速,由于其轻巧、便携的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使用户免去连接线的烦恼。其中,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由于其良好的无线立体声体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然而,TWS耳机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耳机从人耳处掉落的情况,如果用户没能注意到耳机掉落,将很容易导致耳机丢失,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因此,如何有效避免耳机丢失,提高用户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该耳机防丢失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耳机易丢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
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
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时,确认所述耳机丢失。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并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失重状态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的步骤;
所述确认所述耳机丢失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耳机撞击后的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并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时,执行所述确认所述耳机丢失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包括:
统计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失重状态。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包括:
统计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数量;
当所述第一数量超出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失重状态。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耳机撞击后的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包括:
统计所述耳机撞击后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数量;
当所述第二数量超出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静止状态。
优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耳机失重后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最大波峰值是否超出第一波峰阈值;
若所述最大波峰值超出所述第一波峰阈值,则将所述最大波峰值对应的时刻作为撞击时刻,并计算所述撞击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波峰均值,所述撞击时刻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波峰均值和波峰数量;
判断所述最大波峰值与所述第一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是否超出第二波峰阈值,且所述最大波峰值与所述第二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二差值是否超出第三波峰阈值,且所述波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波峰数量;
若是,则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
优选的,所述确认所述耳机丢失之后,还包括:
输出告警提示信息至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用户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
波峰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
撞击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丢失确认模块,用于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时,确认所述耳机丢失。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时,确认所述耳机丢失。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当用户无感知耳机掉落时,耳机的掉落过程必然会出现撞击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进行波峰值的计算,进而识别确定其运动状态,通过判断耳机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否出现撞击状态,从而实现耳机掉落识别,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耳机易脱落导致的耳机丢失问题,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当然,下面有关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描述的仅仅是本申请中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获得的其他附图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另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的运动状态变化判定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又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该耳机防丢失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耳机易丢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无线耳机的发展愈发迅速,由于其轻巧、便携的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使用户免去连接线的烦恼。其中,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由于其良好的无线立体声体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然而,TWS耳机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耳机从人耳处掉落的情况,如果用户没能注意到耳机掉落,将很容易导致耳机丢失,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当用户无感知耳机掉落时,耳机的掉落过程必然会出现撞击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进行波峰值的计算,进而识别确定其运动状态,通过判断耳机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否出现撞击状态,从而实现耳机掉落识别,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耳机易脱落导致的耳机丢失问题,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耳机防丢失方法可包括:
S101: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
本步骤旨在实现耳机三轴合加速度的采集,由于耳机可能以任意姿态掉落,因此,采用三轴合加速度对耳机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以有效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其中,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12722640000051
其中,A为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ax为耳机在三轴中x轴的加速度,ay为耳机在三轴中y轴的加速度,az为耳机在三轴中z轴的加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耳机的掉落是持续一定时间的,其具体掉落过程可简单分解为失重、撞击、静止三个步骤,因此,为实现其运动状态变化分析,上述三轴合加速度的采集可以采用实时采集的方法。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实时采集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可以包括:利用耳机内置的三轴加速度计实时采集三轴合加速度。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三轴合加速度的采集方法,即基于三轴加速度计实现,该三轴加速度计安装于耳机内部,当然,其具体安装位置并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可实现三轴合加速度的采集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102:根据三轴合加速度计算耳机的波峰值;
S103:根据各波峰值判断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耳机掉落后必然会出现撞击状态(如撞击到地面),因此,可以通过判断耳机是否出现撞击状态确定耳机是否掉落,以上步骤则旨在实现撞击状态的判定。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耳机在发生碰撞时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冲击,相应的三轴合加速度会形成一个幅值很大的波峰,因此,可以根据波峰幅值实现耳机撞击状态的判定。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三轴合加速度计算相应的波峰值,从而根据耳机失重后各个波峰值的变化状态确定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根据各波峰值判断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可以包括:判断耳机失重后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最大波峰值是否超出第一波峰阈值;若最大波峰值超出第一波峰阈值,则将最大波峰值对应的时刻作为撞击时刻,并计算撞击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波峰均值,撞击时刻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波峰均值和波峰数量;判断最大波峰值与第一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是否超出第二波峰阈值,且最大波峰值与第二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二差值是否超出第三波峰阈值,且波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波峰数量;若是,则确定耳机处于撞击状态。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撞击状态的判定方法。具体而言,可以预先设定如上所述的关于波峰幅值的判定规则,包括选取最大波峰值,以及判定最大波峰值出现前后一定时间段内的各波峰是否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如上述阈值对比、均值对比、数量对比等,进而实现撞击状态的确定。其中,对最大波峰值出现前的各波峰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实现撞击点检测,对最大波峰值出现后的各波峰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实现撞击点确认,从而有效保证耳机运动状态判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上述第一波峰均值和第二波峰均值可以为相同值。
S104:当耳机处于撞击状态时,确认所述耳机丢失。
本步骤旨在确认耳机是否丢失。具体的,当判定耳机的运动状态存在撞击状态时,即可判定耳机已经发生掉落,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输出告警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当前耳机发生掉落,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避免耳机丢失,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确认耳机丢失之后,还可以包括:输出告警提示信息至与耳机连接的用户终端。
本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防丢失方法,还可实现告警功能,即将告警提示信息发送至与掉落耳机相连接的用户终端,当然,这里的连接一般为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等。其中,用户终端的具体类型并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由此,当用户终端接收到告警提示信息时,即可以振动、响铃、界面显示的形式及时通知用户。
当然,以上告警方法仅为本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并不唯一,还可以为其他实现方法,例如,可以在耳机中内置蜂鸣器,当确定耳机发生掉落时,可以直接通过耳机中的蜂鸣器进行告警,同样可实现耳机掉落时的告警功能,避免耳机丢失。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当用户无感知耳机掉落时,耳机的掉落过程必然会出现撞击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进行波峰值的计算,进而识别确定其运动状态,通过判断耳机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否出现撞击状态,从而实现耳机掉落识别,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耳机易脱落导致的耳机丢失问题,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耳机的掉落过程可简单分解为失重、撞击、静止三个步骤,也就是说,耳机在掉落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失重状态、撞击状态以及静止状态,因此,当耳机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可以通过判断其运动状态变化是否依次为失重状态、撞击状态、静止状态,也即是否为:由失重状态到撞击状态再到静止状态的运动状态变化,从而实现耳机掉落判定。由此,当耳机的运动状态变化满足上述变化条件时,即可判定耳机发生了掉落,反之则说明耳机未发生掉落。
因此,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另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201: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
S202:根据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
具体而言,由于耳机在掉落过程中所进入的第一个状态为失重状态,因此,可以先根据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耳机静止时,三轴合加速度的取值为重力加速度1g,那么,当耳机发生失重时,三轴合加速度必然小于1g。进一步,当耳机处于失重状态时,则可以进入后续流程判断耳机是否依次进入撞击状态和静止状态,当耳机不处于失重状态时,则可以继续进行三轴合加速度的采集。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根据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可以包括:统计三轴合加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当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时长时,确定耳机处于失重状态。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失重状态的判定方法。具体而言,可以预先为三轴合加速度设定阈值(预设阈值),进而统计该三轴合加速度小于该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当该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时长时,即可确定耳机处于失重状态。
其中,由于耳机在静止时,其三轴合加速度的取值一般为重力加速度1g,而当耳机发生失重时,三轴合加速度必然小于1g,因此,上述预设阈值可以取值为1g。当然,该取值仅作举例,并不唯一,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即可。
此外,上述预设时长的具体取值类似于上述预设阈值,均可由技术人员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在此基础上,可以理解的是,下述所出现的各类阈值的具体取值均不唯一,都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对应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根据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可以包括:统计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数量;当第一数量超出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耳机处于失重状态。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耳机失重状态的判定方法,不同于上述以三轴合加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作为判定标准,该判定方法以三轴合加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数量作为判定标准。具体而言,可以每一秒钟进行一次三轴加速度采集,当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一阈值的数量(上述第一数量)超出预设数量(上述第一预设数量)时,即可判定耳机处于失重状态。当然,第一阈值与上述预设阈值的取值可以为相同值。
S203:当耳机处于失重状态时,计算耳机失重后的各波峰值;其中,波峰值根据三轴合加速度计算获得;
S204:根据各波峰值判断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S205:当耳机处于撞击状态时,根据耳机撞击后的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具体而言,耳机掉落后的第三运动状态为静止状态,本步骤则旨在实现静止状态的判定,静止状态的判定类似于上述失重状态的判定过程,同样可根据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实现。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根据耳机撞击后的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可以包括:统计耳机撞击后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数量;当第二数量超出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耳机处于静止状态。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静止状态的判定方法,该判定方法类似于上述失重状态的判定方法,在确定耳机的运动状态为撞击状态之后,即可对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数量(第二数量)进行统计,当该第二数量超出第二预设数量时,即可判定耳机的运动状态为静止状态。当然,该种判定方法并不唯一,类似于上述失重状态的判定方法,耳机静止状态的判定同样可基于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持续时长进行判定。
S206:当耳机处于静止状态时,确认耳机丢失。
关于上述S201,S203,S204,S206的具体实现过程参照上一实施例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防丢失方法,由于耳机的掉落过程可分为失重、撞击、静止三部分,因此,根据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识别确定其运动状态,进而判断耳机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否依次满足失重、撞击、静止三个状态,从而实现耳机掉落识别,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耳机易脱落导致的耳机丢失问题,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基于以上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的运动状态变化判定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又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失重检测:
在采集获得三轴合加速度之后,统计合加速度连续小于阈值Thr1的个数N0,若N0>Thr2,则认为耳机处于失重状态。
2、撞击点检测:
当确定耳机失重之后,计算失重之后T1时间内的波峰值:[p1,…,pk],判断波峰值是否满足:max(p1,…,pk)>Thr3,若是,则将最大波峰值pmax作为撞击点,即:pimpact=pmax
3、撞击点确认:
当检测到撞击点pimpact之后,计算撞击点pimpact之前T2时间内的波峰值:[p1,…,pm],并计算获得第一波峰均值mean(p1,…,pm);计算撞击点pimpact之后T3时间内的波峰值:[p1,…,pn],并计算获得第二波峰均值mean(p1,…,pn)以及波峰数量n,判断是否满足:
pmax-mean(p1,…,pm)>Thr4;
pmax-mean(p1,…,pn)>Thr4;
n<Thr5;
若是,则确认pmax为撞击点。
4、平稳检测:
当确定耳机撞击之后,统计合加速度连续小于阈值Thr6的个数N1,若N1>Thr6,则认为耳机处于静止状态。
5、掉落状态确认:
确认耳机处于掉落状态,触发警报通知用户。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当用户无感知耳机掉落时,耳机的掉落过程必然会出现撞击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进行波峰值的计算,进而识别确定其运动状态,通过判断耳机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否出现撞击状态,从而实现耳机掉落识别,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耳机易脱落导致的耳机丢失问题,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耳机防丢失装置可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1,用于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
波峰值计算模块2,用于根据三轴合加速度计算耳机的波峰值;
撞击状态判断模块3,用于根据各波峰值判断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丢失确认模块4,用于当耳机处于撞击状态时,确认耳机丢失。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防丢失装置,当用户无感知耳机掉落时,耳机的掉落过程必然会出现撞击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进行波峰值的计算,进而识别确定其运动状态,通过判断耳机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否出现撞击状态,从而实现耳机掉落识别,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耳机易脱落导致的耳机丢失问题,便于用户及时寻找脱落的耳机,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该耳机防丢失装置还可以包括:
失重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在上述根据三轴合加速度计算耳机的波峰值之前,根据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并当耳机处于失重状态时,执行根据三轴合加速度计算耳机的波峰值的步骤;
静止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在上述确认耳机丢失之前,根据耳机撞击后的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耳机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并当耳机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确认耳机丢失的步骤。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失重状态判断模块可具体用于统计三轴合加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当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时长时,确定耳机处于失重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失重状态判断模块可具体用于统计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数量;当第一数量超出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耳机处于失重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静止状态判断模块可具体用于统计耳机撞击后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数量;当第二数量超出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耳机处于静止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撞击状态判断模块3可具体用于判断耳机失重后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最大波峰值是否超出第一波峰阈值;若最大波峰值超出第一波峰阈值,则将最大波峰值对应的时刻作为撞击时刻,并计算撞击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波峰均值,撞击时刻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波峰均值和波峰数量;判断最大波峰值与第一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是否超出第二波峰阈值,且最大波峰值与第二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二差值是否超出第三波峰阈值,且波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波峰数量;若是,则确定耳机处于撞击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该耳机防丢失装置还可以包括告警提示模块,用于在上述确认耳机丢失之后,输出告警提示信息至与耳机连接的用户终端。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耳机,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该耳机可包括:
存储器1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步骤。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设备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
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
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时,确认所述耳机丢失;
其中,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包括:
根据各所述波峰值的变化状态确定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耳机失重后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最大波峰值是否超出第一波峰阈值;
若所述最大波峰值超出所述第一波峰阈值,则将所述最大波峰值对应的时刻作为撞击时刻,并计算所述撞击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波峰均值,所述撞击时刻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波峰均值和波峰数量;
判断所述最大波峰值与所述第一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是否超出第二波峰阈值,且所述最大波峰值与所述第二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二差值是否超出第三波峰阈值,且所述波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波峰数量;
若是,则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并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失重状态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的步骤;
所述确认所述耳机丢失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耳机撞击后的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并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时,执行所述确认所述耳机丢失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包括:
统计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超出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失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包括:
统计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数量;
当所述第一数量超出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失重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耳机撞击后的各三轴合加速度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包括:
统计所述耳机撞击后所述三轴合加速度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数量;
当所述第二数量超出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所述静止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所述耳机丢失之后,还包括:
输出告警提示信息至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用户终端。
7.一种耳机防丢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耳机的三轴合加速度;
波峰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轴合加速度计算所述耳机的波峰值;
撞击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波峰值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
丢失确认模块,用于当所述耳机处于所述撞击状态时,确认所述耳机丢失;
其中,所述撞击状态判断模块为用于根据各所述波峰值的变化状态确定耳机是否处于撞击状态的模块;
其中,撞击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耳机失重后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最大波峰值是否超出第一波峰阈值;若最大波峰值超出第一波峰阈值,则将最大波峰值对应的时刻作为撞击时刻,并计算撞击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第一波峰均值,撞击时刻之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的第二波峰均值和波峰数量;判断最大波峰值与第一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是否超出第二波峰阈值,且最大波峰值与第二波峰均值之间的第二差值是否超出第三波峰阈值,且波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波峰数量;若是,则确定耳机处于撞击状态。
8.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防丢失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55856.2A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3409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5856.2A CN113409559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5856.2A CN113409559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9559A CN113409559A (zh) 2021-09-17
CN113409559B true CN113409559B (zh) 2023-04-14

Family

ID=7768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5856.2A Active CN113409559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95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0358B (zh) * 2016-08-17 2020-03-2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388831B (zh) * 2016-11-04 2020-01-1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基于样本加权算法的检测摔倒动作的方法
CN108712697B (zh) * 2018-05-29 2020-02-1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工作模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21952B (zh) * 2018-10-30 2021-10-29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撞击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0365853B (zh) * 2019-08-20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61530A (zh) * 2020-09-09 2021-01-22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9559A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4077B2 (en) Earphone control method, earphone control system and earphone
US94025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fall based on comparing data to criteria derived from multiple fall data sets
CN102109594B (zh) 声音侦测通报系统及方法
JP2011520205A (ja) 転倒検知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変位測定
CN108769350A (zh) 跌落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586519A (zh) 一种无线耳机丢失报警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582473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跌落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188371A1 (en) Anti-lost prompting method and anti-theft device
CN109839245B (zh) 电子装置及其防水质保条件判断方法
CN108377293B (zh) 电子装置、跌落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170004269A (ko) 낙상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6953982A (zh) 一种低头族步行安全警报方法
EP2109331A2 (de) Hörgerät mit einer Sturzsicherung
CN110954972B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脱落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3409559B (zh)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EP2263533A1 (en) Enhancing security and emergency functionalities in mobile phones based on detection of physical shocks
JP6491504B2 (ja) 転倒検知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RU183600U1 (ru) Защитная каска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контроля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CN108600540B (zh) 跌落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75070A (zh) 一种防止麦克风受损的预警提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028298B (zh) 一种手环晃动判断的方法
JP6502135B2 (ja) 転倒検知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46300A (zh) 助听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
CN108769379B (zh) 跌落数据上报方法、相关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6461658B2 (ja) 転倒検知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