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6555B -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6555B
CN113386555B CN202010167270.7A CN202010167270A CN113386555B CN 113386555 B CN113386555 B CN 113386555B CN 202010167270 A CN202010167270 A CN 202010167270A CN 113386555 B CN113386555 B CN 113386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tank liner
oil tank
clos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72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6555A (zh
Inventor
甄永乾
王恺
王洁
王振中
修德欣
丁莉丽
张健中
刘全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1672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6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6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6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6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6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406Filler caps for fuel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1Arrangement of fuel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箱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所述油箱盖包括油箱衬管(1)和内封结构(4),所述油箱衬管用于装配在油箱的进油口,内封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油箱衬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并且内封结构设置为能够在从进口端伸入的加油枪施加的朝向出口端的推动作用下移动至使得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连通并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截断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该油箱盖通过设置能够用于装配油箱的进油口的油箱衬管,有利于统一各种油箱的油箱盖结构,简化了加油机器人的开盖操作;通过设置内封结构以使得油箱的进油口处能够通过改变内封结构使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连通或者自动截断,从而实现了自动封闭油箱盖。

Description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箱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劳动工人在工作时的身体健康问题,需要劳动工人在有毒有害环境下实施的工业操作逐渐被机器人替代。
例如,在加油领域,利用加油机器人为汽车自动加油,不但避免了加油站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伤害,而且采用自动化加油的方式更为便捷舒适,成为了未来加油站的发展方向。但是,汽车的油箱内盖种类繁多,加油机器人在自动加油时需要针对各种油箱内盖进行相应地打开动作,打开油箱内盖的时间较长,耗费了一定的加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因油箱内盖的种类繁多而导致的加油机器人需要耗费较多时间来打开油箱内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通过设置能够用于装配油箱的进油口的油箱衬管,使得油箱盖能够适用于各种油箱,有利于统一各种油箱的油箱盖结构,以简化加油机器人的开盖操作;而且设置了内封结构,使得油箱的进油口处能够通过改变内封结构来使得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连通或者是自动被截断,有利于通过加油枪推开内封结构以对油箱进行加油操作或者是在加油操作完毕后随着加油枪撤出油箱衬管内衬结构自动封闭油箱衬管,从而实现了自动封闭油箱盖,省去了加油机器人的关盖动作,结构简单,便捷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油箱盖,所述油箱盖包括油箱衬管和内封结构,所述油箱衬管用于装配在油箱的进油口,所述内封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油箱衬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并且所述内封结构设置为能够在从所述进口端伸入的加油枪施加的朝向所述出口端的推动作用下移动至使得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连通并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截断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
可选的,所述内封结构包括彼此配合的滑移组件和封闭组件,所述滑移组件朝向所述进口端设置,所述封闭组件朝向所述出口端设置并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截断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的状态,其中,
所述滑移组件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加油枪推动并带动所述封闭组件打开以连通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所述滑移组件和所述封闭组件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复位。
可选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封闭件以及对应的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油箱衬管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封闭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周向插口,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和对应所述第一封闭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封闭件偏压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封闭件拼合为截断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的状态,每个所述第一封闭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滑移组件的带动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偏压力而经由对应的所述周向插口向外移动以使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闭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封闭板和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具有与所述滑移组件配合的滑道,沿从所述进口端朝向所述出口端的方向,所述滑道朝向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的中部偏移。
可选的,所述楔形块连接于所述第一封闭板的外周并且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外。
可选的,所述油箱衬管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插口,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加油枪配合的滑移环以及分别抵靠多个所述楔形块的滑道的多个凸块,所述滑移环安装于所述油箱衬管内,多个所述凸块连接于所述滑移环的外周壁并且经由多个所述第一轴向插口向外延伸。
可选的,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每个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和凸块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为将所述凸块偏压在使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滑道的朝向所述进口端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油箱盖包括油箱顶盖和磁力吸合结构,所述油箱顶盖与所述油箱衬管的进口端铰接以使得所述油箱顶盖能够旋转运动以打开或者封盖所述进口端,所述磁力吸合结构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和油箱顶盖连接以使得所述油箱顶盖通过磁力封盖在所述进口端。
可选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第二封闭件,所述第二封闭件包括多个第二封闭板,所述油箱衬管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二封闭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斜截面插口,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分别插入多个所述斜截面插口并且设置为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拼合以截断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滑移组件的带动作用下经由所述斜截面插口向外移动以彼此远离以使得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连通,所述滑移组件设置为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带动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自动复位。
可选的,沿所述油箱衬管从外向内的方向,所述斜截面插口朝向所述油箱衬管的进口端的方向倾斜延伸。
可选的,所述油箱衬管包括多个第二轴向插口,每个所述第二封闭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外的两个连接部,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多个变形件、多个止挡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外的多个滑移架,其中,所述止挡件通过所述滑移架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止挡件穿过所述第二轴向插口并且能够与所述加油枪接触,以使得所述止挡件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沿所述第二轴向插口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滑移架带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彼此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二封闭件,所述变形件连接于所述滑移架并且能够封挡所述第二轴向插口,所述变形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发生变形以偏压所述油箱衬管的外周壁移动,所述滑移架设置为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带动所述第二封闭件自动复位。
可选的,所述滑移架包括安装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安装架分别与所述止挡件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发生变形,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以使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偏压在使得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拼合以截断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的状态,每个所述第二封闭板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偏压力而经由所述斜截面插口向外移动以连通所述油箱衬管的内管道。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关于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所形成的直线呈轴对称分布的两个安装支架,每个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滑块以及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块两端的第一杆和第二杆,并且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铰接,所述止挡件连接于位于所述油箱衬管的进口端的所述滑块的朝向所述油箱衬管的表面,所述变形件连接于位于所述油箱衬管的进口端的所述滑块的朝向所述出口端的表面。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箱,所述油箱包括油箱本体以及所述的油箱盖,所述油箱本体包括进油口,所述油箱衬管装配在所述进油口处。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油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通过设置能够用于装配油箱的进油口的油箱衬管,使得油箱盖能够适用于各种油箱,有利于统一各种油箱的油箱盖结构,以简化加油机器人的开盖操作;而且设置了内封结构,使得油箱的进油口处能够通过改变内封结构来使得油箱衬管的内管道连通或者是自动被截断,有利于通过加油枪推开内封结构以对油箱进行加油操作或者是在加油操作完毕后随着加油枪撤出油箱衬管内衬结构自动封闭油箱衬管,从而实现了自动封闭油箱盖,省去了加油机器人的关盖动作,结构简单,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油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油箱盖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内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油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油箱盖的油箱衬管的主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油箱盖的油箱衬管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油箱盖的第二封闭件和滑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第二封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滑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箱衬管;11、进口端;12、斜截面插口;13、第二轴向插口;14、突缘;15、导向槽;16、出口端;17、周向插口;18、第一轴向插口;2、油箱顶盖;3、磁力吸合机构;4、内封结构;5、滑移组件;b、第一位置;51、滑移环;52、凸块;53、第二弹性件;54、止挡件;55、滑移架;56、安装架;561、第一杆;562、滑块;563、第二杆;57、变形件;58、第三弹性件;6、封闭组件;61、第一封闭件;611、第一封闭板;612、楔形块;613、滑道;62、第二封闭件;621、第二封闭板;622、连接部;63、第一弹性件;7、铰接件;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箱盖,如图1-9所示,所述油箱盖包括油箱衬管1和内封结构4,所述油箱衬管1用于装配在油箱的进油口,所述内封结构4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和出口端16之间,并且所述内封结构4设置为能够在从所述进口端伸入的加油枪施加的朝向所述出口端16的推动作用下移动至使得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并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通过设置能够用于装配油箱的进油口的油箱衬管1,使得油箱盖能够适用于各种油箱,有利于统一各种油箱的油箱盖结构,以简化加油机器人的开盖操作;而且设置了内封结构4,使得油箱的进油口处能够通过改变内封结构4以连通或者是自动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有利于通过加油枪推开内封结构4以对油箱进行加油操作或者是在加油操作完毕后随着加油枪撤出油箱衬管内衬结构自动封闭油箱衬管,从而实现了自动封闭油箱盖,省去了加油机器人的关盖动作,结构简单,便捷高效。
如图1-9所示,所述内封结构4包括彼此配合的滑移组件5和封闭组件6,所述滑移组件5朝向所述进口端设置,所述封闭组件6朝向所述出口端16设置并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状态,其中,所述滑移组件5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加油枪推动并带动所述封闭组件6打开以连通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所述滑移组件5和所述封闭组件6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复位,使得封闭组件6能够在加油枪通过滑移组件5提供的推动作用下打开以连通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并且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下(即,加油枪撤出所述油箱衬管)自动截断油封衬管1的内管道,实现了自动密封油封衬管1,便捷高效,而且通过将滑移组件5朝向进口端设置,使得加油枪在尚未进入到封闭组件6的位置处时已经能够通过滑移组件5推动封闭组件6,为封闭组件6的打开动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使得封闭组件6的打开动作更为缓和,安全稳定。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油箱盖可以设置为下述的具体形式。具体的,所述封闭组件6包括多个第一封闭件61以及对应的多个第一弹性件63,所述油箱衬管1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封闭件6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周向插口17,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63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1和对应所述第一封闭件6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封闭件61偏压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封闭件61拼合为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状态,每个所述第一封闭件6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滑移组件5的带动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63的偏压力而经由对应的所述周向插口17向外移动以使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便于安装,封闭组件6通过设置为拼合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多个第一封闭件61,显著减小了第一封闭件61打开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时的移动位移,高效便捷。其中,第一弹性件可以设置为任何合理形式,例如,如图1-3所示,第一弹性件63沿油箱衬管1的径向设置并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油箱衬管1的外壁和第一封闭件,在多个第一封闭件61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时,第一弹性件63处于自然状态或者是微拉伸状态,在加油枪通过滑移组件提供的推动作用下,第一弹性件63随着第一封闭件61向外移动而拉伸变形,以积蓄能量,以便于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释放该能量以带动第一封闭件61自动向内移动并且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避免了第一弹性件63设置在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中使得第一弹性件63在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时成为加油枪的进入障碍,便于安装和更换,结构简单;第一弹性件63可以设置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闭件61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封闭板611和楔形块612,所述楔形块612具有与所述滑移组件5配合的滑道613,沿从所述进口端朝向所述出口端16的方向,所述滑道613朝向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中部偏移,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楔形块612,便于安装第一弹性件63,简化了第一封闭件61与滑移组件5之间的配合结构,安全性好。其中,楔形块612可以设置为任何合理形式,例如,采用铜质板材,避免楔形块612与滑移组件接触时产生火花,安全性好;楔形块612的滑道613可以设置为弯曲滑道,也可以设置为如图1-3所示的直线型滑道。当然,第一封闭板611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多个第一封闭板611拼合形成圆板,该圆板的直径略大于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内径。
为了避免封闭组件打开时楔形块612构成加油枪进入油箱衬管的移动障碍,所述楔形块612连接于所述第一封闭板611的外周并且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1外,结构简单,有利于加油枪顺畅地进入油箱衬管1。
如图1-3所示,所述油箱衬管1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插口14,所述滑移组件5包括用于与所述加油枪配合的滑移环51以及分别抵靠多个所述楔形块612的滑道613的多个凸块52,所述滑移环51安装于所述油箱衬管1内,多个所述凸块52连接于所述滑移环51的外周壁并且经由多个所述第一轴向插口18向外延伸,便于滑移组件5将加油枪的推动作用传递给封闭组件,以将加油枪沿油箱衬管1的轴线方向的向下移动转化为第一封闭板611沿油箱衬管1径向方向的向外移动,简化了操作。其中,凸块52与滑道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在第一封闭件处于封闭油箱衬管的内管道的状态时,凸块52可以与滑道之间保持间隔而暂时互不干涉,凸块52也可以抵靠在滑道表面以与滑道配合。可以理解的是,滑移环的外径小于油箱衬管的内径,并且滑移环的内径大于加油枪的出油口(即,加油枪的与滑移环51配合的部分)的外径。
使用时,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油箱盖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打开第一封闭板以打开油箱盖,使得加油枪顺利为油箱进行加油操作。具体的,当加油机器人将加油枪经由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插入时,加油枪在油箱衬管的内管道中沿图1所示的向下移动,直至加油枪抵住滑移环51并推动滑移环51同步下移,则滑移环51带动凸块52在第一轴向插口18的导向作用下同步下移,楔形块612通过滑道与凸块52配合以使得凸块52沿滑道的延伸方向移动,并且楔形块613带动第一封闭板611在周向插口17的导向作用下向外移动,以压缩第一弹性件63压缩变形以储蓄能量,也就是说,随着凸块52不断下移,凸块52通过滑道推动第一封闭件61在周向插口17的导向作用下向外移动,以使得多个第一封闭板611由原来的拼合状态改变为彼此分离,进而使得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从而实现了加油枪顺利进入油箱衬管并且经过内封结构以进行加油操作,直至油箱加满为止。
然后,撤出加油枪,内封结构4自动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以自动关闭油箱盖。具体的,待加油枪完成加油操作后,加油机器人带动加油枪沿图1所示的向上方向移动,此时,在撤销加油枪的向下推动作用后,第一弹性件63释放能量以恢复原形,带动第一封闭板611和楔形块612在周向插口17的导向作用下沿油箱衬管1的径向于图1-3所示的向内方向同步移动,并且第一封闭件61通过滑道和凸块52配合带动凸块52和滑移环51在第一轴向插口18的导向作用下同步上移,直至第一封闭件61的第一封闭板611再次拼合以自动截断油封衬管1的内管道为止,使得第一封闭板再次封闭油箱衬管1,同时,滑移环和凸块再次移动到油箱衬管的朝向进口端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了内封结构的自动复位,简化了加油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加油效率。
如图1-3所示,所述滑移组件5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53,每个第二弹性件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1和凸块52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53设置为将所述凸块52偏压在使得所述凸块52位于所述滑道613的朝向所述进口端的一端,使得滑移组件5的滑移环51和凸块52的自动复位动作能够在封闭组件的推动作用以及第二弹性件53的释放能量的双重作用下完成,安全高效,而且第二弹性件对完成复位的滑移环和凸块还起到了固定作用。其中,第二弹性件53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第二弹性件53设置在油箱衬管的外部并且两端分别与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和凸起连接,在内封结构处于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状态下,第二弹性件53处于微拉伸状态,随着加油枪推动内封结构以使得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第二弹性件53逐渐发生拉伸变形以积蓄能量;其中,第二弹性件53可以设置为弹簧。使用时,在打开第一封闭板61以打开油箱盖的过程中,在加油枪的向下推动作用下,随着滑移环51和凸块52同步下移,第二弹性件53不断被拉伸变形以积蓄能量;待加油枪完成加油操作,撤销加油枪对滑移环的推动作用(即,加油机器人带动加油枪沿图1所示的向上方向移动),滑移环51和凸块52在第二弹性件释放能量以恢复形变的带动作用以及封闭组件的滑道613的推动作用的双重作用下自动上移以复位,便捷高效。
如图1和2所示,所述油箱盖包括油箱顶盖2和磁力吸合结构3,所述油箱顶盖2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铰接以使得所述油箱顶盖2能够旋转运动以打开或者封盖所述进口端11,所述磁力吸合结构3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1和油箱顶盖2连接以使得所述油箱顶盖2通过磁力封盖在所述进口端11,从而实现了对油箱盖的双重密封,安全可靠。具体的,油箱盖可以包括铰接件7,铰接件7分别设置在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在图1所示的右侧顶壁上以及油箱顶盖2在图1所示的右侧底壁上,安装简单,便于操作。其中,磁力吸合结构3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磁力吸合结构3包括彼此吸引的两块磁铁,两块磁铁分别安装在在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在图1所示的左侧顶壁上以及油箱顶盖2在图1所示的左侧底壁上。使用时,先通过加油机器人打开油箱顶盖2,然后将加油枪插入油箱衬管的进口端;待加油机器人将加油枪从油箱衬管1取出后,加油机器人拉动油箱顶盖2旋转以封盖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在磁性吸和机构3的磁力作用下,油箱顶盖2紧紧封盖在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处,安全可靠。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9所示,所述油箱盖可以设置为下述的具体形式。具体的,所述封闭组件6包括第二封闭件62,所述第二封闭件62包括多个第二封闭板621,所述油箱衬管1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二封闭件62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斜截面插口12,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分别插入多个所述斜截面插口12并且设置为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拼合以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滑移组件5的带动作用下经由所述斜截面插口12向外移动以彼此远离以使得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所述滑移组件5设置为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带动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自动复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所述油箱盖通过设置能够用于装配油箱的进油口的油箱衬管1,使得油箱盖能够适用于各种油箱,有利于统一各种油箱的油箱盖结构,以简化加油机器人的开盖操作;而且,通过设置配合的滑移组件5和第二封闭件62,当加油枪伸入到油箱衬管时,使得滑移组件5能够在加油枪的推动作用下带动第二封闭件62打开,有利于加油枪直接进行加油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油箱进行加油操作时需要加油机器人拧开油箱盖的复杂操作,并且第二封闭件62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复位以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无需机器人旋拧油箱盖进行密封,简化了油箱的开盖和关盖操作,便捷高效。
如图4和7所示,沿所述油箱衬管1从外向内的方向,所述斜截面插口12朝向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的方向倾斜延伸,使得第二封闭件62在自然状态下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时能够朝向进口端11设置,有利于第二封闭件在自然状态下远离出口端,避免第二封闭件与油箱的进油口的周围空间发生干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如图4-6所示,所述油箱衬管1包括多个第二轴向插口13,每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1外的两个连接部622,所述滑移组件5包括多个变形件57、多个止挡件54以及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1外的多个滑移架55,其中,所述止挡件54通过所述滑移架55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连接,所述止挡件54穿过所述第二轴向插口13并且能够与所述加油枪接触,以使得所述止挡件54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沿所述第二轴向插口1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滑移架55带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彼此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二封闭件62,所述变形件57连接于所述滑移架55并且能够封挡所述第二轴向插口13,所述变形件57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发生变形以偏压所述油箱衬管1的外周壁移动,所述滑移架55设置为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带动所述第二封闭件62自动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中,变形件57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变形件57包括主体板和变形部,变形部的一端固定在滑移架55,变形部的另一端与主体板连接,主体板设置为能够在变形部处于自然状态时嵌入并且封堵第二轴向插口13,并且,主体板的朝向出口端的一侧设置为能够在推动作用下开始移出第二轴向插口13并且贴合油箱衬管1的外周壁朝向出口端移动,以使得变形件57能够在滑移架的带动作用下逐渐移出第二轴向插口13,变形部在主体板的带动作用下发现微变形,待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变形部在滑移架的带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并逐渐恢复形变,主体板在变形部的带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当主体板再次回复到嵌入并且封堵第二轴向插口13的位置,变形部完全恢复形变。为了使得主体板能够兼顾在变形部处于自然状态时封堵第二轴向插口13以及在变形部发生初始变形时顺畅移出第二轴向插口13,主体板的朝向出口端的一侧的内沿设置有倾斜面,第二轴向插口13设置有在变形部处于自然状态下能够与主体板的倾斜面适配的配合面,具体的,主体板的倾斜面设置为沿主体板的朝向出口端的侧壁朝向油箱衬管的内部倾斜延伸;为了便于主体板自动复位,可以通过限定主体板移出第二轴向插口13的移动路径来实现,例如,如图5和3所示,油箱衬管的外周壁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5,导向槽15的开口向外,第二轴向插口13设置在导向槽15的底壁并且沿油箱衬管1的径向贯穿导向槽15。
为了实现油箱衬管1的自动封闭,如图4、7和9所示,所述滑移架55包括安装架56和第三弹性件58,所述安装架56分别与所述止挡件54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连接,所述安装架56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发生变形,所述第三弹性件5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以使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偏压在使得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拼合以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状态,每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58的偏压力而经由所述斜截面插口12向外移动以连通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有利于第二封闭板621自动回复到自然状态。当加油枪伸入到油箱衬管1时,在加油枪的推动作用下,止挡件54通过安装架56带动第二封闭板621经由斜截面插口12向外移动以连通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同时带动第三弹性件58发生变形以积蓄能量,待加油枪移出油箱衬管1时,也就撤销了所述推动作用,第三弹性件58通过恢复变形以释放能量,以使得第三弹性件58通过安装架56带动第二封闭板621经由斜截面插口12向内移动以拼合在一起,以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从而实现了油箱衬管1的自动封闭。
如图4、7和9所示,所述安装架56包括关于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的连接处所形成的直线呈轴对称分布的两个安装支架,每个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滑块562以及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块562两端的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并且所述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铰接,所述止挡件54连接于位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的所述滑块562的朝向所述油箱衬管1的表面,所述变形件57连接于位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的所述滑块562的朝向所述出口端的表面,使得第二封闭板621受力更为均衡,有利于第二封闭板621更为平稳地移入或移出油箱衬管1。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油箱盖包括用于连接安装架56和连接部622的销轴8,具体的,销轴8的一端与连接部622铰接,以使得第二封闭板621能够绕销轴8旋转,销轴8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架的两个第一杆561或者两个第二杆563铰接,以使得第一杆561或者第二杆563能够绕销轴旋转,第三弹性件58可以设置为铰接于销轴的弹簧,以使得弹簧能够在变形过程中绕销轴8旋转。为了将安装架的两个滑块562分别止挡在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突缘14,便于固定位于出口端的滑块562的静止位置,还能够限制位于出口端的滑块562在撤销外力作用后的静止位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为了减轻油箱盖的整体重量,所述第一杆561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杆56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减重长孔。
为了进一步减轻油箱盖的整体重量,所述第二杆563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杆56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减重长孔。
如图6所示,所述止挡件54设置有沿所述油箱衬管1的轴向设置的止挡杆,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节省安装空间。
使用时,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油箱盖的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步骤1:当加油枪伸入到油箱衬管1时,止挡件54在加油枪的推动作用下沿第二轴向插口13朝向图4所示的向下方向移动并且带动位于进口端11处的滑块562下移;在位于进口端11处的滑块562的带动作用下,变形件57的主体板沿导向槽15下移,位于进口端11处的第一杆561绕第一杆561与滑块562之间的连接处绕图7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位于进口端11处的第二杆563绕第二杆563与滑块562之间的连接处绕图7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使得位于进口端的第一杆561如图4所示的底端和第二杆563如图4所示的底端彼此远离并且下移;在位于进口端的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的带动作用下,第三弹性件58发生拉伸变形以积蓄能量,位于出口端的第一杆561如图4所示的顶端和第二杆563如图4所示的顶端彼此远离并且下移,相邻两个第二封闭板621经由斜截面插口12移出并且彼此远离,以使得油封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从而实现了油封衬管1在加油枪的推动作用下自动连通,操作便捷,简化了油箱的开盖操作;待油封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后,通过加油枪向油箱内进行加油操作。其中,在加油枪的整个伸入过程中,随着加油枪不断伸入,整个安装架随之下移,第三弹性件也随之拉长,虽然第三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越来越大,但是,位于进口端的第一杆561如图4所示的底端和第二杆563如图4所示的底端也随之彼此远离,使得第三弹性件58与位于进口端的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的夹角逐渐增大,因此,第三弹性件58传递到位于进口端的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上的弹性作用越来越小,进而导致位于进口端的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通过滑块传递给止挡件54的作用力也相应地减少,也就使得加油枪受到的下移阻力随之减小,因此,随着加油枪不断伸入到油箱衬管1中,加油枪受到的阻力会有所减小,从而保护了加油枪不受损坏。
步骤2:待加油枪完成加油操作后,机器人会将加油枪移出油封衬管1,此时,油箱盖处于撤销加油枪施加的推动作用下,则:第三弹性件58恢复变形以释放能量,在第三弹性件58的带动作用下,位于出口端的第一杆561如图4所示的顶端和第二杆563如图4所示的顶端彼此靠近并且上移,以使得第三弹性件58随之上移,并且使得位于进口端的第一杆561如图4所示的底端和第二杆563如图4所示的底端彼此靠近并且上移(并且通过滑块带动变形件57的主体移入第二轴向插口13以及止挡件54上移),使得相邻两个第二封闭板621经由斜截面插口12移入并且彼此靠近;直到第三弹性件恢复原状时,多个第二封闭板621再次拼合以截断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为止,第二封闭板621自动复位并且恢复到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了油封衬管1在撤销加油枪的推动作用后能够自动封闭,高效便捷,简化了油箱的关盖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弹性件恢复原状时,安装架的两个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自动复位,安装架的位于进口端的滑块自动复位,安装在滑块上的止挡件54自动复位,安装在滑块上的变形件的变形部恢复原状并且变形件的主体板再次嵌入并封堵第二轴向插口13,从而实现了油箱盖的滑移组件5自动复位,有利于油箱盖的重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封闭板621移入或移出油箱衬管1时,并不能保证第二封闭板621始终严格沿第二封闭板621的板面延伸方向移动,为了保证第二封闭板621能够在顺畅移动的同时始终严密封闭斜截面插口12,第二封闭板621可以设置为复合结构,第二封闭板621包括第二封闭板主体以及分别覆盖在第二封闭板主体的上下板面上的两个弹性垫,弹性垫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靠近第二封闭板主体并且在撤销所述外力作用后(即,自然状态下)自动复位,第二封闭板主体的厚度小于斜截面插口沿油箱衬管1的轴线上的宽度,以便于第二封闭板621顺畅移动,当弹性垫处于自然状态下,第二封闭板621的厚度大于斜截面插口沿油箱衬管1的轴线上的宽度;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封闭板621的与斜截面插口接触的那部分弹性垫能够始终抵压斜截面插口的上下侧壁并且在斜截面插口的抵压作用下靠近第二封闭板主体,从而保证了第二封闭板621能够始终密封斜截面插口。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箱,所述油箱包括油箱本体以及所述的油箱盖,所述油箱本体包括进油口,所述油箱衬管1装配在所述进油口处。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油箱。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盖包括油箱衬管(1)和内封结构(4),所述油箱衬管(1)用于装配在油箱的进油口,所述内封结构(4)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和出口端(16)之间,并且所述内封结构(4)设置为能够在从所述进口端(11)伸入的加油枪施加的朝向所述出口端(16)的推动作用下移动至使得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并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
所述内封结构(4)包括彼此配合的滑移组件(5)和封闭组件(6),所述封闭组件(6)包括多个第一封闭件(61)以及对应的多个第一弹性件(63),所述油箱衬管(1)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封闭件(6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周向插口(17),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63)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1)和对应所述第一封闭件(6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封闭件(61)偏压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封闭件(61)拼合为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状态,每个所述第一封闭件(6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滑移组件(5)的带动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63)的偏压力而经由对应的所述周向插口(17)向外移动以使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5)朝向所述进口端(11)设置,所述封闭组件(6)朝向所述出口端(16)设置并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状态,其中,
所述滑移组件(5)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加油枪推动并带动所述封闭组件(6)打开以连通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所述滑移组件(5)和所述封闭组件(6)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后自动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件(61)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封闭板(611)和楔形块(612),所述楔形块(612)具有与所述滑移组件(5)配合的滑道(613),沿从所述进口端(11)朝向所述出口端(16)的方向,所述滑道(613)朝向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中部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612)连接于所述第一封闭板(611)的外周并且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1)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衬管(1)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插口(18),所述滑移组件(5)包括用于与所述加油枪配合的滑移环(51)以及分别抵靠多个所述楔形块(612)的滑道(613)的多个凸块(52),所述滑移环(51)安装于所述油箱衬管(1)内,多个所述凸块(52)连接于所述滑移环(51)的外周壁并且经由多个所述第一轴向插口(18)向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5)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53),每个第二弹性件(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1)和凸块(52)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53)设置为将所述凸块(52)偏压在使得所述凸块(52)位于所述滑道(613)的朝向所述进口端(1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盖包括油箱顶盖(2)和磁力吸合结构(3),所述油箱顶盖(2)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铰接以使得所述油箱顶盖(2)能够旋转运动以打开或者封盖所述进口端(11),所述磁力吸合结构(3)分别与所述油箱衬管(1)和油箱顶盖(2)连接以使得所述油箱顶盖(2)通过磁力封盖在所述进口端(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6)包括第二封闭件(62),所述第二封闭件(62)包括多个第二封闭板(621),所述油箱衬管(1)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二封闭件(62)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斜截面插口(12),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分别插入多个所述斜截面插口(12)并且设置为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拼合以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滑移组件(5)的带动作用下经由所述斜截面插口(12)向外移动以彼此远离以使得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连通,所述滑移组件(5)设置为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带动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自动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油箱衬管(1)从外向内的方向,所述斜截面插口(12)朝向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的方向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衬管(1)包括多个第二轴向插口(13),每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1)外的两个连接部(622),所述滑移组件(5)包括多个变形件(57)、多个止挡件(54)以及设置在所述油箱衬管(1)外的多个滑移架(55),其中,所述止挡件(54)通过所述滑移架(55)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连接,所述止挡件(54)穿过所述第二轴向插口(13)并且能够与所述加油枪接触,以使得所述止挡件(54)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沿所述第二轴向插口(1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滑移架(55)带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彼此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二封闭件(62),所述变形件(57)连接于所述滑移架(55)并且能够封挡所述第二轴向插口(13),所述变形件(57)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发生变形以偏压所述油箱衬管(1)的外周壁移动,所述滑移架(55)设置为能够在撤销所述推动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带动所述第二封闭件(62)自动复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55)包括安装架(56)和第三弹性件(58),所述安装架(56)分别与所述止挡件(54)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连接,所述安装架(56)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发生变形,所述第三弹性件(5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以使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偏压在使得多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拼合以截断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的状态,每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推动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58)的偏压力而经由所述斜截面插口(12)向外移动以连通所述油箱衬管(1)的内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6)包括关于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的连接处所形成的直线呈轴对称分布的两个安装支架,每个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滑块(562)以及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块(562)两端的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并且所述第一杆(561)和第二杆(56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封闭板(621)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622)铰接,所述止挡件(54)连接于位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的所述滑块(562)的朝向所述油箱衬管(1)的表面,所述变形件(57)连接于位于所述油箱衬管(1)的进口端(11)的所述滑块(562)的朝向所述出口端(16)的表面。
13.一种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包括油箱本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箱盖,所述油箱本体包括进油口,所述油箱衬管(1)装配在所述进油口处。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箱。
CN202010167270.7A 2020-03-11 2020-03-11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Active CN113386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7270.7A CN113386555B (zh) 2020-03-11 2020-03-11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7270.7A CN113386555B (zh) 2020-03-11 2020-03-11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6555A CN113386555A (zh) 2021-09-14
CN113386555B true CN113386555B (zh) 2022-11-08

Family

ID=7761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7270.7A Active CN113386555B (zh) 2020-03-11 2020-03-11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655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65228U (zh) * 2016-01-07 2016-07-06 深圳市尚佳能源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盖
CN206446437U (zh) * 2016-11-14 2017-08-29 深圳市尚佳能源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油箱盖
CN107323252A (zh) * 2016-04-28 2017-11-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油口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09683441U (zh) * 2019-01-02 2019-11-2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油管连接装置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6370B2 (ja) * 2008-11-28 2013-06-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の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65228U (zh) * 2016-01-07 2016-07-06 深圳市尚佳能源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盖
CN107323252A (zh) * 2016-04-28 2017-11-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油口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06446437U (zh) * 2016-11-14 2017-08-29 深圳市尚佳能源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油箱盖
CN209683441U (zh) * 2019-01-02 2019-11-2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油管连接装置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6555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75762A1 (en) Lid device
EP1838546B1 (en) Guiding movement of capless filler neck closure
US9751414B2 (en) Electric plug-in connection, in particular for electric vehicles
JP4151012B2 (ja) 燃料タンク用チェックバルブを備える燃料給油管アセンブリ
CN113386555B (zh) 油箱盖、油箱以及车辆
US20090095373A1 (en) Fuel intake assembly for filling a vehicle tank with diesel fuel
CN108698505B (zh) 燃油箱盖用致动器
KR20070122493A (ko) 연료 탱크 주입기용의 뚜껑 없는 폐쇄 조립체 및 방법
GB1559569A (en) Dry-breaker coupler
CN107521333A (zh) 燃料供给管的加油部结构
EP1449702B1 (en) Fuel filling system
US10550943B2 (en) Axial-seal butterfly valve
JP2018052450A (ja) 給油口開閉構造
CN104054521B (zh) 链锯
JPH07187215A (ja) 自動車の燃料タンク・キャップ組立体
US3871404A (en) Fluid-tight and separable coupling, liquid-filling devices for reservoirs
WO1999039125B1 (en) Dry disconnect coupling
CA2406758C (en) Capless refueling assembly with dampened flap door and baffle
CN102815200B (zh) 轮内驱动装置
CN105121206A (zh) 一种不当燃料喷嘴插入抑制系统
US4086670A (en) Aircraft toilet drain assembly
CN108799510A (zh) 一种旋转装配式碳罐截止阀
CN218914103U (zh) 一种无滴漏管接头
KR200295899Y1 (ko) 기계식 맹플랜지
KR100462803B1 (ko) 자동차용 연료 주유구 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befor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ENGINEER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