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012B -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2012B
CN113382012B CN202110680722.6A CN202110680722A CN113382012B CN 113382012 B CN113382012 B CN 113382012B CN 202110680722 A CN202110680722 A CN 202110680722A CN 113382012 B CN113382012 B CN 113382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data
channel
exchang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07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2012A (zh
Inventor
孙玲军
孙勇军
支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ina Blas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ina Blas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ina Blas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ina Blas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07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2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2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2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2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09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g. perimeter networks or demilitarized z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按照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将标准文件包按照信道传输至边界平台;当检测到边界平台将标准文件包传输至边界平台与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内网终端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标准文件包。该方法能提升内网终端接收待交换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业务数据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内外网数据交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需要采购易制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从业单位需要登录互联网端的管理信息网页进行备案,录入各种各样的业务数据,并由公安系统统一审核这些从业单位的备案信息。
然而,为了保证网络安全,一般公安系统的内部网络(简称内网)都不能与互联网等外部网络(简称外网)直接连接,内网与外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一般通过第三方开发的边界平台进行转存,即外网需将录入的业务数据传输至边界平台,内网通过特殊通道从该边界平台离线拉取业务数据。然而,由于边界平台提供给外网的数据输入通道的类型是唯一的,而外网的业务数据存在多样化的数据类型,难以录入至边界平台,同时,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边界平台一般只提供一个数据输入通道,该数据输入通道需要传输所有类型的业务数据,容易导致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传输混淆,造成数据接收端接收数据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外网业务数据多样化导致数据录入困难、数据传输易出错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边界平台用于对接所述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网终端的所述业务数据;
按照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将所述标准文件包按照所述信道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
当检测到所述边界平台将所述标准文件包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与所述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可选的,在所述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
当接收到业务操作的发起指令时,确定所述业务操作的操作类型,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增添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修改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按照所述操作类型对业务数据变化情况的关键信息进行记录;
依据业务数据变化关键信息,从所述原始数据库组织完整数据;
可选的,所述按照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包括:
确定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按照所述业务类型为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具有业务标签的实例;
按照所述业务标签依次调用所述实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可选的,所述按照所述业务标签依次调用所述实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包括:
若所述业务标签包括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则确定所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爆业务,所述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毒业务,所述放射性物质的业务类型为放射性业务;
依次调用所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所述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所述放射性物质的实例,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划分为所述易制爆业务的信道、所述易制毒业务的信道以及所述放射性业务的信道。
可选的,所述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包括:
统计所有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类型个数、每种类型下的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个数、每个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大小;
确定所述外网终端对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打包频率;
基于所述类型个数、所述文件个数、所述文件大小以及所述打包频率确定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配置项;
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可选的,所述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共享存储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共享存储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可选的,所述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
驱动所述内网终端按照所述类型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读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确定所述标准文件包的业务类型;
按照所述业务类型解压所述标准文件包,得到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通道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边界平台用于对接所述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网终端的所述业务数据;
信道配置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数据打包模块,用于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文件包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准文件包按照所述信道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
标准文件包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边界平台将所述标准文件包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与所述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
本发明通过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边界平台用于对接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外网终端的业务数据;按照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将标准文件包按照信道传输至边界平台;当检测到边界平台将标准文件包传输至边界平台与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内网终端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标准文件包。上述方法按照外网采集获取的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外网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能够解决边界平台与外网终端之间仅存在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却要传输多种业务类型的数据、易导致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在通道中传输混乱的问题,能够提升内网终端接收待交换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利用预设的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该标准文件包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匹配,能够满足无法事先预测外网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需要应对多类型数据传输方式进行全面开发预测的要求,能够解决外网的业务数据多样化、难以录入至边界平台中的问题,保证了业务数据在内外网之间进行传输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应注意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次序词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驱动外网终端从互联网中爬取业务数据、将业务数据上传至第三方开发的边界平台、由边界平台将业务数据摆渡至公安系统的内网终端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来执行,该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配置在计算机设备中,例如,服务器、工作站、个人电脑,等等,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可以来源于互联网中的多个业务平台、以及存储在多个类型的数据库中,业务平台可以包括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网站、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网站、放射性物质采购申报的政务网站等等,用于存储业务数据的数据库可以包括公安系统常用的oracfe、H2、DM、MySQL等数据库,不同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存在存储格式的差异,因此,若从不同的数据库中获取业务数据则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格式统一化和标准化。
业务数据可以包括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使用信息及采购申请信息、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使用信息及采购申请信息、放射性物质的采购申报信息,等等,本实施例对业务数据的具体内容及来源不作限定。业务数据可以统一由外网终端采集,本实施例中的外网终端是指配置在互联网等外部网络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的功能可以根据业务数据的采集需求进行配置,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前置机、网关、服务器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更为具体的,外网终端中可以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类型开发适配所有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模块,该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兼容不限于oracfe、H2、DM、MySQL等数据库,以满足不同的公安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后期存储及解析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可以利用外网终端定期从外网中爬取业务数据,当检测到外网终端内存储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可以驱动外网终端调用其内部预设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在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之前,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
当接收到业务操作的发起指令时,确定业务操作的操作类型,操作类型包括增添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修改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按照操作类型对外网终端中存储业务数据的原始数据库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数据库;可以理解的是,该目标数据库是更新后的原始数据库,两者的实质都是外网终端内用于存储业务数据的数据库。
比对目标数据库与原始数据库之间的差异,以检测业务数据是否发生变化。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按照操作类型记录外网终端内原始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的关键信息,得到业务数据变化关键信息;依据业务数据变化关键信息,从原始数据库中组织完整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若目标数据库与原始数据库相比较,存在业务数据的增添,则将新增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或者,若目标数据库与原始数据库相比较,存在业务数据的修改,则将修改后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或者,若目标数据库与原始数据库相比较,存在业务数据的删除,则将删除信息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在本实施例中,若确定目标数据库与原始数据库之间存在业务数据的差异,该差异包括业务数据的新增、业务数据的删除、业务数据的修改,则确定外网终端内存储的业务数据发生变化,可以驱动外网终端调用其内部预设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及数据变化信息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该数据变化信息包括增添信息、修改信息、删除信息等。
S120、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边界平台是指用于对接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第三方平台,该边界平台相当于一个数据中转站,可以实现内网与外网之间的通信隔离,保证内网的通讯安全。其中,内网终端是指设置在公安系统、安防系统等内部网络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的功能可以根据内部网络的数据处理需求(例如数据压缩、数据解压、数据存储等)进行配置,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前置机、网关、服务器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是指边界平台中预置的专门用于与外网终端对接传输数据的通道,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外网终端的业务数据,该通道可以根据数据传输协议和通信端口的不同确定多种类型,例如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可以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共享存储服务通道、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http通道或https通道),等等,本实施例对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S130、按照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本实施例中的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可以根据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不同来源进行确定,例如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来源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网站,则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可以是易制爆业务;又例如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来源为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网站,则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可以是易制毒业务;还例如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来源为放射性物质采购申报的政务网站,则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可以是放射性业务;需要说明的是,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130可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301、确定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S1302、按照业务类型为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具有业务标签的实例。
可以理解的是,业务标签与业务类型一一匹配对应,本实施例对业务类型的数量以及具体内容不作限定,对业务标签的数量以及具体内容也不作任何限定。例如,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放射性业务,则为该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的实例所具备的业务标签为放射性物质;又例如,若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易制爆业务,则为该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的实例所具备的业务标签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根据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的不同,需要为各个不同业务类型的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具有不同业务标签的实例,以使各实例为各待交换业务数据在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中配置专用的信道,用于传输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更为具体的,可以调用实例对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名进行配置,在文件名中设定业务标签用以进行通道隔离,以使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按照不同文件名中所配置的业务标签实现数据传输的信道划分。
S1303、按照业务标签依次调用实例为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其中,以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为例,若业务标签包括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则确定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爆业务,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毒业务,放射性物质的业务类型为放射性业务;
依次调用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放射性物质的实例,将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划分为易制爆业务的信道、易制毒业务的信道以及放射性业务的信道。
S1303的好处在于:当边界平台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中按照各个业务标签划分的信道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摆渡至内网终端时,内网终端便于根据业务标签对待交换业务数据的类型进行区分,降低了数据接收的错误率,利于内网终端对待交换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和分类归纳。
S140、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在本实施例中,S140可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401、统计所有待交换业务数据的类型个数、每种类型下的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个数、每个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大小;
S1402、确定外网终端对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打包频率;
S1403、基于类型个数、文件个数、文件大小以及打包频率确定待交换业务数据的配置项;
S1404、调用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若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则调用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若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共享存储服务通道,则调用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共享存储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例如,该共享存储服务通道的数据传输协议可以基于SSO对象存储、NAS存储、NFS存储,是可以用于存储多种标准文件类型的存储协议,则此时对应的标准文件包可以是扩展型可标记语言XML文件;若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则调用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S150、将标准文件包按照信道传输至边界平台。
在具体实现中,由于标准文件包需要满足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协议以及符合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端口类型,因此需要优先判断标准文件包的类型,该类型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即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不同,则标准文件包的类型不同,当确定标准文件包的类型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时,则获取标准文件包的业务标签、确定该标准文件包所对应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中的信道,驱动外网终端按照该信道将该标准文件包传输至边界平台。在一种情况中,外网终端只会将标准文件包传输至边界平台所提供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入口处,边界平台会定期检测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入口是否有标准文件包的存在,若检测到标准文件包存在,则边界平台会将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入口处所存在的标准文件包摆渡至第二数据传输通道,该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为边界平台专门为内网终端所配置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该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出口对接内网终端的入口。
S160、当检测到边界平台将标准文件包传输至边界平台与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内网终端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标准文件包。
在具体实现中,驱动内网终端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标准文件包,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601、驱动内网终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
由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可以根据数据传输协议和通信端口的不同确定多种类型,因此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的类型可以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共享存储服务通道、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http通道或https通道),等等,本实施例对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边界平台出于对内网的保护,其为内网终端设置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可能与为外网终端所设置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不同,因此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两者虽然都是数据传输的通道,但是具体的数据传输协议和通信端口可能会存在差异。
S1602、驱动内网终端按照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读取标准文件包。
S1603、确定标准文件包的业务类型。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可以驱动内网终端获取随标准文件包一同传输的业务标签,解析该业务标签的信息以确定该标准文件包的业务类型。
S1604、驱动内网终端按照业务类型解压标准文件包,得到待交换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情况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可以仅用于待交换业务数据从外网进入内网的单向数据传输过程,即可以同时适用于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场景、以及边界平台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场景;在另一种情况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还可以用于待交换业务数据从外网进入内网、以及从内网输出至外网的双向数据传输过程,即本实施例中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可以同时适用于由外网终端至边界平台的数据传输——再经由边界平台至内网终端的数据传输,以及从内网终端上传数据至边界平台——再经由边界平台摆渡数据至外网终端的双向通讯过程。上述两种情况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通过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边界平台用于对接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外网终端的业务数据;按照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将标准文件包按照信道传输至边界平台;当检测到边界平台将标准文件包传输至边界平台与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内网终端从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标准文件包。上述方法按照外网采集获取的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外网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能够解决边界平台与外网终端之间仅存在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却要传输多种业务类型的数据、易导致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在通道中传输混乱的问题,能够提升内网终端接收待交换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利用预设的配置项将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该标准文件包与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匹配,能够满足无法事先预测外网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需要应对多类型数据传输方式进行全面开发预测的要求,能够解决外网的业务数据多样化、难以录入至边界平台中的问题,保证了业务数据在内外网之间进行传输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201,用于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通道确定模块202,用于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边界平台用于对接所述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网终端的所述业务数据;
信道配置模块203,用于按照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数据打包模块204,用于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文件包传输模块205,用于将所述标准文件包按照所述信道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
标准文件包接收模块206,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边界平台将所述标准文件包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与所述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业务操作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业务操作的发起指令时,确定所述业务操作的操作类型,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增添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修改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数据库调整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操作类型对所述外网终端中存储业务数据的原始数据库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数据库;
数据库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目标数据库与所述原始数据库之间的差异,以检测业务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道配置模块203包括:
业务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实例配置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业务类型为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具有业务标签的实例;
信道配置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业务标签依次调用所述实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道配置子模块包括:
业务标签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业务标签包括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则确定所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爆业务,所述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毒业务,所述放射性物质的业务类型为放射性业务;
实例调用单元,用于依次调用所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所述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所述放射性物质的实例,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划分为所述易制爆业务的信道、所述易制毒业务的信道以及所述放射性业务的信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打包模块204包括:
业务数据统计子模块,用于统计所有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类型个数、每种类型下的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个数、每个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大小;
打包频率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外网终端对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打包频率;
配置项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类型个数、所述文件个数、所述文件大小以及所述打包频率确定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配置项;
文件包打包子模块,用于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文件包打包子模块包括:
第一类型打包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第二类型打包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共享存储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共享存储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第三类型打包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边界平台将所述标准文件包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与所述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所述标准文件包接收模块206包括:
通道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
读取驱动子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内网终端按照所述类型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读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文件包业务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标准文件包的业务类型;
文件包解压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业务类型解压所述标准文件包,得到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300、存储器301、通信模块302、输入装置303和输出装置304;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3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3中以一个处理器300为例;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300、存储器301、通信模块302、输入装置303和输出装置3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3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对应的模块(例如,如图2所示的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中的数据采集模块201、通道确定模块202、信道配置模块203、数据打包模块204、文件包传输模块205和标准文件包接收模块206)。处理器3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
存储器30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3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30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0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302,用于与显示屏建立连接,并实现与显示屏的数据交互。
输入装置3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计算机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输出装置3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装置303和输出装置304的具体组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可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
该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边界平台用于对接所述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网终端的所述业务数据;
按照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将所述标准文件包按照所述信道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
当检测到所述边界平台将所述标准文件包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与所述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计算机程序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边界平台用于对接所述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网终端的所述业务数据;
按照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包括:
确定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按照所述业务类型为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具有业务标签的实例;
按照所述业务标签依次调用所述实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将所述标准文件包按照所述信道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
当检测到所述边界平台将所述标准文件包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与所述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
当接收到业务操作的发起指令时,确定所述业务操作的操作类型,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增添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修改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按照所述操作类型对所述外网终端中存储业务数据的原始数据库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数据库;
比对所述目标数据库与所述原始数据库之间的差异,以检测业务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业务标签依次调用所述实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包括:
若所述业务标签包括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则确定所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爆业务,所述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业务类型为易制毒业务,所述放射性物质的业务类型为放射性业务;
依次调用所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所述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实例、所述放射性物质的实例,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划分为所述易制爆业务的信道、所述易制毒业务的信道以及所述放射性业务的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包括:
统计所有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类型个数、每种类型下的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个数、每个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文件大小;
确定所述外网终端对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打包频率;
基于所述类型个数、所述文件个数、所述文件大小以及所述打包频率确定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配置项;
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共享存储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共享存储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为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则调用所述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符合所述超文本传输服务通道的标准文件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
驱动所述内网终端按照所述类型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读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确定所述标准文件包的业务类型;
按照所述业务类型解压所述标准文件包,得到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
7.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变化的业务数据作为待交换业务数据;
通道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外网终端与边界平台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边界平台用于对接所述外网终端与内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网终端的所述业务数据;
信道配置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所述信道配置模块包括:
业务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实例配置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业务类型为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配置具有业务标签的实例;
信道配置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业务标签依次调用所述实例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配置与所述业务类型匹配的信道;
数据打包模块,用于调用预设的配置项将所述待交换业务数据打包成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的类型匹配的标准文件包;
文件包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准文件包按照所述信道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
标准文件包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边界平台将所述标准文件包传输至所述边界平台与所述内网终端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通道时,驱动所述内网终端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所述标准文件包。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
CN202110680722.6A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82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722.6A CN113382012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722.6A CN113382012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012A CN113382012A (zh) 2021-09-10
CN113382012B true CN113382012B (zh) 2022-11-15

Family

ID=7757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0722.6A Active CN113382012B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2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2422B (zh) * 2022-05-17 2024-01-0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及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6471103B (zh) * 2023-05-04 2023-09-22 深圳市显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边界网络的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9801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移动应用平台与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平台集成系统
CN109039809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网闸集群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内网服务器
CN111740993A (zh) * 2020-06-18 2020-10-02 河南优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网安全数据交换方法
CN111917584A (zh) * 2020-08-04 2020-11-10 中科信安(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及异构数据转换方法
CN112825518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过滤的应用协议筛选及匹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1158B2 (en) * 2014-01-06 2016-1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Feature aggregation in a compute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9801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移动应用平台与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平台集成系统
CN109039809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网闸集群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内网服务器
CN112825518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过滤的应用协议筛选及匹配方法
CN111740993A (zh) * 2020-06-18 2020-10-02 河南优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网安全数据交换方法
CN111917584A (zh) * 2020-08-04 2020-11-10 中科信安(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及异构数据转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2012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7012B2 (en) Data stream analytics at service layer
CN113382012B (zh) 一种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74082A (zh) 基于Storm的流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60475B (zh) 基于内网终端的数据运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28627A (zh) 物联网系统中数据的传送方法、物联网系统及相应装置
CN11129423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关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32918A (zh) 日志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69411A (zh) 一种业务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89422A (zh) 一种报文及文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678613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40613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3094269A (zh) 应用程序测试异常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2579406A (zh) 一种日志调用链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5330301A (zh) 一种物流单据的异常情况确定方法和装置
US20230418470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039850B (zh) 一种智能显示控制终端测试设备的通信协议配置方法
CN103312533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设备、设备、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3905223A (zh) 数据包采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3079055B (zh) 一种agv运行数据的动态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3364634B (zh) 内外网数据传输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5645A (zh) 银行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15140B (zh) 一种通用的全文搜索引擎实时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4979126B (zh) 网盘摆渡文件的接收、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60594A (zh) Java远程调用C服务时无侵入地传递跟踪id的方法
CN116361261B (zh) 一种分布式日志采集处理方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