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1290A - 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01290A CN113401290A CN202110770875.XA CN202110770875A CN113401290A CN 113401290 A CN113401290 A CN 113401290A CN 202110770875 A CN202110770875 A CN 202110770875A CN 113401290 A CN113401290 A CN 1134012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
- integrated
- exhaust purification
- wounded
- emergency trans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9/00—Accommodation for crew or passeng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9/02—Cabins or other living spaces; 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B63B29/025—Modular or prefabricated cab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02—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 B63J2/04—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of living sp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包括:舱室,所述舱室包括舱室本体和与所述舱室本体连接的舱室底座,所述舱室底座包括支撑板和集成式腔,所述舱室内形成正负压;伤员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集成式腔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所述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上具有插入端;若干所述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实现不同多模式的使用,且对伤员有效的固定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实现将各种医疗模块集成到一个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中,不同位置上的医疗模块可以相互置换,有助于实现各个医疗模块的标准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
背景技术
重症患者例如心脏疾病、严重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转运一直是医学急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医学急救强调黄金救治时间,如果在黄金救治时间内使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救治率将明显提高。
然而,当被救患者离救治中心较远时,患者往往在被运送到救治中心的途中就会丧命,野战条件和海上条件下更是如此,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立即后送重症伤员往往变得不现实,若能在现场尽早开展急救并且维持后送途中的急救,无疑会大大提高救治率。
运输舱是海上急诊救治的重要工具,其不仅承担着转运患者的任务还是一个小型的抢救室,是疾病传播或细菌感染的其中一个重要源头,普通型的运送舱,通常只具备正常的运送功能,包括空调冷暖系统、自然气压等,舱内人员能够正常呼吸,但运送舱进入病毒污染区时,污染气体容易进入舱内,对舱内人员造成污染。此外,当舱内运输了病毒感染患者时,病毒感染患者呼出的气体又会泄漏至舱外,造成舱外环境的污染;同时在海上用于伤员后送和转运的装置以担架及自制漂浮担架为主,在后送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因素,伤员没有被固定好,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出现伤员上下串动的现象,这就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导致伤员的伤势严重,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更难的是对一个重症患者的急救,需要各种急救复苏器材,例如经常需要除颤/监护仪,呼吸复苏设备等。设想,如果用担架运送一名重症伤员,由于急救设备不能随行,往往不得不中断急救,若要连续,则需要几个人手持这些急救设备跟随担架运行,这样使救治工作非常难于进行。
如何既能解决实现避免运送舱中的有害气体进入到空气同时又能避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入到运送舱中,又能有效地对伤员进行固定且不对伤员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将急救医疗器件集成在一个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内,且各个医疗模块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切换,实现医疗模块的标准化,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一方面在舱室内实现正负压,既能保证运送舱的有害气体不会进入到空气中避免对正常人的伤害,也能避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入到运送舱内而对运送舱内的病人产生伤害,从而实现对运送舱内的病人的有效救治;同时既能有效地将伤员进行固定,保证在运输伤员过程中不会出现伤员的滑落等现象,从而避免对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又能针对不同伤员的受伤程度,实现对伤员的头部以及颈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另外一方面实现将各种医疗模块集成到一个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中,且不同的医疗模块的位置可以相互置换,有助于实现各个医疗模块的标准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包括:舱室,所述舱室包括舱室本体和与所述舱室本体连接的舱室底座,所述舱室底座包括支撑板和集成式腔,所述舱室内形成正负压;伤员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集成式腔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所述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上具有插入端;若干所述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位于所述舱室本体上;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位于所述舱室底座内,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一侧位于所述舱室本体内,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包括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和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进气速率,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包括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和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进气速率,当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处于正压模式时,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进气速率。
可选的,当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处于负压模式时,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进气速率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
可选的,还包括负压泵,位于所述舱室底座的底部。
可选的,还包括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连接,所述气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另一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伤员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臀部;第二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脚部。
可选的,还包括第三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第一子固定带、第二子固定带和第三子固定带。
可选的,所述伤员固定装置还包括: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
可选的,还包括颈部固定装置,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匹配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颈部托起器,所述颈部托起器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上。
可选的,所述颈部托起器包括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上的托起气囊、气管以及气压泵,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托起气囊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压泵连接。
可选的,所述医疗模块至少包括除颤仪、起搏仪、监护仪、输液仪、气动呼吸机和制氧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的,还包括电源供给设备,位于所述集成式腔内,所述电源供给设备为多输入多输出电源。
可选的,所述接入口区域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医疗模块包括器件储存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器件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医疗器件,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来的控制信号,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接受所述控制信号之后所述医疗模块的使用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和无线控制器,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接头连接的接线端子,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与无线控制器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控制器与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通讯,无线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人机交互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布线结构下载器,所述布线结构下载器与主机通讯;布线结构下载器与无线控制器和/或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通讯。
可选的,所述主机的类型包括电脑或者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一方面在舱室内实现正负压,既能保证运送舱的有害气体不会进入到空气中避免对正常人的伤害,也能避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入到运送舱内而对运送舱内的病人产生伤害,从而实现对运送舱内的病人的有效救治;同时既能有效地将伤员进行固定,保证在运输伤员过程中不会出现伤员的滑落等现象,从而避免对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又能针对不同伤员的受伤程度,实现对伤员的头部以及颈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另外一方面实现将各种医疗模块集成到一个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中,且不同的医疗模块的位置可以相互置换,有助于实现各个医疗模块的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省略部分结构的简易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舱室底座内部管路布线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伤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水密舱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除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动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输液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制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抢救重症伤员时,不仅需要各种急救复苏器材,例如经常需要除颤/监护仪,呼吸复苏设备等,而且需要舱室能够保证正负压,同时能够对伤员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对伤员的二次伤害。
发明人发现,一方面这些急救设备不能随行,往往使得对重症伤员的抢救不得不中断;若要连续,则需要几个人手持这些急救设备跟随担架运行,这样使救治工作非常难于进行,特别是在海上这种特殊的救助环境,这样利用人员手持这些急救设备根本不现实,这就耽误了伤员的救治;另外常用的运送舱只能处于正压的工作模式,但是当需要运送带有传染性疾病等病人时,运送舱的气体就会携带有传染性疾病的病毒,由于运送舱不能实现对舱内携带有病毒的气体进行过滤,而是直接将气体放入到空气中,导致空气的污染且增加了正常人对感染的风险,从而导致运送舱的使用受到限制,操作难度增大,不便于运送舱的广泛使用;另外一方面在急救重症伤员时,急救设备不能随行,往往使得对重症伤员的抢救不得不中断;若要连续,则需要几个人手持这些急救设备跟随担架运行,这样使救治工作非常难于进行,特别是在海上这种特殊的救助环境,这样利用人员手持这些急救设备根本不现实,这就耽误了伤员的救治。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舱室,所述舱室包括舱室本体和与所述舱室本体连接的舱室底座,所述舱室底座包括支撑板和集成式腔,所述舱室内形成正负压;伤员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集成式腔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所述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上具有插入端;若干所述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舱室内形成正负压既能实现将所述运送舱作为日常普通的救护舱使用,又能在特殊的环境和情况下进行使用,便于用于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防护目的自行的选择需要的功能、功能齐全,操作便捷;伤员固定装置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由于伤员的臀部和脚部都被固定住,就不会出现伤员上下串动的现象,从而不会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利用伤员的康复,使得伤员固定装置具有较广泛地应用范围;同时将若干医疗模块集成在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中,能够满足对重症伤病员急救,大大提高伤员的救治率;另外一方面由于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上具有插入端,若干个接口端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的接口端,这样在使用医疗模块时不需要在特定的位置上只用特定的医疗模块,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在需要的接入口区域上匹配需要的医疗模块,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伤员进行医疗模块的选择,满足不同伤员的救治需求,有助于实现医疗模块的标准化,使得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省略部分结构的简易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的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舱室底座内部管路布线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伤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水密舱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除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动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输液仪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制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4中舱室底座内省略了集成式腔里面的结构。
请参考图1至图5,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
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包括舱室,所述舱室包括舱室本体101和与所述舱室本体连接的舱室底座102,所述舱室底座102包括支撑板103和集成式腔104,所述舱室内形成正负压;
伤员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103上;
所述集成式腔104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所述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
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105,所述医疗模块105上具有插入端;
若干所述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舱室内形成正负压,使得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既能具有作为普通的救护舱使用的正压模式,又能在救护特殊疾病的病人时,保证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内的负压模式,这样就实现了不同模式的切换,使得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变得多功能化,实现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防护目的自行的选择需要的功能、功能齐全,操作便捷,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伤员固定装置将伤员紧紧的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对伤员的二次伤害,有助于缩短伤员的康复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若干个所述接口端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即只要所述接入口区域上具有接口端,所述医疗模块105上具有对应的插入端,所述插入端和所述接口端只要相匹配,就可以使用对应的所述医疗模块105,不会限定所述医疗模块105的位置,且不同所述接入口区域上的所述医疗模块105之间可以相互互换,这样有助于实现所述医疗模块105103的标准化,使得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腔104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这就将若干医疗模块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成式综合系统,能够满足对重症伤病员急救,大大提高伤员的救治率;另外一方面由于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105上具有插入端,若干个接口端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的接口端,这样在使用医疗模块时不需要在特定的位置上只用特定的医疗模块,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在需要的接入口区域上匹配需要的医疗模块,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伤员进行医疗模块的选择,满足不同伤员的救治需求,有助于实现医疗模块的标准化,使得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请参考图2,还包括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位于所述舱室本体101上;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位于所述舱室底座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一侧位于所述舱室本体内,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排气速率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排气速率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排气速率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排气速率不同,可以实现所述舱室对不同的工作压力的需求,使得所述舱室既能具有作为普通的救护舱使用的正压模式,又能在救护特殊疾病的病人时,保证所述舱室内的负压模式,这样就实现了不同模式的切换,使得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变得多功能化,实现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防护目的自行的选择需要的功能、功能齐全,操作便捷,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既能净化消毒由外界向所述舱室内流动的空气,又能净化消毒由所述舱室向外界流动的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既能净化消毒由外界向所述舱室内流动的空气,又能净化消毒由所述舱室向外界流动的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排气速率包括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出气速率和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进气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排气速率包括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出气速率和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进气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处于正压模式时,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出气速率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进气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与所述负压泵连接,当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需要正压工作模式时,此时所述负压泵向所述第二净化消毒装置排气,此时由所述第二净化消毒装置进入到所述舱室内的进气速率大于由所述第一净化消毒装置向外界排出气体的出气速率,这样便保证了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的正压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处于负压模式时,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进气速率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出气速率,具体的,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与所述负压泵连接,此时所述负压泵对所述第二净化消毒装置进行抽气,此时所述舱室的气体由所述第二净化消毒装置排出到外界内的出气速率大于外界的气体由所述第一净化消毒装置进入到所述舱室内的进气速率,这样便保证了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的负压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和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内都设有过滤器,用于净化消毒空气,保证不管是由外部进入到舱室内的气体安全性还是由舱室排到外部的气体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数量还为三个、四个等不同的数量,根据实际的需要设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数量还可为两个、三个等不同的数量,根据实际的需求设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和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采用上下分布且左右隔离的分布形式,具体的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设置在所述舱室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设置在所述舱室底座上,实现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和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上下分布,同时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位于所述舱室本体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位于远离所述舱室本体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的另一侧的在所述舱室底座上,实现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7和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上下分布且左右隔离的分布形式,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保证后续不管是处于正压工作模式还是负压工作模式,都能实现进气和排气不在一侧的效果,保证能够在所述舱室内形成空气层流,避免所述舱室内有毒空气的无序流动,减少人员的交叉感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室本体101与所述舱室底座102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室本体101与所述舱室底座102之间采用拉锁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舱室本体101与所述舱室底座102之间还可采用卡接或者套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室本体101采用PE防护膜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室本体101采用弧形结构的薄膜体,所述舱室本体的一端设有充气口,从所述充气口向里面充气,充气之后形成弧形结构的薄膜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室本体101设置成所述弧形结构的目的在于,由于该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是常用于海上军队的救护工作,在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进行转运的过程中,不慎落入水中翻转时,此时利用海水对所述弧形结构的力,不断的调整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的位置,能够实现所述舱室本体处于最优的负载模式,使得在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能够自主调整位置,保证内部的人员处于最优的模式,等待后续人员的救援。
请参考图3,还包括负压泵109,位于所述舱室底座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的所述舱室底座上不限于本图2所示的结构,还设置有用于陆地上推行的支架、万向轮以及浮力板等,为了便于表示所述负压泵109与气流管的结构,图中并没有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泵109包括进气嘴和排气嘴,分别用于向所述舱室充气和抽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泵109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3,还包括气流管110,所述气流管110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109连接,所述气流管1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108的另一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管110为塑料软管。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负压泵109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负压泵109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标出),位于所述舱室本体内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测量并显示所述舱室内的压力值。
请参考图4,伤员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带111、第二固定带112。
支撑板;
第一固定带111,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臀部;
第二固定带112,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脚部。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第一固定带111将伤员的臀部进行固定和所述第二固定带112将伤员的脚部进行固定,这样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当发生倾斜的时候,一方面所述第一固定带111将伤员上半身紧紧的拽紧,防止伤员往下串动,另外一方面在伤员往下串动时,所述第二固定带112又将伤员的脚部紧紧的兜住可以很好地防止伤员往下串动,且同时又能降低伤员往下串动的时候所述第一固定带111对伤员造成的勒紧风险,所述第一固定带111和所述第二固定带112配合使用,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有助于伤员的救助,使得所述伤员固定装置具有较广泛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本体和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在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带111和所述第二固定带112连接在所述支撑套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为床板,所述床板上还可设有加热毯,为伤员提供温度,可以降低由于伤员受伤导致体温急剧下降而出现失温症的风险,有助于保护伤员的生命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支撑套能够保证所述支撑板的干净和整洁,避免伤员的交叉感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带111为卡扣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带111还可为魔术贴带或者采用卡扣带和模式贴带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带111采用卡扣带的目的在于,有助于实现伤员的有效固定,同时便于根据伤员的不同体型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情形的伤员救助,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带112采用卡扣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带112还可为魔术贴带或者采用卡扣带和模式贴带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带112采用卡扣带的目的在于,有助于很好地将伤员的脚部进行固定,这样在伤员往下串的时候,由于所述第二固定带112将所述伤员的脚部很好的兜住,伤员就不会出现往下串动的风险,实现对伤员的有效固定。
请继续参考图4,还包括第三固定带1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带113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3上,用于将伤员的肩部、手部以及腿部等分别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在伤员运送的过程中,出现伤员的脱落等现象,保证对伤员的有效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带113包括第一子固定带114、第二子固定带115以及第三子固定带11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用于将伤员的肩部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采用魔术贴带和卡扣带相组合的形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还可采用卡扣带和魔术贴带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含有两个卡扣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还可还有一个卡扣带或者三个卡扣带等不等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带连接在所述魔术贴带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在使用的过程中先将魔术贴带粘紧之后,再将卡扣带扣紧,从而实现对伤员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一方面利用魔术贴带具有较大的宽度,增大肩部固定的有效面积,另外一方面利用卡扣带实现固定的松紧调整,从而实现对肩部的有效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固定带115采用魔术贴带和卡扣带相组合的形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固定带115还可采用卡扣带和魔术贴带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固定带115将伤员的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在伤员运送的过程中,出现伤员手臂脱落的现象,保证伤员在运送过程中不会出现二次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固定带115上具有一个卡扣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固定带115上还可具有两个、三个等不同数量的卡扣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固定带116用于将伤员的腿部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固定带116一般设置在伤员的膝盖下面,这样的目的在于,有助于将伤员的小腿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更加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固定带116采用魔术贴带和卡扣带相组合的形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固定带116还可采用卡扣带和魔术贴带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固定带116上具有一个卡扣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固定带116上还可具有两个、三个等不同数量的卡扣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带114、所述第二子固定带115以及所述第三子固定带116的位置和作用不限定,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定即可。
请继续参考图4,还包括头部固定装置1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固定装置117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3的一端,用于对伤员的头部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固定装置117采用特定的结构将伤员的耳部露出来,将伤员的头部进行稳定的固定,从而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头部发生左右晃动的危险。
请继续参考图4,还包括颈部固定装置11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固定装置118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117进行配合使用,不仅实现对伤员头部的固定,也实现对伤员颈部的固定,针对颈部和头部受伤的伤员来讲,这种固定装置极大地减少了对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从而有助于缓解伤员颈部和头部的疼痛,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颈部托起器119,所述颈部托起器119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118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托起器119包括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118上的托起气囊120、气管121以及气压泵122,所述气管121的一端与所述托起气囊120连接,所述气管121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压泵1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伤员颈部没有受到件较大的伤害时,此时的所述托起气囊120处于平坦的状态;当伤员的颈部受到严重地损伤时,无法支撑时,此时工作人员只需不停的捏着所述气压泵122,利用所述气压泵122通过所述气管121向所述托起气囊120内充气,这样托起气囊120就会鼓起来,从而对伤员的颈部起到托起的作用,不仅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伤员颈部的固定,而且能够对伤员的颈部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伤员的颈部在没有支持的时候导致伤势严重。
请参考图5,集成式腔包括医疗模块105。
所述集成式腔104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图中未标记),所述接入口区域(图中未标记)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图中未标记);
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105上具有插入端;
若干所述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若干个所述接口端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即只要所述接入口区域上具有接口端,所述医疗模块105上具有对应的插入端,所述插入端和所述接口端只要相匹配,就可以使用对应的所述医疗模块105,不会限定所述医疗模块105的位置,且不同所述接入口区域上的所述医疗模块105之间可以相互互换,这样有助于实现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标准化,使得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腔104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这就将若干医疗模块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成式综合系统,能够满足对重症伤病员急救,大大提高伤员的救治率;另外一方面由于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105上具有插入端,若干个接口端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的接口端,这样在使用医疗模块时不需要在特定的位置上只用特定的医疗模块,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在需要的接入口区域上匹配需要的医疗模块,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伤员进行医疗模块的选择,满足不同伤员的救治需求,有助于实现医疗模块的标准化,使得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成式腔104内设有个接入口区域。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集成式腔104内设有7个、8个等不同数量的所述接入口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供给设备(图中未标记出),位于所述集成式腔104内,所述电源供给设备为多输入多输出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供给设备埋在所述集成式腔104的底部,所述接入口区域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在所述集成式腔104表面的所述接入口区域形成若干个引脚,后续所述医疗模块105与对应的引脚相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请综合参考图5和图6,还包括水密舱单元1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密舱单元123设置在所述接入口区域上,所述水密舱单元123上设有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腔104的侧壁上开设若干个单元腔(图中未标记),所述单元腔与所述接入口区域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密舱单元123插入到所述单元腔内,所述水密舱单元123与所述单元腔之间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成式腔104内设置所述单元腔的目的在于将所述医疗模块105进行位置固定,便于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整理和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密舱单元123上设有所述开口124,这是为后续卡入所述医疗模块105上的所述插入端提供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所述水密舱单元123的作用在于与所述医疗模块105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所述水密舱单元123可以起到防水、隔水的作用,这样即使在转运的过程中落入水中,也能保证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位置的所述接入口区域上的所述水密舱单元123的外形结构相同,这样目的是实现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标准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数量为6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数量还可7个、8个等不同的数量,根据实际的需求以及集成式腔的大小调整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数量与所述水密舱单元的数量相一致,这样所述医疗模块105装进所述水密舱单元123内,所述医疗模块105和所述水密舱单元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从而将所述医疗模块105与外部的水隔绝,保证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模块105分别包括除颤仪、起搏仪、监护仪、输液仪、气动呼吸机和制氧机中的六种。
请参考图7至图10为不同医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除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气动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输液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制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全部示出所述医疗模块105的种类,这些医疗模块的选择都是根据实际的抢救需要进行选择的,本实施例中,仅仅举出几个例子,但是不限于这几种。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医疗模块105上都有对应的一个插入端,用于与外界形成电连接,从而能够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模块105填充在所述水密舱单元123内,所述医疗模块105的插入端(图中未标记出)嵌在所述开口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模块105包括器件储存模块125、显示模块126和控制模块(图中未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器件储存模块125用于储存医疗器件,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没有使用的时候,所述医疗器件就可以储存在所述器件储存模块125内,一方面便于所述医疗器件的收纳,另外一方面在需要使用医疗器件的时候,又能够将医疗器件及时拿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来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126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接受所述控制信号之后所述医疗模块105的使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图中未示出)和无线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接头连接的接线端子,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与无线控制器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控制器与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通讯,无线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人机交互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布线结构下载器,所述布线结构下载器与主机通讯;布线结构下载器与无线控制器和/或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的类型包括电脑或者手机。
在本实施例中,即可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远程控制所述医疗模块105的使用,以及获取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100的使用状态。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室,所述舱室包括舱室本体和与所述舱室本体连接的舱室底座,所述舱室底座包括支撑板和集成式腔,所述舱室内形成正负压;
伤员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
所述集成式腔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所述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
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上具有插入端;
若干所述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位于所述舱室本体上;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位于所述舱室底座内,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一侧位于所述舱室本体内,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包括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和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进气速率,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排气速率包括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和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进气速率,当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处于正压模式时,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进气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处于负压模式时,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进气速率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出气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泵,位于所述舱室底座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连接,所述气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另一侧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排气净化消毒装置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员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臀部;第二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脚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第一子固定带、第二子固定带和第三子固定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员固定装置还包括: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颈部固定装置,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匹配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颈部托起器,所述颈部托起器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托起器包括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上的托起气囊、气管以及气压泵,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托起气囊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压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模块至少包括除颤仪、起搏仪、监护仪、输液仪、气动呼吸机和制氧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供给设备,位于所述集成式腔内,所述电源供给设备为多输入多输出电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口区域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模块包括器件储存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器件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医疗器件,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来的控制信号,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接受所述控制信号之后所述医疗模块的使用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和无线控制器,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接头连接的接线端子,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与无线控制器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控制器与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通讯,无线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人机交互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线结构下载器,所述布线结构下载器与主机通讯;布线结构下载器与无线控制器和/或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通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类型包括电脑或者手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0875.XA CN113401290B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0875.XA CN113401290B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01290A true CN113401290A (zh) | 2021-09-17 |
CN113401290B CN113401290B (zh) | 2022-09-16 |
Family
ID=7768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70875.XA Active CN113401290B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0129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88772A2 (en) * | 2003-06-20 | 2004-12-22 | Al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ollapsible, protective containment device |
CN102100594A (zh) * | 2011-04-02 | 2011-06-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传染病员负压隔离式充气担架 |
CN104013498A (zh) * | 2014-06-26 | 2014-09-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舱室转运担架 |
CN104473732A (zh) * | 2014-11-26 | 2015-04-01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一种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 |
EP3444416A1 (fr) * | 2017-08-16 | 2019-02-20 | LSB La Salle Blanche | Ensemble modulaire pour l'amenagement d'une salle d'operation |
CN111345910A (zh) * | 2020-03-19 | 2020-06-30 | 太和县卡巴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急诊外科头颈部固定装置 |
CN211156758U (zh) * | 2019-08-08 | 2020-08-04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可立位智能化托运急救仓 |
CN213310970U (zh) * | 2020-07-31 | 2021-06-01 | 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消毒正负压隔离担架 |
-
2021
- 2021-07-07 CN CN202110770875.XA patent/CN1134012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88772A2 (en) * | 2003-06-20 | 2004-12-22 | Al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ollapsible, protective containment device |
CN102100594A (zh) * | 2011-04-02 | 2011-06-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传染病员负压隔离式充气担架 |
CN104013498A (zh) * | 2014-06-26 | 2014-09-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舱室转运担架 |
CN104473732A (zh) * | 2014-11-26 | 2015-04-01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一种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 |
EP3444416A1 (fr) * | 2017-08-16 | 2019-02-20 | LSB La Salle Blanche | Ensemble modulaire pour l'amenagement d'une salle d'operation |
CN211156758U (zh) * | 2019-08-08 | 2020-08-04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可立位智能化托运急救仓 |
CN111345910A (zh) * | 2020-03-19 | 2020-06-30 | 太和县卡巴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急诊外科头颈部固定装置 |
CN213310970U (zh) * | 2020-07-31 | 2021-06-01 | 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消毒正负压隔离担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01290B (zh) | 2022-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91019B2 (en) | Patient support with universal energy supply system | |
US8568341B2 (en) | Methods of achieving increased fluid distribution with and patient kits for resuscitation systems | |
US6461290B1 (en) | Collapsible isolation apparatus | |
EP1850823B1 (en) | Hyperbaric oxygen devices and delivery methods | |
US6321764B1 (en) | Collapsible isolation apparatus | |
US8914924B2 (en) | Patient support with universal energy supply system | |
CN103181847A (zh) | 多功能手术方箱 | |
CN113401290B (zh) | 集成式综合急救运输舱 | |
CN214231871U (zh) | 病员运送隔离舱 | |
CN215960824U (zh) | 医疗急救舱 | |
CN212699464U (zh) | 适用于应急救援的软体微压氧舱 | |
RU196482U1 (ru) | Бокс для пациентов изолированный | |
CN113520758A (zh) | 正负压运送舱 | |
RU64509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больного в режиме гипербарических параметров дыхательной смеси | |
RU181903U1 (ru) | Переносной изолято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пациентов | |
CN111789728A (zh) | 一种充气式负压隔离转运舱 | |
CN110279177A (zh) | 气囊式老人行走防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3311166U (zh) | 充气式负压隔离舱 | |
CN212066979U (zh) | 约束装置和约束设备 | |
CN219042863U (zh) | 一种后送生命支持保障舱 | |
CN218944081U (zh) | 一种安全型吸氧人工呼吸器 | |
CN211675806U (zh) | 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 | |
CN215994521U (zh) | 复合型恒温便携式担架 | |
CN219941090U (zh) | 一种高原转运生命支持保障舱 | |
CN215779237U (zh) | 医疗转运床用负压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