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6901B -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6901B
CN113386901B CN202110945063.4A CN202110945063A CN113386901B CN 113386901 B CN113386901 B CN 113386901B CN 202110945063 A CN202110945063 A CN 202110945063A CN 113386901 B CN113386901 B CN 113386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ope
bollard
lantern ring
mo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50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6901A (zh
Inventor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gu education equipment (Jiangs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450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6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6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6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6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6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04Fastening or guid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 B63B21/06Bollar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20Equipment for shipping on coasts, in harbours or on other fixed marine structures, e.g. bollards
    • E02B3/24Mooring po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属于船舶配套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在T型缆桩上设置滑动衔接的限位套环,手动调节限位套环使其相抵于缆绳最上端,向上拨出缆绳的两股或三股,使得贯穿孔裸露出,此时只需利用气动机构对多个磁性球处鼓气,磁性球在气压作用下被推出贯穿孔,裸露于缆绳外侧的磁性球即可被位于其上方的磁性凹槽所磁引吸附,磁性球向上运动后拉动弹性绑索绕设捆绑于缆绳外侧,弹性绑索与缆绳紧密贴附,实现缆绳顶端部与限位套环紧固衔接,操作简易,而将限位套环与T型缆桩设置成滑动衔接式,易于根据缆绳顶端的绕设位置进行其位置的调节,提高系泊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设备是指除船舶备件以外的任何用于船上的可移动但不带消费性质的物品,其中,系泊设备通常为缆绳与缆桩组成,缆桩是安装在船舶以及码头上上用于船舶系缆的设施,船舶上的缆桩配合码头上的缆桩分别固定缆绳的两端,从而能使得船舶稳定的停泊在码头上。
现有的船舶用缆桩多为简单的工字型的结构,通过工作人员手动的将缆绳缠绕在其上,由于缆桩本身限位锁紧功能,缆绳缠绕后其端头往往只是塞设在缠绕后的缆绳缝隙内,易使缆绳从缆桩脱落,在非系泊情况下,缆绳脱落造成不整洁,容易绊倒经过的人,降低了可靠性,在系泊情况下,若缆绳轻易脱落,则难以对船舶起到很好的牵引限位作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通过在T型缆桩上设置滑动衔接的限位套环,手动调节限位套环使其相抵于缆绳最上端,向上拨出缆绳的两股或三股,使得贯穿孔裸露出,此时利用气动机构对多个磁性球处鼓气,磁性球在气压作用下被推出贯穿孔,磁性凹槽对磁性球进行磁引吸附,磁性球向上运动后拉动弹性绑索绕设捆绑于缆绳外侧,实现缆绳顶端部与限位套环紧固衔接。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包括T型缆桩和缠绕于T型缆桩上的缆绳,缆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锚固球,T型缆桩上滑动衔接有限位套环,T型缆桩外端壁等间距环形开设有多个滑槽,限位套环内端壁环形分布有多个与滑槽位置对应的升降半柱,且升降半柱与滑槽内壁摩擦式滑动衔接,升降半柱内部设有中空腔,中空腔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绑索,弹性绑索底端连接有磁性球,升降半柱下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磁性球位置对应的贯穿孔,限位套环底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磁性球位置对应设置的磁性凹槽,磁性凹槽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升降半柱的内侧端壁上嵌设有蓄气管,蓄气管下端贯穿升降半柱并延伸至磁性球处,限位套环上设有活动套设于T型缆桩上的气动机构,气动机构与多个蓄气管的上端相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锚固球上包覆有海绵弹性层,T型缆桩底座上开设有与缆绳相匹配的贯穿腔,锚固球与缆绳设置成拆卸式。
进一步的,升降半柱下端裸露于限位套环的外侧,升降半柱采用隔磁材料制成,升降半柱与滑槽相衔接的外端壁上包覆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磁性凹槽包括大半球型槽以及设置于其顶端部的小半球型槽。
进一步的,弹性绑索包括高强度压缩弹簧和包裹于其端面上的弹性缓冲层。
进一步的,气动机构包括滑动衔接于T型缆桩外侧的移动环,移动环上环形分布有多个L型推动杆,多个L型推动杆与多个蓄气管位置一一对应,L型推动杆的底端贯穿至蓄气管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衔接。
进一步的,蓄气管位于升降半柱内侧的端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蓄气管内端连接有与磁性球位置对应的漏斗盘。
进一步的,滑槽内壁上开设有与蓄气管相匹配的嵌槽。
进一步的,磁性球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涂料,限位套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移动环的外端壁上分布有多个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内端相抵于T型缆桩的外壁上,在进行定位后,利用紧固螺栓的锁紧,进一步提高定位效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T型缆桩上设置滑动衔接的限位套环,手动调节限位套环使其相抵于缆绳最上端,向上拨出缆绳的两股或三股,使得贯穿孔裸露出,此时只需利用气动机构对多个磁性球处鼓气,磁性球在气压作用下被推出贯穿孔,裸露于缆绳外侧的磁性球即可被位于其上方的磁性凹槽所磁引吸附,磁性球向上运动后拉动弹性绑索绕设捆绑于缆绳外侧,弹性绑索与缆绳紧密贴附,实现将缆绳的顶端部与限位套环紧固衔接,操作简易,而将限位套环与T型缆桩设置成滑动衔接,易于根据缆绳顶端的绕设位置进行其位置的调节,提高绑定灵活性。
(2)本方案在缆绳两端设置锚固球,锚固球上包覆有海绵弹性层,T型缆桩底座上开设有与缆绳相匹配的贯穿腔,锚固球与缆绳设置成拆卸式,将缆绳的一端贯穿T型缆桩底座,并绕设于T型缆桩上,再利用锚固球进行定位,同时在船舶停靠时,将缆绳另一端抛向码头,锚固球一方面起到增重,易于远距离抛射,另一方面包裹有海绵弹性层的锚固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磨损。
(3)本方案将升降半柱采用隔磁材料制成,升降半柱与滑槽相衔接的外端壁上包覆有橡胶垫,升降半柱与滑槽摩擦接触,具有高稳定性,当磁性球位于升降半柱内侧时,磁性凹槽对磁性球的磁吸作用非常弱,故而不影响磁性球的初始状态。
(4)本方案将磁性凹槽设置成上下小半球型槽和大半球型槽,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小半球型槽侧壁处,小半球型槽上包覆有磁吸层,当磁性球被推出贯穿孔外侧后,磁吸层对磁性球起到向上的磁吸作用,磁性凹槽的特殊结构易于磁性球的导入,更易于磁性球嵌设于小半球型槽内,提高磁性球与小半球型槽的衔接紧固性,当在需要对缆绳限位捆绑状态时,若磁性球因外界因素脱离磁性凹槽时,则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智能监测并数据传递,提醒技术人员某处磁性球处于脱落状态,以及时依靠手动恢复磁性球的磁吸嵌设状态。
(5)本方案的弹性绑索包括高强度压缩弹簧和包裹于其端面上的弹性缓冲层,弹性绑索对磁性球起到初始悬吊作用,磁性球向上运动后拉动弹性绑索形变,弹性绑索被拉扯贴覆于缆绳外侧,对缆绳上端几股起到束紧定位作用,从而不易缆绳从T型缆桩上脱离,而弹性绑索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故而在磁性球倍推出贯穿孔外时不会脱离贯穿孔过远,从而易于磁性凹槽对磁性球的磁吸。
(6)本方案中的气动机构包括滑动衔接于T型缆桩外侧的移动环,移动环上环形分布有多个L型推动杆,多个L型推动杆与多个蓄气管位置一一对应,L型推动杆的底端贯穿至蓄气管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衔接,蓄气管位于升降半柱内侧的端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蓄气管内端连接有与磁性球位置对应的漏斗盘,在需要对缆绳进行限位时,向上拉动移动环,多个L型推动杆随移动环同步向上运动,L型推动杆于蓄气管内向上运动后,通过单向进气阀进气,蓄气管内蓄集气体,再向下复位移动环后,L型推动杆向下推动,将蓄气管内气球从漏斗盘处压出,使得磁性球从贯穿孔被推出,而漏斗盘则对磁性球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有利于对气体起到集中导出作用。
(7)本方案在磁性球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涂料,限位套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有利于使用者更直观地观察缆绳限位情况,当在捆绑情况下,磁性球脱离磁性凹槽时,可手动进行再次捆绑操作,提高安全可靠性。
(8)本方案在滑槽内壁上开设有与蓄气管相匹配的嵌槽,在限位套环上下活动时,不仅依靠升降半柱与滑槽的滑动衔接,还依靠蓄气管与嵌槽的滑动衔接,提高上下运动的平稳性以及定位后的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套环、升降半柱、移动环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套环、升降半柱、移动环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套环、升降半柱、移动环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套环、升降半柱结合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移动环向上拉动后与限位套环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移动环向下复位后与限位套环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磁性球被磁吸定位于磁性凹槽内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在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在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说明:
1 T型缆桩、101滑槽、2缆绳、3限位套环、301磁性凹槽、4升降半柱、401贯穿孔、5移动环、6磁性球、7弹性绑索、8蓄气管、9 L型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包括T型缆桩1和缠绕于T型缆桩1上的缆绳2,缆绳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锚固球,锚固球上包覆有海绵弹性层,T型缆桩1底座上开设有与缆绳2相匹配的贯穿腔,锚固球与缆绳2设置成拆卸式,将缆绳2的一端贯穿T型缆桩1底座,并绕设于T型缆桩1上,再利用锚固球进行定位,同时在船舶停靠时,将缆绳2另一端抛向码头,锚固球一方面起到增重,易于远距离抛射,另一方面包裹有海绵弹性层的锚固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磨损。
请参阅图2-6,T型缆桩1上滑动衔接有限位套环3,T型缆桩1外端壁等间距环形开设有多个滑槽101,限位套环3内端壁环形分布有多个与滑槽101位置对应的升降半柱4,且升降半柱4与滑槽101内壁摩擦式滑动衔接,升降半柱4内部设有中空腔,中空腔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绑索7,弹性绑索7底端连接有磁性球6,升降半柱4下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磁性球6位置对应的贯穿孔401,限位套环3底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磁性球6位置对应设置的磁性凹槽301,磁性凹槽301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当磁性球6被吸附于磁性凹槽301内,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以此表明两者处于良好的嵌设接触关系,升降半柱4下端裸露于限位套环3的外侧,升降半柱4采用隔磁材料制成,隔磁材料选用现有技术中具有隔磁性能的材料即可,升降半柱4与滑槽101相衔接的外端壁上包覆有橡胶垫,升降半柱4与滑槽101摩擦接触,具有高稳定性,当磁性球6位于升降半柱4内侧时,磁性凹槽301对磁性球6的磁吸作用非常弱,故而不影响磁性球6于升降半柱4内的初始状态。
请参阅图4-10,升降半柱4的内侧端壁上嵌设有蓄气管8,蓄气管8下端贯穿升降半柱4并延伸至磁性球6处,限位套环3上设有活动套设于T型缆桩1上的气动机构,气动机构与多个蓄气管8的上端相连通设置,气动机构包括滑动衔接于T型缆桩1外侧的移动环5,移动环5上环形分布有多个L型推动杆9,多个L型推动杆9与多个蓄气管8位置一一对应,L型推动杆9的底端贯穿至蓄气管8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衔接,蓄气管8位于升降半柱4内侧的端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蓄气管8内端连接有与磁性球6位置对应的漏斗盘,在需要对缆绳2进行限位时,向上拉动移动环5,多个L型推动杆9随移动环5向上运动,L型推动杆9于蓄气管8内向上运动后,通过单向进气阀进气,蓄气管8内储备气体,蓄气管8的管径大小可根据时间需要进行设定,再向下复位移动环5,L型推动杆9向下推动,将蓄气管8内气球从漏斗盘处压出,使得磁性球6在气压推动下从贯穿孔401被推出,而漏斗盘则对磁性球6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有利于对气体起到集中导出作用。
弹性绑索7包括高强度压缩弹簧和包裹于其端面上的弹性缓冲层,弹性绑索7对磁性球6起到初始悬吊作用,当在对缠绕成型后的缆绳2上端两股或三股进行定位时,适当调整缆绳2绕设间距,手动将多个贯穿孔401裸露于缆绳外,利用L型推动杆9的上下运动,对磁性球6进行鼓气后,磁性球6被推出贯穿孔401,此时位于其上方的磁性凹槽301对磁性球6起到很强的磁吸作用,磁性球6向上运动后拉动弹性绑索7形变,弹性绑索7被拉扯贴覆于缆绳2外侧实现与缆绳2的紧密贴附,对缆绳2上端几股起到束紧定位作用,从而不易缆绳2从T型缆桩1上脱离,而弹性绑索7具有一定的拉伸弹性作用,故而在磁性球6倍推出贯穿孔401外时不会脱离贯穿孔401过远,从而易于磁性凹槽301对磁性球6的磁吸。
磁性凹槽301包括大半球型槽以及设置于其顶端部的小半球型槽,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小半球型槽侧壁处,小半球型槽内壁上包覆有磁吸层,当磁性球6被推出贯穿孔401外侧后,磁吸层对磁性球6起到向上的磁吸作用,磁性凹槽301的特殊结构易于磁性球6的导入,更易于磁性球6嵌设于小半球型槽内,提高磁性球6与磁性凹槽301的衔接紧固性,磁性球6不易从磁性凹槽301处脱离,当在需要对缆绳限位捆绑状态时,若磁性球6因外界因素而脱离磁性凹槽301时,则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并进行数据传递,提醒技术人员某处的磁性球6处于脱落状态,以及时手动恢复磁吸嵌设状态;
在需要解开缆绳时,只需用力向下拉出磁性球6,将磁性球6回退至贯穿孔401处,磁性球6在弹性绑索7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升降半柱4内,恢复初始状态,同理,在需要将磁性球6推出贯穿孔401外被磁吸于磁性凹槽301处时,也可通过技术人员的手动操作来进行,方法灵活可靠。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滑槽101内壁上开设有与蓄气管8相匹配的嵌槽,在限位套环3上下活动时,不仅依靠升降半柱4与滑槽101的滑动衔接,还依靠蓄气管8与嵌槽的滑动衔接,提高上下运动的平稳性以及定位后的高稳定性;磁性球6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涂料,限位套环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有利于使用者更直观地观察缆绳2的限位情况,当在捆绑情况下,磁性球6脱离磁性凹槽301时,不仅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还可通过肉眼观察,手动进行再次捆绑操作;移动环5的外端壁上分布有多个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内端相抵于T型缆桩1的外壁上,如图11所示,在进行定位后,利用紧固螺栓的锁紧,进一步提高定位效果。
请参阅图10-1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系泊装置,本方案通过在T型缆桩1上设置滑动衔接的限位套环3,限位套环3内端壁上分布有多个升降半柱4,在需要对缆绳2进行限位时,手动调节限位套环3使其相抵于缆绳2最上端,向上拨出缆绳2的两股或三股,使得贯穿孔401裸露出,此时只需向上拉动移动环5,移动环5带动多个L型推动杆9向上运动实现对蓄气管8内进行蓄气,在L型推动杆9下压回退时将蓄气管8内气体压出,实现对多个磁性球6处鼓气,磁性球6在气压作用下被推出贯穿孔401,裸露于缆绳外侧的磁性球6即可被位于其上方的磁性凹槽301所磁引吸附,磁性球6向上运动后拉动具有拉伸弹性的弹性绑索7绕设捆绑于缆绳外侧,实现将缆绳2的顶端部与限位套环3紧固衔接,操作简易,其易于定位;
当只需将缆绳2绑定于T型缆桩1上时,缆绳2上端部的锚固球被限位于弹性绑索7外侧,锚固球直径大小远大于弹性绑索7与缆绳2之间的间隙,锚固球不易从弹性绑索7与缆绳2捆绑处脱离,如图10所示,不易造成缆绳的脱离散落;当缆绳2的另一端抛向码头上进行系泊定位时,位于船舶上的T型缆桩1利用多个弹性绑索7对剩下缆绳2的最上方两股进行捆绑定位,如图11所示,缆绳2的另一端捆绑于位于码头上的T型缆桩1上,其捆绑方法如图10所示的捆绑方法一致,而将限位套环3与T型缆桩1设置成滑动衔接,易于根据缆绳顶端的绕设位置进行其位置的调节,提高定位灵活性。
本发明中的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包括T型缆桩(1)和缠绕于T型缆桩(1)上的缆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锚固球,所述T型缆桩(1)上滑动衔接有限位套环(3),所述T型缆桩(1)外端壁等间距环形开设有多个滑槽(101),所述限位套环(3)内端壁环形分布有多个与滑槽(101)位置对应的升降半柱(4),且升降半柱(4)与滑槽(101)内壁摩擦式滑动衔接;
所述升降半柱(4)内部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绑索(7),所述弹性绑索(7)底端连接有磁性球(6),所述升降半柱(4)下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磁性球(6)位置对应的贯穿孔(401),所述限位套环(3)底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磁性球(6)位置对应设置的磁性凹槽(301),所述磁性凹槽(301)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升降半柱(4)的内侧端壁上嵌设有蓄气管(8),所述蓄气管(8)下端贯穿升降半柱(4)并延伸至磁性球(6)处,所述限位套环(3)上设有活动套设于T型缆桩(1)上的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与多个蓄气管(8)的上端相连通设置;
所述升降半柱(4)下端裸露于限位套环(3)的外侧,所述升降半柱(4)采用隔磁材料制成,所述升降半柱(4)与滑槽(101)相衔接的外端壁上包覆有橡胶垫,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滑动衔接于T型缆桩(1)外侧的移动环(5),所述移动环(5)上环形分布有多个L型推动杆(9),多个所述L型推动杆(9)与多个蓄气管(8)位置一一对应,所述L型推动杆(9)的底端贯穿至蓄气管(8)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衔接,所述蓄气管(8)位于升降半柱(4)内侧的端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蓄气管(8)内端连接有与磁性球(6)位置对应的漏斗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球上包覆有海绵弹性层,所述T型缆桩(1)底座上开设有与缆绳(2)相匹配的贯穿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凹槽(301)包括大半球型槽以及设置于其顶端部的小半球型槽,所述小半球型槽内壁上包覆有磁吸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绑索(7)包括高强度压缩弹簧和包裹于其端面上的弹性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1)内壁上开设有与蓄气管(8)相匹配的嵌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球(6)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涂料,所述限位套环(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5)的外端壁上分布有多个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内端相抵于T型缆桩(1)的外壁上。
CN202110945063.4A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Active CN113386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5063.4A CN113386901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5063.4A CN113386901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6901A CN113386901A (zh) 2021-09-14
CN113386901B true CN113386901B (zh) 2021-10-26

Family

ID=7762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5063.4A Active CN113386901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6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7399B (zh) * 2021-12-31 2023-05-02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航海船用系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460A (en) * 1920-05-29 1921-01-13 George Appleton Improvements in mooring bitts for ships
CN105947114B (zh) * 2016-06-13 2018-04-17 张渊源 一种船舶停靠用缆绳柱
CN206664864U (zh) * 2017-03-02 2017-11-24 刘惠强 船舶用自动带缆桩
CN109094735A (zh) * 2018-07-27 2018-12-28 芜湖源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稳定固定型缆桩
CN109018206A (zh) * 2018-08-04 2018-12-18 蔡锁 一种船舶用的稳定新型缆绳柱
CN209096948U (zh) * 2018-10-09 2019-07-12 嘉兴市锦佳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缆桩
CN209368776U (zh) * 2018-12-08 2019-09-10 大连海洋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缆绳柱
CN109911147B (zh) * 2019-02-25 2020-05-01 威海一刚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救生的具有调节和回收功能的抛绳器
CN211766117U (zh) * 2020-03-27 2020-10-27 泰兴市宏明传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船舶链轮滚轮马头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6901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6901B (zh) 一种船舶停靠用高稳定系泊装置
US3667417A (en) Messenger buoy recovery device
EP3188960B1 (en) Vessel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CN107128473B (zh) 升空回收机构、系留气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959982B2 (ja) クイックリリース式接続フランジ
CN101885374B (zh) 一种高海况海上返回舱回收用网囊结构
CN201578771U (zh) 手捏式可控制应急逃生器
US9233741B2 (en) Life saving dan buoy
CN203694436U (zh) 高楼逃生气球
US20070264890A1 (en) Underwater lifting device
US20080254693A1 (en) Rescue line device
US20130000179A1 (en) Stringer Spike Sheath
US3300185A (en) Flagpole rope threader
JPS6181896A (ja) 気球から積荷を下降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CN201049729Y (zh) 抛掷式救生圈
CN201472670U (zh) 充气降落伞
US5007367A (en) Inflatable balloon distress signal device
CN208562743U (zh) 一种弹性超高强度复合系泊缆
CN211223806U (zh) 一种水上救生用橡皮圈
US20040202805A1 (en) Inflatable hardening rope
CN211245424U (zh) 一种攀树绳收放装置
US20120234225A1 (en) Anchor Retrieval Device
CN220562922U (zh) 一种便携式简易救生瓶
WO2013139057A1 (zh) 多板式下降器
CN201192538Y (zh) 无动力可往返的手动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8

Address after: 226000 No.15 Renmin West Road, Yuelai Town, Haime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uanggu education equipment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100 No. 1, Guoxin Road, Sijia Town, Haime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Dingcheng Ship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