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4550A -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4550A
CN113394550A CN202010169503.7A CN202010169503A CN113394550A CN 113394550 A CN113394550 A CN 113394550A CN 202010169503 A CN202010169503 A CN 202010169503A CN 113394550 A CN113394550 A CN 113394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ductive branch
conductive
antenna assembly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95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95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45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3548 priority patent/WO2021179808A1/zh
Priority to EP21768359.8A priority patent/EP4113741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394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4550A/zh
Priority to US17/940,874 priority patent/US20230006360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8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between a radiating element and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天线组件包括:导电边框,开设有至少一缝隙,缝隙将导电边框至少分割为独立的第一导电枝节和第二导电枝节,谐振模块,包括第一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其中,第二谐振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导电枝节连接;第一信号源经第一谐振电路、第一馈点向第一导电枝节耦合馈入第一电流信号,以使第一导电枝节辐射至少包括第一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一射频信号;第二信号源经第二馈点向第二导电枝节馈入第二电流信号,在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下以使第二导电枝节辐射至少包括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二射频信号,可以提高定位精准度,提高缝隙和导电边框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定位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定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人们对多频段的天线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一般的卫星定位天线均是使用GPS L1频段,但是GPS L1频段的天线由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使用时候精度不高,限制了其在导航和运动记录等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提定位精度,通常需要额外配置一支天线以接收双频定位信号来增加其GPS的定位精度。但是其额外配置的天线只能移动至电子设备的非净空区域内,增加了天线在电子设备中的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定位精准度,提高缝隙和导电边框的空间利用率。
一种天线组件,包括:
导电边框,开设有至少一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导电边框至少分割为独立的第一导电枝节和第二导电枝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枝节上设有第一馈点,所述第二导电枝节上设有第二馈点;
谐振模块,包括第一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其中,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枝节连接;
信号源模块,包括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源经所述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馈点向所述第一导电枝节耦合馈入第一电流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导电枝节辐射至少包括第一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源经所述第二馈点向所述第二导电枝节馈入第二电流信号,在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下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枝节辐射至少包括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二射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卫星定位信号和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工作频段不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基板;及如上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基板容置于所述导电边框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谐振模块、信号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上述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第一导电枝节和第二导电枝节共用同一缝隙以同时实现对第一卫星定位信号和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辐射,可以实现双频卫星定位信号的辐射,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同时,还提高了缝隙和电子设备中导电边框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可以将该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集成在电子设备顶部边框或底部边框,进而可以减轻将天线组件集成在侧边框的压力,以减小侧边框的剖面高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天线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天线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天线组件的S11参数仿真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天线组件的效率仿真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天线组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天线组件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天线组件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天线组件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贴合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天线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或其他可设置阵列天线组件的通信模块。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可包括导电边框110、后盖、显示屏组件120、基板130和射频电路。显示屏组件120固定于导电边框110、后盖形成的壳体组件上,显示屏组件120与壳体组件一起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结构,显示屏组件120可用来显示画面或字体,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后盖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后盖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天线组件安装孔等结构。其中,后盖可以为非金属后盖,例如,后盖可以为塑胶后盖、陶瓷后盖、3D玻璃后盖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导电边框110可以为具有通孔的框体结构。导电边框110的材质可以包括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边框。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导电边框110为圆角矩形边框,其中,导电边框110可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边框110a和第三边框110c,相背设置的第二边框110b和第四边框110d,其中,第二边框110b分别与第一边框110a、第三边框110c连接。其中,第一边框110a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的顶边框,第三边框110c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的底边框,第二边框110b和第四边框110d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的侧边框。
该天线组件可以部分或全部由该电子设备10的导电边框110的一部分形成。示例性的,该天线组件的辐射体可以部分或集成在该电子设备10的顶边框、底边框和侧边框的至少一个。
基板130可以收容在导电边框110与后盖形成的收容空间中。基板130可以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或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在该基板130上可集成用于处理射频信号的部分射频电路,还可以集成能够控制电子设备10的运行的控制器等。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组件、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其中,该天线组件包括导电边框110、谐振模块210和信号源模块220。
导电边框110,开设有至少一缝隙111,所述缝隙111将所述导电边框110至少分割为独立的第一导电枝节113和第二导电枝节1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缝隙111作为天线组件的一部分,该缝隙111可以理解为断缝,可以将导电边框110分割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导电枝节。示例性的,一个缝隙111用于将导电边框110分割为独立第一导电枝节113和第二导电枝节115。当缝隙111的数量为N时,可以对用将导电边框110分割为独立的N+1个导电枝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缝隙111可以填充有空气、塑料和/或其它电介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缝隙111的形状可以是直的,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缝隙111可开设在导电边框110的任意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缝隙111的形状、尺寸、数量及缝隙111开设在到导电边框110的位置均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每一导电枝节上都可对应设置其馈点。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枝节113上设有第一馈点S1,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上设有第二馈点S2。
谐振模块210,包括第一谐振电路211和第二谐振电路213。
信号源模块220,包括第一信号源221和第二信号源223。其中,第一信号源221可用于输出第一电流信号,其第一电流信号依次经第一谐振电路211、第一馈点S1馈入至第一导电枝节113。第二信号源223可用于输出第二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经第二馈点S2馈入至第二导电枝节115。
第一谐振电路211可以对接收的第一电流信号进行滤波、调谐,以使调谐后的第一电流信号馈入至第一导电枝节113后,以在所述第一导电枝节113上产生至少一个谐振频率,以使第一导电枝节113上的第一辐射体能够辐射至少包括第一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一射频信号。
进一步的,第一谐振电路211还可用于滤除第一电流信号对应频率以外的射频信号,以使第一电流信号流过该第一谐振电路211时为导通的状态。
第二谐振电路213的一端与第二导电枝节115连接,第二谐振电路213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二谐振电路213与第二导电枝节115的连接处,可称之为连接点S3,该连接点S3设置在第一馈点S1和第二馈点S2之间。所述第二信号源223经所述第二馈点S2向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馈入第二电流信号,在所述第二谐振电路213的谐振下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辐射至少包括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二射频信号。可以理解,第二谐振电路213还可用于滤除第一导电枝节113激励起的B41谐振。
上述天线组件中,通过在所述导电边框110上设置所述缝隙111,从而将所述导电边框110分割为第一导电枝节113和第二导电枝节115,经过第一谐振电路211可以使第一导电枝节113辐射至少包括第一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经过第二谐振电路213的谐振,可使第二导电枝节115辐射至少包括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二射频信号,从而实现第一卫星信号和第二卫星信号的双频定位功能,大幅提高提高了定位精度,实现厘米级定位。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导电枝节的共口径天线设计,使得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共用一个缝隙111,可以提高缝隙111和电子设备10中导电边框110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可以不必再单独设计天线辐射体,减少了手机的厚度。
示例性的,可以将该第一导电枝节113和第二导电枝节115集成在电子设备10的第一边框110a或第三边框110c,以提高顶部边框或底部边框的利用率,进而可以减轻将天线组件集成在侧边框的压力,以减小侧边框的剖面高度,可以将侧边框的剖面高度缩小至1mm以内。其中,侧边框的剖面高度可以理解即导电边框110在电子设备10厚度方向的金属宽度,导电边框110的剖面高度是影响其辐射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曲面屏的侧面弯曲弧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即便用于集成天线的侧边框的天线净空大幅度减小,也可以在顶部边框或底部边框来集成天线组件,也不会影响天线组件的灵活性和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卫星定位信号的工作频段为L1(1575.42MHz)频段,所述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工作频段为L5(1176.45MHz)频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导电枝节的共口径天线设计,可以同时辐射第一卫星定位信号(L1频段)和第二卫星定位信号(L5频段),实现其双频定位,大幅提高提高了定位精度,实现厘米级定位,同时,双导电枝节共用一个缝隙111,可以提高缝隙111和电子设备10中导电边框110的空间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卫星定位信号和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工作频段不限于上述举例说明,第一卫星定位信号和第二卫星定位信号得工作频段还可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信号、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信号或其他定位信号的各个工作频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还包括具有两个工作频段的LTE信号和WiFi信号。LTE信号可以分为低频信号(Low band,简称LB)、中频信号(Middleband,简称MB)、高频信号(High band,简称HB)。在本申请实施例中,LTE信号的两个工作频段可包括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其中,中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2300MHz至2690MHz。
WiFi信号的工作频率可包括2400MHz-5000MHz,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WiFi信号的第一工作频段可为2.4GHz。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还包括具有两个工作频段的5G信号。具体的,5G信号的工作频段可至少包括N78频段和N79频段,其中,N78频段3.3GHz~3.6GHz,N79频段的频率范围可为4.8GHz~5GHz。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谐振电路211的作用下,第一电流信号经第一馈点S1馈入第一导电枝节113,可在第一导电枝节113激励出所述谐振于LTE的MHB频段(包括LTE的MB和HB频段)、GPS信号的L1频段和WIFI信号的2.4G频段的谐振频率,以在第一导电枝节113上产生LTE的MHB频段、GPS信号的L1频段和WIFI信号的2.4G频段中至少两个谐振频率,以使第一导电枝节113的第一辐射体可实现同时辐射LTE的MHB频段、GPS信号的L1频段和WIFI信号的2.4G频段的第一射频信号。在第二谐振电路213的作用下,第二电流信号经第二馈点S2馈入第二导电枝节115,可在第二导电枝节115激励出谐振于5G信号的N78频段和N79频段、GPS信号的L5频段的谐振频率,以使第二导电枝节115的第二辐射体可实现同时辐射5G信号的N78频段和N79频段、GPS信号的L5频段的第二射频信号。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枝节113还设有第一回地点G1,所述第一馈点S1靠近所述缝隙111设置,所述第一回地点G1远离所述缝隙111设置。所述缝隙111与所述第一回地点G1之间的第一导电枝节113构成所述第一辐射体。
其中,第一信号源221和第一谐振电路211均可设置在基板130上,第一谐振电路211可通过第一馈电部251耦接至第一导电枝节113。其中,第一馈电部251可以为导电弹片或螺钉,其中,导电弹片或螺钉与第一导电枝节113的耦接点可作为第一馈点S1。第一馈点S1可通过第一馈电部251与第一谐振电路211连接。其中,第一信号源221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可经第一谐振电路211,通过弹片或螺钉的馈电方式将第一电流信号经第一馈点S1馈入至第一导电枝节113,以在第一辐射体上激励出多个谐振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回地点G1可通过第一连接部252与基板130的地层相连,以实现与地的导通。其中,第一连接部252可以为弹片、螺钉等导电体或柔性电路板,第一连接部252还可以为与第一导电枝节113相同的材质制造的连接臂。示例性的,第一连接部252与第一导电枝节113可一体成型,以简化天线组件的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谐振电路211包括低通滤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枝节113用于在所述第一谐振电路211的谐振下产生两个谐振频率。
其中,低通滤波电路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流信号经过该第一谐振电路211时为通过的状态,并阻断频率高于第一电流信号对应频率的非第一电流信号经过该第一谐振电路2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感L1,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馈点S1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源221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低通滤波电路还可以为其他器件构成,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举例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天线组件中通过设置第一谐振电路211,可以在第一导电枝节113上产生双谐振频率,其中,一个谐振频率为GPS信号的L1频段、一个谐振频率为WIFI信号的2.4G频段,其中,LTE信号的MB和HB频段可被谐振频率为WIFI信号的2.4G频段所覆盖。第一导电枝节113的第一辐射体辐射第一射频信号时,第一导电枝节113辐射各个工作频段的第一射频信号的辐射效率、总效率均满足通信要求。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谐振电路211可包括带阻带通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谐振电路211的谐振调节下可在第一导电枝节113上产生三个谐振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阻带通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其中,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点S1、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源221连接。
其中,带阻带通电路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流信号经过该第一谐振电路211时为通过的状态,并阻断频率高于或低于第一电流信号对应频率的非第一电流信号经过该第一谐振电路211。
需要说明的是,带阻带通电路还可以为其他器件构成,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举例说明。
天线组件中通过设置第一谐振电路211,可以在第一导电枝节113上产生三个谐振频率,其中,一个谐振频率为GPS信号的L1频段、一个谐振频率为LTE信号的中高频信号频段,一个谐振频率为WIFI信号的2.4G频段。第一导电枝节113的第一辐射体辐射第一射频信号时,其各个第一射频信号的各个工作频段的辐射效率、系统效率均满足通信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源经所述第二馈点向所述第二导电枝节馈入第二电流信号,在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下在第二导电枝节115上产生三个谐振频率以使第二导电枝节115的第二辐射体能够辐射包括GPS L5、5G信号(N78、N79)的第二射频信号。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谐振电路213为带通滤波电路。具体的,所述第二谐振电路213包括第四电容C4和第四电感L4,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经所述第四电容C4、第四电感L4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带通滤波电路还可以为其他器件构成,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举例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在第二谐振电路213的作用下,第二电流信号经第二馈点S2馈入第二导电枝节115,可在第二导电枝节115激励出谐振于GPS信号的L5频段、5G信号的N78频段和N79频段的谐振频率,以使第二导电枝节115的第二辐射体可实现同时辐射GPS信号的L5频段、5G信号的N78频段和N79频段的第二射频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谐振电路214可以避免第一导电枝节113工作在B41时可在第二导电枝节115激励起同频谐振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该第二谐振电路,可以让第一导电枝节113激励起的B41谐振在第二谐振电路214处回地,避免进入第二导电枝节馈115的第二馈点S2,大大提高了第一馈点S1和第二馈点S2之间的隔离度,使得第一馈点S1和第二馈点S2之间的隔离度在-15dB左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还设有第二回地点G2,所述第二馈点S2靠近所述第二回地点G2设置,所述第二回地点G2远离所述缝隙111设置。所述缝隙111与所述第二回地点G2之间的第二导电枝节115构成所述第二辐射体。
其中,第二信号源223和第二谐振电路213均可设置在基板130上,第二信号源223可通过第二馈电部253耦接至第二导电枝节115。其中,第二馈电部253与第二导电枝节115的耦接点可作为第二馈点S2。其中,第二馈电部253可以为导电弹片或螺钉,第二馈点S2可通过导电弹片或螺钉与第二谐振电路213连接。其中,第二信号源223输出的第二电流信号可通过弹片或螺钉的馈电方式将第二电流信号经第二馈点S2馈入至第二导电枝节115,以在第二导电枝节115激励出产生多个谐振频率,从而产生辐射,即可使第二导电枝节115的第二辐射体辐射具有多个工作频段第二射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谐振电路213可通过第二连接部254耦接至第二导电枝节115。其中,第二连接部254可以为弹片、螺钉等导电体或柔性电路板。第二连接部254与第二导电枝节115的连接点靠近缝隙111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回地点G2可通过第三连接部255与基板130的地层相连,以实现与地的导通。其中,第三连接部255可以为弹片、螺钉等导电体或柔性电路板,第三连接部255还可以为与第二导电枝节115相同的材质制造的连接臂。示例性的,第三连接部255与第二导电枝节115可一体成型,以简化天线组件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谐振频率7-13%范围内的频率可以理解为天线的工作带宽。例如,天线的谐振频率为1800MHz,工作带宽为谐振频率的10%,则天线的工作频段为1620MHz-1980MHz。
如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枝节113和所述第一信号源221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电流信号的第一匹配电路241;其中,第一匹配电路241可以用于调节第一辐射体的输入阻抗,以提高第一辐射体的传输性能。
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和所述第二信号源223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流信号射频信号的第二匹配电路243;其中,第二匹配电路243可以用于调节第二辐射体的输入阻抗,以提高第二辐射体的传输性能。
具体的,第一匹配电路241和第二匹配电路243可包括电容和/或电感等的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匹配电路241和第二匹配电路243的具体组成形式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合理的设置其第二馈点S2在第二导电枝节115的位置和第二导电枝节115的长度尺寸,并在第二谐振电路213作用下,可以在第二导电枝节115上产生上述三个谐振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馈点S1可设置在第一导电枝节113的中间位置,第二馈点S2也可靠近第二回地点G2设置,可以理解,第一馈点S1的具体位置与第一匹配电路241相关联,也即,第一馈点S1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匹配电路241来设置,相应的,第二馈点S2的具体位置与第二匹配电路243相关联,也即,第二馈点S2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第二匹配电路243来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导电边框110上设置所述缝隙111,从而将所述导电边框110分割为第一导电枝节113和第二导电枝节115,第一谐振电路211可对向所述第一导电枝节113的中间位置馈入的第一电流信号进行调谐,以在第一导电枝节113激励出谐振于LTE的MHB频段、GPS信号的L1频段和WIFI信号的2.4G频段的多个谐振频率,以及第二谐振电路213可对向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的靠近第二回地点G2的位置馈入的第二电流信号进行调谐,以在所述第二导电枝节115激励出谐振于GPS信号的L5频段、5G信号的N78频段和N79频段的多个谐振频率,从而可以实现卫星定位信号的双频覆盖,大大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同时还实现双导电枝节的共口径天线设计,使得GPS L1、GPS L5、MHB、N78、N79、WIFI信号共用一个缝隙,提高缝隙和整机空间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边框110上开设的缝隙111的数量为多个。示例性的,以缝隙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两个缝隙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其中,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可以将导电边框110分割为独立的第一导电枝节113、第二导电枝节115和第三导电枝节,其中,在每一所述导电枝节上均可对应设置馈点和回地点。其中,第一导电枝节113上可集成用于辐射第一射频信号的第一辐射体,第二导电枝节115上可集成用于辐射第二射频信号的第二辐射体,第三导电枝节上可集成用于辐射第三射频信号的第三辐射体。其中,第三射频信号可以为2G、3G信号、蓝牙(Bluetooth)信号等。
进一步的,每个馈点均可经导电弹片或螺钉连接至滤波电路,并由其谐振电路连接至对应的信号源。每一信号源可经该谐振电路、导电弹片或螺钉、馈点将电流信号馈入至对应的导电枝节,以使缝隙与回地点之间导电枝节(辐射体)上激励出四分之一或其他模式的电流,从而产生辐射,即可辐射不同的射频信号。
依此类推,当导电边框110上设置有N(N>2)条缝隙111时,可以将导电边框110分割为N+1个独立的导电枝节,同时可对应设置N+1个滤波电路、信号源,也在N+1个独立的导电枝节上对应集成N+1个辐射体,看用于辐射N+1个射频信号,且每个射频信号的工作频段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该电子设备10包括基板130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基板130容置于所述导电边框110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谐振模块210、信号源模块220设置在所述基板130上。
当该天线组件应用在电子设备10中时,第一导电枝节113和第二导电枝节115共用同一缝隙111以同时实现对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的辐射,可以提高缝隙111和电子设备10中导电边框110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可以不必再单独设计天线辐射体,减少了手机的厚度。
示例性的,由于采用共口径天线设计,使得GPS L1、GPS L5、MHB、N78、N79和WIFI2.4G共用一个缝隙,从而可以将该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集成在电子设备10的第一边框110a或第三边框110c,以提高顶部边框或底部边框的利用率,进而可以减轻将天线组件集成在侧边框的压力,以减小侧边框的剖面高度,可以将侧边框的剖面高度缩小至1mm以内。其中,侧边框的剖面高度可以理解即导电边框110在电子设备10厚度方向的金属宽度,导电边框110的剖面高度是影响其辐射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曲面屏的侧面弯曲弧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侧边框的剖面高度受限,从而使得天线净空大幅度减小,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共口径天线设计,可以在顶部边框或底部边框来集成天线组件,保证天线具有足够的净空,并通过在天线组件内设置第一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可使第一导电枝节辐射至少包括第一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使第二导电枝节可以辐射至少包括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二射频信号,提高了定位的精准度,同时在顶部或底部边框有限的辐射体长度下,满足多频段、多天线的设计需求。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边框,开设有至少一缝隙,所述缝隙将所述导电边框至少分割为独立的第一导电枝节和第二导电枝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枝节上设有第一馈点,所述第二导电枝节上设有第二馈点;
谐振模块,包括第一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其中,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枝节连接;
信号源模块,包括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源经所述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馈点向所述第一导电枝节耦合馈入第一电流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导电枝节辐射至少包括第一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源经所述第二馈点向所述第二导电枝节馈入第二电流信号,在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下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枝节辐射至少包括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第二射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卫星定位信号和第二卫星定位信号的工作频段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低通滤波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谐振调节下在第一导电枝节上产生两个谐振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馈点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谐振频率覆盖GPS的L1工作频段、LTE信号的中高工作频段及WiFi信号的2.4G工作频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带阻带通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谐振调节下在所述第一导电枝节上产生三个谐振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阻带通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其中,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点、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调节下在第二导电枝节上产生三个谐振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为带通滤波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四电容和第四电感,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枝节经所述第四电容、第四电感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二导电枝节的连接点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点与所述第二馈点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馈点和所述第二馈点之间的隔离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谐振频率覆盖GPS信号的L5工作频段、5G信号的N78和N79两个工作频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枝节还设有第一回地点,所述第一馈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枝节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回地点远离所述缝隙设置,且所述缝隙与所述第一回地点之间的第一导电枝节构成所述第一辐射体;
所述第二导电枝节还设有第二回地点,所述第二馈点靠近所述缝隙设置,所述第二回地点远离所述缝隙设置,且所述缝隙与所述第二回地点之间的第一导电枝节构成所述第二辐射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点和所述第一信号源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阻抗的第一匹配电路;所述第二馈点和所述第二信号源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阻抗的第二匹配电路。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及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基板容置于所述导电边框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谐振模块、信号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CN202010169503.7A 2020-03-12 2020-03-12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394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503.7A CN113394550A (zh) 2020-03-12 2020-03-12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PCT/CN2021/073548 WO2021179808A1 (zh) 2020-03-12 2021-01-25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EP21768359.8A EP4113741A4 (en) 2020-03-12 2021-01-25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7/940,874 US20230006360A1 (en) 2020-03-12 2022-09-08 Antenn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503.7A CN113394550A (zh) 2020-03-12 2020-03-12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4550A true CN113394550A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15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9503.7A Pending CN113394550A (zh) 2020-03-12 2020-03-12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45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819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35071A1 (en) * 2007-11-22 2009-05-28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ual band antenna
CN206271882U (zh) * 2016-11-26 2017-06-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CN107565209A (zh) * 2017-07-31 2018-0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
CN109546311A (zh) * 2018-12-12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09586036A (zh) * 2018-12-29 2019-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10165382A (zh) * 2019-06-19 2019-08-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组件及其电子设备
CN212136686U (zh) * 2020-03-12 2020-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35071A1 (en) * 2007-11-22 2009-05-28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ual band antenna
CN206271882U (zh) * 2016-11-26 2017-06-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CN107565209A (zh) * 2017-07-31 2018-0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
CN109546311A (zh) * 2018-12-12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09586036A (zh) * 2018-12-29 2019-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10165382A (zh) * 2019-06-19 2019-08-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组件及其电子设备
CN212136686U (zh) * 2020-03-12 2020-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819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0950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1350951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2136680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2136686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US7463196B2 (en) Antenna
EP2448062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thereof
US9401544B2 (en) Quad-band internal antenna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reof
US20230006345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006360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202831B2 (en) Multi-band frequency loop-slot antenna
KR20080052676A (ko) 다중대역 안테나 시스템
CN211350948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767988B (zh) 天线结构
CN112864609B (zh) 天线结构
CN112151945B (zh) 天线结构
CN113285212B (zh) 天线结构
CN107994316B (zh) 天线系统及通信终端
CN113394547A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394545A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US20230006336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203982A1 (en) Antenna an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3394550A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4628882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94546A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Sheta et al. Compact dual-band tunable microstrip antenna for GSM/DCS-1800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