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3261A -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3261A
CN113393261A CN202110528123.2A CN202110528123A CN113393261A CN 113393261 A CN113393261 A CN 113393261A CN 202110528123 A CN202110528123 A CN 202110528123A CN 113393261 A CN113393261 A CN 113393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target
cognitive
determining
propagation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81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铭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deam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deam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deam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deam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81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93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93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3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9Target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user profile or attribute
    • G06Q30/0271Personalized advertis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77Online advertis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有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

Description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可通过访问投放于各个互联网生态的网址、二维码等传播窗口获取某些传播内容。然而,由于互联网生态的复杂多样,管理者难以查询用户具体是通过哪一种互联网生态获取了传播窗口和传播内容,即难以确定用户的认知途径。因此,如何确定认知途径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认知途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有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进而可以根据目标认知途径的不同对用户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用户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包含其它功能诸如个人数字助理和/或音乐播放器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IOS系统、Android系统、Microsoft系统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还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不是便携式电子设备,而是台式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服务器。
如图1A所示,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等等。其中,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体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Processor,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
进一步地,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体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软体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基于上述图1A所描述的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下认知途径确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可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如此,有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进而可以根据目标认知途径的不同对用户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用户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本认知途径确定方法包括:
101、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播窗口可作为用户获取传播内容的方式,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太阳码、网址、小程序入口和信息弹窗中的至少一种。传播窗口可以是实时更新的传播窗口,也可以是预先生成的传播窗口,在此不作限定。用户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传播窗口获取传播内容,也可以通过点击进入网址、小程序入口等传播窗口获取传播内容,还可以查阅电子设备推送的信息弹窗获取传播内容。传播内容可以是用户在访问传播窗口后获取到的具体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
102、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其中,用户可以包括游客用户和注册用户等。认知途径可以用于表示游客用户成为注册用户以及用户获取传播内容的途径,例如,用户通过点击管理者付费投放在甲应用程序的A社交页面的广告进入与传播窗口对应的展示页面进行浏览,则该用户的认知途径为线上付费、甲应用程序A社交页面。
其中,上述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可为管理员预设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上述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一种认知途径对应一个传播窗口,也可以是一种认知途径对应多个传播窗口,在此不作限定。
103、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举例来说,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张三访问编号为105269的传播窗口时,根据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编号为105269的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如此,有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便于管理员查询多种认知途径的引流效率,选择引流效率较高的认知途径投放传播内容,有利于增加投放传播内容的效益。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103,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1、根据所述传播窗口确定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
32、根据所述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所述渠道、所述归属层级和所述访问事物确定所述目标认知途径。
其中,认知途径渠道类型可以包括线上付费渠道、线下付费渠道、线上免费渠道、线下免费渠道等类型。认知途径渠道类型可用于对渠道进行分类。
其中,上述渠道可为管理员自行设定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渠道可以包括自媒体、社交类APP、阅读类APP、新闻类APP、游戏类APP等展示平台,也可以包括个人、单位等主体做出的线上宣传、线上分享等,还可以包括电话、户外广告牌、发布会、宣讲会、传单等传统渠道。
其中,归属层级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集团、子公司、分公司、部门和个人等层级,在此不作限定。
举例来说,通过某一传播窗口获取到传播内容的用户归属于集团的层级,集团层级的用户可以比部门层级的用户享有更多的用户权限或服务内容等。确定认知途径的归属层级有助于提高用户管理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其中,访问事物可以是指在与传播窗口对应的展示页面展示的事物,例如商品、新闻、活动告示、宣传口号等。
具体地,在生成传播窗口时,管理员可对认知途径进行定义,即对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属性进行定义,并将定义好的认知途径与所生成的传播窗口进行关联。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传播窗口确定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并根据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确定目标认知途径。
可见,在本申请中,有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电子设备可根据目标认知途径的不同对用户进行识别或者管理,有助于提升用户管理效率,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传播窗口包括待识别图像,上述步骤102,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1、对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
22、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23、在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步骤。
其中,上述待识别图像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或太阳码等图像,也可以是上述图像的部分或组合。电子设备可对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像分割、图像识别、特征点提取算法、轮廓提取算法等等,在此不作限定。电子设备在对待识别图像特征提取后能够得到多个图像特征,通过对多个图像特征进行处理,确定上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上述预设条件可以为管理员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检测到用户访问待识别图像且待识别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时,电子设备可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待识别图像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识别待识别图像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待识别图像未满足预设条件时无法获取认知途径与待识别图像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22,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21、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
222、在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其中,预设特征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颜色特征可以表示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的景色彩分布特征;纹理特征可以表示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物体的表面性质;形状特征包括轮廓特征和区域特征,轮廓特征主要针对物体的外边界,而图像的区域特征则关系到整个形状区域;空间关系特征可以代表图像中分割出来的多个目标之间的相互的空间位置或相对方向关系,例如连接关系、交叠关系或包含关系等。
具体地,在传播窗口为待识别图像的情况下,用户访问待识别图像时,电子设备可对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检测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例如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等,在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预设特征时,确定待识别图像满足预设条件,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待识别图像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据此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可见,在本申请中,在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预设特征时确定待识别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有助于实现待识别图像的精确识别,也即是有助于实现传播窗口的精确识别。在确定认知途径方面,对于传播窗口的精确识别也有助于提高识别目标认知途径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221,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211、根据所述预设特征确定所述多个图像特征的评价值,得到多个评价值;
2212、依据所述多个评价值确定目标评价均值和目标均方差。
2213、按照预设的评价均值与参考置信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均值对应的目标参考置信度;
2214、按照预设的均方差与微调系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均方差对应的目标微调系数;
2215、依据所述目标微调系数对所述目标参考置信度进行调节,得到目标置信度;
2216、在所述目标置信度大于预设的置信度阈值时,确认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执行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步骤。
其中,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预设的评价均值与参考置信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预设的均方差与微调系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图像特征的评价值可以用于评价图像特征与预设特征的相似度。参考置信度可以用于表示图像特征的评价值的准确度。微调系数可以用于根据评价值的均方差对目标参考置信度进行调节,以调整目标参考置信度存在的偏差。目标置信度可以用于表示用户识别到的图像与真实的待识别图像的相似度。对多个评价值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微调系数和目标参考置信度,并利用目标微调系数和目标参考置信度对目标置信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减少多个评价值的计算误差,进而有利于提高目标置信度的精度,准确评价用户识别到的图像与真实的待识别图像的相似度,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
其中,在现实环境中,考虑到用户扫描到的待识别图像可能会因为设备配置或拍摄环境的不同而与真实的待识别图像有一定误差,例如在摇晃的车厢中扫描二维码,用户扫描到的二维码图像可能比较模糊,那么,电子设备特征提取待识别图像中的图像特征与预设特征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此,针对上述情况,当图像特征与预设特征之间的相似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即可确定图像特征中存在预设特征,例如图像特征与预设特征的相似度为95%即可认为图像特征中存在预设特征。
其中,上述预设的置信度阈值可为管理员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的置信度阈值可用于评价目标置信度是否达到较高的程度,即用户识别到的图像与真实的待识别图像的相似度是否较高。预设的置信度阈值可以根据处理器性能、用户需求、具体使用场景等因素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0.98、0.93、0.9、0.85、0.81等。根据上述处理器性能、用户需求、具体使用场景等因素,对预设的置信度阈值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上述因素对于待识别图像中图像特征识别的影响,有利于准确识别待识别图像,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预设的置信度阈值提高识别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举例而言,根据预设特征确定的多个图像特征的评价值分别为x1,x2,x3…x5,则目标评价均值为
Figure BDA0003067065740000091
和目标均方差
Figure BDA0003067065740000092
按照预设的评价均值与参考置信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目标评价均值
Figure BDA0003067065740000093
对应的目标参考置信度a,按照预设的均方差与微调系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目标均方差σ对应的目标微调系数b。依据目标微调系数b对目标参考置信度a进行调节,可以得到目标置信度c,具体计算公式可以是:c=(1+b)*a。在目标置信度c大于预设的置信度阈值d时,确定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预设特征。
可见,在本申请中,利用目标微调系数和目标参考置信度对目标置信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目标置信度的精度,有利于准确识别待识别图像,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预设的置信度阈值提高识别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02之后,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1、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A2、对所述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行为特征;
A3、检测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特征;
A4、在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按照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异常行为特征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
A5、在所述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所述用户的访问权限。
其中,用户在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的行为数据可以是指用户在展示页面中进行的注册、点击确认或点击退出、访问时长等数据。
其中,异常行为特征可以为由管理员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异常行为特征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预设关键字、预设语音、预设网络行为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预设网络行为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访问预设网络地址、遭举报、黑客行为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可以预先存储于电子设备中,例如,遭举报的异常行为等级为二级,黑客行为的异常行为等级为五级。
其中,上述预设阈值可为管理员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异常行为等级的预设阈值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设定,例如,在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可以设置相对较低的阈值。
具体地,考虑到用户在传播窗口对应的展示页面中可能会做出一些异常举措,例如发生谩骂、跳转访问非法网站、从事非法营业活动等,因此,在用户访问传播页面时,电子设备可获取用户在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的行为数据,并对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行为特征,在用户行为特征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按照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异常行为特征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并在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用户的访问权限。
举例来说,如表1所示,为一种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其中,该表格中包括异常行为特征:使用不文明语言、遭举报、跳转访问非法网站等等,可针对不同种类的行为特征进行级别划分,如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异常行为等级为一级,跳转访问非法网站的异常行为等级为三级,等等,从而能够在检测到用户行为特征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按照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异常行为特征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有利于后续将目标异常行为等级于预设阈值相比较,在用户在展示页面中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用户的访问权限,停止用户在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有助于确保展示页面中的信息安全。
表1、一种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异常行为特征 异常行为等级
使用不文明用语 一级
遭举报 二级
跳转访问非法网站 三级
从事非法营业活动 四级
黑客行为 五级
可见,在本申请中,在用户在展示页面中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用户的访问权限,停止用户在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有助于确保展示页面中的信息安全,同时,关闭目标异常行为等级较高的用户的访问权限,也能够为其他用户营造较为和谐舒适的网络空间,优化用户体验。
可选地,上述步骤A4,在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按照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异常行为特征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6、在所述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用户进行警告,并将所述行为特征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
其中,对用户进行警告的方式可以是弹出页面弹窗、播放警示音等,在此不做限定。上述预设行为数据库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第三方设备提供的数据库,具体不做限定。
举例而言,用户在展示页面就相关问题咨询在线客服时使用了不文明用语,该行为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小于预设阈值,则对该用户弹出页面弹窗进行警告,并将该用户使用不文明用语的行为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
具体地,在某些场景中,用户虽然进行了异常操作,但这些操作也可能是误触发导致的,例如输入法输入错误等,因此,在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和警告,并将用户操作对应的行为特征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
可见,在本申请中,在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和警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用户的异常行为,且能够避免错误打击未实施异常行为的用户。另一方面,将用户操作对应的行为特征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使得电子设备可对预设行为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对用户在展示页面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可获悉用户的兴趣喜好,有助于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优化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A3,检测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特征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不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将所述行为数据存入所述预设行为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其中,上述预设行为数据库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第三方设备提供的数据库,具体不做限定。
举例而言,用户在展示页面进行注册操作并在展示页面观看了10分钟视频,且在展示页面的对应区域就相关问题咨询了在线客服,在获取到上述操作对应的行为数据后,对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行为特征。由于注册、观看视频、咨询客服等行为未被认定为异常行为,则将行为数据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并根据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可对预设行为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对用户在展示页面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可获悉用户的兴趣喜好,有助于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优化用户体验。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可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如此,有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进而可以根据目标认知途径的不同对用户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用户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与上述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地,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本认知途径确定方法包括:
201、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202、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203、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204、对所述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行为特征。
205、检测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特征。
206、在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按照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异常行为特征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
207、在所述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所述用户的访问权限。
208、在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不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将所述行为数据存入所述预设行为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其中,上述步骤201-步骤208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上述图1B所描述的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可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取用户在传播窗口对应的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的行为数据,对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行为特征,检测用户行为特征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特征,在用户行为特征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按照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异常行为特征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在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用户的访问权限,在用户行为特征中不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将行为数据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并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如此,在用户在展示页面中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用户的访问权限,停止用户在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有助于确保展示页面中的信息安全,同时,关闭目标异常行为等级较高的用户的访问权限,也能够为其他用户营造较为和谐舒适的网络空间,优化用户体验。
与上述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本认知途径确定方法包括:
301、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302、若所述传播窗口包括待识别图像,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对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
303、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304、在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305、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其中,上述步骤301-步骤305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上述图1B所描述的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可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若传播窗口包括待识别图像,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对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确定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待识别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待识别图像的精确识别,也即是有助于实现传播窗口的精确识别。另一方面,对于传播窗口的精确识别也有助于提高识别目标认知途径的准确性。
与上述实施例一致地,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可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如此,有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进而可以根据目标认知途径的不同对用户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用户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传播窗口包括待识别图像,在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对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
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
在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根据所述预设特征确定所述多个图像特征的评价值,得到多个评价值;
依据所述多个评价值确定目标评价均值和目标均方差;
按照预设的评价均值与参考置信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均值对应的目标参考置信度;
按照预设的均方差与微调系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均方差对应的目标微调系数;
依据所述目标微调系数对所述目标参考置信度进行调节,得到目标置信度;
在所述目标置信度大于预设的置信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根据所述传播窗口确定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
根据所述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所述渠道、所述归属层级和所述访问事物确定所述目标认知途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后,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展示页面中进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对所述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行为特征;
检测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特征;
在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按照预设的异常行为特征与异常行为等级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异常行为特征对应的目标异常行为等级;
在所述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所述用户的访问权限;
在所述目标异常行为等级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用户进行警告,并将所述行为特征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特征之后,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所述用户行为特征中不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时,将所述行为数据存入预设行为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5A,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认知途径确定装置5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所述装置500包括:检测单元501、获取单元502和确定单元503,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所述获取单元502,用于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确定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认知途径确定装置,可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如此,有利于准确识别用户访问传播窗口的目标认知途径,进而可以根据目标认知途径的不同对用户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用户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方面,所述确定单元5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传播窗口确定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
根据所述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所述渠道、所述归属层级和所述访问事物确定所述目标认知途径。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传播窗口包括待识别图像,在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如图5B所示,与上述图5A相比较,装置500还可包括:特征提取单元504,其中,
所述特征提取单元504,用于对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
所述确定单元503,还用于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获取单元501,还用于在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步骤。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认知途径确定装置,可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在用户访问传播窗口时,对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确定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待识别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步骤;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待识别图像的精确识别,也即是有助于实现传播窗口的精确识别。另一方面,对于传播窗口的精确识别也有助于提高识别目标认知途径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方面,所述确定单元503具体还用于:
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
在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方面,所述确定单元5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特征确定所述多个图像特征的评价值,得到多个评价值;
依据所述多个评价值确定目标评价均值和目标均方差;
按照预设的评价均值与参考置信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均值对应的目标参考置信度;
按照预设的均方差与微调系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均方差对应的目标微调系数;
依据所述目标微调系数对所述目标参考置信度进行调节,得到目标置信度;
在所述目标置信度大于预设的置信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认知途径确定装置的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控制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控制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认知途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播窗口包括待识别图像,在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图像特征;
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
在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时,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特征确定所述多个图像特征的评价值,得到多个评价值;
依据所述多个评价值确定目标评价均值和目标均方差;
按照预设的评价均值与参考置信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均值对应的目标参考置信度;
按照预设的均方差与微调系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均方差对应的目标微调系数;
依据所述目标微调系数对所述目标参考置信度进行调节,得到目标置信度;
在所述目标置信度大于预设的置信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多个图像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包括:
根据所述传播窗口确定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
根据所述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所述渠道、所述归属层级和所述访问事物确定所述目标认知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播窗口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太阳码、网址、小程序入口和信息弹窗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认知途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访问传播窗口;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访问所述传播窗口时,获取预设的认知途径与传播窗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传播窗口对应的目标认知途径方面,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传播窗口确定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渠道、归属层级和访问事物;
根据所述认知途径渠道类型、所述渠道、所述归属层级和所述访问事物确定所述目标认知途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28123.2A 2021-05-14 2021-05-14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Pending CN113393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123.2A CN113393261A (zh) 2021-05-14 2021-05-14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8123.2A CN113393261A (zh) 2021-05-14 2021-05-14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3261A true CN113393261A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17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8123.2A Pending CN113393261A (zh) 2021-05-14 2021-05-14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326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9746A1 (en) * 2002-06-28 2004-03-25 Brett Error Capturing and presenting site visitation path data
CN110020912A (zh) * 2019-01-31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11154A (zh) * 2019-05-13 2019-08-09 重庆八戒传媒有限公司 全域渠道流量转化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62930A (zh) * 2020-10-21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件识别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8300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深圳市天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访客信用评分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9746A1 (en) * 2002-06-28 2004-03-25 Brett Error Capturing and presenting site visitation path data
CN110020912A (zh) * 2019-01-31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11154A (zh) * 2019-05-13 2019-08-09 重庆八戒传媒有限公司 全域渠道流量转化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62930A (zh) * 2020-10-21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件识别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8300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深圳市天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访客信用评分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3429B (zh) 一种网络用户群体的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7810497B (zh) 呈现搜索结果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06850346B (zh) 用于监控节点变化及辅助识别黑名单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31570B (zh) 推荐系统托攻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04426B (zh) 标识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US8706572B1 (en) Generating product image maps
CN111522724B (zh) 异常账号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Ikram et al. Measuring, characterizing, and detecting Facebook like farms
CN113127723B (zh) 用户画像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861056A (zh) 一种企业网站建设信息展示发布系统及方法
CN113918949A (zh)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诈骗app的识别方法
CN111784360B (zh) 一种基于网络链接回溯的反欺诈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3763057B (zh) 用户身份画像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20083910A1 (en) Learning model applying system, a learning model applying method, and a program
CN111552865A (zh) 用户兴趣画像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817518B (zh) 基于大数据档案识别的证照办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393261A (zh) 认知途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CN116305033A (zh) 一种异常账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311022A (zh) 一种广告流量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7315A (zh) 舆情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55386A (zh) 一种操作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
EP3783543A1 (en) Learning system, learn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3434560A (zh) 排序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CN109711856B (zh)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20210023690A (ko) 컨텐츠 기여도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